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964
颗粒名称: 综合经济与管理
分类号: F123
页数: 19
页码: 146-164
摘要: 本文记录了2008年株洲市综合经济的状况和各种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综合经济 管理 株洲市

内容

发展和改革
  【概况】 2008年,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狠抓调查研究、协调服务、项目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等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抓参政设谋,服务发展大局。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宏观政策相继作出多次较大调整的形势下,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完成“两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园区产业发展战略、新型城市化、风电产业发展等20多个调研课题,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并提出“十一五”后期建议。认真开展经济监测,编辑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集》3册。编印《发展要讯》20期、《园区信息》10期以及2008年版《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创办《株洲发展》内部刊物,刊发4期,得到了良好反响。
  抓争资引项,增强发展后劲。在遭受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积极抓对接,抓项目,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10.6亿元,其中,新增投资3.5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补充完善株洲市重大前期项目库、“十一五”规划项目库、“两型社会”建设项目库,共收集重大项目661个,有39项进入全省重大建设项目库。修订《株洲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全市105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有23个超额完成任务,田心动力新城、电动汽车、红易大道、武广片区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欧洲工业园、株冶集团循环经济建设、铁西南路、芦淞路、泰山路四五六街区、市小街小巷人行道及沥青路面改造全面完成。攸县煤电一体化、北汽控股南方生产基地、衡茶吉铁路顺利开工。时代大道开工建设,长株潭轻轨项目前期扎实推进。组织开展对株洲市5个县市国债项目稽查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监管。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8亿元,同比增长34.4%。
  抓协调服务,提高工作效能。积极为企业服务,推动国有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协调落实湘江风光带株洲县段项目世行贷款1297万美元。协助省发改委编制“3+5”城市群大交通综合规划。完成株洲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成功争取清水塘工业区成为全省“两型”改革重点试验区,成功争取将发展循环经济列为全省“两型”方案的重点。积极开展银企合作协调,努力争取政策性贷款。联合相关部门争取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土地一次性转为建设用地。积极做好冰冻灾后恢复重建、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对口援助等工作。认真筹备组织“沪洽周”招商活动和第二届湘商大会。积极抓好株洲大道延伸段、北汽控股、衡茶吉铁路、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协调工作,成功实现株洲电厂异地搬迁与攸县煤电一体化项目的有机结合,如期拆除株洲电厂市内180米的高烟囱,优化了城市环境。加强对园区的指导与管理。积极探索园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新路子,两型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组织开展进藏慰问、赴泸溪慰问、销售爱心椪柑等工作;深化经济信息服务,完成“环境建设年”网站开发和上线工作,起草株洲市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思路。完成市政府交办的“两会”建议、提案44件,见面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抓“两型”建设,增强发展活力。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主题,全面铺开相关改革试验工作。完成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和5个专业规划、湘江风光带、旧城改造等规划编制,争取核心区面积1863平方公里,云龙、天易2个示范区被列为省示范区,并启动建设。与英国可持续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建设云龙生态城战略投资合作意向的协议,初步建立合作建设云龙示范区框架。通过争取,株洲市34.41平方公里污染土地得到国家支持变更为未利用地。全市两型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快,“两型”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制度改革、融资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等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总体方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10年)》、《清水塘工业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获国家批准。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发改委是全市首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市委书记的联系点。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圆满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环节。结合发改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提出“24584”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新型工业化、项目开发和管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专题学习。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对市发改委机关作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完善委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开展“察民情、抓落实、促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和谐共事、激情工作、争创一流”签名活动,开展“勤政为民,科学发展”演讲比赛,展现了机关干部职工的良好风貌。为清水塘社区特困群众、党建帮扶点、市慈善总会和年初特大冰冻灾区捐款6万多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5850元和价值2784元的物资。深入实践科学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市委书记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分别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第二次和第四次指导检查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的评比竞赛中,市发改委获得全部4个奖项,是全市唯一一家获“大满贯”的单位。
  (凌显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2008年,是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起步之年,按照“打造示范区、建设新株洲”的工作主题,初步形成核心区、协调发展区、示范区三级布局市区和株洲县、醴陵市的部分区域进入全省核心区,面积达到1863平方公里。编制完善两型规划,完成“两型”社会建设总体实施方案、5个专业规划和湘江风光带、旧城改造等规划编制;加快云龙、天易示范区和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围绕全市生产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两型产业建设;对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主干道、一体化的城乡交通网和以湘江梯级开发为主的航运等3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着力实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双向融城步伐。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试点改革。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推进“一江两岸四港”整治和污染企业的整治与关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和数字化建设,大力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两型”创建活动。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重要成效。(凌显德)
  【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 2月,国家发改委授予长株潭地区为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生物产业、信息服务等5大高技术产业。湖南省发改委起草“长株潭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生物产业、信息服务等领域的5个专项发展规划,同时配套建立相应的项目库。
  株洲市高技术产业聚集了占全省约20%的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金属等领域,拥有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企业,能够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产业支撑。目前,正加快以田心高科园为核心的新能源基地、以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及金山科技园为核心的新材料基地、以董家塅高科园为核心的民用航空航天基地、以高新区栗雨工业园为核心的生物产业基地、以株洲国家高新区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基地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开放性的技术中心和公共配套服务中心,有效整合企业、科研院校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高技术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完成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等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规划,启动信息服务、生物产业等专项规划编制。
  (凌显德)
  【湘商大会】 10月27日,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二届湘商大会在岳阳举办。株洲市代表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得到省政府高度赞誉,获组委会“优秀组织单位”奖。大会期间,株洲共邀请客商300多人参加株洲的园区推介专场和赴株洲考察。签约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16个,总投资84亿元,引进资金74.2亿元。(凌显德)
  【衡茶吉铁路开工建设】 12月28日,衡茶吉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湖南省炎陵县沔渡镇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交界处隆重举行,国家铁道部和两省领导出席,衡茶吉铁路正式奠基建设。衡茶吉铁路是国家两条南北铁路主动脉京广、京九两大干线的重要连接线,自湖南省的衡阳北站出发,经衡阳市珠晖区、衡南县、衡东县、安仁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等7县(区),穿越罗霄山脉,进入江西省井冈山市,接吉井线,在吉安市与京九线连接,全长210.71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164公里,株洲市境内1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89.45亿元。并同时建设茶陵至西文竹联络线,株洲市境内合计划158公里。工程预计2011年通车,其建成将加强京珠经济带和赣粤京九经济带的联系,扩大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湖南“金三角”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为湖南、江西中南部经济的梯度发展奠定基础。对于湘赣粤桂等省(区)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将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凌显德)
  【抗冰救灾】 全力以赴投入年初抗冰救灾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株洲市冰冻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积极争取中央对市电力、自来水管网、交通、房屋等基础设施重建资金支持,共争取中央抗灾救灾应急抢救资金1495万元,其中用于供水管网的修复资金1345万元、炎陵地方电网修复资金150万元。
  (凌显德)
  【争取中央新增投资工作】 按上级要求,积极抓好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对接与落实。全力协调配合全市6个争资小组,积极策划申报项目、及时跟踪衔接。组织申报各类项目385个,总投资401亿元,申报资金110亿元。年内第一批1000亿元中央新增投资资金下达株洲市四大类184个项目,共3.55亿元,其中农业农村民生类资金9453.4万元,工业交通能源类项目1.71亿元,社会事业项目411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4835万元。争资总量占全省比重8.85%,位居第四。
  (凌显德)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全面启动】 株洲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和炎陵县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累计完成1.43万公顷,营造生态林1.17万公顷、经济林0.26万公顷,涉及农民7.07万户、28.4万人。在省发改委等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下,11月,株洲市全面启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项目总投资3.22亿元,其中,国家安排专项资金1.52亿元,地方自筹资金1.7亿元,主要用于退耕还林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补植补造5个方面的建设。从2008年开始连续实施8年,将建设、改造灌排沟渠1581公里,整修山塘1252口,改善生产道路662公里,改造河坝堤防48公里,新建沼气池3604口,扶持退耕农户购置节能灶具、太阳能设备8868台(套),补植补造面积0.36万公顷,新增后续产业发展基地面积0.94万公顷。全部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旱涝保收耕地0.87万公顷,年增粮食产量1.21万吨、节省退耕农户薪柴支出340多万元,可使全市6.9万户退耕还林农户收益,占全市退耕农户97.6%,可有效杜绝砍树复耕现象的发生,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的生计问题。
  统计
  【概况】 2008年,株洲市统计局服务经济发展,致力科学统计,积极探索,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统计业务工作和机关自身建设都取得进步。
  一、夯实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得到提高。强化核算基础。一是加强部门协作核算。市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统计、发改委、经委、财政、税务、金融、建设、交通、电信等14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国民经济核算领导小组,按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月度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形成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共同协作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核算新格局。二是组织县级统一核算。每月组织一次县市区经济核算会议,统一对各县(市)区GDP数据进行审核评估,力求核算数据真实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实现各县(市)区核算方法统一、资料来源规范、数据可比,保持市、县两级经济核算的科学衔接。三是规范局内专业核算。每月召开一次各专业碰头会议,加强对各专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和上报工作,做到专业数据与核算数据协调,确保综合核算规范严密。巩固县乡基础。一是规范县级统计部门机构设置。年初,专门下发《关于规范县市区统计局职能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县市统计局按照全市统一标准,局机关统一设立办公室、业务股、综合股、法规股和计算中心,建立副科级经济调查队,上下业务关系得到理顺。二是力促城区统计机构单设。极力促成荷塘区率先单设统计局,城区统计机构单设取得突破,全面理顺城市4区统计管理体制有了良好的开端。三是巩固乡镇统计站基础建设。在省局的支持下,市统计局争取市、县、乡三级政府的配套资金,使全市130个乡镇(办事处)全面实现“有统计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办公用房、有计算机设备、有专项经费、有工作制度、有统计档案、有统计成果”的统计站“八有”建设目标,配备专用电话和传真机,开通互联网。提高素质基础。强化市、县、乡政府统计干部的业务素质。组织市县两级统计局全体干部,集中参加统计调查分析师培训和考试;组织130个乡镇统计员进行计算机知识专题培训;组织市县两级统计局全体干部,集中两天开展统计分析专题培训。提高了基层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基本素质。
  二、彰显统计职能,统计服务水平提高。统计服务产品增加。年初,对统计服务产品进行整合和创新,而且在提供统计产品服务时,力求做到旬旬有预警预报、月月有分析参考、季季有决策建议、年年有考核评价。市统计局已开发统计年鉴、领导干部经济提要、统计公报、统计月报、株洲统计等多种统计产品。从各个层面上满足各级各部门的统计需求,全面提供优质统计服务。统计分析研究加强。全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与分析。在全局形成每月召开一次局内专业科室经济形势分析,每季召开一次县区统计系统经济形势分析的制度,遇到经济运行波动较大,还组织召开重点企业的经济座谈会,为全方位了解和监测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提供了制度保障。统计服务领域拓展。围绕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创”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和两型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大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积极参与对评比方案的认定和核实工作;撰写“十一五”规划前两年的执行情况有关评估报告,作为主要材料提交市政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会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三、参与政绩考核,监测评估功能加强。新型工业化考核。按照考核统计要求,成立考核统计工作领导班子,制定考核统计办法,组织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业务培训,及时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动态,把握进度,通报情况,提供对策。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考核数据评估认定工作。省市8件和10件实事考核。在借鉴往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法制度,按季度进行统计,分上半年和全年两次进行实地检查。省政府数据认定督查组两次对株洲进行督查,对市统计局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全市县级党政班子政绩考核。协助组织部门完成考核方案的制定,定期公布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数据,全面核定各县市区政绩考核有关经济指标年度数据,为市委政绩考核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全省经济强县和县域经济考核。按照全省统一的布置,及时组织数据的收集、汇总、自查、评估,及时上报,通过省统计局的考核数据认定,醴陵市和攸县跻身全省10强。园区经济考核统计。按照市委实行园区经济发展考核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园区经济统计制度,健全考核指标数据统计办法,坚持对9个工业园区经济的动态监测,确保全年考核指标数据客观真实,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四、坚持依法治统,统计法制建设得力。“五五”统计普法工作纵深发展。通过多方努力,在统计“五五”普法规划中,将统计普法内容纳入年度和行政学院(党校)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并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统计负责人和广大统计人员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加大。认真组织开展全市统计执法经常性检查工作,继续探索区域统计并轨执法新模式,对有统计过错行为单位进行集中约谈或重点约谈,每月都制定详细具体的统计检查计划安排表,明确本月的统计执法检查任务、内容和检查对象,将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列入日常统计工作之中,切实做到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统计巡查加强。2008年,对全市9个县市区统计局及有关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开展统计巡查和督查,并对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抽查工作。巡查和督查通报经审定后,发送各县市区党委、人大和政府,提请地方人大、政府督促整改,效果明显。
  五、按照国家部署,精心组织经济普查调查。投入产出调查圆满完成。按照国家投入产出调查的统一要求,完成1万多份调查表样的登记、审核和数据处理,在全省14个市州率先完成数据录入和机审工作,高质量地完成调查任务,确保了数据质量,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先进单位。经济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牵头组织做好机构组建、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普查试点、单位清查等各项准备工作,通过省、市两级政府的督查和检查。为实现全市经济普查“确保总量,优化结构”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基础。农业普查划上圆满的句号。农业普查数据返回后,严格按照普查数据发布程序,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并认真组织各县市区对农普数据的分析评估,及时做好农普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工作,部署农普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吴云华)
  【第二次经济普查正式填报登记仪式启动】 12月31日,株洲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正式填报登记启动仪式在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副市长肖文伟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强调: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二要依法普查,确保质量;三要增强责任和保密意识。启动仪式由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丁润高主持,市经普办副主任、石峰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及总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出席仪式,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株洲电视台等相关媒体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吴云华)
  【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统计业务工作】 2008年,株洲市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对乡镇(街道)统计业务工作进行规范,印发《株洲市乡镇(街道)统计业务工作规范》,对各乡镇(街道)的统计业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加强“一网两库”建设。要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网络。乡镇(街道)统计站要建立辖区范围内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数据库。二是要实施区域统计,在乡镇(街道)一级实行经济核算,形成乡镇(街道)统计数据成果。三是各乡镇(街道)统计站要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制度,并实现制度上墙。四是要加强统计资料搜集工作,加强统计数据审核评估上报。五是要加强调查分析研究和统计服务。各乡镇(街道)统计站要每季编发《统计资料汇编》,向当地党政领导报送。六是要完善统计台帐,加强统计档案管理。
  (吴云华)
  【加强能源统计工作】 2008年,株洲市统计局召开全市能源统计年报工作暨经济普查能源方案培训会议,对2008年能源统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部署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对经济普查能源方案、全社会能源平衡统计核算数据收集方法和节能降耗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等主要内容进行培训,并对今后报表质量、上报时间、上报格式及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会上,副局长姚应龙就当前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强调4个强化:强化责任、强化质量、强化素质、强化协调。(吴云华)
  【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召开】 11月3日,株洲市政府召开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会上,市长王群对核算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站在全省全市的高度,正确对待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二是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是要加强对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仔细、规范、到位。四是要部门协同,条块结合,把核算工作和统计工作搞好。(吴云华)
  【积极探索县级统计部门综合考核新模式】 为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统计事业发展,株洲市统计局以“客观、公正、公平、准确、全面”为原则,积极探索县级统计部门综合考核新模式。自2007年起,市局对县市区统计部门进行综合考核,激发和调动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夯实基础、强化责任、干实事、抓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综合考核推进统计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得到县级统计部门的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可。具体做法是:一、深入基层检查,实地进行考核。县级统计部门综合考核工作在市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考核主要采取“深入基层检查,实地进行考核”和“听、看、查”等办法进行。听:即听取各县区年度统计工作汇报,征求县委、县政府对统计部门,特别是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听取群众对班子的意见;看:即查看、调阅各种学习记录、文件、通知、拨款凭证、上岗证,继续教育等相关原始记录、资料;查:即实地抽查1~2个乡镇(街道)或部门的人员、经费、工作开展情况,实地抽查1~2个企业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等。考核共分4个组,每组由1名局领导带队,成员2名,其中1名联络员。4个考核组分别考核打分,分类排队,提出奖罚意见,报局办公会研究确定考核结果,兑现奖罚。二、立足工作实际,完善考核内容。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在考核指标内容、记分标准、指标分值和评分细则的设置上,立足统计工作实际,由过去单一的业务评比指标过渡到较为全面的包括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法治建设、“双基”建设和业务建设等指标,在记分标准上,突出“双基”建设和业务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设置、具体任务的制订、分解和考核,使县市区统计部门切实树立以统计改革和建设为中心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市统计部门的大目标、总要求上来,在努力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形成目标一致、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有力地促进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三、创新考核方法,规范考核程序。综合考核工作布置后,株洲市局对考核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在具体实施中取得较好的成效:一是年初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省、市的重点统计工作安排,由各有关科室拟定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各相关科室依据总的考核内容要求,分别拟定详细规范的各项考核细则;三是平时考核由各牵头科室组织,各业务科室具体实施,半年及年终考核由局领导带队总体检查、考核;四是规范考核程序,对综合考核的准备、组织实施、结果评定及反馈等作出了明确的程序上的规定,形成一系列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了综合考核结果能够反映县市区统计工作实际。四、注重结果运用,发挥考核功能。株洲市统计局在建立县级统计部门综合考核制度的同时,注重坚持考核结果的运用,以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奖励各县市区统计工作的唯一依据,极大地激发县市区统计部门求真务实的工作热情,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吴云华)
  【全市乡镇(街道)统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 近年来,株洲市统计局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原则,从多方面不断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立足基层,夯实基础,乡镇(街道)统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配备到位。根据省、市、县、乡四级负担的原则,市、县各负担5000元,用于设备购置;乡镇(街道)负担3000元,用于微机室的装修,合计以200多万元的投资建设乡镇(街道)微机室,为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各添置1台联想计算机,1台富士通平推式打印机,1台UPS,1台1.5匹空调。加大信息技术培训。举办县、乡两级近150人的信息技术培训会议,讲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维修办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加大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应用。从2006年开始,市统计局将规模以下工业、农村住户调查、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等报表数据处理工作下移至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负责采集、录入、审核和网络传输。2007年底,逐步分乡镇(街道)建立国民经济数据体系。建立乡镇(街道)统计网页。2006年以来,要求各乡镇(街道)在县市区网站上开设统计网页,发布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的主要数据,为党政领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吴云华)
  统计调查
  【概况】 2008年,国家统计局株洲调查队全面完成居民消费价格调查(CPI)、城乡居民生活情况调查、主要畜禽监测调查、退耕还林调查、工业品价格调查、房地产价格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等在内的20多项常规报表任务。及时圆满完成国家、省、市布置的快速反映调查任务。深入开展各项与民生民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调研分析,为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和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信息。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湖南调查系统唯一一个国家级先进集体。在湖南调查总队组织开展的2008年度综合考核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谭风雨)
  【圆满完成快速反映调查】 2008年,株洲调查队全面完成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布置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各项快速反映调查任务。一是根据温家宝总理批示和国家统计局及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完成全市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工作。二是完成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全国49个城市统一开展的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三是配合国家统计局完成国家文明委委托的对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的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工作。四是完成由中组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布置的全国组织工作与组工干部群众满意度调查。五是协助湖南调查总队开展株洲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测评调查。六是完成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的城市环境居民满意度调查。七是完成省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和省调查总队联合部署的民主评议省直机关作风建设问卷调查。八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完成株洲市“创模”相关指标的调查工作。九是完成市委布置的对2008年株洲市县市区领导班子和市直工作部门政绩考核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等10多项专题快速调查任务。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快速了解社情民意,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谭风雨)
  【深入开展调研分析】 2008年,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针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调研,如冰雪灾害对全市工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情况、部分大中型企业的景气状况、融资情况、投资需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及职业教育情况,市民对“两型社会”的企盼和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全年共撰写48篇数据翔实、资料丰富的调查分析报告和120篇短平快的重要信息,其中92%被国家局、省总队及新闻媒体采用。得到省市级领导批示的有4篇,国家统计局转发和采用的有15篇次,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快速有效的信息服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称赞。(谭风雨)
  【城镇居民收支状况】 据株洲市200户城镇居民生活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株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30元,同比增长13.3%;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200元,同比增长12.8%。居民家庭收入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收入渠道逐步拓宽。工薪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体,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人均工薪收入为11773元,同比增长8.3%。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人均转移性收入同比增长39.9%。经营性收入增速平稳,人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7.3%。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消费性支出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除交通通讯类支出有小幅下降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八大消费项目中增幅居前3位的是: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同比增长50.9%,人均居住消费同比增长27.7%,食品支出同比增长16.7%。(谭风雨)
  【物价指数CPI】 2008年,株洲调查队采取加大采价频率,加强对代表规格品价格的核实和校对,加强与样本单位采价员的联络与沟通等措施,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商品的价格进行适时监控,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价格变动的准确信息。全年株洲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维持在上年的涨幅水平之上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和逐步回落的态势。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4%,涨幅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都上涨5.4%,食品和居住类消费价格上涨是主要的上拉力量,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服务项目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谭风雨)
  【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 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是反映经济动态的先行指标。2008年,株洲市受冰灾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此两项指数均呈现出双双回落的态势。全市工业企业景气指数逐季回落,从一季度的152.2点,回落到四季度的106.0点,较上年同期下降28.4点。建筑业景气指数大幅回落,比上年同期平均下降51.7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景气指数波动较大,呈现出低开高走的特点。批发零售业景气指数较为平稳。房地产业景气指数急剧下滑,四季度景气指数只有44.4点,环比下降55.6点,同比下降122.3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从135.6点下降到96.6点。
  (谭风雨)
  审计
  【概况】 2008年,株洲市审计局人员编制68人,在编69人,领导9名。设有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处、办公室等18个职能处(室)和内设机构。株洲市审计机关全年共完成审计及调查项目382个,查出违规金额84497万元,其中处理上交财政4061万元,责成归还原渠道资金3118万元,责成调账处理金额69685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事项2件。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内获得全省审计信息工作、全省审计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刘美飞)【财政审计】2008年,市审计局在财政审计中坚持把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审计视野,深化审计内容,关注财政绩效,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51个,共查出违规金额59888万元,责成归还原渠道资金454万元,处理上交财政2463万元。预算执行审计在把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科学完整,增强预算约束力;重点关注财政管理,促进规范预算分配行为;重点关注民生资金,促进社会建设;重点关注行政成本,促进节约型政府建设;重点关注财政绩效,增强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注重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切实加强整改,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得到了各级人大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刘美飞)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全市审计机关把投资审计作为效益审计的主阵地,以促进规范投资行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为重点,积极推动效益审计,有效地减少了投资领域的损失浪费,节约了国家建设资金。全市共对193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揭露了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多付工程款、挤占建设成本、未进行招投标工程等问题,核减工程造价13642万元,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08万元。体育中心项目、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项目、湘江风光带(河东段)园林景观项目、中环大道项目、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等项目开展竣工决算审计,以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为主线,评价其经济性;以审计资金投入与产出情况为重点,评价其效率性;以审计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核心,评价其效果性,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对红旗路立交桥、湘江五桥、广电中心等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动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增强了监督效果。(刘美飞)
  【经济责任审计】 全市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促进领导干部科学执政、依法行政、民主行政放在首位,在坚持加强对经济决策权、管理权和执行权的监督的同时,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建设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更加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更加关注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问题,更加关注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更加关注群众利益保护和民生建设,使审计内容进一步深化。全年共对121名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812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571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83万元,在促进领导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探索方法、转化成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审计内容、程序、评价标准和方法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规范,得到了上级审计机关的充分肯定。(刘美飞)
  【专项资金审计】 2008年,全市审计机关加强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领域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关心弱势群体,促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增强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全年开展42个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查出违规金额1630万元,责成归还原渠道资金132万元,处理上交财政金额70万元。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行业审计,在如实核定债务总额的同时,积极分析债务形成原因,提出化解债务和控制新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审计建议,得到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和血防经费专项审计,重点检查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百年一遇的特大冰灾和四川地震灾难发生后,全市审计机关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以救灾款物的安全性、完整性为目标,以资金物资的走向为主线,以资金筹集的合法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分配拨付的合理性为重点,对抗冰救灾和抗震救灾款物的筹集、管理和拨付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了救灾款物的安全完整和使用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全省评比中获一等奖。(刘美飞)
  【服务宏观调控】 2008年,全市审计机关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宏观调控、政府绩效、民生工程等中心工作,统筹安排和实施审计项目,重点组织开展专项审计、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并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全年,全市审计机关共提交审计专题报告、审计调查报告、综合分析报告和审计信息669篇,被各级领导批示和有关部门采用239篇次。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542条,被采纳453条,促使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24项。做到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上突出宏观性,在审计成果形成上突出建设性,在推进依法行政、维护人民利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刘美飞)
  【内部审计】 按照“热情服务,认真指导,总结经验,推广成果”的要求,把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与监督当作一件重要事情来抓,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继续组织全市内审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双创”评比竞赛活动,使全市内部审计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2个内审机构和23位内审人员受到了市人民政府的表彰,进一步巩固了全市内审工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刘美飞)
  【审计业务管理】 深化审计权能“四分离”改革,先后制定《审计业务管理办法》、《审计项目查证工作规程》和《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行政执法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审计整改督查试点,审计业务管理更加规范,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开放性明显增强,审计计划更加科学,审计内容更加深化,审计执法更加公正,审计整改更加规范,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审计质量更加提升,廉洁从审更有保障。修改完善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为审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进一步强化了审计成本控制,机关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和提高。
  (刘美飞)
  【审计基础建设】 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了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狠抓教育培训,组织全市审计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计算机审计等各种学习教育培训1142人次,提升队伍业务素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廉政教育,完善廉政制度,严肃审计纪律,把廉政建设落到了实处,全年未发现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在业务建设方面,突出先进审计技术手段的推广和应用,“金审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应用取得新的进展,审计管理系统完成了安装和培训,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全省审计系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技能竞赛中,株洲市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文化建设方面,广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系统歌舞比赛、舍宾瑜伽等活动,活跃了机关气氛;进一步完善文明审计规范,在全市审计机关形成“树过硬作风,建审计文明,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审计人员做到文明审计,文明执法,保持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得到各级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刘美飞)
  物价管理
  【概况】2008年,市物价局紧紧围绕经济运行中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发挥价格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为促进株洲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年内,市物价局被评为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先进单位,全省价格综合法规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价格调节基金工作先进单位、落实省局十件价格实事被评为全省一等奖,被评为市政务公开示范单位、市直机关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等。
  (莫立丰)
  【贯彻政府意图狠抓CPI调控】 全市价格部门把控制CPI涨幅作为2008年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努力,全市CPI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涨幅由最高位8.4%逐月回落,全年CPI上涨5.4%,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加大对价格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力度,对粮、油、肉、菜等主要食品价格实行日监测,全年完成360种商品价格监测。加强市场动态分析,提高价格预测预警能力,对市场价格变动异常的监测品种,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及时反馈市场动态和变动原因,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1600多万元用于扶持副食品生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蔬菜基地建设以及对城镇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特别是在冰冻灾害期间,及时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强价格监管,稳定灾期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被省物价局、省人事厅评为全省抗灾稳价先进集体。
  (莫立丰)
  【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 2008年,市物价局争取到城市绿化赔偿费、补偿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三费政策”,每年可增加非税收入2亿多元。适时调整污水处理费,每年为财政增加资金4000多万元。为601厂、南方公司两家大型国有企业争取电力价格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少支出588万元,从2008年1月起,两家企业每月节省电费支出分别为15万元、12万元。加大价格调节基金投放力度,全市共征收价格调节基金2300多万元,其中市本级1155万元,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等项目,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莫立丰)
  【强化价费监管优化发展环境】 2008年,株洲市物价局始终把服务于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和维护企业、消费者利益作为物价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共查出价格违法案件200起,查出价格违法金额1259.5万元,清退给用户和消费者525.156万元。一是开展专项价格检查,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开展农资价格、涉农收费和教育收费、医疗药品价格、电信行业等专项检查。重点督查落实国家对“三农”和特困群体价格优惠政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重点查处涉及民生、资源环境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价费违法行为。二是从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入手,重点查处串通涨价、乱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在冰灾期间快速制止城市出租车和公路客运票价乱涨价行为,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报道株洲市整治交通运价典型案例,并给予充分肯定;在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国内市场柴油供应短缺期间,及时有效地平息了柴油乱涨价风波。三是着力打造“12358”品牌。把办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全市共受理群众价格咨询、举报5141件,清退给消费者96.78万元。(莫立丰)
  【加强民生价格管理维护群众利益】 2008年,市物价局取消义务教育阶段6项收费,进一步规范住宿费、伙食费的收费行为,减轻学生负担5600多万元。加强对医院药品价格和收费的监管,规范医药价格行为,较好地维护了病患者利益。落实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免费开放的惠民政策和弱势群体价费优惠政策。规范旅游门票价格,取消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园中园收费,规范攸县仙人桥、白龙洞、皮佳洞、炎陵县神农谷景区的门票价格。降低天然气初装费,自2008年1月15日起,居民天然气庭院管网设施建设费由2460元/户降为2350元/户,每年可为居民减负300多万元。
  (莫立丰)
  【积极运用价费政策服务环境建设年】 充分发挥物价部门在环境建设年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一是根据国家、省要求,停止征收个体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取消燃气行业综合管理费、法医检验费等7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为企业和群众减负1.2亿多元。二是全面清理和审核全市行政事业收费。结合价费公示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年检工作,认真清理和审核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的35个部门,14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三是严格价格成本监审。列入定价目录管理的价费项目,在调定价前都进行成本监审,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核减不合理定价成本费用1.2亿元,减轻了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在省物价局组织的价格成本行政监察中,株洲市的成本监审工作得到考核组的肯定。四是强化价格认证工作。涉案物价格鉴定无一件提请复核裁定,为司法机关提供了客观有效的办案依据,有效地维护司法公正。
  市价格认证中心被评为2006~2008年度全国价格认证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湖南省地市唯一一家)。(莫立丰)
  【加强价格基础工作提高价格服务水平】 2008年,市物价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加强物价机关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顺利完成全市物价系统(除攸县外)在岗检查人员由事业编制置换为行政编制工作,并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消除了检查人员的后顾之忧。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顺利完成市局机关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轮岗工作。配合省政府法制办、省物价局完成《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并得以采纳。严格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对2008年10月1日之前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宣布失效文件266份、继续有效文件80份、重新公布文件17份,规范了价费审批行为。积极开展纪念《价格法》实施1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宣传达到预期效果,扩大物价部门影响,被评为全省纪念《价格法》10周年先进集体。加强价格调研,全年撰写价格调研文章和专题材料55篇,发表价格理论文章8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价格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论文2篇、《中国价格监督检查》上发表论文1篇,在《湖南价格信息》上发表论文2篇,在《株洲工作》上发表论文3篇。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切实抓好物价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全市物价系统继续保持了没有党员干部及公务人员违纪违法的廉政局面。(莫立丰)
  劳动和社会保障
  【概况】 2008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按照“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开拓创新、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人有所事、失有所保、病有所医、伤有所治、老有所养、规范用工”的总体目标,积极抢抓“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保二争一、科学跨越”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更新的理念谋划工作,以更新的思路统筹城乡,以更新的举措为民服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中株洲位居第一,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坚持把就业再就业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采取落实政策、加强帮扶、优化服务等多种措施,全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7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17.5%、104%;“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3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04.9%;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户数9000户,完成年任务的100%;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77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17.8%。在就业局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以确保企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重点,狠抓各项社会保险征缴、扩面,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7万人、2.23万人、4.86万人和4.73万人,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01.7%、148.7%、107.9%和10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34.64万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5%。继续保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发放。
  加强职业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5115”工程急需的技能人才为目标,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形成了以培训带动就业的工作机制。2008年,全市共培训各类人员12.9万人,其中就业培训1.8万人,农村劳动转移培训4.1万人,企业职工培训6.4万人。全市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4800人,其中高级工4250人,技师、高级技师550人。全市职业技能鉴定人数3.45万人,取证人数2.87万人。
  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全面协调规范劳动关系,有力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警三项制度建设,及时发布了221个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快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力度,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及时制订和推行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为企业提供劳动合同文本4万多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及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均达到了100%。坚持专项执法与日常监察相结合,深入开展整治非法用工专项执法活动,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008年,全市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806起,结案率达到96%。为建筑企业在建项目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账户127个,存入工资保障金4833万元;通过保障金账户为1.8万名农民工发放工资4186万元。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从5月1日起正式取消了劳动争议仲裁收费,依法、及时、公正地处理了劳动争议案件。全市劳动争议处理案件1062件,其中立案683件,涉及劳动者1656人,集体争议44起,涉及劳动者856人;仅市本级处理案件474件,其中立案265件,立案数同比增长430%。
  (胡立军)
  【就业再就业】 一是落实政策促就业。千方百计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全市累计发证12.2万本,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达5.4万人,累计补贴8466万元,持“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1.7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了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二是设法帮扶促就业。继续以“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为重点,通过岗位援助、政策援助、信息援助、培训援助、“一对一”帮扶援助、组建“就业援助志愿者”队伍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一系列就业援助活动。先后帮助55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一人就业再就业,继续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认真做好四川地震灾区对口就业援助工作,妥善安置首批25名灾区劳动者到株洲就业。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基层,全面摸排民工返乡情况,主动为返乡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各项就业服务。三是优化服务促就业。大力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女大学生、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招聘会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239场大型招聘活动,进场招聘单位4162家次,提供空岗信息16万个,求职人数13.9万人次,介绍成功3.2万人次。四是统筹城乡促就业。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召开统筹城乡就业的专题会议,研究和讨论统筹中的难点问题,夯实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基础。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和“春暖行动”,在火车站、汽车站科学疏导,合理引导,保证了农民工的有序流动和转移。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摸清在灾区务工株洲籍人员数,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家人的思想工作,提供一切尽可能的帮助。2008年10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回流人数达10万人,全市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应对,在全市范围内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定期报告制度,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加强空岗信息收集,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调研组对株洲市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胡立军)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着力抓基金征缴。将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作为全市评选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十大杰出青年和企业股票上市等活动的重要条件,配合市人大、市政协对增选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社会保险参保缴费、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进行资格审查,有力地促进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分别征缴基金10.2亿元、0.48亿元、1.02亿元、3.69亿元、0.33亿元、112万元,均超过年目标任务。二是着力抓参保扩面。以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及自由职业者为重点,采取服务推动、重点带动、执法促动、激励互动等措施,完善政策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将应参保对象尽可能纳入覆盖范围。特别是以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为契机,局党组集体担责、敞开大门,组织社保处、监察支队深入用人单位耐心细致做好政策宣讲和参保服务工作,尽量让全市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保续保,纳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笼子。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各县(市)区均已出台具体实施办法,落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工伤保险出台建筑行业农民工参保政策,改变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参保模式,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娱乐行业从业人员参保。农民工“平安计划”进展迅速。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8万人,烟花鞭炮、矿山等高危行业农民工基本实现全行业参保。三是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待遇。认真落实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全市已有815家困难企业的5.03万名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已基本完成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工作。调整提高企业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积极落实企业“老工伤”人员待遇问题,将11217名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四是着力推进城镇居民医保。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居民医保政策、在株洲日报设立居民医保专刊、在公共汽车上发布车载滚动电视广告、向市民发送居民参保提示短信息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宣传居民医保政策,形成参保的浓厚氛围。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做好参保登记工作,努力做到街不漏巷、巷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居民医保政策,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引导城镇居民更多更快参保。与教育部门联合召开在校学生儿童参加居民医保动员大会,制定出台具体政策规定,指导广大在校学生儿童以学校为单位整体参加居民医保。
  (胡立军)
  【全力做好国企改革改制工作】 2008年,株洲市国企改革进入扫尾阶段,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株洲市劳动保障局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每个改制企业,向职工宣讲政策,将国家、省、市国企改革政策交到职工手中。坚持到企业现场审核职工安置分流方案,协调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全年对87家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方案进行审核,涉及职工3万多人。从劳动保障资金中筹措1.3亿元用于国企改革。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国企改革,全年争取上级养老保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再就业补助资金近10亿元,占全省下拨资金的10%,极大的减轻了财政支付压力。(胡立军)
  【评选表彰首届株洲技能大师】 2008年,经过层层考核,公开评选10名首届株洲市技能大师,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上进行隆重表彰,每人重奖2万元,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胡立军)【农民工培训向基层延伸】 2008年,在全市“三镇三园”(龙头铺镇、新市镇、渌口镇,九龙、栗雨和董家塅工业园)设立培训基地,开展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等培训服务工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龙头铺镇交通村举办“培训下乡、服务农村”活动,将农民工培训教室搬到交通村村部,真正做到“把培训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村劳动者提供零距离服务。开展特殊群体的农民工培训服务。在白马垅劳教所举办“落实培训政策,温暖失足青年”活动,使农民工培训政策落实到失足农村青年身上,把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与安置帮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安置帮教工作实效。将农村劳动者纳入了创业培训的服务对象,享受培训补贴政策,在全省首次试点推行农民工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的新途径。
  (胡立军)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2008年,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土资源管理和宏观调控政策,突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大主题,着力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市本级全年实现国土资源收入9.21亿元,土地出让纯收益7.17亿元。全市上报并批回建设项目用地74个,总面积600.4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4.62公顷;完成征地拆迁项目43个,面积272.73公顷;完成土地招商签约项目2宗,总金额8.5亿元;完成土地登记发证27630本;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一是突出保护资源,落实基本国策。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保护实行目标管理。年内完成土地整理项目20个,面积4376.30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528.02公顷,占补相抵净增耕地123.58公顷,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大力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全市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547起,现场制止545起,立案232起,涉及土地面积60.41公顷,其中耕地27.21公顷;结案213起,结案率91.9%。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立案25起,结案24起,结案率96%。顺利完成“两型社会”建设土地管理相关规划编制。编制株洲市《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土地管理体制创新专项方案》和《两型社会建设工作要览》。全市总体规划大纲已完成,规划成果正在修改完善,并将市区4个重金属污染区土地纳入新一轮规划。
  二是全力保障发展,服务“两型”建设。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工作。全年完成报批圈内项目35个,用地面积162.52公顷。土地征收项目108个,用地面积2802.08公顷,全市批准建设项目用地117个,总面积686.78公顷,完成上报炎睦高速、茶陵洮水水库等9个重点项目用地。严格执行《划拨土地目录》,市本级累计划拨供地14个,面积181.64公顷。做好储备土地融资工作。市本级收购储备存量土地16宗,面积42.73公顷。向土地市场提供储备土地出让82.00公顷,预计出让纯收益2.52亿元。为新塘路、石宋北路、长江南路建设、建宁港整治等重点工程融资6.13亿元。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率先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起草编制实施方案,完成编制全市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已向省厅申报并批复周转指标290公顷,有力地保证了职教园等重点项目急需的用地。积极促成重金属污染土地合理利用。11月份正式拿回国土资源部对株洲市重金属污染土地合理利用的复函。同时,通过与天元区和石峰区政府充分沟通,提出“征收报批、安置先行、储备融资、转用报批”的工作思路,为石峰区循环经济园上报土地92.67余公顷。扎实做好其他服务发展工作。支持国企改革。共为3家企业处置土地资产5宗,面积1.59公顷,出让金584.30万元。服务招商引资。加大对经营性土地的推介力度,于10月举办全市经营性土地推介会。推进征地拆迁。市区完成市中心医院、田心高科园等43个征地拆迁项目,总面积272.73公顷。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合理利用资源。规范土地市场交易行为。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底价确定试行办法》,规定宗地出让底价的确定方式和计算方法。成立出让会审领导小组,通过集体审议确定土地招拍挂出让中的重大事项。推行土地一级市场地价评估统一委托,排除和减少外界干扰,确保政府土地收益。市本级全年共成交经营性土地55宗,面积117.25公顷,成交额8.88亿元。做好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市本级城区基准地价更新及建立市辖建制镇基准地价工作于2007年全面铺开,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省厅验收。狠抓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顿。共开展集中整治12次,炸封无证井硐51个,摧毁没收生产设备158台(套),拆除厂棚266个,关闭选矿厂6个,抓捕处理违法人员16人,查处违法案件19件,查处超深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30余起。全面清理闲置土地。认定闲置土地39宗、117.97公顷,其中收回7宗,面积18.06公顷;收取闲置费12宗,应收299.95万元,已到位108.38万元。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干部管理机制。推行过程考核,将平时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季度考核。实行缺位竞岗,制定干部缺位竞岗制度,对空缺的正、副科实职职位,进行公开竞选,确保干部提拔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调整工作职能。将原农民建房审批、用地报批、土地矿权出让等事务性工作交由分局具体办理。服务工作前置,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完善执法监察机制。建立执法监察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执法监察内部共同监管的责任体系。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格次制度,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依法没收违法建筑的处置。
  四是夯实基础工作,提升业务水平。抓好土地登记发证。全年,市本级共发放土地使用权证27630本,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5621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999本、他项权利证书1010本。圆满完成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南苑小区、天台小区、仁和小区及华苑小区住户共1300余户的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推进二次土地调查。全市的土地调查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共完成权属调查46343宗,其中城市4区已完成26373宗,预计明年4月份将全面完成调查任务。加快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850万元,制定信息化建设详细方案,全面启动市局机关、区分局及县(市)局信息化建设,年前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政务联网。加强国土资源所建设。按照“五个一”标准(即一个独立办公场所、一台执法工作车、一部电话、一台电脑、每人一套专用办公桌椅),全市打造46个标准中心所建设。规范测绘行业管理。全面完成2008年度测绘资质注册工作。投资130万元,为武广高速铁路株洲车站附近、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和云龙新城,开展33平方公里1:500的地形测量。建立长株潭统一的测绘基准,三市测绘图纸能够顺利接边,可为规划设计、用地报批便利提供图纸。投资30万元在醴陵市建立GPS连续运行站。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全年发布预警报10次,对3个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隐患点向监测单位下达“地质灾害防治督导书”。对全市22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动态巡查,提出防治意见,并竖立了警示牌。全面实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
  五是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优质服务。组织法律知识宣传。共培训县市区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分局)、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村支两委等负责人达4300人。启动电子政务办公。于5月1日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办公。共受理各类业务来文12688件,其中提前办结7280件,办结率为87%。8月,将已设定电子流程的46个业务办理事项,在原办理时限上缩减了1/3,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对行政审批项目、办事程序及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全部在土地矿产市场公示,对土地招拍挂及协议出让结果、矿权出让结果分别在大厅显示屏、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以及株洲日报等进行公示。落实行政程序规定。全面清理市局规范性文件,决定废止4件规范性文件,宣布29件规范性文件失效,确认23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重新公布6件规范性文件。
  六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学习作风建设,提高业务能力素质。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成调研文章40多篇。制定《2008年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累计培训职工200余人次。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廉政服务意识。组织开展“加强作风建设、创建五型机关”、创“优质服务示范岗”、创“五好基层党组织”等活动;制定全局系统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行为准则以及详细的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管理;制定电子政务效能监察办法,加强对电子政务办公的效能监察。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全面组织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开展“缅怀前辈功绩、倡导团队意识、促进和谐发展”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扶贫工作和双联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抗冰救灾和为冰冻灾区和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组织全局系统232名干部职工参加军魂管理素质培训等。有力破除了守旧、散漫、拖沓、推诿等观念,营造了团结、协作、信任、感恩的良好氛围。
  (崔戈 郭淑珍)
  【沿江路防洪景观道路工程河东段全面竣工】 6月,由市土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承担业主的沿江路防洪景观道路工程河东段全面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工程主要由防洪堤建设、绿化景观建设、道路改造三大部分组成,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为确保整个工程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验收之前完成,市政府明确,由土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建设任务分别委托市水利局、市园林绿化局和芦淞区人民政府负责。土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项目融资和工程进度调度工作。
  接到任务后,公司积极开展地展融资工作,以芦淞区谭家塅周围边约78公顷可开发土地设立“芦淞区谭家塅周围边地块开发建设融资项目”,招商引资1.3亿元,主要用于沿江路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建设。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协调,并先后组织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议20余次。在各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
  (崔戈 郭淑珍)
  【大事摘要】 2月25日,省国土资源厅任命顾峰为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易敏林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
  6月,市局党组实行缺位竞岗的用人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对现有的6个正科级和10个副科级实职职位在全局进行公开竞选,共有109名符合条件的青年干部参加角逐。最后,16名能力突出的人员被选拔到正、副科职岗位。
  6月24日,省国土资源厅在株洲举行规范和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迎国检”观摩座谈会,株洲市向9个重点矿区市(州)国土部门的代表介绍整顿经验。至此,全市共查处非法开采130余起,炸毁非法采矿井硐1729处,关闭矿山和选矿厂52个,追究刑事责任49人。株洲市境内的非法开采、乱采滥挖行为基本得到遏制。
  8月21~29日,市国土资源局分3批安排全局系统232名干部职工在长沙石燕湖进行为期3天全封闭的军魂管理素质培训。
  10月15日,2008年株洲市出让经营性土地推介会隆重召开。这首开“株洲土地出让历史”先河之举,激活了株洲土地市场,促进了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10月22日,市委常委龚凤祥到市国土局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1月2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三部委联合检查组到株洲检查2007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组全面评估了省、市级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充分肯定了株洲市耕地保护工作,并提出要在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方面多下功夫。
  11月9~10日,省国土资源厅陈三新厅长一行到市国土资源局调研。
  11月26日,国土资源部耕保司刘仁芙助理巡视员及专家一行到株洲,考察株洲市镉污染土地利用情况。经过多次跑部进京,市政府对全市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征转分离”的思路,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可。这一机制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有效地破解了株洲市用地困局,开创了土地管理的“株洲模式”。(崔戈 郭淑珍)
  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
  【概况】 2008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每逢重点时节亲自带队检查督查煤矿、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87起,同比下降42.73%,死亡190人,同比下降19.83%,受伤520人,同比下降16.67%;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范围之内。在2月19日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株洲市政府、株洲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均被评为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张立强)
  【“隐患治理年”各项行动全面开展】 2008年,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统一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全年,积极开展“隐患治理年”各项专项行动。一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采取企业大排查、部门大检查和政府大督查“三大”行动,以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火灾为重点,逐行业、逐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年共排查各类事故隐患14880处,整改13448处,整改率90.37%。同时对一些重大安全隐患盯住不放,实现挂牌督办。二是开展奥运安全专项行动。为确保奥运期间安全生产,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市安监部门组织开展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企业百日督查回头看活动,交通部门开展“创模范、迎奥运”活动,强化道路通行秩序管理,消防部门全力开展奥运消防安全攻坚战,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各县市区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按照“打非”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行动、有效果的“四有”要求积极在本地本行业开展“打非”专项行动,共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261起,有效遏制了非法违法生产蔓延的势头。(张立强)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2008年,市安监局以预防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一是非煤矿山以机械通风和尾矿库专项治理为重点,督促38家地下矿安装了机械通风设施。从9月开始进行尾矿库排查治理,取缔非法尾矿库69座。二是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对位于闹市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中石化文泰、泰山、长江北路、黄河路4个加油站采用该技术进行整改,确保了闹市区加油站的安全。三是以查处违规使用氯酸钾、高温季节实行停产整顿、规范销售市场为重点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治理,查处违规项目300多处,治安拘留涉案人员20多人,刑事拘留10多人,并销毁大量生产机械和药物,有效减少了烟花爆竹安生产安全事故。四是突出抓好“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合泰、龙泉“三合一”场所实现住宅和加工部分全部分离,“三合一”场所整治力度最大、效果之明显为历年所罕见。五是开展客运站场、渡口、危桥的专项整治,查处无证作业和证照不齐船舶31艘。六是以事故多发和易造成伤亡事故的部位及项目为重点,继续开展建筑边坡、深基坑、高大支模和提升设备等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促进了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张立强)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断深化】 2008年,市安监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的理念逐步增强。一是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应急救援宣传周”活动,组织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广大市民和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宣传“四进”活动。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宣传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中。三是继续以农民工为重点,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普及教育工作。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大大地提高,因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大幅度的降低。(张立强)
  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
  【概况】 为理顺国资监管体制,2008年9月10日,株洲市出台《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意见》(株发〔2008〕8号),《意见》明确规定,不保留国资办、企工委和原来虚设的国资委,重新组建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与省国资委职能相配套的新国资委。新国资委的三定方案由市政府下发文件进行明确。同时,市政府以株政办发〔2007〕25号明确了21家首批直接监管企业。在创新体制上,取得重大突破。(文杏明)
  【追回江南商城流失的国有资产】 按照市纪委株纪函〔2007〕12号“关于株洲市江南商城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处理建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要求,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2007年8月正式接受“江南商城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资产流失案”的追缴任务。2008年7月14日,在市国资办的依法办事和不懈努力下,江南商城580万国有股全部收回,江南商城国有资产流失案顺利办结。(文杏明)
  【规范企业国有产权管理】 2008年5月22日,市政府出台《株洲市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株政发〔2008〕13号),规范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全年共草拟了4个规范办法草案,即:《中介机构选聘管理暂行办法》、《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株洲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进行国有企业产权监管,开展资产评估报告核准工作,全年共核准资产评估项目4项;开展产权转让监督管理工作,批复同意国有产权转让事项6项;完成4个资产担保贷款的批复。(文杏明)
  【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 2008年,制定《株洲市国资办直接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和《株洲市国资办直接监管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并在市政府主持下,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有力地维护了文件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文件会签基本完成。同时,完成对2007年度市城投公司、市国投公司的经营者业绩考核和薪酬兑现工作。(文杏明)
  【筹划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工作】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资办成立以来新增的一项工作职能,2008年,市国资办查阅大量资料,在了解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有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工作做法及政策导向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筹备工作。结合株洲市的实际,认真组织做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对全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评价,顺利完成省国资委布置的对直接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工作,年底被省国资委评为2008年度优胜单位。(文杏明)
  【加强对监管企业工作】 年初,市国资办组织人员完成对直接监管企业的综合调研,在了解到企业发展状况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后,积极帮助其解决困难。同时,加强对县市区国资监管的调研指导,组织县市区参加省国资委国资论坛文章的撰写。加强对监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考评。12月15~19日,在市纪委的领导下,市国资办牵头与市纪委党风廉政室、效能监察室和监管企业行业主管局分别组成联合考评组,对19家监管企业进行考评。从考评情况看,19家监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形势是好的,企业的廉政建设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杏明)
  【加强央企对接合作工作】 2008年,为进一步做好株洲市企业与中央企业对接合作工作,市国资办建立了株洲企业与中央企业对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市国资办,具体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为支持市属企业与央企对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有关优惠政策。已经对接的央企有中铝集团、中盐集团、中建集团、中铁建集团等10多家,各项对接合作工作正有序进行。
  (文杏明)
  【参与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2008年,市国资办派副主任李葵参加市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并担任湘运集团改制组组长,协调指导湘运集团企业改制工作。全年完成湘运集团改制工作,做到了依法、依规、依程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人员身份置换,确保了企业稳定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广大职工的认可。
  (文杏明)
  国有资产投资经营
  【概况】 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国资公司)有在职员工24人,公司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研究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资产经营部、投资管理部、审计考核部、证券事务部等8个部门。2008年,市国资公司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指导工作,取得好的成绩。一是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股东权益,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提升公司信用,增强融资能力,为株洲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市政府其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维护一方平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四是积极参与株洲市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协助解决国企改制后许多遗留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积极参与有关风险处置工作,为株洲市政府分忧解难。年内,市国资公司获得2008年度全市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红旗单位、城区“五改”工程建设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陈小玲)
  【支持新农村建设】 2008年,市国资公司对党建帮扶点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三搭桥村在人力财力上积极提供支持,指导帮助该村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公司派出专门人员负责党建帮扶工作,对党建帮扶点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全年,公司筹集资金10万元,支持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在各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三搭桥村经济快速增长,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村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
  (陈小玲)
  【组建投资担保公司】 为了完善株洲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市政府要求市国资公司牵头组建一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设置为1亿元,由市国资公司出资4000万元,引导、带动6000万元民营资本投入。2008年,市国资公司对有意向的合作人进行调查了解和筛选,选定符合条件的3个战略合作方;与合作方就有关合作事项进行反复磋商,达成出资协议;积极筹集第一期注册资金按时投资到位。2008年年底前,市国资公司完成担保公司的注册登记工作。
  (陈小玲)
  【加强融资平台建设】 2008年,市国资公司积极筹集资金,按时归还到期贷款1.2亿元,支付贷款利息0.4亿元,维护了融资平台信用。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与工行、商行、浦发行继续维持信贷关系,与其他各银行均保持业务关系,公司得到各金融机构的理解和信任,信用等级不断提升,融资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公司在工行的信用等级由2007年AA-级提升到AA+级,为顺利完成市政府的融资任务创造了前提条件。(陈小玲)
  【筹集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2008年,市国资公司充分发挥产、股权资源特别是上市公司股权资源的融资功能,以鼎诚大厦、原中南无线电厂资产抵押贷款0.55亿元,以千金药业股权质押代款1.45亿元,与其他单位互保贷款1亿元,全年共计完成贷款3亿元,为株洲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政府其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此外,市国资公司还根据市政府要求,通过为其他单位担保贷款的方式支持市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市国资公司为株洲高科集团担保贷款2亿元,为株洲城投公司担保贷款7000万元,为株洲行政资产管理公司担保贷款5000万元。(陈小玲)
  【开展湘江株洲段生态治理及防洪工程项目贷款】 2008年,市国资公司根据株洲市政府的安排,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株洲分行申请湘江株洲段生态治理及防洪工程项目贷款4.95亿元。市国资公司与贷款银行紧密配合,并与有关各方积极协调沟通,完成贷款所需的38项文件资料。2008年底,贷款项目获省农业发展银行批准。为了满足该项目贷款需要,经株洲市政府批准,市国资公司申请变更经营范围,变更后的经营范围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经营等方面的内容。
  (陈小玲)
  【参与国企改制】 2008年,市国资公司在参与市国企改制方面,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完成原市化工助剂厂破产财产开展依法处置前的准备工作。二是主持或协助改制企业的清算工作,完成五三机械厂劳服公司今求公司依法清算工作;指导光明集团破产清算组制定资产处置方案、光明医院租赁方案;参与床单厂、港务公司、株洲建陶总公司、拖拉机配件厂等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和改制协调工作;参与已启动的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三是参与原火花塞厂改制上市过程中遗留问题的处理,如对被托管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调查了解,与潍柴动力认真核对有关历史账务。
  (陈小玲)
  【清收、管理、经营各类国有资产】 2008年,市国资公司对接收的改制、破产企业资产采取不同的方式经营管理和处置。充分发挥全资子公司的平台作用,对能经营的资产开展专业化经营,充分发掘改制剩余资产的价值,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盘活原中南无线电厂和原无线电五厂的破产财产,因地制宜地建成2个特色工业园区,引进民营企业近70余家进入园区创业,其中工业企业42家。全年园区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2.5%,上交税金600多万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600个,大部分原破产企业职工都有了工作岗位,确保了一方稳定。二是管理、催收债权资产。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收回财政移交的债权410.65万元,已申请司法执行的债权342.5万元,恢复400万元债权时效,对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债权及时进行申报。(陈小玲)
  【参与有关风险处置工作】 2008年,市国资公司根据市政府要求,参与有关风险处置工作。一是参与太子奶公司风险处置工作。与市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对太子奶公司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太子奶公司风险处置方案;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努力改善太子奶公司外部环境;借给太子奶公司100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该公司拖欠奶业员工的工资和原材料购买;以3000万元价格受让株洲南车时代高新投资担保公司对太子奶公司的3000万元债权。二是参与稳定株洲土地市场有关工作。根据市政府安排,公司参与株洲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的两宗土地使用权竞拍,以12010万元价格竞拍成功。两宗土地位于开发区29区,共计165302.42平方米。(陈小玲)
  兴业资产管理公司
  【概况】2008年,株洲市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克服因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全年共收回租金及其他资产经营收入共计132.3926万元。在国有不良资产的管理上,妥善接收市株运集团改制后剥离的不良资产。4月,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授权,将原株运集团及纳入改制范围子公司剥离的不良资产全部委托给公司进行管理和追索。该笔资产由原株洲湘运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和个人的债务组成,总金额共计35124766.49元。公司自接管该笔资产后,全面落实管理措施,对资产状况和债权资料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整理,并及时展开债权的催收,为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做出积极的贡献。(丁明辉)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 2008年,全市工商系统全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竭诚服务株洲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被省工商局评为2008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环境建设年先进单位。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内资企业5985户,外资企业200户,私营企业10587户,个体工商户91795户;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著名商标81件,均居全省第二。
  服务株洲经济发展扎实有效。第一,坚持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一是积极推行“一化三基”工商联络员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确定500家有发展潜力、有带动影响力的企业,指派300名工商干部担任联络员,认真开展一对一、一对二的联系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得到企业的广泛赞誉。二是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到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91795户,私营企业10587户;召开市个私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市委书记陈君文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使广大个私业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更加激发了创业发展的热情。三是切实加强企业品牌创建指导工作。精心指导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2008年全市有25件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兴隆化工“中强”商标、南方阀门珠华图形商标、唐人神“骆驼”商标的驰名商标申报材料已报送国家总局商标局。积极做好省级、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申报审批工作,共申报省级“守重”企业121家,审批市级“守重”企业218家。四是努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注册登记和年检服务。对涉及株洲市重点项目工程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注册登记事项,尽最大的努力提供高效热忱服务,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力促进了重点项目工程顺利运转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如期完成;下发《关于规范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工作的通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注册登记条件;下放部分公司注册登记权限,凡注册资本在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可由企业在市局或城区分局中自行选择登记机关。对地处县市的外资企业实行上门巡回年检,共上门年检外资企业35家。第二,大力支持“三农”工作。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组织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销售网点集中地、集贸市场及农民投诉比较集中的业户进行严格检查,取得明显成效。共立案查处涉农案件15件,查扣不合格化肥180吨,没收不合格农用地膜145公斤及国家明令禁止上市的剧毒农药325瓶,有效净化了农资消费环境,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和监督农村食品经营主体自律经营,认真开展创建湖南省农村食品安全示范联系点活动,确定291家食品经营者为2008~2010年“湖南省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联系点”。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全年共举办农村经纪人培训班6期,培训发展农村经纪人843名,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6户,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积极参与抗冰救灾和抗震救灾。年初,湖南省遭受罕见的冰雪灾害,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在恶劣气候情况下确保了市场供应秩序稳定,并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破冰保畅通救援被困群众”活动,为株洲市抗击冰灾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作出了贡献。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工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支持灾区抗震救灾活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组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组织发动全市工商系统干部职工、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捐款408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150万元。第四,严格执行停征“两费”政策。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市工商局高度重视,认真按照文件精神和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广泛宣传,认真落实。从9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已全面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就适应停止征收“两费”后的新形势,提前思考,认真调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基层工商所工作重点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职能,逐步实现工商所工作重心向服务经济、监管执法、消费维权转移。(江广念)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第一,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把好肉品市场准入关,实现市场内销售的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大力开展节日食品市场整治、农村食品市场整治、迎奥运百日食品安全整治、打击流通环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全市食品消费安全。针对三鹿等企业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紧急情况,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开展对问题奶制品的清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0293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6704户次,责令商家下架不合格奶粉4507.85公斤、不合格液态奶1033.5公斤,销毁不合格奶粉23500公斤。第二,着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强化12315行政执法体系监管效能,打造12315品牌,将12315指挥中心单独设立,充分发挥其受理和指挥协调处置消费者申诉举报功能,切实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案必查,基本实现受理申诉举报迅速、咨询解答准确、调查处理快捷、反馈结果及时,并在全省系统率先开通视频调解系统,安装12315应用软件,全市全面实现12315信息网上互通和工作联动。全面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在企业(商场)、学校、乡镇村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站1607个。12315指挥中心被评为省级文明窗口单位和全国工商系统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各级消委会充分发挥社会维权功能,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来电、来信、来人咨询13.5万人次,受理投诉7228件,解决7128件,解决率为98.62%,其中加倍赔偿案件179件,赔偿金额14.16万元,使消费者免受经济损失359.9万元。加强农村“一会两站”建设,全面推进“六个一”的落实,有效维护了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省局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市消委被中消协评为全国先进集体。第三,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和社区居民组织开展“防范传销进校园、进社区”宣教活动,组织“远离传销、从我做起”签名9000人次,摆放宣传板报45块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份,悬挂横幅20条;坚持对传销“举报必查”、“露头就打”,共出动执法人员1900人次,捣毁窝点79个,遣返传销人员1376人,查处传销案件4起,进一步形成了打击传销的强大攻势。第四,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等各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虚假违法医疗药品、保健品等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和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开展“两烟”市场整治,继续保持对商业贿赂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和垄断性行业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效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同时,全面开展小餐饮、小宾馆、小发廊、小作坊等“八小行业”整治行动,有力促进了株洲市“创卫”工作。(江广念)
  【举行业务知识大比武和全员考试】 2008年,株洲市工商局以自编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应知应会知识手册》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工商系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举行业务知识大比武和全员考试,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在全市系统乃至全省系统产生良好反响,得到省工商局的高度评价。(江广念)
  【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 全市工商系统有1人获“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称号,炎陵县工商局水口工商所获“全国先进工商所”称号,攸县工商局被评为全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江广念)
  质量技术监督
  【概况】 2008年,全市质监系统围绕省质监局“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五年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阶段性目标和“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紧扣“管理强局、效益活局、发展兴局”一条主线;突出质检中心建设和两所复审换证两大重点;巩固管理、服务、非税收入三项基础;实现管理大幅增强、服务大幅增效、经济大幅增长、地位大幅增高的4大工作目标,全面推进质检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公文网上传输,成功开通视频会议室。撰写报送各类信息、报道和调研稿件76篇,被上级各类媒体采用刊登32篇。全面开展“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诚信计量进市场”、“服务计量进社区”工作,张贴公告1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免费检定血压计、眼镜、量具、计量器具等420余台(件),免费量血压90多人次,接受咨询200余人次。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申报工业化标准项目98项,省局立项2项,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1项,成功申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强力推进质量兴市。市政府制发《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若干意见》,攸县成功召开全县质量兴县工作会议。成功开展奥运安全百日会战,积极、快速、稳妥地处理了三聚氰胺事件,维护了人们的安康和社会的稳定。
  全面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的立项审批,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09年度全市重点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筹建,改变了株洲市政府机构无省级中心的历史。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和市计量测试检定所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复审换证。全市5县市质检计量机构均达到《湖南省质监系统县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食品、农资、建材产品检验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湖南省质监系统县级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检测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检验能力、场地条件、专业人员配备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大力开展打假治劣,净化市场环境。开展“查农资、保春耕”、“查食品、保健康”、“查建材、保建设”、“查市场、保安全”等执法打假战役,全年查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违法案件850余起,大要案12起,移送法院3起,查获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商)品货值6000余万元。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347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曹宏)
  【3·15活动】 3月15日,株洲市质监局围绕“品牌迎奥运、质量铸金牌”主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质量投诉、法律咨询、发放资料、广告宣传、名牌展示等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丽沙、副市长蔡典维亲临会场,并作重要讲话。晚上8:30,株洲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王艳雁局长的电视专访节目。王局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并向全市通报市质监局2007年的工作和2008年的主要任务。(曹宏)
  【醴陵瓷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醴陵瓷器——釉下五彩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保证醴陵瓷器的质量、特色和声誉,规范产销行为,醴陵市政府制定《实施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若干规定》、《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资格评审管理办法》,成立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公室。7月16日,醴陵副市长李忆湘组织召开28家釉下五彩瓷生产企业参加的专题会,要求全市生产釉下五彩瓷的厂家重新申请,经检验达标批准后,方可使用“醴陵瓷器”专用标志。(曹宏)
  【省陶瓷产品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株洲】 10月18日,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落户株洲,一举改变了工业大市株洲政府系统无省级检验中心的历史。中心的成立对于规范和促进全市陶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株洲经济影响、提升株洲经济的地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曹宏)
  【产品质量专项整治】 2008年,市质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出动执法人员480人次、执法车辆110台次,在全市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共查处违法案件10起,涉案金额500余万元。做到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全覆盖。对全市22家第一批五类重点产品(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生产企业100%摸清底数,建立质量档案;9个备案的企业标准100%进行复审(其中2个标准已失效,企业已停产);1家属于生产许可证和CCC认证管理产品的生产企业100%取证;为深入构建产品质量长效监管机制打下良好基础。(曹宏)
  【株洲市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若干意见》】 9月23日,株洲市人民政府通过《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株洲市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同时,成立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曹宏)
  【名牌战略强力推进】 2008年,株洲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和品牌战略,取得斐然成绩。湖南省韶峰服饰有限公司、湖南双双服饰有限公司、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醴陵天符出口花炮厂、株洲纤维水泥制品厂、株洲湘瑞塑料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醴陵市马恋硅火泥厂、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湖南贵派电器有限公司、湖南湘能电气有限公司、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命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株洲松本林化有限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联诚集团有限公司16家企业16种产品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炎陵县霞阳板业有限公司、攸县金峰竹业有限公司、攸县梅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市良强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市恒生牧业有限公司、株洲市长江水泥有限公司、株洲市海达集团化工有限公司、株洲市三星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株洲云阳水泥有限公司、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华鑫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株洲邦化化工有限公司12家企业12种产品被评为株洲名牌产品。
  (曹宏)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概况】 2008年,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局系统在全省系统绩效考核中进入一类单位,列第二名。市局先后获得“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红旗单位”、“株洲市禁毒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二级机构全额事业单位株洲市药品检验所升格为副处级。(汪海峰)
  【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监管】 2008年,株洲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12家,药品批发企业19家,零售药店97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9家,医疗器械经营法人公司43家。生产环节,开展药品生产(配制)源头的治理,严把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确保全市连续9年没有发生源发性药品质量安全事故。流通环节,组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和跟踪检查282家;安装药品广告监控设施,提升广告监管的效能,发现违法广告及时提请工商部门查处;深化农村药品“两网”(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5县市全部通过省“两网”建设示范县或达标县验收,其中:茶陵县被确定为全国“两网”建设示范县。城市4区全部通过市级“两网”建设达标验收,“两网”建设为广大农民安全有效用药、方便快捷购药发挥了积极作用,药品质量合格率从之前的89%提高到98.7%,每年通过药价下降让利群众超过1亿元。使用环节,推动规范化药房达标活动,全面提升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化工企业生产兴奋剂原料和中间体的监管,确保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市没有发生药源性兴奋剂事件,受到省政府专项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医疗器械监管上,在确保监督检查覆盖面100%的同时,重点对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植入类经营企业开展监督,对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责令整改。(汪海峰)
  【药品、医疗器械稽查打假】 2008年,全局(含5县市局)共出动稽查执法人员13350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452家,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案件1219起,其中简易程序案件993起,一般程序案件226起,查处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冒充货值129万元。接上级交办函11起,协办函8起,办结率100%。针对倾向性的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其中对植入类医疗器械、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无证挂靠经营药品、邮售假药和中药中添加化学成份等行为的专项活动成效非常明显。端掉了两个通过邮购方式销售假药“特效骨筋痛”、“高效咳喘宁”的窝点。查处了一批“泌淋清”、“龙血竭”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假劣药案件;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用氧开展专项检查,立案查处6家从非法渠道购入质量无保证的“医用氧”的医疗机构。对辖区内生产、经营电疗、磁疗、光疗物理治疗设备和隐形眼镜的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05家,对存在的问题责令整改,取缔了5家无证经营隐形眼镜门店。(汪海峰)
  【药店分级管理】 2008年,全年新增药品批发企业1家,零售企业137家,退出零售企业4家。在行政许可中严把准入关,提高药品经营行业整体水平。从10月起,在全市范围内试行药品零售行业分级管理工作。凡10月1号之后新开办的药店,按照《湖南省药品零售企业分级管理设置标准(试行)》,从人员资质、营业面积、设施设备等方面,将药店分为三个级别,并根据评定级别不同对药店的经营范围作出限制。其中,一级药店只能经营非处方药品,而不能经营抗生素、中药饮片等处方药;二级药店可以经营大部分常用药品;而最高的三级药店可以经营除麻醉药品等禁止类之外的各种药品。实行分级管理后,经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自主选择经营类别,保证企业的经营范围与其技术力量、服务能力相适应,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以后凡新开药店,其《药品经营许可证》上都将标明管理级别。
  (汪海峰)
  【处置“三鹿问题奶粉”突发事件】 9月,“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株洲市在第一时间成立处置工作小组,联合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奶粉下柜、退赔,组织婴幼儿体检等工作,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解决机制,做到应对及时、清查到位、处置妥当。全市处置工作整体进展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并将一起可能激化为群体性事件的纠纷成功化解在萌芽状态,受到省督察组的高度肯定。
  (汪海峰)
  【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市药监局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将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县项目落户株洲县,成为全省2008年度两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之一。株洲县通过宣传发动,建立食品安全运行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构建信用体系、开展应急演练等措施,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基本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推动农村食品安全示范与普及的亮点工作。
  (汪海峰)
  【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为探索建立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市局在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以确保产品质量为重点的信用构建工作,召开全市诚信体系建设动员大会,与相关企业签订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责任状。成立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级别初步评价委员会,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实施分类管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承诺书上签名,郑重做出诚信承诺。二是医疗器械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市医疗企业行业协会自发推动在医疗器械企业中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倡议全市行业讲诚信、守信用。完善信用档案,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验收工作,制定标准和验收细则,组织试验收。完成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认定工作。三是完善食品信用体系。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是全省试点市之一,历时3年已初步建成。全市50家食品生产、流通、种植、餐饮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通过认证、评估和验收,其中44家企业被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授予“株洲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单位”称号。(汪海峰)
  【召开“四项社会承诺”专题新闻发布会】 2008年,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四项社会承诺”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开“四项社会承诺”,制定履行“四项社会承诺”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包括:一、在全市范围内购买的假药,能出具真实合法票据的,由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退回药款。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对假劣药品的实名举报后,应派人在24小时之内赶到现场处理,7个工作日内反馈查处情况。三、发现媒体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及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查处,对拒不改正的虚假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报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产品“停止销售”的强制措施。四、对药监系统干部职工发生不廉洁行为以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坚决做到“谁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丢脸就摘谁的帽子,谁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抹黑就挪谁的位子”。(汪海峰)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