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0》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839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64
页数: 7
页码: 317-3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文化、文物工作、图书馆工作、图书发行、炎帝文化、文艺创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文化 地方文化

内容

文化
  【概况】2009年,株洲市文化工作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各项工作不断进步,取得骄人成绩,被省厅授予“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参加省艺术节群文舞台演出斩获6金3银,居全省第一。
  一、抓精品生产,艺术创作创下历史最佳。参加湖南省艺术节,大型歌舞剧《鹅卵石》获“田汉大奖”和9个单项奖,小戏《早春》、舞蹈《少女的第一场雨》、原生态音乐《山歌唱来丫哇多》等6件作品获群文类金奖,舞蹈《五彩琴韵》等3件作品获群文类银奖,《赶天光》等19件摄影、书法、美术作品分获金银铜奖,全市获金奖数和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同时,摄影《湘西人物组照》摘得中国摄影最高奖项“金像奖”,歌曲《心中的暖流》、《红色摇篮》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书法《甲骨文自作诗》入展全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音乐电视《湘江,从心上流过》等4首作品在央视播出。国画《硕果累累》等作品被胡锦涛、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收藏。为志愿者刘朝华创作的组歌《好人好报》感动王丽达等著名歌手,全部义务演唱、录制,组歌CD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全年全市创作各类艺术作品获国家级以上奖励的3件,省级以上奖励51件。
  二、抓重大活动,城市文化形象持续提升。成功承办湖南省艺术节。全省1300余名艺术家汇聚株洲,7台全省最高水平的专场比赛连续推出,使株洲人民尽享文化大餐。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闭幕式让省专家和其他13个地州市领导折服。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多次称赞由株洲承办的闭幕式档次高,办得好。成功举办元宵节系列文化盛会。焰火晚会、狮龙大赛,长达2公里的民俗民间文化展示,各大公园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使全市在元宵之夜万人空巷。成功树立新春音乐会品牌。连续7年坚持邀请中外优秀团体在株洲举办高水平的音乐会,培育高雅艺术观众,推荐高雅艺术品牌。无论是组织演出、现场秩序还是观众音乐素养都得到国家顶尖艺术家们的高度评价。同时出色地完成市委、市政府的各种高规格的对外接待演出任务。
  三、抓文化惠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惠民文化工程全面推进,送图书下乡8000余册;“演艺惠民”送戏下乡422场;完成全市153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实现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炎帝广场“周周乐”连续举办12年,演出达312场;城市4区在传统节日组织市民游园活动;攸县借助“乡村大舞台”开展乡村“好日子”赛歌会;醴陵市利用“皮影戏”资源举行盛夏纳凉展演;炎陵依托“炎帝陵”培育祭祀文化品牌;株洲县“月月乐”活动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头戏;茶陵县“书香茶陵、阅读你我”活动使爱书、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全县蔚然成风。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种展览、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遍布街道和乡村,促进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齐头并进。文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投入资金1578万元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9个;市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开工;炎陵县文化体育中心、攸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工建设。阵地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县两级图书馆参加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市图书馆夺得全省综合排名第一;市群艺馆连续7年被授予“全省先进考级单位”;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四、抓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行艺术院团改革。市艺术剧院实行企业化管理,理顺关系,激发活力,创作精品,产生效益。全年完成公益性演出108场,商业性演出120场,各种经营收入212万元,被文化部授予“2009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省厅授予“湖南省文化产业优秀单位”称号,并作为唯一的专业剧团出席全省作体制改革典型发言。
  五、抓普查申报,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文物普查、考古勘探取得突破。开展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现文物点652处;完成全市交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现交通文化遗产267处;完成102处“两建”项目工程的文物调查勘探任务,发掘出土大批文物。申报10处25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株洲县朱亭镇等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成效明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市共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17个,评出市级保护项目12个,申报国家级保护项目2个。醴陵在北京、成都等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釉下五彩瓷展,影响广泛。
  六、抓行政执法,文化市场秩序日趋规范。规范审批程序。推行网上审批,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全年共受理文化(文物)审批事项301件,办结269件。创新监管手段。积极推行网吧视频监控和身份证识别系统,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进网吧现象。加大整治力度。全年检查经营户7130家次,立案查处违法经营行为192起,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3000余张、非法游戏机电路板46块,取缔黑网吧10余家。全年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春雷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8次。配合全市“创卫”工作,对网吧环境卫生开展专项整治,使全市网吧的卫生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得到国家卫生城市检查组专家高度肯定。文化市场稽查工作全省排名第一,管理经验被省稽查总队在全省推广。
  存的问题和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奇缺等。
  【成功承办2009年湖南艺术节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承办好湖南省艺术节群众文化舞台演出和闭幕式是2009年市文化工作的重点工作。9月11日,2009年湖南艺术节群众文化舞台演出在株洲市举行,历时5天,共7个门类86个节目登台参演。29日,在市体育中心举行2009年湖南艺术节闭幕式暨株洲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艺术节的群众文化舞台演出株洲市斩获6金3银,获金奖数居全省第一;被组委会授予“组织工作奖”。
  【演艺惠民送戏下乡任务超额完成】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33件大事之一。2009年,株洲市实际完成送戏下乡任务422场,超过任务16场,各级财政总计投入演艺经费106万元。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顺利推进】2009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578万元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9个,部分验收后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条件,增强文化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使广大农民朋友可以方便地享受乡镇各种公共文化服务。
  【《湘东文化》杂志创刊】2009年4月16日,经省市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湘东文化》杂志正式出版发行。
  该杂志由市委宣传部主管,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湖南工业大学、市社科联、市政协文史委、市文化局、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协办。中共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任编委会总顾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阳卫国任名誉主任,彭雪开任主任,向宋文任常务副主任。
  杂志定位为文化普及性刊物,以服务大众、彰显特色、繁荣文化、助推发展为办刊宗旨。主要开设溯源沿革、神农文化、红色记忆、古今人物、往事如烟、湘东百业、文物典籍、民俗风情、览胜览踪、乡村轶事、诗词歌赋、湘东论坛等栏目。
  在隆重举行的《湘东文化》杂志首发仪式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和杂志编委成员、专家学者、编辑读者等济济一团,热烈庆贺。阳卫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殷殷寄语该杂志要充分挖掘炎帝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民间文化,坚持开放办刊,开阔视野;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办成高水平有特色、深受大众喜爱、在湖湘文化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刊物。
  杂志暂定为季刊,到年底共出版了4期,图文并茂、雅俗兼存,集知识性、艺术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杂志除广泛发行到湘东地区各机关部门、企业、学校、乡村基层外,还向全国有关城市的党政机关、文史研究机构、图书档案馆、重点院校等发行交流,向有关领导、学者名人赠阅。成为了本土向外界展示、推介湘东文化的靓丽窗口和读者笔友探究、品鉴乡土文化的喜爱园地,受到高度评价。
  文物工作
  【概况】2009年,全市文物工作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文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各项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有序推进。一是高质量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材料编制工作。经过2年的调查遴选,株洲市文物局本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科学保护的原则,最终确定10处25个文物点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预备名单,突出了株洲市红色文物、陶瓷大遗址、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三大特色。11月上旬,预备名单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评审,达到申报要求。二是全面完成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市文物局积极开展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材料申报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市、区)拟申报省保的文物点进行实地考查,最后推荐43处文物点申报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3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11处,石刻4处,近现代纪念建筑及重要史迹24处。三是组织开展湖南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为了更好地保护、挖掘和继承株洲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摸清辖区内现存古镇、古村落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株洲县朱亭古镇、醴陵市沩山村、茶陵古城、茶陵县秩塘乡、茶陵县湾里村和炎陵县中村乡为株洲市申报湖南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预备名单,并于8月20日前完成所有材料的申报工作。四是完成《湖南省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株洲篇》的编制工作。全年完成41处革命文物点的保护规划编制。其中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故居及纪念设施群6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故居及纪念设施群1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革命烈士故居及纪念设施群5处,其他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群3处,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及纪念设施群6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湖南境内旧址及纪念设施群13处,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湖南境内旧址及纪念设施群7处。五是一批重要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顺利实施。投入5000余万元的炎帝陵一期续建工程,完成交通联络线、交通广场、上山车道、阙门、五谷柱、九鼎九簋、宫灯及部分园林景观的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石狮石象雕像、神鹰神鹿雕像、大红门等后续工程的建设及安装工作顺利进行。荷塘区省保单位仙庾塔得到全面修复。攸县东乡革命旧址群东冲兵工厂、南岸列宁室、皮佳革命死难烈士纪念坊完成维修方案编制及工程预算,落实维修资金100万元。委托湖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编制的《醴陵陈明仁故居维修方案》、《攸县凌云塔维修方案》通过省、市文物局审批。其中凌云塔维修于11月份完工,总造价为50万元。
  二、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显著,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一是全市配合基本建设完成100余处“两建”项目工程的文物调查勘探任务,调查勘探面积达430万余平方米。所有“两建”考古项目无乱收费、无投诉事件发生。二是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醴陵汉晋古井及其简牍的发现轰动三湘四水,简牍发现弥足珍贵,古井的发现对探索汉晋醴陵古城提供了依据。天元区马家河镇、攸县皇图岭镇、株洲县仙井乡等地的东汉砖室墓得到抢救性发掘,出土铜五铢钱、铜熏炉、铜壶、铜盆、铜镜、铁刀、铁釜、陶罐等一批重要文物。三是沩山醴陵窑大遗址调查与勘探获得丰硕成果。6~7月,在沩山村发现面积达109平方公里醴陵窑区,窑区内保存完好的古窑址60余处,有大量的古桥、古路、古井、古民居、古塔、古庙等遗迹。窑区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沩山村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进展顺利。
  三、博物馆管理日趋规范,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推进。为进一步抓好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提高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免费开放工作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文化部产业司司长刘玉珠、社会文化司副司长张永新、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等领导在博物馆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年市博物馆共举办展览5个,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醴陵市博物馆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综合类三级博物馆,进一步充实展览内涵,翻新展版、维修馆舍、新增展线200多米,新开设《耿飚将军》展厅,新征集各类文物1080件,全年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攸县谭震林生平事迹陈列馆对展陈内容进行全面翻新。株洲县文物局在伏波庙举办《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株洲县陈列馆》展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纪念馆、炎陵县纪念馆实现全年正常开放,成为地方红色旅游的新亮点。二是博物馆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主体工程于10月初顺利封顶。株洲市博物馆文物库房改扩建工程11月正式动工,总投资475万元,工期190天,完工后市博物馆建筑面积将达到7000平方米。同时,组织专家编写基本陈列方案。三是博物馆宣传活动有新突破。与中央电视台、株洲电视台一道精心组织《寻宝》走进株洲民间收藏品的鉴赏活动。
  【株洲市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分别被评为国家首批二、三级博物馆】200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171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88家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株洲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是全省唯一一家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的县级馆。这是株洲市博物馆行业在推进博物馆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对促进全市博物馆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提升文化影响力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截至2009年12月30日,株洲市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任务。2年来,全市100余名普查队员对全市122个乡镇、2122个行政自然村进行地毯式普查,确保普查覆盖率达100%。共调查登记文物点1615处,其中复查文物点566处,新发现文物点1049处。时间跨度从距今135000万年恐龙化石出土地点到近现代纪念建筑。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及其他6大类。基本掌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的基本情况,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采集,初步建立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本着全面调查、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市文物局还组织工业文化遗产调查、陶瓷大遗址调查、交通文物调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调查、湘东古城址等专项调查,为推进株洲地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
  【醴陵邓公塘古井发掘汉晋简牍】9月19日,株洲市考古队在醴陵市城区解放路邓公塘发现一处汉晋时期遗址,找到2口汉晋时期的古井和2处灰坑(生活垃圾池)遗址,并出土一块竹简和大量破损陶罐、青瓷等物品。其中,古井和竹简在株洲市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竹简上的用墨迹书写的字体还清晰可辨。考古人员初步研究认为,竹简记录的大概是阴阳五行之类的内容,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古井和竹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株洲市考古史上的空白,同时对研究醴陵城市发展史,揭示醴陵文化渊源很有价值。
  【交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6~8月,株洲市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市交通文化遗产专项调查。截至8月15日,全市5县4区的野外普查工作全部结束,共发现交通文化遗产260余处,种类有古桥、古道、渡口、老码头、凉亭、老车站等,涉及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领域。其中有一批颇具地方特色的交通文物,如株洲县的宋代以来的湘江水运码头群、株洲城区的七斗冲老火车站、醴陵市的醴陵窑瓷器运输故道和各式石拱桥、攸县的青石古驿道、茶陵县联通江西宁冈的青石盐道、炎陵县的炎帝陵的御祭故道遗址等。此次专项普查丰富了株洲市文物的品类,摸清了交通文物的家底,为制定交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图书馆工作
  【概况】2009年,株洲市图书馆共接待到馆读者137233余人次,文献外借44103册。发展持证读者925人,解答读者咨询1502条,完成登录省馆数据库30000余次。入藏文献5082种,其中购入图书4471册,征订报纸126种,杂志485种;建立和完善地方文献征集网络,接收捐赠、征集地方文献420种,456册,向省馆上交地方文献34种,38册。全年加工新书4578种,4631册。加工过刊2129册,组织过刊目录2套。新建特色地方数据库6918条,其中包括手工录入的株洲大事记全文200余条。全年完成课题2个,并选送10个课题(市图书馆4个)参加湖南省文化厅“第七届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评奖”活动,其中株洲市图书馆获一等奖。全馆职工撰写学术论文27篇,成功组织63篇论文参加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届学术成果评奖,株洲地区公共图书馆获奖27篇(其中株洲市图书馆获奖9篇,其中二等奖1篇,三等奖8篇)。编制二次文献《株洲图书馆》4期、《财经前沿》4期、《文化前沿》4期。全年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新城市报》、株洲电视台、株洲电台刊登报道30余次。建立社区图书室示范联系点8个(每个区2个),分别为芦淞区何家坳社区居委会图书室、芦淞区钟鼓岭社区居委会图书室、石峰区田心街道办事处东门社区居委会图书室、田心街道办事处图书室、天元区泰西社区居委会图书室、嵩山路街道办事处图书室、桂花街道办事处图书室、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图书室,全年为流通点送书12次,约8000余册。举办2期“图书馆业务培训班”,对全市各县和基层图书馆(室)进行业务辅导,帮助解决业务难题。组织工作人员下基层辅导42天,并于4月27日和11月3日在醴陵市和马家河组织举办2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共赠送3000册宣传资料和600本新农村科技图书。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中,株洲市图书馆取得综合评比成绩名列全省笫一的好成绩。在“三湘读书月·2009年全省少年儿童‘新中国60周年道德模范故事会’读书竞赛活动”中,株洲市图书馆组织选送的株洲市白鹤小学演绎的作品——《英雄戴碧荣的故事》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从全省14个地州市作品中脱颖而出,获金奖。同时全面完成全市153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的建设工作。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展顺利】随着2009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工程的不断深入,株洲市图书馆加大力度与市委远教中心通力合作,共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完成全市153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学用工作,通过加强对站点操作员的培训及积极体现大学生村官的领头雁作用,造就和培养一批典型人才,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成绩名列前茅】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是2009年市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株洲市图书馆全面部署,积极备战。制定《株洲市图书馆2009年评估定级工作方案》,将评估定级工作分为5个阶段(即动员阶段、自查阶段、整改阶段、完善阶段、验收阶段)。采取指标分解到部门、到个人的方法,确定各项目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共收集、筛选、整理3000余份档案材料,统一印刷、装订成册。对全馆图书进行全面排架和纠错,共清理排架书刊近30万册,其中开架借阅书刊按色标和分类排架法排至4级类目以下。重新审校2005~2009年的馆藏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确保“开架图书排架误差率”、“汉文普通图书分编误差率”等项目达准,采取多次查错、纠错及模拟自查、跟踪改进等措施进行模拟项目抽查。系统设计并更新完善导示牌,清洗整修馆舍,职工统一穿着馆服上岗并进行礼仪培训,制作一部评估达标汇报会幻灯片,撰写《株洲市图书馆全国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情况汇报》、《株洲市图书馆迎文化部第四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自评得分表》等10多份材料。2009年10月13~15日,省评估专家组通过听汇报、审阅材料、核查原始档案、现场察看和随机调查等方式对市图书馆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对市图书馆近5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综合评比成绩全省第一。
  【读者活动丰富多彩】一、为配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市图书馆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我阅读,我快乐”的少儿征文活动。二、“六一”儿童节推出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举行投飞镖、夹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吸引了30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参加活动。三、在报刊阅览室和外借处推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专题书架,向读者推介优秀书籍。四、深入到田心东门社区,为社区图书馆送新书300册,并现场解答读者信息咨询150余次。五、组织贺家土小学的学生参加“图书馆体验日”活动,观看多媒体视频讲座和爱国主义电影。六、发放3000余份“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表”到相关学校,召开大型读者座谈会1次,广泛听取读者对图书馆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图书发行
  【概况】2009年,株洲市新华书店按照“抓经营、强管理、保增长,实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盯住经营和管理两个环节,将业务工作细分为7个部分逐一考核,全年实现销售码洋14760万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增加2080万元,增长14%;实现利润451.36万元,为年计划的121.99%。
  一、加强门店硬件建设,打造一流购物环境。坚持以规范门店管理为手段,以提升经济效益为宗旨,以创建星级门店为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门店硬件改造规划。新华书店通过改造门店的照明系统,使店堂采光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对柜台布局进行部分调整,拓展了畅销商品展示场地;通过更新和添置书台,使图书陈列更加整齐美观。同时,图书城还增设图书自助式查询系统、店堂播音系统、店堂监控系统,完善对外服务设施,方便了读者购买与查询。
  二、主动出击,抢占市场,研修场外推销新模式。为最大份额抢占市场,填补河西无图书销售网点的缺憾,与西苑宾馆签订合作协议,在宾馆大厅设立图书代销点,以新华书店特有的品牌、品种、管理及质量优势提升宾馆的消费档次和文化品位,以宾馆为平台发展潜在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截至年底,西苑联营销售点运营状况良好,月平均销售额保持在4000余元左右。
  三、发挥主阵地作用,展示公众形象。强势介入株洲2009年第三届“读书月”活动,通过“十万图书品种社店联合展销”、“书香进农家”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展示新华书店良好的公众形象。通过直接承办读书月重点活动项目——《我与书店》一书的组稿、策划和出版,更体现出新华书店作为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精神文明窗口对社会责任的承负。在读书月“最具特色书店评选”活动中,市新华书店被评为全市“最佳地标书店”。
  四、加强市场营销力度,确保企业经济效益。2009年,新华书店着力改善营销手段缺乏、促销力度欠缺的现状,加强营销策划、业务进货及门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市场的调研深度,优化品种结构、科学分析市场,在营销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组织开展富有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的促销活动,做到月月有举措。1~2月开展“迎新春优惠展销”,销售同比增长1万多元;2~3月开展新学期文教书让利酬宾活动,销售同比增长5万元;4月以国际读书日为契机,3天销售6.6万元;5月开展“欢庆五一·好书相伴”活动,3天销售9.8万元,为上年同期的201%;6月开展“金色六月少儿读物系列促销活动”,7、8月开展“缤纷暑假,快乐读书”营销活动方兴未艾,9月份的“店庆60周年和第三届读书月活动大型优惠展”又隆重登场。特别是9月9日“郑渊洁讲座和签售活动”更是高潮迭起、盛况空前,当天即销售相关图书600多册,码洋8000多元。书店还以重点图书、全员推销等多种方式、多种类别为突破口,为增产提供保障。通过组织员工走出店堂上门推销,实现码洋近18万元(含VIP卡)。其中音像单次购买码洋就达到2万余元,VIP卡个人推销最高近5万元。市中心门店全年纯图书零售完成580万元,文化用品完成200多万元,馆配图书完成100多万元,销售接近千万大关。
  炎帝文化
  【概况】2009年,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办公室加强炎帝文化研究和宣传,完成株洲神农文化研究会换届,并据此吸纳46名本地专家学者,构建了炎帝文化研究平台。5月27日,炎帝陵基金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议在长沙芙蓉华天举行,会议调整了炎帝陵基金会理事组成结构,全面部署了今后基金会工作。年内设计编印首部《炎帝陵周历》及《炎帝陵宣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生动地介绍炎帝文化。进一步完善丰富“炎帝陵”网站(www.ydl.org.cn)内容,全年网站点击率达10万余次。广泛开展募捐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年共募集炎帝陵建设资金415.2万元。
  【己丑年重阳公祭炎帝陵典礼】10月26日,由株洲市人民政府主办,炎帝陵基金会办公室、炎陵县政府承办,以“尊崇始祖、祈福民生、共建和谐、致力跨越”为主题的市长公祭典礼在炎帝陵隆重举行,活动规模宏大,嘉宾人数达1500多人,参加活动人员5000多人,现场上万人。典礼极富特色。一是主题明确、突出民生、凸显“工业文明”,祭祀队伍以企业方阵为主,在祭典中加入点圣火仪式和《团结就是力量》的大合唱,展现株洲人民团结奋进的蓬勃朝气;二是首次启用衡炎高速,并首次在刚竣工的完整的炎帝陵公祭区举行祭典,气势恢弘;三是首次提前一月铺开市区社会宣传,为祭典预热;四是各县市参祭嘉宾在当地列队迎接市区祭祀车队,营造了以市带县的沿途热烈气氛。
  【2009’中华茶祖节暨祭炎帝神农茶祖大典】4月10日,由湖南省政府及6个国家级茶文化组织主办,株洲市政府承办的“2009’中华茶祖节暨祭炎帝神农茶祖大典”圆满成功,世界各地、国家、省内外茶叶行业组织和专家、省政府、省直、各市州有关领导等400多名嘉宾出席典礼,3000多人的祭祀队伍声势浩大。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奠定了炎帝神农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茶祖地位,对于弘扬茶祖文化,促进茶叶产业发展,提升炎帝陵旅游品牌具有深远的意义。
  【百名记者聚焦炎陵】6月24~28日,炎帝陵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生活节目工作委员会、炎陵县政府一同策划组织“百名记者聚焦炎陵”专题采访活动。中央电视台、阳光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6家主流媒体,以“华夏始祖五千年,聚焦神州第一陵”为主题,围绕炎帝陵、炎帝文化、炎陵风情、绿色和红色旅游,赴炎陵进行采风拍摄,在各电视台播出炎帝陵宣传专题片,为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地在海内外宣传推介炎帝陵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炎帝陵一期续建工程】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炎帝陵公祭区建设指挥部”,由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翟笃培任政委,炎帝陵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邓德芳任指挥长,市建设局、炎帝陵基金会办公室、炎陵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炎帝陵基金会具体负责规划建设事宜。6月10日,炎帝陵一期续建工程破土动工,工程主要有:一是祭祀大道按轴线向南延伸300米,以增加祭祀朝觐距离和丰富游客观光线路;二是衡炎高速公路连接线,入口处交通广场和上山车道,可满足大型祭祀的交通组织需求;三是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以田园风光和园林设计为主的绿化景观;四是沿祭祀大道两侧增设汉、唐风格的文化工程项目,以宣扬炎帝功德和营造陵区氛围。这将完整的祭祀区连成一线,依次展现汉、唐、清的建筑风格,喻示炎帝陵“西汉有陵、唐有奉祀、清定形制”的发展轨迹。至12月底,预算近7000万元的炎帝陵一期续建工程的各施工项目基本竣工。
  文艺创作
  【概况】株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株洲县文联、醴陵市文联、攸县文联、茶陵县文联、炎陵县文联等5个县(市)级文联和市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设计艺术家协会、少年文艺指导协会、陶瓷艺术家协会、楹联艺术家协会、诗词艺术家协会、女摄影家协会、花鸟画家协会、硬笔书法家协会18个市属文艺家协会,以及《炎帝广场》、《文艺窗》、《攸县印象》、《渌湘》、《文笔峰》等各类文学艺术刊物10余种。截至2009年12月底,株洲市共有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129人,省级会员992人,重新登记并建立档案、经常参加协会活动的市级会员5000余人。
  2009年,株洲市文联组织编辑出版文艺丛书、作品集10余套(本)。以新中国60华诞为契机,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成功召开市第六次文代会,顺利完成市文联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在组织文艺活动、办好文艺刊物、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和推介文艺人才、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全年,株洲市文艺家获省以上文艺奖(入展)200余人次,获国家级(入展)文艺奖38件,涌现一批在创作上颇有影响和成就的优秀文艺家,并形成一定的文艺品牌,如聂鑫森的短篇小说、郑玲的短诗、李晓英的弱光摄影和叶剑平的篆刻等。
  【编辑出版《株洲文艺六十年》丛书】2009年,市文联编辑出版《株洲文艺六十年》丛书。全书共10卷,包括:长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卷、报告文学卷、散文卷、诗词卷、文艺评论卷、影视戏曲卷、音乐·舞蹈卷、美术·书法·摄影卷,收录各类文艺精品1178件,计380万字,是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株洲文艺创作的一次全面盘点和总结。王蒙、谭仲池为丛书题词,陈君文、王群为总策划,谭谈、罗成琰等为艺术顾问,阳卫国为主编。丛书的编辑出版是提升株洲城市品位,推动株洲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文化工程。国庆前夕,举行隆重的丛书首发式和研讨会,并参加《三湘巨变——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受到广泛好评。
  【成功召开市第六次文代会】12月28~30日株洲市第六次文代会在天台山庄隆重召开,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300多名文艺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商繁荣和发展全市文艺事业的大计。大会总结第五次文代会以来市文联的工作;部署今后5年的文艺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文联领导班子。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罗成琰和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作专场经济形势报告。黄勇当选为新一届文联主席。
  【举办全国第25届“青春诗会”】11月11~16日,与中国作协、《诗刊》社共同举办以“赞美祖国、放歌湘江”为主题的全国第25届“青春诗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诗人代表、诗评家,以及《诗刊》社、湖南省文联、株洲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文艺界代表共200余人次参加诗歌论坛、采风、改稿和联谊等相关活动。11月17日,《文艺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专题报道。诗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了株洲市文艺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编辑出版《张国宝诗词钞本》】张国宝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喜好诗词和书法。2009年4月,市文联组织20多位书法家对张国宝的诗词作品进行书法创作,请专人进行装祯设计,并赴深圳排版、印刷,高效率、高质量出版《张国宝诗词钞本》,市主要领导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参与株洲湘江风光带建设】3月,市文联组织由13人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挖掘、考究和整理株洲本土文化;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策划,系统提出湘江风光带文化创意构想,并编辑出版《株洲本土文化考究与湘江风光带文化创意》一书。该书成为湘江风光带建设的重要参考文献,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赏。
  【组织参加“劳动者之歌”工人歌曲创作大赛】在省文联和省总工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劳动者之歌”工人歌曲创作大赛上,株洲市取得了2金4银1铜的好成绩,其中,夏劲风等作词、江晖作曲的组歌《好人好报》等两首歌曲获金奖,株洲市文联荣获“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奖”。
  【承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书画陶瓷摄影展】9月14日,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书画陶瓷摄影展在市文化园开幕。活动由市人民政协主办,市文联和市政协文教卫体委承办。共展出书画、陶瓷和摄影作品400余件,这些作品以灵巧的构思、清新的格调和高雅的韵味,突出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立60周年这一主题,展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全市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国庆期间,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受到全市广大市民和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
  【举办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中瑞杯”书画精品展】9月3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2009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中瑞杯”书画精品展在市博物馆开展。这是近年来株洲市优秀书画艺术家参与人数最多,总体创作水平最高的书画作品展,集中展出全市优秀书画艺术家为国庆60周年和芦淞服饰商务节创作的各类书画作品160件,并结集出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书画精品集》,弘扬了炎帝服饰文化,提升了(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品牌内涵。
  【株洲首个“中华诗词之乡”成功创建】7月28日,在株洲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株洲县顺利通过中华诗词协会的检查验收,成为株洲地区第一个“中华诗词之乡”。12月18~20日,省委宣传部在株洲县组织召开全省创建诗词之乡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株洲县的经验。
  【重要创作成果及获奖情况】文学方面:聂鑫森的散文《不断延伸的邮路》获中国作协、《人民日报》联合举办的“放歌六十年”征文精品奖,小小说《大师》获《小说选刊》“德威杯”首届蒲松龄文学奖;桂新华的散文《活在心中的父亲》获2009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马智立的文学剧本《樟树镇人》获2009年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张国梅的散文《踏歌云阳山》、姚武飞的散文《外公的油纸伞》荣获“中国百篇散文奖”,张国梅的《跳个拉丁舞给你看》获湖南省委宣传部等举办的“我看改革开放30年”征文比赛一等奖;胡厚春的小说《向往》获“进步与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电力行业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
  美术方面:杨润勇的雕塑作品《伴侣——贺龙元帅与夫人薜明在一九四七》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并获提名奖;彭毅、张宏、陈亮3人的壁画《吉祥凤凰》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书法方面:文子千、唐日辉的书法楹联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冯高的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其草书获2009年湖南艺术节第六届“三湘群星奖”金奖;谭必清的书法作品分别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彭子明的书法作品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楚石的楹联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其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
  摄影方面:李晓英的摄影作品《湘西的心灵》(组照)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作品《我心飞翔》入选中国第十三届国际影展;刘根亮的摄影作品《荷塘深深》、汤建国的摄影作品《回眸》、邓德芳的摄影作品《博春秋》、刘晓武的摄影作品《期盼》、吴定芝的摄影作品《荷趣》和汪明义的摄影作品《冲破迷雾》等入选中国第十三届国际影展;秦世平的摄影《风云赛场》获《中国摄影》杂志社举办的聚焦株洲“四化”工程摄影二等奖。
  音乐方面:夏劲风、江晖的歌曲《感动》和《好人好报》,获湖南省五一文化奖。
  戏剧方面:歌舞剧《鹅卵石》获2009年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十项单项奖;小戏《早春》获2009年湖南艺术节第六届“三湘群星奖”金奖。
  曲艺方面:史晓林的《非常年夜饭》获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大展二等奖。
  舞蹈方面:舞蹈《祥狮神韵》获2009年湖南艺术节第七届“三湘蒲公英奖”金奖。
  楹联方面:易庚山的楹联荣获2009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茶联大赛一等奖。
  诗词方面:王振远的诗《金缕曲·端阳》获首届“屈原杯”全国诗词大赛二等奖。
  民间文艺方面:黄晓玲的釉下五彩瓷《菊香系列》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入围作品。
  广播电视方面:陈雪球的电视社教专题《幸福院里的“幸福日记”》获“湖南广播电视奖”二等奖;广播剧《孩子不哭》获“湖南广播电视奖”二等奖。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0

《株洲年鉴 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09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