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乡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乡道
分类号: U491.2+23
页数: 2
页码: 186-187
摘要: 本节记录了清末至1990年邵东乡道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各时期道路的修建、整修情况。
关键词: 车道 交通

内容

清末,境内陆路全为乡道,赖以沟通民间往来和城乡物资交流。其时,修路、架桥,官府提倡,当地知名人士首倡筹建,有的建成后设有路会、桥会,固定小额会产,收租供养护之用。境内24条主要乡道中,有驿道3条,长170公里,横贯东西。大东路由洪桥铺入境,经三塘铺、双泉铺、黑田铺、白马铺、楮塘铺、长塘铺、金仙铺至界岭入湘乡境,长42.5公里,沿途主要集镇设有驿传驿站。中东路自范家祖山入境,经水井头、麦子坑、两头塘、汗井铺、周家桥、火厂坪、糜家坪、兰桥、燕子塘入衡阳境,长47.5公里。小东路从霞光岭入境,经官桥铺、南市铺、皂塘铺至三洲铺分岔:一条走毛荷殿(今简家陇乡境),经水浸亭、仁风桥、上空口岭入中乡,沿灵官殿、星子桥、白麓穿过大云山的赤星岭入衡阳境;另一条走桐木铺,经黄桐铺、佘田桥、浆水铺、石湾铺至水东江的界牌山入衡阳。3条驿道之外,各集镇与集镇、集镇与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乡道纵横贯通,多为石板路面,宽1米左右,路旁间或有阴凉树,风景宜人;县内乡道建有凉亭100多个,设专人清扫亭宇,烧茶供过往行人饮用。清道光年间,水东江申灿全,于水东江通往衡阳的界牌山,倡建“宝善”亭。建后置地10亩,供住守人耕作,种粮食用,种茶叶为过亭者烧茶喝,受到乡民称赞。主要乡道中建有人行桥61座,桥质有木、石两种,桥形各异:有桥亭结合,桥上建亭,如楼阁水榭;有凿石砌拱,似长虹卧波;有支木为墩,像仙鹤立水。宽2~7米不一,范家山的洪桥,跨西洋江,明正德元年(1506)建。清道光十四年(1834)被洪水冲垮。是年冬,官助民捐重修,建成仙鹤腿式6拱石桥、长55.4延米,宽6.7米,高8米,桥两端各有20级石阶与桥两端街道联接。道光十八年,在桥上加建彩亭,亭两端为雕花牌楼,中间设神庙;旁建字炉;亭内雕梁画栋,两旁竖石碑10块,铭文隽秀。邵水的湾泥渡、封江渡、兴渡口及蒸水的桎木湾、水文滩等地设立义渡12处。民国17(1928)年、27年,潭宝、衡宋公路建成通车后,大东路、中东路的长途过往行人日少,仅成为村镇或村之间的乡间道,修护放松,路况日差,茶亭亦开始冷落。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县乡公路建设的发展,原来的主要乡道,日益被公路所取代,总长度减少,有的成为乡间小道。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地组织劳动力,整修乡道、桥梁。1955年和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先后二次拨补助款12450元,由乡村组织劳动力施工。两年中,修复民桥88座、渡口8处,乡间道加宽改造295公里;整修石桥96座,木桥106座。1963年,县交通科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553座行人桥进行普查鉴定。1964年,成立桥梁改建专门机构,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对邵水、蒸水、西洋江流域43座30米以上的木质行人桥进行改造,至1970年全部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石拱桥。随着公路桥梁的增多,县内11处渡口有5处被公路桥梁所取代。1990年,有跨径5米以上的民桥79座,渡口6处,载渡情况如下表: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