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篇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52
颗粒名称:
第五篇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21
摘要:
邵东县乡镇企业,萌芽于农业合作化时期。本篇介绍了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乡镇企业
企业经济
内容
第一章 企业层次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乡(镇)办企业,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将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的小工厂、小矿山收归社办;县手工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下放公社经营,并兴建一批土炉炼铁厂、小煤矿等,全县公社企业达985家,收入915万元。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办农业,公社工业常年生产人员控制在占总劳力的2%左右。原县下放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仍由县手工业管理部门收回县办,其余企业部分解散,多下放队办。1963年,全县社办企业减少到32家,职工1760人,收入81万元,占社队企业总收入的20%,人均收入460元。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制订了发展公社工业的规划,各地从发展农机具修制入手,陆续兴办水泥、化工、五金、农副产品加工、采煤、日用杂品等小型企业。县工交办公室牵线搭桥,以县机械厂为主,定点分批为社队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972年,化工、建材、造纸、电子、食品等企业,分批派出技术人员,赴上海、天津、湘潭、邵阳等市大中型企业学专业技术,随后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规模扩大。1978年,社办企业发展到376个,从业人员2.65万人,收入6051万元,占社队企业收入的60%,人均收入0.22万元。1980年起,企业每年从纯利中安排10%的经费,用于智力开发。是年,县社队企业局从湖南大学聘请8名讲师来县讲课35天,为化工企业培训技术员135人。1981年,社办骨干企业陆续选送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的职工到大中专院校进修,同时,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对创优质、夺名牌产品的生产实行先期规划、重点突破、定项奖励等措施。嗣后,有钡铁氧体磁钢等4种产品评为部、省优质产品。1983年8月,县乡镇企业局、县科委联合对牛马司镇乡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职称评定试点,随即全县铺开,按照条件评定助理工程师60人,技师16人,技术员359人。随后,乡镇办骨干企业从厂外科研单位和工程技术部门聘请500余人当技术顾问,以振兴企业为主题,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开展科研活动,新产品、名优产品日益增多。两年中,先后有星月牌柠檬黄、宝庆牌175连杆瓦、175柴油机汽缸套等15种产品评为部、省优质产品。1987年,坚持以投入保产出的原则,投资1207万元,对64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并新建企业40个,共新增年生产能力(产值),1860万元。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总收入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1988年,面对信贷资金减少,产品滞销的形势,对技术力量薄弱,产品不对路,常年亏损的企业予以停办。对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采取收回欠款、引进外资、发动群众集资,改造设备,使其成龙配套,着力开发新产品,多产出口创汇产品,改善经营管理,连续二年,企业收入每年保持17.3%的幅度增长。年产值100~500万元的企业由1986年的34个增加到59个。邵东轴瓦厂年产值由1986年的235万元上升为705万元。邵东铁合金厂生产的淬火钢球,销往澳大利亚,成交额达110万元。1990年,全县乡(镇)办企业380个,职工2.68万人,收入2.15亿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21.91%,比1980年增长2.26倍。
第二节 村(队)办企业
1957年7月,龙公桥乡星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草席厂,用简易木机生产草席,产品由供销合作社包销,当年产草席4000床,产值0.4万元。1958年,农业社办的工、副业组,多收为人民公社办,队办企业仅10个。1962年,在调整人民公社体制中,队办企业增加到39个。1966年,贯彻毛泽东主席“农民要以农为主,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的指示(五七指示),队办养猪场、园艺场、小工厂、小煤矿等陆续增多。1969年,队办企业发展到707家,从业人员2649人,收入1001万元,占社队企业总收入的78%,人均收入0.37万元。1970年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队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全面普及,小型农机具修制、小五金、小日杂、造纸、印刷、针织等企业随之兴办。1978年,队办企业增至2026家,从业人员3.5万人,收入比1969年增长3.1倍,比重占社队企业总收入的40%。1981年冬,在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全县有136个大队把不应分散的队办企业解体为联户、个体企业。留存的队办企业,收入有所增加,比重下降。1987年,贯彻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村级经济发展的决定,以完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入手,依企业的不同情况对500余个企业予以整顿,一批原来办得好的骨干企业稳定发展。两年中,全县新建、扩建农林企业252个,新建工商企业45个。1990年,全县有村办企业1381个,从业人员1.89万人,收入1.71亿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17.55%。崇山铺乡三和村,在不断完善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先后兴办煤矿、石灰厂、灯泡厂等8个村办企业,是年产值150万元。
第三节 联户企业
1952年,峦山岭乡张有典等4人合伙兴办抵手厂,为县联户企业之始。在农业合作化中,各地联户企业收归集体经营。1958~1978年,联户企业停止发展。1979年5月,流泽公社流泽大队彭吉林、邓瑞兴、彭新民3人联合开办流泽化工厂,以生产脱膜剂为主,收入增加。1983年,皇帝岭乡充分利用其造纸技术,发动50户农民,投资2.7万元(折为56股),加上向银行贷款1.6万元作为流动资金,以退休工人为技术骨干,兴办股份制企业——高桥造纸厂。翌年实现产值24万元,盈利4,5万元,每股分红利400元。嗣后乡人民政府进一步发动群众,投资入股,增扩股金100万元,先后兴办58家联办企业,生产再生纸、包装纸、地毯、棉布等208种产品。1984年,界岭乡有50户农民每户股金2000元,兴办中华化工厂,生产硫酸铝、净水剂,并逐年增加设备,加强产品质量管理,1987年产值达70万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联户企业的联合形式,由户与户逐步发展到跨行业的联合,有的联合体走出县界就地办企业。1990年,全县有联户企业670个,从业人员6674人,收入733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9.51%。
第四节 个体企业
1954年始,农业实行合作化,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个体工商业逐渐消失。1978年,国家允许城镇待业青年自愿组合,自筹资金,国家扶植,开办企业。1979年,廉桥镇待业青年李寿民开始办修理店,上门为社队企业修理电动机。1981年,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个体经营条件的,办理开业手续,银行信用社对资金有困难的给予贷款支持,税务部门对城镇待业人员按政策给予一定的减税照顾。1982年,火厂坪镇27个村,发挥传统手工业的优势,从事用废铁生产钢球、铁制农具等家庭工副业的达3000多人,占全镇人口10%;拥有近千座红炉,300多台空气锤,年产钢球1万余吨,产值800多万元。同年4月,县社队企业局总结火厂坪镇的经验,中共邵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召集会议,要求各地对个体企业要变堵为放,变卡为扶,变挤为帮,正确引导,支持依法经营。县属企业、乡(镇)办企业将85种产品扩散到个体企业生产。1984年,全县个体企业发展到3650个,从业人员7293人,收入2341万元。1986年11月,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个体企业进一步放宽经营范围,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税务部门,在经营信息、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1990年,全县个体企业2.08万个,从业人员4.29万人,收入5.17亿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52.9%。
第二章 经营行业
第一节 种养业
1952年秋,槎江乡贺玉祥互助组开发萝卜岭建园艺场,种植桃、李、葡萄等果树,其中有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从日本引进的桃、葡萄等水果良种,并且在果园间种花生、茶叶、红薯、小麦等,为全县种养企业之始,1957年收入1500多元。1958年“大跃进”、各地盲目建立养猪场、药材场、蔬菜场等1066个。1961年冬,开始进行调整,全县种养企业仅保留16个。
1963年8月,中共邵东县委总结印发萝卜岭园艺场《荒山变成花果山》的经验材料,并组织区、社中共书记到现场参观,要求各地学习萝卜岭园艺场场长贺少年自力更生办种养企业的精神。至1965年,全县有138个大队兴办种养企业155个,从业人员1860人。1968年,推广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原有种养企业规模扩大,新建种养企业796个。1970年,全县765个大队新建了企业,各公社亦先后建立社办场所,经营项目由茶叶、柑桔、药材、用材林发展到水稻良种、养鱼、养猪、养鸡鸭、放养蜜蜂等,有的场还开展综合利用,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全县有社队茶场428个,林场114个,园艺场521个,养猪场118个,鱼场20个,鸡鸭场(房)2个,养蜂队1个,合计1204个,从业人员16217人,产值664万元,占社队企业总产值的6.5%。1983年起,种养业相继推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经营范围由养殖发展到经营他业,承包手续完善、制度健全的,不断巩固和发展。1987年后,各地调整承包期限,完善承包和经营管理制度,制订发展规划,种养企业又有所发展。1990年,全县有种养企业787个,从业人员6448人,产值297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76%,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14倍。
第二节 工业
一、采矿
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民众集资入股开办小煤窑。1949年,流泽、砂石、棠下桥、廉桥、峦山岭等地办有小煤窑24个。1950年,各地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办小煤窑47个,从业人员1300人。农业合作化中全部转为集体经营。1958年冬,大办钢铁,佘田桥、廉桥、仙槎桥、火厂坪等人民公社,组织群众搞大兵团作战,煤炭、铁矿石的采掘之风一时泛起。1960年多数停采,不少煤井报废。1966年,大田公社在马家坝开办年产石膏5万吨的矿井一对,提升、排水、通风使用机械。嗣后,檀山铺、黄陂桥、两市镇石膏矿相继建成投产,年产能力均在3万吨左右。1969年起,采掘企业由采煤、挖锰矿石发展到采铅锌、白云石、白泥、石膏、重晶石、七○砂、矽砂等矿,以煤、石膏为大宗。1976年,国家分批对年产万吨以上的工农、利民、金华、杨家冲、砂石、砂子塘、大石、创业等社办煤矿,每年安排一定的技术改造资金,扩大生产能力。流泽公社张家岭煤矿,年产3万吨的斜井建成后,实行机械化生产,安全生产制度健全,效益良好,该矿党支部书记蒋庭生、邓厚卿先后4次出席全国安全生产表彰和“工业学大庆赶开滦”会议,1977年4月,获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82年,贯彻“有水快流”的精神,煤炭资源丰富的牛马司、廉桥等地,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挖小煤窑313个,乱采滥挖之风兴起,事故不断发生。1983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曾对未经批准的煤窑采取措施予以封闭,但非法采煤仍不断出现。1987年,中共邵东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国家资源,组织力量,统一行动,强行封闭或炸毁那些乱采滥挖的煤窑,但仍有未经批准的小煤窑乱采滥挖。1990年5月28日,仙槎桥镇大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11人。是年,全县乡镇企业有采矿企业203个,从业人员1.66万人,产值8343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15.3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3.48倍。
二、冶金、机械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掀起大办钢铁热潮,几个月内,草率建土铁炉1400多座,均系手工操作,是年产铁1.17万吨,多系炉渣铁,产品无销路,损失甚大,许多土炉未投产就夭折,调整时全部下马。同时,人民公社接收县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兴办农机修制厂,手工制造滚珠轴承和铁制小农具等。1961年,在调整中,退回县办。是年5月,火厂坪公社枫树大队首建精实机械厂,生产人力弹花机,修制小农具。1964年,黄陂桥、湾泥、双泉铺等公社农机修制厂相继建立。1970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指示,全县所有公社和部分大队办起农机修制厂(组),县属机械厂等,为其低价提供车床、刨床、钻床、电焊机“三床一机”,无偿培训技术人员92名,生产规模扩大。条件较好的公社农机厂,又对口扶植大队农机修制组。1976年,全县社队机械制造与修理企业发展为75家,拥有车床146台,刨床49台,钻床56台,各类专用床子18台,锻压设备98台;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技术,增加生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1978年,全县生产农机产品,做到一厂一件,百厂成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旭,参加全国在山东召开的农机生产会议,在会上介绍了经验。1982年,杨桥轴瓦厂主要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1983年,获省经委授予的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1984年,乡镇办的机械企业先后进行扩建、改造,生产能力增强。杨桥轴瓦厂(后易名邵东轴瓦厂)、牛马司曲轴厂(后易名邵东曲轴厂)等19家企业,定为省、市机械行业生产厂家。1987年,企业着力挖潜、革新、改造,完善管理机制,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批量,产品增加,产量、产值稳步提高。铁合金厂通过引进新技术,生产GW—1型高强度耐磨淬火钢球,年产值631万元,产品质量获省乡镇企业“飞轮杯”奖及科技进步奖,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受到外商赞赏。是年,缸套厂厂长赵满珍(女)、轴瓦厂厂长王良凡、汽车手制动器厂厂长刘梅初、曲轴厂厂长姜戊阳被评为省农民企业家。1989年,铁合金厂厂长刘会臣出席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座谈会,和与会人员一道,受到中央领导接见。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冶金机械工业企业581家,从业人员7284人,产值13600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25.06%,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12.1倍。
三、五金制品
境内手工业工匠遍布各地,生产铁钉、菜刀、剪刀、木工刨凿、炊具等日用五金制品,产品远销省内外。新中国建立前,生产多为家庭作业,自产自销。新中国建立初期,产销依旧。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铁匠从事工副业生产,多数与当地供销合作社订立加工合同,销售产品。1957年11月,魏家桥乡灵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铁业生产组,生产铁制日用品,产品自销,为县内社、队第一家五金制品企业。随后,火厂坪、仙槎桥、砂石、流泽等乡先后办起铁钉、刀剪、鼎锅等生产组,农忙务农,农闲做工,统一经营,按件(产值)计分,产品以自行推销为主,资金有困难的由银行信用社贷款。1958年冬,从事五金制品生产的匠工,均加入人民公社农具厂,以生产农机具为主。1962年,农村体制调整时,五金制品生产企业被下放到生产队经营,统一核算,按件记工。1965年,火厂坪、仙槎桥、黄陂桥、周官桥等公社将工匠组织起来,兴办五金制品企业。1969年,全县五金制品企业发展到50多家,产品由传统的土钉、刀、剪、刨凿、鼎锅等日用生活用具,发展为生产螺丝、螺帽等机械零配件。至1979年,五金制品企业已增加到244家,产值1500万元。1980年,产品不断革新,利用国营企业的边角废料、车床铁屑,薄钢板的切头、切边,生产发夹、抵手、门扣、风钩、合页、旅行剪、水果刀、铝制炊具、元钉、羊角锤、铁锹、木工锤、木工刨、酒瓶盖等1000多种产品。1986年,全县乡村五金制品企业产值1885万元,为乡镇工业产值的7.5%。1987年,骨干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产值直线上升。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五金制品工业企业969家,从业人员3703人,产值9724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17.92%,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9倍。
四、农副产品加工 1959年1月17日,仙槎桥公社五一发电站竣工投运,职工5人,以水能作动力,发电照明、碾米、加工面条,当年收入近万元。嗣后,各地以小型机械和水能作动力,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务扩展到磨粉、轧花、压面、榨油等。1970年,黄陂桥公社始办茶厂,由粗加工逐渐发展为生产红碎茶。至1975年,全县社队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为698个,拥有柴油机2022台,碾米机1066台,压面机514台,轧花机498台,榨油机70台,揉茶机140台等,除代农民加工外,逐步发展到直接经营,生产面粉、面条、红条茶、红碎茶等。1976年起,随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小型机械的增加,农副产品由简单加工逐步向高层次精制产品转轨,兴办饮料、酒类、罐头、蜜饯、粉丝、糖果糕点等企业。1987年后,打破乡、村集体经营的局限,坚持乡(镇)、村组、联户、个体一齐上,其中粮食加工和糖果糕点生产,联户、个体企业占74.44%。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12个,从业人员5396人,产值6015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11.08%,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8.52倍。
五、建筑材料 1954年起,部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砖瓦窑和石灰厂。1956年,范家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23个劳动力,生产白泥,至1958年,从业人员增加到240人,因多系妇女,定名“三八”白泥厂。该厂用油榨碾子粉碎,生产白泥粉和低质耐火材料,随后企业规模扩大,生产人员增加,改名范家山耐火材料厂,由立窑渐次扩建为隧道窑生产耐火砖,为全县第一家建筑材料企业。1969年12月,魏家桥公社刨凿厂办一水泥车间,用铁锤碎石,榨油碾子磨料,土窑烧结,日产低标号(实无标号)水泥150公斤。随着城乡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结构的改善,全县建筑材料企业由砖瓦、石灰、水泥进而发展到玻璃、防水油膏、油毛毡、石膏粉、马赛克、水泥预制构件等生产。1977年,仙槎桥公社玻璃厂建成,生产压花玻璃,年获利20多万元。1982年增建一条年产16万标箱的平板玻璃车间,因管理不善,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低劣,1986年停办,损失300多万元。是年,全县建筑材料企业158家,产值2091万元。1987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乡(镇)建材工业发展缓慢,但村及村以下建材工业稳定增长,尤以水泥预制件、砖、瓦、石灰生产量激增。1990年,全县共有建筑材料工业企业381个,从业人员4147人,产值4066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7.49%,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4.3倍。
六、化学工业 1964年,团山公社矾红厂建立,生产矾红,产品由当地供销社包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0年,范家山公社兴办化工厂,生产药用红丹,1972年转产氧化触媒。随后,各地广泛与外地化工部门和大专院校挂钩,引进技术、聘请人员传艺,企业日趋增多,生产品种扩大到硫化碱、脱膜剂、油溶黑、钡盐、黄磷、85磷酸、中铬黄、柠檬黄、立德粉、硝酸铝、水玻璃,还生产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兽药等。1978年,杨桥乡橡胶厂建成,生产橡胶水管、三角皮带、垫圈等,年产值100多万元。1987年后,一批骨干企业经过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邵东县铬黄厂,产量由1986年的754吨上升到1990年1112吨,产值由320万元上升到1336万元,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企业被评为市双文明先进单位和省预备级企业。黑田铺乡利用停办煤矿的厂房兴办幸福化工厂,生产粘结剂和铅盐9个系列化工产品,从业人员67人,其中残疾人35人,产品畅销,产值230万元。1990年,全县有乡镇化工企业81个,从业人员2400人,产值4868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8.96%,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85倍。
七、日用杂品
灵山寺乡排子窑,高楼乡坳上窑,界岭乡艾和窑生产陶器,有300多年历史,品种繁多,畅销各地。石株桥、茶子山、毛和殿的棕制品,龙公桥的草席,水东江的竹木制农具家具,都久负盛名。1956年,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日用杂品生产。由集体统一组织。人民公社前期开办的社队综合厂,日用杂品生产依产品销路和原料供需情况,逐步由综合型向专业型发展。1964年,廉桥公社兴办眼镜厂,由68人筹集资金,在外地雇请技术人员5名传授生产技艺,组织生产,产品畅销。1967年产值达46万元,年实现利润11.8万元。1970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所谓雇工剥削为由,将眼镜厂列为“地下工厂”取缔,工厂人员全部解散,财产被没收。1972年7月,茶子山公社农机厂建棕麻制品车间,生产棕制床垫、棕绳、蓑衣等,后扩建为棕麻制品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随后,各地从当地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实际出发,陆续兴办陶器、瓷器、棕麻制品、渔网、竹木家具、用具等企业。1979年,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廉桥眼镜厂复办,新建厂房3000平方米,年产值60多万元。随之,黄陂桥、周官桥、流泽等公社亦先后兴办眼镜厂。其时,廉桥公社的新民、天平、太阳大队,周官桥公社的黄渡大队,黄陂桥公社杉树坪大队,陆陆兴办眼镜厂,开始主要为社办厂加工镜架,细磨镜片,年产量达100万副,产值200余万元。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户、个体企业开始兴起,企业个数、人数、产值迅速增加。在江、浙眼镜进入县内市场的影响下,形成廉桥镇太阳村眼镜专业市场,有90多户农民兴办眼镜购销店,经营280多个品种。集市附近乡村兴办眼镜厂(店)23家,年产值50多万元。1986年,全县日用杂品生产品种1000多种,眼镜、渔网、棕麻制品为大宗,年产值达1944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7.7%。1988年,市场疲软,坚持以销促产,一批因产品质量低劣而销路不畅、连年亏损的企业停办;产品适销对路、效益明显的企业,在治理整顿中开发新产品,企业逐渐发展。1990年,全县日用杂品工业企业925个,从业人员3588人,产值3120.65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5.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1.41倍。
八、造纸、文化用品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堡面前、皇帝岭生产土纸,范家山、驻马桥生产毛笔、块墨,产品畅销省内外。新中国成立初期,造纸、文化用品生产依旧。1954年,造纸手工业者多被吸收到造纸合作工厂,笔、墨生产转入农业社的工副业组。嗣后,因土纸市场受机制纸冲击,毛笔、块墨被自来水笔和墨水墨汁所取代,生产发展缓慢。1975年11月,堡面前公社建造纸厂,利用废纸作原料,生产机制包装纸,为县内社队造纸企业之始。1976年,杨桥公社综合厂开设印刷车间,随之,公社、大队印刷企业陆续发展,承印学生作业本、记帐凭证、信封便笺等。1983年,皇帝岭乡,发动农民入股兴办造纸厂,生产再生纸,第二年产值24万元。1986年,全县有乡、村造纸厂5家,年产机制纸3234吨。1987年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新产品,产量、产值、效益明显提高。1990年,全县有乡镇造纸和其他文化用品企业62家,从业人员1768人,产值1778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3.27%,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6.14倍。
九、服装、皮件、针织品 1965年,魏家桥公社建服装厂,为农民加工服装,发展到制作成衣出售。1971年,牛马司公社搬运队建立皮鞋车间,生产工作鞋、保险皮带等。嗣后,逐步生产皮鞋、凉鞋,销售量大,接着,皮鞋厂陆续增加。1978年,社队有服装厂17家,皮鞋厂9家,共产值230万元。1980年3月,流泽乡始办针织厂,以生产晴纶衫、裤为主,第二年获全省社队企业同行业产品质量一等奖。1983年,服装、皮件、人造革制品、针织品企业,多从集体转向个体,品种多样,逐步向专业化、群体化发展。1984年,黑田铺乡群和村87%的农户,从事人造革制品生产,依生产工序,分别自发组成各种专业组,并按产、供、销分工协作,形成社会化的生产服务体系,使家庭工业开始向小而专过渡。大禾塘、黄陂桥等地,推广群和村的经验,由生产皮件保险带开始发展到生产旅行袋、人造毛皮衣,其组成形式由单一的家庭生产,发展为户与户、户与村的联合。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方便其购销,在邵东火车站设立人造革制品专业市场。产品由商贩运销贵州、云南、四川等地。1990年,全县服装、皮件、针织品企业827个,从业人员4238人,产值2595.72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4.78%,按可比价比1980年增长2.04倍。
十、电子工业 1976年9月,火厂坪公社始办无线电元件厂,生产金属管壳,嗣后,电子工业由社办发展到队办、个体办。1980年,范家山无线电元件厂,生产的101钡铁氧体磁钢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1983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6年,全县有电子工业企业6家,生产半导体金属管壳、电容器铝壳和101钡铁氧体磁钢等,产值318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1.3%。1987年后,电子元件产品滞销,两市镇应山村和崇山铺无线电元件厂等4家企业因连年亏损而转产、停产。1990年,全县有电子工业企业2个,从业人员129人,产值164.63万元,占乡镇工业产值的0.3%,按可比价比1980年减20.5%。
第三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56年,县建立多种经营办公室,管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副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由县手工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乡办工业企业由县工业主管部门兼管。1958年,各人民公社设工交部,管理社办工业。1961年,公社工交部撤销。1962~1968年,社队企业实行按行业归口管理。县手工业局设农村企业管理委员会,各区设手工业办事处,管理农村手工业。1968年10月,廉桥公社建立工交站,管理社办企业。1970年,各区、社配备1名干部抓社队企业;工交站和手工业办事处合并,改名企业办公室。企业办公室配备相应的集体干部,制定社队企业发展规划,协调生产发展中的关系。县手工业局的农村企业管理委员会,改名农村企业股,管理县内社队企业。1973年12月,县矿山管理站建立,管理社队矿山企业为主(煤炭由煤炭局归口管理),兼营锰矿石。1975年11月,县成立人民公社企业局;1981年4月,易名社队企业局,其供销经理部,分解为供销、建材两个公司,各区、社仍名企业办公室。1986年,县成立乡镇企业领导小组,县长兼任组长,工商、税务、银行、农业等部门参加。同年9月,县乡镇企业局改为乡镇经济委员会。1990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村企业逐渐走上依法经营轨道。年底,全县区、乡(镇)企业有管理单位47个,管理人员243人,实行“行政分级领导,业务归口指导”的分层式、全方位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 产品质量管理
社队企业创办初期,产品质量由企业自行把关,经营单位收购产品,不合格的当面退货。1958年“大办工业”,产品质量低劣,浪费严重。1962年起,吸取忽视产品质量造成严重损失的教训,加强岗位责任制,产品质量较为稳定,但产品质量差的现象仍时有出现。1980年后,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各企业坚持以质量求发展、求生存的宗旨,乡镇办骨干企业成立以厂长为主的质量管理小组,添置检验设备,充实质检人员。县社队企业局分期举办专门训练班。并组织质检人员巡回检查、评比,开展创优质夺名牌活动。1984年,分行业制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检测手段,做到不合格的原料不下料,不合格的毛坯不加工,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黑田铺铬黄厂(后易名邵东县铬黄厂)曾因产品质量差,货主不上门,银行不贷款,连年亏损,濒临倒闭。1984年,以厂长为首成立质检班子,投资1万元添置马沸炉、平磨仪、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等设备,选送化验员到湖南大学进修,从外地聘请教授专家21人次来厂讲课,不断开展产品质量攻关活动。生产的产品严格进行自检、互检、班检、抽检、专检等检测把关,产品质量跃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生产的中铬黄、柠檬黄获部优,畅销广州、福建、西安、贵阳、上海等地42家企业。1986年,产中铬黄337吨,柠檬黄250吨,供不应求;厂长黄新政被评为全国21名农民企业家之一。1987年,乡(镇)办企业从培训人才入手,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有767名职工参加全国全面质量管理统考,及格率为94.5%,名列全省第二,获省经委奖杯。1988年,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产品质量日趋提高。经组织全县统一质量检查,机械工业项次合格率为100%,稳定提高率为25%。1989年冬,全县乡(镇)办企业的技术人员,全面评聘技术职称,经市、县职称改革主管部门组织评委会考核评定,确认具备中级技术职称资格的146人、初级技术职称资格的162人,其中助理级495人、技术员级1126人。分别由所在企业聘任。是年,乡(镇)办企业优质产品产值率为17.7%。1990年,在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强化管理手段,把住产品质量三关(原材料、制造、检验出厂),作到不达标的产品不算产值,坚决不准出厂。是年,全县有22个乡(镇)、村企业,37种产品出口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500多万元。全县乡镇企业优质、优等产品如下表: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
1954~1957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副业组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度。人民公社初期,在劳力安排、资金筹措、生产调度、物资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实行“五统一”,生产者出工随大流,浪费严重。1962年后,社队企业实行定人员、定生产任务、定开支、定报酬、定上交任务、超产给奖的“五定一奖制”,从业人员有一定责任,企业产值由上年的590万元上升到621万元。1984年开始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其形式有:乡镇村对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实行班组或个人承包责任制。随后,逐步发展到协商承包、开标承包等,承包方与企业签订合同,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签证生效。承包指标,因企业而定,多以利润为主,超额利润,企业与乡村、企业与职工内部按承包合同分成,未完成任务部分由承包人负责补偿其全部或部分。种养业、商业饮食业和生产不稳定、经营不正常的工业企业,推行以利润为主的大包干,超额利润由承包者全得。这样,企业的发展与从业人员的责任相联系,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弊端。1986年,全县2126个乡(镇)村企业,实行集体承包、超额分成的926个,占43.6%;大包干形式的1200个,占56.4%。但是,企业实行大包干以后,承包者短期行为甚为普遍。1988年春,湾泥乡乡办企业改为双层承包和风险抵押承包的办法,即由法定代表人向企业办承包,交季度风险抵押金500元。乡罐头设备厂实行双层承包后,1~5月收入和产值未完成计划,亏损2万元,承包人被就地免职,其抵押金由企办列为罚金收缴。6月,新的法定代表人承包后,调整班子,改善管理,厂里7个管理人员各交季度抵押金200元,生产形势迅速好转,当年填补承包前5个月的亏损后,还盈利1.1万元。同年,火厂坪镇镇办企业,实行毛利与工资挂钩的办法,企业的兴衰责任落实到全体从业人员肩上,效益提高。佘田桥镇推行“厂长负责、基数包干、超利分成”的经营责任制,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同步增长。湾泥、火厂坪、佘田桥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后,1988年与1987年比,企业收入增25.5%,利润增37.7%。尔后,各企业较为稳定地实行“集体承包、厂长负责、基数包干、超利分成”的经营责任制,依企业产、供、销不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得以正确处理。但企业集体提留多数未按规定实行,积累偏少,后劲不足。1990年,全县乡、村企业贷款余额3459万元,比1986年增5.8%。
第四节 供销管理
1954~1957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工副业和乡办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市场联系销售。产品质量较好的由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包销。人民公社期间,农林场所生产的黄花菜、茶叶等主要农副产品,由供销社统一收购;纳入国家计划的定点单位,原材料由国家供应,产品按计划由有关部门收购,非定点单位全系自行销售。1978年,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生产的产品,有机械零配件、刀剪、耐火材料、打稻机、农排水管、无线电元件、氧化触媒等,由地县定点生产,当年产值580万元。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产品,由县计委年初分配生产计划,按计划供应原材料,产品由有关部门收购,仅占生产量的14.4%。计外产品原材料自行组织,产品自行销售。1979年1月,县社队企业局设立供销经理部。后分设为供销、建材两个公司,归口经营社队企业产品,帮助企业组织设备,供应原材料,推销国家计划外部分产品。是年,供销额767万元,占20%左右,约有76%以上的产品由企业自找销路。1981年后,社队企业产、供、销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计划定点生产的产品,陆续改为由企业与产品收购部门联系销售;计划内供应的原材料逐步减少,几乎取消,其购销业务全由企业自行组织。全县乡(镇)、村、联户、个体企业配备专职购销员,足迹遍全国,收集信息,寻找原料,衔接合同,以销定产。1990年,全县乡(镇)、村企业配专职购销员与外地0.5万家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往来。
第五节 收益分配
一、企业利润
社队企业开办初期,多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核算,利润无单独记载。1970年起,社队企业生产门路拓宽,企业利润增加。是年,全县社队企业实现利润108万元,为总收入的17.91%。除留企业和用于发展新企业外,用于购买农业机械5.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6.4万元。嗣后,企业不断发展,经营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渐次完善,利润逐年增加,用于支农的开支日多。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实现利润1744万元,为总收入的17.35%,净利1583万元,其用途为增加企业固定资产、补充流动资金、提取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和发展新企业1048万元,占净利的66.2%;用于支农和社会开支535万元,占33.8%,其中用于购买农机213万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80万元,支援穷队15万元,社会集体福利事业64万元,社会和其他开支72万元。1980年始,国家计划内安排供应社队企业的物资陆续取消,企业实行高价进(原材料),高价出(产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幅度,加之企业管理不善,生产和非生产费用普遍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亏损企业日增。1986年,全县乡(镇)、村企业实现利润1116万元,仅占收入的4.8%,比1978年降低37.5%,乡(镇)、村亏损企业占乡村企业的34%,亏损金额461万元。1987年后,全面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每年以区为单位,分批对副厂长、会计、保管员、车间核算员进行企业管理培训,严格收、发、领制度,加强分项核算,控制差旅费、业务费、办公费、水电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节约者奖,超支者罚,生产性的物耗、能耗,单独核算,堵塞漏洞,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连续3年以18.5%的幅度上升。1990年,全县乡(镇)、村企业实现利润1243万元,为总收入的3.22%,比1986年增长2.04%,但占总收入的比率却下降1.6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由1986年的151个增为170个,其亏损额由461万元升为729万元。乡(镇)、村企业利润使用情况为:从1970~1990年的21年,共实现利润24252万元,净利21169万元,其中用f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发展新企业12111万元,占净利润57.21%;支农和社会其他等开支9058万元,占42.79%
二、国家税金 1965年,社队种、养企业不纳税;社队工业和服务业,纳税按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修订农村社队工商税征收办法的报告》执行;生产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药、兽药、小农具以及农用车船修造,免征所得税;以本队的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为社员生活服务的豆腐坊、粉坊、油坊、粮棉加工厂等,给予定期的减税或免税照顾,仅有少量煤矿向国家交纳税金。1970年,全县社队企业向国家交纳工商税和所得税85万元(含外出经营和作业的行业向当地交纳的税金,下同),为社队企业总收入的13%。随后,社队企业经营项目日多,向国家交纳税金逐年增加。1979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实行低税、免税政策,小铁矿、小煤窑、小电站、小水泥免征工商税和所得税3年。新办企业,依不同行业分别免税2~3年,所得税按20%计征。是年,全县社队企业向国家交税466万元,比1978年减少8%。1982年,原免税产品恢复征收工商税,所得税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征最高不超过30%。1984年,贯彻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乡镇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分别不同品种和企业,继续实行减税和免税照顾,以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和供应本乡集体和农民的建筑材料免征产品税和所得税。1990年,全县乡村企业向国家交纳税金1536万元,其中所得税505万元。1970年至1990年,全县乡(镇)、村企业向国家交纳税金14876万元,其中所得税2371万元。
三、集体积累 1969年前,社队企业实现利润甚少,多无积累。1970年起,依企业生产的发展,社队企业采取滚雪球的办法,每年利用净利修建厂房、购置机械设备,发展新企业,逐渐形成积累。至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固定资产4578万元,折旧后净值3237万元,比1975年分别增长1.5倍和86%。拥有流动资金1207万元。1980年后,乡(镇)、村企业,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用历年积累兴建和扩建、改建一批骨干企业。至1990年,全县乡村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7177万元,自有流动资金4313万元,拥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935台,锻压设备216台,其他专用设备2401台,机械总动力为59911千瓦,房屋面积150多万平方米。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四、职工报酬 1958年冬,人民公社企业名义上实行固定工资制,实际上被“吃饭不要钱”所取代,职工收入甚少。1959年,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当前人民公社办工业的几点意见(草案)》,企业的井下工人和一些劳动条件较差的工人,工资高于农民,各企业虽制定了不同工种的工资标准,但实际发放到人的甚少,所欠工人的工资,在国民经济调整时,作了适当补发。1964年起,社办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分种养业、工业两类。种养业的职工,按生产队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年终决算时参加生产队分配。工业企业的职工,根据“劳动在厂,分配在队”的原则,参照国营和县属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实行固定工资制。一般月工资30元左右,发放到职工。职工再按生产队的规定,投资到队记工分,年终决算时,生产队按投资额分配实物,支付劳动报酬。队办企业职工,均按生产队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年终决算时参加生产队分配。1978年,企业职工向生产队投资限度放宽,月投资额降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发挥。1982年起,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基本工资一般月均42~48元,按月发放到人。超产奖励,按企业人均年工资4个月计算,分等发放到人。1984年,全县乡(镇)、村企业职工60899人,人均年工资(含奖金和大包干超收)664.87元,其中乡(镇)办企业702.24元,村办企业630.64元。按行业分为:农业企业473.76元,工业企业691.16元,建筑业684.38元,交通运输业937.1元,商业饮食服务业833元。1985年,实行按定额计工,按件计酬,全奖全罚,工资差距拉大,进一步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人均工资逐年提高。1990年,全县乡(镇)、村企业职工45798人,人均年工资1254元,比1984年增长88.6%,其中乡(镇)办企业1269.1元,村办企业1233.73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80.7%和95.63%。按行业分,农业企业人均年工资693.23元,工业企业1469.1元,建筑业894元,交通运输业1733.3元,商业饮食服务业1547.6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