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11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畜牧
分类号:
S8
页数:
5
页码:
104-108
摘要:
本章记录了湖南省邵东县境内畜牧经济的发展情况,境内畜牧业以养猪和饲养鸡鸭为主,畜禽种类有猪、马、牛、羊、兔、鸡、鸭、鹅等,种类繁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牧经济
畜牧
内容
第一节 家畜
一、猪
(一)饲养量 养猪为农户主要副业,素有“养猪肥田,杀猪过年”之说。《湖南省畜牧调查资料集》载:民国29年(1940),据邵阳县统计资料析,东乡境内出栏猪8.8万头,养猪户占农户57%,户平养猪0.93头。民国37年,灵官殿、甘棠角1509户农民,其中597户养猪,出栏猪608头,户均0.4头;其时,集镇槽坊、旅店户饲养量多于农户。1949年,境内农户养猪14.03万头,户均1.03头,其中出栏猪5.65万头,户均0.43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动农户发展生猪生产,并在饲料、资金等方面,给养猪困难户以扶植。1953年,全县生猪饲养量20.86万头,其中出栏9.47万头,折肉4263吨,每头45公斤,比1949年增长48.7%。是年7月,县家畜配种站引进约克夏公猪1头,为本地母猪配种。1954年,春涝夏旱,粮食减产,饲料缺乏,饲养量减少。对此,中共邵东县委召开发展生猪生产的专门会议,提出国家扶植,部门支持,帮助农民户户养猪。1956年2月12日,县人民委员会印发《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农户饲养肉猪,每户增划饲料地1分(养母猪为1.5分)。粮食、银行、商业部门在饲料、资金等方面给以扶植。两年中,粮食部门安排生猪饲料粮(大米指标)1060吨,商业部门预付派购定金15.6万元,银行发放生猪贷款20万元。完成派购任务后的农户,允许自宰自食、上市出售,价格可上浮9.8%。1957年生猪饲养量29.4万头,户均1.76头(按乡村人口,下同),比1953年增加40.9%。
1958年冬,社员私人养的猪,被收归集体公养,大办集体养猪场,管理粗放。尔后3年,粮食严重减产,精饲料缺乏,1961年仅养9.29万头,且瘦弱不堪。1962年开始,贯彻“公养私养并举,私养为主”的方针,划给饲料地,开放仔猪交易所,多养不多购。1964年,全县生猪饲养量31.4万头,其中私养占80%以上。1967年,农民家庭养猪受到限制,生猪发展缓慢,1969年,社队园艺场普遍兴建,坚持以短养长方式,强调发展集体养猪。1970~1975年,两次贯彻省革委在宁乡召开的养猪会议精神,对私人养猪的限制放宽。1978年,上调价格提高23%,猪粮比价趋向合理,私人养猪遂多。198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78.7万头,户均3.5头。
1982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人民政府对专业养猪户在种源、资金、饲料等方面给予优惠。1983年10月,界岭公社界岭大队彭桂桥购买生产队原猪舍一栋(10间),专业养猪,在饲养场门边贴上对联:“专门养猪,莫道此事无出路;业在勤劳,自有明灯照前程”。饲养瘦肉型猪217头,出栏168头,纯收入3828元,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1985年,生猪取消派购,全县养猪专业户发展到514户,养猪12200头,出栏生猪9403头。是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定邵东县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确定11个饲养基点,在资金、种猪、饲料等方面给予扶植,以基点带动周围乡村,二元、三元杂交瘦肉型猪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85.6万头,当年出栏42.56万头,每头肉重61.5公斤。
(二)品种改良 1952年前,境内生猪全为地方品种,嘴短、肚大、腿短、肥肉多。1953年7月,县内从新宁县农场购进大约克夏猪5头,腿长、肚小、好动、瘦肉多,由专区农场、县农场和家畜育种站饲养,利用约克夏公猪与本地母猪配种28胎生产杂交猪。1958年3月,县农校从湖南省畜牧研究所引进苏联大白猪6头,繁殖种猪100头,推广到集体养猪场。
1965年后,从外地引进良种猪逐年增多,到1980年,先后10批,共引进约克夏、大长白、中长白391头,国营场所养282头,区食品站养73头,大队饲养场养36头,所繁殖的仔猪,多由本场饲养,少数供应给农户。是年,外贸出口猪增多,杂交猪收购价比本地猪高20%,杂交仔猪一时供不应求。1981年,县家畜育种站和杨桥、火厂坪、毛荷殿等公社兽医站,用约克夏、长白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与本地母猪配种,全年配种865胎,产仔7000多头,农户争购。1982年,县从屠宰税中拨款8.2万元,购长白、约克夏公猪14头,增添人工取精、授精设施,在县内新建人工授精配种站12个,全年配种6200胎,产仔猪3.67万头,占饲养总量5.07%,杂交猪推广到908个大队。1984年,引进丹麦公猪6头,人工授精点增加到27个,选用本地砂子岭猪、邵花猪为母本,发展二元、三元杂交猪,逐步形成地方良种杂交优势。1985年,全县有国外良种母猪1829头,地方良种母猪1306头,二元杂交良种母猪4587头,共占母猪总数30%。1990年,全县牲猪杂交改良品种占饲养总量一半以上。
(三)疫病防治
民国时期,养猪户一般采取放痧、扎耳、钻“羊子”(肿大淋巴结)等土法治疗猪病。猪疫流行,则束手无策。新中国建立后,牲猪疫病防治不断加强。1953年3月,十五区(黑田铺)设立县内第一个兽医联合诊所,成员11人。同年10月,县畜牧工作者协会成立,会员222人,各区成立分会,定期研讨牲畜疫病防治的有关问题。对生猪疫病,采用生物免疫注射为主,结合药物治疗。1953年5月,廉桥、团山、佘田桥、灵官殿等地,猪丹毒流行,死猪2733头,县组织人员及时扑疫。1956年,全县注射猪丹毒疫苗2.67万头次,猪瘟疫苗0.51万头次,猪肺疫苗0.76万头次,占饲养量21.8%。尔后多年,各地兽医人员实行分工包干,开展疫病检查,加强预防,发现疫病时集中治疗,控制蔓延。1960年,全县注射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猪副伤寒疫苗24.7万头次,其中猪瘟疫苗注射13.12万头次,占饲养量57.8%。由于猪疫免疫密度不大,连续8年,区域生猪瘟仍不断发生。1970年1月,有19个公社试行生猪“三包”(防疫、去势、治疗)防疫合作制度,饲养户按猪交纳“三包”费,兽医站如期为“三包”生猪进行防疫治疗,疫病减少。1971年,水东江公社兽医站制剂室建成,两年生产药剂40多种,疗效96%。1974年,家畜“三包”防疫在全县推行,防疫费标准为:肉猪0.8元、母猪1.2元;饲养户交费后,因防治失误死的猪,由兽医站按规定赔款。1975~1986年,猪肺疫、猪瘟、猪丹毒疫苗防疫注射,年约100万头次左右。1987年,猪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直至1990年,猪病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二、牛
有水牛、黄牛两种。民国时期,多为户养,有的多户共养。民国29年(1940),据廉桥、石株桥、简家陇、大禾塘、檀山铺等地调查,农民户均养牛0.31头。1949年,境内22%的农户养牛3.33万头。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放耕牛贷款,颁布保护耕牛的规定,饲养量逐年增多。1953年有存栏牛3.62万头,其中黄牛2.3万头,水牛1.32万头。1954年,金融部门发放耕牛无息贷款4万元,给农业社买牛。杨桥、佳木、社竹、庙塘4个乡建立民营配种站,选育良种,增强役力。同时,各农业社定期开展耕牛评比,对精细饲养耕牛的农户实行奖励。1956年,县组织各乡兽医人员,挑选体型高大、雄性强、无恶癖的67头公牛,在全县建立54个配种站。1957年存栏牛发展到4.25万头。“大跃进”期间,重用轻养,1961年,死牛7767头。1962年,耕牛固定到生产队,建立饲养、役用责任制,母牛产仔,集体与饲养户按价5∶5或7.5:2.5分成。1964年,推行母牛配种怀孕、产仔、满周岁“三报喜”和“三奖励”的制度,促进仔牛发展。1965年,全县耕牛增加到4.45万头。尔后多年,养、用制度打乱,耕牛逐年减少。1978年,耕牛改良站对917头耕牛采用冷冻精液人工配种成功,但耕牛存栏数量继续减少,至1982年仅2.94万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初期,役牛按水田面积承包到户,联户共养。随后作价变卖为私养。由于一般农户种田2~3亩,养牛种田不合算,加之耕作机械增加,多卖牛请人代耕。1983~1990年,全县存栏牛保持在2.6~2.7万头之间,比1977年减少30%多。
三、羊
双凤、九龙岭、斫〓等山区,饲养山羊。1952年,全县存栏羊6900头。1956年,羊皮价格提高,饲养户增加。1958年底,存栏羊发展到9523头。随着耕地的扩大,作物种植面积增多,山羊放牧条件受限制。少数社队甚至禁养山羊。1970年全县存栏羊降至3081头。尔后多年,继续减少,1977年仅1277头。1982年,羊肉价格提高,市场畅销,饲养量开始增多。1990年4月,县畜牧品种改良站从慈利县引进马头羊种53头,集中于大云山饲养,7个月产仔65头。年底,全县存栏羊4100头。
四、马驴
民国时期,境内少数富户养马,供乘骑用。马属西南种系,体型小,行动灵活。新中国建立后,从外地购进少数马、驴,供短途运输用。1979年,发展到805头。1980年,小型机动运输车增多,马、驴逐年减少。1990年,全县有马140头,驴13头。
五、兔
民国时期,境内部分农户养兔,皮肉兼用。兔重1~1.5公斤,产后即可配种,称“月月兔”。新中国成立后,兔种增多。1957年,县内饲养10.1万多只。1958年,县农校从外地引进安哥拉毛用兔和立克斯、麦紫兰皮用兔,因饲养管理不易,未全面推广。1978年,县外贸、农牧部门从江苏等地引进长毛兔种,供销部门聘农民技术员辅导饲养,养兔专业户发展甚快。1979年,檀山铺公社桎木大队张意吾,饲养4只长毛兔繁殖仔兔,至1981年,发展到1090只,两年产兔毛10.3公斤,兔毛仔兔出售收入1656元。1982年,县内专业养兔183户,养兔8000多只。全县养兔9.76万只,其中长毛兔8.97万只,产毛8.5吨。1983年后,兔毛滞销,价格骤降,饲养量急剧减少。1990年仅6700只。
六、犬猫
境内农民有养犬防盗、养猫捕鼠的习惯。民国时期,多数农户养犬一头、猫一只,山区猎户养犬1~2头。新中国成立后,森林逐渐减少,无野兽可狩。“大跃进”中,生活集体化,诛犬殆尽。1978年后,农户养犬者增多,因易传播狂犬病菌,政府明命禁养,但禁而不止。而灭鼠多采用药饵毒杀,猫亦随之被毒,数量急骤减少。1990年,个别农户和城镇居民亦养家犬及猫,供防盗、捕鼠和观赏用。
第二节 家禽
境内家禽,以鸡为主,遍及农户:鸭、鹅不多。饲养方式均为户外放养,让家禽自觅饲料,因而产量很低。1949年,存笼家禽39.85万羽,户均3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禽的农户日益增加,同时,农业生产合作社也组织专人饲养鸭群,增加收入。1958年,县内鸡、鸭、鹅存笼98.85万羽,户均6羽。是年,县农校先后引进北京油鸡、澳洲黑鸡、北京鸭、狮子鹅等品种。冬,农村办公共食堂期间,社员养禽失去条件,存笼禽减少60%。1962年,发展家庭副业,家禽饲养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存在各种限制,1963~1979年期间的人均饲养量,只保持在1只左右。1979年,崇山铺公社祝胜大队开办孵房,孵雏禽20万羽。翌年,全县开办集体孵坊16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养鸡、养鸭专业户迅速发展。1986年,全县养鸡专业户517户,存笼鸡3.9万羽,产蛋155.3吨;养鸭专业户631户,存笼5.75万羽,产蛋652.5吨。专业户以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带动周围饲养户,饲养量增加,1990年全县家禽饲养总量586.5万羽,其中出笼289.2万羽,折肉2892吨,存笼297.3万羽。
第三节 养蜂
民国时期,魏家桥、界岭、汪塘、水东江、崇山铺等地少数农户养蜂,年产蜂蜜2吨左右。1957年,县农场从外地引进意大利蜂40箱,逐步繁殖。1959年,分水坳园艺场定为意大利蜂繁殖基地,向各地推广种源。1964年,全县意大利蜂发展到525箱,产蜂蜜10吨。“文化大革命”期间,饲养量减少。1975年,仅存302箱。1976年,崇山铺公社成立养蜂队,养蜂110箱,年产蜂蜜3吨。1980年,全县养蜂2091箱,产蜜53吨。1982年后,紫云英播种面积减少,蜜源短缺;原由大队放养的专业队,陆续改从经商办企业,养蜂量逐年减少。1990年,全县仅养蜂512箱,产蜜12吨。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