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2017
颗粒名称: 财政·税务
分类号: F812.7;F812.42
页数: 4
页码: 146-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株洲市财政工作和税务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财政、国家税务、地方税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株洲市 财政局 税务

内容

财政
  【概况】2008年,在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全市财政收入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2.1亿元,比上年净增14.5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7亿元,同比增长24.3%;上划中央“四税”35.3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市完成财政总支出109亿元,同比增长39.6%。
  市本级完成财政总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9.6%;上划中央“四税”11.2亿元,同比增长16.5%。市级财政总支出45.7亿元,同比增长51.1%。
  重点支出有效保障。2008年,财政部门按照“用活政策争资金,握紧拳头办大事”的要求,不断加大筹资力度,不断加大对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资金保障。“两型社会”建设方面,安排政策性支出4660万元,充分利用土地政策和财税政策,重点扶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节能减排项目;投入资金1.25亿元用于清水塘治污设施建设和维护;拨付2000万元用于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安排“5115”工程、园区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和风险担保补偿等资金共计6000万元;全年向上申报新型工业化项目近190个,争取项目资金1.4亿元,有力支持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市化建设方面,通过财政安排和融资共投入2.53亿元用于城市“五改”建设,安排“创卫”、“创模”资金7200万元,安排园林绿化提质改造资金5000万元,是历年来城市建设投入最多的一年。
  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拨付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68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051万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61亿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3281万元,“农民用水政府买单”资金1100万元,各类涉农补贴资金3.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5997万元,保证了基层政权的正常有序运转。
  民生需求保障到位。2008年,财政工作更加突出人本理念,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59.2%,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是完善城乡社保网络。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3亿元,同比增长28.5%。全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达到256万人。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全市共有16万人享受了城乡低保。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教育支出15.14亿元,增长27.7%。各级政府共投入1亿元,为城乡2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拨付奖学金、助学金、贫困学生救助金5127万元,为6.4万名贫困学生解决读书难问题。安排750万元偿债资金支持县市区化解“普九”债务,减轻农村教育的压力。三是加大公共卫生和应急投入。完成医疗卫生支出4.76亿元,同比增长59.3%。进一步完善财政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全市共拨付抗冰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4195万元。
  财政精细管理不断强化。一是预算执行更加规范。通过加强预算指标管理,严格预算约束,规范专户管理和资金拨付流程,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二是资金支付体系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扩面,市本级165家全额拨款预算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形成了包括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控制、支付结算及资金清算等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三是财政监管更加精细。综合利用政府采购、基建评审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对大宗财政资金支出严格把关,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大跟踪问效力度,财政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市本级通过政府采购节约资金5600万元,节约率达12.5%;基建评审审减金额4.65亿元,审减率达26.8%;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统建统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肯定和推广。
  【财政争资引项结硕果】2008年,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用活政策争资金的要求,致力于在理财观念上寻求新的突破。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融资、争资、引资。全年市本级各融资平台融资22亿元;累计向上级争取各类资金43.8亿元;安排招商引资引导资金720万元,支持有关部门引进资金3.2亿元,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和可支配财力空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政策和资金。申请设立城市绿化赔偿补偿收费项目,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增加可用财力1.6亿元;争取清水塘34.4平方公里土地整体变性税费减免,涉及减免金额约45亿元,直接受益达10亿元。
  【乡镇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按照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五权”不变的原则,对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改革。全市9个县市区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全部通过省级验收。二是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组织开展了“普九”债务清查核实工作,全市“普九”债务余额为15065万元,顺利通过了省级审计核定。三是加强国有农场债务和乡村债权债务动态管理。对国有农场的债务情况进行清理、统计和汇总,建立了严密的乡村债权债务动态监控和管理体系。四是强化契税征管工作。全面推进契税征管信息化,严格执行“先税后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房屋、土地契税的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杜绝了偷税漏税的现象。
  【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不断规范】一是加强外部监督。对预算执行进度、大额提现、向往来资金账户转资金等方面进行监控。二是建立内控机制。修订《株洲市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株洲市国库集中支付内部审核业务操作规程》。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每日预算单位往来资金的支付情况实行日签呈业务操作处理,自动增加内控环节,确保了资金支付的安全性。三是完善报表体系。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日报表制度,实行适时集中监控;依托国库支付系统,将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建立支付报表系统,为支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机制保障。
  【非税收入征管卓有成效】2008年,市本级入库非税收入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专项收入5947万元,比上年增长3%;行政性收费13814万元,比上年增长47.6%;罚没收入82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4%;政府统筹资金2882万元,比上年增长41.69%。一是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征管的“加”、“减”法。“加”法就是拓展征管范围,实行依法征收和公平负担,做到应收尽收,以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全年征收规划配套费16634万元,为预算的415.85%,同比增长218.84%;“减”法就是按照上级要求,取消和暂停征收16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000余万元。二是规范和加强罚没收入管理。健全罚没收入管理制度,全年共组织9次罚没物资拍卖,实现拍卖收入415万元。三是拓宽非税收入来源渠道。协调公安交警、物价等部门,组织3场小型汽车特殊号牌拍卖会,取得收入150.5万元,促成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建立。四是简化企业报建收费审批手续,建立了重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联系制度。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2008年,全市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规模7706.1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610万元),涉及土地治理项目3564万元、产业化经营项目2434.16万元、世行贷款项目1078万元、水毁工程修复项目115万元、水土保持项目210万元、林业生态项目271万元。共完成改造中低产田3066.67公顷,建拦河坝20座,建小型水库5座,建排灌站5座,衬砌渠道209.06公里,建小型蓄水工程28座,改良土壤846.67公顷,新建整修机耕路95.78公里,购置农业机械65台套,造林426.67公顷,整修晒场3000平方米,示范推广2840公顷,培训农民1.6万人次。完成“株洲市攸县10万吨‘仙竹’大米加工改扩建项目”和茶陵县龙华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万头良种猪扩繁场改扩建项目。
  【加强公务用车控购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节约财政资金,2008年,财政部门切实规范公务用车配备,加强控购工作管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情况检查工作;核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数量,严格实行编制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公用车辆购置审批程序,对公用车辆购置严格实行“双控”,即控制车辆编制、控制车辆购置标准。
  【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殊荣】2008年,全市财政系统以“理财让公众放心,服务让社会满意”为宗旨,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争当人民满意公仆”为目标,通过抓制度建设,促机关规范管理;抓作风建设,促机关效能提高;抓文化建设,促团队合力增强;抓“三化”(日常办公自动化、综合治理现代化、园林建设艺术化)建设,促工作环境优化,财政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株洲市财政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国家税务
  【概况】2008年,株洲市国税局紧紧围绕“高效和谐、规范有序”的工作主题,克服各种困难,各项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税收收入稳定增长。2008年,全市国税收入完成472466万元,剔除海关代征和车辆购置税,完成4355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25%,增收40489万元,宏观税负为4.79%。其中“两税”收入完成369289万元,增长3.44%,增收12266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58660万元,增长120.37%,增收3204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2020万元,增长16.52%,增收57315万元。另外,车辆购置税完成16291万元,增长6.41%,增收981万元。2008年,在组织收入工作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全市国税系统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挖潜增收”工作。建立市局党组成员挂点督导制,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市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18个联合评估组开展交叉评估,加大促收力度。流转税方面加强了对重点税源、低税负行业和税负低于预警值企业的监控,完善18个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开展车购税专项检查,对77台机动车补税89万元;企业所得税方面开展新法的宣传、培训,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加强房地产所得税的核定征收,征收6390万元,增长72.5%,所得税的征收面大幅提高;国际税收方面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的管理和反避税工作,入库税收824万元,比上年增长51.75%;出口退税方面强化进度管理,办理免抵退税31500万元,其中免抵调库14500万元,退税17000万元;税务稽查开展了对房地产、金融等5个行业的专项检查,查结案件354户,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合计11670万元。
  二、征管水平稳步提高。狠抓长效互动,依托自行开发的互动协作平台对互动工作流程实行分类管理,对互动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实现互动工作的自动考核。构建了“三联”机制,确保了互动协作机制的顺畅运行。全年共评估3727户,稽查431户,清理漏征漏管户872户,评估移送稽查222户,查补入库税款23444.5万元,各项互动考核指标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行模型评估,制作和修订了近50个纳税评估行业模型,模型应用面达到46.8%。试行领导干部管户制,构建起税源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创建户籍管理“样板街”活动,有18条路段(街道)内3137户固定门面纳税户的税务登记办理及其有关的工作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稳步推广了电子申报缴税,有8208户企业和3883户个体工商户采用电子申报缴税方式办税,12091户纳税人通过“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划缴税款。推广税控收款机5599台,办理远程税控收款机抄报税1022户次。
  三、税收服务不断深化。做好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冰雪灾后重建、出口退税等内容的政策调研,积极向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献计献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中部崛起、资源综合利用等优惠政策,共减免税收68578万元。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修订“一站式”纳税服务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工作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组织开展办税服务员星级评定工作,有8人被评定为五星级办税服务员。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短信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方式,使纳税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推行网上办税厅,1184户纳税人申请网上办税厅业务注册,办理各类文书申请4693条。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抓好办税“八公开”和内部管理“三公开”工作,推行民主评议、网上互动等现代公开形式,提高了公开效果。开展“税收动漫”、“税收征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税收宣传活动。
  四、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围绕“注重综合素质、提高岗位技能、创新培训方式、实施全员培训、促进终身学习”的思路,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市局投入培训经费60万元,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共举办培训班164期,培训15589人次,基本上达到每人每年平均参加培训12天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协助省局组织副处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试行科级(含)以下领导职务任职资格制,组织正科级、副科级和基层局中层干部3个层次的任职资格考试。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和规范备案制度,密切与地方文明办的联系协调及汇报。石峰区局、炎陵县局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醴陵市局被评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市局机关等4个省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合格。醴陵市局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和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天元区局和醴陵市局被省局授予“全省国税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激活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了队伍活力和凝聚力,推动了税务事业的发展。
  五、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两责”,重新修订《任务分解》,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述廉制度和廉政检查考核制度等。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讲廉政故事、唱廉政歌、写廉政文、树廉政风等活动,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开展干部作风整顿专项活动,采取“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众人帮”的方式,召开专题讨论会,工作作风有明显好转。据统计,各级领导、税干共上交礼品礼金86800余元,拒收礼品礼金323900元,拒吃请1875人次。严格预算管理,增强经费管理的透明度,规范车辆和接待制度,大力开展资产清理工作,坚决执行招投标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基本建设,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干部积极参加抗冰救灾,为冰灾和地震受灾人民募集衣服1500多件,资金68万多元,并缴纳了特殊会费和特殊党费,展现了良好的国税风貌。
  地方税务
  【概况】2008年,株洲市地税局紧紧围绕“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财税工作会议和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组织税收收入、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创新管理机制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入库各项收入271213.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14%,比上年增收52850.2万元,增长24.20%。其中组织税收(含教育费附加)256537.5万元,同比增收51121.4万元,增长24.89%。税收总量、增量都是地税组建以来最大的一年,提前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收入目标。
  【征管基础】以夯实征管基础为主线、提高征管质效为目标,加强税源管理、规范征管秩序,征管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一是加强税源管理。开展国地税联合办证试点工作,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省局好评;启动“积票有奖、登记摇奖”工作,通过“四奖”活动的开展,全市发票用量较2007年增长22%;进一步强化纳税评估工作,评估1182户,评估入库税款近1000万元。二是规范行业税收管理。大力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完善房地产税收代扣机制,实行二手房交易“一条龙”服务,加大建安行业税收管理力度,规范饮食娱乐业税收管理,规范窗口开票,年收入12万以上个税自行申报及行政事业单位个税代扣代缴取得新突破;土地使用税执行新政策宣传到位,措施得当,收效良好,土地使用税入库6238.2万元,增长达到87.25%。三是整顿税收秩序。大力进行发票打假,成功侦破20起制售假发票案件,共查获假发票7000多份,票面金额2000余万元,追缴税款73万元,罚款12万元,没收非法所得42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
  【依法治税】大力加强税收宣传工作,不断规范干部职工的执法行为,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行为,依法治税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推进税收法制建设。与全市系统所有干部签订《依法行政责任状》,将依法行政责任落实到人。清理税收规范性文件和涉税政府规章,开展行政审批工作调研,做好涉税文件的会签会办和备查备案。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组织干部进行《公务员法》和《物权法》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法、知法、守法”氛围。
  【税务稽查】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的专项检查,不断改善和规范税收秩序。全年共查处各类涉税违法案件30余起,受理查处举报案件78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约1600万元。共查处各类涉税案件248起,查补地方收入2356万元,结案率、处罚率、公告率分别达到98%、15.6%、33%。
  【服务发展】一是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法定减免税审批制度,简化纳税人减免税审批手续,缩短法定减免审批时间,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2008年,共对362户纳税户减免税收6680万元,对增加企业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开展地税服务“两型社会”建设调研。承担“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需要相对独立的税收立法权”调研课题,牵头成立调研课题组,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支持长株潭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文章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获得省委、省政府2008年度处级干部理论调研株洲地区唯一的优秀奖。
  【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高干部队伍免疫力。大力开展“地税干部廉不廉,纳税人说了算”和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在巩固“三位一体”护廉网络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完善义务监督员、特邀监督员制度,全系统共聘请义务监督员、特邀监督员247名,廉政监督力度得到有效加强。树立了地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