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953
颗粒名称: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12
页码: 108-1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8年株洲市群众团体,内容主要包括:株洲市总工会、共青团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妇女联合会、株洲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株洲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株洲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株洲市慈善总会、株洲市消费者委员会、株洲市温州商会等内容。
关键词: 株洲市 群众团体 群众运动

内容

株洲市总工会
  【概况】2008年,株洲市总工会机关有干部职工85人,其中在岗职工45人,离退休人员41人,内设10个部(室)。全市共有工会基层组织5758个,工会会员64.5万人。全年市总工会紧紧围绕“三个贴近”和全市工作大局,深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和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会的充分肯定。2008年,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帮扶中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市职工技术协会荣获“全国职工技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省总工会的年度考核中,株洲市总工会被评为“全省工会工作一等奖”。
  【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株洲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008年5月13日开幕,380名工会会员代表和部分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5月14日胜利闭幕。市委书记陈君文、湖南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革安及市领导王群、夏文星、翟笃培、李选德、王建敏、贺夏盛等出席开幕式,陈君文发表重要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乐永明代表市总工会十二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对5年来的工作进行客观总结和回顾,并提出未来5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市总工会十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十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市总工会新一届领导机构组成人员,乐永明当选为市总工会十三届委员会主席,陶岳、李辉、刘武、秦跃辉、胡建明当选为副主席,董有利当选为市总工会十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切实加大各类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力度】根据省总工会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进一步加大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的力度。年初制订组建工作方案,将任务下达到县市区总工会和行业工会,并完善考核验收标准和奖励办法,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年中加强督促和指导,年底进行考核验收。全年新建基层工会845家,新发展会员67688人,其中农民工会员54023人,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组建任务;世界500强在株洲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90%以上,私营企业工会组建率达85%以上,各县(市)区总工会、行业工会辖区内50人以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工会组织。
  【劳动竞赛活动卓有成效】2008年,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组织11家省重点工程企业参加全省“双百”工程劳动竞赛。联合8个有关部门组织“5115”工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劳动竞赛活动,下发《实施意见》,举行启动仪式,整个活动为期5年。同时将劳动竞赛活动向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延伸。据统计,全市有852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竞赛,15万人次职工参加。在劳动竞赛活动中,全市职工广泛开展各类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提出技术革新项目4456项,发明创造项目75项,获国家专利项目3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46项;全市举办各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61场次,参加职工51000多人;全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0811项,实施1113项,创经济效益3300万元。
  【努力帮扶困难职工】2008年,全市各级工会立足于改善民生,继续开展“情系职工·温暖株洲”活动,为全市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在帮扶的方式、资金和受帮扶的人数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共筹集送温暖资金和物资共计1380万元,精心部署安排市领导和市总工会领导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慰问困难企业、社区近700个,慰问困难职工(含困难居民、困难农民工、困难劳模)5万多人。二是做好日常帮扶工作。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日常帮扶资金600多万元,对1.18万名困难职工(农民工)进行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天灾人祸等特殊困难救助。其中,市帮扶中心对1241名困难职工发放各类救助金120万元。三是抓好“双联”工作。共组织全市范围的618家市直机关联系551家企业,其中非公企业472家;20080名机关干部联系16875名困难职工。各参联机关向被联企业捐款捐物626万元,为被联企业引资、融资1.5亿元,为困难职工办实事2004件。四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联合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基金会、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株洲日报社等7家单位共同组织金秋助学活动,共筹措助学金600多万元,资助学生3000余人,其中工会系统共筹措216万元。“金秋助学”规模实现新的突破。五是继续推进职工互促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近5万人参保,参保金额200万元;全市工会向困难职工赠送保险金50万元,其中市总工会本级赠送30万元。六是开展再就业培训服务工作。与劳动、人事等部门联合,举办2008株洲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开展再就业培训。七是积极开展劳模帮扶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共为各级劳模发放低收入补助、特困帮扶金、慰问金160余万元,共有452人(次)受益。通过省总工会,为32名各部委授予的劳动模范办理确认手续,为40多名劳动模范落实离退休荣誉津贴。
  【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市总工会积极履行维护职能,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一是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全市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达100%,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4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70%以上。全市503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推行面达84%。全市公司制企业工会主席85%以上按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2008年度株洲市获得全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及时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生产经营正常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均已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建立工会、5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18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达55.5%。500人以上的企业均建立完善了集体合同制度。三是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大力促进改制企业和非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力度。全市工会共调处劳动争议340多起,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90件(次)、896人(次),其中接待集体上访16件,涉及860多名职工。加强“12351”维权热线服务,职工来信来访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处理回复率达100%。
  【努力完善工会经费收缴体制】2008年,为全面完成工会经费收缴任务,市总工会在收缴体制建设上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委托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工作,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配合,为税务代收创造条件;二是继续完善财政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预算机制,由财政一次性划拨全年工会经费;三是改革城市4区总工会经费分成体制,探索“区财市管”的新路子,由市总工会统一安排代收经费,合理核定各区总工会的基本工作经费并下拨;四是与人民银行签订国库划转经费协议,并实行市(县)一体化,全市税务代收工会经费与税同步征、开税票、经费入国库的收缴模式,从而大大简化了代收程序,也便于监控各县市区代收的工会经费,使委托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工作迈入轻便快捷的轨道。通过努力,全面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工会经费收缴和上解任务。
  【全市各级工会为四川地震灾区缴纳特殊会费】四川省汶川地震发生后,正在召开的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迅速作出《关于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及广大职工积极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决定》,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积极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据统计,全市广大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根据全总、省总“再捐一元钱,支援重灾区”的要求,决定在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会员中开展“缴纳特殊会费·支援灾区重建”活动,号召全市广大会员进一步行动起来,自愿缴纳一份特殊会费,再一次向四川地震灾区奉献爱心。5月20日,市总工会向全市各级工会下发通知,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会员积极行动,踊跃缴纳特殊会费,掀起新一轮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热潮。据统计,全市广大工会会员共缴纳会费216万元,全部用于支援地震灾区。
  共青团株洲市委员会
  【概况】共青团株洲市委有干部15人,内设3部1室:联络部、团务部、宣传部、办公室。2008年,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青年为本、学习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要”的指导思想,不断践行“大团建、大服务、大宣传”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工作理念更加科学】2008年,共青团株洲市委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经中共株洲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在株洲市委党校增设团青班(共青团和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主体班,为培养青年干部开辟了新渠道。同时,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重点、抓项目就是抓关键”的工作理念,把特色工作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基层团组织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全年,通过项目申报实现资源整合,通过项目管理打造品牌工作,通过项目带动推动工作全局,逐步形成基层团组织自行申报、团市委审核立项、基层团组织自主开展、团市委督查评比的工作格局。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2008年,全面贯彻“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方针,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团委打破传统的基层团组织负责人领导任命制,对下属团组织负责人全部公开选拔,并实行岗位轮换制,以18个月为任期,推行企业兼职团委副书记在团委委员中滚动更替,得到了在株洲调研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的充分肯定。市教育局团委积极探索中学业余党、团校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已在各中学成立青年党校7所,业余团校15所。天元区团委在马家河镇11个村全面推行村团委书记公推直选工作。醴陵团市委依托农村行业协会,成立王坊镇种养协会团支部和石亭镇小型烟花鞭炮厂团组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广泛利用宣传平台推选优秀青年人才】2008年,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全市“80后”优秀青年干部(管理人才)推选活动,采取“推、比、评”相结合,分阶段遴选确定对象的办法,将知识、能力、素质、潜能等各种要素的展示和评比贯穿其中,突出了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使优秀的人才获得了宝贵的“初始提名权”。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等10余家中央媒体广泛推介。同时,基层团组织纷纷创新思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株洲日报》开设“青春株洲专栏”,每月固定时间、固定版面出版两期,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宣传团青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影响力。以“唱响青春”红歌会、素质拓展培训等方式,寓教于乐,增强了思想教育的生动性。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设立青年论坛,举办专题调研,组织集中座谈等形式,查问题、找对策,引领青年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团中央的十六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青年先行”的理念。用好传统宣传媒体的同时,用活网络工作平台,形成以“株洲青年在线”网站为主干,县区、企业、学校共青团网站为分支,青年志愿服务网站为补充的工作体系,50多家团青组织在网上开辟了链接。
  【擂响新型工业化的战鼓】2008年,深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联合市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广泛开展10个项目的青工技能竞赛系列活动。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引领团员青年节能减排,奋勇争先。株洲冶炼集团以青年文明号为依托,实施50余项能源综合利用及环保治理项目,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团委通过开展“持续改善”活动,全年创造经济效益165万元。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团委开展“首席技工”选拔活动,株洲车辆厂团委发起“青年岗位创优”主题活动和省火电建设公司团委开展节能降耗金点子推广应用活动以及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团委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吹起新农村建设的号角】整合社会办学资源,成立“株洲市青年培训中心”,加大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力度,免费为农村青年提供花木种植、生猪养殖以及电脑知识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青年农民近2000名,帮助500余人实现就业,开辟了农村青年培训和转移就业新路子。围绕“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题活动,吸引了数千名青年志愿者参加。
  【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以活动为纽带,加大对志愿精神的宣传力度,开展奥运志愿者选拔、炎帝陵祭祖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株洲市义工社炎陵分社负责人刘朝华(网名“鱼片”)十年如一日,帮助特困学生200余名,牺牲在助学路上,被团中央追授“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在抗冰救灾和抗震救灾期间,成立“青年破冰团”、“青年救灾抢险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队”等80余支,累计完成志愿服务近3万人次,为受灾地区困难群众捐款300余万元、衣物8000余件,组织义演活动30余次。开展“手拉手情系地震灾区小伙伴”活动,组织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青年文明号集体对灾区少年儿童进行定向帮扶资助,并建立心理援助队伍,向地震灾区的少年儿童提供帮助。
  【外联活动推陈出新】2008年,召开以“三十年,我们共同走过”为主题的新老团干联谊会,邀请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老团干代表共叙共青情,共商发展计。组织市青企协会员赴深圳、珠海等地进行投资推介和交流考察活动,拓展会员的眼界。圆满完成第三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湘粤之旅”祭祀炎帝陵典礼的接待任务,承办了“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与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书记阮黄协一行进行深入交流。大力参与湘港青年交流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青年协会组织的联络。积极推树典型,何志峰被评为省“十大杰出青年”,曾鸿平获第五届湖南青年企业家“鲲鹏奖”,杨军被评为第十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揭开“两型”社会建设的新篇章】全面启动“我为‘两型’添光彩”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动员团员青年投身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相继开展“保护母亲河”、“徒步走湘江”、“我心中的桃花源”等主题活动。同时,充分发挥青年卫生示范社区、青年卫生示范街道和青年交通安全示范岗的作用,深入推进“创卫小喇叭”、“清洁小卫士”、“社区小主人”、“家庭小老师”等活动,大力倡导“两型”生活习惯。
  【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全面落实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以争创“红领巾示范学校”为龙头,联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开展市“三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完善基层维权工作组织,逐步形成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管理体系,共青团株洲市委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炎陵县团委实行层次化管理,通过发放帮扶联系卡,实施对口联系等方式,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株洲县团委通过招商引资设立株洲市少年军校培训基地,为问题青少年提供行为矫正培训,获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大力推进希望学校、快乐体育园地、留守儿童图书室、高校助学基金等工作项目,全市共筹资4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5000人。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到株洲调研】7月6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到株洲,就加强企业团建,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等开展专题调研。陆昊与来自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三一集团、中建五局、涟源钢铁集团等省内各大中型企业的团干代表就企业共青团工作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方向等进行座谈。他指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团建面临着新的挑战。他要求各级企业团干围绕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针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找准服务企业发展与服务青年的结合点,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善于把大道理转变成与企业普通员工沟通的小道理;要注重关心普通青年和身边的青年,学会把团的政治主张和信念渗透到每个团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中去;各级团干要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真正做到勤奋好学。
  团中央办公厅主任唐显凯、团中央组织部部长万超岐、团省委书记李晖、市委副书记夏文星等陪同调研。
  株洲市妇女联合会
  【概况】株洲市妇女联合会现有干部职工19人。全会共有5部1室:办公室、组宣部、事业发展部、权益部、儿童部、财务部。2008年,市妇联先后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妇联组织、全国“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省“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省妇联系统市州级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省妇联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省家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奖等16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在2007年度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中,市妇联均被评为“一类”。
  【举办“两型”社会建设女性论坛】“三八”期间市妇联高标准、高起点地策划了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女性论坛。女性论坛吸引了株洲市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她们为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积极献言献策。论坛举办期间,共收到高质量论文120篇,有5位女性在“三八”节论坛上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她们的发言赢得与会者热烈的掌声。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君文在女性论坛上致词,他认为株洲女性中大有人才,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大力拓展女性人才工作新空间,旗帜鲜明地为女性人才创造机会,搭建舞台、培育环境。
  【开办清华大学优秀女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班】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累计拨付专项培训经费5万元,与市妇联联合下文,6月28日~7月7日组织全市50名优秀女干部和优秀管理人才参加清华大学培训研修班,学习宏观经济调控、公共管理危机、组织行为能力、自我心理调节、提升领导力等课程,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市委副书记夏文星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市委书记陈君文专程到清华大学看望和慰问学员。
  【开办基层女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7月21~25日,市妇联在市委党校举办乡镇、社区妇女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77名乡镇妇联主席参加了为期1周的学习,市委副书记夏文星出席开学典礼,市委秘书长王志刚亲自为学员授课。培训课程开设协调艺术、女性文学素养、信息报送、妇女维权、女性保健、网上办公等课程,学员们普遍反映学有所获,培训班办得非常及时、有效。
  【组织再就业培训、技能与创业培训】2008年,在市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妇联巾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被确立为市劳动力就业定点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统筹社会资源,推行按需培训,分类指导。聘请专家团队先后在炎陵、茶陵、攸县、醴陵、株洲县开办纺织、车工、美容、鞭炮结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培训妇女1.2万人,就业安置率达82.5%。
  【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全年各级妇联举办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班492期,培训农村妇女5万余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20多次,印发科普资料5万份,下发科普书籍1万余册,受惠妇女达7多万人。全市有409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女性会员占总数的45%。全市规模养殖业创产值48亿元,占养殖总产值的93%,占农业总产值的51%。
  【引导团体会员进行素质培训】支持8个女性社团依据章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培训。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组织会员赴深圳参加全国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女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讲座;女医师协会组织女性健康学术交流大会。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带头创业和带领妇女创业的积极作用,组织女企业家协会会员赴清华大学参加全国卓越女性领导力培训班;组织女企业家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妇女发展合作促进会、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东盟女企业家创业论坛等活动,加快了株洲——柳州两地女企业家的对接和交流,加强了对外交流,增强了株洲女企业家的发展能力。各个团体会员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为女性共建共享和谐株洲提供了展示舞台,使妇联的工作服务最广泛的妇女群体,惠及最广泛的妇女群众。
  【积极推介妇女家庭典型】“三八”期间总结表彰了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三八红旗手唐红梅、湖南省创业女明星王淑英、抗冰救灾好书记邱青兰以及一大批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工作者、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市级“三八”红旗手、新农村建设巾帼带头人、巾帼创业创新标兵、巾帼建功标兵,评选表彰了30户市级文明家庭和2户市级绿色家庭,茶陵朱玉红家庭和芦淞区易慧平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全国绿色家庭赵烈强向社会广泛宣传了家庭节能减排8条措施,树立了一批榜样。
  【开展“争当创卫小标兵”活动】用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倡扬文明新风。5月29日,组织“争当创卫小标兵”文艺演出,来自城区1000多名小朋友聚集在九方小学,隆重庆贺第59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市委书记、市长陈君文,市人大副主任杨宋虎等市领导看望、慰问孩子们并给他们送去了“六一”慰问金。与市教育局联合评选表彰践行文明随身袋行动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在儿童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岗村共建示范村”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市深入开展“四进农家”(文化科技、致富项目、美德新风、普法维权进农家)和“岗村联动”结对共建活动,引领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市有100个“巾帼文明岗”与村开展“岗村共建”结对建设新农村活动。全市“巾帼文明岗”向结对农村共投入帮扶资金和引资500多万元,组织村骨干及农村种养大户外出考察学习2000余人次,组织税费指导、政策信息、特色种养等培训活动130余场次,帮助建立村民图书室、农村妇儿活动室、流动儿童图书室120个,捐赠图书5万册,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后劲。
  【开展“巾帼文明岗”争创活动】推动“巾帼文明岗”进行业、进社区、进村镇、进非公有制企业。金融、卫生、服务等系统开展“争创巾帼文明岗、优质服务迎奥运”、护理、服务技能竞赛、礼仪风采展示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110场次。广大女职工积极投身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练兵、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及广大女职工累计开展女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250余次,提合理化建议1.6万余条,实施技术创新成果260余项,创经济效益1.6亿余元,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典型。
  【积极促进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实施】7月16日,在市政府召开全市妇儿工委工作会议。各县区妇儿工委主任和各成员单位领导全部到会,王群市长在会上作讲话,6个典型单位作经验介绍发言。11月中旬由市人大主任姜玉泉、副主任杨宋虎带队,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对株洲市9县4区及市相关成员单位实施两个规划情况进行了督查,有效地促进了规划中难点问题的达标。
  【继续实施春蕾计划】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太子奶集团资助春蕾女童班资金链断裂,为解决2008应届“春蕾”初中班的贫困孩子及孤残儿童的后顾之忧,在原有4个“日出春蕾”职高班、6个“日出春蕾”高中班的同时,再次寻求社会资助,帮助100名贫困孩子完成职高的学习。争取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对炎陵、茶陵原春蕾初中班考上高中12名贫困学生及孤儿,高中阶段分别每人每年2000元的资助,圆了她们的高中读书梦。
  【抗震救灾奉献爱心】5·12四川地震后的第二天,市妇联就组织机关干部为灾区献爱心,共捐款39790元。发出《支援灾区、同舟共济、姐妹同心》、《为汶川姐妹募捐卫生用品的紧急通知》、《争当“爱心妈妈”、“爱心家庭”,给四川灾区儿童献一片爱心》等3个倡议。募集到价值22万元、1394箱的妇女卫生用品和婴幼儿尿不湿送达灾区姐妹手中。
  【株洲女性网全面改版升级】通过开辟魅力女性、巾帼讲坛和女性论坛;建立妇联工作QQ群,组织解放思想群内大讨论,强化株洲女性网和市政资源网的宣传窗口作用。加大信息报送力度,提高采用率。全年,在全国妇女网、湖南妇女网上刊登的信息达300多条,在电台和电视台发表报道50多次。在全国、省市等报刊上发表信息110余条,一批调研和理论文章发表在《湖南妇女工作情况》、《株洲人大》、《领导内参》等各级刊物与网站上刊载。
  【编辑出版《女性健康宝典》】权益部陈书梅部长撰写了《女性健康宝典》读本,在广大妇女群众中积极开展女性防癌、防病“蓝丝带”工程宣教活动。参加“全球基金第四轮艾滋病项目地区非政府部门参与艾滋病防治经验交流研讨会”,撰写《筑家庭防线抓禁毒防艾》论文在大会交流,并获中国性艾防协会征文三等奖。《筑家庭防线抓禁毒防艾》被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收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库和美国化学文摘(CA)及数据库。
  【夯实基层妇女组织】年初,市妇联、民政局两家联合以株民〔2008〕12文件对全市第七次村委会换届中做好确保妇女参选当选工作作出明确的规定。4月9日再次下发株妇发〔2008〕13文件《关于对全市第七次村委换届中做好确保妇女参选当选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对全市9个县市区开展专项督查。据统计,全市1857个行政村两委班子配有妇女干部2084名,其中村支委班子成员4836名,女性971名,村委班子成员5155名,女性1746名,女性兼任支委与村委633名;妇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71人,比换届前增加15人,担任村委会主任41人,比换届前增加8人,女干部兼任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23人。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关于做好社区妇女工作的意见》,社区妇联做到定岗、定人、定责。选调一批女大学生充实到社区,有力地推动社区妇女工作。(张芳)
  【妇儿活动中心实行改革】2008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率先改革,以“五分离”为基础,“公推民选”、“民选自治”、“竞争上岗”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妇”字号实体迎来大发展,太阳宫艺术学校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6.86万元;幼儿园增长7.49万元;培训中心、水上世界、会务中心、巾帼家政、妇女旅行社效益均实现稳步增长。妇儿活动中心作为全市唯一的群团组织活动阵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召开株洲市妇联十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11月26日,株洲市妇联召开十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国妇女十次代表大会精神,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任务,增补市妇联执委8名。市妇联主席钟燕畅谈了参加中国妇女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感受和体会。
  【召开女干联第三次会员大会】11月18日,株洲市女干部联谊会在天台山庄举行第三次会员大会暨《芬芳玫瑰》专场文艺演出。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曙光当选名誉会长,市委巡视员赵湘珍再次当选为会长。市女干部联谊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以“引导、服务、宣传、联谊”为宗旨,围绕株洲市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联系女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批优秀女干部在各自的岗位创造出良好的工作业绩。
  【全省岗村共建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炎陵县召开】10月,省妇联、省扶贫办联合主办的全省岗村共建现场经验交流会暨巾帼扶贫骨干培训班在炎陵县召开。会上表彰全省20个岗村共建先进单位,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女装部针织柜、株洲市金龙大酒店荣获省“岗村共建”先进单位。并组织培训学员参观炎陵县三河镇天坪村“岗村共建”示范现场。
  【常春艺术团举行建团1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7月18日,株洲市妇联常春艺术团举行建团1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常春艺术团成立于1998年,现有成员70多人,年龄最大的已近八旬,均来自于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10年来,他们共排练演出各类健身、音乐、舞蹈、器乐、戏曲、小品节目500余个,参加各种演出200多场,演唱各类歌曲1000余首,在省市及全国获得各种奖项100余种,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扬和嘉奖。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启动】6月15日,由株洲市妇联组织开展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在株洲县正式启动。全市妇联系统将对8万名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培训,帮助5万人以上的农村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对200名女骨干、女能手进行提高性培训;对1000名农村妇女开展技能培训;为100名有创业意愿的妇女进行创业培训;对500名农村、下岗失业妇女进行家政培训,为她们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株洲女医师协会成立】3月29日,湖南省第一家地市级女医师协会——株洲市女医师协会成立大会在新天大酒店召开,经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周春慧为协会会长。
  株洲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概况】株洲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提出“强素质、树形象、讲创新、展风采”的工作思路,以能力建设为手段、以推动各项工作进步为目的、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议事制度、基本工作资料归档制等规章制度,紧扣“构建和谐侨联、服务株洲发展”基本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取得一定成绩。
  一、春节慰问工作。春节期间,市侨联按照省侨联统一部署结合株洲特点,由正、副主席分别率领机关干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2万余元资金,深入厂矿、学校、社区,看望知名侨眷、慰问困难归侨40余户,同时,向他们宣传党的侨务政策,征求他们对侨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社会服务工作。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市侨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情系侨眷、温暖株洲”大型招聘会。招聘会吸引含涉侨企业在内共100家单位参加,提供的3000岗位可为全市归侨侨眷及其子女和其他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三、组织建设工作。2008年,市侨联进一步按照“组织起来,活跃起来”的要求,加强侨联自身建设。针对部分县(区)尚无基层组织的情况,积极向党委汇报,主动争取支持,并与各方面积极协调、上下联动,力争尽快成立。茶陵县及石峰区基层组织建设事宜已提到当地党委议事日程上来。
  四、参政议政工作。2008年,全市各级侨联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抓住关系归侨侨眷根本利益的大事,积极调查研究,大胆建言献策。积极协助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搞好建议提案。广大归侨侨眷主动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为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献计献策、贡献才智。“两会”期间,市侨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向有关部门递交议案、提案15件。同时,还推荐产生省、市工会代表各1名,积极参加其他群团组织的各类活动。
  五、海外联谊工作。2008年,市侨联积极探索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新路子,服务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新办法,发挥侨力、侨智优势的新举措。除加强与老朋友的沟通以外,还按中国侨联及省侨联安排接待重点侨领、侨商4批。
  株洲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概况】2008年,全市有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56个,机关设办公室(研究室)、学会管理科。市社科联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及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深入研究,以努力提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持为重点,组织课题研究、科普宣传、加强学会管理,开拓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哲学社科成果评审委立项课题26项;获省社科规划基金立项课题20项;申报其他省级以上和省厅局社科课题200多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2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株洲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05~2020)等4项成果被评为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同时,坚持廉政建设、机关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抓,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从10月起,市社科联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年内完成学习调研和自查分析阶段,班子和班子成员认真查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思路和具体措施。
  按照市委统一安排,抽调1名副主席担任株洲市“5115”工程北汽控股株洲制造基地特派员,承担协调服务工作,项目现已奠基;指导株玻集团改制工作基本完成,新组建的旗滨玻璃集团产能规模为原株玻的3倍;根据要求,制定“双联”工作方案与新奥燃气公司开展“双联”工作。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社科联先进集体、2008年度全市思想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度市直机关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召开株洲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2月3日,市社科联向市委常委会议专题汇报市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情况。5月9日,在市天台山庄召开株洲市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117名代表出席会议。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阳卫国,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副市长张国浩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副市长张国浩主持,省社科联副主席刘晓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阳卫国作重要讲话,对市社科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寄语广大社科工作者乘势而上,开创株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新局面。大会选举产生株洲市社科联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刘建洲继续当选为市社科联主席,陈建光、郭燕等5人当选为副主席,专职主席由一正一副增设为一正两副。大会隆重表彰了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一批市社科先进学会、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和学会先进个人。市社科联五大的召开完善了社科联组织建设,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凝聚力,将进一步调动株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课题研究有新成效】2008年,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原则,围绕株洲“两型社会”建设和“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工作主题,突出侧重服务决策、侧重关注民生、侧重研究市情,取得了新的成效。从68项申报课题中,确定“株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等10项立项资助课题及29项立项课题,以株社规评〔2008〕3号《关于2008年株洲市社科课题立项的通知》下发,按照“年初集中开题,年中加强指导,年底结题验收”的要求,组织专题研究。4月17日,召开2008年课题开题会,对如何做好2008年社科课题进行安排布置;9月2日,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08年立项课题进度座谈会,听取进度情况及下一步打算,进行指导督促。年底,各课题组已经完成课题报告,并将课题报告验收结集编印成册。《湖南宣传动态》第37期以“株洲市社科理论研究注重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题介绍株洲社科理论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并以“深入开展社科理论研究,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题在全省社科联工作会议上作介绍。为了让社科理论工作者了解社科研究动向,提升社科研究水平,邀请省社科联专家到株洲作题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的专题讲座,市直有关部门理论工作者、部分高校老师参加听课。
  2008年,全市社科理论研究形势喜人,共立项湖南省哲学社科成果评审委立项课题26项;获省社科规划基金立项课题20项;申报其他省级以上和省厅局社科课题200多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2项。
  【理论宣传有新进展】2008年,市社科联坚持以科普宣传活动月为重点,集中宣传与日常普及相结合,形式多样开展理论宣传。一是与市社科成果规划评审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国资办,市工商联联合下发《关于2008年开展以“拼搏创业,促进崛起”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的通知》,在全市组织开展4项活动。二是举办专题报告会,邀请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郑昌华教授到株洲作“企业变革管理与管理创新”专题报告,市直有关单位领导、有关国有及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科类学会秘书长、高校老师学员等300多人聆听了报告。结合民营企业开展评选“三最”活动,征集了10余篇有关“企业创新、拼搏创业”的优秀论文和成功经验推荐入选《湖南省社科普及文库·企业创新》及《创业之路》。编印3期《株洲社科信息》,介绍企业管理创新知识以及成功经验,推广科普知识。三是组织参加了省、市2008年“五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和农村,宣传中共十七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及农业、农村科普知识;为县(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科学发展观10余场次。各项科普宣传活动情况汇集制成光碟,上报省社科联,被评为优秀科普光盘。
  【加强管理指导,学会工作有新发展】按照“加强指导,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促进积极开展活动为出发点,对重点学会进行走访调研;鼓励有条件学会的以挂靠单位为依托,开展专题调研、业务培训、学术讲座等活动;与市民政部门联合开展年审,规范社团管理机制;与市民政局、市科协联合对所属社团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审批同意成立株洲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全市社科类学会工作有新进展:一是调研成果斐然。市警察学会组织专题调研3次,上报理论文章61篇,被上级刊物采用32篇;纪检监察学会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和反腐倡廉,撰写调研文章570余篇,上报100余篇,被采用20余篇;市金融学会全年组织重点课题调研300余人次,完成材料156篇,重点课题《农村消费的金融支持》获省金融系统二等奖;价格协会利用纪念价格法颁布10周年,组织专题征文近30篇,在省级以上刊发6篇;市经济学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会员开展综合研究,“城郊土地统筹利用”等调研成果,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二是学会活动丰富多彩。女检察官协会,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强素质、促发展”读书活动;人大制度研究会、人口学会积极参加省内外理论研讨,获得同行的高度赞誉;秘书学会认真开展优质服务竞赛、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会员素质;教育学会围绕热点问题组织专题学习,开展校本研究、专题教研、课堂研讨等系列活动;佛教文化研究会组织佛教文化理论宣讲25场次;女企业家协会在抗冰、抗震救灾中积极开展献爱心、办实事、渡难关活动。三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大多数学会都拥有自己的刊物,《株洲烟草》、《株洲统计学会通讯》、《株洲市志》、《株洲风纪》、《株洲税务》、《株洲市人口学会通讯》等一批刊物已成为交流学术成果、传播学会动态、探索工作方法、服务大局的重要渠道和阵地
  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
  【概况】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株洲市残联)是全市残疾人联合性群众团体组织。2008年,市残联机关下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教育就业部、康复部、组织宣传文体基金部,有在职干部职工24人(其中合同工4人)、退休干部2人。二级机构2个,包括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和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2008年,市残联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紧紧围绕《株洲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年初下达的年度任务,积极开展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康复工作】2008年,全市以白内障手术复明、精神病防治康复、社区康复、聋儿语训工作为重点,紧抓其他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完成年度康复工作任务。省分配白内障手术复明任务4316例,完成4350例,脱盲率98.5%,脱残率96.24%,全免复明手术860例;全年为115名低视力者配备助视器并开展康复训练;在石峰区、醴陵市举办两期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班,共培训由9个县市区输送的95个盲人及低视力患者,为省分配任务的119%;完成听力语言康复训练109名,对50名家庭贫困聋儿实施近75万元的救助,并为贫困聋儿和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提供“听力助残”助听器30台;完成肢体康复229例,完成智力残疾康复99例;铺开“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全市8644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康复治疗;为110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采取医疗救助卡的形式免费提供服药费用;完成假肢安装100例,对28例贫困残疾人实行矫形器装配补助;辅助器具供应3280件,其中免费发放780件。
  【就业培训】2008年,全面实施财政代扣、税务代征工作,全年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565万元。继续实施扶残助学项目和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争取资金8.1万元,扶助残疾学生116人。特殊教育工作开展顺利,入学率继续领先。据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组及省残联督导抽查,株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远远高于国务院标准。年初,制订残疾人劳动就业培训计划,截至年底,共培训2320名残疾人。通过培训,新增就业残疾人数达1100人。其中,农村新增就业人数751名,城镇各单位安置残疾人212名,其他单位单位共培训137名。
  全市各类企业能够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在确保残疾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涌现出如株冶诚康福利企业、南车集团电力机车厂联成福利企业、硬质合金厂福利企业、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福利企业等一大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模范福利企业。完善残疾人就业及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的申请表,做好就业登记及安置工作。与株洲市社会劳动保障局联合,于7月4日上午在市劳动局劳动力市场举办株洲市首届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会上,共有471名残疾人提交了求职表,233名达成意向。此外,通过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广开残疾人就业门路。
  【组织建设】2008年,各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残联组织工作不断加强。石峰区、荷塘区、芦淞区、株洲县、醴陵市等残联工作人员都有所增加,切实加强了工作力量。与此同时,加大残联干部培训力度,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逐步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县市区残联新任理事长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批参加各级培训。
  为加快全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达标进程,完善社区残协工作体系,增强社区残协工作力度,市残联向各县市区下达工作任务,选聘一批素质较高、富有爱心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做到机构健全、人员齐备。该项工作市残联投入资金55.89万元,购买公益就业岗位321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为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体宣传】奥运会和残奥会前,市残联在全市征集35岁以下各类别残疾青少年的书画作品,以表达全市广大残疾青少年企盼、祝福、参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强烈愿望。组织市摄影爱好者报名参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第四届残疾人在祖国怀抱中全国摄影展。由湖南省残联主办、株洲市黄程保健承办、市残联协办的“黄程保健杯”湖南省首届盲人中国象棋比赛在株洲市举行。5月31日“以心系残奥,共享激情”为主题的荷塘区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在红旗路小学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株洲市前游泳世界冠军陈伟红成为8名执旗手之一,向世界展示了株洲市残疾人体育人的风采。为备战2010年湖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和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年末在全市开展大型的运动员选拔活动,227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的选拔赛。市首支硬地滚球队在市儿童福利院成立,特奥运动蓬勃发展。
  在第18个全国助残日,组织以“爱心无限,牵手残奥”为主题的大型助残活动,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曙光到场并作重要讲话。在株洲电视台快乐频道制作“助残公益广告片”,并连续在各新闻媒体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在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日长株潭》栏目开设专题,宣传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社会各界扶残助残、残疾人自主创业自强自立的典型事迹和全市残疾人的工作成就;与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市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共同举办“2007、2008年度株洲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共有22件作品(节目)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3个,还有8个单位获得组织奖。全年共向各级残联网站、工作简报投稿30余份,联办新闻专栏48期,新闻报道108条次,为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扶贫解困】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分组带队深入到各县市区和农村开展春节慰问,走访特困残疾人112户,支出慰问费5.7万余元。助残日期间,全市慰问特困残疾人468户,慰问金15余万元,物资3万多元;投入救助扶持资金200余万元,专项扶持救助3037人,其中冰灾救助人数829人、扶助残疾儿童116人;捐赠轮椅650台;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160户,争取中残联、省残联项目资金80万元。6.1儿童节前夕,前往市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并赠送食品、玩具等物资,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严格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详细制定2008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开支计划,市本级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78户,农村种养殖88户,补贴特困残疾人191人,共投入资金40万元。各县市区扶持残疾人种养殖184人,补贴特困残疾人6298人,共投入资金302.7万元。
  【法律维权】2008年,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各律师事务所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咨询。全年仅市本级共接待来访残疾人60多人次,提供治病、临时生活救济、路费等经费8750元。对能及时办结的做到及时办结,对疑难或重复信访案件,也及时汇报,跟踪解决,一办到底,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利益,尽心尽力为残疾人解决问题。
  【基层工作】醴陵市作为全市托养工作的试点,在清水乡天福敬老院设立托养机构,已做好对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托养试点准备工作。荷塘区举行“心系残奥,共享激情”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并举办多期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培训班,其中残协专职委员唐波参加了中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芦淞区在王塔冲社区建成特奥示范社区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特奥活动。石峰区成立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并举办多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班,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上就业岗位,有效地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天元区在做好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做好康复工作,精心打造“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和“精神病人免费服药贫苦救助”项目工作品牌,制订“只要你一个电话,其余工作我们来做”为主要内容的致白内障患者和精神病患者的一封信,公布各康复点的联系电话。攸县围绕第18个全国助残日,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免费为特校师生开展体检活动,举行大型的辅助器具配发仪式和助残晚会,并号召全社会参与到扶残助残当中来。株洲县精心打造残疾人安居工程这一品牌,经过不懈努力,使128户受灾残疾人家庭先后迁入新居。茶陵县成立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站,积极组织货源,努力降低销售成本,做到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服务到位,在做到保障供应与服务的同时,县残联还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发放价值4500余元的辅助器具,为残疾人回归社会创造了条件。茶陵县涌现出以湖口镇村民谭平为代表的以养殖业为主、自由组合创业的典型。炎陵县与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组织举办主题为“扶残助学、博爱工程、恒爱行动”活动,投入11.98万元为218名在校残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连续5年对20名特困残疾人进行资助,并为100名残疾儿童编制毛衣100件,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扶残助残风尚。
  株洲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概况】2008年,全市老龄工作围绕“六个老有”目标,以推进农村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重点,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深化督促检查,全面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一是党政领导重视老龄工作,市委书记陈君文、市委副书记夏文星在市老龄办呈送的调查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市老龄办拿出解决全市特困老人和对90岁以上老人补贴的办法。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曙光强调老龄委成员单位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协调意识,构筑政府主导、部门协力、社会参与、全民关怀、齐抓共管的大老龄格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宋虎于6月份率人大内司委工作人员,督查株洲市贯彻《老年法》,维护老年人权益工作。市政协副主席易敏林率督办组督查政协委员关于老龄事业发展方面的提案答复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全国第三届和全省第一届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8个,“三湘孝亲敬老之星”9名,“敬老好文章”3篇。三是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湖南省实施<老年法>办法》,切实维护好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各级老龄、公安、司法行政等涉老维权机构和单位在加强老年法律法规宣传和敬老道德教育,加大老年人的司法保护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老年维权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市老龄办、市公安局芦淞区分局建宁派出所、醴陵市法律援助中心等10个单位获得“湖南省老年维权示范岗”荣誉称号。四是加强老龄宣传文化工作。在“首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株洲电力机车厂老年艺术团、市妇联常青艺术团和株洲老龄大学艺术团的节目有2个获得湖南赛区优秀,赢得进京演出资格。重阳节期间,全市各县市区、各单位以省第二十届老年人节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庆祝纪念活动。《株洲晚报》开展“感受世纪沧桑,祝寿百岁老人”活动,对市区7位百岁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系列报道,并为他们免费体检,送去节日礼物。
  【调研工作有成效】为深入了解农村基层老龄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基层老龄工作的特点、方法及发展,切实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2008年,市老龄委进行两次大的调研活动。一次是上半年根据省里部署,在全市开展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情况的专项调研。另一次是下半年,市老龄委又对农村留守老人、高龄老人和特困老人的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先后用时1个多月,对攸县、醴陵市、株洲县及城市4区的12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8次,入户走访21户高龄、留守、特困老人家庭。与老人、子女和村干部交流座谈,了解老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获取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形成详实丰富的调研报告——《株洲市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报告》,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在调研的同时,市老龄委还走访慰问了120位特困老年人。
  【老年协会有作为】到2008年底,全市已建村老年人协会1522个,约占所有行政村的81%,加入协会的老年人有29.9万人,参加老年活动的有31.2万人。村老年人协会基本上做到有班子、有牌子、有章程、有经费、有办公场地、有活动、有效果。村老协在村支两委领导下,遵守协会章程,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茶陵县广大老年人紧跟形势,围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这一主题,开展“创文明社区人人有责,建和谐家庭从我做起”的大讨论,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县老龄委从中挑选出48篇编印成《老年人畅谈荣辱观》一书,发至机关、农村,社会反响极好。攸县农村实行“四会一长制”,即村老年人协会、老年体协、老年科协和关心下一代协会4个协会由1名有影响、热心老龄工作的人员担任会长,更好地协调各项工作。村老年人协会会长享受村干部待遇。株洲县渌口镇西塘村老协,通过多渠道筹资13万元,建起了3层楼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全村老年人有了学习活动场所。农村老年人协会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六个老有”的全面落实。
  株洲市慈善总会
  【概况】株洲市慈善总会成立于1999年9月,是由热心于株洲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筹集慈善款物,开展社会救助,扶助弱势群体,促进株洲公益慈善、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为株洲市民政局。接受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业务范围是:筹募善款、帮困救助、紧急救助、社会福利、对外合作与交流及其他工作。会所在株洲市天元区联谊路136号鼎诚大厦8楼A座。
  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共募集款物1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60多万人次,为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株洲作出积极贡献。
  【金叶慈善医疗卡项目】2008年,金叶慈善医疗卡项目启动,项目由省烟草系统捐资,省慈善总会组织实施,市慈善总会具体操作。分配株洲市70万元项目资金。项目救助对象为患病在身的城乡特困对象;救助形式为每个救助对象发放一张卡(价值500元),救助对象持卡到定点医院(市区持卡者到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就诊,县里的持卡者到茶陵县人民医院就诊)享受500元的免费治疗(购药),共发放1400张卡。实施时间为2008年9月30日至2009年9月29日。
  【抗冰救灾】1月13日开始,株洲市遭受冰冻雨雪灾害。市慈善总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救灾工作。一是购买20万元的食品慰问被困在京珠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员;拨付247万元慰问灾民及特困户;二是于3月1~31日开展抗冰救灾恢复重建慈善赈灾活动,并和有关部门共同承办“株洲市抗冰救灾恢复重建慈善赈灾晚会”。全市共筹集善款善物3042万元,全部安排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在慈善救助救灾工作中,坚持以救助重灾户为主、以救助受灾的特困企业为主、以救助农村5县市为主的救助原则;救助救灾范围和对象是农村因冰灾住房全倒户、农村特困无房户、遭受冰雪灾害的企业、农村受冰灾的学校以及用于农村电杆倒塌修复和有线电视恢复。全市共救助2300户农村无房户及倒房户。
  【抗震救灾支援四川灾区】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抗震救灾支援灾区行动。市慈善总会一是反应快速,紧急作出部署。首先是组织快,地震发生后,市慈善总会第二天就在媒体发布了募捐倡议书。其次是募捐快,5月14日,开展“全市抗震救灾募捐启动仪式”,株洲冶炼集团率先捐200万元,湘银集团捐50万元,千金药业捐50万元,齐建湘先生捐10万元。第三是援助快,5月15日,首次将价值160万元的急需物资发往灾区。二是精心组织,凝聚爱心力量。慈善总会牵头,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广泛宣传发动,全党行动、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募捐。三是捐赠踊跃,体现工作成效。共收到善款善物计5189万元,其中,攸县727.7万元、醴陵市615.4万元、茶陵县321.1万元、株洲县321万元、天元区187.4万元、荷塘区161.3万元、石峰区106.6万元、炎陵县80万元、荷塘区1.2万元,株洲人民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作精神,发扬“扶贫济困、功德无量”的传统美德。
  株洲市消费者委员会
  【召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庆祝大会】3月15日上午,市消费者协会组织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在天元超市广场召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庆祝大会。会上34家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6家“推荐商品”受到表彰,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作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代表,在大会上向社会作诚信维权承诺发言。
  同时,围绕年度主题“消费与责任”,在全市各地以各种形式开展3·15维权活动。城区共有51个点,活动中心设在长江广场。市消委、市工商局共同组织市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共60余家,现场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湖南省消费者保护条例》,接受现场咨询,受理投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力度】市消委与株洲电视台法制频道共同在长江广场设立《房产投诉》栏目,现场受理处理消费者对商品房屋的投诉;与邮政局共同制作发行5000份的宣传“消费与责任”年主题为内容的有奖答题名信片;与《新城市》报共同举办3.15专刊;全年,全市消委系统在各种媒体报道194篇(次)。
  【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市消委根据“两节”和3·15期间市场消费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及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及媒体向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全市消委会共发布消费警示19条。
  【做好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理工作】市消委始终坚持“五心”服务宗旨,即接待消费者热心,调查取证细心,遇到困难难题耐心,为消费者办事诚心和调解纠纷公心。2008年,全市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228件,解决7128件,解决率为98.62%。其中加倍赔偿案件179件,赔偿金额14.16万元,使消费者免受经济损失359.9万元,支持消费者投诉21件,受理消费者来电、来信、来人咨询13.5万人次。
  【履行查询职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7月,市消委受理数起消费者投诉,称所使用号码经常被他人错打,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就此问题,市消委分别向电信、移动、联通发出《查询通知书》进行调查,结果均为二次放号号码。通过市消委查询监督,各电讯企业更加严格规范了二次放号行为,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监督】2008年,市消委聘请20位商品和服务社会监督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明察和暗访方式对一些经营场所和经营者进行监督。特别是下半年三聚氰胺奶制品问题发生后,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积极配合工商等部门参与市场检查,督促问题奶制品下架撤柜。
  株洲市温州商会
  【概况】2008年,株洲市温州商会本着服务于社会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认真履行商会职能。
  救灾捐款,奉献爱心。3月,中南地区遭受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潘长海会长召开会长会议,组织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捐钱捐物。会长带头捐款20万元,与会人员积极认捐,共计捐款100万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强地震,商会组织会员开展3次大规模的募捐活动,捐钱捐物,价值110多万元。全年商会为抗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捐钱捐物,献爱心共计210多万元,市慈善总会为商会分别颁发了抗冰、抗震救灾,爱心捐赠的慈善奖牌。
  协调关系,服务会员。全年共接待会员来访、求助商会协调解决问题17件,来访达50多人次。经协调为会员挽回经济损失和获赔20多万元。8月下旬,南大门一业主与市场保安发生纠纷,造成200人堵住市场门口,停业半天。商会第一常务副会长赵国成等出面与芦淞区政府、公安分局有关部门协商调解,及时平息了风波。
  开展活动,增进友谊。春节前后举办了2次联谊活动,大家欢聚一堂,气氛非常热烈,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与兴业银行株洲支行举办新春联谊活动,50多位企业老总参加。银行宣传了当时信贷、投资、理财相关政策理念,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参政议政,反映民情。2008年,市、区人大、政协换届。经各选区民主选举和各界人士推荐,商会成员有市、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14名。其中,市人大代表3名,区人大代表4名,区政协委员7名。代表和委员们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全年向大会递交提案、议案及建议共11条,受到市、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其中市区中心禁止汽车鸣笛的建议已付诸实施。
  支部建设,与时俱进。2008年,商会党支部发展了9名新党员。支部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基层党建示范点。支部书记李金旺被评为优秀党员。支部组织党员为汶川地震受灾同胞重家园交“特殊党费”5万元。在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活动中,支部为芦淞市场群捐赠了高档环保果皮箱,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和鼓励。
  【举办“情系汶川”募捐活动】5月25日,商会在中国城服饰广场举办了“情系汶川”募捐活动。参加现场募捐活动会员和家属共400多人。商会第一常务副会长赵国成、执行常务副会长陈育乐等30位常务副会长和副会长带头到现场捐钱献爱心。潘长海会长出差在外,委托公司负责人代为捐款6万元。活动进行一小时就募捐到60多万元。商会副会长、乔丹湖南分公司刘加群总经理,捐献了乔丹品牌衣服、鞋子价值7万多元。
  10月,商会与《芦淞服饰报》、株洲义工社、株洲自主品牌服饰商会(筹)联合发出《情系汶川灾区同胞捐赠棉衣棉被的倡议书》,常务副会长谢光荣、潘寿妙带头捐赠品牌远东西服套装及棉衣裤、皮衣200件,并发动华丽商场30多名业主捐赠600多件女式冬装,共计价值15万元。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9

《株洲年鉴 200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记载株洲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共设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工业等30多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