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23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储运
分类号:
TB498
页数:
1
页码:
241-242
摘要:
本节记录了民国时期至199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境内粮油储运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各时期储运设备及储运方式。
关键词:
粮油
储运
储存装置
内容
一、仓储
(一)仓库
民国31年(1942)起,田赋改征谷、麦,所征公粮,租民房民仓,无固定仓库。新中国建立初期,所征公粮,仍租民房或占用祠堂、庙宇等公房就地保管。1951年,原邵阳县人民政府在廉桥修建2栋木板仓库,容量为2700吨,当年储粮。1960年各地修建曲拱型薄壳仓库,仓顶用水泥制成,沥青吻缝,虽节约木材、钢材、但裂缝浸水,不利保粮,后逐步淘汰。1972年,两市塘、灵官殿建钢板油池各1座,容量为50吨。1974年起,根据各地产油情况,陆续修建油池。全县仓库全部翻修改建,仓库容量逐渐改善。1990年,全县拥有粮食仓库106栋,容量达7.88万吨,共建钢板油池83座,容量达1500吨。
(二)保管 1950年,实行“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各区粮站(库)均配兼职防化员,采用土法诱杀,配合使用“六六六”、“滴滴涕”和硫磺熏蒸等方法,消灭虫害。粮食入库前,清仓消毒,入库后,三天粗查,七天细查,一月普查,发现霉变现象,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立即采取通风过溜,密封、翻晒、药剂熏蒸等办法处理。1954年,五里牌粮仓首次实现“无虫粮仓”。1956年,全县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翌年,经专区粮食局检查鉴定,全县储粮1077万公斤,无虫伤,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1960年,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采取氯化苦、磷化锌、磷化钙熏蒸防治。1978年,开始推行“三低”(低氧、低温、低剂量)储粮。1979年,保管各种粮油43.9万公斤,经省粮食厅鉴定“四无”库点达95%,“四无”粮仓达99.1%。两市塘粮站“三低”储粮达70%。并率先建立了粮食调运检验室。1981年,全县粮食保管人员参加娄底地区举办的业务技术比武,获得粮食保管理论基础知识第一名,虫害检验鉴别第二名。1986年,粮食保管改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常规储藏逐渐转向“三低”储藏,先后添置了7.5千瓦风鼓、4.5千瓦风鼓各4台,单管散热70台,600毫米排风扇150台。1988年5月,完成了第三次储粮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查获有储粮害虫106种,害虫天敌11种,列为县科技成果。1990年,全县粮食保管员参加邵阳市业务技术比武,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储粮保低温、保安全,粮比、栋比、容比各项总分列全市之首。
二、调运
邵东人多耕地少,建县初期,粮食多从双峰、衡阳购入,年调入量保持在万吨左右,以人畜力运输为主。1953年,粮油调运由中央统管,按所报计划,全面平衡,统一调运。195E年,实行跨界交粮,就近销粮,减少群众义务运粮的承受力。是年,跨界收购外县粮食333C吨,还从县外调入稻谷19740吨,调出小麦160吨。此后,随着粮食生产的不断发展,粮食调入量不断减少。1968年,实现粮食自给,略有余粮、余油调出。1986年,县粮食局建立粮食运输车队,配汽车6辆,载重量26吨,调出粮食5275吨,调入食油152吨,全由汽车队承运。1990年,粮油调运量7924吨。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