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988
颗粒名称: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3
页码: 199-2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8年,株洲市全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机遇,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同心协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农业 种植业

内容

【概况】2008年,全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机遇,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同心协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3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和13%。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08年,是株洲市历年来抓粮食生产领导最重视、花精力最多、投入最大、措施最硬的一年,效果也是最明显的一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5.03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179.09万吨,比上年增加2.22万吨。粮食单产477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368公斤高出109公斤。
  经济作物持续增长。全市经济作物面积为10.88万公顷,实现总产值2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21万公顷、1.9亿元,增长1.97%和7.03%。其中蔬菜5.564万公顷、实现总产量125.8万吨,比上年增加0.117万公顷和1.58万吨。经济作物总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连续6年都在50%以上。全市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扶持大户”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狠抓优势产业带建设,促进了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格局的形成,高效特色经济作物进一步得到发展。目前,全市拥有33.33公顷以上的水果基地20个,3.33公顷左右的果园承包大户300余户,66.67公顷左右的蔬菜示范基地40个,6.67公顷以上茶园50个;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发展到0.814万多公顷,比上年增长12%,其中,商品蔬菜基地面积0.87万公顷,总产90.03万吨,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经济协作组织36个,年外销蔬菜12.18万吨,并注册蔬菜商标8个;名优水果生产基地发展到15.59万公顷,占水果面积的47.3%。
  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13.1亿元,同比增长18.7%,完成销售收入109.5亿元,同比增长19%;建立基地面积455.2万公顷,带动农户39.78万户;全市休闲农业庄园发展到205个,新增4个,年接待15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0.2万人,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2%。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82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5家,总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20家,过亿元的有7家。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0家、市级35家。共有3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培育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11个、省著名商标18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省领先。市、县农业部门围绕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三品”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控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到2008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2万公顷,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8个、获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8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6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3个;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5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16个,配备检测设备59台(套),专业检测技术人员80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点43个,每年开展例行检测20次左右,蔬菜农残超标率年年控制在省定标准范围内,且逐年下降。全年省农业厅对株洲市主要农产品共进行了8次例行监测。其中,蔬菜4次,水果2次,茶叶、大米各1次。4次抽检蔬菜样品100批次,农残超标3批次,合格率97%,合格率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蔬菜基地抽检20批次,合格率达到100%,居全省领先。水果、茶叶、大米农药残留均控制在省定范围内。市本级开展例行监测14次,农残超标率为2.06%。同时,制定《关于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意见》和《株洲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并于12月24日正式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确定了33个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为全市首批市场准入单位。
  争资引项成绩突出。近5年,共争取部省各类农业项目200多个,资金2.92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市的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株洲市共向部、省申报农业专项98个,到位资金7284.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93%。落实农业招商项目9个,招商引资9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3%。
  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得到加强,特别是醴陵、株洲县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任务。全年农业部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350期,培训农民10.91万人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2321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7000人,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近2万人,就业率达90%以上;“蓝色证书”培训820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200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近50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项,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达57%,农业科技入户率达98%。
  农业环保工作成效显著。认真组织对全市12127个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所有调查数据是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中一次性通过审核的4个市州之一。8个乡村清洁工程项目,一次性通过省厅验收,有3个被评为优秀项目,合格率、优秀率为全省第一。稻水象甲防控达到了面积减少、损失减轻的目的。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735万公顷。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强。2008年,市、县两级进一步完善农业执法体系,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0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890个次,查获违规单位(个人)82个,立案查处不合格农资案件70起,收缴甲胺磷191.75公斤,查获违规农资443吨。
  【创办示范样板,开展高产竞赛】2008年是“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株洲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被列为部省优质稻高产示范片和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县,要求创建万亩示范片7个,其中醴陵、攸县为部级示范片。为此,市、县两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省农业厅专家验收,4个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508公斤。在全省96个示范片中,醴陵市居第二,攸县居第五。攸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获奖金100万元,并被推荐评为2008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开展非公经济“三最”评选活动】3月,在株洲市非公有制经济最具影响品牌、最具影响企业、最具影响人物和知名品牌、知名企业、知名人物评选活动中,经过全市人民积极投票,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茶陵县龙华畜牧董事长龙秋华当选为最具影响人物,株洲市丹陵花木董事长刘剑当选为非公经济知名人物,太子奶集团、唐人神集团被评为最具影响企业,株洲云田花木被评为非公经济知名企业,“中冠”竹木、“太子”奶、“唐人神”肉制品3个品牌被评选为最具影响品牌,“福来喜”鹅、“好恰”山茶油、“华湘王”营养保健系列豆腐、“良强”系列饲料、“炎洣神”米粉、“佰香记”方便米粉、“鑫多香”腊制品、“好棒美”休闲食品、“黄三爷”腊卤制品、“沙坡里”腊制品10个品牌被评选为非公经济知名品牌。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三最”企业、人物、品牌分别占到全市“三最”的5.6%、12.1%、24.5%。
  【特色蔬菜种植效益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为5.564万公顷,拥有蔬菜大棚2.1万个,实现总产量125.8万吨,完成总产值20.36亿元,与上年比较,面积、产量约有增加,产值约有减少。其中,商品蔬菜基地面积3.814万公顷,总产量90.03万吨,总产值15.13亿元。蔬菜—蔬菜、蔬菜—晚稻、棉花—紫皮大蒜套种的高效种植模式逐步成熟,猪—沼气—蔬菜生态模式逐步推广。炎陵县三河镇星光村采用蔬菜—蔬菜栽培模式种植“菜心”,效益明显提升,全年复播面积超过200公顷,产值突破1000万元。株洲县南阳桥乡早禾冲村农民廖德良投资200多万元兴建农场,采用猪—沼气—蔬菜栽培模式发展设施大棚蔬菜,亩平产值突破了1万元,鲜菜直接供应市内大型餐饮企业和大型超市,备受消费者青睐。
  【株洲农产品积极参展硕果累累】2008年,株洲市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并获得良好收益。在首届“湖南十大特色食品”评选活动中,株洲市“唐人神”肉制品榜上有名,同时入选特色食品的还有“舜华”临武鸭、“龙牌”酱油、“乡里”肉制品、“粒粒珍”湘莲、“日出东方”灯芯糕、“满师傅”豆干等;在第三届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株洲市组织唐人神、太子奶等2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余种品牌和158种产品参展,炎洣神、鑫多香、湘健茶油等3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食博会金奖,株洲市被评为优秀组织奖,签约销售订单1.58亿元;在第79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好棒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1.8亿元。
  【全市水果生产现场观摩会议在茶陵召开】为总结交流各地水果生产经验,共同探讨全市水果产业发展,7月22日,全市水果生产现场观摩工作会议在茶陵召开,会议观摩茶陵县十里冲园艺场脐橙生产基地、湖口镇葡萄园。会上,市农业局长胡里仁总结近几年水果生产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茶陵县发展脐橙产业的作法,部署今后全市发展水果生产的工作思路。他强调,各地要实施好种苗工程,加快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良水果品种;要发展特色水果,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打造品牌,增加水果市场占有率和效益;要办好样板示范点,带动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同时通过办好示范点,争取项目资金。会上,茶陵县农业局长刘红波介绍该县发展脐橙的典型经验,市经作站站长罗细明简要介绍目前水果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病虫防治工作重点。
  【省首个“12316”热线在株洲市顺利开通】9月22日,全省14个市州首条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12316”农业服务热线在株洲市农业局开通。信息系统采用当今该领域最先进的IP分布式呼叫中心,利用市级平台,通过“一拖五”的方式,带动5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可进行同步通讯、同步服务。“12316”热线以惠农政策宣传、动植物疫病防治、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产品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咨询、法律维权服务等为服务内容,实行24小时话音自动查询、专家在线解答、来电留言录音不同的服务方式,可及时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从而有效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市农业局作为国内第一家采用该系统的农业部门,得到部、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株洲金岭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0月10日,株洲金岭农村经济合作社在攸县网岭镇北平村成立,这是长株潭地区获批“两型社会”建设后成立的第一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探索进行农林用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化(财产化)、交易许可、市场化流转等改革实验,在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联合、委托经营、入股、出租、经营转让等多种途径,将一部分乃至全部耕地集中起来,组织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经广泛征求意见,有20个村民小组400多户自愿以1500余公顷土地,通过组建株洲市金岭农村经济合作社,实行集约规模经营,形成以优质稻、瓜果、蔬菜、养殖为特色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好棒美”等入选全省首届农业产业化“三大”】9月,由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湖南省首届农业产业化“十大龙头企业、十大领军人物、十大最受欢迎休闲农庄”评选活动启动,经过近2个月的初选、公众网络投票、专家综合评定等程序,株洲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伍志红分别获评“全省首届农业产业化十大龙头企业”、“全省首届农业产业化十大领军人物”,茶陵县神农度假村被评为“全省首届十大最受欢迎休闲农庄”。
  【株洲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正式启动】12月24日,株洲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正式启动。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源头上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株洲市制定《关于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意见》,通过采取推行标识流通、质量追溯、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等制度,加强对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从源头上进一步保证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3~5年努力,力争全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降到5%以内,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不超过1%,水产品孔雀石绿、呋喃唑酮检出率为零。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