第一章 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27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管理
分类号: F272
页数: 3
页码: 278-279
摘要: 本章介绍了邵东县计划管理情况。包括国民经济计划和生活发展计划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内容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
  一、生产计划
  民国时期,工农业生产由户主自行安排,产品结构自行调整。新中国建立后,从1954年起,县人民政府开始编制工农业生产计划。编制前,计划部门派出力量深入工矿、农村,进行调查预测,以先年完成基数为依据,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实际,编制计划草案,报法定部门审查后下达。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生产,分高、低限两类指标,凡低限指标,生产单位必须完成或超额完成;高限指标,不得层层加码,任意突破。县属工业生产单位的计划指标,由县计划管理部门直接下达,分月报告计划执行情况;重要农产品生产计划,由区、乡行政单位,组织生产单位予以落实,经过经济的、行政的、信贷等手段逐段实现。在计划施行中,遇原材料短缺和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无法实现部分,由计划管理部门审查,依变化情况予以调整。至1957年,年度计划指标均有超过。
  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正常的生产计划管理一时被打乱。1961年后,编制计划注意综合平衡,留有余地,依农、轻、重次序全面安排,保证重点。三年调整期间,工农业生产计划全面实现。“文化大革命”初期,计划编制程序流于形式,管理放松,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关系有所失调。1971年开始,管理过于集中,指标偏高,主要项目实现计划的仅占8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编制生产计划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留有余地,并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将木材、水泥、煤炭等产品,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放宽企业自主权,增加生产单位的主动性、灵活性,企业内部效益与职工工资挂钩,经营积极性高涨。1980~198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为10%。1987年,编制生产计划时,坚持深入调查论证,综合平衡,保证重点。主要工农业产品,分项编制计划,逐单位下达,分段、分项检查,及时调整影响计划完成的客观因素。计划管理部门对关系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乡镇企业,在计划指导上予以重点扶持。1988年8月,县计划委员会主任刘书生,在湖南省计划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了《转变职能,加强服务,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的经验。1987~199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各年度计划,实际完成108.8%,农业生产各年度计划完成92.8%。
  二、流通计划 1953年冬开始,商品流通计划实行统一管理。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等一类产品,实行统购,其余则由国家收购单位按计划收购。1954年起,对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口粮,实行计划供应。商品经营,严格划分管理范围:工业品生产资料,主要由物资部门供应;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收购,由商业、供销合作社、粮食部门负责,不能跨行业经营。1955年,开始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正常年景,定产、定购一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购;农村缺粮户销粮一年一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期间,定购、定销制度被打乱,1961年恢复。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定购量不断增加,1970年,全县粮食定购基数,由1955年的11248吨增加到15922吨,分别占当年粮食生产总量的7.5%和6.9%。1985年国家向农民定购的粮食,实行三七结算,30%按国家牌价收购,70%按超产加价收购。同年,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计划管理的产品范围缩小,粮食改为合同定购,生猪派购任务取消,允许多渠道经营,放开价格,国家采取合同收购。工业品的管理,仅限于国家计划价格部分。1986年后,指令性计划管理的物资品种逐年减少,在安排上,保重点、保急需、稳基础(农业)、稳大局。1990年,全县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有钢材、生铁、纯碱、烧碱、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等。
  三、投资计划 1952年,县内基本建设投资,依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实力控制投资总额,实行保证重点,先批后建,按图施工的原则,基本建设项目不准超计划、超规模、超面积。1952~1957年,全县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47万元。其中农、林、水占68.3%,工业、交通占28.6%。1958~1960年,基建投资比例失调。3年中,全县基建投资3427万元,其中工业、交通占83.2%,且多系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造成能源和物资的极度紧张,人民生活消费品供应困难。1961年,进行调整,压缩规模,注重农业投资。到1965年,5年中共投资2094万元,农业占73.6%。1971年到1980年,重新调整工业布局,压缩非生产性投资,县属工业和交通投资比例增大。其中有些项目,对资金承受能力和原材料等客观因素缺乏科学论证,部分造成损失。1979年,县投资在仙槎桥建火电厂,装机容量1.2万千瓦,设计总投资需要900万元,当时呈请中央水电部批准,无偿拨给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省县投资仅110万元。动工后因资金缺额甚大,1982年被迫停建。1982年开始,文化、教育、科技投资比重增加。1982~1986年;共完成基建投资1541万元,其中文教科技投资473万元,占全县投资总额30.6%,比前5年(1977~1981)增加25个百分点。1988年,贯彻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指示精神,压缩基建规模,全面清理在建项目,一些违纪建设项目停建,至1989年的2年中,全县共清理基建投资项目92个,其中因资金不足停止动工的20个,缓建的2个,压缩投资额507万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17.3%。1990年,基本建设投资坚持适度控制,从严把关的原则,新建项目,广泛调查论证,综合平衡,促使效益提高。全县完成基建投资项目60个,其中新建项目26个,续建项目34个,完成投资总额1599万元,其中生产性项目占41%。
  第二节 社会发展计划
  1970年,即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始,人口增长,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社会福利、文体卫生、中小学招生以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计划,同国民经济计划同时编制,分期进行目标检查。
  人口增长计划,按年度总人口比例数,将出生率指标下达到乡镇,乡镇分配到村。1980年起,层层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逐个对象落实节育措施,严格控制超生。1990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19.97‰。
  文化、体育、卫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实行间接计划。由主管部门掌握,计划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在管理上,注重社会效益,坚持近期和中期相结合,统筹安排。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