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知名及特色医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2087
颗粒名称: 株洲知名及特色医院
分类号: R197.3
页数: 7
页码: 365-3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株洲知名及特色医院的株洲市一医院、株洲市二医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株洲市三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株洲三三一医院、株洲田心医院、株洲市职业病防治所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卫生 特色医院

内容

株洲市一医院
  【概况】2008年,株洲市一医院总资产达4.66亿元,开放床位1200张。在职职工1321人,其中高级职称208人、中级职称446人、医学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74人,有6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45名中南大学兼职教师。设有3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6个临床实验室,1个体检中心,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特色专科5个。拥有美国产1.5TE-CLIPSE磁共振、美国超高档16层螺旋CT、Technolas2172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西门子800毫安DSA数字减影多功能X光机、彩色B超、同中心回转式钴60治疗机、电视腹腔镜、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小C臂、ECT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位居全市卫生行业首位。全年,实现业务收入3.26亿元,比2007年增加6000万元;门急诊接诊病人57.06万人次,同比增长7.5%,日门急诊接诊病人最高达2401人次;共收治住院病人2.93万人次,同比增长6.9%,日住院病人基本稳定在1000~1100人次,最高达1197人次。
  【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消化内科在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被授予湖南省市级医院临床重点学科。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医院成功举办和承办省普外专业委员会年会、省放射年会、省消化专业学术会议、省耳鼻喉学术会议、市普外专业委员会一届一次学术会议、市妇产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市检验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市抗癌协会及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8年,血液科成功开展湖南省首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感染内科成功进行全市首例艾滋病母婴阻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眼科与神经外科联合成功实施原发性泪腺癌复发至颅内手术,胸外科成功实施肠系膜上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肝胆外科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和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等微创手术,脊柱外科成功实施环枢椎半脱位后路开放复位钛缆固定骼骨植骨术(Gallie术)等。开展的“危重病人24小时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监测的研究”,“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获湖南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展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肝组织蛋白质组差异分析研究”被专家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展的“JAK2V617F突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应用”被专家鉴定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展的“山莨菪碱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应用”被专家鉴定为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1月,中南大学株洲市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授牌,6名医疗专家受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45名医疗专家受聘为兼职教师,医院师资力量日益雄厚,技术实力逐步增强。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2008年,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抓14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大对病历质量的三级质控,每月开展优秀病历和最差病历评选活动,做到重奖重罚;坚持每周业务主管院长组织专家教授参加三级查房和每季院长行政查房制度,院领导带队不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督查。在4月上旬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活动3年阶段性总结检查中,荣获湖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积极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医院积极投身抗击冰雪和抗震救灾工作。在京珠高速公路抗冰救援过程中,医务人员连夜作战,为滞留司乘人员送医药和物资共计2万余元,救助人员6000余人次,接到医院抢救治疗病人14人次;在冰灾期间血站血源告急情况下踊跃献血,共计献血13000多毫升。在“5·12”四川强烈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院党委紧急行动,发出赈灾倡议,举行志愿者签名和募捐活动,600余名志愿者郑重签名,主动请缨参加救援队奔赴救灾前线。6名医务人员分批随卫生厅和市红十字协会医疗救护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全院员工解囊相助,为灾区捐款共计243139元,其中,抗震救灾捐款143296元,缴纳用于救灾工作的特殊党费67200元、特殊会费28032元、特殊团费2441元。7个“青年文明号”集体捐助2170元与1名灾区儿童“手拉手”结对,通过株洲市红十字协会向灾区捐助价值5万元的医疗器械。同时,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疫情防治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处理工作,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全市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医院高度重视,两次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精医重德、集约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办好6件实事(即:建设好中心医院、组建医疗集团、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就医流程、创建文化品牌、建设卫技小区),着力解决8个方面问题(即:思想观念方面、医院发展方面、看病就医方面、医院管理方面、人才建设方面、员工素质方面、工作作风方面、员工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外,积极搞好整改落实,做到边学边议、边整边改,对一些关于医院发展和民生问题能够整改的立马就改。全面开放365天医疗服务,以解决病人周六下午、周日和节假日看病不方便的问题;为离退休职工发放生活补贴,以改善民生;成立卫技小区开发管理委员会,着手建设卫技小区,以方便医务人员在休息时间及时、迅速参与病人抢救,同时解决员工住房问题;确定用时间换空间的思路,全力缩短平均住院日,以解决空间小、病床紧张的问题等。
  【注重医院文化建设】注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文化提升医院品位。9月份,开展“文化提升读书月”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医院凝聚力进一步增强。11月份,承办全省医院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同时由党委书记、院长周伦祥策划主编的《和文化与和谐医院建设》一书,在国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开发行。此书对于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员工行为、创建文化品牌、推动医院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医院荣获“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十大书香企业”。
  株洲市二医院
  【开展“和谐青春、贡献爱心”学雷锋活动】3月7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市二医院团委组织医院青年职工15人,在响石广场开展学雷锋义诊活动。市卫生局党组书记杨友元到场查看活动开展情况。活动当天,医院派出内科、外科和妇产科6名青年医生、护士6名,接诊群众100余人次,并发放健康宣教资料400余份,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让医院青年团员感受到了快乐和魅力,同时也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迎。
  【开展手足病防治工作】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爆发,二医院作为全市手足口病防治唯一指定医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全面展开抗击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5月6日下午,院领导召开中层干部紧急会议,为确保防治手足口病各项工作到位,成立手足口病领导小组、预防抢救小组及专家组,制定预案,全面落实责任。在5月9日前,按手足口流程要求调整肠道门诊、发热门诊,设立手足口病的专科病房。期间,市委书记陈君文到医院视察工作,看望手足口病患儿时,对医院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这次防控手足口病战役中,院领导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紧密团结,日夜奋战,取得可喜成绩,确保了株洲市在手足口病这场战役中无一例死亡病例,疫情得到很好控制。
  【科研成果】2008年,经过医院康复科林健医生多年研究的《药物推拿治疗前斜角肌综合症》课题通过省、市专家评审,被授予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课题丰富颈肩腰腿痛的中医特色治疗,安全系数高,简便实用疗效显著。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大大地方便患者就医,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患者好评。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概况】2008年,医院固定资产达1.7亿元,有在职职工633人,其中高级职称68人,中级职称196人,医学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33人,开放床位850张。
  2008年,医院呈快速发展态势,总收入为11897.85万元,同比增长66%,收支节余2595.48万元;门诊量为207633人次,同比增长35.4%;出院14053人次,同比增长47.51%;病床使用率117.8%,同比增长32%。
  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添置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后装机、DR、血液透析仪等设备;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开展颅脑、胸腔、腹腔、骨科、妇产科、泌尿、五官、心脏介入等大型手术;新开肾内科、肛肠科、皮肤科、神经外科。
  专科特色进一步凸显,肝病科、针灸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骨伤、普外科、中医妇科、中医肛肠科、中医肾病科等10余个科室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建省级中医重点研究室1个。
  医院管理年活动成绩突出,2008年,在医院管理年阶段评估中,获得“全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院体检中心被评为“巾帼建功文明岗”,老干科周静主任被评为“株洲市巾帼建功标兵”。
  【中医特色综合大楼建设启动】中医特色综合大楼于2008年5月破土动工,预计2010年初可投入使用。大楼共27层,总建筑面积为41000平方米。
  【履行社会职责】在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全院职工踊跃捐款、捐物和献血,捐款4万多元,捐献衣物2000余件,献血15000毫升;尤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院党委号召全院党员、职工群众参与抗震救灾活动,募集爱心捐款8.536万元,党员缴纳特殊党费36477.9元,53人自愿报名为灾区同胞献血,181人请缨参加赴灾区救灾医疗队。
  株洲市三医院
  【概况】株洲市三医院是一所以精神专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医院,系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2008年,医院占地面积37036.01平方米,建筑面积29308.39平方米;有在职员工317名;编制床位450张,开设有精神卫生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疼痛科、康复科、血吸虫病科、自愿戒毒所、门诊部、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及功能、放射、检验、病理等辅助科室,拥有螺旋CT、500mA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颅多普勒、动态心电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
  全年,医院内强管理,外树形象,重塑三医院形象,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疗安全基本稳定,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门诊及住院病人稳步上升,全年门诊人次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8%,住院人次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7%,病床使用率为86.7%;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总收入203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36%。
  【大事摘要】1月13日~2月5日,湖南遭遇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全院员工积极抗击冰灾,共出诊50余人次,出动160人次,接回病人40余人次;为京珠高速滞留乘客送医送药送食品;行政科工作人员处理各类紧急事件20余件;由于冰冻灾害导致血源紧张,全院职工无偿献血共计10300毫升;全院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及时清扫医院公共场所的冰雪,为患者就诊及职工出行打开一条平安之路。
  3月13日,副市长张国浩在市卫生局局长邓多福等陪同下到医院视察。
  5月,医院243名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踊跃为四川灾区人民捐款20035元。
  5月23日,根据中央、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通知》精神,医院86名党员在短短2小时内缴纳特殊党费6460元。
  5月20日,医院救护车司机郭正辉奔赴四川彭川执行医疗防疫工作任务。
  7月25日,市政府、市卫生局领导到医院进行整合医疗卫生资源调研座谈。
  11~12月,为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医院推行了全员参与的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聘和民主测评择优任命了8名职能科长、4名职能科室副科长、11名护士长、1名副护士长、16名科主任、5名科室副主任,有7名普通员工通过双向选择异动了岗位。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概况】2008年,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生殖健康为目的,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之路”的办院方针,力行“诚信为先、质量为本、母婴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专科特色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年内,医院在职职工33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设有临床、保健、医技及职能科室27个,开设妇科、产科、儿科、小儿外科、乳腺外科病房,医院拥有电视腹腔镜、宫腔镜、电子阴道镜、Leep刀、CR、BBT、彩色B超、胎儿监护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微量元素测定仪等先进仪器和设备,技术力量雄厚。
  医院围绕“精细管理、和谐发展”工作中心,在着重抓好医院管理年达标验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中心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医院业务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保证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全年完成业务总收入5367.82万元,同比增长25.81%,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湖南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株洲市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7月,医院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株洲市唯一实施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医院。
  【杨正文荣膺“全国优秀院长”称号】11月16日,由中国医院协会组评的全国百名优秀院长在京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杨正文院长颁奖,杨正文是迄今株洲市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医院院长。
  【全市卫生系统首家运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自2007年7月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北京徽标族认证咨询公司专家的指导下,医院对全院职工进行全员惯标学习,并组织开展内审员培训,同时根据ISO9001:2000标准,结合医院实际,编写了近20万字的《质量手册》、23个《程序文件》和各科室的29个《作业文件》。2008年7月,医院ISO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外审获得认证,成为株洲市首家获得“国际通行证”的医疗机构。
  【全市青年岗位能手竞赛创佳绩】6月,医院组织参加市团委、市卫生局举办的全市卫生系统职工岗位技能竞赛,经过激烈角逐,彭凌获静脉输液赛第一名;曾理、龚娟、刘双凤获药学知识竞赛第一名;姜宁宇获病历书写竞赛二等奖;陈小林获医患沟通情景模拟竞赛二等奖;郭谆获打字比赛三等奖;医院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彭凌、曾理、龚娟、刘双凤被授予“株洲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2月18日,经湖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专家组的现场审查、考核和测定,一致认为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PCR实验室的布局、配置和流程符合湖南省卫生厅对PCR检测的要求,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科学严谨,技术人员对质量保证措施认识明确,实验室已达到湖南省卫生厅颁布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所规定的要求,顺利通过技术验收,获得验收合格证书,这标志着医院PCR实验室已达到国家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株洲市人民医院
  【概况】2008年,医院有在编职工447人,中级技术职称142人,高级技术职称28人,医学硕士10人,开放床位340张,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6个,机关职能科室10个。建立了心血管介入中心、磁共振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重症监护中心、震波碎石中心、创伤矫形中心、婴儿游泳水疗中心,设有株洲市法医门诊和急救120。年内,医院先后荣获“价格质量信得过单位”、“湖南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等称号。
  【建立心导管室】医院耗资近千万元,引进日本高档的全数字平板造影机,建成了目前湖南省最大的心导管室。4月18日,在湘雅医院教授的指导下,首例介入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心、脑、血管诊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年底,已成功实施手术近200例,给广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健康。已开展的项目有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
  【开展药品集中配送工作】2008年,医院对药品集中配送工作进行探索。年底,在全市率先开展药品集中配送工作,通过实践和探索,已实现313种药品让利于病人,达到了让利于患者、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达到了“惠民、增效、反腐”的目标,得到了市纪委、市卫生局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8年,医院重点加强社区内涵建设。全面完成社区医务人员的转岗培训,实行24小时全天候承诺服务;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综合干预治疗,慢性病管理人数达797人,开设家庭病床15张;重点加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免疫100%达标。中心共建健康档案5206户,15004人。月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先进单位”。
  【科教工作】2008年,与长沙医学院签订共建附属医院的协议,有51名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参加教学工作,承担医疗本科大四班学生56人临床课程讲授及见习,为医院科研教育活动再添活力。全年,医院共接收临床、护理、检验、影像方面的实习生120余人。在各级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27篇,学术交流8篇。
  【公共卫生事业】在年初的冰冻灾害期间,医院50多名职工积极献血,组织6批25人次参加医疗救援,救治因灾害所致伤病307人次,向受灾人员发放物质共计2.2万元。5月,四川汶川地震中,医院组织捐款共计53920元。蔡军、刘云飞、王东升、匡志勇4位救护班司机先后奔赴四川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在手足口病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中,医院以高效、敬业、负责的工作作风,受到了患者家属的好评和卫生局的肯定。医院圆满完成下乡、支农、扶贫、援外等任务。
  株洲三三一医院
  【概况】2008年,株洲三三一医院正式在编职工546人,其中正高26人,副高58人,中级职称178人。编制床位610张,在原有临床科室的基础上,又增设老干二科。全年,医院门急诊量达114609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1109人,出院11020人,医院总收入1.29亿元,资产达1.5亿元。医院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医院治安综合防控能力,实现了全年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火灾事故的“三无”目标。医院被评为“株洲市2007年度医院管理优秀单位”、“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株洲市先进单位”。院长肖远红获“改革开放三十年株洲市科学发展‘十大杰出经济人物’评选”的突出贡献奖。
  【医疗工作】2008年,医院顺利通过市卫生局组织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检查,被评为“株洲市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医院全体职工在院领导的带领下,较圆满地完成抗“冰灾”、“手足口病”防治、“抗震救灾”、“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工作任务。并选派张伶俐主任到四川救灾,张伶俐被推选为株洲市医疗队队长,在四川灾区表现突出,深受当地患者好评。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医院接待检查患儿2000余人,确诊111人,免费收治14人。
  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活动,选派脊柱外科邓启发主任赴湘西泸溪县浦市支农;腔镜外科徐家朴主任、颈胸外科杨涛主任等到茶陵等地支农。
  【科研教学】2008年,皮肤科的科研项目——《中药冷敷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完成成果鉴定,并申报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完成《硬膜外深置管分节断连续注药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的临床研究》市科技成果立项工作。全年医院各科上报新技术、新项目共44项,实际开展38项,实际开展率为86.3%。接待南华大学本科、怀化医专、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邵阳医专、长沙医学院等学校实习生214人。协助市计生委完成全市计生人员的培训工作(历时3天,学员220名);配合市卫生局完成株洲地区乡镇卫技人员护士长培训班102名学员的培训工作。
  【医保农保工作】2008年,医院被确定为特门评审定点医院之一。为确保参保病人能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医院针对医保、农保、城镇居民医保病人,相继制定《医保农保病人用药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控制住院病人用药费用》等文件,规定:“凡没有达到报销比例的部分,在相关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中扣除”,确保参保人员能100%按国家规定比例报销,从根本上杜绝大处方、非目录用药和不当大型检查,真正减轻病人的负担。《办法》实施后,医院农保病人报销比例由年初的10%提高到45%以上。同时,医院开展农合病人网上结算工作,保证了在三三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农合病人能得到及时补偿。
  【基础建设工作】与上海远东国际租赁公司签订了融资合同,引进资金1000万元。合理安排引进资金,确保了临床急需设备的采购资金,保证急诊科改造及肿瘤中心等重点工程项目按时启动。
  组织完成急诊科扩建立项、报建等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减免规划报建费3.67万元、园林报建费4.8万元、消防水利等1万多元,共减少费用约10万元,预计2009年1月份完成建设。
  完成肿瘤中心立项、勘探及初步设计等部分报建工作。
  投入1.6万元完成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的改造工作;完成门诊一楼大厅和厕所的改造;完成门诊部前后花坛、道路建设,美化了环境,种植灌木7000多株,种植移栽树木53棵;完成社区防治站接种室、老干二科开科、消化内科开科及核医学科等改造工作。根据环保要求投入6万多元对污水站进行改造。
  【移交工作】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湘府阅〔2007〕56号及株洲市人民政府株政专纪〔2007〕78号文件精神,医院启动移交地方政府,作为市属公立医院进行管理的工作。为保证顺利、平稳移交,在加强与地方各主管部门联系的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对医院的人、财、物全面进行清理,并派出工作人员到政府各级部门及各市直医院了解掌握相关政策,与医院现行政策进行比较,拿出了医院移交后各项管理制度与地方接轨的初步方案。医院的移交工作进行顺利。
  株洲田心医院
  【概况】株洲田心医院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爱婴医院、湖南省工伤保险定点医院。2008年医院共有病床206张,员工289人,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80余人。对外开放2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全年共完成业务收入2875万元。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建院方针,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秉承“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宗旨;始终把病人的康复放在第一位,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为患者提供“诚信、优质、温馨、便捷”的服务。
  【医院改制明确定位】6月,选举产生医院改制后的第二届董事会和经营班子,董事会明确提出医院按“股份制公司”模式运作,成功将医院的发展定位为“一流的社区医院”,制定了田心医院未来3年发展规划,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为医院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开展行风评议监督】一是推行院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和完善院务公开制度,医院的医疗服务、医疗价格、政风行风建设等向社会公开;医院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大额设备和药品采购、岗位设置、绩效工资分配、年度财务预决算等情况向院内职工公开。
  二是加大监督力度,在全院门诊、住院部设置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接待办公室3个(医政科:医疗服务;党政办:行管事务;综管科:医疗、药品服务价格),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做到有报必接,接之必办,办之必果。
  三是认真实施招标采购、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株洲市有关药品、耗材、试剂、设备的招标采购法规,医院药品、设备、耗材、试剂全部按照上级制订的标准执行招标采购。认真落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法规,执行上级制订的收费标准;加大督查力度,全面推行患者住院费用每日清单制,自觉接受上级物价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全年无一例不规范收费,被株洲市价格计量信得过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株洲市2007~2008年度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和职工医德档案,推行首诊服务制,完善《行风建设责任书》,与医疗物资、药品供应商签订《廉洁购销合同》,做到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层层负责,从制度上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廉洁自律,自觉地反腐倡廉。
  【加强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一是医院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认真履行年初与卫生局签订的《医院工作目标及行风建设》、《医院安全保卫综治维稳工作目标》、《医院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目标》3个责任书。全年做到消防治安防范到位:组织人员对医院消防、生产治安隐患进行逐一排查,举行消防比武,医院秩序良好,职工及家属无一人违法违纪;计划生育管理到位:定期组织医院女职工参加康检,无计划外怀孕;信访工作到位:医院党委、工会组织通过走访、谈心,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确保了信访工作稳定,无一人上访。
  二是以创建“文明和谐医院”为载体,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积极参与,开展各类文体和教育宣传活动,推进医院文明建设。培养医院精神,创造良好院风,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三是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在医院党委领导下,院宣教科围绕医院服务、学科建设,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行风等多项工作进行宣传,全年出刊《院讯》5期,及时上报电视台、报社等新闻部门相关信息,宣传报道医院工作动态和先进事迹,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形象。
  四是忠实履行人民健康卫士的职责,无私奉献,回报社会,年初的大冰灾中,外二科积极收治摔伤病人50余人,医院领导亲临冰封现场,向被困在高速公路的群众发放慰问品。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医院积极配合,免费筛查婴幼儿泌尿结石367例。在“汶川大地震”中医院职工踊跃捐款,共计捐款25840元,向灾区的人民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一是针对2008医院管理年检查结果,医院自查自纠,制订明确的改进措施,通过做好基础工作、完善制度、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效率、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等,确保医疗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落实便民服务,畅通服务流程。坚持以人为本,诊室做到无围观人群、整洁;为患者提供便捷、温馨、私密性良好的诊疗场所;改善收费、取药等窗口的设备及流程;完善导医台,为病人免费提供饮水、推车、轮椅等服务项目;医院各科室设立健康咨询台,免费为病友提供健康咨询处方;住院病人实行差额结算;进一步规范科室标识,使科室标识统一、清楚、醒目,最大程度地为病人提供就医方便。
  三是转变服务观念,促进医患和谐,文明行医。实行首问、首诊、首接负责制,尊重、关心、体贴患者;实行病人选择医生、请教授制度,由患者自主选择医生,让患者满意;坚持每月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从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个人操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方面进行道德评价,将医务人员置于患者监督之下;公示各类项目及药品价格,在住院部、门诊大厅设立患者微机查询系统,方便患者了解自己的费用情况;认真落实病人知情同意制度,实行“病人授权委托书”,由受委托的病人家属和医生进行病情沟通。实行病情提前告知,让病人及家属知晓病情、发展及预后,早作思想准备,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四是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成为技术合作医院,加强了医疗技术质量,更方便了田心社区的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湘雅三医院专家教授的优质服务。
  五是调整全面质量保证委员会等各委员会名单,明确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每月召开一次医疗护理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并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六是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健全并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医疗事故防范、处理办法和监管制度,预防医疗纠纷预案,实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医疗过失行为进行报告、讨论和通报。落实质量安全问责制、科主任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医疗程序。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质量管理工作检查、考核、评价,对医院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提高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七是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健全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重点加强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产科、口腔科、内镜室、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实时监测工作;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暂存处理工作,在省、市组织的各项考核中均达到专业标准。
  八是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进一步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做好基础护理、一级护理和专科护理,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对各类人员的医学教育做详细规定。采取短期培训和定期送培相结合,全年共有64人次外出进修学习。
  二是建立院内专家讲课学习制度,将每周三定为常规学习日,全年共举行28期讲座,参加人员为1622人次。
  三是认真组织各项劳动竞赛,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医院“技能月”,通过病历书写、三基理论考试、医技护及消防基本技能操作比武等形式,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全年共有600人参加比赛,30人获奖。
  四是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考试。全年共有13人次获得专科、本科等学历。
  五是认真做好职称评审工作,全年共有4人晋升副高职称,16人晋升初级职称,13人晋升中级职称。
  六是鼓励员工及时总结工作,写出学习、工作心得,发表论文,全年共有2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8篇论文在省级杂志发表。
  株洲市职业病防治所
  【概况】株洲市职业病防治所是一所从事劳动卫生、放射防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卫生预防机构,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2008年,有在职职工86人,占地面积1.372万平方米,主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
  2008年,全市职业病危害主要分布在煤矿、矿山、陶瓷、机械加工、制造、化工、冶炼等行业。
  【开展职业病防治】2008年,对全市9287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劳动卫生监测工作:全年完成3357个物理因素、粉尘、毒物作业点的测定,对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的企业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进行不定期随访。完成7家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的劳动卫生预评价和控制评价,并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放射卫生监测工作:全年完成对104家拥有射线装置的单位的监测工作,对超标单位的放射作业场所提出了整改意见;完成项目评价表6份;并组织放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230余人。职业病的治疗和疗养工作:全年门诊职业病就诊人数294人次,驱铅驱砷262人次,住院部共收治、疗养病人187人次,减轻职业病人的痛苦,延缓职业病人的生命。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工作:全年尘肺诊断组会诊16次,中毒物理因素诊断组会诊10次,共诊断职业病96例,其中尘肺病80例,职业中毒和物理因素16例。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宣传】4月2日,株洲市人民政府召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县市区长,市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市发改、卫生、安全生产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168家市属企业的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表彰一批职业卫生先进单位;副市长张国浩作重要讲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月中,开展以“工作、健康、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共印发职防知识宣传单数千份,下发到各用人单位。利用宣传栏,下厂监测、健康体检等机会及时宣传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知识。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月20日下午5时零5分,接市120急救中心报告,株洲金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氰化氢废水处理罐因高温高压发生物理爆炸,致两人当场死亡事件;10月17日下午3时半,接荷塘区疾控中心报告,市粮油仓库在对仓库杀虫后,进行通风时,发生磷化铝中毒事件,先后有10多名员工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12月8日,接市疾控中心报告,市京西祥隆化工厂发生一起疑似五氯酚钠中毒死亡事件,死亡1人;在这3起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市防治所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会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认定。均已妥善处理。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