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012
颗粒名称: 概述 二
页数: 4

内容

千百年来,邵东人民面对压迫与凌辱,面对贫穷与落后,顽强奋斗,用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篇篇光辉史册。
  清光绪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国土,申道发指挥马步诸军,奋勇拒敌,屡建奇功。西方传教士仗势横行湖南,侮及邵阳,贺金声率粟道生、刘兆鹏等举旗募兵,拒教驱洋,宁死不贰。民国8年(1919),当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匡互生走在北京学生游行队伍的最前列,振臂高呼“外御强权,内惩国贼”的口号,率先举火焚烧卖国贼曹汝霖住宅赵家楼。民国14年,在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的影响下,袁国平、李林、谢嵩等有志青年,面对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毅然加入工农红军,驰骋疆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与此同时,刘惊涛等回到家乡,发展中共党员,创建中共基层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向封建势力进行英勇悲壮的斗争,但因压迫与反压迫斗争力量对比悬殊,境内中共组织屡遭破坏。“马日事变”后,刘惊涛等一批共产党员惨遭杀害,而幸存的共产党员,以推翻反动统治、救民于水火为己任,转入地下坚持斗争;在文化、艺术领域,贺绿汀、严怪愚等,面对反动派的种种暴政,用锐利的笔锋谱曲、撰文,揭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种种劣迹,激励人民革命的英勇斗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无数热血青年,拯救民族危亡,在各个战场上,挥戈抗敌,黄红等率兵上前线,献身疆场;李化之等在后方组织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33年秋,日军犯境后,民众同仇敌忾,与侵略者进行殊死英勇搏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期间,刘农畯率部起义,龙仲、尹如圭、张大野等举旗组军,为迎接解放,彻底推翻封建统治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饱受封建统治和压迫的邵东人民,获得了解放,当家做了主人。他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以鲜血和汗水,保卫祖国,建设家园。1950年冬,邵东境内1100名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252人捐躯朝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邵东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一个人均6分耕地的县,于70年代中期,甩掉了“吃饭靠统销”的帽子,变缺粮县为余粮县。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下,进一步发挥经商办企业的传统优势,勇于开拓,在创办乡镇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一批农民企业家脱颖而出;成千上万的经商大军,以推销本地产品为主,车装邮运,深购远销,跻身于全国各地。其经营活动,为加速农业由单一的种养型向综合经营型过渡,使集市贸易由简单的农产品交换向专业批发市场转轨,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三 1949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境内的国民党地方政权,中共地方组织和人民政权建立后,立即开展土地改革,进行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邵东的山山水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4.6亿元,比1949年增38.22倍,是湖南省经济发达的县份之一,居邵阳市各县之首。
  四十一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历程艰难曲折。1950~199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共105.3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以国民经济每五年计划为一大步,每步进程的结果是:第一步(1953~1957)扎实稳妥,实现产值4.53亿元,年递增率5.37%;第二步(1958~1962)步子过大,急于求成,违反科学,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其发展速度名进实退,年递减率4.6%。经过三年调整,理顺农、轻、重比例关系,工农业生产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第三、第四步(1966~1975)时值“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幸全县人民,学习斫〓公社野鸡坪大队艰苦奋斗的精神,迎斗困难,努力生产,10年中实现产值16.92亿元,年递增率8.17%;第五步(1976~1980)拨乱反正,转移工作重点,以发展经济为大局,同心同德搞建设,实现产值12.2亿元,年递增率9.56%;第六、第七步(1981~1990),从农村到城镇,从农业到工商企业,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经营机制,各行各业展翅腾飞,实现产值58.18亿元,10年进程等于前31年总和的1.23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由1949年的3.7%增加到65.4%。
  邵东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建县前,塘坝有效蓄水量仅0.85亿立方米,90%的稻田增产寄望于天。1949年,境内人均(农业人口)产粮仅176.8公斤,人平农业产值59.7元。建县后,中共邵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发展农业先治水,以水保粮的战略。1952年冬,即动工修建水库,成千上万群众上工地,县委书记、县长坐镇指挥,区乡领导组织施工。1956年后,水利兴修工作进入新阶段,全面规划,分期施工,因地制宜,修山塘,建水库,绕山开渠道,安装机械提水灌溉,一年一个总体战,连续28个秋冬(1952~1980),每年投工400万个,集资2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占14.3%),年平均增加蓄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有效蓄水量增加到3.42亿立方米,加上机械提水,全县旱涝保收农田,由建县时的3.6万亩,增加到1990年41.94万亩,在兴修水利的同时,改制、改种,实行科学种田。60年代初,扩种双季稻,改高秆品种为矮秆良种,县区领导带领干部,深入群众办基点,由点到面推广新技术,粮食产量到1971年跨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此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人力和资源优势,一方面大抓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一方面把发展乡镇企业列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在资金上多渠道筹集,重点安排;在技术上,县属厂矿实行对口扶植,使一批批骨干企业先后兴起,到1978年,全县乡镇(时称社队)企业总收入突破一亿元,居全省第一位。1982年开始,调整经营体制和产品结构,取销农产品统派购政策,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对大胆改革,搞活乡镇企业的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使善经营、会管理者大显才华,从而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产值过百万元的村日益增多。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9.76亿元,居全省第四位,粮食和乡镇企业大发展,有力地促进经济作物和畜牧渔业的振兴,邵东先后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外贸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定为商品粮生产和黄花菜、红碎茶、瘦肉型猪、无籽西瓜出口商品基地县。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6.495亿元,居全省13位,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42.3倍、粮食总产量38.235万吨,比1949年增2.9倍。
  民国时期,境内工业虽有采煤、炼铁及造纸、印刷等业,但均未成规模。1949年,全境工业产值仅238万元。建县初期,县人民政府着手兴办地方国营工业,对私营工业、手工业实行扶持、改造的政策,工业生产出现生机。1957年,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40.8%“大跃进”中,盲目炼钢铁、挖煤炭,劳民伤财,教训深刻。1961年开始进行调整,对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企业予以保留,随后进行改建、扩建,苦心经营,逐呈转机。1970年起,社队企业相继兴起,且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全县工业产值达1.75亿元。嗣后,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坚持县办、乡(镇)办、村办、户办“四个轮子”一齐转,逐步形成了以国营工业为主导,包括乡镇工业在内的采掘、机械、化工、建材工业为主体,门类较多的工业体系。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109亿元,比1949年增加211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7%增加到65.4%。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有81.58公里的潭宝、衡宋二条过境公路。1951年始,坚持全面规划,受益地区组织施工,分级管理的原则,连年修建公路。至1990年,共兴建地方公路1218.2公里,每100平方公里面积,有公路73.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密度较全省平均数26.8公里高1.74倍。过去,长途运输靠肩挑,如今,人民群众走亲访友,三里五里,亦车来车往。
  在历史上,邵东人勤商善贾,而终未能摆脱贫困,制度使然。建县之初,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兴办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发展集市贸易,乃使商业日趋活跃。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1952年增加一倍,年递增11.4%,“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迫关闭,个体商业被视为资本主义,流通单一,1958~197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合作商业占99%,年递增率仅5.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改革流通体制,开放集市贸易,在发展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的同时,发展个体工商户,允许批零兼营,深购远销,一支成千上万的个体购销大军迅然突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多方集资扩大集贸市场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露天墟场,改建为厂棚式固定摊位,定期集市发展为日日成交,零售为主发展为专业批发,综合经营。时至今日,闻名省内外、辐射全国的专业市场,东有佘田桥、水东江的农副产品市场,为毛荷殿、水东江等地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西有毛家栗山的五金市场,商品远销云南、贵州等省;北有廉桥药材市场,经营药材上千种,跻身于全国十大药都之列;县城两市镇小工业品批发市场,其规模为中南各省之冠,年成交额1.6亿多元专业批发市场,带动综合市场的全面发展,打破了单一的流通格局。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3亿元,除国营、合作社外的其他商品经营渠道占62.6%,全县集市贸易成交总额2.55亿元,列全省各县之首。
  邵东人历来求知好学。清代末期,境内私塾虽多,黑田铺、流泽所、杨桥均建有书院,但多数贫户子弟仅受启蒙识字教育而已。民国15年,境内农民运动兴起,创办小学88所,民国27年,南京三民中学迁来廉桥,始有中学。1949年,境内中小学在校学生约3.6万人,占总人口6%。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邵东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注重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改善劳动人民入学条件。1957年,中小学在校学生达7.8万人,占总人口11.8%,1958年乃办高中。嗣后,联村(队)办小学,各乡(社)办初中,高中建立到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风气全面形成。1986年,中小学在校学生占总人口18.5%,小学普及率98.9%。1984~1990年,各方集资5197万元,新建改造校舍面积52万多平方米,危房得到全部改建。1977~1990年,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1万余人,不少学生在全国和全省统考中,成绩领先,有的获全省第一名。县划船学校学生宁梦华,参加国家体育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奖,十一届亚运会夺得金牌。
  科技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同样史无前例。科研活动以增产粮食、发展经济为主题,逐项攻关,成果大批涌现。1980~1990年,获省级以上成果奖19项,市级奖58项。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技示范户活动,以示范户带动周围农户,在种养业上运用科学技术,发展了生产,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知识水平。新中国建立前,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甚为严重。建县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疾病防治,医疗机构设立到乡,各村设卫生室。1990年,县内每1000人中,有国家医疗技术人员1.53人。县、区、乡三级医院诊治病人59.43万人(次)。住院病人死亡率控制到2‰以内。广播扩大站建立到乡镇和厂矿:电视差转台由城镇发展到边远山村,覆盖率达80%。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提高。1990年,农民人平总收入由1953年91元,增加到878元,年递增6.3%,城镇居民人平总收入由1953年199元,增加到1265元,年增5.12%。广大农民生活蒸蒸日上,世代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绝大多数得到了解决,其中少部分人且已走向富裕。1990年,城镇、农村人平住房面积分别为12.6和24.8平方米,全县97.3%的行政村,使用电灯照明。1000户家庭中,已拥有电视机140台,洗衣机50台,电冰箱5台。新中国建立前,成千上万的人为生计而债务累累,今在银行存款立户者数以万计。199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68亿元,人均241元。
  今昔对比,经四十年之艰辛创业,邵东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就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前景灿烂富有革命传统和开拓精神的110万邵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将一个昔日满目疮痍的穷困落后的地方,建成今天的各业并举、初步繁荣的先进县,只要保持头脑清醒,思想解放,大胆改革,发展教育,依靠科技,尊重知识和人才,必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