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唯一号: 180531020210000074
机构名称: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文件路径: 1805/01/object/PDF/1805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436.pdf
地址: 株洲市

机构描述

【概况】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有南、北、东3个校区,占地33.12公顷。设有7系2部,26个专业,在校学生8000余人。有专职教师323人,其中具有正高以上职称5人,副高以上职称82人,中级职称106人。在读博士5人,获硕士学位125人,在读研究生2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专职教师6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0%。学院有30余名教师在全国、省部、市级专业学术团体中任职,其中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3人,铁道部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湖南省专业带头人1人,广铁集团行车故障处理专家1人。学院办学层次主要有全日制高等、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院是铁道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信息与现代服务三大产业建立稳定的企业群,与行业和区域100余家规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各铁路局、站段和各大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2个。学院设有国家技能鉴定站、教育部ITAT课程教学点和铁道部特有工种鉴定所。 【启动“创示”工程】为了进一步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和层次,9月14日,正式成立创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示工作办公室,创示工作全面展开。11月9日,学院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协议。 【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学院邀请著名职教专家马树超教授和姜大源教授,为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传经授道。学院成功举行全院教师讲课比赛和“芙蓉杯”女教师说课比赛,对提高广大教师授课质量和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制定《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优秀教师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要求编写项目化校本教材共7本,推进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各系部充分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工作过程导向”、“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明显。启动“百名教师下企业锻炼工程”,暑假期间有69名教师下企业锻炼,使老师们实现由讲到做、由理论到实践、由校内科研到企业攻关工作方式的转变,加深了学院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密切了校企关系。 【科研工作】2010年,学院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省、市级正式批准立项课题14项,院级批准立项课题8项,全年公开发表论文237篇,出版教材84册,获奖论文6篇,获奖成果(竞赛)22项。全年安排、审核科研经费130多万元,科研成果奖励金额25万余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学院的科研实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声誉。 【技能竞赛】2010年,学院学生获全国高职院校接发列车技能大赛实操比赛二等奖、湖南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竞赛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湖南省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学生组二等奖、株洲市中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工具钳工)三等奖、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抽查获优秀等级,学院还被评为株洲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先进单位”。 【招生就业成绩喜人】2010年,学院招收全日制大专生2100余人,新生报到率为83%,居全省前列,招收5年高职学生230余人,中专生700余人,共计3000余人。截至2010年底,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突破8000人。2010届毕业生总人数1537人,其中订单培养人数523人,订单率为34.0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14%,远高于全省同类学校的平均初次就业率,排全省前5名,并在2010年湖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中评为优秀等级。学生就业安全率100%,无一名毕业生投诉。 【成人教育发展迅速】2010年,学院成人教育和职后培训完成8000余人次。年内,学院给广铁集团客运处、社保处、劳卫处、长沙车站、广州通讯段、广州客专基地等单位举行培训班;承接湖南省中职教师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本级教师培训;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开展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网络教育;与长沙城建职业学校共同培养长沙地铁大专函授生84名;为思政部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自学助考班,有近130名在校生;承接株洲市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州铁路集团车务系统技能竞赛和株洲市农民工培训等项目,职后教育收入比2009年度增长50%以上。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株洲年鉴 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10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