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章 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1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水产
分类号:
S9
页数:
4
页码:
109-11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湖南省邵东县境内水产养殖业的情况,邵东有池塘、水库、江河等水域面积16万亩,占区域面积的6%。天然鱼种有草、鲢、鳙、鲤、鳊、青、鲫、银鲴等30余种;水生经济作物有水芋、茭白、莲藕、荸荠等。
关键词:
渔业
水产品
水产养殖业
邵东县
内容
第一节 鱼苗繁育
清乾隆二十年(1755),坝上张家(今檀山铺乡联营村)张上智,新开鱼池,从湘潭挑“鱼水”,经2~4月育成鱼苗,卖给农户饲养,盈利可佳。因而年年去挑,并向亲属传授育苗技术,使鱼池逐步增多。至光绪元年(1875),鱼池增加到108口,鱼苗除供本地外,还运销武冈、湘西等地。嗣后,培育技术逐步扩散。清末民初,发展到太平、中乡、仁风、万安等地,每年鱼汛(春分前后)前夕,数百人肩挑鱼盆,身带“盐蛋”(鱼食料),往湘潭、衡阳,采集鱼仔。1949年,檀山铺、流光岭、佘田桥、水东江、高桥、简家陇等18处,成为鱼苗集中培育地,年产苗在0.5亿尾左右。
新中国成立初期,培育形式依旧。1958年,县商业、农业部门联合组成鱼苗调运办公室,用车船调运鱼苗,供应18个鱼苗基点队。3年中,调运鱼苗0.6~0.8亿尾。1959年6月,县农业水利局副局长刘宝成,赴广东学习家鱼人工孵化技术。回县后,在水东江公社鱼苗场进行试点,选捕200尾亲鱼集中饲养,翌年5月下旬,用人工催情授精方法,第一批鱼苗人工孵化成功。邵阳专署农业局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1963年8月,县鱼苗繁殖场建立,职工15人,建鱼池31只,面积41亩,湖南省水产局派驻工作组指导技术。是年,县鱼苗场孵化鲢鱼60万尾。嗣后相继孵化草鱼、鳙鱼。1967年,以县鱼苗繁殖场为基地,培训人工繁殖技术。1969年,上沙江、同乐坪水库和高桥公社霞光大队,檀山铺公社大塘大队家鱼人工繁殖,均获成功。随后,繁殖场地和鱼种不断增加。1977年,县内有家鱼人工繁殖场10处,繁殖草、鳙、鲢、银固等鱼苗1.14亿尾,其中草鱼占57%。全县鱼苗实现自给,结束了200多年来从湘潭、衡阳采运鱼苗的历史。
1980年后,鱼苗人工繁殖,除国营、集体场所外,并向个体专业户发展。1990年,全县有人工繁殖场(点、户)42处,产卵池46口,环道孵化池168口,技术人员102人,孵化青、草、鲢、鳙、鲤10个品种,产鱼苗2.63亿尾;是年,全县有鱼种培育池1.44万个,面积2600亩,培育出草、鲢、鳙、鳊2500多万尾,其中16公分以上的鱼苗1700多万尾。
第二节 池塘养鱼
饲养品种主要为草、鲢、鳙、鳊、青、银鲴等。明崇祯十六年(1643),太平二都麦子坝(今崇山铺乡内)一户农民在宅前开凿一口池塘,水面5亩,深2米,既有肥、污水流入,又可引溪河活水调剂,投放草鱼为主,多种混养,勤放饲草,亩产鲜鱼50~60公斤,高于一般塘1倍至数倍。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一都、太平二都农民用同样方式放养,池塘养鱼增多,鲜鱼销售邵阳、衡阳、永丰、黑田铺一带,鱼肥味鲜,称“太平鱼”。晚清、民国时期,“太平鱼”的放养经验扩展到佘田桥、仁风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地方组织和人民政府发动农民充分利用池塘水面养鱼。1952年,县产鱼488吨,比1949年增长30%。1956年起,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投鱼种,按产量给放养户记工分,参予分配。1957年,全县鲜鱼产量1564吨,比1952年增长2.2倍。1962年,流光岭、佘田桥等重点产区,各生产队确定专人放养,按同等劳力记工分。1971年,全县塘鱼产量2176吨,其中流光岭、佘田桥区占60%以上。1973年,团山公社双河大队有鱼塘134口,水面68亩,实行定人、定塘、定成本、定产量、定报酬,超产奖励的办法,亩平产鱼205公斤,高的达800公斤,被多次评为省、地(市)养鱼先进单位。是年10月,省农业部门在县召开全省山塘养鱼现场会议,推广双河大队“五定一奖”的经验。嗣后,县内山塘养鱼及其放养形式和报酬多为“五定一奖”。1979年,全县鲜鱼产量3639吨。1980年,推广杨桥公社标产承包鱼塘的办法,水面利用率提高,管理精细,鱼病防治加强。是年,塘鱼产量达4888吨,居全省各县第四位。6月,省农业部门在县召开全省丘陵地区山塘养鱼现场会议。1982年,鱼塘以多种形式承包经营,养鱼专业户出现,饲料以饲草、家肥为主,配放磷肥、氮肥和配合饲料。1986年,全县山塘养鱼专业户达1500户。流光岭乡石山村养鱼专业户尹春轩,种植黑麦草、苏丹草1.5亩,年收饲草2万多公斤,养鱼水面4.9亩,产鱼2300公斤,亩均511公斤,纯收入5400元。团山乡双河村村民舒宜生有鱼池2.6亩,产鱼1038公斤。1988年,县畜牧水产局在佘田桥、杨桥、崇山铺、野鸡坪等8乡(镇),开展“万亩片成鱼高产试验”。草、青、鲤鱼搭配放养,在常规投料的基础上,每亩水面增施化肥90公斤,2000亩水面增投草鱼抗菌药饵,提高抗病能力,年底出塘,亩产鲜鱼316.4公斤,比常规饲养高产30%。1990年,全县池塘养鱼面积4.73万亩,产鲜鱼8850吨。
第三节 水库养鱼
1953年,黄金洞水库建成蓄水,投鱼放养。随着水库的不断兴建,放鱼面积增加,1965年,全县水库产鱼60吨。1970年,水库养鱼列为工程管理经费的来源之一。中型水库配备专业劳动力养鱼,购置相应设备,增投草、肥:改善管理,加强鱼病防治,产量日增。1986年,全县水库养鱼面积8000亩,产鱼146吨。1987年,光塘水库进行高产养鱼试验,种植苏丹草、黑麦草11亩,勤投放,加投猪牛粪、氮肥、磷肥等,每亩净产鲜鱼146公斤。1990年,全县水库养鱼面积1.19万亩,产鲜鱼302吨,亩平25.2公斤。
第四节 稻田养鱼
1956年,龙公桥乡农民黄德庄,在1.2亩稻田中,挖“十”字沟,投放粗子草鱼600尾,放养7个月,出鱼480尾,重45公斤。周围少数农民跟着放养。1965年,高桥公社霞光大队,稻田养鱼面积206亩,培育鱼种3万多尾。1976年,又利用春留的15亩晚稻秧田,在播种前每亩放鱼1~2万尾,放养30~50天,每亩收入100元。1977年,廉桥公社幸福大队有4个生产队,与县鱼种繁殖场联合,生产队出水田,鱼场出鱼苗,放养1月,收入五五分成。1980年,全县利用晚稻秧田5200亩,培育鱼苗3600万尾。随后,少量生产队开始在双季稻田养鱼。1983年,槎江公社九龙大队农民郑太平利用1.71亩双季稻田养鱼,稻鱼共生互利,粮、鱼增产,年内产鱼119公斤。县水产部门总结经验,印发稻田养鱼高产技术资料11.5万份,培训技术人员453人次。1985年,全县稻田养鱼1万亩以上。尔后,因干旱洪涝出现,加之鼠害严重,放养面积减少。1990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2600亩,产鱼299吨,亩产11,5公斤。
第五节 鱼病防治
境内鱼病主要有赤皮(松鳞)、烂腮、肠炎三种,多在八、九月发生。1956年,县农业局整理印发了《制止鱼病死亡的几个办法》,介绍单鱼“三病”症状的鉴别和用中草药防治办法。1958年7月,县畜牧水产学校开设鱼病防治课程,培训技术人员,开展鱼病防治。1970年,推广以化学药剂为主,结合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1974年,学习广东顺德县鱼病防治法,就地取种,制造各种“人工疫菌苗”,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1982年,共制“草鱼细菌性菌苗”30万毫升,在县内36个公社注射5公分以上的草鱼181.4万尾,免疫力85%。1984年,仙槎桥,杨桥等地使用稀土防治鱼病,病死率降低41%。1986年,县水产站调查605口养鱼池塘,发病的395口,为65%,减产92吨。1987年,县畜牧水产局和县农业局、省水产研究所协作,研制成功稀土合剂,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腮,比常规药物防治,疗效高14%以上,且提高鲜鱼增重率20%左右。是年,县鱼药厂建成后,用中草药多味与敌百虫、稀土配合,制成草鱼抗菌药饵,在高产试验区投饵,亩平减少鱼病损失14公斤。尔后,逐步在全县推广。1988年,全县暴发性鱼病发生,危害严重。1990年,“四病”发生面1万亩,县水产部门组织技术力量研究防治办法,全县鲜鱼产量比上年减产6%。
第六节 捕捞
民国时期,境内邵、蒸、测水两岸民众,多有下溪河捕捞鱼、虾的习惯。主要捕捞工具有钓竿、捞兜、虾扒、铲兜、手网、手罾、拜罾、拖网等。魏家桥有少量农户,以放养鸬鹚捕鱼为业。境内年捕捞量70~80吨。新中国成立初期,捕捞依旧。1963年,贯彻邵阳专署《关于严禁毒鱼、炸鱼、捕杀亲鱼,保护渔业资源》的布告,严禁一切单位和个人毒鱼、炸鱼;每年春分至小满系鱼类产卵季节,禁用任何渔具捕捞亲鱼。1969年,全县捕捞量仅15吨。1982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捕捞者逐渐增多,为保护鱼类资源,县人民政府印发通告,禁止滥捕、乱捕、毒鱼、炸鱼,违者视情节轻重,由当地政府和司法机关处理。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后,县印发宣传学习资料1100份,广泛宣传。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渔业法规学习会,司法、农业、水产等部门参加学习,研究制订了渔政管理制度,但盗渔、滥捕现象仍常有发生。1990年,全县捕捞量仅25吨。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