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耕地 肥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09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耕地 肥料
分类号:
F321.11;S141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的耕地及肥料的情况。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管理
耕地
耕地利用
耕地资源
内容
第一节 耕地
一、面积
邵东境内历来人多耕地少。清道光年间,朝廷鼓励开荒垦植,开垦成片荒地一亩,免征田赋3年:开垦零星荒地,永免田赋。至宣统年间(1909~1911),境内人平耕地1.6亩左右。民国时期,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人口增加幅度较大,人平耕地面积减少。1949年,原邵阳县人民政府接收国民政府田粮清册,境内有耕地70.02万亩,其中水田51.94万亩,旱土18.08万亩,按农业人口(下同)人均耕地1.24亩。
新中国建立后,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人民政府鼓励开荒,扩大耕地。1952年秋,全县开展查田定产,逐丘块丈量,划分等级,县内共有水田54.64万亩,旱地19.01万亩,农业人口60.41万人,人均1.22亩。1953年,中共邵东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在搞好原有土地经营的同时,依靠集体力量,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至1957年,全县新增耕地5.24万亩,加上原有面积,实有耕地78.9万亩,其中水田54.06万亩,旱土24.84万亩,农业人口63.78万人,人均增加仅1厘地。
1958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增多,县乡公路、县社工业建设等占用耕地3.76万亩,加上其他占地,至1961年,全县耕地比1949年减2.59万亩,人均减少0.13亩。1963年,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耕地被固定到生产队,开荒扩地增粮不增加征购。三年调整时期,全县增加耕地1.48万亩。1965年冬,斫〓公社野鸡坪大队用工250个,在石头山上开田0.25亩,第二年种水稻收谷90公斤,取名“娘婆子丘”;后连续5年在石山上开田25亩,开一丘,种一丘,实现口粮自给。1969年,全大队向国家交售粮食2500公斤,为全县开发耕地增产粮食作出榜样。1970年,全县组织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分批到野鸡坪大队参观,区社领导干部到基层办点,分队规划,增扩耕地。至1975年,全县增加耕地近6万亩,减去这段时期修建中型水库6座、小I型水库8座、小Ⅱ型水库33座,兴建县乡公路395公里,以及建设乡镇办企业等用地,全县实有耕地71.87万亩,按农业人口87.7万人计算,人均0.82亩。1980~1986年,全县因建设小集镇和农村住房、开采小煤窖、退耕还林等,减少耕地7300多亩。1987年1月7日国家公布《土地管理法》后,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建设用地实行法规监督,并对节约用地、新开耕地实行奖励政策,连续4年,全县新开耕地1436亩。然建设用地面积多于新增面积。1990年,全县共有耕地70.71万亩,农业人口103.53万人,人均仅0.68亩;总耕地中,水田47.32万亩,旱土23.39万亩。
二、土壤改良
民国时期,境内农民春挑菜土下田,冬挑田泥进园,改良土壤,促进增产,有“两土不和,作年好禾”之说。但因封建的租佃关系多变,改良面积甚少,85%的农田浸泡过冬,“发秋”田多。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地方组织和政府发动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改良土壤。1955年起,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劳动力,在水田翻耕前挑配“客土”,至1957年,改良冷浸田、“发秋”田1万多亩。1958年开展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查明水稻土中有潜育性稻田15万多亩,占水稻土的30%,分布于低洼渍水地带,地下水位在30公分左右,犁底层现积水,其中13万亩有强亚铁反映,禾苗回青慢。1960年10月,县农业水利局制订了全县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的规划。嗣后,各级领导干部蹲点办样板,组织农民种植绿肥,使用磷肥,在低洼田开沟排水,至1965年,全县水田冬浸面积减少到5.6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是年冬,中共邵东县委农村政治工作部组织工作组,深入大田公社进行田园化试点,对大田、新桥、新禾、梅岭、里安、金泉、兴隆、太和等9个大队成片的4680亩稻田,统一规划,分队施工,丘块朝向一致,纵横开沟,沟渠相连,排灌便利,使地下水降低到30公分以下,水旱轮作。试点结束后,组织参观。各地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深开“三沟”(围山沟、排水沟、灌水沟),排除“三水”(地下水、矿毒水、山洪水),以生产队为单位,改坡土为水平梯土,分队进行:跨队工程,统一组织劳动力,联合施工。到1976年,全县改坡土为水平梯土5.8万亩,水稻低洼田开明沟4164条,挖深老沟4758条,深泥田开暗沟380条,总长65.4万米,使8万亩潜育性稻田降低地下水位,绿肥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亩。1982年,推广祁阳县官山坪红壤实验站在潜育性田中“起垄栽培”的经验,早稻增产一成以上。全县连续三年,起垄栽培的稻田达11.74万亩,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双泉铺、大禾塘、周官桥、毛荷殿等22个乡,在其中低洼田面积多的52个村,用开沟排地下水的方式,改造潜育性稻田2.02万亩,挖深加宽排水沟384条,长6.55万米。1990年,全县改造低产田15万亩,其中起垄栽培面积12.5万亩,水旱轮作面积2.5万亩,增产粮食1万吨左右。
第二节 肥料
一、家肥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使用的肥料主要是人粪尿、厩肥、火土灰、枯饼、塘泥、土杂肥等。水稻收割后,浸冬田中多沤有星子凼,以猪牛粪、人粪拌草沤制,作底肥。追肥多以人粪尿或枯饼拌山灰。
新中国建立后,不断开展爱国丰产运动,县内普遍以烧火土灰、刈青叶、挖地皮、刨草皮、制堆肥、挑(洗)塘泥、检野粪、换陈土砖等办法,增加肥源。1962年,各生产队建立家肥收集制度,任务到户,定期收集,年终分配时计价结算,粮肥挂钩,奖罚年终兑现。农户积极积制农家肥。1973年,推广团山公社完善大队“四养田”经验,即扩种绿肥,以田养田;沤制凼肥,以凼养田;勤垫猪牛栏,以栏养田;挑、洗塘泥,以塘养田,有机肥施用量普遍增加。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肥、土杂肥各户自备自用,随着牲猪饲养量的增加,猪粪用量增多。水稻杂交组合种植面积扩大后,不少农户实行稻草还田。1990年,据农业局典型调查,每亩稻田各种家肥使用量在50担左右。
二、绿肥
民国时期,境内范家山、宋家塘、黑田铺、简家陇、佘田桥、水东江、毛荷殿等地,在水稻收割后,种植蓝花苕子和蚕豆等作绿肥。1949年种植面积4万亩,其中蓝花苕子占绝大多数,由于排水条件差,绿肥田易渍,产量不高。
新中国建立初期,绿肥仍以蓝花苕子为主,1955年种植8.19万亩。因蓝花苕子生长期长,影响双季稻插秧季节,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61年全县仅种3.12万亩。1962年试种绿肥紫云英,生长期短,产量高,且采用根瘤菌接种成功。从此,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74年发展到40.44万亩,占稻田面积84%,一般亩产鲜草1.5~1.7吨。其时,县内部分地方试种黄花苜蓿、田菁,开展稻田养萍,均未普及。1981年后,杂交晚稻苗秆深、阴蔽度大,紫云英前期生长受到影响,加之水田承包到户,开沟排水不便,使鲜草产量降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90年,全县种植面集16.91万亩,比1980年34.47万亩减少50%。
三、化肥 1952年开始施用硫酸亚,多用于水稻及蔬菜追肥,效果明显。后施用面陆续扩大,品种有硝酸铵、氯化铵、尿素等。1954年,施用标准氮肥345吨。1955年春,县农场施用过磷酸钙改造“发秋田”,回青期提早3~4天,翌年全面推广,群众称之为“灵”肥,施用量不断增加。1967年,使用品种增加钙镁磷、磷矿粉。1973年,磷肥、氮肥年施用量均在2万吨以上;并开始使用钾肥、复合肥,防止水稻青风倒伏,效果明显。1979年,使用锌、钼、硼等微量元素。1982年,试用稀土,对水稻、经济作物进行喷施,面积1.8万亩,均获增产,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奖。1983年,喷施面积4.5万亩。因氮肥施用量过多,禾苗易于青风倒伏,而且土壤板结。1984年后,氮肥施用量逐年减少,钾肥,复合肥施用增多。1990年,全县每亩耕地施用氮肥55.5公斤,钾肥6.1公斤,复合肥9.8公斤,磷肥29.4公斤。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