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06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296.44
页数: 15
页码: 31-45
摘要: 本章记录了邵东县建置沿革情况,包括县域位置、建置演变、行政区划、及县城、区、乡、的沿革情况。
关键词: 地方志 建置 湖南 邵东

内容

第一节 县域位置
  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处北纬26。50'~27。28',东经111。30'~112。05'之间。东与双峰县、衡阳县接壤,南和祁东县毗邻,西跟邵阳市郊区、邵阳县交界,北同新邵县、涟源县相连。东起汪塘乡满足村,西至驻马桥乡粘谷村,宽56.7公里;南起石株桥乡界岭村,北至斫〓乡岩泉村,长59公里,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合265.31万亩。其中丘陵地90.56万亩,岗地71.75万亩,山地57.54万亩,平原28.78万亩,水域16.68万亩。总面积占全省面积的0.83%1990年城乡人口111.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县城两市镇至首都北京市1488公里(直线距离,下同),至省会长沙市168公里,至邵阳市27公里。
  第二节 建置演变
  邵东县地域系原邵阳县东乡,建置时,以地处邵阳县东而名。
  县地历代归属: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0年)属楚国地。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属长沙郡地。
  汉朝,初属长沙王国昭陵县地。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析昭陵置立昭阳侯国,建侯城于桐江北岸铜钱湾(今黄陂桥乡同意村),城址犹存,属零陵郡。今县境分属昭陵县、昭阳侯国地。
  三国,初属蜀,后入吴。吴宝鼎元年(266)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属昭陵郡。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为邵陵县,昭阳县为邵阳县,县境分属邵陵县、邵阳县地。
  南朝陈,并邵陵入邵阳,从此今邵东全境属邵阳县地,直到1952年邵东置县时止。中间仅五代晋天福间(936~942)邵阳县改称敏政县。民国2~16年(1913~1927)邵阳县称宝庆县。
  1951年11月17日,邵阳县人民政府在境内成立邵东办事处。1952年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成立邵东县,隶属邵阳专区。
  1977年12月1日,邵阳地区分为邵阳、涟源两个地区,邵东县隶属涟源行政公署。
  1983年7月,邵东县改属邵阳市,至1990年无变更。
  第三节 行政区划
  清末,邵阳县编为18乡,56都,今邵东地域有15个都。
  民国初,乡村组织先为团、保、甲,后为区、保、甲、庙4级。邵阳县设30区,428保。今邵东地域为震中、保厘、万安、亲义、太一、太二、平六、仙槎、仁风、卫东等区。民国19年(1930),实行区域自治,并区设乡,乡以下为村。至民国21年元月,邵阳划为10区、255乡、16镇,区冠以数字名。邵东地域为二区和三区。
  二区辖1镇36乡。即:两市镇,平山、六合、永佐、永佑、亲中、亲伟、亲让、余庆、九龙、七里、麻阳、围子、和畅、桐江、三叶、安恭、安宽、安信、安敏、四合、保仁、保义、保礼、保智、靖佐、靖佑、古奇、亲东、亲南、亲西、亲北、水井、西江、集云、天司、清福乡。区公所始设两市塘,后迁魏家桥。
  三区辖1镇48乡。即:佘市镇,井头、井田、界头、樊山、何公、普乐、仙旗、岩半、兰桥、塘半、黄夏、车姚、双江、罗围、泰平、扬名、保安、仁棠、流光、青玉、团山、白竹、保善、善治、仁美、永康、乐毅、保南、泰安、尊德、善后、富田、富甲、三星、公忠、聚顺、元福、枫树、狮子、高楼、佘田、龙环、公馆、旸畅、芽江、清水、楼环、皮林乡。区公所设佘田桥。
  民国24年(1935),开始实行保、甲制至民国25年2月,邵阳县编为11个区、132个乡、1396个保、14657个甲。民国28年废区并乡,邵阳县划45个乡,乡以下设保甲,今邵东境为中一、中二、太二、万安、亲义、保厘、靖合、震中、安平、卫东、槎江、仁风、平六、保善14乡和太一镇。
  1949年10月10日,邵阳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设7个区,乡、保、甲制依旧。今邵东地域为四区、五区、六区及七区一部分,共15个乡,215个保。区、乡名与保数是: 四区亲睦乡4个保,平六乡9个保,震中乡15个保,靖合乡13个保,槎江乡14个保。区人民政府设魏家桥。
  五区中二乡18个保,中一乡15个保,卫东乡14个保、仁风乡12个保。区人民政府设佘田桥龙塘屋。
  六区万安乡12个保、保厘乡16个保、安平乡16个保、亲义乡18个保,太一乡10个保,太二乡13个保。区人民政府始设周官桥,后迁廉桥。
  七区保善乡16个保。
  1950年6月,建立区、乡、镇,废保、甲,设村、闾(组),邵阳县设17个区351个乡。邵东地域为八区、九区、十区、十一区、十二区、十三区、十四区,共142个乡,两个区辖镇,一个县辖镇。
  1951年11月,邵阳县人民政府邵东办事处建立,随即调整区划,设15个区,2个县辖镇4个区辖镇。
  两市镇(县辖)辖建龙、桐江、大田3乡。
  一区辖槁木、仁义、杨柳、云鹤、新农场、观音阁、檀山、九东、江边、桎木、双路、观山、双塘、宋家塘、余桥、金泉、双江、雨台、黄渡、高田、合泰、三合、丘田、晓和、双田、软塘、鸭婆、兴隆、柳公29乡。区公所设宋家塘。
  二区辖洪桥、乐施、峡江、井冲、驻马、五谷、三尚、双江、严塘、封江、庙塘、翟家、海角、楠木、灌塘、长木、崇山、灵官、霞塘、上车、和平、魏家、新田、段塘、官桥、小桥、黑木、湾泥、龙潭、短陂、龙虎、排山、邢家、水井34乡和范家山镇。区公所设范家山。
  三区辖鸡笼、麻阳、清水、彩塘、新彼、新渡、江口、沈家、云鞍、召伯、燕子岩、蔡家、七星、长林、霞光、峦山、屏风、肥田、排楼、石桥、寒婆、萝卜、云水、老塘、罗市、留里、云阳、板桥、蒋河桥、釀水、芹菜、石马田、鸟山、财桥、荷龙35乡区公所设嘉树堂二四区辖永久、双合、沙子坪、金龙、槎江、石门、石新、古奇、船形、天兴、凤形、新江、官桥、双新、财神塘、富安、双凤、长林、大塘、锣鼓塘、迎峰、九龙、倚石、栗山、白鹤、柳塘、三合、秀龙28乡。区公所设九龙岭畔山冲。
  五区辖青湖、余庆、邵新、新中、青山、合心、灵佐、青林、联荣、灵山、长寿、石桥、胜合、青联、双江、均田、大水、云佑、皇塘、三和、灵太、峦兴、骑龙、青龙、双合、靖中26乡和仙槎镇。区公所设仙槎桥。
  六区辖黄泥、石屯、杨水、檀木、三都、培英、长梅、黄狮、仙旗、金桥、毛栗、界头、七星、福阳、槐堂、高桥、水口、何公、皇云、大坝、金尧、三江、皂角、双河、亭中、三合、和平、茅坪、豪田、茅竹、锦河、井田、井头、井冈、井山35乡。区公所设简家陇。
  七区辖杨柳、流光、洪合、瓦塘、天兴、斑竹、天空、长久、车泥、棠下、思远、四新、水口、逆水、葛家、天安、天振、车家、四合、三镇、东市、乐竹、麻阳、晏家、龟山、仙岭、和石、老晏、张公、盘铭30乡和火厂坪镇。区公所设周官桥。
  八区辖中厚、清水、保泉、枫树、新田、流镇、天狮、真人、新桥、双岩、杳新、旸昇、砂石、金义、旸畅、流光、流新、七保、乌龙、龙新、长冲、柳东、龙环、井家24乡。区公所设砂石宾公祠。
  九区辖柳塘、糜家、新祝、水口、保安、联合、云林、湖东、皮林、狮子、平陵、龙塘、杨桥、枫树、杨柳、旸中、洪田、燕塘、双江、平霓、高楼、梅田、仁义、湖山、清水、佘田、羊岭27乡和佘田镇。区公所设佘田桥。
  十区辖公田、保年、建新、双河、三云、新家、双联、同乐、三联、云麓、兴隆、长丰、天岭、耳石、铁塘、永田、双盛、民善、灵市、双善、农稼、石株、合龙、佳木、尊善、新中、双忠、界岭、南原、成家、建台、安和、凌云、思远、安源、神前36乡。区公所设敬家湾。
  十一区辖孟公、东江、泉塘、高塘、清水、南塘、芽塘、芽江、水东、桥边、文竹、董善、杨塘、马皇、兰桥、梅子、大合、七洲、大龙、汪塘、敬爱、古城、石牛、大祝24乡。区公所设桥边塘。
  十二区辖泉溪、新建、大龙、流泽、阳合、泉塘、新陶、七井、人泉、斤冲、龙潭、大义、丰宜、双合、学道、紫云、早禾、连南、大塘、花亭、薮龙、杉树、人和、金石、龙田、新华、铁陂27乡。区公所设流泽所。
  十三区辖金龙、茶市、大护、沏山、民主、农善、神河、龙河、崇山、大桥、长青、托塘、双江、保善、完善、太平、祝胜、石山、三和、青玉、万宝、和平、栗山、中平、长善、保龙、井头、莲塘、和善、石龙、白竹、团山32乡。区公所设团山。
  十四区辖青潭、界岭、四路、炉前、崇岫、石东、虎泉、十字、紫华、东塘、谈泉、长流水、界田、斫〓、爱窑、天福山、大峰、长塘、廉合、廉北、金仙、石坪、上斫、峰山、紫云、南冲、瓦子坪、寥泥、张家、光陂30乡。区公所设廉桥。
  廉桥镇县属镇。辖廉东、廉西2乡。
  十五区辖常善、新塘、石马、瓢厂、星福、丰足、长竹、白马、龙田、社新、仁福、大塘、新龙、乘梧、天狮、玉京、新组、坝上、高家、三胜、黄桥、黄泥、双泉、黑田、罗江、联合、天台27乡。区公所设黑田铺。
  1952年2月,邵东县经政务院批准建置,7月,在15个区的基础上,调整为17个区,划三区麻阳、江口、沈家、霞光、萝卜、老塘、留里、云阳8乡,划二区乐施、硖江、驻马、翟家、灵官、和平、霞塘、魏家、官桥、黑木、排山、邢家12个乡,划五区胜合、大水、骑龙3乡,共23乡,成立十六区,区公所设魏家桥。
  划十区保年、建新、双河、新家、云麓、长丰、民善、佳木、尊善、新中、南原、建台、安和、神前14乡,划九区洪田、羊岭、保安、联合4乡,共18乡,成立十七区,区公所设毛荷殿。
  1953年1月,又缩编为265个乡,7个区辖镇,1个县辖镇,区治未变。6月8日,新邵县的禾坪、崇山、堤塘、岩前4个乡划入邵东县,合为禾坪、崇山2个乡。
  1955年6月,各区改数字命名为驻地地名命名。依次为两市塘区、范家山区、渡头桥区、九龙岭区、仙槎桥区、简家陇区、周官桥区、火厂坪区、佘田桥区、灵官殿区、水东江区、流泽所区、团山区、廉桥区、黑田铺区、魏家桥区、毛荷殿区。
  1956年5月撤区并乡,全县设55乡1个镇:檀山铺、黄陂桥、宋家塘、严塘坳、上车桥、牛马司、水井头、石桥铺、鸡笼、板桥、蒋河桥、驻马桥、魏家桥、槎江、石门、双凤、峦山岭、灵山寺、仙槎桥、简家陇、高桥、羊家冲、龙公桥、棠下桥、洲下桥、火厂坪、流光岭、砂石、佘田桥、桥边塘、杨桥、杨塘、汪塘、水口、高楼、石株桥、茶子山、灵官殿、毛荷殿、堡面前、荷公殿、茶市、太平、崇山铺、双江、龙陂、杉树坪、流泽、廉桥、光陂、界岭、斫〓、徐家铺、瓢厂、高家铺乡和两市镇。
  1957年1月,成立8个办事处。即:宋家塘、渡头桥、仙槎桥、火厂坪、佘田桥、灵官殿、团山、廉桥办事处。
  1958年9月,板桥、石桥铺、鸡笼、蒋河桥乡和高崇山乡的大部分划归邵阳市郊。
  1958年11月撤销原有乡镇,全县建立17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即:两市塘、范家山、魏家桥、九龙岭、仙槎桥、简家陇、周官桥、火厂坪、佘田桥、灵官殿、斫〓、水东江、界岭、团山、廉桥、黑田铺和毛荷殿人民公社。公社以下设生产大队(简称大队)353个、生产队1934个。
  同年,双峰县辖界岭街的一边和腰铺等地划入界岭人民公社。
  1960年1月,恢复两市镇。
  1961年1月,全县由17个公社调整为49个农村人民公社、3个(五一、牛马司、群力)城市人民公社。两市镇为五一公社,挂社镇两块牌子。调整后的公社名称为:宋家塘、黄陂桥、峦山岭、檀山铺、徐家铺、双泉铺、高家铺、牛马司、封江渡、范家山、魏家桥、驻马、仙槎桥、灵山寺、双凤、金盆、九龙岭、槎江、龙公桥、棠下桥、洲下桥、高桥、羊家冲、简家陇、火厂坪、砂石、群力、流光岭、佘田桥、杨桥、高楼、野鸡坪、水东江、杨塘、汪塘、茶子山、石株桥、灵官殿、毛荷殿、堡面前、荷公殿、茶市、太平、团山、杉树坪、流泽、廉桥、光陂、斫〓、双龙、界岭、五一(两市镇)。
  1961年7月,全县52个公社调整为76个公社。恢复区治,全县8个区。公社以下设大队1076个,生产队9658个,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调整后的公社名称如下表。
  [=此处为表格=] 1962年11月,邵阳市的鸡笼、蒋河桥、云水铺、板桥公社和高崇山公社的大部分划入邵东县,增设渡头桥区。全县9个区,80个人民公社,1个镇(两市镇)。即宋家塘区辖9个公社、范家山区辖9个公社、渡头桥区辖6个公社、九龙岭区辖9个公社、棠下桥区辖8个公社、流光岭区辖9个公社、佘田桥区辖10个公社、毛荷殿区辖8个公社、廉桥区辖12个公社。城市公社名称取消。
  1963年,邵阳县辖管的马托、高塘、横板大队划入槎江人民公社。
  1965年9月撤销宋家塘区、范家山区,设牛马司区,改九龙岭区为仙槎桥区,增设两市塘区。
  1966年1月,全县8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42个人民公社、1个镇,区治未变。两市塘区辖檀山铺、大田公社和两市镇;渡头桥区辖鸡笼、板桥、魏家桥、驻马桥公社;牛马司区辖高崇山、范家山、湾泥、牛马司、双泉铺、黑田铺公社;仙槎桥区辖槎江、九龙岭、双凤、仙槎桥、灵山寺公社;棠下桥区辖火厂坪、周官桥、龙公桥、简家陇、高桥公社;佘田桥区辖水东江、杨桥、汪塘、佘田桥、高楼、野鸡坪公社;毛荷殿区辖茶子山、石株桥、毛荷殿、堡面前公社;流光岭区辖砂石、流光岭、崇山铺、团山公社;廉桥区辖黄陂桥、流泽、廉桥、光陂、斫〓、界岭公社。
  1969年,邵阳县谷州公社东山大队划入邵东蒋河桥公社。板桥公社分为板桥、蒋河桥两个公社。
  1970年,新邵县管辖的合心、万富大队划入斫〓公社。
  1977年7月,邵东县鸡笼、高崇山公社划归邵阳市。
  1980年,两市镇升为区级镇。
  1984年5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村政权,全县设9个区,1个区级镇,35个乡,6个乡级镇。
  1985年3月9日,板桥、蒋河桥乡划入邵阳市郊区;魏家桥、驻马桥乡并入两市塘区,撤销渡头桥区。1990年,全县为8个区、1个区级镇、6个乡级镇、33个乡,997个村,16个居民委员会,12462个村(居)民小组。
  第四节 县城(两市镇)
  邵东县城——两市塘,原名两头塘,处县境中部稍偏西北,海拔243.4米,桐江东来,槎江南至,会合于曹家坝下,绕城蜿蜒西去,昔有盘龙山与曹家坝相对,古人迷信,传下“桐江会槎江,盘龙有名堂:何人葬此地,子孙伴帝王”的谣语。中东路由邵阳通衡阳途经此地,过往行人众多,乡民聚集,开有槽坊、油榨坊、南杂、中药等店铺。民国5年(1916)宝庆县在此设立保厘区,驻扎军队,设立岗哨。基督、天主教相继传入,均设教堂。民国12年,改名为两市塘。民国21年设两市镇(区辖镇)。民国27年衡宋公路建成通车,商贩往来,店铺日增,花纱、布匹,染布业较为兴旺。民国37年有居民300多户,近2000人。1952年邵东县建置,择为县城1958年推平盘龙山,建立大会堂。昔日的和平街、胜利街,今成小巷,扩建的衡邵公路过境段和解放、东风、建设、沿江、桃园、人民、八一、文化、双江等13条街交织成网,其中解放路长1公里,街道宽敞,楼房排列整齐,两旁绿树成荫,行人熙熙攘攘县城四周,新建居民楼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中共邵东县委员会、邵东县人民政府设解放路南端,两市镇人民政府设八一路东侧,两市塘区公所设胜利街中段。1990年县城面积4.64平方公里,置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县城总人口26885人。
  县城内县属以上工业,有机械、采矿、化工、印刷、织染、塑料、服装、建材、食品、饮料、粮油加工等18家。县机械厂生产的打稻机曾远销几内亚等非洲国家,现为全国6个人力车生产定点厂之一。镇街办工业企业有兽药厂、磁性材料厂、印刷机械厂、汽车修理厂、纸箱厂、鞋厂、石膏矿、印刷厂、编织袋厂、造纸厂等。印刷机械厂生产的印刷机,具有烫金、压痕、彩色连续作业的功能,盛销省内外。1990年县城工业产值8266万元。其中省、市属企业1783万元,县属企业5367万元,镇街工业1086万元,个体工业30万元。城东有湘运汽车站,每天通往县内外客班车200多次,个体客运户拥有客车80辆,娄邵铁路穿过县境,在县城北4公里处设有邵东火车站。邮政、电信大楼分别立于解放路与东风路道口,启用自动电话传递信息。国营百货大楼、昭阳大厦、新兴大楼、商业大厦、工会大楼矗立县城中心,集体、个体商店遍布各条街巷。小工业品批发市场建厂棚式经营场地,固定营业摊位1850多个,1990年成交额1.678亿元。国营招待所建有宾馆,集体、个体旅社、饭店,分布大街小巷。城内有公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各两所,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职工中专学校各1所。幼儿园1所。剧院、电影院各1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公办医院3个。1991年,县工商部门集资3000多万元,在城西冒家排征地72亩,新建工业品批发市场,拥有固定营业摊位近万个,经营门店78间,是融商业、邮电、运输、金融为一体,治安、医疗、住宿等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商贸中心。
  第五节 区、乡(镇)
  两市塘区
  两市塘区位于县境中部偏西。东与廉桥区、棠下桥区接壤,南与仙槎桥区相连,西与邵阳市郊区交界,西北与牛马司区毗邻。面积179.85平方公里区公所驻县城胜利街,辖檀山铺、大禾塘、黄陂桥、魏家桥和驻马桥5个乡,42952户,15.36万人。农产品以稻谷为主,黄花、大豆、茶叶、花生、油菜、辣椒为其特产。矿产有石膏和烟煤。境内省、市属单位有宋家塘煤矿、两市塘煤矿、邵东焦化厂、邵东110千伏变电站、邵东火车站、涟邵技校。汉平帝元始5年(公元5年)修建的昭阳城,坐落黄陂桥乡,城址尚存。清末,率众反对天主教入境的贺金声,被省巡抚杀害,墓葬檀山铺乡峦兴村。198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昭阳城址、贺金声墓列为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四”爱国运动中,带头举火焚烧赵家楼的匡互生,其骨灰移葬县苗圃场后山。1990年,区属各乡情况如下表: 牛马司区
  牛马司区位于县境西北部,原名刘满四,日久习成牛马司。东与廉桥区交界,东南与两市塘区、邵阳市郊区相连,西北与邵阳市郊区、新邵县陈家坊区接壤。娄邵铁路、320国道穿境而过,全区总面积187.31平方公里。区公所设牛马司镇瓦厂坪,辖牛马司、范家山2个镇和湾泥、双泉铺、黑田铺3个乡。共36630户,12.68万人。农产品以稻谷为主,油菜、大豆、黄花、茶叶、辣椒、萝卜等为其特产。矿产有烟煤,探明储量为4300万吨。清末,开挖煤井34口。原长丰煤矿公司,1950年由原邵阳县人民政府接收,改名牛马司煤矿,后由省办。煤质优良,畅销国内外。牛马司曲轴厂生产S195勤牛牌曲轴,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5个国家。黑田铺铬黄厂(1989年改名为邵东铬黄厂)生产的中铬黄、柠檬黄,销全国6个省市(区),1990年产量过千吨。1990年,区辖乡镇情况如下表:
  仙槎桥区
  仙槎桥区位于县境南部。东与棠下桥区接壤,南与祁东县相连,西南与邵阳县交界,北与两市塘区为邻。面积219.89平方公里。区公所驻仙槎桥镇。辖仙槎桥镇和灵山寺、槎江、九龙岭、双凤4个乡。有32710户,11.46万人。邵水发源于双凤乡回龙峰西北麓岩凼。农产以稻谷为主,大豆、黄花菜、花生、菜油、茶叶、丹皮为其特产。矿产有煤、铁、锰。九龙岭、灵山寺从清末开始土法炼铁,供生产农具和刀剪之用。仙槎桥、九龙岭生产剪刀、剃刀、菜力销全国各地。县锰矿、县五金厂设于境内。县五金厂的刀剪质量名列国内同类产品前茅,年出口产品占全厂产量四分之一。灵山寺铁合金厂生产硬质钢球,出口澳大利亚。毛家栗山小五金专业市场,年成交额0.4亿元左右。1990年区辖乡镇情况如下表: 棠下桥区
  棠下桥区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交佘田桥区,南邻祁东县,西连仙槎桥区和两市塘区,北靠流光岭区,衡邵公路穿境而过。全区总面积255.68平方公里。辖火厂坪镇和周官桥、龙公桥、简家陇、皇帝岭4个乡。有42147户,14.49万人。区公所驻棠下桥祥隆村。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大豆、黄花菜、花生、油菜、柑桔、茶叶、鲜鱼为其特产矿产有煤、铁、铅锌等。火厂坪、逆水坪的土法炼铁,洲下桥一带的采煤历史悠久,铸造业、锻造业相应发展。民国时期,铁制品运销江汉、云贵、川广。现火厂坪一带锻造的钢球,远销省内外。县办铅锌矿、水泥厂、机床附件厂、瓷厂建于境内,机床附件厂生产的热嵌固齿柱齿钎头,质量优于日本、芬兰,接近世界钎头王国瑞典产品的水平。火厂坪镇工业企业182家,其中私营个体企业152家,镇区工业企业占全县建置镇工业企业的53%,人平产值7113元,居全县建置镇之首。1990年区辖各乡镇情况如下表:
  佘田桥区
  佘田桥区位于县境东南部。东连衡阳县、双峰县,南邻毛荷殿区,西接棠下桥区,北靠流光岭区。衡邵公路从东至西穿境而过。全区面积204.42平方公里。辖佘田桥镇和水东江、杨桥、汪塘、高楼、野鸡坪5个乡,共43856户,15.17万人。区公所驻佘田桥镇亭子山村。农产品以稻谷为主,黄花菜、大豆、油菜籽、柑桔、萝卜、荸荠、鲜鱼为其特产,矿产有铁矿石、铅锌矿。佘田桥镇东2公里处有南岳72峰之一的佘湖山,海拔472米,山巅建庵堂,唐肃宗赐书“云霖祠”匾额。佘田桥镇居民,十之七八生产豆腐,品类多,滑嫩味美,闻名远近。市属邵东钢厂在镇西1公里处。境内盛产鲜鱼,汪塘、杨桥乡著名特产为黄花菜。杨桥轴瓦厂生产的连杆瓦畅销省内外。水东江盛产竹木小用具。1990年各乡镇情况如下表:
   毛荷殿区
  毛荷殿区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邻衡阳县、南连祁东县、西接棠下桥区,北靠佘田桥区。蒸水发源于石株桥郑家冲。全区面积204.42平方公里,辖毛荷殿、堡面前、茶子山和石株桥4个乡。共29478户,9.89万人。区公所设灵官殿,农产品以稻谷为主,西瓜、柑桔、茶油、生姜、薯粉丝为其特产。全区山林面积占总面积56%。主要山峰有大云山,海拔990.4米,三面山坐落在石株桥乡,海拔689米,为邵东、衡阳、祁东三县分界处,有“一脚踏三阳(邵阳、衡阳、祁阳)”之说。堡面前乡山林面积占全乡总面积74%,盛产林木、楠竹。乡民生产土纸历成习惯,生产木质桶、盆,盛销县内各地。矿产有铅、锌、铀,毛荷殿乡有市办铅锌矿。1990年各乡情况如下表:
  流光岭区
  流光岭区位于县境东部。东与佘田桥区及双峰县接壤,南与棠下桥区相连,西与两市塘区交界,北与廉桥区毗邻。测水发源于境内砂右乡烟德冲。全区面积178.52平方公里。辖流光岭、砂石、团山和崇山铺4个乡。共36500户,11.84万人。区公所设流光岭。农产品以稻谷为主,黄花、菜油、鲜鱼为其特产。“太平鱼”主产地崇山铺乡、团山乡,山塘养鱼肉质细嫩,产量高,盛销县内外。矿产有煤、铁矿石。清末开始,砂石一带乡民开挖煤井,运销各地。省属群力煤矿驻砂石乡新田岭村。1990年区属各乡情况如下表。 廉桥区
  廉桥区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双峰县交界,南与两市塘区、流光岭区相连,西与牛马司接壤,北与新邵县、涟源县毗邻。全区面积241.87平方公里。辖廉桥镇和流泽、界岭、光陂、斫〓4个乡。共45113户,15.68万人,区公所驻廉桥镇新廉村。潭宝(即320国道)公路、娄邵铁路,从界岭乡界岭入境,分别至廉桥、徐家铺和太平村出境。农产品以稻谷为主,黄花菜、中药材、大豆、西瓜、辣椒、菜油为特产。无烟煤为全县集中产地。廉桥镇药材市场为全国十大药材市场之一。经营品种300多种,远销全国各地。1990年成交额1000多万元。镇南1公里处,设有眼镜专业市场,为全国七大眼镜市场之一。市场周围约有1000名从事眼镜购销的人员,在全国各地贩销眼镜。1990年区属乡镇情况如下表:

附注

注:上述乡镇数据中,有下列各项未列入乡镇:①总面积中国营场所面积20.8平方公里:②国营场所领辖行政村4个;③区办企业收入1083万元:④区乡人口均为乡村人口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