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交通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91
颗粒名称: 第七篇 交通 邮电
分类号: F512.3;F62
页数: 24
摘要: 本篇分三章,分别记录了清末至199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交通和邮电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交通系统 电信 邮电经济

内容

第一章 道路
  第一节 乡道
  清末,境内陆路全为乡道,赖以沟通民间往来和城乡物资交流。其时,修路、架桥,官府提倡,当地知名人士首倡筹建,有的建成后设有路会、桥会,固定小额会产,收租供养护之用。境内24条主要乡道中,有驿道3条,长170公里,横贯东西。大东路由洪桥铺入境,经三塘铺、双泉铺、黑田铺、白马铺、楮塘铺、长塘铺、金仙铺至界岭入湘乡境,长42.5公里,沿途主要集镇设有驿传驿站。中东路自范家祖山入境,经水井头、麦子坑、两头塘、汗井铺、周家桥、火厂坪、糜家坪、兰桥、燕子塘入衡阳境,长47.5公里。小东路从霞光岭入境,经官桥铺、南市铺、皂塘铺至三洲铺分岔:一条走毛荷殿(今简家陇乡境),经水浸亭、仁风桥、上空口岭入中乡,沿灵官殿、星子桥、白麓穿过大云山的赤星岭入衡阳境;另一条走桐木铺,经黄桐铺、佘田桥、浆水铺、石湾铺至水东江的界牌山入衡阳。3条驿道之外,各集镇与集镇、集镇与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乡道纵横贯通,多为石板路面,宽1米左右,路旁间或有阴凉树,风景宜人;县内乡道建有凉亭100多个,设专人清扫亭宇,烧茶供过往行人饮用。清道光年间,水东江申灿全,于水东江通往衡阳的界牌山,倡建“宝善”亭。建后置地10亩,供住守人耕作,种粮食用,种茶叶为过亭者烧茶喝,受到乡民称赞。主要乡道中建有人行桥61座,桥质有木、石两种,桥形各异:有桥亭结合,桥上建亭,如楼阁水榭;有凿石砌拱,似长虹卧波;有支木为墩,像仙鹤立水。宽2~7米不一,范家山的洪桥,跨西洋江,明正德元年(1506)建。清道光十四年(1834)被洪水冲垮。是年冬,官助民捐重修,建成仙鹤腿式6拱石桥、长55.4延米,宽6.7米,高8米,桥两端各有20级石阶与桥两端街道联接。道光十八年,在桥上加建彩亭,亭两端为雕花牌楼,中间设神庙;旁建字炉;亭内雕梁画栋,两旁竖石碑10块,铭文隽秀。邵水的湾泥渡、封江渡、兴渡口及蒸水的桎木湾、水文滩等地设立义渡12处。民国17(1928)年、27年,潭宝、衡宋公路建成通车后,大东路、中东路的长途过往行人日少,仅成为村镇或村之间的乡间道,修护放松,路况日差,茶亭亦开始冷落。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县乡公路建设的发展,原来的主要乡道,日益被公路所取代,总长度减少,有的成为乡间小道。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地组织劳动力,整修乡道、桥梁。1955年和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先后二次拨补助款12450元,由乡村组织劳动力施工。两年中,修复民桥88座、渡口8处,乡间道加宽改造295公里;整修石桥96座,木桥106座。1963年,县交通科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553座行人桥进行普查鉴定。1964年,成立桥梁改建专门机构,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对邵水、蒸水、西洋江流域43座30米以上的木质行人桥进行改造,至1970年全部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石拱桥。随着公路桥梁的增多,县内11处渡口有5处被公路桥梁所取代。1990年,有跨径5米以上的民桥79座,渡口6处,载渡情况如下表:
  第二节 公路
  一、国道 省道
  潭宝公路(湘潭至宝庆,今属320国道线的一段)由界岭入境,经廉桥、宋家塘、牛马司、范家山至杨家岭出境。境内长38.98公里。民国10年(1921),湖南大旱,华洋筹赈会发起工赈筑路。民国15年11月,经湘中汽车路局测建,由当地殷实户分段承包,监工人员上工地监督施工。民工每天得大米或高粱0.75公斤,工资0.14元(银元)。廉桥、柳公桥、老龙潭建有桥梁。民国17年6月竣工通车。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军运紧急。次年5月,湖南省政府令省公路工程处突击测设、7月开工兴建衡宋(衡阳至宋家塘)公路(今称1814省道线),由水东江宝善亭入境,经佘田桥、火厂坪、棠下桥、两市塘至宋家塘与潭宝公路相接,境内42.6公里,水东江、佘田桥、棠下桥、和尚桥建有桥梁,民国28年元月21日通车。民国33年6月,国民党军队为阻击日本侵略军,将部分路段和所有桥梁炸毁,运输中断。日军入境后,强抓民伕整修路基,架设临时便桥,供车通行。民国34年8月,日军投降离境,西南公路局芷江分局和战时运输管理局第五工程队分段组织民工抢修,勉强恢复通车。
  新中国建立后,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不断加强路面维修、改建。1952年3月,邵东养路工区建立。随后,廉桥、范家山、两市塘、佘田桥建养路工班。养路工人以主人翁姿态,整修路基,养护路面。1955年4月29日,范家山养路工班班长唐忠志参加全国公路战线劳动模范表彰会议。同年10月1日,他应邀参加国庆观礼。1966年10月,潭宝公路杨家岭—廉桥段,衡宋公路两市塘—宋家塘段,均铺装沥青路面。1973年10月,全线铺装竣工,每公里造价1.33万元。
  1978年后,公路车流量逐年剧增。1984年,邵阳养路总段测设,按2级公路标准,扩建境内国道320线、衡宋公路和尚桥至宋家塘段。县建立改建扩建公路指挥部,县长任指挥长。沿线区、乡(镇)、村长,带领民工上工地,现场指挥,定期分段突击加宽路基。历时半月,投工6()万个,拆迁民房5.3万平方米,移动电杆350根,完成土石方62万立方米,砌挡土墙46处,2083平方米,涵洞195处,长1554米,每公里投资3.65万元。第一期工程结束后,组织专业队,加宽桥梁,铺装沥青路面。省道衡宋公路和尚桥至宋家塘段1988年完成,国道潭宝路廉桥至杨家岭段28公里1989年完成。每公里造价20.8万元。路基顶宽由7.5米扩至12米,集镇段扩宽到18~23米。
  二、县乡公路
  (一)线路建设 1951年9月,邵阳县第九区(今邵东县仙槎桥区)人民政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从仙槎桥中街北侧开线,成直线向两市塘延伸。测量结束后,成立公路指挥部。10月上旬,全区16个乡集中2万民工,自带工具和生活费用,分段突击作战,历时10天,路基挖填任务完成。全长10公里,仅一个弯道半径大于250米。1954年,中共县委书记赵玉学提出,全县地方公路建设,从发展地方经济出发,以县城为中心,以潭宝、衡宋公路为依托,向厂矿企业和区、镇、乡所在地伸展:再以县道为主干,向乡村辐射。砂石至火厂坪,原系乡道,群力煤矿所产煤炭,全靠人力挑运至火厂坪和廉桥再转汽车运输。煤矿被接收为地方国营后,煤炭产量日增,人力挑运无法承受。1954年冬,邵阳养护总段测设,县工业科组织施工,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乡村组织劳动力挖填路基,专业队铺砂、平整路面。1955年7月12日竣工通车,是县内最早通车的县道。同年8月13日,设县交通科,对县内地方公路建设统一规划,随即,培训技术力量,组织勘测设计。1956年秋,从衡宋路佘田桥南侧开线,沿佘湖山脚至灵官殿,分向石株桥、茶子山、堡面前延伸。1957年10月,成立佘灵公路兴建指挥部,县长任指挥长,佘田桥区、毛荷殿区动员2.3万人上工地,突击半个月,路坯任务完成后,组织专业队修建桥梁、涵洞。1958年冬,全县出动10万劳动力,分14个兵团突击作战,路、桥全面动工,一个冬春,兴建公路339公里。双凤公社地处县境西南边陲,海拔600米,历代农民出门就爬坡,扁担肩上磨。1968年夏,县交通科组织人员测设公路,11月下旬动工。农民带着钢钎铁锤,炸石山,填石沟,冰雪天不下工地,连干4个月,从两峦公路青石桥段修至双凤公社东南大队。接着进行第二期工程,分别延伸到古奇洞和水井亭,接通祁东,全长19.5公里。县仅补器材费3000元,每公里153元。沿途25个村结束了长途货运靠肩挑的历史。1970年,全县实现社社通公路。1972年开始,全县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县道为主干,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少占农田,新建乡村公路。禾大公路廉桥至禾场坪段,长17公里,沿途怪石林立。1973年,经县交通局测设,受益社队出动7000多个劳动力,突击两个月,完成石方8.06万立方米,土方5.84万立方米;建桥5座,长33米;涵洞274处。全线于5月1日通车,县仅补助器材费2万元。1978年,全县乡村公路竣工通车561公里,86%的村通公路。是年7月,中共县委常委、县工交办公室主任刘定春,在全国地方公路建设会上,介绍了《加强领导,落实政策,为农业现代化加速社、队公路建设》的经验。1980年后,县乡公路建设,以维修改造原有路面,提高质量上等级为重点,不断接通断头路,联通网络。至1990年,全县建成公路295条,长1218.2公里,其中县道20条,长422.9公里:工矿专用公路7条,长29.4公里:乡村公路268条,765.9公里,加上国道38.98公里,省道42.6公里,县内每100平方公里面积有通车公路73.5公里。县道兴建情况如下:
  (1)两峦公路 代号21(系湖南省公路普查时编号,下同)。1951年10月,完成两市塘至仙槎桥10公里长的路基毛坯。1956年县交通科测设复修,自衡宋线桩号104.5公里处南侧开线,经县农科所、仙槎桥、毛家粟山、九龙岭、三合亭至邵阳县峦山铺,全长54.8公里,境内21.4公里,其中3级路10公里,4级11.4公里。沿线建永久性桥梁5座,计64.4延米。1978年,铺装两市塘至仙槎桥10公里油路面,路面宽6米。
  (2)禾大公路 代号77。起于火厂坪镇大马坪村,经砂石、流泽、廉桥、光陂至斫〓乡禾场坪村。邵阳养护总段测设。1955年建成群力煤矿至火厂坪10.5公里路段,1959年,按简易公路标准修建砂石至廉桥11.5公里路段;1967年由群力煤矿、717矿投资,县交通局测设施工、进行改造。1972年修建廉桥至斫〓禾场坪段。1974年1月,邵阳公路总段对火厂坪至廉桥21.1公里测设改造、扩建,邵东县公路段负责施工,是年10月铺装油路面。全线长35.1公里,其中三级公路18.1公里,四级公路17公里。共建永久桥5座,28.7延米。
  (3)佘老公路 代号70。自佘田桥镇衡宋路南侧开线,1956年修建至灵官殿,1958年初延伸1公里至老拱桥,1964年修通至石株桥,1972年延至老屋塘与祁东县联通。全长25.7公里,其中4级路3公里,等外22.7公里。有永久性桥梁7座,168.95延米。
  (4)杨何公路 代号78。起自团山乡东红村杨梅山,经团山、流光岭、大马坪、火厂坪、高楼、至上何公殿,全线长39.7公里,其中3级路3公里,4级路14.6公里,等外级22.1公里。有永久性桥梁2座,24延米。1955年修建火厂坪至大马坪3公里。1958年修建大马坪至杨梅山19.1公里和火厂坪、石屯营至高楼10.1公里。1976年修建高楼至上何公殿7.5公里。全线横贯流光岭区、棠下桥区的5个乡镇。
  (5)两邵公路 代号69。自衡宋路县城段北侧开线,经黄陂桥、流泽、团山、崇山铺、汪塘、杨桥至邵东钢厂。1958年修建邵东钢厂至大石桥5.4公里,流泽至团山14.2公里,县城至流泽14.6公里。1962年修团山至崇山铺8公里和杨桥至汪塘12.8公里。1964年修崇山铺至汪塘6.4公里,贯通全线。全长61.8公里,其中3级路28.8公里,4级路33公里。全线有永久性桥梁22座,长290.8延米,其中黄陂桥乡境内与娄邵铁路相交处建有两座铁路、公路立交桥。
  (6)两火公路 代号74。1960年按三级公路测设,翌年施工。自县城衡宋公路北侧开线,至邵东火车站,全线长3.3公里。1967年省工程八队测设铺装油路面。1985年扩建路基宽至18米,路面宽12米。
  (7)两黄公路 代号81。自县城衡宋路西侧开线,1958年修建两市塘至魏家桥12.3公里,1960年修通魏家桥至官桥铺、黄草坪8.7公里,1968年全线修通。全长21公里,1979年铺装县城至檀山铺4公里油路面。全线建永久性桥5座,198.5延米。公路等级:3级路4公里,4级路4公里,等外级13公里。
  (8)汗水公路 代号68。1957年自衡宋路周官桥乡汗井村北侧开线,经周官桥、砂石、流光岭、杨桥、汪塘、水东江等3区6乡,1982年全线接通。全程长47公里,其中4级路43公里,等外级4公里。
  (9)棠佘公路 代号71。1956年测设,从衡宋路棠下桥段南侧开线,经龙公桥、简家陇、高桥、野鸡坪至佘田桥。1964年全线开通,全长35.7公里。路基顶宽5~7米。坡陡弯道多,为等外级公路。
  (10)灵青公路 代号72。1958年自佘老公路灵官殿开线,修至堡面前。1974年从堡面前修至堡面前公社太阳大队,与衡阳县青山公社联通。全长17.4公里,全为4级路。
  (11)大简公路 代号79。1958年从简家陇修至三都水库(6.8公里)。1959年从两峦公路东侧白泥塘(今檀山铺乡大塘村)起线,修至银杏树。1986年贯通全线。全长19.8公里,其中4级路7.9公里,等外级11.9公里。
  (12)青祁公路 代号82。1968年自两峦公路青石桥处东侧开线,经双凤联通祁东县,全长19.5公里,达4级路标准。沿线建永久性桥1座,长30延米。
  (13)召毛公路 代号73。起自毛家粟山两峦公路西侧,经槎江、黄草坪油茶林场、蒋河、板桥至邵阳市郊召伯祠。全长22.3公里,境内长9公里,为等外级标准。连接邵仙公路,直通邵阳市,并与邵阳县杉木桥乡接线联通。1968年开始修建,1969年10月通车。
  (14)邵仙公路 代号14。1958年自仙槎桥修至官桥铺,利用仙槎桥石拱桥为公路桥。1971年,由仙槎桥、驻马桥、魏家桥3个公社按4级路标准重修,接通渡头桥至邵阳市火车站。全长27.7公里,境内长16公里,其中4级路9公里,等外级7公里。境内线建永久性桥1座,长35延米。1974年通车。
  (15)金火公路 代号76。1958年,金玉亭煤矿从潭宝公路金玉亭段东侧开线,修至矿部,长2.2公里;1962年修至邵东火车站。全长4.2公里,为等外级公路。
  (16)太廉公路 代号75,自和大公路廉桥镇太阳村处西侧开线,到廉桥火车站,长1公里。1960年建成,1974年铺装沥青,达3级路标准。
  (17)宋潭公路 代号66。1967年自潭宝公路宋家塘段北侧开线,修至双泉铺。1968年修至黑田铺。1969年修至黑田铺狭山湾,联接新邵县扶锡乡。境内长17.3公里,其中4级路10公里,等外级7.3公里。全线建永久性桥7座,长98.5延米。
  (18)廉长公路 代号80。1958年自潭宝公路廉桥地段西侧开线,修至斫〓檀树。1975年延伸至长流水。全长17.2公里,全为4级路标准。1979年延伸1公里和双峰县联通。线内建永久性桥1座,长16.5延米。
  (19)牛陈公路 代号64。1958年,由牛马司煤矿测设并组织施工、从潭宝公路水井头地段北侧开线,修至牯牛村,长4公里。1972年,新邵县承修1公里,接入其县境。为等外级公路。
  (20)范黄公路代号65。1958年,自潭宝公路范家山地段北侧开线,经龙山、洪桥至新邵县黄旗,当年竣工。境内长6.8公里,4级路标准。
  以上公路,除注明测设单位名称者外,全为邵东县交通科(局)测设。
   (二)桥梁
  民国15年(1926),始建潭宝路境内段桥梁。民国27年,修建衡宋路境内段桥梁。民国33年,为抵抗日本侵略军入境,县内公路桥梁均由国民党军炸毁。民国34年秋,日军投降后,由西南公路局芷江分局及战时运输管理局第五工程队架设临时木质公路桥维持通车。1956年,开始改建和新建公路桥,由交通部门设计,当地乡村组织工匠施工,县补助部分器材费用,至1957年,新建和改建6座公路桥,全为石台木面桥,总长79.8延米。1958年秋,公路建设全面动工,桥、路同时进行,建桥木材就地砍伐,有的连夜突击,至1960年,全县建公路桥33座,长518.2米。因多数桥梁不合设计要求,构件不全,木料未经防腐处理,使用3~5年则成危桥。1963年冬,县交通科组织技术力量,逐桥进行鉴定,确定改造方案,成立桥梁改造工作组,技术人员分线指导施工,一年中,农民投义务工6200个,部门集资4590元,县财政拨款1.82万元,将24座石台木面桥改建成永久性桥,共长293米,每米79元。1965年1月10日,县交通科李石苞在全省危桥改造会议上,介绍全县地方公路危桥改造的经验。随后,不断进行改造。1967年起,新建的桥梁全为石拱桥或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68年,两黄公路修通后,在魏家桥北侧1.2公里处建公路桥,跨邵水。1973年冬,县交通局勘测设计,县投资1.5万元,魏家桥公社筹集6.5万元,1974年3月动工。和平、排头、四新、石湾、魏家等大队义务烧石灰、锤砂石,每天200人上工地。1977年3月竣工,为3拱石桥、长103延米,每孔跨度25米,高8.6米,桥面宽7米,负荷等级为汽——13、拖—60。1990年,县内有永久性公路桥梁193座,长3507.7延米(详见邵东县公路主要桥梁一览表)。
  (三)养护 1958年5月,县建立公路养护大队,配干部6名,工人66名,承担县道养护、路旁植树、路障清除等任务。1965年,省交通厅在九龙岭公社办民工建勤代表工养护公路试点,按公路里程,从受益队抽集劳动力组成公路养护队,国家按年公里适当补助经费,代表工参加生产队分配。县内养护的143.2公里路况甚好,其经验在全省推广。1966年,代表工增加到117人,全县年公路养路费每公里由587元降低到326元。“文化大革命”中,民工建勤代表工多转为全民固定工,经费由各公社包干,国家补助停拨。1973年开始,国家对县乡重点公路实行补助,不足部分由公社自筹。路面养护以公社为单位包干负责,县交通管理部门每年进行1~2次检查评比,奖励先进,路况甚好。1983年,国家补助经费12.2万元,年公里212元,社、镇自筹19万元,占61%。随后,公路养护逐步实行机械作业,养护效率和质量均有提高。1986年9月,副县长刘培福在全省公路建设会议上介绍了县乡公路养护的经验。1987年后,乡村公路养护实行“重点与普及,常年与季节相结合”的办法。1990年,全县有县乡公路养护工班42个,职工234人;县公路段养护的公路328.3公里,县乡公路站负责管理460.5公里,其余由乡、村养护。
  三、安全管理
  民国20年(1931),邵阳县交通管理所派1名管理员,在宋家塘车站负责登记过站车辆、查验行车证件、检查车况。1951年5月,宋家塘设交通管理站,属邵阳交通监理站领导,配专职监理员1名,承担过境车辆的检验,纠正违章作业,保证安全行车。1953年,宋家塘管理站撤销,境内交通安全管理由邵阳交通监理所承担。监理所利用图片、幻灯、电影等形式,在公路沿线集镇宣传交通安全规则,介绍安全知识: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纠正违章作业。对发生的车祸事故,监理所指定专人调处;重大事故,县交通管理部门派人配合,妥善处理。1952~1970年,县内发生交通安全事故541起,年均发生28.4起,死93人,年均5人。
  1971年3月5日,县交通监理站建立,承担县内机动车辆监理和驾驶员的管理,对车辆进行年检年审,核发证照,办理车辆户口和车辆过户转移手续,纠正违章,仲战肇事等工作。1974年3月,县交通安全委员会成立,坚持“宣教领先”,“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力量宣传交通安全规则,开展安全检查。1980年后,社会机动车辆急剧增加,安全事故增多,在不断加强对机动车辆驾驶员技术培训的同时,对重点地段限速行驶,在事故多发地段设警告牌、公布安全规定。1983年9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布告》,各区镇乡不断开展安全检查。是年,共检查94次,检查车辆21万台(次),发现和纠正违章车辆8930台(次),拖拉机7171台(次),扣留证件705个,扣车68台,按规定罚款1.65万元。
  1987年4月,交通监理移交县公安局管理。县交通监理站更名邵东县交警队。
  第三节 铁路
  一、娄邵铁路
  1959年5月15日动工修建,1960年10月竣工通车,境内长37.9公里。邵东县负责修建桩号53~70.9千米之间的17.9公里路基,出动民工2.6万人,挖运土方160多万立方米,石方93.4万立方米,在境内建铁路桥梁11座,481延米。位于界岭乡金仙铺的高架桥,跨两山之间,下临深谷,谷底有公路和溪涧,桥高42米,长120延米,列车驶过,如巨龙行空。
  二、轻便铁路
  (1)牛马司煤矿轻便铁路 全长7.4公里。1958年修水井头至斗米山、水井头至麻元村路段。1967年修水井头至铁基山路段。现为牛马司煤矿一、二、三3个工区所产原煤的运输通道。
  (2)群力煤矿轻便铁路 全长11.8公里,自群力煤矿经砂石、流泽至廉桥。1971年8月动工。1975年5月建成通车,担负群力煤矿运煤任务,每天还定点开客车两个班次。
  (3)邵东钢厂轻便铁路 全长8.9公里,1959年修建。出动民工8510人,完成土石方76万立方米,沿途建桥6座,涵洞12处。以直径32毫米圆钢条代钢轨,始以汽车引擎牵引矿车,后因圆条轨道与车轮磨损,改为人推矿车运行。1962年铁路停用,随后全线报废。桥梁无可利用。
  (4)焦化厂—两市塘煤矿轻便铁路 全长7.2公里。1969年,由两市塘区组织6000多民工建勤,突击20多天,完成土石方10多万立方米,建成路基。1971年铺轨。因购买车头、车厢和修建装卸坪资金缺额甚大,加上运量不足,1972年停建。随后铁轨、道钉、轨枕、砂石均被拆散搬走。
  第四节 水路
  一、邵水航道
  邵水航道通资江,清末民初为境内煤铁外运的主要水路。1958年前,2~8吨木帆船通达曹家坝下。1958年,曹家坝以下邵水河段进行梯级渠化治理,沿河筑坝设船闸。水位升高,15吨级船可通达县城西侧共青码头。1960年夏秋连旱,仍通航352天。1962年5月,洪水毁坏下游部分航道设施,停航7个月,随即修复通航。1979年封家坝土坝崩溃,船闸损坏,上游航道始与下游断航。
  二、蒸水航道
  蒸水航道通湘江,达洞庭湖。1949年6月以前,丰水季节,10吨木帆船可达灵官殿。1949年5月上旬山洪暴发,砂石淤塞河床,自此境内断航。
  第二章 运输
  第一节 人力 畜力运输
  一、人力肩挑
  (1)运货 清末,境内陆路物资运输,全为人力肩挑,运程长短不等,远者跑云贵,走两广,近则几公里,数十公里。不少无地农民受雇为富户挑货,靠力资养家糊口。20~30年代,潭宝、衡宋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后,境内部分货物的长途运输由汽车取代。
  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物资流通量剧增,但靠肩挑步行跨省跨县的长途运输减少;县内几公里、几十公里的物资运输,仍以肩挑为主。公路未达之处,供销合作社都有固定的肩挑运输队,有货从运,无货从农。火厂坪至群力煤矿,经常有200多人专业运煤,有时日夜挑运。1957年后,县乡公路建设加快,公路通达之处,大宗货运靠肩挑的历史随之结束。1973年后,乡村公路密度加大,机动车辆增多,人力肩挑运输随之减少,仅田间劳动和近距离工程施工仍为肩挑。
  (2)抬轿 清末民初,少数集镇有轿铺,农村有轿户,备轿子供租用。除新郎家租花轿迎亲外,平时,多为富人、士绅租用。轿伕在轿杠两端抬行,每轿有轿伕2~8人不等。有些富豪之家自备有轿,外出时,雇轿伕为其抬行。抬轿者如颠簸不平,除扣减力资外,人格还受侮辱。民国17年后,汽车、“东洋车”相继问世,轿运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轿运消逝。
  二、人力车、畜力车运输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有手推独轮车,多为石匠搬运石头用。界岭一带用于运输货物,每车运量100~150公斤不等。民国19年(1930)后,双轮板车(亦称黄包车)开始兴起,有大小轮两种。小轮平板车用于短途运输为主,大轮平板车多用于长途运输,载重量400~600公斤不等。民国38年,境内有人力板车57辆。新中国建立后,板车运输由少到多,继而逐步减少,由人力拖运发展到畜力拖运。1952年,两市塘、廉桥、佘田桥等集镇组织运输队,有人力板车165部。1956年,登记在册1813部、745吨位。1958年冬,全县大办钢铁,各地农机厂突击赶制,板车增加到3000多部,参与物资运输。1966年,开始发展畜力车,矿石、石膏等短途运输全赖人畜力车运送。1975年,全县畜力车发展到3440部,年物资运输量达120万吨。1980年后,机动车辆大量增加,人畜力车逐步减少。1986年全县仅120部参与物资运输。1990年,全县有153部人畜力车参与短距离搬运。
  第二节 汽车运输
  一、客运
  民国17年(1928)8月,廉桥设立境内第一个汽车客运站。民国28年衡宋公路通车,增设佘田桥汽车站和两市塘、宋家塘售票所。仅有过境载客汽车,客运量甚少。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15日,邵阳至两市塘,首次开班车,每天往返二次。当年完成客运量15.4万人次,周转量565.7万人公里。1954年,邵东、廉桥、佘田桥、宋家塘建汽车站,旅客逐渐增加。1965年,湖南省运输公司邵东汽车站开始自行调度客运,有12辆480座客车营运,逐步开通区、乡、镇客班车。1975年客运线增至15条。1977年,邵东汽车站客车增加到55辆,在省内率先实现乡乡通客车。是年完成客运量187.8万人次,周转量3754万人公里。1981年县运输公司购置客车6辆参运,下半年被湖南省运输公司邵东车站接收。1984年,贯彻交通部“有河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指示,县内个体、联户客车迅速发展。1986年,个体、联户拥有大型客车39辆1521座,小型客车18辆160座,微型车71辆,三轮车181辆,来往频繁,旅客招手即停,随上随下。全年客运量1782万人次,周转量3.12亿人公里。1987年,交通管理部门对县内167辆客运汽车,实行定线、定车、定点管理,长途、短途分线承运,承担县内的146辆短途客车,在县城分东西南北设上下点,客运秩序正常。1990年,全县汽车客运量1266万人次,周转量3.62亿人公里。
  二、货运
  民国时期,汽车货运甚少。民国27年(1938),棠下桥李春生、赵鸣九购进2辆汽车投运。民国35年,私营商车发展到9辆。
  新中国建立初期,私营车辆由国家接收。1950年,湖南省运输公司安排3辆货车兼运邵东境内物资,当年完成货运量215吨,周转量3007吨公里。随后,湘运车辆逐年增多。1953年,县物资局购一辆2.5吨嘎斯车,开始从事县内货运。1954年9月,县运输生产合作社成立(后称运输公司),组织汽车货运队承运县内物资。1955年,县交通科对县内物资运输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运价,运输市场管理走上正轨。1960年,县成立运输联合办公室,组织邵阳运输分公司汽车12辆,衡阳运输分公司汽车12辆,县运输公社汽车6辆,以及厂矿企业单位的汽车,进行统一调度,支援工农业生产。是年完成货运量20万吨。1962年开始,县内运输转向为大办农业服务,货运汽车陆续增多。1970年增加到66台。其时,中小型拖拉机耕作之余亦参与运输,春运肥料秋运粮,全力支援农业。1971年,县成立氨水运输办公室,以县运输公司汽车为主,抽调县内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车辆和农村人民公社农机站的中型拖拉机,组织氨水运输大会战,每年突击2~4个月,年运输量达2~3万吨。1974年多达4万吨。1975年开始,货运量较大的粮食、商业、供销合作社等部门,购置汽车,先后建立汽车运输队,以运本系统物资为主,适当参与社会运输。是年,企事业单位车辆增加到121台、484吨位,年运输量达64万多吨。1980年后,县内运输市场陆续开放,单一的运输体制遂被打破。国营、集体、联户、个体车辆一齐上,大货车、小货车、农用小四轮、大中型拖拉机一齐搞运输。1984年,贯彻《湖南省运输市场管理试行办法》,县交通管理部门对物资运输统一安排货源,统一安排运力,统一运输票证,统一计费标准。交通部门配合物价、税务、工商等单位,对运输市场进行检查,处理违章运输。1986年,全县有货运汽车1210辆,年货运量达250万吨。1987年后,手扶拖拉机从事短途运输的增多,汽车货运量减少。1990年,全县货运汽车1052辆,货运量152万吨。
  第三节 火车运输
  一、客运
  1960年10月1日,娄邵铁路通车试运,县内金仙铺、廉桥、邵东、牛马司、范家山均设车站,始有客运,日来回客班车一次。1966年,县内5站,上车3.33万人,下车3.3万人。1970年,班次增加,乘客增多。1976年,县内5站上下车75.9万人,其中上车36.8万人,下车39.1万人。1980年后,车次陆续增加,1986年县内客运人次达122.2万人,其中上车占46.8%。1989年9月5日起,客车运输价格提高120%,短途旅客多改乘汽车。1990年,县内火车客运95.07万人次,其中上车占45%。
  二、货运
  娄邵铁路试运期间,由铁道兵8502部队线路管理处管理,未获货运资料。1966年6月1日,始有记载。是年,全县出境物资以石膏、煤炭、锰矿石、黄花菜、中药材为大宗,共达48.3万吨;入境物资主要有化肥、铁矿石、石油、食盐、布匹百货等。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火车出入境货运量不断增多。1976年,发送量增加到78.2万吨。1986年达146.9万吨,超过县内铁路年设计能力3倍以上。有些矿产品只能倒流30公里到邵阳火车站发运。1990年,县内火车运货量133.43万吨,其中发送量88.9万吨。
  第四节 船运
  民国时期,邵水、蒸水航道货运不断,均系木制船,有的加风帆,一般载重量为5~8吨,小船2~3吨。深水划浆,浅水撑篙。邵水自曹家坝(今两市镇南侧)至马家坝,由邵阳民船工会设中七埠管理,年参运木船2000多只,多从两市塘运土铁、手工业品和从牛马司运煤至邵阳集装,从邵阳返运油桐籽、肥料、食盐等入境。蒸水多从佘田桥运木炭、土纸、铁货、手工业品到衡阳,返回运食盐、南杂及工业品入境。1949年,蒸水因上源山洪暴发、河床淤塞而停航。新中国建立后,邵水航运由邵水航运管理处统一调配物资,安排船运。1953年,参运木板船420多只,运量7.5万吨。1958年后,航道改善,运量增加,邵水河道进行梯级渠化治理,境内建4座拦河坝。梯级水位提高,既便利灌溉,又有利通航。1960年航运运货量达25万吨。1962年,下游部分航道设施被洪水毁坏,仅向家滩以上有少量货运。是年降为6万吨。1971年,县航运社建立,职工25人,木帆船22只,120吨位。1973年,工人刘继新以20马力柴油机为动力,仿造机帆船1艘,载重17吨,客货两用,船速每小时15公里。嗣后,增加5吨、15吨机帆船各1艘。1976年,货运量3.6万吨。1986年,职工49人,有机动船1艘,木帆船1只,货运量1.8万吨。1990年,县内从事短途航运机动船4只,货运量1万吨,周转量52万吨公里。
  第五节 装卸
  民国时期,廉桥、佘田桥、两市塘、白莲寨、火厂坪、棠下桥等地农民,在农事之余自发从事搬运、装卸,全凭肩扛背负,劳动强度大,人称“码头伕子”,收入低。
  新中国建立初期,装卸组织形式依旧。农业合作化后,集镇、车站、码头的装卸搬运。多由农业社组织的工副业组承担。1956年5月1日,两市镇搬运服务社建立,职工40人。1959年,并入县运输公社,分别在廉桥、牛马司、群力煤矿、火厂坪、邵东铁厂建立搬运站,共有专业搬运装卸工人265人。娄邵铁路通车后,火车运输物资增加,县运输公社(后改运输公司)在廉桥、邵东火车站建立装卸队。1960年,搬运工人全凭手工操作,完成装卸搬运量148.5万吨。1961年,火厂坪、廉桥、群力煤矿、邵东铁厂、牛马司等搬运站解散,人员下放务农。1971年,廉桥和邵东火车站装卸队添置3台皮带输送机,工人劳动强度减轻。装卸工效提高。1979年投资42万元,购置19台(件)装卸机具,逐步实现铲、耙、吊、装机械化。年装卸量保持150万吨左右。1986年达198.3万吨。1990年达360万吨。
  第三章 邮政
  《宝庆府志》载:“昭陵蜀汉始设驿,后改铺”。清代,大东路、小东路沿线10(华)里设递铺,专司官府公文传递。民国2年(1913)11月4日,两头塘设邮政代办所,员工4人,办理民间邮政业务。民国30年,两头塘建三等乙级邮局。民国31年,廉桥建三等乙级邮局。日本侵略军侵境期间,业务中断。日军投降后恢复。1949年,县内有邮政代办所24处,信柜33个,员工53人。
  1952年,邵东县邮电局成立,下设邮电支局和邮电所,职工31人,邮政、电信兼营。1958年,县属支局由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收回县管。1969年12月,邮政与电信分设。1973年合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电业务日趋增加。1985年,县邮电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各项业务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超历史水平;县邮电局获全省邮电系统“先进企业”称号,国家邮电部授予“全国邮电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后,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加快邮电建设速度。1990年,全县有支局8个,邮电所21个,职工328人,业务收入351万元,县内997个行政村全部通邮。以县城为中心,联络县内城乡,沟通国内外的现代邮路形成。
  第一节 邮路
  一、省级邮路
  清代,宝庆至长沙、衡州的二条驿道,从西到东,横贯全境。沿途设有递铺,官府公文由铺兵昼夜兼程,接力传递,驿铺立程限以督之,凡平路日夜限行60公里,险路日夜限行45公里,极险减去夜程。公文附贴排单,按期交接,彼此注明,违者官究。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十日,辟宝庆至湘潭旱班邮路,途经大东路,邮差5日一往返。宣统二年(1910),宝庆至衡州辟旱班邮路,途径小东路,民国元年改隔日快班。民国17年、22年先后辟邵阳至湘潭、邵阳至衡阳委办汽车邮路。境内宋家塘、廉桥、两市塘、佘田桥均上下邮件,步班邮路随撤。
  新中国建立初期,邮路依旧。1958年10月1日起,邵阳至长沙启用自办汽车运邮,逐日对开,县内邮件卸宋家塘支局。1965年1月1日起,两市塘、宋家塘、廉桥、水井头、范家山的邮件,由省局邮车直取。1983年后,邮件剧增,省办汽车无法全部承运,县邮电局添办汽车1辆,不定期地向外埠装运邮件。
  二、农村邮路 1952年6月1日,县内辟农村邮路3条,全为步班,单程203公里。1954年,始用自行车运送县城至棠下桥邮件。1957年,用摩托车运递机要信件。1958年,乡村邮路增至155条,计4259单程公里,其中社办3032单程公里。1961年,邮路调整,减少到53条,计1388单程公里;其中21条用自行车投运。嗣后,随着乡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农村邮路及其投递形式也不断变化,步班邮路由单车摩托车取代,委办汽车邮路增多。1986年,县内农村邮路中,有自行车邮路2条,45单程公里;摩托车邮路5条,单程128公里;委办汽车邮路10条,单程223公里。1989年6月,县邮局添置汽车3辆,改委办为自办邮路6条。1990年,全县有农村邮路21条,单程547公里。
  三、市内邮路 1952年6月,县城至宋家塘辟人力车邮路,专供接送外埠邮件,单程4公里。1956年改用自行车,接邮员赵寿康,坚持“三查”、“三对”(查总票、路单、站名,对吊牌、数目、接收局名),接发邮件5.41万袋无差错。1965年起,省邮车传递至县局。1973年,县城至火车站辟汽车邮路,单程4公里。1984年,改三轮摩托车接送至今。
  第二节 业务
  一、函件
  民国2年(1913)11月4日,两头塘邮政代办所始办民间函件,寄件人多为乡绅和工商界人士。潭宝、衡宝公路建成通车后,商贩往来增多,函件业务上升。民国30年,两市塘、廉桥、佘田桥等所,雇邮差背负邮件,手持铜铃,口呼收件者姓名,逐村投递,每4天环行一周,年投递函件7500多件。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函件往来逐年增加。1952年,境内出境函件6.1万件,入境函件7.2万件。全县有投递员34人。由于编制少,农村邮件一般只投到收件人所在乡,由乡传递。是年11月,全县组织群众通信员137名,设投递点1224个,投递单程1100公里。通信员工资由乡筹集,每人每年薪资计稻谷50~100公斤不等,试行2年后停聘。1956年,邮电部门与部分学校签订投递合同,建立义务投递点207个,邮件多由学生捎带。投递虽快,但丢失现象时有发生。1958年,各邮电支局由人民公社管理,邮件投递到大队。1961年调整体制,收回县管,农村投递单程增加到1388公里。1970年,乡村通车公路增多,步班投递改骑单车投递。1976年,全县邮递员增加到86人,实行定线管理,一般二天环行一周。1980年后,为提高邮递质量,全面建立与健全“定点、定人、定时、定线、定班期”的五定投递制度,使邮件投递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983年,魏家桥支局投递员魏洤,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流量增加,函件业务量突破200万件。1988年,函件分快件和平件,实行平快分投。1990年8月1日,函件邮资奉令提价,平信邮资每件由0.08元提到0.2元,快件邮资每件由0.5元提高到0.8元,投递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年,全县投递员76人,对997个行政村,每天投递的70个村,二天投递一次的927个村;投递线123条,单程2833公里;全年函件业务量达306.12万件。魏洤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特等劳动模范,被邀参加北京国庆观礼。
  二、包件
  民国时期,境内商民开始在邮政所寄付黄花菜、茶叶及零星物件。民国31年(1942),包件收入3600元(法币)。
  新中国成立后,包件数量逐年增加。1952年,出口包件1084件,至1957年发展到1.4万件,增加11倍。1959年,开展“一条龙”协作竞赛活动,送包上门,年揽收包裹1.4万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品市场日趋扩大,经商者邮寄商品于全国各地,每天寄包用户达200~300人,邮局营业员接应繁忙,自局长至管理人员,轮流协助封包。1985年,出口包件8.9万件,包件收入达51万元,其中商包占74%,创全省县局邮件业务收入之冠,湖南电视台专程到现场采访报道。是年,两市镇建立4家个体商包托运站,向县外各地托运商包。1986年,县邮电局出境包件8.9万件,收入59万元。1990年8月1日邮资提价后,省内商包多由民间商包托运站承运。县邮电局商包托运量减少。1990年1~7月,出境商包6.35万件,8~12月仅1.97万件,年收入83万元。
  三、汇兑
  民国2年(1913),邮政代办所兼营汇兑,业务量小民国30年,月发汇票1000元(法币)。民国33年汇兑业务停止民国35年恢复,但收入甚少。
  1951年,全国通汇,汇率统一为1%,手续由贴花、剪格改用汇款通知单。翌年,开发汇票3124张。1953年,县属邮政营业处,代办所均办理汇兑业务,业务量比上年增加3.2倍。1954年7月1日,汇兑制度变更,除县邮政营业处开办汇兑业务外,代办所停办汇兑。1958年县邮政营业处增办电汇,年开发汇票1.51万张。1961年代办所恢复汇兑业务。嗣后多年,年汇兑开票额保持在2万~3.5万张之间。1975年代办所汇兑再次停办。1980年11月恢复,且汇款限额提高,最高汇额可到5000元。此后,县内汇兑业务不断扩大。1986年为6.6万张1990年汇出开票5.6万张,汇进18.5万张。
  四、报刊发行 1950年前,报刊由报贩向报社预购批销,仅通过邮局传递。1952年6月14日,邵东邮电局始办报刊发行业务,配发行员1人,在农村聘请通信员137人,年底期发2105份。1956年4月1日,邵东报由邮电局发行,全县各类报刊发行达27.3万份。同年,推行群众性的报刊推销员(站)制,邮局发给酬金,邮电部派人专程来县总结经验。1961年,中央、省级和外省报刊限额发行,邵东报停刊,发行量锐减,期发仅7271份,比上年下降70%。1978年后,广泛建立社会推广发行站和乡村捎转站,干部全力以赴,定点包干,责任到人。中共邵东县委宣传部和邮电局每年联合召开一、二次发行工作会议,发行量连年上升。1986年,报刊期发达9.67万份,累计达1213万份,杂志6.14万份,累计89.8万册。1978年起,连续8年创全省县局报刊发行量第一位。1988年开始,专业报刊陆续自办发行。1990年,县邮电局报刊期发6.35万份,累计发行872万份,报刊流转额157万元。
  五、机要通信 1957年4月1日,始办县团级以上单位机要通信,配机要人员2名。是年,出口机要文件1498件。1959年扩大到人民公社一级。1960~1962年,平均年出口1.2万件。1972年11月后,改为只收寄县团级以上单位的机要信件。1986年,出口机要件614件。1990年554件。
  六、邮政储蓄 1986年9月30日,县办邮政储蓄,配邮政储蓄员3名,开展活期、定期、定额和有奖储蓄。第一天储户80户,存款余额2.5万元,随之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业务量日增,至年末,存款373户,余额为20.4万元。1989年开始,邮政储蓄业务扩展到支局。1990年,全县邮政储蓄所9个,年末储蓄余额1164万元。
  七、集邮 1985年2月16日,县邮局开办集邮业务,配营业员2名,经营邮票、邮品,年收入8897元。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集邮爱好者与日俱增,青、少年集邮者尤多。1986年,集邮业务收入1.9万元。1990年6月25日,县集邮协会成立,会员76人,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是年,全县集邮收入9.7万元。
  第四章 电信
  第一节 电话
  一、长途
  民国28年(1939)2月,湖南省长途电话局以12号铜线及8号铁线,架通衡阳经演陂桥、佘田桥、两市塘达邵阳长途电话线路。3月初,佘田桥设邮政代办所,始办长话业务,装苏式358、359型铁壳墙机各1部,沟通毗邻各地通讯,民用电话极少。民国33年9月,日军犯境,线路毁坏,长途电话关闭。
  1951年1月22日,两市塘电信营业所开办长途电话业务,共用邵阳—永丰的线路,境内长33杆程公里,装电话单机1部,供营业、电报和用户通话,每天电话2张左右,由营业员兼值。1952年7月,改装台式10门小交换机一部,达邵阳长途通话仅1个门子,且与电报共用,局长兼值,年通话1068张。翌年5月,改换20门磁石交换机1部,配话务员3名,长话、农话、市话兼值。同年10月21日,廉桥邮政营业处开办长话业务,由县局接转。1956年9月18日,长话开始使用专线电路。1957年10月1日,9处邮电支局均开办长话业务。点多、线长、面广,业务量上升,年通话达3499张。1958年11月,改换磁石长途交换机1部,25门,增至长沙、双峰、邵阳电路各1条,年通话量比上年增长2.8倍。1963年,长话设备朝载波发展。是年12月5日,首次开通邵东至邵阳TFC3单路载波电路1条。1972年改为3路载波。1973年6月3日,邵东至邵阳线路改为铜线。1980年8月1日,开通邵东至邵阳ZM303/12路载波。1982年后,县内数万农民从事长途贩运,奔走全国各地,打长途电话成为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长话南来北往,接连不息,电路拥挤,操作繁忙。1990年,长话电路有载波线路21路,其中自动电路7条,半自动电路3条,长话去话达8.24万张,居邵阳市县局之首。
  二、市内 1951年11月22日,邵东办事处成立,开始装设电话单机,由办事处总机临时接转。翌年,邵东建县,两市塘立为县城,政府即着手立杆架线,筹建市内电话,安装县政府及县内机关电话单机9部。电话业务由地方经营管理,市话、农话尚无区分。
  1953年7月24日,县邮局接管县人民政府办的县内电话,随即对市话杆路进行扩充、改造。是年底,市话杆路发展到3杆程公里,线条总长10.39公里,装电话单机23部。1957年12月11日,县城架设电缆线。至年底,架设杆路5杆程公里。线条长17公里,敷设电话电缆1.29皮长公里。装机容量150门,实占95门。1974年,主要街道架空明线逐步由电缆取代,装机容量增大,基本满足用户需要。1983年,个体户、经济联合体申请安装电话单机,随后单机不断增加。1989年,县财政投资50万元,部门集资70万元,邮政投资377万元,兴建县城自动电话。1990年11月1日,HJ—09D长市农合一空分编码程控交换机使用,容量1000门。是年底,有市话出局电缆1300对,14.9皮长公里,芯线494对公里,杆路35杆程公里,装电话单机586部,随后,住宅电话增多。
  三、农村
  民国20年(1931),范家山至两市塘、范家山至糜家坪架单线电话杆路,置10门台式小交换机1部。震中、保厘乡公所及糜家坪防空哨所,各装电话单机1部,沟通与邵阳县政府通讯联络。民国33年杆路毁于兵燹,电话关闭。翌年秋,廉桥电话杆路恢复。1950年,范家山设小交换总机1部,通八区秘书室、办公室、驻军16团部、九区人民政府、两市塘等地单机。1951年11月,临时架设邵东至三区、四区、火厂坪、十二区、廉桥和火厂坪至六区、十区、十一区、十三区的电话杆路共170.5公里,置30门台式总机1部,沟通邵东办事处与所辖各区联系,范家山总机拆除。1953年7月24日,县人民政府将电信业务移交邮电部门经营管理后,1956年,县邮局对全县农话杆路进行全面整顿,改架临时线路,新架两市镇至佘田桥、流光岭等9条区干线,计116杆程公里,线路长501杆程公里,线条总长1279公里:农话交换机12部、容量410门,装单机250部;并在水东江、灵官殿、九龙岭、简家陇、团山、两市塘等地安装总机180门。一区、九区乡乡通电话,4个高级农业社装有电话单机,农话逐年发展,线路日见增多。
  1966年,开始架设农话电缆,容量增加。1973年启用农话载波,至1977年12月22日止,佘田桥支局开通12路载波,水井头、廉桥开通3路载波,其他支局均开通单路载波。1990年,全县有农村电话杆路626杆程公里,线条总长1268公里。农村电话交换点46处,总容量2612门廉桥、佘田桥、仙槎桥区启用自动电话,廉桥区可直拨全国各地。1990年农村电话672部,通话32.5万张。
  第二节 电报
  一、有线电报
  1951年1月22日始办有线电报,无专用机器设备和电路,无专职报务员,由营业员兼值,用电话单机话传邵阳,业务量甚少。1953年7月,配专职报务员1名,在电话总机室装设专用电话单机一部,供话传电报,日来去电报不逾7份。同年12月21日,廉桥邮政营业处开办电报业务,电报话传县局,由县局发出。1956年9月18日,启用莫尔斯人工电报单报机1部,单幻电路直通邵阳,配人工机报务员两名,兼报县城电报。次年11月1日,火厂坪、佘田桥、范家山、仙槎桥、崇山铺、灵官殿、桥边塘、魏家桥、简家陇9处邮电支局相继开办电报业务,是年收发2394份。1958年7月,开通邵阳—邵东—双峰双幻电路,人工机与话传兼用。翌年9月,改用音响机收发电报。邵东至邵阳改为实线电路。1962年10月,改用自制振荡器人工收发报机,增开双峰、县气象台两条专线话传电路。1964年底裁撤。1972年初,县境内设置军事基地,军用电报频繁,电报业务激增,人工机超载运行,吞吐艰难,致使双方电报积滞。是年9月,至邵阳去报2076份,逾限194份,逾限率达9.3%。10月12日,启用BD055型电传打字机1部,开通邵东至邵阳电传电路,人工电报淘汰。因报务人员未经专门训练,虽比人工机速度加快,电路过载情况缓和,但差错多。12月份,收发电报5559份,差错19个。1974年12月7日,增添T51型电传打字机1部,报务员技术提高,电路畅通,收发报质量提高,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嗣后,电报业务迅速增加,设备不断扩充,人员陆续增多。1986年,拥有电传打字机4部,5单位自动发报机3部,达邵阳专线电传电路1条,至机场、气象台专线话传电路1条,至佘田桥、廉桥邮电支局专线载波话传电路各1条,有报务员18名,电报投递员2名,电报挂号264个;8个邮电支局、22个邮电所均办理电报业务;年去报9.19万份,其中港澳电报57份。1988年增辟邵东—长沙自动转报电路1条,邵东—邵阳无线报路1条。1990年1月,BHC83H型汉字电子电传机投用。是年全县去报14.1万份。
  二、无线电报 1966年10月5日,始设55B型收发分装无线电台1部,沟通长沙、邵阳无线通讯。“文化大革命”期间,通讯实行军事管制;电台转设武装部院内,配备2名无线电报务员日夜值守。1969年12月,电台由武装部改装邮电局内,视无线电通讯不保密,奉令停用。1974年1月1日恢复使用,原用台衰老,更换XD6型收发合装电台1部,由报务组长兼值,每天与邵阳定时会晤,守值全省通播。1980年后,配报务员1名。1986年10月17日,增添81型合装电台1部,以备急用。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