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汽车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9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汽车运输
分类号: F542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本节记录了民国时期至199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境内各时期汽车运输的运输设备及货运量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运输业务 汽车运输

内容

一、客运
  民国17年(1928)8月,廉桥设立境内第一个汽车客运站。民国28年衡宋公路通车,增设佘田桥汽车站和两市塘、宋家塘售票所。仅有过境载客汽车,客运量甚少。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15日,邵阳至两市塘,首次开班车,每天往返二次。当年完成客运量15.4万人次,周转量565.7万人公里。1954年,邵东、廉桥、佘田桥、宋家塘建汽车站,旅客逐渐增加。1965年,湖南省运输公司邵东汽车站开始自行调度客运,有12辆480座客车营运,逐步开通区、乡、镇客班车。1975年客运线增至15条。1977年,邵东汽车站客车增加到55辆,在省内率先实现乡乡通客车。是年完成客运量187.8万人次,周转量3754万人公里。1981年县运输公司购置客车6辆参运,下半年被湖南省运输公司邵东车站接收。1984年,贯彻交通部“有河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指示,县内个体、联户客车迅速发展。1986年,个体、联户拥有大型客车39辆1521座,小型客车18辆160座,微型车71辆,三轮车181辆,来往频繁,旅客招手即停,随上随下。全年客运量1782万人次,周转量3.12亿人公里。1987年,交通管理部门对县内167辆客运汽车,实行定线、定车、定点管理,长途、短途分线承运,承担县内的146辆短途客车,在县城分东西南北设上下点,客运秩序正常。1990年,全县汽车客运量1266万人次,周转量3.62亿人公里。
  二、货运
  民国时期,汽车货运甚少。民国27年(1938),棠下桥李春生、赵鸣九购进2辆汽车投运。民国35年,私营商车发展到9辆。
  新中国建立初期,私营车辆由国家接收。1950年,湖南省运输公司安排3辆货车兼运邵东境内物资,当年完成货运量215吨,周转量3007吨公里。随后,湘运车辆逐年增多。1953年,县物资局购一辆2.5吨嘎斯车,开始从事县内货运。1954年9月,县运输生产合作社成立(后称运输公司),组织汽车货运队承运县内物资。1955年,县交通科对县内物资运输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运价,运输市场管理走上正轨。1960年,县成立运输联合办公室,组织邵阳运输分公司汽车12辆,衡阳运输分公司汽车12辆,县运输公社汽车6辆,以及厂矿企业单位的汽车,进行统一调度,支援工农业生产。是年完成货运量20万吨。1962年开始,县内运输转向为大办农业服务,货运汽车陆续增多。1970年增加到66台。其时,中小型拖拉机耕作之余亦参与运输,春运肥料秋运粮,全力支援农业。1971年,县成立氨水运输办公室,以县运输公司汽车为主,抽调县内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车辆和农村人民公社农机站的中型拖拉机,组织氨水运输大会战,每年突击2~4个月,年运输量达2~3万吨。1974年多达4万吨。1975年开始,货运量较大的粮食、商业、供销合作社等部门,购置汽车,先后建立汽车运输队,以运本系统物资为主,适当参与社会运输。是年,企事业单位车辆增加到121台、484吨位,年运输量达64万多吨。1980年后,县内运输市场陆续开放,单一的运输体制遂被打破。国营、集体、联户、个体车辆一齐上,大货车、小货车、农用小四轮、大中型拖拉机一齐搞运输。1984年,贯彻《湖南省运输市场管理试行办法》,县交通管理部门对物资运输统一安排货源,统一安排运力,统一运输票证,统一计费标准。交通部门配合物价、税务、工商等单位,对运输市场进行检查,处理违章运输。1986年,全县有货运汽车1210辆,年货运量达250万吨。1987年后,手扶拖拉机从事短途运输的增多,汽车货运量减少。1990年,全县货运汽车1052辆,货运量152万吨。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