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25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F724.3
页数: 3
页码: 250-25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民国时期至199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集市贸易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城乡贸易 集市贸易 中国

内容

集市贸易,俗称赶场。境内人多地少,手工业发达。小买小卖者多,本小利微,“米桶挂在扁担上,三天不赶场,鼎罐作钟响”,逢场赶集,历成习惯。清末,洪桥、黑田铺、楮塘铺、火厂坪、佘田桥、水东江、霞光岭、三都铺、灵官殿等地,以街、路为集,定期赶场,颇为活跃。
  民国期间,随着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土布、土纸、笔墨、刀剪、铁钉、锅鼎、鱼网等手工业产品逐渐增多,多数进入市场发卖,集市日趋活跃。日军入侵期间,兵荒马乱,潭宝、衡宋公路边的集镇赶集停止,但交通不便的崇山铺、石株桥等,仍赶场不断。抗日战争胜利后,集市重兴。较为活跃的有界岭、廉桥、黑田铺、两市塘、范家山、仙槎桥、佘田桥、水东江、石株桥、毛荷殿、茶子山、崇山铺等21处,多为定期场,一般三日一集,插花循环。交通方便,人口集中的集镇,两市塘、佘田桥、廉桥赶“百日场”。分类设行,开设的大都是米行、花纱行、山货行、水产行、仔猪行、牛行、铁货行、柴炭行、杂货行等,产销见面,价格面议。行栈收购,贩运推销。1949年,国民党溃军、土匪劫财掠物,人祸天灾,农业萧条,民不聊生,集市冷落。
  1950年11月21日,原邵阳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市场管理的指示》,保护公私贸易,活跃了初级市场。国营商业部门参与集市贸易,组织工业品下乡,收购农副产品,农村商贩串乡赶集。1952年11月15~20日,两市塘举行首届物资交流会,上市物资1200多种,成交额22万元。廉桥、佘田桥、仙槎桥、火厂坪、范家山等集镇也相继举办。县内25个墟场,日趋兴旺。1953年11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食及其制品禁止入市。以后,生猪实行派购,棉花实行统购,主要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集市商品减少,仅小手工业品,种子种苗、仔猪、蔬菜等参与成交。1956年9月,贯彻国务院《恢复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指示,允许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部分限制被取消。年底,全县28个墟场,定期集市,入市品种增多,集市贸易复兴。
  1958年,“人民公社化”,劳力统一安排,搞单一粮食生产,取消自留地,限制家庭副业,农民无剩余产品出售,多数市场自行消失。1959年上半年,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发展多种经营》的指示,县派工作组在水东江人民公社组织小商品生产,开展集市贸易试点。7月10日,水东江恢复赶场。此后,各地墟场陆续恢复,但上市物资贫乏,品种单调。
  1961年6月,商业实行调整,原合营合作人员从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中清理归队,恢复为合作经营单位,参与集市贸易。农村实行旱土联产承包责任制,恢复自留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副业迅速发展,剩余农副产品增多,集市贸易复苏。1965年底,全县墟场增至41个,一般每场1000人左右。其中1万人以上的有黄陂桥,5000人以上的有毛家栗山、洪桥、水东江、崇山铺。是年,全县集市成交额300万元,余缺调剂方便,生活物资相应增加。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小买小卖等贩运活动被视为投机倒把,严加限制。农民自留地不准种经济作物,鸡鸭限量饲养,甚至禁养。1967年,关闭了黄陂桥、洪桥、毛家栗山、双江桥等17处墟场,尚存24处,名曰“管而不死”,实则越管越死。1970年1月20日,县革委生产指挥组发出公告,对上市商品规定成交价格。1972年上半年,推行南县中鱼口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市场”的经验。集贸市场普遍设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每逢集期,组织贫管队上市抓“投机倒把”、堵“资本主义”漏洞,严禁国家计划物资上市,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的剩余农副产品也限量成交,超量处以没收或征收。三年中,征收鲜鱼1.65万公斤,猪肉2.65万公斤。1973年3月20日。在通往外县要道的界岭、牛马司、佘田桥、仙槎桥、团山设立物资检查站,禁止私人贩运。1975年11月,县革委印发布告,将原来“插花性”的定期场(一般每月9场),统一改为公历每月逢五(1月3场)赶集。贩运活动几乎停止。集市贸易濒临消失,“黑市交易”、“地下贩运”代之而起,屡禁不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场管理政策放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富余劳动力经商贩运,串乡赶集,墟场全面恢复。1980年冬,撤销外运物资检查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183户个体工商贩运证明,个体贩运者闯南走北,面向全国,利用汽车、火车等运载工具,批量贩销,允许经营的各类物资,工商部门在管理上由过去的监督型转向服务型,为经商户办理登记,核发执照,提供方便。并在贵阳、昆明、柳州等地建立个体劳动者协会办事机构,加强联系,改善管理。1983年底,全县从事长途贩运的8907户,占全省贩运户总数的43.4%。
  个体贩运户增加,集市贸易迅速发展,各类商品相对集中,出现一批专业市场,年成交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有两市镇小商品批发市场,毛家栗山五金市场,廉桥药材市场,太阳村眼镜市场,邵东火车站人造革包袋市场,徐家铺、县农科所木材市场。成交形式,批发为主,兼营零售,联购联销,合伙经营。价格随行就市,按质面议。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14.9万元,新建和扩建了32个、场地5.6万平方米的墟场,固定成交棚顶商场面积3.62万平方米,固定营业摊位4180个,建立集市贸易服务部32个,配备交易员223人,为商贩代管、代售商品,代收代汇货款,代办运输。较大的墟场建立了治安管理和信息咨询机构。1986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32亿元,比1977年增加32倍多。
  集市贸易的兴旺,促进了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其产品大量进入集贸市场,改变了集市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成交方式。手工业品、农副产品调剂交换,逐步转变为工业品、农产品批量购销。1986年成交总额中,工业品占69.5%,农副产品则由1977年的41.6%下降到17%。手工业品由1977年的58.4%下降到14.9%,集市贸易由剩余产品调剂交换转变为农民的商业经营。1986年10月湖南电视台录制了《邵东农村专业市场巡礼》、《这里欣欣向荣》等电视新闻,记录了邵东集市贸易的发展概况。但假冒、伪劣商品不少,消费者利益受损害。1987年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力量,每年进行1~2次集中整顿,对假冒、伪劣商品查处后集中烧毁,情节严重者报公安部门行政拘留,集市贸易经营状况趋向正常,1990年,全县集贸市场成交总额25552万元,列全省各县之首。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