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水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3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库
分类号:
TV62
页数:
6
页码:
122-127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52年-1979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境内水库修建发展情况。
关键词:
水库
水利工程
邵东县
内容
1952年始修水库,全为小型。1958年开始建中型水库。1966年起,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水系划全县为7个灌区,以中型水库为主,扩建与新建全面动工。至1979年,全县建成中型水库9座,小I型26座,小Ⅱ型91座,设计库容2.17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07亿立方米。中型带小型,库、渠、机相连,蓄、引、提结合,形成灌溉网络。
一、天台山灌区灌区
辖黑田铺、黄陂桥、大禾塘、雨市镇、廉桥、光陂、流泽、界岭等乡、镇。1952~1979年,灌区内建成小Ⅱ型水库7座,小I型4座,中型1座,设计库容224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130万立方米,灌田5.18万亩。
天台山水库处廉桥镇丰足村天台山脚下,距县城11公里。1952年,县长赵旭程带领技术干部,爬山越岭20天,选定坝址,经罗剑辉设计,于11月底成立兴建委员会。赵旭程任委员会主任,田瑞山任副主任兼指挥长,抽调国家干部60多人,集中民工7000人,1953年1月12日动工。指挥部成员吃住在工地,和民工一道挑土运石。文艺宣传队演出到工地。土地改革后的广大翻身农民,深知蓄水保粮的重要性,日夜三班作业,冬雪严寒不停工。春节期间,许多民工不下工地。光陂乡高度村军属彭冬秀,春节前夕,杀一头50多公斤重的猪慰劳民工。1954年8月,大坝竣工,高12.5米,蓄水250万立方米。1957年冬,大坝加高5米,增加蓄水量150万立方米。1970年10月,按中型扩建,受益队农民自带工具和生活用具上工地。1975年竣工。国家投资169.8万元,自筹178.6万元,用工242.8万个。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9米,底宽125.27米,顶宽4米,顶轴长324米,侧槽式溢洪道宽6米,堰顶高程303米,设计库容106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04万立方米。1990年9月,在抗旱期间,库水降落速度每日平均为0.277米,最大为0.34米。9月18日10时40分,大坝坝顶中心部位开始裂缝,不断延伸,至24日,裂缝长138.5米,坝顶坍塌长62米,垂直塌落8.5米,水平位移14.5米。随后,县成立整修指挥部,由一名副县长当指挥长,由受益区投工、集资、国家投资进行整修。
二、马皇冲灌区灌区
辖黑田铺、双泉铺、牛马司、范家山、湾泥等乡镇。1952~1979年,灌区内建小Ⅱ型水库10座,小I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200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17万立方米,灌田4.26万亩。
马皇冲水库位于县境北部,处落水河支流黑田铺乡马皇冲,距县城15.5公里。1958年10月动工,日夜三班作业,翌年4月,大坝竣工,蓄水量640万立方米。1971年冬,大坝加高4米,蓄水量增至840万立方米。1974年11月始,按中型水库扩建,1976年春竣工,完成土方209.58万立方米,石方21万立方米,用工510万个,耗资148.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万元。大坝为斜墙土坝,高42.5米,顶长295米。设计库容171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490万立方米。未修溢洪道,遇山洪爆发,开阐保安。
太子庙水库处新邵县潭府乡,距邵东县城19公里。1964年开始,多次进行勘测,设计库容4568万立方米,引龙山水与天台山、马皇冲、炉前水库配套。1977年12月动工,用工25万个,移动土石方20.2万立方米,耗资50万元,因库区与灌区的具体问题未协商统一,1978年12月停工。
三、黄家坝灌区
灌区辖槎江、九龙岭、仙槎桥、灵山寺、檀山铺、魏家桥、驻马桥、两市镇及邵阳市郊的蒋河桥、板桥等11个乡镇。1952~1976年,灌区内建成小二型水库14座、小一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座,设计总库容403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568万立方米,灌田9.67万亩。
黄家坝水库 处县境西南部槎江上源,距县城20公里。1958年4月勘测,9月5日民工开始疏流清基,仙槎桥、魏家桥等受益公社劳动力全力以赴,非受益的周官桥、简家陇、火厂坪公社组织劳力支援。民工自带铺盖、粮食和工具,第一批上工6500人,按部队建制编成6个团、16个营、36个连,统一指挥,分线施工。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日夜二班,统一作息时间,风雪无阻。20天后,民工增加到9600人,至翌年6月,用工416万个,国家投资232.5万元,地方自筹198.7万元。主坝长262米,高30米,副坝长388米,高15米,设计库容237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900万立方米。主坝外建水电站一座,装机2台,250千瓦。
三合水库 处县境南部槎江上游九龙岭乡三合冲,距县城14公里。1974年12月2日动工,受益队2500名民工,突击一个月,完成大坝清基、低涵截水墙开挖等基础工程。接着6500个民工突击大坝回填。人工挑运,5台履带式拖拉机辗压。突击30天,完成填土13万立方米,占总任务的四分之一,突击队下马,留2000人继续施工,至1976年8月,主、副坝枢纽工程竣工。完成工日308万个,国家投资53.75万元,自筹134.7万元。主坝高39.31米,顶轴长275米,顶宽5米;副坝高8米,顶轴长98米,设计库容104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965万立方米。主坝右侧建侧槽式溢洪道,堰顶净宽45米,建坝后建水电站1座,装机160千瓦。
四、上沙江灌区
灌区辖佘田桥区6个乡镇及双峰县的一个村。1954~1978年,建有小Ⅱ型水库14座,小I型5座,中型1座,设计总库容34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099万立方米,灌田9.16万亩。
上沙江水库位于县境东南部,蒸水上游,处佘田桥镇上沙江冲,距县城29公里。1958年冬动工,1959年2月停建。1966年10月25日动工复建,佘田桥区组织劳力施工,高峰期多达2万多人。区、社、大队主要领导上工地,现场办公,分线指挥,分段定任务,民工食宿在工地。1970年3月,枢纽工程竣工。随即,续建配套工程,至1973年冬,用工994.8万个,国家投资198.8万元,地方筹资223.8万元,完成土方204万立方米,石方45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高41.5米,顶长325米,顶宽6米,左侧建侧槽式溢洪道和双翼侧槽式溢洪道,各长100米,堰顶高程207.6米,设计库容212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20万立方米。
五、同乐坪灌区
灌区辖毛荷殿、茶子山、石株桥3个乡。1952~1977年,灌区内建小Ⅱ型水库11座,小I型5座,中型1座,设计总库容为263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49万立方米,灌田3.136万亩。
同乐坪水库位于县境南部,蒸水上源,处石株桥乡界岭冲,距县城35公里。1957年始建小I型水库。1977年8月按中型扩建,在老坝下游300米处另筑新坝。毛荷殿区组织施工。1980年12月大坝完成:1985年10月至1986年底,完成溢洪道续建和配套工程。大坝为土坝,高36米,顶轴长220米,坝顶高236米。溢洪道为侧槽式,溢洪道长30米,堰顶高程233米。设计库容11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30万立方米。低涵出口建水电站1座。
六、三都灌区
灌区辖简家垅、周官桥、龙公桥、火厂坪、砂石、流光岭、皇帝岭、高楼及野鸡坪等乡。1953~1979年,灌区内建有小Ⅱ型水库24座,小I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座。设计库容为374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552万立方米,灌田10.1万亩。
三都水库 处桐江源头双凤乡刘家冲,距县城14公里。1965年,省、地投资3万元包干。9月,灌区所辖区、社,层层动员,筹集资金,发动青壮年上阵,以军队建制形式于10月1日破土动工,任务分线包干,开展对口竞赛,枢纽、配套工程同时进行。翌年3月2日,大坝竣工,为均质土坝,高28.5米,顶长158米,顶宽6米。溢洪道为双翼侧槽式,闸门系单绞钢筋混凝土翻板,堰顶高程321.2米。设计库容11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75万立方米。修右干渠34公里,7月1日开闸放水,当年征收水费1.6万元。因建设速度和效益发挥之快,获中央和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宝田水库 处简家陇乡杜家陇,与三都水库近处相距100米。三都水库左干渠开通后,灌溉面积增加到8.3万亩,超过原计划4.5万亩,用水紧张。故于1972年10月1日动工兴建宝田水库,省投资仅8万元。为节省开支,工程指挥部组织民工挖煤炭,烧石灰,从佘田桥沙坪挑河沙。1973年1月12日,大坝枢纽竣工(系均质土坝),坝高29米,顶长118米,宽6米。双翼侧槽式溢洪道,泄洪闸门系多绞钢筋混凝土翻板闸板。设计库容109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33万立方米。施工期间,民工为淹没区农民新开稻田40多亩,并在两库靠近处开连接洞,引三都水库水入库。
七、流光岭灌区
灌区辖流光岭、崇山铺、团山、流泽、砂石等乡及双峰县花门楼、钟岭两个乡的21个村。1956~1981年,灌区内建有小Ⅱ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设计总库容239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286万立方米,灌田4.37万亩。
流光岭水库 处县境中东部,测水上源,距县城20公里。1966年9月勘测设计,由县水利水电事业费安排8万元,受益区社集资3.6万元,10月2日,500多人自带工具和生活费用,清理坝基。动工后,邵阳专署补助器材费16万元,施工增至近万人,至1967年4月4日,坝高29米。翌年12月5日,大坝内坡滑动,坝顶裂缝85米长,垂直位移3.98米,水平位移23.5米。1969年1月,组织民工近万人,历时5个月,挑出滑土10.5万立方米,回填17万立方米,被省水利厅列入工程计划,邵东、双峰两县在灌溉范围上发生分歧,工程停建。1971年9月,邵东县组织0.7万人上工地,历时3个月,主坝加高37米,建8米高100米长的副坝。10月中旬,双峰县钟岭乡2700个劳动力参修。1975年5月17日12时30分,主坝外坡滑坡,裂缝长115米,垂直下沉0.5米,水平位移0.3米。10月,两县7000名劳动力在外坡压石方10.88万立方米,用工30万个,大坝加高至40米。1979年12月13日15时30分,主坝内坡滑动,纵向裂缝长175米,垂直位移12.5米,水平位移16.5米,组织6000余劳力抛石压脚,历时16个月,完成石方21万立方米,土方13.8万立方米。到1981年4月,先后共投资604.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0.6万元,群众投工1284.06万个。主坝高40.5米,顶长275米,宽5米,副坝高11米,顶长105米,宽6米,溢洪道宽48米,堰顶高程224.2米。设计库容19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60.7万立方米,建水电站1座,装机3台,400千瓦。
7个灌区以外,有3个乡自成灌区。
斫槽乡 1958~1974年建小Ⅱ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59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26万立方米,灌田3700亩。
双凤乡 1958~1975年建小I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5座,设计库容39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24万立方米,灌田7300亩。
堡面前乡 1957~1966年建小I型水库3座,设计库容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6万立方米,灌田1600亩。
1960~1968年,双峰县组织民工,在邵东县界岭、光陂、团山公社修建群力、南冲、曲江坝三座水库,设计库容2440万立方米。在修建期间,当地群众给予了必要的支援。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