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知名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2069
颗粒名称: 株洲市知名学校
分类号: G527
页数: 19
页码: 321-339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8年株洲市知名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统计概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教育 学校

内容

湖南工业大学
  【概况】湖南工业大学坐落在南方重要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湖南省株洲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是国内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
  2008年,学校拥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244.53公顷,馆藏图书357.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71万册,电子图书86.9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811.03万元;教学用计算机5217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6147个;拥有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有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及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的各类运动场地。有教职员工2408人,专人教师1840人,其中,教授244人,副教授706人,博士120人。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128人,博士生导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共32人,有24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和省学科带头人行列;另聘有两院院士6人。
  设有16个教学院(部)、共有51个本科专业;拥有19个硕士点,其中2个一级学科点,17个二级学科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0个。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40项;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31项;编写教材111部,其中12部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8部教材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学生28288人,毕业生收到社会广泛认可,近3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湖南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学校始终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逐年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科学研究整体提高。目前,学校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训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技术中心)。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0多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00多篇。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家包装工业现代化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湖南新型工业化建设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办学特色】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坚持以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科学办学定位为指导,着力提升以优势学科、特色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标志的办学核心竞争力,不遗余力地为包装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为中国包装人才培养和包装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创建“3+1”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核心,以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第二课堂和校外实习基地为支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产学样密切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教育界对学校“3+1”人才培养模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支撑的教学改革成果“现代包装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05年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提升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6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与社会和市场互动式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获2004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校电类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2006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系列奖项。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办学层次以3年制高职为主,兼有5年制高职、中职和成人教育专科、本科,以及各类职业培训。学院占地面积1885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164.8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88.36万元;馆藏图书32.7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室69个,金工实习工厂1个,实习车间2个,校外实训基地32个;学院设有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思想政治课部等7系1部,24个高职专业。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并于2005年成立董事会,实行校企合作。“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实训基地为全国化工行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与神州数码集团共建的“神州数码计算机实训基地”为教育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注重国内校企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研修实习的途径,与日本多家企业建立国际校企合作关系,已有3批赴日研修学生赴日本研修。学院是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率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
  【师资队伍建设】2008年,学院具备高级职称的91人,硕士研究生108人,双师型素质教师101人。其中引进本科15名,硕士研究生5名;2008年职称评审新增正高3人,副高21人。制定《关于做好2008年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学名师、国内访问学者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黄铃等24位同志为专业负责人的通知》、《关于制定2008年度教师培训进修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全年共派出110人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2008年教改活动可以概括为对全体教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堂教改公开课”、“一本教改教案”、“一篇教改论文”及“一个教改单元课程设计”,全体教师踊跃参与。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汤光华等所撰写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工电子类课程建设探讨》获化工教育协会中南大区教研组论文评审一等奖,颜鑫等所撰写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技能训练心理因素探析》获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08年论文评审一等奖,王雄伟所撰专著《职业·就业》获2008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
  【职业技能鉴定】学院分别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和“湖南省化工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等3个职业技能鉴定站,能够进行20多个劳动部门规定的工种的考证工作。3年来鉴定人数达15778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100%,95.21%的学生获得相应证书,且学院推行人才培养“双证制”,于1999年将职业资格鉴定考证要求列入教学计划。
  【教学复评估顺利达优】2006年11月,湖南省教育厅组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院进行了考察、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评估后,学院认真查找差距,总结经验,制定《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整改。2008年上半年,学院在经过整改与建设后,深入发动师生员工,扎扎实实开展复评促建工作。在3天的复评估中,专家组通过查阅评估材料、进行专业剖析、考察实训基地、深入课堂听课、与师生共餐、召开学生专题研讨会、走访问卷调查等,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评价。根据专家组的评价意见与评估结论,省教育厅审查确认,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等级。
  【校庆50周年庆典】10月18日,学院本着“弘扬优良传统,彰显奋进历程,凝炼化院精神,把握发展契机,汇聚八方力量,共创美好未来”的宗旨,坚持以“热烈而不乏内涵,隆重而不失节俭”的原则为指导,展示化院风采,联络校友,凝聚人心,成功组织建校50周年庆典,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建设和发展,增强师生和校友的凝聚力,提高了学院社会知名度,产生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庆典当日,学院举办《青春、和谐、辉煌》为主题的专场演出,2000余人参与庆祝活动,上级领导部门、众多兄弟院校和董事会成员单位发来贺信贺电。
  【科研工作】2008年,学院共有纵向课题结题12项,正式立项课题7项,立项公示课题5项,获湖南省经委2008年度优秀课题1项,院级课题立项9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国家二级期刊发表10多篇,EI检索论文1篇。
  【比赛成果喜人】2008“中控杯”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中学院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周新华、周业兵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唐昆获得个人全能二等奖;2008“天成杯”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中学院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李永生、李练昆和袁赛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袁赛获得化工仿真个人单项二等奖,李永生获得化工仿真个人单项三等奖;2008“天士力杯”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学院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曹美珍、李志平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刘军获得个人全能二等奖,刘军获得理论知识竞赛三等奖,李继睿、刘松长、陈杰山和王织云4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8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张浩等15名同学分获D类一、二、三等奖,唐静和张惠获优秀指导老师奖,王芳、崔媛和尹梅3位老师获优秀组织奖;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征文竞赛谭香兰获二等奖,钟岩亮和周助良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8湖南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竞赛中学院获高职组团体三等奖、组织奖;2008湖南省数控技能竞赛中学院获4项奖项;2008年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学院获男子团体第二名、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奖项,有11位同学获第一至第六名等奖项;2008CUBA湖南省选拔赛中学院获第二名;2008株洲市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谭香兰获一等奖,刘叶、谭香兰、程大榕、李皓楠获二等奖。
  【重点项目建设】2008年,学院成功申报并建设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生物制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育部——神州数码网络教学改革合作基地、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在省级实训基地、省级精品专业等8个方面的申报中成功申报了如下项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制图》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精品课程、应用化工技术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工程系主任李平辉副教授为省级教学名师,实验实训处处长隆平副教授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自动化系仪表与电气教研室主任周哲民副教授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机械工程系主任向寓华副教授和信息工程系欧阳广副教授为国内访问学者。
  【招生就业】2008年,学院严格掌控招生质量,拓宽生源渠道,面向全国大部分省份招生,共招生3100余人,其中三年制高职2300人,五年制高职80人,其他720余人,圆满完成学院的招生原有计划。在就业方面,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发挥原有就业优势,把就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精心组织,办好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008年共毕业3982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继续名列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同时学院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定单培养模式,为学生的毕业开辟新的空间。
  【重要纪事】2月20日,株洲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张国浩到学院考察。
  4月7日,省经贸工会钟力生主任、李凤仙副主任6人到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孝理和副院长、工会主席刘毅等人陪同检查。
  4月25~27日,2008年全国化工教育学会中南大区组论文评审会在学院召开。
  5月23日,在学院化工实训楼隆重举行“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技术(制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石油化工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的挂牌仪式。
  11月11日下午,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张雄部长到学院视察工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2008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人文社科系、轨道交通系、培训中心等6系1中心,开设25个高职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等12个专业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出版教学标准专著9部。完成高职招生3136人,招收成人专、本科新生420人;毕业生就业率9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学生操行综合测评优秀率达60.9%,严重违纪率0.25‰,非正常死亡率为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8项,各类技术项目44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735万元。完成培训收入434万元,节余113万元(含各系)。天一实业有限公司改进及开发新产品6项,完成销售收入8100万元,实现净利润253万元。后勤服务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328万元,后勤服务满意度达80.3%。由南车集团投资1000万元的实训基地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56000平方米,拥有轨道牵引实训中心等8大实训中心,基础教学型、产品加工型等5种类型的实训车间(室)132个。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2008年,学院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走在全国100所示范院校的前列,成为全国性品牌项目。出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等专著9部。《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顶岗实习2个案例入选国家示范院校2周年成果展。轨道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师资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的6个师资培训基地之一,2008年为全国28所高职院校培训教师147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教育部5个专业资源库建设的牵头单位之一。12个专业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专家及同行的较高评价。构建顶岗实习模式。将学生顶岗实习纳入了课程体系,开发顶岗实习流程范式,构建了“三阶段浮动管理,三层次目标驱动,四途径组织保障”的“三三四”模式。通过顶岗实习实现预就业的学生达到87.4%。出版了专著《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与实践探索》。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上新台阶】2008年,学院出台《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等,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层层选拔、推荐、培养、验收机制,实行滚动管理。选聘主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103人,建立400人的动态兼师库。15人被评为副教授,3人被评为教授。建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8个院级科研团队。
  【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启动全员目标管理。在继续对招生就业处、培训处等5个部门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的基础上,学院对行政工作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全院各部门,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格局。二是加强审计工作。全年审计涉及金额4200多万元,通过审计为学院节约资金286万元。三是修订《质量手册》,提高了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四是实行柔性教学管理,保障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2008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有3个校区,占地33.12公顷。学院建有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基地10个,各类实验室8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学院是铁道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各铁路局、站段和各大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2个。学院设有国家技能鉴定站、教育部ITAT课程教学点和铁道部特有工种鉴定所。学院设6系3部,有3大特色专业群、10个专业、26个专门化方向,在校学生5056人。学院现有教师29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70余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双师型”素质教师60余人。学院有30余名教师在全国、省部、市级专业学术团体中任职。学院办学层次主要有全日制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各类成人学历教育。
  全年学院结合师生的实际和需要,大胆实践,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好“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并配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扎实工作的精神,力求在全院范围内形成“拼搏、创新、和谐、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2008年,学院荣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李玲)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全院师生员工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原则,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0月,在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院以位居全省参评的13所院校第一的好成绩被确认为优秀等级。
  【专业、课程建设】2008年,学院按照“适应市场、对接产业、聚焦优资、打造品牌”的思路,围绕轨道产业链,将最初批办的22个专业进行整合,采用“常备专业+适选专业+适变专业”的技术路线,构建轨道运输、装备制造、信息与现代服务三大特色专业群、10个专业、26个专门化方向。新增院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4个,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个。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观念转变,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2007级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实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铁路客运组织》课程被确认为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新增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6个。
  【各类竞赛】全年学院实行定向定岗培养、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工作室教学、模块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8届774名毕业生中,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为73.64%,其中通过4级以上的有92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08届582名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为96.4%;在参加全国报关员考试中,全国平均通过率为10%,而学院通过率为52%,受到海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关注;机电系学生参加全省高校技能创新大赛中,囊括二、三等奖;经济管理系组织参加“E都市杯全国高职高专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大赛”获季军,参加“‘络捷斯特’杯全国大学生物流岗位就业能力测评物流业务技能竞赛”获优胜奖。
  【师资队伍建设】2008年,学院制定《学院人才引进办法》,引进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职称1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1人通过教授评审,9人通过副教授评审,19名中级职称申报者全部通过评审。车辆工程系主任袁清武副教授被确立为省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电子电气系副主任方忠民副教授被评为省青年骨干教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马丽华副教授在“5·12”后迅速奔赴四川灾区,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行列,是省内首位赴灾区参加救灾的心理专家,被四川省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科研工作】2008年新增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1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3项、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1项;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院级课题9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获得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1个、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15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公开出版教材30本,其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7本,校本教材6本;学报编辑部荣获“株洲市内资出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成教培训】2008年,学院累计为铁道部委培复退军人900名,为站段培训各种各类人员4000多人次。同时进一步开拓培训市场,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培训品牌。先后面向社会开办了多期专业技能培训班,以一流的师资团队、优良的培训质量、热情的后勤服务,赢得委托培训单位的充分肯定。
  【实践教学条件】2008年,学院重点安排800多万元资金用于保证实训教学硬件的投入和改善,先后完成铁道机车车辆实训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和实训室的建设;先后与株洲机务段等13家铁路站段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技能实训和德育教育工训“双训”基地。物流与商务实训中心被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建设委员会确认为“示范实训中心”。
  【新校区建设】作为第一家入园学校,学院在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划定占地面积40.74公顷,已顺利完成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在充分听取上级有关部门、咨询公司的要求、建议,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完成了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校区“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通过市发改委、市环境保护局的评审。
  【学生就业】6月省教育厅公示,学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第一。截至8月30日,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06%,其中铁道机车车辆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09届毕业生已预订92.2%,2010届毕业生已签订部分订单。学院荣获株洲市“双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杂志、《思想政治研究》杂志、《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等国家、省市媒体先后多次对学院办学经验、做法、成绩进行报道。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果】2008年,学校以高校党建评估为契机,坚持“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实效”的原则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党务部门、各党总支及全体党员严格对照党建评估条件和要求,围绕学校党委提出的“确保合格,力争优秀”的党建目标,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争做贡献。党的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008年12月,省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评估组一行7人对学校进行为期2天的评估,通过现场考察、查阅资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学校的党建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评估组认为:学校党委对学校的领导坚强有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组织机构和党务队伍工作高效,群团和统战工作不断增强,党建特色实践活动富有成效。评估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学校党建工作开展很好和较好的,以及学校党建工作完全制度化和基本制度化的均达98.1%。在全省2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学校总分位居前列。
  理论创新富有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科研课题《湖南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研究》获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党建专项重点课题立项。学校政研会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优秀政研会,有2人被评为市优秀政研干部和先进个人,有10余篇政研论文在省、市获奖。
  廉政建设继续加强。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明确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校内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述廉测评满意率达95.6%。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工作。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校内涉及党风廉政的所有经济活动和重大决策。继续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部门人员的警示教育,并在校园网上开辟廉政文化教育专栏,播放专题警示教育片,将树立正面典型和剖析反面案例相结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时效性。校内全年没有发生涉廉案件。
  党团队伍得到夯实。全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有680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发展新党员104名,其中发展职工党员7名,学生党员97名。按照品学兼优、思想过硬原则发展147名新团员。共青团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方面的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实效】2008年,全体教师较高质量完成了81个班级共计10万学时的教学任务。建成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已试运行信息中心、公共资源、招生系统、学籍成绩、教学计划、教师管理、平台管理、成绩查询等8个管理模块,规范了日常教学管理。实验网络中心配合教务处、各系部在校园网上开辟视频教学网、精品课程网、职业技能鉴定所网等,实行网络教学,大大节约和优化了教学资源。按照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教师“说课”评比,革新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徐慧老师被评为“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思想政治教育“精彩一课”喜获省三等奖。组织进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一次性通过审核,获得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开通学历提升工程,有32名学生获得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资格,药学、护理专业349名学生参加中南大学自考学习班,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平台专业建设再获新成绩,中药专业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推拿手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医骨伤、康复治疗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3个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评估。实验室建设有新进展,实验网络中心年内投入30余万元新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炮制实训室、中药加工制剂实训室、中医骨伤实验室,为顺利开展相关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教学质量又有新提升,在突出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公共课教学,公共课部与各系部密切配合,采取得力措施,教学效果明显,2008年学校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达93.65%,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达73.46%;组织1540名学生参加公共营养师、育婴师、美容师、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技能培训,2537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有2379人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达93.8%。
  【招生就业获得新突破】学校成立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处和成教部精心组织,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创新招生手段,确保招录学生的到校率。全年共招录各类学生3293人,创建校以来最高纪录。其中全日制普通专科招生1376人,按投档人数到校率为78%,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经有关部门同意,择优录取中专新生680人。招收各类成教学员1237人。构建由校领导、处室及专业系部、班主任、普通教职工组成的4级就业管理系统,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实习就业处精心选取101家既有良好实习条件又利于就业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在毕业生中,有400多名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即被实习单位录用。同时,广开渠道,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成功举行了13场规模不一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提供就业岗位达2000多个,有600余名毕业生当场达成就业协议。在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就业形势严峻的不利情况下,学校2008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4.26%,远超全省平均水平,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术科研实现新跨越】科研处认真组织,校学术委员会严把质量关,全年申报课题44项,有31项获得立项,立项率达70.5%,获得立项资助26.1万元,在立项数、立项率和获资助金额上均创学校新高。全年各级课题结题8项,获省中医药科技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省总工会优秀成果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编写出版教材教参专著49部,较上年增加36%。发表学术论文175篇,较上年增加10%。
  经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报卫生部相关部门批准,学校荣任卫生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并于4月组织召开全国二版教材修订及新增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会议,调整各专业教材体系,制定教材修订的原则和主编、副主编及编者遴选办法,并向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荐学校75位教师参加二版教材的编写,其中推荐主编人选19人。这是学校建校50年来第一次以主任委员单位身份主持全国性教材编写,大大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师资队伍得到新发展】认真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全年从社会和高校毕业生中择优聘用7名硕士研究生。支持8名在职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安排50余人次外出进修学习。组织18名青年教师及附属医院临床骨干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考试,考试通过率达100%。医院已有90余名临床骨干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学校已建立一支专业结构与学校专业设置相适应、数量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支持和鼓励教师按照规定条件积极申报相关专业职务,年内有7人晋升教授,9人获得副高职称,8人获得中级职称。学校专任教师总数已达204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62人。有研究生39人,占专任教师的19.1%。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较上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师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结构层次更为合理。
  【学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2008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诚信教育,关心爱护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专业教学作为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注重渗透教育,在树立良好学风和校风方面狠下功夫。同时,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评比情况作为参评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文明教室的重要依据,推动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加强校外德育基地的活动,组织到韶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敬老院、幼儿园开展定点服务,为孤寡老人搞卫生、送温暖,让学生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文明养成喜结硕果。“5·12地震”后,学校2008届毕业生杨腾武同学两次奔赴四川地震灾区,花光所有积蓄,自建团队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活动,誉为民间入川志愿者“第一人”,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株洲十大人物之一,优秀事迹在网上引起轰动,受到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学校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以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主渠道,以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困难帮扶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扶贫助学资助体系。认真做好帮困扶贫工作。全年发放奖、助学金5033人次共363.5万元,学生受助面达80%;继续开通绿色通道,为23名同学办理缓交学费手续;为45名灾区学生发放受灾补助,并为5名重灾区学生减免学费;为5名学生办理3万元助学贷款;为150余名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并适当增加了岗位补助同时,在职工党员中继续开展扶贫助学“一帮一”党建特色活动,教职工党员为贫困生捐款3万多元,168名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得到对口帮助。
  【校园文化彰显新特色】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艺术节。辨药大赛、中草药标本大赛、医药名词灯谜会、针灸推拿技能操作大赛、护理技能操作竞赛等13个富有中医、药、护特色的活动项目成为艺术节主体,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有30个集体、80名个人获奖,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中医药文化艺术节被列为株洲团市委工作优秀项目,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校园广播站开辟中医药专栏,讲解中医药经典论著,对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板报、橱窗、网络等宣传阵地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50余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和构建优质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深远影响。同时,校园文艺工作办出特色。湖南省中医院工作会议及“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中,学校精心编排的《金银花开》受到一致好评。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2008年,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25.6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2亿元。有在校学生11505人,教职员工413人,专任教师30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2人,“双师型”教师112人,硕士研究生95人。2008年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取得极不平凡的成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年围绕水平评估这一核心工作,全院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各条战线均获得全面丰收,将学院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平评估获优秀】自2006年3月正式启动迎评创优工作以来,全院师生员工紧紧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严格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全面完成各项评建工作。2008年10月17~21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行8人到学校,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现场考察评估。11月27日,根据专家组评议和湖南省教育厅审查,省教育厅发文(湘教通〔2008〕393号)确认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基础设施趋于完善】2008年,学院共投资1600万元,对办公楼、塑胶运动场、图书馆、后山、艺体馆以及道路进行改造和美化;投入970万元采购教学、实训设备和办公设施;新购置纸质图书5.8万册,电子图书32万册。确定并启用校徽、校训、校风,新建了校训石、校徽墙、宣传长廊等一批校园文化景观。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教育教学齐头并进】2008年,学院全面推行《大学生德育系列化方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心理咨询室建设,初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两课”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质量;依托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载体加强对学生的纪律、安全、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院师生为汶川地震灾区共捐善款21万元;一批大学生士官、村官走进军营、走向社会。学院荣获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选送的学生作品共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张亦刚老师和杜正贤老师荣获“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学院不断推进“三元学分制”,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化教学督导功能,每学期组织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常规大检查,全年组织2次学生评教活动,探索构建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实“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认证考试,全年共完成技能鉴定1818人次,学生必考项目鉴定合格率达到90%,考证率达到92%。组建学生特长队,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技能大赛,在春季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团体25个参赛队的第10名;在冬季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在团体53个参赛队中列第13名;在省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中,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模具钳工》课程、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带头人朱双华、汽修专业教学团队成功入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教师全年共发表科研论文142篇,其中核心期刊29篇,立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9项,参编教材及出版专著共计16部,省级以上获奖论文7篇,有4项研究课题结题,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共出版发行学报4期。
  【招生就业成绩喜人】2008年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招生计划,共招收大中专学生4661人,其中高职生3371人(到位率高达95.31%)。全年面向社会提供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3299人次,实现纯利润90.5万元。全年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报告会12场。大专生就业率为92.12%,中专生就业率为96.99%,在全省98所高校中位居前列。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08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株洲市4大家等领导先后到学院视察工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湖南日报》等媒体先后20余次对学院进行宣传报道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东方标准人才服务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雷先生等先后到学院考察。2008年,学院先后获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首批教育科学学科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湖南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政务公开工作示范单位、株洲市教育系统校务公开工作示范单位、株洲市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红旗单位、株洲市工会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株洲市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邓志革院长荣获株洲市劳动模范称号。
  湖南化工机械学校(湖南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创建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月,根据省教育厅〔2008〕36号文件要求,学校申报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及时成立贯彻落实“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划,对照评估标准,认真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通过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估检查,学校在湖南省50多所职业院校竞争中,进入前17名,最后获得专家组高分评价,获得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荣誉称号。焊接专业被评为精品专业,焊工工艺学被评为精品课程,数控专业的贺卫红老师和焊接专业的尹志红老师被评为专业带头人。
  【教学质量结硕果】2008年,学校以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效果,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月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竞赛湖南省高职组《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项目的选拔赛,获团体一等奖,董明亮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8月,学校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赛区选拔赛,教师和学生分别获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10月,在株洲市首届职业院校教师操作技能竞赛中,谢王云获数控车床操作一等奖。11月,学校参加湖南省高职院校冬季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专业技能竞赛,学校学生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获得一等奖,指导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在省市职业院校教学课件竞赛中向泽贤老师获一等奖,还有两位教师获二等奖。12月,在湖南省中职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学校学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3位英语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在株洲市职业院校教师、学生技能大赛中学生获钳工专业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计算机专业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这些专业的指导老师分别获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教研教改积极开展】2008年,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编写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积极推进校本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在焊接、财会、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等4个专业加大力度,焊接专业校本教材《压力容器焊基础知识》、《焊工实训指导书》、《焊工工艺学短期培训指导书》正在开发过程中,并且取得初步成效。数控专业贺卫红老师的“关于数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获中国职教学会2008年学术论文一等奖,李娜一等4位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在株洲市论文评比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全年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撰写论文25篇,有8篇在省级学会上发表,其中有7篇获奖。
  【技能鉴定工作和短期培训工作创收增效】2008年,学校努力开拓校外培训,技能鉴定业务。全年技能鉴定创收64.5万元,其中株洲校区33万元,攸县校区31.5万元,与上年相比创收增幅较大。在技能鉴定方面:学校凭借办学实力,承接株洲市技能鉴定中心社会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的培训任务和湖南城建学院机电系63人电工操作证培训考评。全年株洲校区等级证考证374人,操作证考证191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246人。短期培训102人,攸县校区完成中级工、高级工鉴定和高新技术考证832人。学校技能鉴定工作细致,工作程序规范,在实习、实验以及鉴定培训过程中,未发生过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事故,双证考试中无差错,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被省鉴定中心授予“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
  短期培训工作成绩显著。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工作,承担扶贫培训、库区移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有关企业技能扶贫等13个短期技能培训项目,全年开班数72个,各类培训总人数达3968人,培训总收入达310多万元,除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项目需跨年度实施外,其余12个培训项目均已实施完毕。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功举办学校首届技能节和艺术节】2008年,学校举办首届学生技能节和艺术节。首届技能节株洲校区参赛选手837人,竞赛项目10个,攸县校区参赛选手573人,竞赛项目22个。通过“技能节”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切磋技艺机会和舞台,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历时1个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在艺术节中涌现了一批有特长、有禀赋、有才华的优秀学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加快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步伐,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突出招生就业主线】2008年,随着初中生源急剧减少,中职教育招生工作步入难度最大之年,面向严峻的招生形势,学校领导多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招生工作对策,号召全校教职员工人人关心招生,人人参与招生工作。全年招收新生总人数929人,其中株洲校区583人,攸县校区346人,生源层次分布为技师班119人;高技班275人,中专班512人;中技班23人。2008年,学校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精神。努力做到以“出口”带动“进口”,继续发扬走出去,请进来的就业输送模式,广交企业朋友,开创广阔就业渠道,想办法寻求大型企业,名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订单式培养关系,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
  【获“湖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学校坚持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业”为突破口,根据学生思想现状,及时制订德育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坚持每月有一个德育目标,每周有具体的活动和要求,德育工作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并实施班主任工作条例和考核细则,强化考核过程,提高了班主任的责任心。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年龄段成长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基础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使在校学生品德合格率在92%以上,学生流失率较上年有所下降,优秀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寝室等优秀集体占20%以上,学习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逐年增加。年内,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
  【概况】2008年,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5.34公顷,校舍面积4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2300万元,开设技师、高技(大专)、中专、中技、短期培训5个教育层次,有烹饪、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美术设计、商务英语、会计、电子技术、模具、数控技术、主板技术等专业。
  2008年,学院围绕“强化特色、力求创新、科学规划、提升水平、和谐发展”的工作主题,积极创建和谐校园,稳定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研水平。6月份,经省教育厅评审,学院院烹饪专业入围省级精品专业。学院还荣获株洲市技工教育优胜单位的称号;荣获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通过省直文明单位复查,继续荣获省直文明单位的称号;6月份,在株洲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商贸旅游类专业名列全市第一名,信息技术类专业名列第五,加工制造类专业名列第六。
  【招生就业工作】2008年,学院实现招收入院新生952人,短期培训千余人,在校生规模达3463人。2008年学生就业率达98%,通过加强职业指导和跟踪管理,就业稳定率达93.8%。
  【教学竞赛硕果累累】在4月份举办的200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竞赛中,学院吴平、武亚斌、周天顺老师指导的9名烹饪专业学生代表株洲市参加比赛,在4个比赛项目中获3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取得烹饪类团体总分第一的骄人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6月份,学院5名学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中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取得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11月5~7日,在长沙市举行的全国第六届烹饪技能竞赛上,学院师生共取得5金2银1铜的好成绩,获金牌数占大赛金牌总数近七分之一。学院荣获全国第六届烹饪技能竞赛暨湖南省“牡丹卡杯”第二届创新菜大赛“优秀组织奖”。5月9日,在株洲市职业学校英语教师说课比赛中,共派出胡赛男、高慧、刘婧、薛佳4位老师参赛,均获得一等奖。在湖南省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比赛,黎静怡同学获二等奖。10月10~12日,在株洲市首届中职学校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共派出11位老师参加4个工种的比赛,共获得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教学教研成果显著】2008年,学院共承担3个课题:1个国家级课题——《六步教学法在中职教育中的时间研究》,1个省级课题——《如何提高酒店与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1个市级课题——《株洲市餐饮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全年学院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2篇,获奖论文16篇,其中省级论文评审中有2篇获一等奖,5篇获二等奖;市级论文评审中有3篇获一等奖,3篇获二等奖,2篇获三等奖。
  【支援灾区落实行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学院举办“我们和你在一起”地震灾区爱心募捐活动,全院师生自发捐款3万多元。6月26日,学院接收19名来自四川地震重灾区——绵阳东汽技校的学生,就读于旅游与服务专业,学院不但全免学杂费及交通费,每月还发给450元的生活费。暑假期间,学院特地为她们安排老师补课,并组织她们勤工俭学。学院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学校”。
  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
  【概况】2008年是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创建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开局之年,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性学校建设这一主线,开展2项改革,强化3种管理,加强4个建设,实现5大目标,落实6件实事。学校省级示范性学校创建工作初见成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中期评估检查;学校师生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北院成功置换,纳入文化园三期工程,株洲市职业科技园项目成功立项,学校已经做好入园的前期准备工作;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坚持1条主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2008年,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由周公望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实施全员参与的机制,按建设项目与各职能部门和专业系部签订责任状,确保了创建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先后两次迎接了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评估的专家组到学校实地考察:5月份新申报1个精品专业和1门精品课程,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并获全部通过。至此,学校已拥有省级示范性学校、2个精品专业和1门精品课程,6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成为株洲地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最多、门类最全、实力最强的中等职业学校。11月份,接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中期评估检查。学校的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通过中期检查,学校省级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得到项目评估组的高度评价。
  【开展2项改革,教学质量逐步提高】2008年,学校以育人为中心,重点抓好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投资10多万元建设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组建素质拓展教研室,将素质拓展教育引入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学期在春蕾班和学生干部中开展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试点,下学期又在中专新生中全面推广,受到学生的欢迎,效果很好。美术系在服装专业开展模块式教学改革试点,成立产品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等开展主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完成专业项目10多项,逐步实现“工作室+项目+教学”的主题教学法得到有关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
  【强化3种管理,内涵建设不断深入】一是强化学生管理。加大对班主任的考核与奖惩,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骨干作用。加强对学生工作的常规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级日志>管理的通知》,并将系部、教务处、学生处对班级日志的检查结果作为班级考核、班主任工作、教师上课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这一举措使学校学风、班风大有好转。学校被评为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行政值班制度,做到管理不留空档,不留空白,少出漏洞。每周召开学生信息员会议,听取学生意见反馈,掌握教学动态;每周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及时解决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经常开展网上评教,形成教学相长风气。三是强化行政后勤管理。常规工作的落实情况与教职员工的考勤考核、奖惩晋升挂钩,有效地转变了工作作风,强化了学校内部管理工作。
  【加强4个建设,办学特色日益明显】一是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办学特色。学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专业特点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探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分专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开展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更好的对接地方产业结构,与支柱产业的发展结合更为紧密,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更贴近职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更接近生产实际需要,开发10余本校本教材,参编教材数本。淘汰一批老专业,将专业调整为16个,加大实训设备投入,投入195多万元改善实训条件,添置实训设备。做大做强服装专业,将服装专业申报为省精品专业,美术系与董家塅工业园合作进行株洲芦淞服饰研究院的建设,与中山民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基地。机电系继续组织二年级数控、模具专业的学生到株洲星联铁道车辆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和株洲汽车齿轮有限公司下厂顶岗实习,旅游商务系安排学生到九方宾馆和金龙大酒店教学实习,学生的专业特长受到企业的好评。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技能水平名列全市前列。在全国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湖南省选拔赛中学校共有7位学生参赛,并取得可喜的成绩:陈平获互联网及网站建设团体一等奖,并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大赛;黄浪获女式夏季裙套装现场电脑样板制作与缝制个人一等奖;文朝波、刘唐政获机电一体化设备与调试团体二等奖,陈方裕、文志忠获机电一体化设备与调试团体三等奖;漆志获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个人二等奖。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共有4项14件作品入选,11份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及优秀奖。其中,在职业生涯设计类比赛中,由朱琳老师指导获得的一等奖为全省仅有的两个一等奖之一。在200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冬季技能竞赛中,株洲市派出15人组成的参赛队伍,其中学校11名学生参赛,就有10名同学获奖,获奖率高达90%以上。其中,在美术设计项目中,广告组吴亚婷同学以总分位列省第二,获一等奖;郭润珍同学获二等奖;黄沉沉同学获三等奖;室内组张华福同学以总分位列省第一获一等奖;潘晓芳同学以总分位列省第三获一等奖;黄凤姣同学获三等奖。在全省7块一等奖中学校独得3个一等奖,室内组3个一等奖中,学校选手获2个一等奖。
  二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株洲市首届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说课比赛中朱琳老师荣获一等奖,市中职学校数学课教师说课比赛中伍玉红老师喜获一等奖,市职业学校英语教师说课比赛中陈帅老师、黄蔚老师获一等奖,彭薇老师、张京老师分获二等奖。在2008年株洲市职业教育技能节——首届株洲市教师技能竞赛中,学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31人参赛,30人获奖,12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良好风尚,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全面落实《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书育人”的典型和行政人员“优质服务”的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带动班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明显好转。
  【真抓实干,顺利实现5大目标】一是继续贯彻“三全”招生原则,分片区负责组织招生,在生源急剧减少,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教职工发挥出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招生,各片区负责人全身心投入招生工作,完成大中专招生任务。二是学生管理,实现学风和班风明显好转,学生中无严重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三是完成申报省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在上年成功申报的基础上,又申报了1个精品专业、1门精品课程、4个专业带头人。四是实现在联合办学、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方面有重大突破。与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实训直通车合作协议,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成为学校教学实习基地,与上海热风品牌管理机构与学校联合举办服装营销岗前培训,进行订单培养。五是实现培训数量、质量、效益有大幅提高,技能鉴定覆盖全校所有专业,鉴定参考率达90%,通过率达80%。学校继续和太子奶集团和市妇联共同举办“日出春蕾”职业技能班。扩大与太子奶集团的合作力度,与之签订了太子童服协议,作为学校服装专业实习基地。加大专升本招生力度,湖南大学大专升本函授站录取率达97%,成为学校成人教育招生的有力补充。紧抓国家出台的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政策精神,招收2008级工学结合服装、酒管专业学生155人,拓宽了学校中职教育的办学渠道。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又一次被省劳动厅鉴定中心评为省管鉴定所先进单位,湖南大学专升本函授站被评为2008年株洲市优秀函授站。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6件实事】一是适度提高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落实教职工工资和岗位津贴递增机制。二是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环境,给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三是购买豪华大巴车,接送教职工上下班,方便教师外出活动。四是组织教职工进行了体检,保证教职工身体健康。五是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力度,做到了稳定价格,明码标价,提高饭菜质量,确保了饮食安全。六是对现有教学楼的课桌椅进行修缮,改善教室电视和音频设备,提高质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株洲广播电视大学
  【概况】2008年,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有电大工作站、教学点19个,其中在5县(市)设有电大工作站5个,校本部直属教学点1个,在县(市)、城市4区设有教学点13个,已形成以校本部为中心、5县市、城市4区电大工作站、教学点为依托,覆盖全市城乡的较完整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全市电大系统共有教职工893人(含兼职教师414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86人(含兼职167人)、中级技术职称466人(含兼职141人)。校园面积26.67余公顷,建筑面积125737平方米,固定资产8161(原值)万元,其中教学设备1844.2万元,图书资料33.79万册,音像资料11734盘(盒)。
  【招生工作】株洲广播电视大学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自身办学与提供服务并举的办学定位。一是开办学历教育。学校开办本科、专科、中专3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学位。2008年共招生2556人,其中开放教育2243人。形成了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各种办学形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二是开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开办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资格证等各类培训考试项目。三是为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提供支持服务。为东北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南大学等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提供教学管理支持服务。
  【管理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增强办学实力,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学校进行新一轮的内部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按照“因事设岗、双向选择、精简高效”的要求,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实行“按劳分配、优绩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部分配原则;改革后,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任用看德才、考核重绩效”的局面,使学校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株洲技术学院
  【概况】2008年,株洲技术学院设有数控、模具、机电、电子应用、环境艺术等21个特色专业;在校学制学生3400余人。全年进行农民工培训及在岗职工培训鉴定达5000人次。
  【学院发展进入新阶段】2008年,株洲技术学院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学院整体搬迁列入全市60项重点工程之一;年中,学院获省政府批准筹设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年末,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确立为首批进入云龙新区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的3所院校之一。这为学院着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带来了新的契机。
  【教育教学取得新成绩】2008年,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获得丰硕成果。在全市职业院校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中,学院加工制造类专业居职业院校之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教育系统省、市重点专业;省车削加工专业委员会在学院挂牌成立;数控模具教研教改省级课题圆满结题。学院在各项赛事上也取得骄人战绩。在全市职业学校教师技能竞赛中,包揽了数控车床的一、三、四、五名和钳工的前3名。在全省职业院校春季数控技能大赛上,由学院组成的株洲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全省数控技能竞赛暨全国选拔赛上,学院代表队18人参赛全部获奖,以绝对优势获全省团体总分第一,6人入选参加全国大赛,其中张建老师获全国第六,学生胡水良获全国第二,这是学院历年来在全国技能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招生就业显现新亮点】学院大力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教育等多种办学模式,解决了学生担心毕业就业难的后顾之忧,全年新招注册学制教育学生1234人,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为应对经济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极大压力,学院及早调整工作部署,树立“立足株洲、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就业指导思想,走出校门主动拓展就业市场,全年781名毕业生,已100%推荐就业,并与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衡阳特变电、株洲电力机车、苏州重村钢模等20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完成2009年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8年学院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00人次,鉴定2369人次,职业技能鉴定所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任务,被评为全省十佳鉴定所。
  湖南有色金属职工大学
  【概况】湖南有色金属职工大学位于株洲市红旗中路,是由1985年1月创建的有色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株洲硬质合金厂职工大学、株洲冶炼厂职工大学合并而成,经教育部(国家教委〔86〕教计037号文件)和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备案的一所学科较全、功能多样、规模较大的独立建制的成人高校(附设中国有色二十三冶1983年4月创建的职工中专和1979年7月创建的技工学校)。学校原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下放后,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领导,行政由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公司管理;2008年7月,整体划转至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管。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和省教育厅批准,2008年开始筹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34公顷,建筑总面积28579平方米,资产总值近2600万元。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等大型楼房。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有: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化教室、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实习工厂、200米环行跑道的操场、独立的篮球场与较完备的外部体育设施。
  学校有全日制、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等学习形式,从学生学习成绩的实际情况出发,设有本科、专科、中专、技校、短期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办学层次。学校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尤其是技校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基本上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实行联合办学。已成功合作的有常德函授站、怀化函授站、湘潭函授站和长沙函授站。另外,学校还大力开发培训项目: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农民工培训、二十三冶集团公司内部的中青年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新员工、安全员、高级工、技师、职称英语、计算机等各种短期培训。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概况】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下设株洲市艺术学校、株洲市旅游学校、株洲市幼师学校和株洲市电子技校。学校位于城市花园——天鹅湖公园内,占地7.2余公顷,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学校与武汉音乐学院、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香港春田文化教育机构等联合办学,依托市场开设有艺术、幼师、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商务英语、旅游等15个专业,在校学生3800余人。学校在全国各地有200余家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在深圳、东莞、上海等地设有就业办事处。幼师、计算机、电子电器、旅游专业实行“订单式”招生,定向培养,实习安置率为96%,其中对口安置率为84%。
  【年度大事】学校成为第一批进入职教园区的单位;技能比赛成绩斐然:全国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获“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参加湖南省宴会设计及相关才艺展示技能大赛获“一金两银”的骄人成绩;德育工作在全国造成较大影响,获第五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评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争取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商贸英语专业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搏卡拉中国教育城网站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开发出教育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省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工作验收合格。
  【学校所获荣誉】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08年度先进单位;市参加省第三届大众体育运动会先进单位;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职业教育技能节学生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市职业教育技能节学生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二名;市职业教育技能节教师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市职业教育技能节教师技能竞赛团体总分第三名;市“三好杯”运动会获大型团体操表演二等奖、跳绳团体总分第一名。
  【面向需求,就业工作创新高】2008年,学校加强就业指导,聘请专家学者、创业能手和行业精英到学校作就业专题讲座。注重与各用人单位协调用人关系,开辟“订单式”培养市场,其中幼儿教育专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学生比例达60%。完善实习就业制度,加大与劳动部门、劳务派遣公司及职介所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开拓就业渠道,建立新的实习就业基地,新增就业基地5个。2008年安置学生就业800余人,实习安置率为96%,其中对口安置率为84%,学生平均月工资达1500元,较上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拓展培训,积极探索多层次办学途径】以“事业·梦想·爱”为主题,开展“EIT”继续教育培训。EIT培训成为株洲市学科带头人和城区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必培内容。加大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进行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常规管理,制定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计划,确保学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适应学员岗位需求和社会需要。全年为学校创造纯利润26.7万元。
  【IT战略,自主研发无纸化办公系统】进一步加强对搏卡拉中国教育城网站建设,完成学校各个部门的网页专栏,自主研发校园无纸化办公系统,并在整个教育系统得到运用,受到教育局高度评价。搏卡拉中国教育城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网站流量形成一定规模,为社会各界了解学校提供了平台。下半年,圆满完成2008年度的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的网上验收工作,做到零差错,得到省验收考评组的肯定与称赞,提高了学校知名度。
  株洲市第二中学
  【概况】2008年,株洲市第二中学有高中教学班49个,在校学生2538名,在岗教师247人,其中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学科带头人33人,研究生17人,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66人。年内,学校先后荣获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基地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创意杯”等称号。
  一、加强教学管理,多元人才培养机制结硕果。
  一是高考成绩有新突破。在2008届的高考中,学校共有977名学生参加高考,二本以上上线506人,约为51.8%。三本以上上线人数740人,约为75.7%。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有40人,文、理科地区前30名中,12宗分别有8人、11人。G0515班闻强、G0512班刘江瑾分别以高考644、657分获株洲地区高考文理科状元。
  二是数理化生奥赛独占鳌头。2008年,学校在全国数理化生奥赛中有1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6名学生获全国二等奖,31名学生获全国三等奖。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参加首届全国中学生学科能力大赛中,共24人取得省一等奖,全省领先。
  三是创新教育,继续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2008年学校创新发明荣获国际银牌2枚,国家金牌1枚、银牌6枚、铜牌1枚。其中,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发明展上,G0716班曾望原发明的冷光源投影仪以及G0612班卢剑锋发明的智能漏电探测报警器获银奖。在第二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上,G0615班夏雪然撰写的论文《高频电磁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荣获金牌。市二中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奖。
  四是承办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2008年10月9~13日,学校承办湖南省中学生足球赛,市二中男队全市唯一参赛的中学球队获得第五名。10月28日学校又承办株洲市2008年学生“三好杯”运动会开幕式暨阳光体育大型展示活动,共有来自全市27所学校的5000多名学生参加演出,市二中在开幕式上表演的第三套广播操表演荣获阳光体育大型展示活动一等奖第一名。
  二、探索德育新模式,德育经验在全市推广。
  5月16日,株洲市中学德育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市二中召开,会上,市二中向全市140余名来自全市9县市区教育局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及64所中学德育工作负责人推广学校的德育经验。
  三、强化科研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08年,市二中完成了3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检查、2项省教育学会课题和3项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报送了2项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和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参加市级阶段性成果评奖活动。同时还有2项课题研究成果报送参评“第二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评奖”。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基地课题1项、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考试课题1项,至此,市二中共承担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共15项。无论是课题的数量还是质量均为全省中学前列,学校也因此被市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评为首批湖南省教育科学学科研究基地。
  【成功召开第二次党代会】10月25日,株洲市二中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株洲市二中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李建国代表第一届党委作题为《团结一心,继往开来,开创二中更加美好的明天》的工作报告。大会以无记名差额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张辉、李建国、谭宁宇、杨建新、黄国雄、陆友辉、陈嵩为株洲市二中第二届党委委员,黄国雄、周文平、严朝晖为株洲市二中纪委委员。下午,株洲市二中第二届党委举行第一次会议,等额选举了李建国为党委书记,张辉为党委副书记。株洲市二中纪委举行第一次会议,等额选举了黄国雄为纪委书记。
  株洲市南方中学
  【概况】南方中学坐落在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凤凰山麓,原为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职工子弟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省级示范性高中,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2008年,学校占地面积10.8公顷,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专任教师12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特级教师7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5人。学校先后获得中国“全国优秀外语实验学校”、“管理创新全国品牌学校”、“湖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南省高中新课改示范学校”等国家、省、市级荣誉40多项,被命名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人才选拔基地”。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年年获得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8年,学校以提高优质课率为中心,以提升学校文化为主线,强化教学科研管理,弘扬南中精神,持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要求,对课堂的评价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采用多元评价机制,转变传统的评课观念,将评价目的由考核转为促进,构建有效课堂。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师德修养,锻造了一支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年,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教学教研文章29篇,获奖论文61篇,其中国家级8篇,省级以上24篇。共有8个课题获准立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并相继赢得了株洲市2008年高中物理专题复习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英语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中荣获高中课件组二等奖、2008年教师化学实验创新竞赛获市一等奖、省一等奖,全国(中南片)二等奖。南方中学生物教研组荣获2008年度湖南省中学生物学科“优秀教研组”称号。
  学校重视德育常规管理,以学生会和团委为依托,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2008年,先后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种下我们的青春之树”活动、高三百日誓师、赈灾捐款、清明缅怀先烈、“红色之旅”夏令营。组织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和拓展活动、拼茶中学学生会主席经验交流报告会、心理专家谢霖高三讲座、“中国推销大王”邰勇夫励志讲座。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广大师生自发为地震灾区捐款8万余元、献血7800毫升。
  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未完成”文学社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文学出版社评为年度全国“十佳99”优秀文学社,王金凤老师当选为“优秀指导老师”。
  【英语学科特色】学校立足于以英语教学为学科特色的办学模式,走国际化办学之路。2008年,在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工作会议上,南方中学的国际交流成绩得到了充分肯定,并被授予理事学校称号。同年,被授予“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人才选拔基地”和“2008年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优秀外语实验学校”称号,夏立威校长被评为“2008年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优秀外语实验学校优秀校长”,学校国际合作部部长沈华在会上就“特色教育,立校之源”做专题发言。
  全年,组织“外教空间”活动达28次,为教师或学生开展英语培训讲座20次。有4名学生考取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赴新加坡公费留学。曹蓉曼同学作为2008~2009湖南文化交流小使者将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生学习。张琳婧同学经过市、省各级选拔赛,闯入了2008年CCTV希望之星全国英语风采大赛高中组的总决赛,学校成为株洲地区最后进入全国总决赛唯一的学校。
  【体艺特色彰显】2008年,学校先后举办迎“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教师节文艺汇演、校园文化艺术节、50周年校庆庆祝大会文艺演出。积极组织学生代表参加省、市三独比赛和学生音乐节的各项展演,其中高三音乐特长生江威获得了三独比赛二等奖,其它展演均获得了同行的好评。
  学校坚持“以竞赛促活动,以活动促素质”的体育群体工作宗旨,全年举行一系列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如拔河、跳绳比赛,20×50米迎面接力,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等。在2008年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南方中学的王俊杰同学一举夺得男子单打冠军,并与队友黄拓一起,获得了男子双打的铜牌;10月,学校高中女子篮球队在株洲市三好杯中荣获冠军;高中女子排球包揽前3名;高中男子排球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08年度全市教育系统“园丁杯”教职工篮球赛中,学校的男子代表队和女子代表队双双荣膺冠军。
  【顺利通过省示范高中督导评估】2008年10月19~22日,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组对南方中学进行为期3天的督导评估,全面考察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估组充分肯定了学校所取得的5个方面的成绩:一是自我图存,确立了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二是以人为本,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节俭办学,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四是德育为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五是科研兴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推动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以高分顺利通过评估。
  【校园建设】3月,南方中学将原有的心理咨询室升级改造,成立株洲市中学首家心理咨询中心——南方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从北师大心理学系引进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毕业生,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9月,学校投资50多万元的校园电视台开播。通过层层选拔,组织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采编、记者、播音队伍,每周固定制作播放校园新闻。
  【奥运礼仪知识竞赛获奖】4月,湖南省“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大赛决赛在湖南卫视举行,由南方中学的青年教师廖晨兰、谢科和胡鹏3人组成的“株洲枢纽队”代表株洲参加决赛,3人凭借知识掌握全面、答题流畅准确、仪表端庄得体获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以316分的成绩获得亚军和组织奖。
  【庆祝建校五十周年】2008年是南方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学校成立了校庆办公室,具体负责校史的编撰和校友录的整理。印制了一本校史、一本《涅磐凤凰》纪念册。学校的知名校友,奥运选手郑波和《恰同学少年》的编剧黄晖回到母校,与在校师弟师妹进行了交流。12月26日举办了校庆庆典,其中庆典晚会一改传统思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的作用,实现了现场直播,学生们坐在教室里便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庆典现场的热烈氛围。
  五十年文明相继,五十载薪火传承。南方中学的五十年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求生存到求发展的风雨岁月,也经历了由企业向政府的体制转轨。学校由建校时的2名教师、16名学生和两间简陋的工棚,发展成为拥有88个教学班,近五千名学生,300多教职工,占地10.8公顷,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功能先进,拥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管理体制的湖南名校,成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学校。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秉承“崇德、求真、务实、创新”的校训,成就了莘莘学子的梦想,而今3万多名学子已在母校的哺育下茁壮成长,遍布海内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株洲市九方中学
  【概况】株洲市九方中学始建于1956年8月,原为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子弟中学。学校于2001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7年被明确为正县级事业单位。至2008年底,学校在校学生899人,教职员工123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4人,特级教师6人,高考命题组专家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3人,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9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被确认为国家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湖南省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株洲市示范家长学校。
  学校注重强化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坚持科研兴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质量稳步上升,2008年,学校高考二本上线人数98人,本科录取率51.23%,列株洲市第三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被株洲市教育局授予“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改革,引导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全年,学校共有107篇教学教育论文获省、市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级奖11篇、省一等奖15篇。
  学校注重学生的管理工作,围绕素质教育的主线,突出德育的核心地位,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2008年成立“七彩光”文学社、九方书法社和街舞社、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唱响株洲”合唱赛、举办“激情2008”元旦会演、学生美术作品大赛、开展“两型”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敢于拼搏的意识,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从多个角度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
  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完善校园设施,服务教学一线。2008年,完成了学校东北面围墙护坡改造工程、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添置新进人员手提办公电脑、升级改造校园网、电视监控系统等项目。
  【校务公开】2008年,学校通过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的内容,拓展校务公开的程序,健全校务公开的监督机制,加强教代会规范建设,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愿望和要求,及时把广大教职工所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信息收集提供给校党委、校长室,同时积极配合解决问题。倡导在教职工中开展“提案”制,通过畅通民主渠道,激发教职工当家作主的热情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强化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优化师资结构】2008年,学校引进教师7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特级教师1人。有4名教师通过2008年全省特级教师资格评审,学校特级教师人数增至6人,跃居全市第一。师资结构的优化,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与软实力。
  【科研成绩斐然】通过积极动员、组织教研组申报研究课题,引导教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教育科研水平与规模有新突破。2008年,学校4个学科科研课题通过省级立项评审,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在已结题的课题中,语文组谭德华、刘国富主持的研究成果被评为株洲市一等奖。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有21名教师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杨珑老师、赵亮老师、段彩云老师分别获得生物、音乐、历史科目省一等奖丰硕的教育科研成绩,使学校被评为“2008年株洲市教育学会先进集体”。
  【数字化校园建设】在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要求下,从2008年开始投资,教务科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初步搭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稳步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已完成了需求定制和技术调试,进入平台的试运行阶段。运行的管理系统,行使着教学管理、调度、监控的职能,具体包括:教学课表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毕业管理、学分认定、公文收发等。项目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九方中学信息化建设已经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教学科研的信息化、校务信息化、校园信息服务、学校形象的信息化与无纸化办公的推行等。
  【模拟俱乐部比赛】学校为全国《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湖南省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校。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健康第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教学理念,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2008年,学校分3个阶段,以模拟俱乐部的形式,开展“校园杯”男子足球赛、“旭日杯”男子篮球赛、“晨曦杯”女子排球赛。三大球赛开展得激烈、精彩,通过球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校群体活动的蓬勃发展,活跃了校园文化。
  【新加坡留学再添硕果】学校为湖南省少数几所具有推荐初、高中生赴新加坡公费留学的单位之一,已为新加坡各院校输送了近20名学生。2008年,学校认真组织学生赴新加坡公费留学工作,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校内进行宣传、资格审查、笔试以及面试等各种方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学生综合素质考查的具体情况,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了4名学生向新加坡推荐参加面试。暑假期间,新加坡考查小组到学校对4名被推荐学生进行综合测试和考查,对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并确定了洪佳安、刘琰羚2名同学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大学公费留学人员。此次留学工作,加强了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提高了学校的声誉,适应了学校的发展需要。
  株洲市第四中学
  【概况】株洲市第四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地处荷塘区新华东路。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园面积7.87公顷,绿化面积达50%。有教学班级50个,学生2200余人。年末在册教职工为239人,其中专任教师176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78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29名)。
  2008年,学校荣获“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直属单位财务及年终决算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体育馆被教育部、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单位”的牌匾。学校团委被授予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姜野军校长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校长,高志宏、李红权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
  【校园建设】2008年,学校投入35万元,新建电子阅览室、电子借阅系统、通用技术实验室、金工操作室和全市唯一的中学地理实验室。投入60万元,完善食堂配套设施设备,学校食堂继续保持“A”级食品卫生单位荣誉。
  【教育教学】2008年,学校结合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创建两型社会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被荷塘区推荐为“创模”示范学校。继续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撰写18个心理教育案例,编写2本校本德育教材。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小组和心理健康协会。围绕“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突出“打造精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这一主旋律,扎实推进工作。开展行政领导进课堂活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倡导学案教学,大胆尝试备课、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减少教学工作中繁复机械劳动。成立教学督评组,负责课堂教学的督查与评价,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研教改】开展“品读好书·共铸师魂”读书竞赛,组织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新建学校教研网,实现网络评课,加速网页内容更新,实现资源共享。2008年,刘建平老师主持的“学生心理压力现状调查及行为干预课题”、欧阳建荣老师主持的“班级模块管理课题”在省规划办立项。教师全年共有124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17篇,省级奖70篇,99篇论文公开发表。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有53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业务考试,有三分之一的老师获得A等,位居城区中学前列。
  【高考竞赛】2008年高考,学校二本以上一次性上线率33%,一本上线率22%,录取人数继续保持在300人以上。罗中书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张而旻、欧阳溪芸同学被中央美院录取,刘小正同学以享受全额奖学金的资格被韩国延世大学录取。数、理、化、生、信息奥赛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65个。学校荣获市教育局“2008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优秀奖”。
  【党建工团】2008年,学校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支部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学生的“牵手”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开展“爱心模范”、“治学模范”、“年度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评先活动,弘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良好风尚。新发展团员191名,发展学生党员6人,教工党员2人。开展“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征文活动,荣获教育部关工委颁发的读书征文活动集体一等奖。开展“抗震救灾爱心捐款”活动,为汶川地震灾民捐款10余万元。召开九届三次、四次、五次职代会,审议通过《市四中“创建模范职工之家”工作方案》、《市四中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组织教代会代表培训,做好校务公开,保障教职员工参政议政的权利,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校务公开示范单位”牌匾。成立羽毛球、兵乓球等5个教工健身协会,广泛开展活动,丰富了教职工业余生活。承办市教育局老年职工门球赛,学校被评为“局老年工作先进单位”。
  【艺体活动】2008年,学校组织了“金画笔”美术节教师书法作品比赛、“廉政文化进校园”书法作品赛、张吉红老师教学示范画展、“忆凤凰”作品展、“春之声”音乐晚会等众多艺体活动。舞蹈《青春律动》入围第四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九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参加市三独“艺术之星”等各类比赛,有117人次获奖。参加省“三独”比赛,有2人获奖。参加市“红歌会”合唱比赛,获市一等奖。学生合唱团作为唯一的学生团队闯入“唱响株洲”合唱节预决赛,进入24强。张军红副校长担任“唱响株洲”合唱节市教育局参赛团指挥,荣获“最佳指挥奖”。
  【社团活动】2008年,学校举办首届社团文化节,开展“阳光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语言艺术团辩论赛、晓荷文学社“柏园文学讲坛”、动漫社动漫设计、摄影协会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在全国校园文学社评比中,在900余家文学社团评比中,“晓荷文学社”入选第二届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
  株洲市第一中学
  【教学教研成绩显著】2008年,学校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形成德育特色,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共有150名学生进入二本以上的行列,除个别学科稍有欠缺外,其它学科大都超过市平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科竞赛中全国三等奖3人次,省二等奖2人次,省三等奖6人次,市一等奖14人次,市二等奖11人次,市三等奖24人次,位列同类中学前列。参加株洲市中小学绘画、摄影、书法大赛,美术有11人获一等奖,有17人获二等奖,有26人获三等奖。参加株洲市中小学“三好杯”运动会健美操赛获男单操第二名,女子三人操荣获第三名,团体总分荣获第四名,高中男子篮球荣获“三好杯”第三名,体育运动大型展示活动荣获二等奖,群体活动实录荣获二等奖。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成果显著。全年有6本专著出版,发表论文12篇,有193篇论文分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其中国家级11篇,省级75篇,市级91篇。
  株洲市第八中学
  【概况】株洲市八中创立于1969年,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位于株洲市芦淞区贺嘉路258号。学校占地4.67公顷,总建筑面积达56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综合办公楼、教学楼、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体育馆、餐厅和公寓。建筑风格独特,教学设备先进,生活条件舒适,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品位,保障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沿着持续、健康、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2008年,学校获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株洲市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廉政文化创建示范点、株洲市教育质量优秀奖等荣誉,并顺利通过湖南省体育传统学校的复查。
  【高考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学校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线达到368人,其中,重点本科(本科一批)52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线率34.9%,本科上线率达77.2%,创造了近年来学校普通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的重大突破,反映了学校“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智力的培养,毕业学生素质高,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受到各大学的特别青睐,极大地提高了上线学生的录取率。
  【艺体教育特色彰显】学校艺体教育彰显优势,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渐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2008年,学校对艺体工作大策划、大投入,在硬件设施方面建成高标准的舞蹈房3间。积极引进艺术教育专职教师,其中有舞蹈教师张亦刚老师、株洲著名篮球教练袁新辉老师等。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显著的成绩。校篮球队获湖南省“雄森杯”青少年篮球赛男子组第四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获市学生“三好杯”运动会高中男子篮球赛第一名;校足球队获市学生“三好杯”运动会高中男子足球赛第二名;获市学生“三好杯”运动会高中健美操团体第二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体育组市课间实录比赛获一等奖;“三好杯”阳光体育展示活动获一等奖;市阳光体育运动大型展示获一等奖;市学生“三好杯”运动会乒乓球高中男双打获第二名;群舞《士兵与枪》获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群舞《少年天子》获得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株洲市中小学教学班演唱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等等。学生不仅能在市级和国家级各项评比中获奖,而且近年来音乐类考生100%二批以上本科上线,实现学校高考教学管理的“巩固理科、发展文科、做优做强小品种”的发展战略。
  【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在2008年的高中生物竞赛中,由单方老师指导的学生2人获省二等奖,8人获市级奖励;物理学科成绩共有26人次获奖;信息技术学科方面获全国奥林匹克智能机器人竞赛全国二等奖,6人获电脑作品评比市一等奖,11人获市二、三等奖,程序设计竞赛及信息学奥赛2人获市一等奖,4人获市二、三等奖。2008年学校学生在学科竞赛中79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艺体竞赛成绩也较为突出,共获市级以上单项奖达140多人次,团体奖达20项。全国英语PETS考级有130多人过级。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
  【概况】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设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按照国家示范学校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5.47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已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完成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有图书阅览室、信息技术室、科学活动室、各科实验室、音乐美术室、体育器材室、模拟天体演示厅等。学校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与较完备的外部体育设施。学校图书资料、体育、电教实验器材装备到位,学校建立“电教中心控制室”,各教室均装有多媒体设备和监控器,实现了“三机两柜一监控”到班,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2008年,在校学生近3800人,教学行政班90个,教师员工400人。学校有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39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06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9人。
  【教育特点】学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着力培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民族意识、国际化视野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人才。实施“教学小班制”、“全程辅导制”和“导师制”,建立以“爱”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主要成绩】学校创建3年来,学生共获国家级一等奖48个,省级一等奖238个。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5个。2008年高考二本上线率达76%,一本上线率达35%,张雪娟被清华大学录取,周楫被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录取。2008年中考合格率达100%,也是株洲地区唯一合格率100%的学校。2008年2月,“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活动总决赛,小学部马一丹同学获国家金奖。在2008年的全国英语比赛中,小学部4位同学到中央电视台参加现场节目录制。学校学子在全国初中化学奥赛中以压倒性优势取得株洲市第一名,共获得全国一等奖5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0人;全国数学奥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试验学校”、“湖南省教育学会常委理事单位”、“株洲市平安校园”、“株洲市绿色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株洲市先进民办学校”。2008年,理事长余年初当选为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株洲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
  【概况】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85年,1986年落成开学,原名“株洲市聋哑盲学校”,2003年更名为“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236名学生,82名在职教职工,14名退休教工。是一所集聋教育、聋儿语训康复教育、启智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市级特殊教育中心学校。2008年12月,被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评选为“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德育取得新进展】强化班级管理,推行德育工作序列化。实行每周一次规范班级评比,每月一次文明寝室评比、黑板报评比,每期对学生思想评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各年级段的德育工作目标,各年级切合认知特点,重点突出,环环紧扣。全年学校一方面利用升降旗仪式、晨会、班会、班队活动课,宣传窗、黑板报、业余团校等多种渠道,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三个主义”的教育,开创学生的进取思维,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一帮一”活动,校内、校外的“手拉手”活动、“爱残助学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与株洲义工社开展活动等。先后与株洲职院、株洲工业大学、中南林学院等学校联谊。双休日活动正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品牌。成立十几个双休日活动小组,如剪纸、书法、学习互助、科技小知识等。平安校园更平安。为确保师生安全,2008年学校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重点抓好日常检查,并把检查范围落实到各处室,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每日一小检,一月一大检的例检制度,及时了解、发现、解决学生外出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无出走事故,全年学校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教学取得新成绩】一是电脑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得到全面推广。2008年学校给全体教师每人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1台电视机,用电脑与电视机对接进行教学。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聋教部高中升学取得好成绩。年内两名聋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具有特殊教育中的“清华、北大”之称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另一名学生考入中州大学。在全市中小学生“创模”征文比赛中,学校学生取得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启智部加强集体备课,提倡教后反思,着力研究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康复教育办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质量进一步凸显。省内一流的康复教育无人可比。质量的提升,吸引了广大聋儿从四面八方汇集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达到在校32名聋儿的规模。8月,学校承办由市残联主办的“株洲市首届听力语训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学校3位教师分别获一、二、三名。10月,学校两名教师代表株洲市参加湖南省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分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11月25日,一名教师代表湖南省赴北京参加全国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在团体赛中荣获第十一名。三是艺体美特色进一步凸显。在11月份全国聋人锦标赛上,张强夺得男子800米铜牌,袁保华夺得男子铅球第五名;在株洲市三好杯上,学校夺得小学组男子总分第四名,中学组在跳绳比赛中获2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团体总分第五名。在株洲市中小幼绘画、书法、摄影作品比赛中,学校获1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
  【设施建设再提速】2008年,完成风雨操场土方挖运工程和护坡建设工程,完善风雨操场征地手续,办理了风雨操场的建设施工许可证手续,风雨操场建设在年末动工。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多年未解决的校门口征地工作。争取政府减免风雨操场施工建设许可手续、风雨操场征地等有关费用近2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投资280万、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20万的科教楼项目已立项,并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和勘测,进入规划报建阶段。筹措经费5万元多对聋教部教师办公桌椅进行更换,投资经费6万元新建生化和物理实验室,并且对各处室的空调进行维修。完善教学楼二、三楼办公室以及启智、康复部办公室校园网的建设。筹措资金7万余元,完善学校食堂硬件建设,同时还按卫生局要求改善直饮水主机房条件,加强直饮水卫生、安全方面的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余建军)
  【学生救助更得力】全年学校救助困难学生生活费5万元。为学校每个学生添置两套校服,花费近5万元。为新进学生配置床上用品25套,开支经费5千多元。继续加大对学生生活补贴,全年争取生活专项补贴20多万元。争取市残联经费10万元。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