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2012
颗粒名称: 邮电
分类号: F632.7
页数: 3
页码: 243-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株洲市邮电事业,分别记述了邮政、电信、移动通信、中国联通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邮电业 服务工作

内容

邮政
  【概况】2008年,株洲市邮政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营工作中心,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基础上打好品牌服务战略,实现了株洲邮政“快、严、优、好”发展。全市完成业务总量16955.4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3.3%;实现业务收入15867.93万元,增幅16.28%。年内,株洲市邮政局荣获市“2008年度株洲市优秀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品牌”、湖南省邮政系统绩效考核一等奖、“2008年度全省邮政系统先进企业”、机要通信质量全红“优胜单位”、平安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党委书记兼局长刘绍权荣获“2008年度株洲市优秀企业家”光荣称号,陈华茂荣获“湖南省青年岗位成材标兵”称号,机要科、信息技术分局等21个支局、所、班组、科、分局先后荣获省邮政“工人先锋号”模范单位称号。
  【邮政改革】2008年是邮政改革最为繁重、发展困难很大的一年。1.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是1998年独立分营以来株洲邮政最大规模的改革,时间短、牵涉面广、改革难度大,市县两级的管理者讲政治、顾大局,确保全市改革工作如期如质地完成;2.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市局经过前后近3年的努力,正式完成该项工作,成立中邮实业公司。在辅业改制过程中,市局共有59人参与改制,其中21人到新公司就业,38人自谋职业,对改制人员的妥善安置,有效稳定了职工队伍,确保改革的顺利完成;3.薪酬制度改革。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市县两级谨慎稳妥地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体系,建立了员工工资的增长机制,打通员工晋升和发展的通道,在企业内部传达了“为岗位付薪、为能力付薪、为绩效付薪”的企业文化理念
  【业务经营】2008年,面对冰灾、北京奥运、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接连发生的复杂局面,株洲市邮政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战略部署,各项业务经营步入快车道。株洲邮政把脉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认真落实进政府、进校园、进商贸城、进写字楼、进高新园“五进”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省邮政行业绩效考核评比中再次创下第一名的佳绩。不断深化营销体系、营业平台、投递平台、网运平台及绿色走廊等基础平台建设,提升邮政业务核心竞争力,得到省公司的充分肯定,荣获2008年度全省邮政营销体系建设组织奖一等奖、营业网建设一等奖、投递网建设二等奖。坚定不移抓发展,优势专业和优势单位继续发挥领军作用。集邮和代办业务继续在全省保持遥遥领先的位置,大幅度超额完成计划任务,集邮专业全省排名第一,“兄弟杯”移动业务发展竞赛活动荣获一等奖;报刊发行、农资分销业务在“强管理、重服务、促营销”的指导思想下,专项业务发展稳步提升,均取得全省行业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函件、金融、包件、保险代理等专业亮点纷呈,成绩卓越。
  【服务工作】2008年,围绕“快乐邮政”这一主题,株洲市邮政局创新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督察部门始终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一是狠抓制度建设和规范,通过通信生产服务质量管理评级划类、6S现场管理、履职检查、QC小组管理、班前会制、首问责任制及重组社会监督队伍、开展客户满意度评议、加强奥运邮件安全等工作开展,全面落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二是加强服务管理水平,通过推行营业服务规范、整章建制、规范报刊处理流程等有效解决企业经营服务难点热点问题。为提高职工素质、提升服务品质,局党委将2008年定为“培训年”,每周四晚上开展“百家讲坛”活动,由各科室轮流授课,针对管理以上的人员及客户经理宣讲专业知识、营销策划、新闻宣传等内容。在加强“软”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硬”件环境,对全市营业网点、投递作业平台进行了10余次大规模的装修改造,大大提升了邮政对外服务的良好形象,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被株洲市消费者委员会授予2008~2009年度“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品牌”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电信
  【重组架构提高服务水平】2008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成立4大区域营销中心(天元、石峰、荷塘、芦淞),下移中低端政企客户营销;分离10000号营销和服务职能,组建电子渠道中心、强化10000号的服务管控;成立商机管控中心,加强系统数据挖掘;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网格体系的建设。
  【加大投资强化网络能力】2008年,株洲电信公司新建综合接入点112个,DSLAM下移点168个,新增宽带端口4.54万个。扩容IP城域网出口带宽10G,进一步优化了核心网络。
  【抗冰救灾】1月13日~2月上旬,株洲地区受冰冻灾害影响,倒杆16722根,受损电缆267.75皮长公里,损失净值资产1711.44万元。电信株洲分公司成立300多人的应急抢修分队,实行责任分解到人,进程管控到天,全力保障党政机关等重要通信的畅通;免费发布数百万条气象短信,免费向长途车站滞留旅客提供通信服务。
  【完成C网运营承接】10月1日,中国电信正式承接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为完成承接联通C网的尽职调查、资产清查及人员划转和安排,从人员、产品、渠道、服务、终端、IT系统等方面制定运营承接方案,开发营业受理辅助系统,通过集中服务保障、集中营业受理等解决过渡期间对移动业务运营承接能力不足的问题。成立VIP客户经理团队,实施一对一客户关怀;开展集团客户基础管理,做到客户划分、客户走访、责任考核三个100%到位。
  【中标“数字株洲”基础共享平台综合信息化项目】9月24日,电信株洲分公司凭借服务品牌优势,在清华紫光、中科软、网通、中电54所、北京中电兴发、科创等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2438万元中标“数字株洲”基础共享平台综合信息化项目。
  移动通信
  【概况】2008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财务全省集中化、信息化和客户服务提升活动,通过“建制度、学制度、用制度”等专项活动使企业管理更加精确高效,实施的“数字株洲”城市治安防控系统等项目为“数字株洲”建设贡献力量,企业管理创新逐步推进,争先创优氛围日益浓厚,按照“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要求,开创了株洲移动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企业经营持续发展,不断巩固领先优势。公司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始终围绕市场发展,不断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2008年,客户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年底,用户数突破150万户,期末市场份额达81.03%,较上年增长1.18个百分点,运营收入11亿多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4.31%,完成进度列全省移动第2位,增幅列全省第1位,是地方税收纳税大户,同时为社会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加速推进品牌整合,渠道掌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子渠道功能逐步扩大,终端销售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建成株洲市第一家移动“心动100”手机连锁超市胜马可旗舰店。推出的手机支付、彩铃、飞信、移动OA、139邮箱等新业务,以及校讯通、警务通、农信通、气象通、企信通、政务通等集团信息化服务满足了不同用户群的信息需求。深入开展大客户延伸服务,加大全球通VIP俱乐部建设,车友俱乐部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车友2000多人,高尔夫俱乐部竞技水平迅速提升,组队参加全省竞赛,获得团队第三名。
  二、加大网络建设力度,通信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冰灾后通信恢复工程,GSM13B、14A、14B网络建设工程,新建基站151个,新增载频1656个,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大无线、传输、动力配套设备以及基站防雷的隐患排查与安全整治,按照“一抢通、二摸底、三优化提升”的原则开展灾后重建十大专项整治活动,提升网络抗风险能力。继续加大“村通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力度,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电力不通、通信不便、道路未达等困难,新建农村基站82个,新增载频198个,发展无线公话520台,实现728个行政村的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拓展电信业发展空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启动市区域化营销,对市场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成立天元区、芦淞区、石峰区、荷塘区4个营销中心,市场营销更深入、更精细、更贴近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和把控能力。新业务深度创新运营,新建立互联网营销、SP合作营销、网吧联盟营销等多种特色新型渠道营销模式。高度重视北京奥运会通信服务保障工作,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为奥运全程提供服务,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在奥运期间对移动通信网络实施封网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落实,实施株洲县和醴陵境内动车组沿线网络覆盖加固工程,确保了奥运期间的通信畅通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同时多途径展开“金牌服务满意100”活动,制定清晰透明的服务规程和公正规范的服务协议,执行“五心”服务举措,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客户评议和意见征集活动,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四、发挥优势,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一化三基、富民强省”战略,抓好项目建设,以推广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不断提升集团单位营销服务、产品规划、业务集成和端到端业务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深化集团单位信息化建设。启动RFID“一卡通”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省公司MAS2.0试点工作,邀请重点集团单位参加集团信息化巡展,对企信通、MAS等重点业务开展体验式营销。与株洲市多家大型企业厂矿单位合作,将移动信息化产品融入行业应用服务中,实施ADC企信通、移动OA、移动MAS、手机支付、网上购物、电子政务平台、GPRS远程路灯监控管理、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电力远程抄表等数十项独具优势的信息化应用项目,针对“教育、农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四大板块,大力推广行业应用服务,提高信息化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2008年9月23日,公司成功中标“数字株洲”城市治安防控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是株洲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下,公司一方面严格按照总体方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质量严格遵照规定程序执行;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并汇报工作,争取最大支持和协助,完成了97个监控点的建设和监控指挥中心主设备的上线调试。
  五、文明建设成果日益扩大,企业对外形象有效提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工作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得到充分体现。2008年初冰灾期间,累计出动通信保障人员2.84万人次,应急抢修车辆0.92万次,发电次数超过2.24万次,发电时长达22.74万小时,没有因冰灾发生任何核心机房设备退服和一、二干传输中断事件,确保了京珠高速、京广电铁及湘南电网抢修的通信畅通。抗冰救灾通信保障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获市政府颁发的“抗冰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5月27日醴陵特大暴雨来袭时,迅速启动防汛抗旱通信保障专项预案,经过5天5夜艰苦奋战,于6月2日凌晨将受灾基站全部抢通,修复光电缆断点27处,新铺设光缆10多公里,全体员工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确保了冰灾、汛期的通信畅通。年内,公司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天台路营业厅被评为“湖南省工人阶级先锋号”;在全市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中株洲移动被授予“株洲市十大书香企业”荣誉称号。
  中国联通
  【概况】2008年,中国联通株洲分公司立足“融合创造新优势,3G实现新发展”的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统一规划网络建设,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和有效发展。全年,实现通信服务收入近3亿元,上缴税收逾千万元,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1月,根据第三次电信重组融合指示精神和统一部署,原株洲联通将C网业务剥离,划转至电信,并与原株洲网通合并组成新株洲联通,公司全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株洲市分公司。
  【网络建设】经过8年建设,株洲联通网络覆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网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分公司WCDMA(3G)网络、固网投资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株洲人民提供优质通信服务,也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业务发展】株洲联通时刻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宗旨,坚持与各兄弟运营商友好合作,理性、务实地开展工作,经营业绩稳步攀升,在网用户数、业务收入稳中有升,利润绝对值一直在全省联通系统内排名第二,资产回报率、EBITDA率一直在全省联通系统内名列前茅。
  【综合管理】株洲联通一直是全国联通行业的先进单位,其财务综合管理一直被省联通列为全省同行业的试点和示范。2003~2008年,株洲联通连续6年荣获湖南省A级纳税信誉单位、株洲市市级优秀企业、株洲市先进文明单位等称号。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