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6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7
页码: 143-149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54年-1990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境内个体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包括采矿、冶金、机械、五金制品、农副产品加工、建筑材料、化学工业、日用杂品、造纸、文化用品、服装、皮件、针织品、电子工业几方面的生产情况。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乡镇企业 企业经济

内容

一、采矿
  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民众集资入股开办小煤窑。1949年,流泽、砂石、棠下桥、廉桥、峦山岭等地办有小煤窑24个。1950年,各地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办小煤窑47个,从业人员1300人。农业合作化中全部转为集体经营。1958年冬,大办钢铁,佘田桥、廉桥、仙槎桥、火厂坪等人民公社,组织群众搞大兵团作战,煤炭、铁矿石的采掘之风一时泛起。1960年多数停采,不少煤井报废。1966年,大田公社在马家坝开办年产石膏5万吨的矿井一对,提升、排水、通风使用机械。嗣后,檀山铺、黄陂桥、两市镇石膏矿相继建成投产,年产能力均在3万吨左右。1969年起,采掘企业由采煤、挖锰矿石发展到采铅锌、白云石、白泥、石膏、重晶石、七○砂、矽砂等矿,以煤、石膏为大宗。1976年,国家分批对年产万吨以上的工农、利民、金华、杨家冲、砂石、砂子塘、大石、创业等社办煤矿,每年安排一定的技术改造资金,扩大生产能力。流泽公社张家岭煤矿,年产3万吨的斜井建成后,实行机械化生产,安全生产制度健全,效益良好,该矿党支部书记蒋庭生、邓厚卿先后4次出席全国安全生产表彰和“工业学大庆赶开滦”会议,1977年4月,获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82年,贯彻“有水快流”的精神,煤炭资源丰富的牛马司、廉桥等地,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挖小煤窑313个,乱采滥挖之风兴起,事故不断发生。1983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曾对未经批准的煤窑采取措施予以封闭,但非法采煤仍不断出现。1987年,中共邵东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国家资源,组织力量,统一行动,强行封闭或炸毁那些乱采滥挖的煤窑,但仍有未经批准的小煤窑乱采滥挖。1990年5月28日,仙槎桥镇大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11人。是年,全县乡镇企业有采矿企业203个,从业人员1.66万人,产值8343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15.3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3.48倍。
  二、冶金、机械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掀起大办钢铁热潮,几个月内,草率建土铁炉1400多座,均系手工操作,是年产铁1.17万吨,多系炉渣铁,产品无销路,损失甚大,许多土炉未投产就夭折,调整时全部下马。同时,人民公社接收县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兴办农机修制厂,手工制造滚珠轴承和铁制小农具等。1961年,在调整中,退回县办。是年5月,火厂坪公社枫树大队首建精实机械厂,生产人力弹花机,修制小农具。1964年,黄陂桥、湾泥、双泉铺等公社农机修制厂相继建立。1970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指示,全县所有公社和部分大队办起农机修制厂(组),县属机械厂等,为其低价提供车床、刨床、钻床、电焊机“三床一机”,无偿培训技术人员92名,生产规模扩大。条件较好的公社农机厂,又对口扶植大队农机修制组。1976年,全县社队机械制造与修理企业发展为75家,拥有车床146台,刨床49台,钻床56台,各类专用床子18台,锻压设备98台;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技术,增加生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1978年,全县生产农机产品,做到一厂一件,百厂成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旭,参加全国在山东召开的农机生产会议,在会上介绍了经验。1982年,杨桥轴瓦厂主要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1983年,获省经委授予的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1984年,乡镇办的机械企业先后进行扩建、改造,生产能力增强。杨桥轴瓦厂(后易名邵东轴瓦厂)、牛马司曲轴厂(后易名邵东曲轴厂)等19家企业,定为省、市机械行业生产厂家。1987年,企业着力挖潜、革新、改造,完善管理机制,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批量,产品增加,产量、产值稳步提高。铁合金厂通过引进新技术,生产GW—1型高强度耐磨淬火钢球,年产值631万元,产品质量获省乡镇企业“飞轮杯”奖及科技进步奖,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受到外商赞赏。是年,缸套厂厂长赵满珍(女)、轴瓦厂厂长王良凡、汽车手制动器厂厂长刘梅初、曲轴厂厂长姜戊阳被评为省农民企业家。1989年,铁合金厂厂长刘会臣出席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座谈会,和与会人员一道,受到中央领导接见。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冶金机械工业企业581家,从业人员7284人,产值13600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25.06%,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12.1倍。
  三、五金制品
  境内手工业工匠遍布各地,生产铁钉、菜刀、剪刀、木工刨凿、炊具等日用五金制品,产品远销省内外。新中国建立前,生产多为家庭作业,自产自销。新中国建立初期,产销依旧。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铁匠从事工副业生产,多数与当地供销合作社订立加工合同,销售产品。1957年11月,魏家桥乡灵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铁业生产组,生产铁制日用品,产品自销,为县内社、队第一家五金制品企业。随后,火厂坪、仙槎桥、砂石、流泽等乡先后办起铁钉、刀剪、鼎锅等生产组,农忙务农,农闲做工,统一经营,按件(产值)计分,产品以自行推销为主,资金有困难的由银行信用社贷款。1958年冬,从事五金制品生产的匠工,均加入人民公社农具厂,以生产农机具为主。1962年,农村体制调整时,五金制品生产企业被下放到生产队经营,统一核算,按件记工。1965年,火厂坪、仙槎桥、黄陂桥、周官桥等公社将工匠组织起来,兴办五金制品企业。1969年,全县五金制品企业发展到50多家,产品由传统的土钉、刀、剪、刨凿、鼎锅等日用生活用具,发展为生产螺丝、螺帽等机械零配件。至1979年,五金制品企业已增加到244家,产值1500万元。1980年,产品不断革新,利用国营企业的边角废料、车床铁屑,薄钢板的切头、切边,生产发夹、抵手、门扣、风钩、合页、旅行剪、水果刀、铝制炊具、元钉、羊角锤、铁锹、木工锤、木工刨、酒瓶盖等1000多种产品。1986年,全县乡村五金制品企业产值1885万元,为乡镇工业产值的7.5%。1987年,骨干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产值直线上升。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五金制品工业企业969家,从业人员3703人,产值9724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17.92%,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9倍。
  四、农副产品加工 1959年1月17日,仙槎桥公社五一发电站竣工投运,职工5人,以水能作动力,发电照明、碾米、加工面条,当年收入近万元。嗣后,各地以小型机械和水能作动力,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务扩展到磨粉、轧花、压面、榨油等。1970年,黄陂桥公社始办茶厂,由粗加工逐渐发展为生产红碎茶。至1975年,全县社队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为698个,拥有柴油机2022台,碾米机1066台,压面机514台,轧花机498台,榨油机70台,揉茶机140台等,除代农民加工外,逐步发展到直接经营,生产面粉、面条、红条茶、红碎茶等。1976年起,随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小型机械的增加,农副产品由简单加工逐步向高层次精制产品转轨,兴办饮料、酒类、罐头、蜜饯、粉丝、糖果糕点等企业。1987年后,打破乡、村集体经营的局限,坚持乡(镇)、村组、联户、个体一齐上,其中粮食加工和糖果糕点生产,联户、个体企业占74.44%。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12个,从业人员5396人,产值6015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11.08%,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8.52倍。
  五、建筑材料 1954年起,部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砖瓦窑和石灰厂。1956年,范家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23个劳动力,生产白泥,至1958年,从业人员增加到240人,因多系妇女,定名“三八”白泥厂。该厂用油榨碾子粉碎,生产白泥粉和低质耐火材料,随后企业规模扩大,生产人员增加,改名范家山耐火材料厂,由立窑渐次扩建为隧道窑生产耐火砖,为全县第一家建筑材料企业。1969年12月,魏家桥公社刨凿厂办一水泥车间,用铁锤碎石,榨油碾子磨料,土窑烧结,日产低标号(实无标号)水泥150公斤。随着城乡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结构的改善,全县建筑材料企业由砖瓦、石灰、水泥进而发展到玻璃、防水油膏、油毛毡、石膏粉、马赛克、水泥预制构件等生产。1977年,仙槎桥公社玻璃厂建成,生产压花玻璃,年获利20多万元。1982年增建一条年产16万标箱的平板玻璃车间,因管理不善,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低劣,1986年停办,损失300多万元。是年,全县建筑材料企业158家,产值2091万元。1987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乡(镇)建材工业发展缓慢,但村及村以下建材工业稳定增长,尤以水泥预制件、砖、瓦、石灰生产量激增。1990年,全县共有建筑材料工业企业381个,从业人员4147人,产值4066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7.49%,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4.3倍。
  六、化学工业 1964年,团山公社矾红厂建立,生产矾红,产品由当地供销社包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0年,范家山公社兴办化工厂,生产药用红丹,1972年转产氧化触媒。随后,各地广泛与外地化工部门和大专院校挂钩,引进技术、聘请人员传艺,企业日趋增多,生产品种扩大到硫化碱、脱膜剂、油溶黑、钡盐、黄磷、85磷酸、中铬黄、柠檬黄、立德粉、硝酸铝、水玻璃,还生产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兽药等。1978年,杨桥乡橡胶厂建成,生产橡胶水管、三角皮带、垫圈等,年产值100多万元。1987年后,一批骨干企业经过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邵东县铬黄厂,产量由1986年的754吨上升到1990年1112吨,产值由320万元上升到1336万元,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企业被评为市双文明先进单位和省预备级企业。黑田铺乡利用停办煤矿的厂房兴办幸福化工厂,生产粘结剂和铅盐9个系列化工产品,从业人员67人,其中残疾人35人,产品畅销,产值230万元。1990年,全县有乡镇化工企业81个,从业人员2400人,产值4868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8.96%,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85倍。
  七、日用杂品
  灵山寺乡排子窑,高楼乡坳上窑,界岭乡艾和窑生产陶器,有300多年历史,品种繁多,畅销各地。石株桥、茶子山、毛和殿的棕制品,龙公桥的草席,水东江的竹木制农具家具,都久负盛名。1956年,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日用杂品生产。由集体统一组织。人民公社前期开办的社队综合厂,日用杂品生产依产品销路和原料供需情况,逐步由综合型向专业型发展。1964年,廉桥公社兴办眼镜厂,由68人筹集资金,在外地雇请技术人员5名传授生产技艺,组织生产,产品畅销。1967年产值达46万元,年实现利润11.8万元。1970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所谓雇工剥削为由,将眼镜厂列为“地下工厂”取缔,工厂人员全部解散,财产被没收。1972年7月,茶子山公社农机厂建棕麻制品车间,生产棕制床垫、棕绳、蓑衣等,后扩建为棕麻制品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随后,各地从当地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实际出发,陆续兴办陶器、瓷器、棕麻制品、渔网、竹木家具、用具等企业。1979年,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廉桥眼镜厂复办,新建厂房3000平方米,年产值60多万元。随之,黄陂桥、周官桥、流泽等公社亦先后兴办眼镜厂。其时,廉桥公社的新民、天平、太阳大队,周官桥公社的黄渡大队,黄陂桥公社杉树坪大队,陆陆兴办眼镜厂,开始主要为社办厂加工镜架,细磨镜片,年产量达100万副,产值200余万元。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户、个体企业开始兴起,企业个数、人数、产值迅速增加。在江、浙眼镜进入县内市场的影响下,形成廉桥镇太阳村眼镜专业市场,有90多户农民兴办眼镜购销店,经营280多个品种。集市附近乡村兴办眼镜厂(店)23家,年产值50多万元。1986年,全县日用杂品生产品种1000多种,眼镜、渔网、棕麻制品为大宗,年产值达1944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7.7%。1988年,市场疲软,坚持以销促产,一批因产品质量低劣而销路不畅、连年亏损的企业停办;产品适销对路、效益明显的企业,在治理整顿中开发新产品,企业逐渐发展。1990年,全县日用杂品工业企业925个,从业人员3588人,产值3120.65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5.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1.41倍。
  八、造纸、文化用品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堡面前、皇帝岭生产土纸,范家山、驻马桥生产毛笔、块墨,产品畅销省内外。新中国成立初期,造纸、文化用品生产依旧。1954年,造纸手工业者多被吸收到造纸合作工厂,笔、墨生产转入农业社的工副业组。嗣后,因土纸市场受机制纸冲击,毛笔、块墨被自来水笔和墨水墨汁所取代,生产发展缓慢。1975年11月,堡面前公社建造纸厂,利用废纸作原料,生产机制包装纸,为县内社队造纸企业之始。1976年,杨桥公社综合厂开设印刷车间,随之,公社、大队印刷企业陆续发展,承印学生作业本、记帐凭证、信封便笺等。1983年,皇帝岭乡,发动农民入股兴办造纸厂,生产再生纸,第二年产值24万元。1986年,全县有乡、村造纸厂5家,年产机制纸3234吨。1987年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新产品,产量、产值、效益明显提高。1990年,全县有乡镇造纸和其他文化用品企业62家,从业人员1768人,产值1778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3.2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6.14倍。
  九、服装、皮件、针织品 1965年,魏家桥公社建服装厂,为农民加工服装,发展到制作成衣出售。1971年,牛马司公社搬运队建立皮鞋车间,生产工作鞋、保险皮带等。嗣后,逐步生产皮鞋、凉鞋,销售量大,接着,皮鞋厂陆续增加。1978年,社队有服装厂17家,皮鞋厂9家,共产值230万元。1980年3月,流泽乡始办针织厂,以生产晴纶衫、裤为主,第二年获全省社队企业同行业产品质量一等奖。1983年,服装、皮件、人造革制品、针织品企业,多从集体转向个体,品种多样,逐步向专业化、群体化发展。1984年,黑田铺乡群和村87%的农户,从事人造革制品生产,依生产工序,分别自发组成各种专业组,并按产、供、销分工协作,形成社会化的生产服务体系,使家庭工业开始向小而专过渡。大禾塘、黄陂桥等地,推广群和村的经验,由生产皮件保险带开始发展到生产旅行袋、人造毛皮衣,其组成形式由单一的家庭生产,发展为户与户、户与村的联合。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方便其购销,在邵东火车站设立人造革制品专业市场。产品由商贩运销贵州、云南、四川等地。1990年,全县服装、皮件、针织品企业827个,从业人员4238人,产值2595.72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4.78%,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04倍。
  十、电子工业 1976年9月,火厂坪公社始办无线电元件厂,生产金属管壳,嗣后,电子工业由社办发展到队办、个体办。1980年,范家山无线电元件厂,生产的101钡铁氧体磁钢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1983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6年,全县有电子工业企业6家,生产半导体金属管壳、电容器铝壳和101钡铁氧体磁钢等,产值318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1.3%。1987年后,电子元件产品滞销,两市镇应山村和崇山铺无线电元件厂等4家企业因连年亏损而转产、停产。1990年,全县有电子工业企业2个,从业人员129人,产值164.63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0.3%,按可比价比1980年减20.5%。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