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7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行业
分类号:
F427.64
页数:
17
页码:
165-181
摘要:
本章介绍了邵东县工业行业情况。包括煤炭、冶金、机械、五金、家具、农副产品加工、化学工业、建筑、陶瓷、造纸、印刷、织染、服装、皮件、采矿、医药工业、电力的情况。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工业行业
邵东县
内容
第一节 煤炭
一、资源勘探
民国20年(1931)以前,境内采煤凭土法观察,找煤建矿,储量无资料记载。民国22年,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派员踏勘了牛马司、火厂坪、金仙铺等煤田和矿区,对储量进行了估算。新中国建立后,自1951年开始,中南地质局、湖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等单位,来县进行详查,至1978年,布点钻孔478处,进尺15.64万米。根据钻孔资料,分析储量1.12亿吨左右,分布于县内23个乡的275个村,集中矿区6个。
牛马司矿区处县境西部,呈长三角形,南起魏家桥砂子塘,北至牛马司镇仁义和牯牛村,长(分布地区面积,下同)12公里,北部最宽处6.5公里,煤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含煤6层。厚度:1层0.8~1.4米;2层1.8~2.1米;3层、4层为浅煤。探明储量4300万吨,保有储量3970万吨,烟煤、高沼气、低硫、低磷、低灰份。
保和堂矿区位于县境中部偏东,分布于棠下桥、砂石、流泽等地,形似D字由南向北,矿区长12公里,砂石段宽4.5公里,煤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含煤3层:1层厚0.8米,2层厚1.19米,3层厚0.55米;埋藏深乌龙岩260米,西翼外围天星段150米,探明储量1800万吨,保有储量1200万吨,煤种为烟煤,高沼气。
两市塘矿区位于县中部偏西,南起槎江乡芦山坳,北至黑田铺乡群和村,呈带形状,长28公里,宽3公里。矿区东翼煤层平缓,西翼由西反东为急倾斜倒转。含煤3层:1层厚0.4米,不稳定;2层厚0.65米;3层厚0.4~0.5米;埋藏深40~70米,局部段100米。探明储量2470万吨,保有储量2140万吨,烟煤,为高沼气、高质量矿区。
周官桥矿区位于两市塘矿区和保和堂矿区之间,分布于古林峰、司马冲、盘石3个区段,探明储量385万吨,保有储量380万吨,均为烟煤,高沼气。区段分布:古林峰向斜,东起永兴,经合兴北至古林峰,长3.8公里,宽1.5公里,煤4层:1层厚0.68米,2层厚0.69米,3层厚0.6米,4层厚度欠详;埋藏深100~120米。司马冲井田,煤3层,1层厚0.8米,2层厚0.7~1.4米,3层煤厚度不稳定;深100~120米。盘石段,煤2层,1层厚0.4米,2层厚0.6米;深100~120米。井田外围金银山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1层煤深40米。
廉桥矿区处县境北部,矿区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5公里,探明储量1970万吨,保有储量1650万吨。煤种为无烟煤,低沼气,中硫偏高。矿区范围:①金仙铺向斜,含煤7层,1、2、4层为浅煤,3层0.6米,5~6层1.5米,7层0.6米。深度150米左右,顶板坚硬。②艾窑向斜,含煤7层,总厚2.4米,其中3、5、6、7层,一般厚0.5米,最厚0.8米,地质构造简单,顶板较坚硬。③阳合向斜,含煤7层,3、5、6层厚2.5米。④太阳向斜,含煤5层,总厚1.8~2米;深度80~170米。⑤甘塘角向斜,煤层构造复杂,含煤5层,各层分布不稳定,总厚1.2~1.8米,低沼气;深40~250米。
团山矿区位于县东部,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8公里,地质构造简单,分布较集中,煤层较稳定。含煤7层,总厚1.8~2.2米;深60~220米,储量不详。煤种为无烟煤,低沼气,但有瓦斯爆炸事故出现,含硫较高。
二、开采
境内采煤,始于何时无考。据传清代初期,牛马司宁家陇乡民,在煤层露头处平地采煤,始为自用,后有少量出售,且有外籍人来此组织开窑。乾隆年间,大利山(今新建村)一带手工开采。窑口以树杆为撑,盖以麦秆或稻草。开采方式,据光绪三十年(1904)编《邵阳乡土志》物产载:“初为平地取炭窑,次为隔水窑,继起马口窑。马口窑者,明知老窑之水在此,用木制水车车之,亦有用竹筒者,车净堵水,挖取最下一层。时有乡商受亏歇业。”光绪年间,发展为斜井、立井。光绪十年(1884),牛马司煤田有斜井27口,最深斜长3380米,立井88口。麻元边煤矿开始土法炼焦。光绪三十三年,(1907),金显德煤矿公司使用土电灯井下照明。民国6年(1917),广利公司使用蒸气水泵抽水,日产煤超100吨,产品销长沙、汉口等地。民国26~33年,境内经省核准的煤矿公司36家,在开采经营中,资金不足的小矿,或事故,或纠纷,亏本歇业者多民国31年长丰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开办,占地769亩,日产煤近100吨。日军犯境期间,9个矿井被毁,机械设备及工具损失殆尽。36年9月,股东重新集股,筹资16亿元(法币),新开井15口,购置锅炉、发电机、蒸气水泵等机械设备,是年11月开业,雇工1000人,受雇者有外来逃荒的人,有本地贫苦农民。公司还雇佣赌棍开赌场,参赌者赌资输光,下井挖煤抵债,井下24小时作业。垱头采掘一锄锄挖,巷道背拖子一步步爬,动作稍慢,即遭监工皮鞭抽打。对时(一昼夜)出井,一般工资为大米2升(合1.5公斤),挂拖的童工工资更少。矿主靠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家致富,企业规模日大。年产煤8000吨。
新中国成立后,长丰股份有限公司由国家接收,工人成为矿山的主人,实行8小时工资制,以固定工资形式按月发薪,逐步使用机械设备,劳动强度渐次减轻。1952年1月,牛马司煤矿宁家陇矿井投资22.6万元进行扩建,提升、通风、排水使用机械。年产原煤1.3万吨。1957年,县属5个煤矿,实行机械化,职工2543人,产煤20.84万吨。1958~1959年,仓促上马兴建6个煤矿,职工增加到7668人,旋即进行调整,省、地接办3个,县仅保留司马冲煤矿,其余下放到公社。1964年,全县产煤34.91万吨,其中县、社产7.43万吨。1970年,县属保钢和向群煤矿开始兴建,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其时,各人民公社新建小煤矿108个,全县年产原煤80.29万吨,其中省地煤矿产54.95万吨,县和县以下产25.34万吨。1971年,省、地、县筹集资金180万元,改造保钢和向群煤矿,社办张家岭和古林峰煤矿扩建,并进行小煤窑整顿,禁止乱采滥挖,推广金华、艾窑煤矿以石头代坑木的经验。1973年9月,国家煤炭部在邵东召开江南9省小煤窑建设经验交流会,介绍了以石代木的经验。1974年,省属国营煤矿,因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煤炭产量连年下降。1977年,贯彻国务院煤、电、运紧急会议精神,县成立夺煤会战指挥部,动员民兵500名,参加牛马司煤矿夺煤会战。是年,县保钢煤矿自筹资金100万元,在湾泥乡建年产3万吨的斜井,各社队煤矿开展保安全、夺高产、支援国家建设的竞赛活动,煤炭产量连年增加。1979年,全县煤炭产量147.64万吨。1984年开始,贯彻中共中央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推行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国家对省、市属国营煤矿井下作业15年以上的工人解决其家属的商品粮户口,使煤矿工人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国家《矿产资源法》颁布后,全面整顿小煤窑,对未经批准的小煤窑予以封闭。1986年,省对保钢、向群、创业、大石、集中、工农、砂石、张家岭、上旗岭9个煤矿投资607万元,进行技术和设备改造。市属两市塘、宋家塘煤矿,因浅部煤层资源枯竭,新井扩建,煤炭产量减少。乡、村煤矿原煤的社会销售量亦相应减少,全县煤炭生产量降低。1990年,全县产原煤121.24万吨,比1979年减少17.9%,其中省、市矿产51.14万吨,比1979年减少25.6%,县办矿产2.94万吨,乡(镇)村和村以下67.16万吨,总产值1900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7%。
三、安全
新中国成立前,矿主单纯追求多出煤,不顾矿工安全,以致事故丛生,尤以高沼气之井,老窑水多之洞,顶板破碎之处,事故更为频繁。民国25年(1936),大利山煤矿一次瓦斯爆炸,矿工死亡45人。民国28年冬,石株山煤矿一次矿井冒顶,有两个矿工被关在巷道里大声呼救,矿主充耳不闻,竟把井口封闭,将矿工活埋致死。据牛马司煤矿1972年举办的阶级教育展览史料记载,牛马司煤田在100多年的开采中,因冒顶、穿水和瓦斯爆炸死亡矿工7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安全采煤,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1952年,国营牛马司煤矿确定1名副矿长兼管安全生产,配专职安全员2人,负责安全监察工作。1954年,县办煤矿,开始使用瓦斯检定灯、检定器,检查瓦斯含量,对瓦斯超过安全规定的煤井禁止生产。尔后,随着半机械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安全生产设备、仪器不断增加,安全生产条件改善。1958年7月,县煤炭局设安全股、生产技术股,负责煤炭企业的安全检查与监督;煤矿企业由1名副职主管安全生产,配有瓦斯检验、放炮、通风等专职人员。掘进工程项目,建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管理人员下井值班,巡回检查安全,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处理。1952~1959年,县内煤矿发生事故68次,死亡98人,其中“大跃进”期间,死亡68人,万吨煤死亡0.36人。1960年2月,煤炭局建立安全队,配安全员10人,负责对煤矿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帮助排除隐患,推广安全生产经验。1963年3月,邵东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副县长任主任委员,设立办公室,协调处理各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的有关问题。人数较多的煤矿,配专、兼职抓安全生产的负责人。1964年,放松开采管理,小煤窑增多。廉桥、界岭、团山、流光岭等地出现“父子窑”、“兄弟窑”100多个,全系独眼井,且用油灯照明是年,私采窑死亡13人。1965年,对小煤窑进行全面整顿,私采煤窑被取缔,事故减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规的安全规章制度被打乱,事故增多。1970年8月26日,檀山铺公社古林峰煤矿瓦斯爆炸,死66人,伤6人。国务院派飞机送医送药,省、地、县派出14个救护队,组织工作组对死者家属按国家政策进行一次性抚恤。是年,全县平均万吨煤死3.07人,为建县以来事故死亡率最高的一年。随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整顿。1971年4月10日,县革命委员会颁发《矿山安全生产规程》,各煤矿依《规程》要求,普遍制订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采掘企业建立安全调度会。1973年10月,张家岭煤矿年产3万吨的斜井投产,坚持采掘垱头“两不空”(不空帮、不空顶)、“四不挖”(老窿水象征、瓦斯超限、顶板裂缝、通风不良)和井口检查“十不准”制度。1977年4月,获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全县产原煤148万吨,事故死亡48人,万吨煤平均死亡0.32人。1982年,随着经济责任制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健全,村以上煤矿事故逐渐减少。1983年春,受“有水快流”精神的影响,未经批准的煤窑成批出现。1984、1985年,事故死亡35人。1985年冬开始,连年进行整顿,事故减少。据统计,全县煤矿1981~1990年,共发生事故206次,死亡31.1人,平均万吨煤死亡0.28人。
第二节 冶金 机械
一、冶金
境内铁矿石有热液型和沉积型二种。热液型仅水东江1个矿点,无工业价值。沉积型分布面广,零星矿点有简家陇乡许家铺,灵山寺乡蛤蟆岩,界岭乡银仙铺,火厂坪镇逆水坪,周官桥乡三圣庙,九龙岭乡三合亭等,规模小,品位低,含硅6.4%左右。矿藏较集中的有团山乡双江桥、杨梅山,光陂乡猪婆山,范家山镇戴家桥,野鸡坪乡东家冲,杨桥乡大石桥等30多个矿点。全县储量不详。据1963年省地质局409队探测,大石桥地段,含矿一般2层,多达4层,间距1~5米,矿层由连续的扁豆体组成,其体长300~500米,厚1.2~2.2米,最厚3.3米。平均品位(TFe)43.66%。地质储量约434万吨,但含磷偏高。1960年冶金236队对野鸡坪的东家冲、简家陇的平家山和流光岭的桥家冲矿点测算,矿石储量45万吨,系高硅低磷自熔性铁矿。
土炉炼铁,始期无考。《邵阳县乡土志》载:清乾隆八年(1743),金仙铺、九龙岭开办土甑炉厂,“取石中铁矿,用火炉甑炉,以炭煅之,既熔,取纯净铁汁,融为方板圆板”,供铸鼎锅、钟磬、犁头之用。光绪年间,东茅冲、逆水坪、三圣庙、蛤蟆岩、颜家冲、灵秀峰等处相继炼之。且兴建炒炉厂,炼生铁为熟铁。民国时期土炉炼铁厂增多。1949年火厂坪永吉利铁厂,年产土铁、鼎锅近500吨。
新中国成立后,邵阳县财委于1951年6月,在火厂坪兴办公营石泉铁矿工厂,翌年接收洪裕太、万太利、杜云前3个铁厂,改名新兴锅厂。1953年新华铁厂兴办,改手拉风箱为鼓风机压风,土炉依旧。1957年,邵东铁厂兴办,建25立方米高炉两座,加料、鼓风(热风)、碎矿全部机械化。1958年“大办钢铁”,兴建铁厂18个,其中县办有仙槎桥、魏家桥、廉桥、双江4个,附建采矿场,年产生铁3.75万吨。1959年,双江铁厂停办。1962年,新兴、仙槎桥、廉桥3个铁厂相继下马,仅留邵东铁厂,产铁837吨。1964年,改为邵东锅厂,以生产鼎锅为主。1965年,转地县合办,易名邵东钢铁厂,鼎锅生产停止。1971年,全由邵阳地区办,规模不断扩大。1972年后,社队企业陆续开办铸造厂、轧钢厂、铁合金厂等小型冶金企业。1990年,全县冶金工业产值89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其中邵东钢厂,产值2928万元,人均2.07万元,实现利税163万元。
二、机械 1957年7月,火厂坪金属生产合作社转为邵东县火厂坪机械厂,生产土钉、火钳等日用小铁货。1958年11月,两市塘铁业生产合作社过渡为地方国营邵东县机械厂,建厂房3422平方米,人员由112人增加到413人,生产小农具、改良农具、小五金等。1967年,两市塘五金、金属两个生产合作社转为邵东县农具机械厂,职工175人,生产日用小铁货、磨粉机、打稻机齿轮等。1968年,县机械厂生产打稻机为主,由县生资公司包销,并出口几内亚等国家和地区。工人赵品镜1年完成13个月的工作量,超产不计报酬,被派往北京出席国庆观礼。1969年10月,县拖拉机站、两市塘抽水机站、范家山抽水机站合并,建立县农机修造厂,主要承担县内的农机修理和零配件生产任务。是年,有县属全民、集体4个机械厂,职工650人,产值149万元。随后,人员、厂房、设备不断增加,生产品种由日用小铁货、小农具等发展为由国家定点生产农用、民用机械及其零配件。同年,县机械厂定为全省胶轮力车生产单位,通过扩建厂房、添置设备,逐步形成年产15万部胶轮力车的生产能力。1970年,县属4家机械厂分别生产工农车床、牛头刨床、电焊机和台钻,廉价供应社队农机修造厂(点),并无偿为其培训技术人员。社队机械制造与修理企业得到扶植后,至1976年发展到75家。火厂坪机械厂转产175型柴油机,更名邵东县柴油机厂,全体职工自制43台专用设备,152套非标刀具,从外地购置关键设备,逐步形成年产5000台柴油机生产能力。1979年,产品滞销,175型柴油机停产,除留守人员外,工人外借。县机械厂生产的胶轮力车,参加中南地区5省同行业评比,被评为第一名。1980年,胶轮力车评为省优质产品,销势更旺。同年,县农机修造厂研制SR—300型手压水泵成功,批量生产,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3年,柴油机厂与中南工业大学开展横向联合,引进科技成果新产品直径48毫米热嵌固齿钎头生产,试制球墨铸铁成功,更名机床附件厂。1990年,全县有机械企业94个,产值889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98%,其中,县属企业5个,职工956人,产值1303万元,实现利税47万元。
第三节 五金 家具
一、五金
清末民初,仙槎桥一带的铁匠善制刀剪,从业者十之六七专业生产。王正兴、王三甫、胡亨琼、刘右生等手艺高强,产品式样美观,钢火包用,畅销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刀剪等五金生产得到发展。1954年,个体手工业者组织刀剪生产供销合作社和刀剪生产合作社(组)。1955年7月,合并建立邵东县仙槎桥三刀(菜刀、剪刀、剃刀)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菜刀、剪刀、剃刀,产值21万元。1958年“大跃进”中,转产轴承、车床翻砂件、木质鼓风机等,更名“邵东县第二机械厂”。1959年,恢复“三刀”生产,改名地方国营邵东县仙槎桥五金厂。1962年,忽视刀剪质量,产品积压,翌年,派工人赴杭州张小泉刀剪厂学习技术,进而整顿企业。1965年,全国46个刀剪生产单位质量评比,列13位。1966年,被评为全国同行业8家名流厂家之一。1970年起,社队五金制品企业陆续兴建。县五金厂先后添置热轧机、抛热清理机、磨擦压力机、线切割机、对焊机、拉股机、平面磨床等设备,增加电工刀、旅行剪、四用旅行剪、军用刺刀等产品。1973年,菜刀、剪刀、旅行剪、电工刀、火插等远销国外,深受外商青睐。1984年后,联户、个体相继兴办一批五金制品企业。1986年,县五金厂,产品品种发展为多式样菜刀、剪刀、剃刀、旅行剪、电工刀,木工凿、木工刨铁、火插、鸟枪、切烟丝刀片、不锈钢餐具、扎丝钳、武术刀、旅行小开刀等8类119个品种。是年,职工392人,产值403万元,人均1.02万元,利税54万元,船牌民用剪、锐利牌木工圆凿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菜刀、电工刀、旅行剪、木工凿评为省优。全年优质产品产值率为97.5%,工厂被邵阳市评为全优企业。1989年,出口产品滞销,组织推销人员扩大国内销售。1990年,全县五金制品企业970家,产值10309万元,其中县五金厂产值585万元,人均1万元,利税33万元。
二、家具
(一)钢木家具
民国时期,境内木器家具生产多系用户备料清匠工上门制作。主要集镇设有木器店,前店后厂,生产立柜,条桌、床、凳、栈架等日用家具。1954年,两市塘的铁、木、篾匠、分别组成木业、木器、竹艺、金属等生产合作社。1962年,竹艺社停办,木业社合并于木器社,生产木制家具、铁桶、火烫斗等日常生活用具。1981年,木器社并入金属制品厂,称邵东县钢木家具厂,生产钢折椅、钢丝床、沙发等新式家具为主,旧式木器家具继续生产。1988年,产品滞销,兴建玻璃钢、微型轴承生产线。1990年有职工228人,产值160万元。
(二)藤椅 1979年9月1日,县劳动管理部门建立知青藤椅厂,安置返城知识青年和待业青年,租用房产公司200平方米房屋,借资4000元购置材料,职工6人,生产藤椅,是年产值8100元。翌年,劳动部门投资30万元,新建厂房,修建宿舍。职工增加到43人,生产规模扩大。1987年,藤椅滞销,转产塑料加工制件为主。1990年,职工55人,产值28万元,人均0.5万元,利税7万元。
第四节 农副产品加工
一、粮油加工
1952年,邵东县大米厂建立,职工26人,加工大米为主,生产少量面条。1968年,筹措资金新建厂房,改为粮油加工厂,由县粮食部门管理,属省市企业,生产大米、统糠、糠油、花生油等。区粮站开始兴建加工厂。1980~1983年,县粮油加工厂的面粉、面条车间建成投产。1986年,县粮食局投资68万元,扩建砻、碾大米车间,并新建磨辊接触度440厘米的面粉车间以及榨油、面条、机修车间,职工76人,加工量达305万公斤,产值705万元,实现利润41万元。1990年,产值849万元。
二、糕点糖果民国时期,两市塘、廉桥、火厂坪、佘田桥、水东江、仙槎桥等集镇开设斋铺,生产糕点,数量甚少。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县副食品加工厂建立,为商办工业,承担县内部分副食品生产,主要有饼子、饼干、麻圆、梅酥、花根等近100个品种,全为手工操作,上法生产。70年代,添置糖果生产设备,增加了纸包粒子糖、水果糖生产。1980年,改名为糖果糕点厂,职工97人,产值141万元。1983年始,乡、村、联户个体食品加工业普遍兴办,县糖果糕点厂于1984年停办。
三、酿酒
1954年,县副食品公司建酿酒车间,职工4人,土法酿制白酒。1956年邵东县酒厂建立,职工增至26人,改造储料发酵池、烤酒等设施,日产白酒750公斤。1958年研制生产梨子、葡萄等果汁原酒成功,未批量生产,进而改用土茯苓、铁茯苓、地榆片、金樱子为原料生产白酒。1963年,酿酒原料多为薯渣,生产正常,年产白酒200吨左右。1978年,实行机械化生产,年产量提高到800吨。继而,采用陶瓷塔液体发酵技术,从长沙、邵阳等地引进果汁酒生产技术,生产五加皮酒、青梅酒、橘子酒、桂花酒。1980年,安装了蒸煮锅、糖化锅、蒸馏塔、分凝器等36台新设备。1983年产量提高达2300吨,人均产值3.7万元。翌年,从江苏购进一套生产汽酒和制冰设备,生产菠萝、蜜橘、香槟、巧克力4种汽酒,并试制黑米珍珠酒成功,获省级新产品证书。与湖南省中医学院合作研制人参灵芝酒、国公酒、枸杞强身酒、葱木健身酒等,产品畅销。1988年,组织职工在外地建推销点4个,以销促产。1990年,职工148人,产酒2252吨,实现产值527万元,利税46万元。
四、饲料
1983年,县粮食局建配合饲料厂,4月1日投产,职工22人,是年产一、二号两种配合饲料,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基数利润留成和超计划分成,产量提高。1986年,产配合饲料8370吨,产值309万元,人均13.9万元,人均创利7909元。同年,邵东县浓缩饲料厂筹建,投资585万元,从澳大利亚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1套,当年生产车间、职工住房建成,占地25亩,翌年投产。1990年,全县产配合饲料4900吨,浓缩饲料3890吨,产值749万元。
五、其他农副产品加工
县内农村从60年代初开始兴办碾米、压面、轧花等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0年代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6015万元(详见乡镇企业篇)。
第五节 化学工业
一、化肥
(一)磷肥 1966年10月26日,县磷肥厂筹建,设计年产钙镁磷肥4.5万吨,主体工程次年8月完成,因资金、材料缺乏,配套工程停至1969年5月复工,1970年4月14日竣工投产。磷矿石从浏阳、怀化采购,焦炭、白云石及辅助原料在县内采集,职工334人,开炉生产8个月,产钙镁磷肥10319吨,有效磷含量13%左右,社队争购。1972年,设备不断配套,生产技术渐次提高,产钙镁磷肥2.62万吨。继而,对高炉炉缸、炉腹和煤气上升管道加以改造。1980年,产钙镁磷肥4.2万吨,磷肥除满足县内农业生产需要外,还适当外销。1982年,进一步节约能耗,实行精矿入炉,产磷肥4.5万吨,产值450万元,利税33万元,被评为全省化工行业先进单位。1984年,原料、燃料涨价,磷肥销价提高,销量税减,产品积压,停产100天,仅产磷肥1.91万吨。1986年10月,投资70万元,兴建31.85立方米高炉1座,73天时间建成投产。同年,与省土肥研究所研制混配复合肥料生产,兴建复合肥料车间,试产30吨,经鉴定评为省优秀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1990年,职工325人,产钙镁磷肥4.1万吨,混配肥2377吨,产值965万元,人均3.18万元。
(二)氮肥 1970年10月14日,县氮肥厂筹建,设计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1年11月,单机试车,翌年4月投产,是年产碳酸氢铵3356吨,产值54.32万元,亏损20万元。1974年,添置19台设备填平补齐,产量有所提高,但煤电消耗高,亏损增加。1975年始,投资87万元,先后添置设备110台(套),年产合成氨能力扩为4500吨。1978年,职工289人,产碳铵20057吨,折合成氨5041吨,产值321万元,利税23万元,获中共湖南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称号。1979年2月,投资150万元,增加直径2260毫米煤气炉2台,D80—5000罗茨型鼓风机2台,直径1800毫米碳化塔2座,直径600毫米合成塔1座,容积100立方米气柜1个。1981年,投资245万元,设备全面配套,年产6000~7000吨合成氨能力形成。吨煤消耗由2726公斤降为2559公斤,电耗由1763度降为1680度。1982年,省化工局任氮肥厂定点建沸腾锅炉。1984年7月,列入全省小氮肥节能改造项目,以节能为主进行扩建改造,年产合成氨能力扩为1万吨。增直径2260毫米煤气炉2台,扩建配电房,配装1800千伏安变压器1台等,沸腾锅炉建成投产,吨煤消耗降为663公斤。1990年,职工477人,产碳铵21155吨,产值722万元,人均1.51万元。
二、塑料 1966年,县塑料皮件制品厂建成,生产塑料水车叶、农用薄膜等。后渐次发展生产农用薄膜、化肥袋、钳柄套等20多个品种。1978年8月,塑料生产从塑料皮革厂分出建立县属集体性质的塑料厂,职工124人,建生产车间5个,增加塑料瓶、相框、渔浮标、油桶、塑料布鞋、儿童照相机式水背壶、塑料圆球、聚乙烯筒膜、渔网丝、跳绳柄、洗衣机塑料配件等数百种产品,其中钳柄套、渔浮标、化肥袋纳入省计划定点生产。1986年有职工141人,生产钳柄套205万副,化肥袋93.45万个,水车叶6.7万皮,产值126万元,利税5万元,1988年,添置塑料彩印机1台,生产食品袋。县甘塘角煤矿因资源不清停产后,从山东省引进技术,转产塑制填料,1989年生产2410吨,产品畅销省内外。1990年,全县有塑料制品企业9个,产值345万元,其中县属企业2个,职工187人,产值257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3万元,实现利税7万元。
三、氧化触煤 1981年,县化纤建材生产合作社建立。1982年,改称邵东县化纤建材厂。1984年始,在生产化纤瓦的同时,派人外出学习技术,研制D1—04氧化触煤生产,用于煤矿防止瓦斯爆炸,1986年投入生产。1990年,生产D1—04氧化触煤27.4吨。
四、其他化学工业 1976年起,社队企业(乡镇企业)陆续兴办红丹、脱膜剂、硝酸铝、硫酸铝、中铬黄、柠檬黄、橡胶、日用化工品等一批化学工业。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有化学工业企业81家,产值486万元(详见乡镇企业篇)。
第六节 建材 陶瓷
一、建材
(一)水泥 1958年,地方国营邵东县魏家桥水泥厂兴建,次年投产;1962年在调整中下马。1968年9月,三都水库集资49万元建水泥厂,安装直径0.9×3.6米球磨机1台,建直径2×3米普立窑1座及其配套设备。1970年4月19日投产,年底产325号水泥1494吨。1971年9月18日转为县办,命名“邵东县水泥厂”。嗣后,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除供应三都水库灌区水利工程所需外,还适当外销。1975年进行技术改造,研制生产成品振动喂料机和成品包装机成功,劳动强度减轻,工效提高。1979年,煅烧工序改普立窑为双辊式简易机械立窑,年生产能力扩大为2万吨,水泥标号为425号,畅销省内外。1981年,原料车间铺设轻便轨道,安装绞车,改人力肩挑运输为机械运输。1983年,自制直径1.2×12米烘干机1台,新建直径2×8米机械立窑1座,当年投产。1985年6月,扩建水泥生产线,生产能力扩大为4.4万吨。全厂227名职工发扬建厂时的艰苦奋斗精神,土木建筑和设备安装等工程,能自己动手的均自行建筑,以减少投资,增加效益。1990年,全县有水泥厂7个,产量5.79万吨,产值880万元。其中县属企业1个,产量2.4万吨,产值365万元,利税61万元。
(二)化纤瓦 1969年,范家山服装生产合作社转产化纤瓦。1982年改为化纤建材厂。1983年,县劳动部门定为城镇待业人员安置点,是年,职工62人,生产化纤瓦7万块,产值46万元,盈利6万元。同年,县航运公司因邵水河道拦河坝船闸失修,船舶停航,工人待业,改行生产化工原料和化纤瓦。1988年,集资扩建玻璃丝生产线。1990年,共实现产值132万元,利税26万元。
(三)水泥预制构件 1984年,县建筑公司在开展建筑业务的同时,抽出部分工人建立水泥预制构件厂,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生产水泥预制构件5.3万件,产值23万元。1986年后,水泥预制品生产发展到乡、村、联户、个体一齐办,产量、产值剧增。1990年,全县产10.92万件,产值455万元。
(四)其他建筑材料 1954年起,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工副业组,生产石灰、料石等建筑材料。1970年起,社队企业陆续兴办砖瓦厂、石灰厂,装卸队运销河砂、料石、块石等。1980年,社队企业又兴办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如防水油膏、油毛毡等企业。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的其他建筑材料产值3708万元(详见乡镇企业篇)。
二、陶瓷 (一)陶器明万历二年(1574),灵山寺排子窑乡民生产陶器,陶土为原料,用土转盘车坯,经晾干、上色、柴火烧煅而成。主要产品有家用坛、盆、缸、壶等。清代,廉桥艾和窑、高楼坳上窑等地亦制。新中国建立初期,仍分散或合伙生产。1958年,县属集体性质的陶器厂兴办,旋即在调整时解散。1978年后,灵山寺乡排子窑村,界岭乡艾窑村等恢复陶器生产,流泽乡、高楼乡相继兴办陶器厂。1990年,全县产陶器18.4万件,产值200万元。
(二)瓷器 70年代前,县内无瓷器生产。1972年5月18日,县属集体性质的红旗农机厂转产瓷器,以碾子、木碓代球磨,袋滤、锅煮代榨泥,刀砍炼泥,木耙洗泥,试制菜碗、饭碗成功。1973年4月1日,红旗农机厂撤销,建县瓷厂,职工109人,主要生产菜碗、饭碗、酒杯、工业和建筑用瓷等。1974年,添置了双刀成型机、真空炼泥机、压滤机、双缸泵球磨机等设备,扩建87立方米立窑1座。1976年始,滚压成型机代替了双刀成型机。1979年,滚球式推板窑建成,生产细瓷。1980年后,扩建厂房、炉窑,添置设备,日用瓷花色由单一的蓝边蓝花发展为红花、贴花、金边、电光边等。24件的工农餐具,贴花精制酒壶、桶壶、海碗等新产品试制成功。是年,全省瓷器行业评比,菜碗评为一类产品,饭碗评为二类产品。1986年,职工139人,生产各种日用瓷325万件,工业、建筑用瓷66吨,产值117万元,利税6.5万元。1987年后,日用瓷滞销,生产釉面砖、马赛克等建筑瓷。1990年,产值105万元,实现利税6万元。
第七节 造纸 印刷
一、造纸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邵阳县乡土志》载:“东乡皇帝岭、大云山产土纸,有黄白蓝诸色,嫩竹为料,斩伐成片,入石灰浸于池内,使之日软日化,清淅令为纸,多由蒸水抵衡州入湘达省,售湖北汉口。”民国时期、高桥、堡面前有竹料纸坊数十家,手工操作,纸分粗细两种,多原纸发卖,并加工成红、黄、绿色出售。
新中国成立后,高桥、堡面前造纸手工业者,在合作化时,组建两个造纸生产合作组。1956年,两组合并为生产合作社,随之于堡面前雷湾建造纸厂,职工320人。1958年,造纸厂厂部迁两市镇,转为县办,更名县造纸厂,派人赴外地学习机械造纸技术。学习回厂后,购买生产设备,新建厂房,以麦杆为原料,1966年,生产机制纸36吨。随后,设备逐渐更新,产品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加,质量提高。1969年,32克有光纸开机生产。1973年,产品增加为32克有光纸、22克邮封纸、52克凸版纸、60克单胶纸、70克书写纸等,年产量1901吨,产值245万元,人平1.31万元,实现利税76万元。1980年,投资150万元,新增日产5吨的1880长网纸机生产线,1981年10月19日,竣工投产。1982年,52克凸版纸评为省优质产品。1986年,投资320万元,建1760长网纸机生产线,1988年投产。1990年,全县造纸企业6个,产机制纸6238吨,产值3105万元,其中县厂1323万元,职工367人,人平3.6万元,利税78万元。
二、印刷
清代末期,毛荷殿一带有木板印刷。民国时期,境内印刷品生产附属于书纸文具商店,两市塘、佘田桥、廉桥、火厂坪等集镇皆有,其生产工具,仅两市塘一家有石印机,余为木板水印,生产旧式帐本、信笺、信封、十行格纸、小学生描红薄、私塾启蒙教学课本等简易书刊,石印多为广告标签、收付凭证等。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县税务部门建立附属印刷车间,印制统一发货票,适当承接简易印刷业务。1954年,印刷车间由县工交部门接收,建立地方国营邵东县印刷厂,印刷布告、帐册、表格、票证及文件资料。职工申健廉敢于创新,1957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1967年,派出工人赴新化县等地学习生产技术,对圆盘机、四开平板机进行改造,自制自动压纸机1台,机印、装订车间,分别安装自动吊车。1968年,厂房扩建,设备陆续增加。1980年,投资12万元,添置四开胶印机和照相制版设备,印刷彩色年画。进而陆续开发糖果纸、冰棒纸、食品包装装潢印刷品等新产品。1981年,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1986年,职工81人,产值84万元,人平1.03万元。1990年,全县29家印刷企业,产值549万元。其中县印刷厂职工110人,产值115万元。
第八节 织染 服装 皮件
一、织染
(一)织布清末民初,境内以家庭为坊,手纺土纱为原料的手工织布较为发达。交换形式,先以纱换布,后发展为从织者买棉花兑纱。单机从织者多。少数资本富有者置3~5台木机,雇人生产。民国20年(1931),两市塘一带,开始用机纺棉纱为原料织白洋布,质量优于土布,多销本地,少量运销邵阳县城至贵州等地。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机纺棉纱增多,逐步织“洋经土纬”的间纱布,规格多样。
新中国建立后,土纺土织逐步淘汰,两市镇80多户织布者,于1954年组成织染、针织两个生产合作组。1956年合并为针织生产合作社,职工80人。1960年,棉纱供应中断,从乡间收购旧棉絮,向国营纺织厂购买下脚料,加工成纱,织再生布、罗布巾、元芯带、纱帽等。再生布加染为青、蓝色布或印花被面供应市场。1970年,针织生产合作社过渡为县属集体性质的棉织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棉布、蚊帐布、澡巾等产品。1974年,购置全自动织布机8台,筒子机、卷纬机、捻线机、丝光机、全自动整经机,以及漂染车间的磨浆机、卷染机、烘纱机、高温高压染色机、浆纱烘纱机、立式高压锅等相继使用。生产能力扩大,白粗布、劳动布、被单布、白市布随之投入生产。1978年5月,改名邵东县织染厂,职工245人,随后,不断改革管理制度,建立经济责任制,生产进一步发展。女青工肖冬莲,常提前上班,晚下班,开会误工,工休时补班,连续3年超勤,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3年,棉绸、春秋呢、中长纤维、女纱呢、西服面料相继问世。劳动布由单一品种发展为全、半线,劳动卡,维棉劳动布,维棉交织劳动布等。被单布渐次更新为平布、斜纹、提格等多种花色型号。1985年,桐江牌18×136半线劳动卡评为省优质产品。1987年,兴建靛蓝牛仔布生产线,1989年投产。1990年有职工457人,产值604万元,人均1.32万元,利税76万元。
(二)染布
清末民初,染布业集镇居多,农村有之,以土靛为染料,染青蓝色,多为来料加工,亦有染布出售。民国26年(1937),则以五倍子、青矾、槐子树叶等为染料,染青色。日本侵略军投降后,使用黑靛粉等化学染料染布,色质优于五倍子布,集镇染坊逐多。县内9个集镇,以染布为业者达100多户,前店后坊,工商兼营。新中国建立初期,染布沿用旧式。1953年,集镇染布业者组成加工组,为国合商业加工。1954年,两市塘建立织染生产合作组,农村和其他集镇的染业停止经营,从业人员改行或从农。
二、针织
民国时期,始有针织业。民国35年(1946),两市塘开设帽、袜、毛巾、带子等针织店20多家,以手纺土纱或机制棉纱为原料,用铁质针织机手摇生产,前店后厂,既产又销。也有少数手工业者,肩挑针织机串村走户,为农民加工纱袜。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两市镇针织业者组织针织、织染生产合作组。1956年合并为针织社。60年代,棉纱定量供应量减少,设点修补棉毛衫、卫生衫裤,深受欢迎。1976年,县服装厂增设羊毛衫车间。1979年12月,县羊毛衫厂建立,服装厂羊毛衫车间并入,以生产晴纶毛衣为主。1980年3月,县轻工机械厂并入县羊毛衫厂,轻工机械业务继续保持。1981年,职工212人,产值110万元。生产品种由单一的晴纶毛衣,发展到生产晴纶风雪帽、围巾、绣花晴纶衣等4类、100多个品种。1983年,乡村生产厂家增加,品种日多。1983年,县羊毛衫厂职工76人,生产各种晴纶毛衣2.2万件,及少数风雪帽、围巾等,产值66万元,人均8400元。1988年,开始转产钢球、电熨斗等金属制品。1990年,全县针织企业226个,产值525万元,其中县厂1个,职工112人,产值25万元。
三、服装
清末民初,境内无服装专店,衣裤缝纫,雇请裁缝上门;绣衣、绣被,则雇请绣花工担任。集镇、农村仅衣料有别,服装式样无异。民国24年(1935),缝纫机开始引入,集镇始有缝纫店,多为夫妻店、父子店,也有雇请1~2个帮手的,以承接来料加工为主。新中国建立后,服装店逐渐代替了缝工上门缝衣。1954年,县内9个集镇均组织有缝纫生产合作组。1958年,体制被打乱,专业店点尤存,业务甚旺。1971年,两市镇缝纫社改为县服装厂。1972年,仙槎桥服装厂并入县服装厂,共职工80人,以承接来料加工为主,年加工量仅2万件,业务不饱满,工人半工半闲,淡季尤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料加工日少,成衣生产量骤增。品种由工作服、儿童服装等10种发展到中山服、学生装、西服、夹克、胶领衬衫等110种。1986年,职工115人,产值153万元,其中成衣占90%。1990年,全县服装企业301个,产值1121万元,其中县服装厂121万元,利税3万元。
四、皮件民国时期,两市塘、黑田铺等有皮鞋店,生产钉鞋、皮鞋出售;其他集镇和农村,皮匠上门做钉鞋为业。新中国建立后,两市镇组织七业生产合作社,设皮件车间,生产牛皮工作鞋、民用皮鞋为主。1958年,猪皮开剥,皮件生产从七业社分出改由县肉食品公司领导,建立地方国营邵东县制革厂,职工110人,土法制革,皮件生产停止。1961年,制革厂恢复大集体性质,制革停止,生产皮鞋。1966年,增加塑料制品生产,改为邵东县塑料皮革制品厂。1978年,塑料、皮件厂职工72人。继而,扩建厂房,添置设备,生产皮鞋、皮箱、出口工作手套、小皮件制品、公文包、沙发、眼镜盒、帆布工作手套等。1984年,联户、个体皮件制品企业兴办,皮件制品,县、乡、村、联户、个体一齐生产,产品品种、数量、产值日趋增加。县皮件厂先后添置上工牌缝纫机20台,自制冷压机1台,以及下料机等皮革生产设备。1990年,全县皮革制品企业发展到327家,产值1221万元,其中县属企业1个,职工65人,产值17万元,人均0.26万元。
第九节 采矿
一、锰矿石
境内锰矿石矿脉,由中部的檀山铺乡合兴村向南伸展,经魏家桥乡李家台,驻马桥乡廖家村至芦山坳(槎江乡内),上述地段均为矿点,矿体不规则,厚度变化各异,一般厚0.6~5.3米,最厚11.5米。矿点赋存量一般长10~1300米,最长3700米。矿石为次生锰和原生锰2种,属沉积—风化淋滤型,县内总储量不详。据冶金234队4分队对芦山坳探测,估算氧化锰储量C1+C2级为178.5万吨,深部50米,赋存碳酸锰矿石量540万吨,平均品位22.5%。民国34年(1945),槎江芦山坳郑丙生开采锰矿,加工成锰矿粉出卖,延续10余年。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县工业部门接收芦山坳郑丙生的锰矿,建地方国营邵东县芦山坳锰矿,开采加工沿用土法。1962年停办。1965年,司马冲煤矿停办后,由中共支部书记贺顺旺带领164人到高崇山公社短陂桥、槎江公社鹅公塘采矿。1965年,职工192人,产锰1120吨。1969年12月,县锰矿重建,在颜家冲、芦山坳设工区。1974年,省锰矿公司投资70万元,县筹20万元,建洗选厂,1976年4月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为成品锰矿砂2万吨。是年,职工135人,产锰子砂8988吨,块锰1321吨,产值57万元,利税12万元。其时,兴建社队锰矿3个,产锰砂1万吨。嗣后,县锰矿增加设备,筛选使用机械,1979年,产锰砂2.04万吨,块锰2.12万吨,产值128万元,利税85万元,被评为全国锰矿系统先进单位,省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1年后,块锰生产停止;锰砂资源渐少,品位低,销售少。1982年,产锰砂2.26万吨。嗣后,县锰矿和社队锰矿联合组织推销人员,向全国各地推销锰砂,销路扩大。1986年,全县产锰砂4.07万吨,嗣后,年产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1990年,全县产锰砂2.44万吨,产值210万元,其中县矿1.06万吨,产值119万元,利税15万元,人平劳动生产率9976元。
二、铅锌
境内南部毛荷殿、灵官殿等地,铅锌矿资源较丰,且伴生有钨、金、铜、铀、锑等,呈带形状,从皇帝岭经灵官殿蒸水河地段向西南伸展至祁东猎马寨(即清水塘)。毛荷殿双头堂铅锌矿点的含量为:铅0.16~0.67%,锌0.54%,铜0.04%。伴生含金0.1~0.33克/吨。茶子山复兴堂矿点,10米见矿脉8条,长0.5~1.5米,宽0.5~1公分。铅矿呈0.5~5公分稀疏团块,含铅1.13%;并伴有闪锌矿。石株桥独居石面积60平方公里,品位101~2200克/立方米,伴生锆石,含量最高达2300克/立方米。1966年和1979年,经中南309地质队一分队和湖南省地质局417队详查,铅锌储量:毛荷殿远景储量173.6万吨,工业储量63万吨,品位5.85%,皇帝岭远景储量240万吨,工业储量54万吨。
民国23年(1934),水东江燕子塘曾颂君集股组织民有公司,在宜秋庙开办铅锌矿,日军入侵时歇业。
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投资在宜秋庙建铅锌矿,未投产,1961年下马。1969年7月1日,县属皇帝岭林场在观音石鸡冠山发现铅锌矿,派20人试采。1970年8月,林场与所在地高桥公社达成协议,场、社合办七一铅锌矿,生产人员83人,年产铅锌矿折精砂1000余吨。1973年,邵阳地区在毛荷殿接收七一七矿改为铅锌矿。1977年7月,场、社合办的七一铅锌矿由县接收,改造老井,建新井1对。1978年,职工115人,产铅锌金属量88吨,产值12万元。1980年,投资37万元,兴建日处理100吨的浮选厂,次年投产。1985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贴息向银行贷款350万元,邵阳市投资20万元,县投资20万元,矿自筹138.4万元,对原日产100吨的浮选厂扩建,增加配套设施,日产量增加到200吨,1988年投产。1989年,产铅锌金属量1392吨,产值279万元,利税27.9万元。1990年,全县产铅锌金属量3052吨,产值725万元,其中市矿2224吨,县矿828吨。
三、石膏县内石膏矿藏2处:两市塘矿区分布面积约5平方公里,第四系地层中含上下两层矿带,矿层稳定,层厚13.6~19.55米,为绿灰色硬石膏,含量75~80%。地质储量1.7亿吨。黄陂桥人家坪至廉桥甘塘角,在梓门桥段中部泥层岩中含石膏2层,每层厚2~3米,人家坪段含石膏3层,自上而下,分别厚度为7.1米、8.4米、4.2米,石膏含量79~90%,储存量欠明。
1958年,县生资公司在檀山铺九江建立井开采石膏,用作肥料,无销路,1960年停办。1965年,地属邵东石膏矿筹建,次年投产,职工127人,产石膏2.1万吨,后设备不断增加,产量提高。1966~1978年,县石膏矿、两市镇石膏矿,大禾塘乡、檀山铺乡、黄陂桥乡石膏矿先后建成投产。1981年,县石膏矿扩建,1983年,产量突破6万吨。嗣后,各地水泥企业相继兴建,石膏需要量日增,村和联户石膏开采企业随之兴建。1987年,全县石膏产量剧增达56.65万吨。同年,价格提高,经济效益良好。县内的石膏企业实行分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建立石膏工业集团,实行统一经营。1990年,全县产石膏70.67万吨,产值989万元。其中市矿17.96万吨,县矿6.4万吨,乡(镇)、村矿46.31万吨。
第十节 医药工业
1965年,水东江公社畜牧兽医站建兽药加工厂,利用当地中草药,购买少量西药原料,生产针、饮、散剂等兽药,供社内治疗牲畜用。随后,生产品种逐年增多。产品除自用外,还向外销售。1979年,两市镇建邵东一兽药厂。1980年投产,职工47人,生产安乃近、氯霉素、复方安基比林注射液等5种兽药,当年产值26.26万元,销售收入20.7万元。1982年,经农牧渔业部、省农业厅进行整顿验收合格后,定为湖南省生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重点厂家。职工由1979年建厂时47人增加到76人,生产品种陆续增加到61种。是年,水东江公社畜牧兽医站建立的兽药加工厂,经省兽药主管部门批准,建立邵东二兽药厂,职工11人,生产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安乃近等10余种兽药,当年产值2.37万元。1984年,一兽药厂被评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1985年,牛马司镇建成湘中兽药厂,职工36人,生产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9种兽药,产品畅销省内外。1987年,邵东二兽药厂转为县属集体性质,1988年8月8日,改名为湖南兽药厂。1989年,一兽药厂被评为“省先进企业”、“省质量管理奖预评企业”。1990年,全县有医药工业企业3家,职工372人,产值902.39万元,销售收入819.28万元,实现利润17.9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45.6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76.86万元,生产兽药155种,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一兽药厂生产的安乃近、氯霉素、复方安基比林、磺铵嘧啶等注射液先后评为省优质产品。湘中兽药厂生产的硫酸庆大霉素评为省乡镇企业系统的优等产品。
第十一节 电力
民国36年(1947),长丰煤矿公司购置3千瓦发电机1台,供煤矿生活及部分生产用电。民国37年,仙槎桥商民张凌云牵头,商户集资,购置汽车引擎、煤气机、煤气发生炉、发电机等设备,建立联营发电厂,分3路出线,装灯100多盏,供本镇居民、商户照明。1950年8月,两市塘彭延凯、石庆才、贺词锋等集股兴办两市塘光明电灯公司,租用天主堂房子,安装20马力万国牌引擎1台,8千瓦启罗发电机1台,煤气炉全套,分3路出线,装灯70余盏,1950年12月31日送电。翌年7月,两市镇人民政府,根据彭延凯等人的要求,原价购买其全部设备,并扩建厂房,添置设备,改名为公私合营邵东电灯公司,除供县城照明电外,还承担县粮食公司的稻谷加工用电。1954年,仙槎桥联营电厂,由仙槎桥刀剪供销生产合作社折价接收。1956年6月1日,邵东电灯公司交粮食部门经营,供电范围依旧。1959年底,牛马司煤矿自备电厂竣工,由邵阳电厂并网联运,同时架主电源线至宋家塘,建宋家塘变电站。1962年,架设宋群线,建群力煤矿变电站。1965年,柘溪水电站建成供电后,邵东铅锌矿(717矿)、邵东钢厂先后建变电站,并网运行。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电力需要量不断增多。1972年,宋家塘变电站扩建升压为110千伏,更名邵东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2万千伏安,电压等级110千伏/35千伏/6千伏;架35千伏出线6条,58.6公里;6千伏出线11条,164.7公里。后陆续建立廉桥、棠下桥等35千伏变电站,并网运行。1979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为解决县内电力不足的困难,呈请中央水利部批准,兴建火力发电厂,设计装机容量1.2万千瓦,由中央无偿拨给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省县投资110万元。1981年,“三大件”进厂,征地50亩,建办公房和宿舍4000多平方米,土建工程接近完成,因未进行可行性论证,资金和燃料缺口大,于1982年停建。1985年7月,邵东110千伏变电站第二次扩建,新增315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值为110/35/10千伏,容量扩大到5.15万千伏安。1986年12月,佘田桥110千伏变电站开始筹建,成立指挥部,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由邵阳市电业局组织施工。1987年4月,灵官殿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1989年,流光岭建成35千伏变电站。1990年,全县40个乡镇,97.3%的村由电网供电。是年,全县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总量为19650万千瓦/时,县内108个厂矿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自备194套柴油机发电设备,发电量9300千瓦/小时,以补充电网供电不足。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