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7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分类号: F427.64
页数: 5
页码: 160-164
摘要: 本章介绍了邵东县工业经济所有制结构情况,包括私有企业、国有企业、集体工业、联户个体工业所有制改革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经济结构 工业体制 行业结构

内容

第一节 私营工业
  邵东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家庭手工业发展较早。清代初期,生产有菜刀、剪刀、剃刀、铁钉、铁锅、土纸、土布、毛笔、块墨、竹器、砖瓦、陶瓷等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由小商贩肩挑背负运销外地。乾隆年间(1736~1795),牛马司、保和堂开采的煤窑已具规模咸丰年间(1851~1861),伍燮勋著《避园诗草·铁煤吟》载:“我地产铁煤,采掘利民用,商人厚资本,瑰磊堆峥荣。”光绪年间(1875~1908),牛马司、保和堂2处煤田开有煤矿公司33家,采挖煤井88口,马口窑(小窑)27口,其中富华公司开采煤井10口,雇工400人,年产煤炭3000多吨,矿工日薪一般2升(合1.5公斤)大米。宣统元年(1909),棠下桥人赵芹芳在住地开采煤窑,从上海购置锅炉及全套机械排水设备,为境内拥有现代工业设备之始。开采4年,入不敷出。民国2年(1913),改在湾泥渡开采煤井,所产煤炭,用木船运资江转销汉口。赵办矿3年,因当地族霸以破坏祖坟风水为由而聚众填井,致耗资破产。其时,土炉炼铁发展到九龙岭、东茅冲、金仙铺、逆水坪、三圣庙、蛤蟆岩、灵秀峰等地,依资金情况,每年生产1~2月不等。所产生铁供本地铸锅鼎犁头之用,熟铁供打刀斧农具外,由邵水、蒸水运销邵阳、衡阳,转售长沙、汉口。民国时期,私营工业由采煤、炼铁,发展到采锰、铅、锌、碾米、发电、针织、印刷等。日本侵略军犯境期间,企业倒闭歇业。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发展缓慢。民国38年(1949),境内有私营工业155户,产值238万元。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扶植、改造私营工业。1950年2月,邵阳县财委给长丰煤矿公司贷款3万元,对原入股的238股,每股股金折谷1070公斤,逐一清退,每股退还股金折谷1234公斤。1951年1月18日,邵阳县财委接收长丰煤矿公司,7月将其改为地方国营,更名牛马司煤矿。原有煤井、开采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折价收归国家即全民所有,经营人员重新安置,留矿的83名工人实行固定工资制,每天工作8小时,享受国家规定的公费医疗及劳保津贴,生产无后顾之忧。其时,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地主兼营的工业,由农会没收其资财,有的归农会开办。1952年,全县私营工业15户,从业人员474人,产值36万元。接着,火厂坪的洪裕太铁厂、万太恒鼎锅厂、永吉利铁厂,由国营石泉铁矿厂接收;两市塘大米厂实行公私合营。1954年,群力煤矿被接收为地方国营企业。1956年,永兴煤矿进行公私合营,仙槎桥电厂、两市塘锯皮厂等9家企业,纳入手工业范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年底,县内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第二节 国营工业
  一、县属国营工业
  1951年6月,邵阳县人民政府于火厂坪建石泉铁矿工厂,划县后由邵东县工商科管理。该厂为县属第一个国营企业,主产生铁,铸造鼎锅、犁头等产品,由县包销。1952年,接收3家私营铁厂,更名为新兴锅厂,职工46人。是年,产生铁359吨,熟铁136吨。1953年,新建新华铁厂,职工42人,改手拉风箱送风为鼓风机鼓风,日产生铁5吨多。1954~1957年,陆续兴建了煤矿、铁厂、印刷厂等7家国营企业。1957年,产值434万元。1958年大办工业,忽视资金、技术、原材料等因素,一哄而起,兴建煤、铁、机械、铅锌、锰、水泥、化肥、石油、耐火材料和食品等国营企业17家。五金厂、一机械厂、二机械厂、三机械厂、建筑厂5个集体企业转为县属国营工业企业。职工增加到1.5万人。1959年,全县产煤64.5万吨,焦炭19.2万吨,生铁10.8万吨,锰矿石2.5万吨,鼎锅2.8万只,菜刀7.7万把,剃刀3.3万把,铁制农具24万件。工业投资260万元,占全部投资的70%。工业盲目发展,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961年开始调整,因资金、原材料、生产技术等问题无法维持生产的企业全部停办;由集体转为国营的企业恢复原集体所有制性质;金玉亭煤矿、两市塘煤矿分别由省、地接收。1964年,县属国营工业企业有邵东铁厂、司马冲煤矿、机械厂、五金厂、印刷厂、副食品加工厂、锰矿、酒厂等10家,职工700余人,产值196万元。1969~1974年,相继兴建了磷肥厂、氮肥厂、农机修造厂等支农工厂。短陂桥、保钢、向群煤矿相继建成投产。
  1981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开展以挖潜、革新、改造为重点,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整顿,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供销渠道,开展横向经济联合。1986年,工业产值3266万元。1987年开始,各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依靠科技进步振兴企业。生产任务饱满、产品销售正常的8个企业,发动职工满负荷生产,提高效益;产品滞销的5个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赢得市场。资源枯竭的企业,广开横向联合,引进新技术及时转产。1990年,县属15个国营企业,职工3288人,产值482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5%,人均劳动生产率1.49万元。总产值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70%。
  二、省、市属国营工业
  牛马司煤矿矿部设牛马司镇水井头,前身为长丰煤矿公司,1951年1月由邵阳县财委接收,7月易名牛马司煤矿。1952年1月,宁家陇斜井使用机械掘进、提升。是年产原煤7万吨,产焦炭5万吨,产值258万元,连续450天无死亡事故,被评为全省煤炭安全生产红旗单位。1960年3月,自备电厂建成投运,装机容量4500千瓦。1963年有职工2604人,产煤17万吨,产值262万元,盈利158万元,被评为全省煤炭系统红旗单位。1990年,有采煤工区5个,运输工区1个,职工5566人,固定资产净值1398万元,产原煤33.74万吨,产值3642万元。
  群力煤矿位于砂石乡新田岭。1954年10月1日,邵东县人民政府接收群力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群力煤矿。矿井3对,职工228人,是年产原煤1729吨。1960年10月1日,湖南省公安厅劳改工作管理局接管。1963年投资192万元,改造斜井,设计年产能力6万吨。1976年继续改造,延伸、通风、排水、提升、井下运输使用机械。1978年产煤11.3万吨,1990年有职工1856人,生产井2口,固定资产净值1555万元,产原煤16.05万吨,产值1607万元。
  邵东焦化厂位于大禾塘乡荷花村。1967年,投资523万元,建2号焦炉,1972年5月投产。同时,提炼浓氨水、黄白盐,职工650人,产值610万元,亏损8万元。1978年,企业开展攻“四关”(焦炉维修、四大车改造、优质高产、企业管理)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生产与管理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1986年,与冷水江铁厂联合,名湖南省铁焦总厂邵东焦化厂。1990年有职工920人,固定资产净值2547万元,实现产值5651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6.1万元。
  邵东石膏矿位于县城东侧。1965年9月建竖井,设计年产石膏5万吨。1966年6月投产,职工127人,是年产石膏2.1万吨。1971年,对采掘、运输、提升等进行全面改造。1973年,产量过10万吨。1980年9月,投资23万元,新建斜井1口,设计年产能力30万吨,1982年6月投产。1983年国家建材局授予该矿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有职工554人,固定资产净值452万元,产石膏18万吨,产值445万元,利税75万元。
  邵东钢厂位于佘田桥镇渔溪村,前身系1958年邵东县兴办的邵东铁厂,有27.5立方米高炉3座。1961年职工571人。嗣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1年4月,直经300×3毫米轧钢机投产,职工1132人。是年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同年5月,由邵阳地区接收,易名邵东钢厂。1971~1980年,投资897万元,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小型钢铁企业初具规模。1990年有职工1415人,拥有炼铁、轧钢、炼钢、焦化、机修车间21个,汽车队1个,固定资产净值1134万元,年产生铁2.92万吨,钢材4521吨,产值2928万元,人均2.07万元,实现利税163万元。
  邵东铅锌矿位于毛荷殿乡永锡村,前身系1966年国家二机部兴办的717矿。1973年4月邵阳地区接收,易名邵东铅锌矿。1978年,日处理100吨铅锌矿石浮选厂建成。1980年接收石株桥公社铅锌矿,增建耳石岭工区,产铅锌矿金属量1019吨,“101”、“111”等产品1760吨,产值392万元,实现利润80万元,被评为湖南省文明生产先进单位。1983年10月4日,选厂尾砂坝穿孔,污砂漫流,危害严重,经济损失80万元。接着,全矿开展挖潜、革新、改造,改善企业管理。1990年,产铅锌金属量2224吨,产值552万元,交税9万元,企业亏损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67万元。
  两市塘煤矿位于檀山铺乡高田观,前身系棠下桥煤矿,1958年迁高田观,更名两市塘煤矿,投资244万元,建矿井6对,设计年产能力6万吨。1960年投产,是年产原煤10万吨。1962年,邵阳专署煤炭局接收,矿名依旧。1990年有职工707人,固定资产净值122万元,产原煤0.67万吨,产值93万元,税金3万元。
  宋家塘煤矿座落大禾塘乡大田村。1958年筹建,设计年产能力15万吨,后调整为5万吨。1963年与金玉亭煤矿合并,职工1305人,是年产煤1.6万吨。1978年,涟邵矿务局接管。
  1984年由邵阳市煤炭局接收。1990年拥有固定资产净值33万元,矿井2对(其中生产井1对),职工637人,产煤0.68万吨。
  大米厂位于县城,1952年建。1990年277人,固定资产净值152万元,实现产值849万元(详见行业章)。
  配合饲料厂位于县城,1983年建。1990年有职工31人,固定资产净值57万元,实现产值293万元(详见行业章)。
  第三节 集体工业
  一、县属集体
  县属集体工业,源于手工业合作组织,1956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多数过渡为县属集体企业。1956年3月,县手工业联社成立,民主选举,组成理事会、监事会,领导和管理各基层手工业社(组),各基层手工业社民主管理随之加强。是年,高桥、堡面前造纸生产合作组转为县属造纸厂,职工320人。1957年产值498万元。次年迁两市镇。
  1958年,体制被打乱,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企业进行整顿,手工业生产社(组)恢复为99个。继而,按行业特点,按有利生产和民主自愿的原则,不断调整合并。至1969年,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9个,职工1776人,产值491万元,比1956年略有增加,低于1957年13%。1970年起,县属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扩建、改造、撤并,7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72万元,建立健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推行定额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坚持满负荷生产。至1979年,企业减至17个,年产值却达1525万元,比1969年增加2.1倍。1983年后,在计划经济转向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加强市场预测分析,开展横向经济联合,调整产品结构,至1990年,有造纸、织染、服装、茶机、电机、钢木家具、塑料、皮件、化纤、瓷器、羊毛衫等18个企业,职工2731人,年产值421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98.3%。
  二、镇街工业 1969年冬,两市镇组织城镇72名待业人员,兴办机电厂,利用民房作厂房,以生产农具为主,铸造机电零件,翌年产值6.5万元,利税0.8万元。随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更新。1972年,与专业厂挂钩,以生产机床配件为主;同时选送职工进省市机械厂培训,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驻厂带徒,开始生产印刷机械。1977年,更名邵东印刷机械厂。1978年有职工138人,其中技术员7人,厂房扩大到3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24万元,产值90万元,人均6500元,实现利税5.1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安排城镇待业人员,兴办了石膏矿、动力修配厂、无线电二厂、兽药厂、化工厂和建筑公司等。1990年,有12个企业,职工1027人,产值108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3.2倍。
  三、乡(镇)村工业 50年代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工副组,采矿,打土钉,铸鼎锅,打菜刀、剪刀,生产木器、竹器等。1958年,人民公社兴建工业企业981个,产值915万元。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仅存32个,产值81万元。随后,依各地资源、技术条件,从兴办支农企业入手,社队工业企业增多。1969年,工业产值277万元。1970年,贯彻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县办厂矿扶植支持公社工业,一级带一级,社办工业帮助大队办工业。1979年,社队工业产值10131万元。1981年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进行企业整顿,深化企业改革,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1990年,全县乡村工业产值2.88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5.5%,人平劳动生产率9648元,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1.18倍(详见乡镇企业篇)。
  第四节 联户个体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手工业均为私营。1956年,工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后,较长时期,个体、联户工业消失。
  1980年6月,流泽乡大坪村曾小山开办铝制鼎锅厂,产品运往县内外各地销售。后与曾华强4人合伙改浇铸为压铸铝鼎锅成功。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工业生产技术的劳动力转向开办个体工业,生产小商品,并从一家一户发展到多户联办、户与村联办等多种形式。1986年个体工业产值6631万元,联户工业产值3694万元。嗣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增加。1990年,全县联户个体工业4374户,从业人员1.9万人,产值2.54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1.45%,人平1.29万元(详见乡镇企业篇)。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