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8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企业管理
分类号: F427.64
页数: 3
页码: 182-184
摘要: 本章介绍了邵东县工业企业管理的情况。包括经济责任制、综合效益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 工业 企业管理 邵东县

内容

第一节 经济责任制
  新中国建立初期,县属工业企业实行独立核算,统收统支,盈利上缴,亏损全补。企业内部,依车间、班组和工种不同情况,建立经济责任制度。主要形式有:①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按不同工种,对生产人员的职责及完成任务的要求,确定责任,视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鼓励,未达到质量要求者,视情节给以批评或行政处分;②生产指挥和调度责任制,各个企业由1名分工管理生产的领导,根据生产发展情况,及时做好劳动力安排调配、原材料进出、产品质量检验以及安全生产等指挥和调度;③对机械等设备,建立使用和维修保养责任制。在施行中,正常的政治思想工作贯串其间,以思想教育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坚持,生产发展正常。“大跃进”期间,曾一度打乱。1962年在调整中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干扰,随后迅速纠正。至1978年,县属工业企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26年中,年递增率9.6%。但因统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有的亏损企业,长期躺在国家补贴的“保险柜”里过日子,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脱节,有碍积极性的全面发挥。
  1983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开始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县属27个企业,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各个企业当时的生产经营状况,确定责任制形式,8个盈利企业,分别实行超利分成,超利全留(企业);17个微利企业,超利全留,亏损不补;2个政策性亏损企业实行亏损包干,节约留用,超亏自负。企业内部,分别实行个人全额计件,小集体计件,超定额计件,按产计班超利分成,成本包干超利分成,按产联职计分计奖,收入按比例提成等责任制形式。层层端掉“大锅饭”,企业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工人生产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县氮肥厂实行按产联职记分,超产计资计奖的办法。1983年与1982年比,产值增5.3%,实现利润增88%,职工工资收入增加9万元,人均229元,全部产品总成本减少4.3%。全年净上缴利润5万元,扭转上年亏损局面。也有的企业,因承包内容不全,承包者短期行为明显,生产后劲不足。1986年,县属企业进一步完善承包内容,在承包中推行按产量、产值、利润递增比例,固定资产增值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形式。在企业内部,优化劳动组合,奖勤罚懒。1989年,逐步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将企业兴衰的重责压在全体职工肩上,人人以振兴企业为己任,强化管理机制,在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走出低谷。1988~1990年,县属工业产值(1980年价)1.81亿元,比前3年(1985~1987)1.37亿元增32.1%,实现利润762.3万元,比前3年623万元增22.3%。
  第二节 综合效益
  一、劳动生产率
  民国时期,工业生产系手工操作,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新中国建立后,产业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不断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1954年,县办煤矿开始使用绞车提升,铁厂改手拉木风箱为鼓风机压风,大米加工使用碾米机械。1956年,工业战线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工人劳动热情高涨。县印刷厂车间主任申健廉,改进印刷操作技术,提前1个月完成年计划140.8%。群力煤矿五级修理工杨世新,提合理化建议,改善采掘方式,改变提升工艺,1年增产煤炭686吨。1957年,县属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1166元。
  1958年,在大办工业、大办煤矿的浪潮中,县属工业,尤其是铁厂、煤矿,人员拥集,劳动效率降低。3年调整时期,在册人数骤然减少,劳动组合得以合理调整。1964年,广泛开展“五好”(政治思想好、组织纪律好、生产工作好、团结协作好,任务完成好)车间、班组竞赛活动,学习毛泽东主席著作,学习人民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计个人报酬,争做贡献,劳动生产率提高。1965年,邵东锰矿芦山坳工班,20名工人,在无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凭扁担精神搬开张木山2500立方米土方,生产锰矿石116.98吨,提前55天完成年计划。随后,依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程度的提高,旧设备的不断改造与更新,196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838元。1970年,工业企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对投资期限长、见效慢的企业实行合并,重点发展支农型的小化肥、小五金、小机械等工业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新设备,改革工艺,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学大庆”形成高潮,以大庆油田王进喜为榜样,奋发拼搏,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县工农机械厂(即机床附件厂)车间主任尹金陵,带领工人坚持业余搞革新,4个月内,获21项成果,1974年提前35天完成年计划。其时,县氮肥厂、农机修造厂、水泥厂等相继兴办,造纸厂、酒厂、织染厂不断扩建,生产条件改善。1979年,县属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6418元。
  1980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厂长负责制等经济责任制,科学管理水平日趋提高,挖潜革新改造普遍开展,企业多减人增产。1986年,全县县属工业企业职工5453人,实现产值4422万元,人均0.8万元。嗣后,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机制增强,劳动效率提高较大。1990年,实现产值9037万元,人均1.54万元,比省、市企业1.25万元高23%。
  二、能源消耗 50年代,县属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无单列统计资料。1964年,县造纸厂实行机械化生产,能源消耗开始单列,产机制纸374吨,耗电29.9万度,耗煤664吨,每万元产值平均耗电5960度,耗煤12.6吨。嗣后,随着管理的不断加强,产值增加,电煤消耗呈下降趋势。1969年,每万元产值耗电5828度,耗煤12.8吨。1974年,高能耗企业的兴建,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考核。1975年,县氮肥厂产合成氨2513吨,产值159万元,耗电600万度,耗煤8200吨,万元产值耗电3.77万度,耗煤52吨。1977年,县磷肥厂产钙镁磷肥2.58万吨,产值260万元,耗电149万度,耗煤1万吨,万元产值分别耗电5730度,耗煤38吨。上述消耗量高于全省同行业水平。1979年,开展增产节约,以降低能源消耗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电、煤消耗量。是年,县属19个企业,共计耗电1556万度,万元产值平均耗电6500度;共计耗煤3.5万吨,万元产值耗煤14.56吨,耗油(汽、柴油)0.28吨。比1975年明显降低。同年,氮肥厂万元产值耗电2.76万度,耗煤43吨,比1975年电耗降低26.7%,煤耗降低17.3%。1987年,各企业开展以提高产量、节约原材料消耗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物耗降低。1990年,县属企业万元(1980年价)产值耗电3100度,耗煤8.86吨,耗油0.1吨。
  三、投资效益 1952年,县属工业企业开始兴办,效益不够明显,尤以1958年大办工业,县投资295万元,开办17个县属企业,多因资金缺少和技术不适应,相继停办,造成浪费。
  1964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县属工业企业渐次复苏,国家投资甚少,少数企业自筹资金增置急需设备,改善生产条件。其效益,轻工企业高于机械企业。至1969年5年中,县造纸厂自筹资金51万元,添置781型纸机2台,锅炉1台,以及其他机械设备等,每投资1万元,增加产值1.59万元,增加利税0.56万元。期间,县五金厂自筹资金4万元,添置生产设备,每投资1万元,增加产值1.75万元,增加利税0.75万元。工农机械厂每万元投资仅增加产值0.8万元,增加利税0.3万元。
  1971年,开始兴办小水泥、小机械、小煤矿、小化肥、小水电“五小”工业,实行国家投资、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多种渠道,基建投资扩大。其效益,依项目的准确性,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而高低不一。至1979年,据磷肥厂、氮肥厂、水泥厂、工农机械厂和短陂桥、保钢、向群3个煤矿的统计,共投资1341万元,9年中,新增产值4440万元,年均增值493万元,每万元投资增加产值0.36万元。其中磷肥厂为1.6万元,氮肥厂0.42万元,水泥厂0.44万元,3个煤矿为1238元,工农机械厂停产,亏损100万元。
  1980~1986年,县属工业企业利用少量更新改造资金和自留利润填平补齐,对投产快,综合效益高的项目给予集中投资。造纸厂、水泥厂、氮肥厂、酒厂、石膏矿5个企业,共投资1120万元,年均增加产值556.2万元,每万元投资增值4966元,其中石膏矿为8.9万元,造纸厂1.64万元,水泥厂5300元,酒厂920元,氮肥厂2100元。1987~1990年,县属企业新建、扩建4个项目,投资1668万元,年新增生产能力(折值)3200万元,平均每万元投资增加产值1.91万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