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织染 服装 皮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8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织染 服装 皮件
分类号: TS
页数: 3
页码: 176-178
摘要: 本节记录了清末至199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境内手工业织染、服装、皮件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轻工业 手工业 生活服务业

内容

一、织染
  (一)织布清末民初,境内以家庭为坊,手纺土纱为原料的手工织布较为发达。交换形式,先以纱换布,后发展为从织者买棉花兑纱。单机从织者多。少数资本富有者置3~5台木机,雇人生产。民国20年(1931),两市塘一带,开始用机纺棉纱为原料织白洋布,质量优于土布,多销本地,少量运销邵阳县城至贵州等地。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机纺棉纱增多,逐步织“洋经土纬”的间纱布,规格多样。
  新中国建立后,土纺土织逐步淘汰,两市镇80多户织布者,于1954年组成织染、针织两个生产合作组。1956年合并为针织生产合作社,职工80人。1960年,棉纱供应中断,从乡间收购旧棉絮,向国营纺织厂购买下脚料,加工成纱,织再生布、罗布巾、元芯带、纱帽等。再生布加染为青、蓝色布或印花被面供应市场。1970年,针织生产合作社过渡为县属集体性质的棉织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棉布、蚊帐布、澡巾等产品。1974年,购置全自动织布机8台,筒子机、卷纬机、捻线机、丝光机、全自动整经机,以及漂染车间的磨浆机、卷染机、烘纱机、高温高压染色机、浆纱烘纱机、立式高压锅等相继使用。生产能力扩大,白粗布、劳动布、被单布、白市布随之投入生产。1978年5月,改名邵东县织染厂,职工245人,随后,不断改革管理制度,建立经济责任制,生产进一步发展。女青工肖冬莲,常提前上班,晚下班,开会误工,工休时补班,连续3年超勤,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3年,棉绸、春秋呢、中长纤维、女纱呢、西服面料相继问世。劳动布由单一品种发展为全、半线,劳动卡,维棉劳动布,维棉交织劳动布等。被单布渐次更新为平布、斜纹、提格等多种花色型号。1985年,桐江牌18×136半线劳动卡评为省优质产品。1987年,兴建靛蓝牛仔布生产线,1989年投产。1990年有职工457人,产值604万元,人均1.32万元,利税76万元。
  (二)染布
  清末民初,染布业集镇居多,农村有之,以土靛为染料,染青蓝色,多为来料加工,亦有染布出售。民国26年(1937),则以五倍子、青矾、槐子树叶等为染料,染青色。日本侵略军投降后,使用黑靛粉等化学染料染布,色质优于五倍子布,集镇染坊逐多。县内9个集镇,以染布为业者达100多户,前店后坊,工商兼营。新中国建立初期,染布沿用旧式。1953年,集镇染布业者组成加工组,为国合商业加工。1954年,两市塘建立织染生产合作组,农村和其他集镇的染业停止经营,从业人员改行或从农。
  二、针织
  民国时期,始有针织业。民国35年(1946),两市塘开设帽、袜、毛巾、带子等针织店20多家,以手纺土纱或机制棉纱为原料,用铁质针织机手摇生产,前店后厂,既产又销。也有少数手工业者,肩挑针织机串村走户,为农民加工纱袜。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两市镇针织业者组织针织、织染生产合作组。1956年合并为针织社。60年代,棉纱定量供应量减少,设点修补棉毛衫、卫生衫裤,深受欢迎。1976年,县服装厂增设羊毛衫车间。1979年12月,县羊毛衫厂建立,服装厂羊毛衫车间并入,以生产晴纶毛衣为主。1980年3月,县轻工机械厂并入县羊毛衫厂,轻工机械业务继续保持。1981年,职工212人,产值110万元。生产品种由单一的晴纶毛衣,发展到生产晴纶风雪帽、围巾、绣花晴纶衣等4类、100多个品种。1983年,乡村生产厂家增加,品种日多。1983年,县羊毛衫厂职工76人,生产各种晴纶毛衣2.2万件,及少数风雪帽、围巾等,产值66万元,人均8400元。1988年,开始转产钢球、电熨斗等金属制品。1990年,全县针织企业226个,产值525万元,其中县厂1个,职工112人,产值25万元。
  三、服装
  清末民初,境内无服装专店,衣裤缝纫,雇请裁缝上门;绣衣、绣被,则雇请绣花工担任。集镇、农村仅衣料有别,服装式样无异。民国24年(1935),缝纫机开始引入,集镇始有缝纫店,多为夫妻店、父子店,也有雇请1~2个帮手的,以承接来料加工为主。新中国建立后,服装店逐渐代替了缝工上门缝衣。1954年,县内9个集镇均组织有缝纫生产合作组。1958年,体制被打乱,专业店点尤存,业务甚旺。1971年,两市镇缝纫社改为县服装厂。1972年,仙槎桥服装厂并入县服装厂,共职工80人,以承接来料加工为主,年加工量仅2万件,业务不饱满,工人半工半闲,淡季尤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料加工日少,成衣生产量骤增。品种由工作服、儿童服装等10种发展到中山服、学生装、西服、夹克、胶领衬衫等110种。1986年,职工115人,产值153万元,其中成衣占90%。1990年,全县服装企业301个,产值1121万元,其中县服装厂121万元,利税3万元。
  四、皮件民国时期,两市塘、黑田铺等有皮鞋店,生产钉鞋、皮鞋出售;其他集镇和农村,皮匠上门做钉鞋为业。新中国建立后,两市镇组织七业生产合作社,设皮件车间,生产牛皮工作鞋、民用皮鞋为主。1958年,猪皮开剥,皮件生产从七业社分出改由县肉食品公司领导,建立地方国营邵东县制革厂,职工110人,土法制革,皮件生产停止。1961年,制革厂恢复大集体性质,制革停止,生产皮鞋。1966年,增加塑料制品生产,改为邵东县塑料皮革制品厂。1978年,塑料、皮件厂职工72人。继而,扩建厂房,添置设备,生产皮鞋、皮箱、出口工作手套、小皮件制品、公文包、沙发、眼镜盒、帆布工作手套等。1984年,联户、个体皮件制品企业兴办,皮件制品,县、乡、村、联户、个体一齐生产,产品品种、数量、产值日趋增加。县皮件厂先后添置上工牌缝纫机20台,自制冷压机1台,以及下料机等皮革生产设备。1990年,全县皮革制品企业发展到327家,产值1221万元,其中县属企业1个,职工65人,产值17万元,人均0.26万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