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22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
页数: 4
页码: 220-223
摘要: 本章介绍了邵东县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监测、污染、治理几部分情况。
关键词: 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事业 环境管理学

内容

第一节 监测
  1979年3月,县环境监测站建立,配备监测技术人员3人,后增至8人,购买相应的监测设备。10月开始,对县属以上工矿企业的废水进行监测,获得有效数据63个。1982年,废水监测扩大到污染严重的社队企业。1983年6月,定梅子坝、回龙桥为邵水水质对照断面,马家坝、湾泥渡为污染断面,设6个水质采样点,每年3月、6月、9月、12月定期对邵水进行水质采样分析。同年,在徐家铺、两市镇、县农科所设酸雨监测点,每年1月、4月、7月、10月在降雨中进行酸度抽样监测。1985年,酸雨监测和回龙桥水质断面点撤销。1986年开始对工矿企业及城镇喧哗区进行噪声监测,获数据7702个。嗣后,每年对县内重要污染源,分别不同项目进行监测。1989年,省环保局组织湘潭、娄底、邵阳三地(市)对邵东监测站进行全面验收,邵东县环境监测站被确认为县级重点监测站。1990年,对邵水河马家坝段面,每月进行取样监测,同时,开展污染案纠纷监测13起,开设酸雨监测点两个,以及工程验收监测和监视性监测等。共获各种有效监测数据1200多个。
  第二节 污染
  一、废水
  据1986年调查:县属以上工业企业每年排放废水2100万吨,乡村企业每年排放废水600万吨,分别排入邵水、蒸水和测水河。每年排入河内的废水中,主要含有悬浮物8715.7吨,COD1810.6吨,氟化物27吨,酚6.2吨,氰化物779公斤,石油类67吨,硫化物6.4吨,六价铬37公斤,砷301公斤,铅5.5吨,锌83吨,镉2公斤。监测站对邵水定期抽样化验的10个项目中,有6个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1987年开始,污染源较多的工矿企业,对废水进行循环处理,污染严重的工矿先后停产或转产,废水排放量减少。1990年,全县工业排放废水1411.81万吨,其中约有六价铬1吨,铅0.34吨,砷0.231吨,酚3.8吨,氰化物1吨,石油类3吨,COD0.48吨。邵水河水测定如下表:二、废气
  据1986年测算:县内每年排放的生产生活废气,含有二氧化硫(SO2)1987.7吨,二氧化氮(NO2)1333.5吨,一氧化碳(CO)3030.7吨,氟化物(F-)227.9吨,烟尘7245.6吨。这些有害物质,使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理,排放量减少,1990年,二氧化硫1510吨,烟尘1707吨。
  三、固体废弃物
  县内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每年排放量约23万多吨,堆积量占地面积23.7万平方米2,21尤以煤矸石堆放占地为患,两市塘煤矿的煤矸石已堆高40米,占地10116平方米,且时而发生自燃,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影响。1990年,全县排放固体废弃物31.15万吨,其中钢渣1.8万吨,炉渣1.94万吨,煤矸石14.7万吨,煤灰1200吨,化工渣1000吨,尾砂12.49万吨。
  四、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县城两市镇解放路中段闹市区的噪声,在每日10时、16时、21时进行监测,均值分别为81.4分贝、78.4分贝、68.3分贝东风路西段在每日9时、15时、21时进行监测,均值分别为:70.3分贝、71分贝、54.3分贝。噪声程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990年,又对潭宝路廉桥段的交通噪声进行监测,白天噪声均为75分贝。
  五、农药污染
  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环境、土地亦受污染。1975年县卫生防疫站在7个公社15个大队,28个生产队取晚稻谷样31个化验,含有机磷0.1~5.4ppm(符号ppm即“百万分之”)。平均为0.504ppm,超过国家标准4倍。仙槎桥公社荷吕大队张家生产队的土壤,1982年经湖南农学院取样化验,其中六六六残留量0.9995ppm,超过国家标准8倍1987~1990年,全县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污染未测定。
  第三节 治理
  一、废水治理
  1978年10月,县氮肥厂投资8万元建废水沉淀池1个,日沉淀量1500吨,造气车间的废水经过沉淀,烟尘减少90%。1979年10月,邵东焦化厂投资28万元,建一生物脱酚工程,日处理本厂工艺废水500吨,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率为:氰化物96.43%,酚99.67%,硫化物99.73%,COD65.27%,处理后水质中含氰化物小于3毫克/升,酚小于0.5毫克/升,硫化物小于0.5毫克/升,COD小于300毫克/升。1980年,县磷肥厂投资2万元建废水循环使用工程,以处理本厂高炉水淬含氟废水,日循环量8600吨,占水淬废水量85%,外排废水含氟量减少。1984年4月,邵东钢厂设置高炉废水回收工程,日处理废水200吨,减轻蒸水水质污染,10月,牛马司镇黄磷厂建废水沉淀回收工程,日处理生产工艺废水200吨,处理后的废水含元素磷由原来50~150毫克/升降为0.05~0.5毫克/升。1985年7月,邵东铅锌矿选厂建立废水循环使用工程,日处理废水740吨,废水排放量减少50%。1987年起,以造纸、化工、电镀等废水排放治理为重点,治理污染贷款给予优先安排。1990年,对废水治理,分别采取沉淀、化学处理、建沼气池等办法,共投资113.79万元,其中环保贷款61.5万元,处理废水253万吨二、废气治理 1979年起,县属工业企业44座锅炉,有13台安装了烟气除尘设备,烟气黑度小于林格曼一级,烟尘排放浓度,接近141毫克/标立方米,符合GB3341—83一类区域标准。1980年6月,佘田桥碳黑厂在烟筒顶部安置烟气燃烧装置,使黑烟于空中燃烧,减少烟尘。1982年,县造纸厂建废气过滤池,将蒸球排放的废气,冲于废水,进行简易处理,而大量废气仍污染空气,1990年,县造纸厂治理蒸煮废气,投资13万元,其中环保贷款12万元,在蒸球上加一负压装置,年处理废气能力800万标立方米。
  三、废渣治理 1980年6月,牛马司煤矿投资20万元,建成炉渣砖厂,利用工业锅炉渣生产炉渣砖,年处理炉渣2.5万吨。1986年,宋家塘煤矿,筹建煤矸石砖厂,现有废渣,除用于修路、平地外,尚未处理。1990年,邵东钢铁厂、宋家塘煤矿,各建一煤矸石制砖厂,共投资46.8万元,其中环保贷款22.5万元,年制砖能力1160万块,处理废渣3.5万吨。
  四、农药污染治理 1981年,仙槎桥公社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减轻农作物污染,早稻谷有机磷含量只0.005ppm,晚稻谷有机磷含量只有0.035ppm,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其作法开始在县内推广。嗣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继续实行药物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农药使用量锐减。1990年,全县每亩农作物使用农药1.44公斤。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