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邮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20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邮政
分类号: F61
页数: 7
页码: 200-20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邮电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邮路、邮政业务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 邮政 企业经济 邵东县

内容

《宝庆府志》载:“昭陵蜀汉始设驿,后改铺”。清代,大东路、小东路沿线10(华)里设递铺,专司官府公文传递。民国2年(1913)11月4日,两头塘设邮政代办所,员工4人,办理民间邮政业务。民国30年,两头塘建三等乙级邮局。民国31年,廉桥建三等乙级邮局。日本侵略军侵境期间,业务中断。日军投降后恢复。1949年,县内有邮政代办所24处,信柜33个,员工53人。
  1952年,邵东县邮电局成立,下设邮电支局和邮电所,职工31人,邮政、电信兼营。1958年,县属支局由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收回县管。1969年12月,邮政与电信分设。1973年合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电业务日趋增加。1985年,县邮电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各项业务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超历史水平;县邮电局获全省邮电系统“先进企业”称号,国家邮电部授予“全国邮电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后,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加快邮电建设速度。1990年,全县有支局8个,邮电所21个,职工328人,业务收入351万元,县内997个行政村全部通邮。以县城为中心,联络县内城乡,沟通国内外的现代邮路形成。
  第一节 邮路
  一、省级邮路
  清代,宝庆至长沙、衡州的二条驿道,从西到东,横贯全境。沿途设有递铺,官府公文由铺兵昼夜兼程,接力传递,驿铺立程限以督之,凡平路日夜限行60公里,险路日夜限行45公里,极险减去夜程。公文附贴排单,按期交接,彼此注明,违者官究。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十日,辟宝庆至湘潭旱班邮路,途经大东路,邮差5日一往返。宣统二年(1910),宝庆至衡州辟旱班邮路,途径小东路,民国元年改隔日快班。民国17年、22年先后辟邵阳至湘潭、邵阳至衡阳委办汽车邮路。境内宋家塘、廉桥、两市塘、佘田桥均上下邮件,步班邮路随撤。
  新中国建立初期,邮路依旧。1958年10月1日起,邵阳至长沙启用自办汽车运邮,逐日对开,县内邮件卸宋家塘支局。1965年1月1日起,两市塘、宋家塘、廉桥、水井头、范家山的邮件,由省局邮车直取。1983年后,邮件剧增,省办汽车无法全部承运,县邮电局添办汽车1辆,不定期地向外埠装运邮件。
  二、农村邮路 1952年6月1日,县内辟农村邮路3条,全为步班,单程203公里。1954年,始用自行车运送县城至棠下桥邮件。1957年,用摩托车运递机要信件。1958年,乡村邮路增至155条,计4259单程公里,其中社办3032单程公里。1961年,邮路调整,减少到53条,计1388单程公里;其中21条用自行车投运。嗣后,随着乡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农村邮路及其投递形式也不断变化,步班邮路由单车摩托车取代,委办汽车邮路增多。1986年,县内农村邮路中,有自行车邮路2条,45单程公里;摩托车邮路5条,单程128公里;委办汽车邮路10条,单程223公里。1989年6月,县邮局添置汽车3辆,改委办为自办邮路6条。1990年,全县有农村邮路21条,单程547公里。
  三、市内邮路 1952年6月,县城至宋家塘辟人力车邮路,专供接送外埠邮件,单程4公里。1956年改用自行车,接邮员赵寿康,坚持“三查”、“三对”(查总票、路单、站名,对吊牌、数目、接收局名),接发邮件5.41万袋无差错。1965年起,省邮车传递至县局。1973年,县城至火车站辟汽车邮路,单程4公里。1984年,改三轮摩托车接送至今。
  第二节 业务
  一、函件
  民国2年(1913)11月4日,两头塘邮政代办所始办民间函件,寄件人多为乡绅和工商界人士。潭宝、衡宝公路建成通车后,商贩往来增多,函件业务上升。民国30年,两市塘、廉桥、佘田桥等所,雇邮差背负邮件,手持铜铃,口呼收件者姓名,逐村投递,每4天环行一周,年投递函件7500多件。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函件往来逐年增加。1952年,境内出境函件6.1万件,入境函件7.2万件。全县有投递员34人。由于编制少,农村邮件一般只投到收件人所在乡,由乡传递。是年11月,全县组织群众通信员137名,设投递点1224个,投递单程1100公里。通信员工资由乡筹集,每人每年薪资计稻谷50~100公斤不等,试行2年后停聘。1956年,邮电部门与部分学校签订投递合同,建立义务投递点207个,邮件多由学生捎带。投递虽快,但丢失现象时有发生。1958年,各邮电支局由人民公社管理,邮件投递到大队。1961年调整体制,收回县管,农村投递单程增加到1388公里。1970年,乡村通车公路增多,步班投递改骑单车投递。1976年,全县邮递员增加到86人,实行定线管理,一般二天环行一周。1980年后,为提高邮递质量,全面建立与健全“定点、定人、定时、定线、定班期”的五定投递制度,使邮件投递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983年,魏家桥支局投递员魏洤,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流量增加,函件业务量突破200万件。1988年,函件分快件和平件,实行平快分投。1990年8月1日,函件邮资奉令提价,平信邮资每件由0.08元提到0.2元,快件邮资每件由0.5元提高到0.8元,投递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年,全县投递员76人,对997个行政村,每天投递的70个村,二天投递一次的927个村;投递线123条,单程2833公里;全年函件业务量达306.12万件。魏洤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特等劳动模范,被邀参加北京国庆观礼。
  二、包件
  民国时期,境内商民开始在邮政所寄付黄花菜、茶叶及零星物件。民国31年(1942),包件收入3600元(法币)。
  新中国成立后,包件数量逐年增加。1952年,出口包件1084件,至1957年发展到1.4万件,增加11倍。1959年,开展“一条龙”协作竞赛活动,送包上门,年揽收包裹1.4万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品市场日趋扩大,经商者邮寄商品于全国各地,每天寄包用户达200~300人,邮局营业员接应繁忙,自局长至管理人员,轮流协助封包。1985年,出口包件8.9万件,包件收入达51万元,其中商包占74%,创全省县局邮件业务收入之冠,湖南电视台专程到现场采访报道。是年,两市镇建立4家个体商包托运站,向县外各地托运商包。1986年,县邮电局出境包件8.9万件,收入59万元。1990年8月1日邮资提价后,省内商包多由民间商包托运站承运。县邮电局商包托运量减少。1990年1~7月,出境商包6.35万件,8~12月仅1.97万件,年收入83万元。
  三、汇兑
  民国2年(1913),邮政代办所兼营汇兑,业务量小民国30年,月发汇票1000元(法币)。民国33年汇兑业务停止民国35年恢复,但收入甚少。
  1951年,全国通汇,汇率统一为1%,手续由贴花、剪格改用汇款通知单。翌年,开发汇票3124张。1953年,县属邮政营业处,代办所均办理汇兑业务,业务量比上年增加3.2倍。1954年7月1日,汇兑制度变更,除县邮政营业处开办汇兑业务外,代办所停办汇兑。1958年县邮政营业处增办电汇,年开发汇票1.51万张。1961年代办所恢复汇兑业务。嗣后多年,年汇兑开票额保持在2万~3.5万张之间。1975年代办所汇兑再次停办。1980年11月恢复,且汇款限额提高,最高汇额可到5000元。此后,县内汇兑业务不断扩大。1986年为6.6万张1990年汇出开票5.6万张,汇进18.5万张。
  四、报刊发行 1950年前,报刊由报贩向报社预购批销,仅通过邮局传递。1952年6月14日,邵东邮电局始办报刊发行业务,配发行员1人,在农村聘请通信员137人,年底期发2105份。1956年4月1日,邵东报由邮电局发行,全县各类报刊发行达27.3万份。同年,推行群众性的报刊推销员(站)制,邮局发给酬金,邮电部派人专程来县总结经验。1961年,中央、省级和外省报刊限额发行,邵东报停刊,发行量锐减,期发仅7271份,比上年下降70%。1978年后,广泛建立社会推广发行站和乡村捎转站,干部全力以赴,定点包干,责任到人。中共邵东县委宣传部和邮电局每年联合召开一、二次发行工作会议,发行量连年上升。1986年,报刊期发达9.67万份,累计达1213万份,杂志6.14万份,累计89.8万册。1978年起,连续8年创全省县局报刊发行量第一位。1988年开始,专业报刊陆续自办发行。1990年,县邮电局报刊期发6.35万份,累计发行872万份,报刊流转额157万元。
  五、机要通信 1957年4月1日,始办县团级以上单位机要通信,配机要人员2名。是年,出口机要文件1498件。1959年扩大到人民公社一级。1960~1962年,平均年出口1.2万件。1972年11月后,改为只收寄县团级以上单位的机要信件。1986年,出口机要件614件。1990年554件。
  六、邮政储蓄 1986年9月30日,县办邮政储蓄,配邮政储蓄员3名,开展活期、定期、定额和有奖储蓄。第一天储户80户,存款余额2.5万元,随之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业务量日增,至年末,存款373户,余额为20.4万元。1989年开始,邮政储蓄业务扩展到支局。1990年,全县邮政储蓄所9个,年末储蓄余额1164万元。
  七、集邮 1985年2月16日,县邮局开办集邮业务,配营业员2名,经营邮票、邮品,年收入8897元。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集邮爱好者与日俱增,青、少年集邮者尤多。1986年,集邮业务收入1.9万元。1990年6月25日,县集邮协会成立,会员76人,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是年,全县集邮收入9.7万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