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篇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35
颗粒名称:
第四篇 水利
分类号:
F303.1
页数:
22
摘要:
邵东县地处湘、资二水分水岭地段,素有“滴水流三阳(衡阳、祁阳、邵阳)”之说。境内主要河流邵水、蒸水、测水均源于境,流短水浅。本篇记录了邵东县水利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村水利
农村资金
农田水利建设
内容
第一章 水利工程
第一节 塘坝
清代末期,官府规定兴建山塘河坝者,减征田赋,其规模以业主田亩为限,多为小型,跨户工程合资修建。咸丰二年(1852),范家山的肖家桥,由受益村民集资出力,修建龙虎坝,並挖通输水干渠一条,引水支渠3条,长7500米,灌溉西洋江两岸稻田2100亩。同治四年(1865),古林峰(现檀山铺乡内)刘、张、黄3姓农民集资,兴建长塘,历时3载,面积32亩,蓄水4万多立方米,灌田132亩。民国23年,48天无雨,田土龟裂,邵阳县政府贯彻《湖南省修建塘坝暂行规程》,成立修建塘坝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委员,发放贷款,各地亦从庙产、会产中安排谷物,整修塘坝。民国30年,县政府督促整修塘坝,至32年,今境内兴建山塘182口。民国33年,靖合乡一保(今檀山铺乡联云村)张姓农民600人,突击一夜,从槎江陡水坝上游的三里湾,开引水渠长120米,引水灌田2000余亩。1949年,境内有大小山塘6.81万口,河坝2461座,蓄水量为0.85亿立方米,每亩164立方米,全境保收面积仅3万亩。
新中国建立初期,县人民政府扶持和鼓励农民兴建河坝。1950年,毛荷殿、佘田桥、水东江及邵水两岸的农民,采用以工代赈形式,修复境内蒸水、邵水两岸的水毁工程。1952~1954年,全县各地因地制宜,新建山塘河坝664处,整修扩建5.28万口(处)。1958年7月,邵水渠化工程动工兴建,由省交通部门设计,国家投资78.5万元,沿河两岸农民筹资17万元,历时10个月,完成劳动日31、6万个,建拦河坝4座,船闸4处,增加蓄水量284万立方米,灌田3.5万亩。其时,水东江、佘田桥等地农民主要靠自筹资金,投工6.1万个,完成土石方3万立方米,建成蒸水盘石坝、石湾坝,增加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灌田0.7万亩。1964年9月,中共邵东县委副书记杨荫普率领工作组,深入洪桥公社和平大队,开展小山塘冬修试点,按田亩需水量,逐塘落实改建扩建规划,分队组织施工,历时3个月,投工1.8万个,筹资765元,兴建、扩建山塘74口,开水圳85条,长1400米,挖储水池99个,新增蓄水量22万立方米,725亩水田提高抗旱能力20天以上。11月20日,中共邵东县委批转《和平大队挖深加高山塘,建设基本农田》的经验,组织区社中共书记实地参观。旋即,全县掀起以整修山塘为重点的水利冬修高潮。是年,全县投工529万个(人均8个),整修山塘3.8万口,新建山塘1000口,增加蓄水量200万立方米。斫〓公社野鸡坪大队,处海拔400米的石山上,原有19亩自流灌溉的水田,在1958年建落水岩水库时,被公社划给了邻队,只剩下28亩天水田,遇旱减产。大队中共支部副书记周银生,从1964年冬季起带领群众大干3个冬春,用工1.4万个,将漆树坑山塘加筑起一座长57米、底宽32米、高15米的石坝,使蓄水量由2000多立方米增加到4万立方米;开引水渠一条,长670米,使原来的天水田旱涝保收,又新开水田20多亩。1970年,全县大队、生产队干部被组织前往野鸡坪参观,学习推广其经验。尔后,各地从实际出发,逐队规划,整修山塘,加固河坝。小工程以队为单位,组织施工,跨队工程,统一规划,联合兴修,每年冬季突击3~4个月。至1973年,全县挖深加固原有山塘4.8万多口,裁湾取直河道500多条,筑坝1600多座,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但个别队毁塘开田,县革命委员会及时发出通知予以制止。嗣后,每年冬季都整修塘坝,并开新塘,至1980年的7年中,共兴建山塘500口。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山塘随水系承包到户,老化工程由受益户联合整修,然规模甚小,有的山塘多年失修。1982~1985年,全县水利投工比前3年少48%,不少山塘,放水人人动手,整修无人过问,效益降低。1985年冬,中共地方组织和人民政府,在冬修水利中,将整修山塘河坝列为重要内容,坚持小型为主,自办为主的原则,组织劳动力全面施工,各方筹措资金,不少乡村出现了类似60年代修塘坝的场面。1988年,龙公桥乡小寺村,筹集资金3.5万元,人均38元,投工1.22万个,突击两个月,完成土方1.5万立方米,挖深加高山塘28口,增加有效蓄水量15万多立方米。1989~1990年,全县水利冬修投工、投资总额,达到70年代初期的水平。7.8万口(座)塘(坝),蓄水量达1.35亿立方米,比1986年1.14亿立方米增加2100万立方米。
第二节 水库
1952年始修水库,全为小型。1958年开始建中型水库。1966年起,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水系划全县为7个灌区,以中型水库为主,扩建与新建全面动工。至1979年,全县建成中型水库9座,小I型26座,小Ⅱ型91座,设计库容2.17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07亿立方米。中型带小型,库、渠、机相连,蓄、引、提结合,形成灌溉网络。
一、天台山灌区灌区
辖黑田铺、黄陂桥、大禾塘、雨市镇、廉桥、光陂、流泽、界岭等乡、镇。1952~1979年,灌区内建成小Ⅱ型水库7座,小I型4座,中型1座,设计库容224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130万立方米,灌田5.18万亩。
天台山水库处廉桥镇丰足村天台山脚下,距县城11公里。1952年,县长赵旭程带领技术干部,爬山越岭20天,选定坝址,经罗剑辉设计,于11月底成立兴建委员会。赵旭程任委员会主任,田瑞山任副主任兼指挥长,抽调国家干部60多人,集中民工7000人,1953年1月12日动工。指挥部成员吃住在工地,和民工一道挑土运石。文艺宣传队演出到工地。土地改革后的广大翻身农民,深知蓄水保粮的重要性,日夜三班作业,冬雪严寒不停工。春节期间,许多民工不下工地。光陂乡高度村军属彭冬秀,春节前夕,杀一头50多公斤重的猪慰劳民工。1954年8月,大坝竣工,高12.5米,蓄水250万立方米。1957年冬,大坝加高5米,增加蓄水量150万立方米。1970年10月,按中型扩建,受益队农民自带工具和生活用具上工地。1975年竣工。国家投资169.8万元,自筹178.6万元,用工242.8万个。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9米,底宽125.27米,顶宽4米,顶轴长324米,侧槽式溢洪道宽6米,堰顶高程303米,设计库容106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04万立方米。1990年9月,在抗旱期间,库水降落速度每日平均为0.277米,最大为0.34米。9月18日10时40分,大坝坝顶中心部位开始裂缝,不断延伸,至24日,裂缝长138.5米,坝顶坍塌长62米,垂直塌落8.5米,水平位移14.5米。随后,县成立整修指挥部,由一名副县长当指挥长,由受益区投工、集资、国家投资进行整修。
二、马皇冲灌区灌区
辖黑田铺、双泉铺、牛马司、范家山、湾泥等乡镇。1952~1979年,灌区内建小Ⅱ型水库10座,小I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200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17万立方米,灌田4.26万亩。
马皇冲水库位于县境北部,处落水河支流黑田铺乡马皇冲,距县城15.5公里。1958年10月动工,日夜三班作业,翌年4月,大坝竣工,蓄水量640万立方米。1971年冬,大坝加高4米,蓄水量增至840万立方米。1974年11月始,按中型水库扩建,1976年春竣工,完成土方209.58万立方米,石方21万立方米,用工510万个,耗资148.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万元。大坝为斜墙土坝,高42.5米,顶长295米。设计库容171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490万立方米。未修溢洪道,遇山洪爆发,开阐保安。
太子庙水库处新邵县潭府乡,距邵东县城19公里。1964年开始,多次进行勘测,设计库容4568万立方米,引龙山水与天台山、马皇冲、炉前水库配套。1977年12月动工,用工25万个,移动土石方20.2万立方米,耗资50万元,因库区与灌区的具体问题未协商统一,1978年12月停工。
三、黄家坝灌区
灌区辖槎江、九龙岭、仙槎桥、灵山寺、檀山铺、魏家桥、驻马桥、两市镇及邵阳市郊的蒋河桥、板桥等11个乡镇。1952~1976年,灌区内建成小二型水库14座、小一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座,设计总库容403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568万立方米,灌田9.67万亩。
黄家坝水库 处县境西南部槎江上源,距县城20公里。1958年4月勘测,9月5日民工开始疏流清基,仙槎桥、魏家桥等受益公社劳动力全力以赴,非受益的周官桥、简家陇、火厂坪公社组织劳力支援。民工自带铺盖、粮食和工具,第一批上工6500人,按部队建制编成6个团、16个营、36个连,统一指挥,分线施工。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日夜二班,统一作息时间,风雪无阻。20天后,民工增加到9600人,至翌年6月,用工416万个,国家投资232.5万元,地方自筹198.7万元。主坝长262米,高30米,副坝长388米,高15米,设计库容237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900万立方米。主坝外建水电站一座,装机2台,250千瓦。
三合水库 处县境南部槎江上游九龙岭乡三合冲,距县城14公里。1974年12月2日动工,受益队2500名民工,突击一个月,完成大坝清基、低涵截水墙开挖等基础工程。接着6500个民工突击大坝回填。人工挑运,5台履带式拖拉机辗压。突击30天,完成填土13万立方米,占总任务的四分之一,突击队下马,留2000人继续施工,至1976年8月,主、副坝枢纽工程竣工。完成工日308万个,国家投资53.75万元,自筹134.7万元。主坝高39.31米,顶轴长275米,顶宽5米;副坝高8米,顶轴长98米,设计库容104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965万立方米。主坝右侧建侧槽式溢洪道,堰顶净宽45米,建坝后建水电站1座,装机160千瓦。
四、上沙江灌区
灌区辖佘田桥区6个乡镇及双峰县的一个村。1954~1978年,建有小Ⅱ型水库14座,小I型5座,中型1座,设计总库容34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099万立方米,灌田9.16万亩。
上沙江水库位于县境东南部,蒸水上游,处佘田桥镇上沙江冲,距县城29公里。1958年冬动工,1959年2月停建。1966年10月25日动工复建,佘田桥区组织劳力施工,高峰期多达2万多人。区、社、大队主要领导上工地,现场办公,分线指挥,分段定任务,民工食宿在工地。1970年3月,枢纽工程竣工。随即,续建配套工程,至1973年冬,用工994.8万个,国家投资198.8万元,地方筹资223.8万元,完成土方204万立方米,石方45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高41.5米,顶长325米,顶宽6米,左侧建侧槽式溢洪道和双翼侧槽式溢洪道,各长100米,堰顶高程207.6米,设计库容212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20万立方米。
五、同乐坪灌区
灌区辖毛荷殿、茶子山、石株桥3个乡。1952~1977年,灌区内建小Ⅱ型水库11座,小I型5座,中型1座,设计总库容为263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49万立方米,灌田3.136万亩。
同乐坪水库位于县境南部,蒸水上源,处石株桥乡界岭冲,距县城35公里。1957年始建小I型水库。1977年8月按中型扩建,在老坝下游300米处另筑新坝。毛荷殿区组织施工。1980年12月大坝完成:1985年10月至1986年底,完成溢洪道续建和配套工程。大坝为土坝,高36米,顶轴长220米,坝顶高236米。溢洪道为侧槽式,溢洪道长30米,堰顶高程233米。设计库容11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30万立方米。低涵出口建水电站1座。
六、三都灌区
灌区辖简家垅、周官桥、龙公桥、火厂坪、砂石、流光岭、皇帝岭、高楼及野鸡坪等乡。1953~1979年,灌区内建有小Ⅱ型水库24座,小I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座。设计库容为374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552万立方米,灌田10.1万亩。
三都水库 处桐江源头双凤乡刘家冲,距县城14公里。1965年,省、地投资3万元包干。9月,灌区所辖区、社,层层动员,筹集资金,发动青壮年上阵,以军队建制形式于10月1日破土动工,任务分线包干,开展对口竞赛,枢纽、配套工程同时进行。翌年3月2日,大坝竣工,为均质土坝,高28.5米,顶长158米,顶宽6米。溢洪道为双翼侧槽式,闸门系单绞钢筋混凝土翻板,堰顶高程321.2米。设计库容11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75万立方米。修右干渠34公里,7月1日开闸放水,当年征收水费1.6万元。因建设速度和效益发挥之快,获中央和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宝田水库 处简家陇乡杜家陇,与三都水库近处相距100米。三都水库左干渠开通后,灌溉面积增加到8.3万亩,超过原计划4.5万亩,用水紧张。故于1972年10月1日动工兴建宝田水库,省投资仅8万元。为节省开支,工程指挥部组织民工挖煤炭,烧石灰,从佘田桥沙坪挑河沙。1973年1月12日,大坝枢纽竣工(系均质土坝),坝高29米,顶长118米,宽6米。双翼侧槽式溢洪道,泄洪闸门系多绞钢筋混凝土翻板闸板。设计库容109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33万立方米。施工期间,民工为淹没区农民新开稻田40多亩,并在两库靠近处开连接洞,引三都水库水入库。
七、流光岭灌区
灌区辖流光岭、崇山铺、团山、流泽、砂石等乡及双峰县花门楼、钟岭两个乡的21个村。1956~1981年,灌区内建有小Ⅱ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设计总库容239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286万立方米,灌田4.37万亩。
流光岭水库 处县境中东部,测水上源,距县城20公里。1966年9月勘测设计,由县水利水电事业费安排8万元,受益区社集资3.6万元,10月2日,500多人自带工具和生活费用,清理坝基。动工后,邵阳专署补助器材费16万元,施工增至近万人,至1967年4月4日,坝高29米。翌年12月5日,大坝内坡滑动,坝顶裂缝85米长,垂直位移3.98米,水平位移23.5米。1969年1月,组织民工近万人,历时5个月,挑出滑土10.5万立方米,回填17万立方米,被省水利厅列入工程计划,邵东、双峰两县在灌溉范围上发生分歧,工程停建。1971年9月,邵东县组织0.7万人上工地,历时3个月,主坝加高37米,建8米高100米长的副坝。10月中旬,双峰县钟岭乡2700个劳动力参修。1975年5月17日12时30分,主坝外坡滑坡,裂缝长115米,垂直下沉0.5米,水平位移0.3米。10月,两县7000名劳动力在外坡压石方10.88万立方米,用工30万个,大坝加高至40米。1979年12月13日15时30分,主坝内坡滑动,纵向裂缝长175米,垂直位移12.5米,水平位移16.5米,组织6000余劳力抛石压脚,历时16个月,完成石方21万立方米,土方13.8万立方米。到1981年4月,先后共投资604.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0.6万元,群众投工1284.06万个。主坝高40.5米,顶长275米,宽5米,副坝高11米,顶长105米,宽6米,溢洪道宽48米,堰顶高程224.2米。设计库容19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60.7万立方米,建水电站1座,装机3台,400千瓦。
7个灌区以外,有3个乡自成灌区。
斫槽乡 1958~1974年建小Ⅱ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1座,设计库容59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26万立方米,灌田3700亩。
双凤乡 1958~1975年建小I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5座,设计库容39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24万立方米,灌田7300亩。
堡面前乡 1957~1966年建小I型水库3座,设计库容9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6万立方米,灌田1600亩。
1960~1968年,双峰县组织民工,在邵东县界岭、光陂、团山公社修建群力、南冲、曲江坝三座水库,设计库容2440万立方米。在修建期间,当地群众给予了必要的支援。
第三节 渠道
1955年,由灌区群众投工,修建天台山水库左、右干渠3000米,后不断延伸。
1958年冬,斫〓人民公社修建落水岩渠道,3000多个劳动力,突击3个月,在石山上开渠道15公里,因标准低,渠水利用率不高。随后各地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组织专业队按图施工,安排专人抓工程质量检查。1960年1月,黄家坝水库建左、右干渠,成立指挥部,集中劳动力0.6万多人,统一指挥,分线负责,历时两年半,建通水流量1立方米以上的干渠98.2公里,支渠174公里;建钢筋混凝土高架渡槽4座,长246米;倒虹吸管14座,长3445米;挖隧洞11处,长1345米。1963年7月,马皇冲水库建右干渠,长30公里,流经灌区3个公社的53个大队。于双河口建县内第一座石拱渡槽,长34米,宽3米,高9米,技术员谢伯奇,在施工中和民工抬石头,砸断左腿仍不愿离开工地。1964年4月15日竣工后,学习双峰县千金水库“长藤结瓜”的经验,按灌区库塘相连,渠道用“三合泥”(以石灰、黄泥、河沙拌和)铺底防渗。1973年,马皇冲水库左干渠建东山渡槽,高29.8米,长200米。施工中,因砌拱石进度不平衡,于12月30日导致垮拱,民工刘放群、黄坤之等7人当场牺牲。刘放群之父刘长寿,不为子悲,上工地连干一个冬春不停工,刘的行动激励了广大民工,被群众誉为“治水英雄”。其时,三都水库按河南省红旗渠经验建标准渠,两年中建成块石垫底、方石砌墙、水泥沙浆勾缝的干渠72公里;有的用方石砌拱盖土,改明渠为暗渠,渠道引水,渠面种作物。1978年3月,同乐坪水库左干渠杉山坳至长源建混凝土圆管渠道,历时1年11个月完成,长5.66公里,直径1.6~1.9米。1981年7月,县水利局在上沙江水库右干渠11+000~330砌石渠段进行黄泥灌浆防渗试验,以解决石料衬砌渠道的渗漏。每公里造价2500~3500元,流量为1.5~2.5立方米/秒。是年8月10日,上沙江水库左干渠光洪渡槽动工兴建,长400米,过水约1个流量,为县内最大的U形渡槽。1983年6月5日,娄底水利局组织人员对黄泥灌浆防渗进行鉴测,渠水利用系数为0.7,比试验前提高了一倍。1988年,全县水利冬修运动全面开展,疏理渠道,提高标准,列为重点内容之一。由受益单位投工集资,以原有渠道为基础,统一设计,乡镇组织施工,分段组织技术人员,按设计要求,做到长度到头,深度到底,堤高到顶,宽度到边。混凝土工程,确定专人把好材料配比、施工质量和养护等三关。连续二年,疏理渠道440条,长809公里,其中改建成高标准渠道380公里。到1990年,全县有各类引水、输水渠道455条,长2968公里,连结中、小型水库和山塘、河坝等所有水利工程,形成长藤结瓜式的纵横交织的灌溉网系。
第四节 机电提灌工程
一、电力提灌
1958年6月,宋家塘乡湖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安装20千瓦电动机配水泵提水,扬程15米,流量为0.08立方米/秒,灌溉农田800亩。1961年秋,国家投资15万元,受益单位投工修建马家坝电力提灌站,年底建成,灌田4600亩。嗣后,随着农村电力和水库水源的不断增加,电力提灌工程逐年增多。按受益面积,以小型为主、自办为主,100千瓦以上的工程,由县水利部门统一规划,安排经费,不足部分由受益单位筹集。至1980年,全县有电力抽水机655台,10014千瓦,灌田14.88万亩。
1982年后,小型工程增多,村、组自办为主,有的由受益户联合兴办,按实际受益面积收取费用。1990年,全县有电力提灌工程912处,装机926台,1.66万千瓦,灌田13.1万亩。
邵东县100千瓦以上电力提灌站情况如下表:
二、水轮泵提灌
1963年12月,仙槎桥公社铜鼓大队首建立式40—4型水轮泵1台,1964年5月竣工,扬程4米,流量为0.1立方米/秒。不耗油,不用电,利用水能提水,灌田200亩。1964年,全县共安装19处22台水轮泵,灌溉农田3462亩。同年12月,县成立专业队,对主要河流邵水、蒸水、槎江、桐江进行普查、勘测,按地形、流量,逐队规划,全面安排,由受益社、队集资,国家适当补助,兴建水轮泵站,水轮泵站逐年增多。是年,贺绿汀资助家乡1500元建水轮泵站,从黄家坝水库左干渠泵水灌溉五一大队农田。至1974年,全县建成各种型号水轮泵站255处,水轮泵301台,灌田2.46万亩。同时开展碾米、压面等加工。1976年,电力提水机械增多,水轮泵逐渐减少。1990年,全县仅有水轮泵131台。
三、内燃机提灌
1957年冬,湾泥乡红模村、魏家桥翟家村、和平村,由水利部门投资,安装煤气机为动配8K—S8型水泵提水。1958年后,内燃机为动力的小型移动式提水设备和固定式电力抽机逐年增多。1975年,全县内燃机抽水机发展到1790台,14802千瓦,灌溉面积30.5万亩。1982年后,小型电动抽水机激增,单户购置多。至1990年,全县共有内燃机动力抽水机5717台,总动力21333千瓦。
第五节 地下水开发
境内石灰岩地貌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地下溶洞多,水资源丰富,经省地质勘测部门多次勘测,按径流模数法估算,地下水储量达5亿立方米,可开发量约1.65亿立方米。1965年9月25日,双凤公社永久大队,集资4400元,用工1900个,堵截张家岩暗流,岩水外溢,灌田100亩。1970年元月,县革委副主任岳长发,带领水利局技术干部叶青云,在斫〓公社勘测地下水,以黄花秆扎火把照明,拄拐棍探路,逢岩洞就仔细勘探。1971年3月15日,叶在野鸡坪大队用绳索系身探岩时,绳断,以身殉职。中共邵东县委员会根据叶生前的愿望,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于9月21日,向全县发出《向叶青云学习》的决定。长流水大队九江岩,经探明暗流出处后,投资2万元,1976年冬,暗河截流竣工,灌田200多亩。1977年7月截流坝穿孔,改用125马力柴油机发电,配抽水机提水,灌田40亩。1981年,国家投资50.1万元,群众筹资11.8万元,完成土石方26万立方米,在双凤、流泽等地开发地下水工程92处,提水灌田7350亩;同时解决了1.03万人的生活用水困难。此后,斫〓、双凤、流泽等乡村,继续筹集资金,组织劳动力,兴建地下水截流工程,至1986年,竣工496处,用机械提水灌田1万余亩。1987~1990年,每年抗旱时,地表无水地下找,在垄田低洼处开凼挖井,取水灌田,4年共开挖取水井550多口,抗旱灌田4500多亩。
第二章 抗旱 防洪
第一节 抗旱
邵东处亚热带季风区,夏秋多干旱。新中国建立前,晴几日半月,农民即用龙骨车、孔明车、戽桶等传统工具抗旱。然蓄水工程小,有效蓄水少,且土地私有,占水不均,豪强掠夺,灾情加剧。遇连续干旱,不少人抬菩萨、游庙堂、唱戏、宰猪羊,祈神求雨,仍然“禾苗干枯,人多流徙”。民国23年(1934),干旱48天,稻田龟裂,粮菜失收,灾民剥树皮挖野菜充饥,卖儿鬻女、逃荒毙命于途者众多。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蓄水量日益增多,遇上干旱,中共地方组织和人民政府,动员各方,全力抗旱。1956年,从6月13日起,连续43天未下雨,全县43万亩稻田受旱。简家陇、皇帝岭等乡组成联合抗旱指挥部,调集各农业社120条龙骨水车,接成2公里长的“车龙”,从简家陇的雷公坪泉井提水,翻过范家坳、兴隆岭,从7月上旬起连续抗旱15天,日夜三班作业,并组织木工队上工地巡迴修整车具,使800多亩高岸田灌上水,在大旱年成,每亩产稻谷180多公斤。抗旱期间,《湖南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向全省报导、推广了邵东县各地“全面规划,联合抗旱”的经验。
1966年后,农村提灌机械增多,抗旱形式由传统工具联合抗旱,转变为统一调度机械,统一调配水源,辅以龙骨水车相配合,及时解决高岸田缺水的困难。70年代中,插花性短期干旱年年出现,其中夏秋连旱或秋冬连旱100天以上的有3年。1974年7月21日起,连续103天无雨,县成立抗旱指挥部,抽调县属机关200多名干部,深入旱情严重的社队,动员县内20多家厂矿企业,出动提水机械34台,在油料、电力供应上,压工业,保农业,全县1700台固定式动力抽水机和164台电动抽水机,全面开动,提水灌田,使全县44.7万亩晚稻,每亩仍收谷171公斤。1980年8月3日,邵东首次使用高炮人工降雨。射炮6分钟后,云层密布之处即下阵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普遍使用小功率内燃机、电动机提水机械。1985年,夏、秋连旱130天,投入抗旱提水的各种动力提水机械9001台,总动力5.6万千瓦。在抗旱中,县级领导驻区包乡,县机关和区乡干部,驻乡包村,发动群众用好现有库水、塘水,开挖地下水,并帮助调解水利纠纷,团结抗旱。全县43.2万亩早稻,亩产仍然达433公斤,39.42万亩晚稻,亩产409公斤。1990年7月2日至9月21日无雨,日蒸发量为9毫米左右。9月20日,全县7.8万口山塘,有2500多口枯竭,中小型水库蓄水量仅剩下四分之一。中共邵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动员全县人民,全力抗旱。县城机关出动360名干部,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农村,分区包干,帮助解决抗旱中的困难。8月底,全县出动柴油机7523台,电动机2258台,总功率为4.7万千瓦,以及1500多条水车,日夜提水抗旱。火厂坪镇浩然村,在三都铺水库干渠断水的情况下,出动劳动力400多个,投工1200多个,在田垄中挖砂凼140多处(2~4米深),安装提水机械55台,潜水泵36台,提水灌田,救活晚稻110多亩。9月4日,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杨正午在检查时,对浩然村民这种地表无水地下找的毅力给予充分赞扬。9月8日,中共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浩然村召开市属各县县委书记参加的抗旱现场会,其经验迅速在各地推广。
第二节 防洪
境内年降水量在1150~1350毫米之间,月份分布不均,春末夏初多暴雨,4~6月约占44%左右,遇特大暴雨,山洪爆发,河水泛滥,邵水、蒸水沿岸,易受洪涝灾害。民国元年至38年(1912~1949),境内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8次,其中12、13和26、27、28年均连续发生;洪灾最为严重的是38年农历5月上旬(6月1~7日)连续大雨,6日为甚,山洪爆发,佘田桥、宜春桥、水东江一带2000多间房舍毁于一旦,死3000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地方组织与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兴建蓄水工程,搞好水土治理,营造防护林,防止洪涝灾害;平时,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暴雨前作好防洪准备,减少损失。1962年6月27日上午,降雨227.9毫米,黄家坝水库(中型)溢洪道过水深0.8米,陡坡段被冲毁,危及主坝安全,县成立抢险指挥部,抽调100名劳力抢险,连续两天两夜,轮流冒雨守护工地。1970年后,9座中型水库建立水文观测站,配置水文仪,开展水文观测预报,为防洪保安和搞好水利调度提供依据。1975年10月,贯彻全省水库防洪保安全会议精神,组织技术力量,安排专用经费,对全县中、小型水库的病险情况进行调查,建立档案,按管理体系,实行民办公助的原则,小型水库以社队筹资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器材费,逐工程进行治理。至1980年,国家投资250万元,社队筹资90万元,群众投工20万个,完成大坝加固工程15处,枢纽保安工程250处,防洪安全系数提高。1987年后,针对县内突发性暴雨年年出现的特点,每年于4月份组织干部对全县中、小型水库进行安全检查,对重点工程建立安全防汛卡片,落实责任制度。至1990年,大雨暴雨期间,水库大坝未出现事故。
第三章 水土保持
第一节 水土流失
邵东境内成土母岩地质复杂,土壤种类多,红壤土占山地、旱土面积的88%,易于流失。东部毛荷殿、石株桥、茶子山等地,风化花岗岩面积达144平方公里,风化厚度10~30米,含砂量42%,无粘结力,农民称为“豆腐渣石头”,更易流失。民国时期,人口稠密之处,在25。以上陡坡地垦植过度,森林覆盖率开始降低,每逢雨季,砂随水流,遇暴雨时大片崩垮。1949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8%。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在全面开发利用山区、丘陵区自然资源时,注重扩大耕地,忽视了红壤土易于流失的特点,刨草皮,烧山灰,治虫搞“三光”;毁林开荒,森林锐减。197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56年的40%减少到21.5%,而耕垦指数却由27.4%提高到40%。凡植被破坏区,均属水土流失地段,蒸水上游的花岗岩红壤区尤为明显,邵水与测水流域灰岩红壤与砂岩红壤区,面蚀与沟蚀面积不断扩大,“剥皮山”或岩石裸露现象不断出现。1982年测算,全县每年土壤流失总量约359万多吨,以致表土走失,河床堆高,塘库淤塞。
第二节 预防与治理
1952年,双忠乡(今茶子山乡内)农胜村农民刘赋兄弟牵头,筹集资金、器材,组织劳动力,在砂土严重崩塌的崩龙坑,修筑土谷坊拦蓄泥沙,稳定山基。1954年4月,蒸水上源被列入全省水土保持重点试验示范区。9月,县人民委员会成立蒸水水土保持指挥部,第一副县长任指挥长。11月,蒸水水土保持试验站成立,全面规划,由点到面,一个一个山头,一条一条水沟进行治理,至1957年冬,用工26.3万个,国家投资9.7万元,兴建土谷坊383座,石谷坊598座,柴谷坊477座,防崩护脚11处,防洪堤157处,溪流改道132处,植树造林2.9万亩,封山育林5.1万亩,共治理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随即,治理区域扩大到桥边塘、堡面前、荷公殿和槎江等地,控制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1958年6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谭余保、胡继宗率领省委生产检查团视察茶子山乡芭蕉村,对水土保持工作题词,以示表彰。9月,中共邵东县委副书记李群出席全国第三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会上介绍了邵东县搞好水土保持的经验,获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旗表彰。继而,全县在大办工业、大办钢铁、大办公共食堂中,森林随意砍伐,原建立的柴谷坊、土谷坊、防洪堤失修,致水土流失加剧。
963年,县组织工作组,对全县不同类型的流失地域,进行调查,制订治理规划。蒸水上源重点地段的5.1万亩山地实行封山育林;并以大队为单位组织专业队,修复或兴建土石谷坊。1964~1970年,全县共建防洪防崩等工程480处,治理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嗣后几年,各地曾一度毁林开荒,耕地面积虽然增多,但多数未成水平梯土,加之造林育林实行全垦全抚,再次加速水土流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总结前段经验教训,坚持以封山育林为主,强调退耕还林,造林改为带垦、穴垦,控制水土流失,并加强工程管理。1981年,水利部门在石株桥公社太平冲和江子槽,建立花岗岩红壤丘陵区降雨与产流砂观察试验站。1982年4月,由县农委牵头,从农业、林业、农机、水利、能源等单位抽调科技干部10人,在蒸水上源,按流域定点实地勘测,编制《邵东县蒸水上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对近期和远期治理目标与实施措施提出具体方案。每年冬季,按照规划要求,以村为单位,组织劳动力逐段治理,用工总量按人口摊派到户。茶子山、石株桥、毛荷殿3个乡,一个冬春,群众投工18万多个,修建防护工程340多处,茶子山乡农胜村,治山、治沟、治河坝连年不断,使原“小雨流砂,大雨崩山”的严重流失局面得到控制,全村林茂粮丰。1984年5月,国家水土保持协调小组授予农胜村“水上保持先进单位”称号。1985~1990年,国家对全县水土保持投资31.5万元,群众投工620万个,兴建各种水土保持工程2.5万处,治理流失面积94.5万亩。但土、石谷坊易受大水冲毁,年毁年修。1990年,全县有水土流失面积28.67万亩,折合为191.1平方公里,比1949年少88.9平方公里。
第四章 水利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民国时期,土地私有,境内山塘、河坝、泉井由业主自管。新中国建立后,较大规模的山塘、河坝,成立管理机构,在灌溉范围内,选出管理人员,负责工程管理。1952年,各乡成立塘坝管理委员会,安排水利冬修任务,制订管水用水规定,调处水利纠纷。1954~1956年,规模较大的工程由县水利部门管理,一般塘坝、泉井由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管理。1957年后,水库逐年增多,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中型水库由县管:灌溉范围跨公社的小I型水库,由区管理,未跨公社的,由公社管理;小Ⅱ型水库由大队管理。1970年开始,跨公社以上工程,由受益单位选出代表组成灌区代表会,从代表中选出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防洪保安,工程维修,用水安排,水费征收,综合经营等。机电排灌工程,由承建单位管理。100千瓦以上的电排机埠成立管委会,配备专人管理。1982年后,山塘、泉井随水田承包到户,多由承包户自管,有的由村组统管;小型的机电提灌设施,建立机手承包责任制,实行“四定”(灌溉面积、收费标准、机手报酬、工程养护)。1990年,全县有水利管理员650人,其中专职管理员329人,分工负责小Ⅱ型以上水库和100千瓦以上的电力提灌工程。山塘实行联户或单户承包责任制,灌养结合,以鱼养塘。1986~1990年,工程经营收入中,用于工程管理达360万元。
第二节 灌溉管理
一、用水管理
农村土地私有时,农村灌溉用水,由农户自管自用。农业合作化后,水利设施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实行“合作用水”和“一把锄头放水”的制度。生产单位确定专职放水员,建立超流域引水与长藤结瓜式的新型灌溉体系,逐级落实水权、水费、管水、维修和机构,推行“六先六后”的用水原则,即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干后湿、先急后缓、先活水后死水、先塘水后库水。同时对水利工程实行定蓄、引水量,定库水补给量,定灌溉面积,定抗旱天数的“四定”制,强调水量余缺调剂和一把锄头关放水,对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者实行表扬和奖励,对超用者加倍收费,对浪费者罚款,以加强用水一盘棋,放水一条龙的管理,适时适量,合理灌溉,节约用水,充分发挥水的功效。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灌溉实行渠道维修包段和流量包段,提高引水利用系数,根据蓄水量和干旱程度,按照受益面积分配水量,由管理单位统一水权,统一调度,推广三都水库“四定”、“五统一”办法,即定面积、定闸口、定流量、定时间,统一领导、统一水权、统一调度、统一负担、统一维修,但用水浪费现象仍然严重。1987~1990年,恢复灌区代表大会制度,本着均衡受益,保证农业,兼顾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原则,实行两个包段、统一水权的办法,使权、责、利直接与灌溉效益挂钩,利用系数明显提高。
二、水费征收 1965年始,水库供水向受益单位征收水费、水粮,其标准,依各自工程维修和管理需要,经县农林水行政管理单位同意,灌区代表会议审议通过而定。全县中型水库,每亩受益面积征收水费0.21元,,粮食0.5公斤,以生产队为计算单位,大队平衡;水粮由粮食部门在秋粮入库时一并征收,水费由水库管理所逐队收取。独成灌区的小I型、小I型水库,参照中型标准,增减不一。嗣后,水库工程维修和管理的变化各异,水费、水粮征收标准有所提高。1978年,县内中型水库,每亩受益面积,有0.2、0.5、0.8~1.5元不等。1979年,全县共征收水费11.9万元。1982年起,水粮征收停止,水费提高,并实行二步水费制,一是基本水费,灌区范围内的受益面积,按田亩统一计算,每亩征收0.5~0.8元;二是水量水费,按水库实际放水量,每1000立方米收水费3~5元,按实际用水,计算到田,与基本水费合并结算,由水库管理所派员征收。收费困难。乡级财政体制建立后,水费征收纳入固定上缴范围,统一结算,一次付款,确保水费征收的稳定性。1986年,全县共征收水费62.86万元。1987年后,征收标准适当提高,自流灌溉基本水费每亩0.8~1.5元,水量水费每1000立方米7~12元,提水减半,节约水量,按节约部分的价值奖三分之一,超过者加倍收款。水费收缴:黄家坝、马皇冲、天台山3个中型水库由受益乡的乡财政包干上缴;上沙江、神前洞水库放水前预交一半,抗旱用水后补清;三都铺、流光岭水库由乡水管站直收,年终结算;同乐坪由村负责统交。征收的水费,45%用于工程维修,55%用于管理站经费开支。1990年全县共征收水费230万元。
第三节 综合利用
一、发电
1958年10月,范家山乡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龙虎坝水电站,装20千瓦的发电机1台,装灯500多盏,供周围6个高级社照明。随后,蒸水、邵水上源桐江、槎江等河段陆续建小水电站,至1990年,全县建小水电站54座,装机62台,容量3644.5千瓦,年发电量306.9万千瓦,其中,属全民所有13座18台,容量1675千瓦;并入大电网的6座14台,容量1525千瓦;小水电升压变压器14台,容量3750千伏安;3~1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32台,容量2860千瓦;3~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01.6公里,低压线路213公里。
二、养鱼
蓄水工程竣工蓄水后,各工程单位指定或配备专人,培养鱼苗,放养成鱼。1963年,县鱼苗繁殖场建立,在天台山水库大坝下建鱼池31口,面积41亩,是年孵化鲢鱼60万尾,随后孵化草鱼、鳙鱼。1965年,全县水库养鱼产量60吨。1969年,上沙江、同乐坪、畔塘冲(小I型)等水库,相继建立鱼苗繁殖场,孵化鱼仔,除自养外,还承担周围社、队的鱼苗供应。随后,水库养鱼列为工程管理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型水库,配专业人员养鱼,并购置相应设施,食料由青草、猪牛粪发展到投食饼肥、磷肥、配合饲料等,并加强鱼病防治。1980年,水库养鱼面积6400亩,产鱼76.8吨。1982年后,放鱼制度改革,坚持承包经营,工程单位与放养对象签订包成本、包产量、包上交的承包合同。1990年,全县水库养鱼面积1.19万亩,产鱼302吨,亩平23.7公斤。
三、综合经营 1978年始,随着工程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各工程管理单位,利用其资源优势,由单一的水面养鱼,发展到种、养、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的综合经营。1979年,9座中型水库综合经营收入27.6万元,国家水利事业费仅补1.52万元。1982年,综合经营项目进一步扩大,坚持统一规划,分线承包,收入增加。上沙江水库管理所,职工34人,在开展综合经营中,统一规划,分线承包,库中养鱼,栏内养猪,土里种果树,建场孵小鸡,开办罐头食品厂,1985年,产柑桔罐头155吨,产值40万元,加上其他经营收入,纯利3万多元。随后,各水库管理所开展养鱼、养猪、发电、办工厂、开商店、搞运输、承包水电建设等综合经营,收入不断增加。、1990年,全县综合经营收入470万元,纯收入55万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