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总工会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唯一号: 180531020210000198
机构名称: 株洲市总工会
文件路径: 1805/01/object/PDF/1805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0220.pdf
地址: 株洲市

机构描述

【概况】2008年,株洲市总工会机关有干部职工85人,其中在岗职工45人,离退休人员41人,内设10个部(室)。全市共有工会基层组织5758个,工会会员64.5万人。全年市总工会紧紧围绕“三个贴近”和全市工作大局,深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和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会的充分肯定。2008年,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帮扶中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市职工技术协会荣获“全国职工技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省总工会的年度考核中,株洲市总工会被评为“全省工会工作一等奖”。 【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株洲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008年5月13日开幕,380名工会会员代表和部分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5月14日胜利闭幕。市委书记陈君文、湖南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革安及市领导王群、夏文星、翟笃培、李选德、王建敏、贺夏盛等出席开幕式,陈君文发表重要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乐永明代表市总工会十二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对5年来的工作进行客观总结和回顾,并提出未来5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市总工会十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十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机构组成人员,乐永明当选为市总工会十三届委员会主席,陶岳、李辉、刘武、秦跃辉、胡建明当选为副主席,董有利当选为市总工会十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切实加大各类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力度】根据省总工会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进一步加大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的力度。年初制订组建工作方案,将任务下达到县市区总工会和行业工会,并完善考核验收标准和奖励办法,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年中加强督促和指导,年底进行考核验收。全年新建基层工会845家,新发展会员67688人,其中农民工会员54023人,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组建任务;世界500强在株洲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90%以上,私营企业工会组建率达85%以上,各县(市)区总工会、行业工会辖区内50人以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工会组织。 【劳动竞赛活动卓有成效】2008年,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组织11家省重点工程企业参加全省“双百”工程劳动竞赛。联合8个有关部门组织“5115”工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劳动竞赛活动,下发《实施意见》,举行启动仪式,整个活动为期5年。同时将劳动竞赛活动向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延伸。据统计,全市有852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竞赛,15万人次职工参加。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全市职工广泛开展各类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提出技术革新项目4456项,发明创造项目75项,获国家专利项目3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46项;全市举办各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61场次,参加职工51000多人;全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0811项,实施1113项,创经济效益3300万元。 【努力帮扶困难职工】2008年,全市各级工会立足于改善民生,继续开展“情系职工·温暖株洲”活动,为全市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在帮扶的方式、资金和受帮扶的人数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共筹集送温暖资金和物资共计1380万元,精心部署安排市领导和市总工会领导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慰问困难企业、社区近700个,慰问困难职工(含困难居民、困难农民工、困难劳模)5万多人。二是做好日常帮扶工作。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日常帮扶资金600多万元,对1.18万名困难职工(农民工)进行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天灾人祸等特殊困难救助。其中,市帮扶中心对1241名困难职工发放各类救助金120万元。三是抓好“双联”工作。共组织全市范围的618家市直机关联系551家企业,其中非公企业472家;20080名机关干部联系16875名困难职工。各参联机关向被联企业捐款捐物626万元,为被联企业引资、融资1.5亿元,为困难职工办实事2004件。四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联合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基金会、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株洲日报社等7家单位共同组织金秋助学活动,共筹措助学金600多万元,资助学生3000余人,其中工会系统共筹措216万元。“金秋助学”规模实现新的突破。五是继续推进职工互促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近5万人参保,参保金额200万元;全市工会向困难职工赠送保险金50万元,其中市总工会本级赠送30万元。六是开展再就业培训服务工作。与劳动、人事等部门联合,举办2008株洲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开展再就业培训。七是积极开展劳模帮扶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共为各级劳模发放低收入补助、特困帮扶金、慰问金160余万元,共有452人(次)受益。通过省总工会,为32名各部委授予的劳动模范办理确认手续,为40多名劳动模范落实离退休荣誉津贴。 【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市总工会积极履行维护职能,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一是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全市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达100%,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4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70%以上。全市503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推行面达84%。全市公司制企业工会主席85%以上按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2008年度株洲市获得全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及时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生产经营正常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均已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建立工会、5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18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达55.5%。500人以上的企业均建立完善了集体合同制度。三是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大力促进改制企业和非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力度。全市工会共调处劳动争议340多起,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90件(次)、896人(次),其中接待集体上访16件,涉及860多名职工。加强“12351”维权热线服务,职工来信来访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处理回复率达100%。 【努力完善工会经费收缴体制】2008年,为全面完成工会经费收缴任务,市总工会在收缴体制建设上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委托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工作,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配合,为税务代收创造条件;二是继续完善财政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预算机制,由财政一次性划拨全年工会经费;三是改革城市4区总工会经费分成体制,探索“区财市管”的新路子,由市总工会统一安排代收经费,合理核定各区总工会的基本工作经费并下拨;四是与人民银行签订国库划转经费协议,并实行市(县)一体化,全市税务代收工会经费与税同步征、开税票、经费入国库的收缴模式,从而大大简化了代收程序,也便于监控各县市区代收的工会经费,使委托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工作迈入轻便快捷的轨道。通过努力,全面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工会经费收缴和上解任务。 【全市各级工会为四川地震灾区缴纳特殊会费】四川省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召开的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迅速作出《关于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及广大职工积极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决定》,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积极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据统计,全市广大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根据全总、省总“再捐一元钱,支援重灾区”的要求,决定在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会员中开展“缴纳特殊会费·支援灾区重建”活动,号召全市广大会员进一步行动起来,自愿缴纳一份特殊会费,再一次向四川地震灾区奉献爱心。5月20日,市总工会向全市各级工会下发通知,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会员积极行动,踊跃缴纳特殊会费,掀起新一轮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热潮。据统计,全市广大工会会员共缴纳会费216万元,全部用于支援地震灾区。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