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011
颗粒名称: 概述 一
页数: 2

内容

邵东,处湘中腹地,属衡邵丘陵地域。1952年从原邵阳县析置建县,以位于邵阳县东而得名。东界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市郊,北连新邵、涟源。在17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29个民族,111.3万多人,每平方公里629人,人口密度高出全省1.18倍。人均占有耕地仅0.63亩,为全省人均占有量之最少者。
  全县二山一水二份田,丘陵岗地占五份。地势南北崛起,南岳、雪峰余脉,形似两扇巨屏,矗立于南北边境。中部抬升,分向东西倾斜,火厂坪居其巅。邵水、蒸水、测水均发源于境。蒸水、测水迤逦东去入湘江,邵水蜿蜒西行注资水。西洋江、两市塘、黄陂桥、灵官殿、佘田桥、简家陇等平原,分布于邵水、蒸水流域。县内最高峰大云山,海拔990.6米,屹立于县境东南边陲。东部佘湖山,“势昂翔如飞凤”。据传申泰芝白日飞升成仙之所,唐建寺院,肃宗赐书“云霖祠”匾额。西部九龙岭,孤峰突兀,周围九条山脊,皆蛰伏如龙。县内石灰岩面积广,溶洞多,形态各异,东南部烟竹岩,洞中有洞,幽深莫测,主洞似宫殿,可纳千余人。
  邵东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年无霜期270余天,适宜于动植物生长。水田旱地,历来以种粮为主。主产水稻,兼产小麦、红薯、大豆、花生、油菜。经济作物种类繁多,黄花菜以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饮誉海内外,素称“黄花之乡”。丹皮、白芍、玉竹等名贵中药材亦素负盛名;生猪饲养,户习成风;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太平鱼”闻名遐迩。县境南、北、西及中部,富有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过亿吨。清代中期,牛马司生产烟煤,“舟运抵汉口”,“售河南、安徽等处”。石膏储量超过亿吨。铁、锰、铅、锌等矿藏量均甚丰富。
  邵东这块古老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阳侯国,建城池于桐江北岸铜钱湾(今黄陂桥乡同意村)。随后,与境外交往日繁,外地人移居于境者日益增多。至元末明初,江西人陆续迁入境内,人口激增,人平耕地占有量日渐减少。几千年来,邵东人以农为本,在有限的土地上辛勤劳动,开发着这里的资源,用汗水书写出灿烂的文化。唐代,境内农作物品种已达60多种。元代,种棉、纺纱,用木机织布,户皆有之。明代,石拱桥建筑和石雕、木雕技术闻名远近,范家山所产毛笔发售湖广等地。土纸、陶器开始批量生产。民国时期,潭宝、衡宋公路相继通车,开始沟通了与外地的公路运输。
  然而,在漫长的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时代里,天灾(水、早、风)不断,人祸(帝、官、封、匪)连年迭起,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滞慢,特别是生产资料和人民的劳动成果,大部分被权势者所占有,人民生活贫穷困顿。新中国建立前,境内48.72%的土地,却被仅占总人口5.5%的封建地主所占有,即使有少量土地者,丰年顺岁,仅能糊口,遇灾年荒月,唯食菜根粗粮,何谈简单的再生产。至于无地农民,或受雇当长工,或佃耕,或肩挑贩运,以维生计,每遇天灾,亦惟沿门乞讨,流离失所。腐朽的上层建筑,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破坏和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邵东全境工农业总产值3723万元,人均仅63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