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613
颗粒名称: 炎陵县
分类号: D630.1
页数: 5
页码: 351-355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10年株洲市炎陵县机关领导人员统计概况、地理概况、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株洲市 地理环境 炎陵县

内容

中共炎陵县委书记李晖
  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建光
  县委副书记戴诗平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章文才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勇明
  县委常委、副县长欧阳鹏志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许志汉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刘会才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饶祥明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建中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家盛
  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郭林
  县委常委、九龙工业园党工委书记谭新林
  县委常委左华荣(挂职)
  吴文刚(挂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古友发
  副主任张若平李润生
  范洪奇谢协农
  县人民政府县长周建光
  副县长王勇明
  欧阳鹏志
  吴文刚(挂职)
  盘淑芳王衡酃
  彭志邓绍宏
  盘晓文邹建平
  李奇
  政协炎陵县委员会主席李秋明
  副主席王爱祖赖春秀
  萧学菊罗光杰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永初
  【概况】2010年,炎陵县辖9个乡6个镇1个乡级农场。土地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4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83.51%,全省第一。年末全县总户数为57239户,人口出生率14.52‰,自然增长率10.47‰。年平均气温17.8℃,年内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3.3℃,年日照时数1620.4小时,年降雨量1741.4毫米。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8亿元,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5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23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增长13.7%,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46.3:34.3。财税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25亿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56亿元,增长24.9%。税收收入完成2.168亿元,增长26.2%,其中国税完成1.02亿元,增长24.6%;地税完成1.21亿元,增长27.6%。财政完成1.1亿元,增长21.1%。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5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70元,增长3.4%。
  旅游经济日渐升温。炎帝陵创国家风景名胜区顺利通过国评,神农谷景区创国家4A景区顺利通过省评,炎陵和一国际大酒店、神农湾酒店开工建设,红军标语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鹿原陂小镇综合开发项目成功签约,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论坛会址永久落户炎陵,成功举办“庚寅年海峡两岸首届炎帝神农文化祭”等颇具影响的祭祀活动,旅游市场不断拓展,旅游人气迅速升温,全年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80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分别增长47%、29%、56%。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年末全县规模企业68家,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8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316亿元,增长4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87亿元,增长49.9%。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中小企业创业园)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园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99亿元,增长52.5%,完成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50.6%,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增长38.1%,税收总额4162万元,增长25.6%。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431万元,增长4.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3千公顷,增长3.43%。粮食播种面积15.48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93337吨,油料产量2132吨,水果产量13204吨。生猪出栏13.7万头,家禽出栏47.4万羽。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20公顷。
  推进城镇建设。累计投资9亿多元,实施24个城镇提质重点项目。炎陵文化广场、草坪河沿河风光带、县府路与炎帝陵神农大道徽派风貌改造等工程基本完工。给水扩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城区水道管网覆盖率达90%。城区大街小巷道路硬化率、亮化率分别达95%和98%。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日处理生活污水1万吨。开通全省首条电动汽车旅游示范线,成为全省首个“电动公交示范城”。推进交通建设。加快“三高一铁”重点工程建设;完成S321县城至睦村段21.7公里、县城至炎帝陵牌坊段6.962公里的公路改造工程;启动G106县城至桂东槽里段67.362公里、S322牛岗排至深坳段10.981公里的公路改造工程;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5.4公里,全县县乡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公路。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建农村安居房150栋,农村危房改造400栋,新建农村沼气池903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8700人,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49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6个,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0个,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覆盖率分别达100%、92.5%。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38.49亿元,增长55.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8551万元,增长50.5%;第二产业投资31.63亿元,增长60.4%;第三产业投资6.01亿元,增长35.8%。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33.67亿元,增长61.2%。城镇以上资产完成投资额35.96亿元,增长59.6%。农村资产完成投资额2.23亿元,增长2%。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全年共策划、包装项目390个,向上申报争取上级支持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8.44亿元,争取到位项目22个,争取到位资金5024万元。开发水平大幅提高。全年引进内资项目43个(县外境内),合同引进内资2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5.06亿元,增长41.8%。引进外资企业2家,外资到位资金650万美元,增长8.3%。全年实现重大工程项目融资1.7亿元,中小企业融资5970万元。县信用联社成功改制为全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银太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福来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列入全省158家上市后备企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全县亿元项目3个。其中,G106炎陵至桂东槽里公路改造工程计划投资3.86亿元,完成14903万元,炎陵白鹅产业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完成2100万元,湖南时代高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完成8250万元。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项目172个,本年投资项目个数143个。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7亿元,增长18.8%。按销售地区分,城镇7.33亿元,增长19.1%;乡村1.93亿元,增长16.2%。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贸易额12.25亿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总额2.75亿元,增长26.6%。金融平台健康稳定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49亿元,增长27.9%;各项贷款余额14.02亿元,增长17.8%。
  教育强县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28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小学9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30所。高中学业水平合格率达96.6%,居全市第一。继续推进“教育强县”战略,深入推动与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市一中合作办学,筹集“炎陵教育发展促进金”500万元,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合格学校”、“多媒体班班通”、“标准化课桌椅”等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个,村级卫生室143个,覆盖率71%,16个乡镇(场)卫生院设施更趋完善。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办院,建立科学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加60%,住院人次增长40%,业务收入增长45%,药品收入比例较上年下降10%。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首创“银行代缴筹资模式”,居全市第一,参合率98.58%,住院医疗费补偿率64.45%。各乡镇全面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和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演出文艺活动215场,观众13万人次。免费送戏下乡60场次。完成80家“农家书屋”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县宣传文化体育中心主体基本完工。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被评为株洲市第一个拥有国家、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金牌县”。社会保障稳步发展。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19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049人,参加失业保险11000人,参加医疗保险10972人。拥有敬老院14个,集中供养人数479人。新增廉租住房159套。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748人,农村五保对象607人。农民获家电下乡政策性补贴500万元。社会政治和谐稳定,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考评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八。
  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企业和品牌项目不多,实现财政状况根本好转、增强县域综合实力的任务艰巨;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巨大,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三是发展环境还不优,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比较明显,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有待进一步加快。
  【炎陵县连续5年蝉联省级“平安县”】1月4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布2009年度市州及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估结果,炎陵县再次被评为“平安县”,连续5年蝉联省级“平安县”。近年来,炎陵县在县城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主要路口等处安装6个电子眼,在居民小区、商业网点安装视频监控设施36处。在县城组织20名巡警、36名专业治安巡防队员,利用配备的4台电动巡逻车日夜巡逻,提高了街面防控能力。针对农村点多面广、治安管理难度大、警力相对不足的矛盾,炎陵县为各乡镇农村警务室配备2名辅警,协助民警处理突发纠纷等。组织青年农民义务巡防队,每天轮流巡查保治安。开展“平安县”、“法治炎陵”创建工作,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组”、“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
  【G106炎陵县城至桂东槽里段公路提质改造动工建设】3月,G106炎陵县城至桂东槽里段公路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该路段全长67.362公里,预算总投资3.8605亿元,建设工期24个月,途经霞阳、垄溪、水口、中村、龙渣、平乐等6个乡镇,24个村(居)民委员会,全线由原三级公路标准提至二级公路标准,共分8个建设标段。年底完成工程形象进度40%,完成总投资14903万元,其中路基土方100.15万立方米、路基石方178.12万立方米、挡土墙47479.67千立方米、路面基层6605.76千平方米、桥梁786.49米、涵洞3777.46米。G106是株洲的“南大门”,是炎陵县境内唯一的一条国道,该路段提质改造后将极大改善炎陵县的外部交通条件。
  【省首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落户炎陵】4月30日,湖南省炎陵农村商业银行创立大会隆重举行,省、市银监局、信用联社负责人及县内外8家法人股东、151个自然人股东出席会议。湖南炎陵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原炎陵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由县内外8家法人股东、151个自然人股东发起,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的全省第一家由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新创立的炎陵农村商业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机制和体制的灵活性,大力组织存款,全力支持炎陵县域经济发展。截至4月30日,炎陵农村商业银行共募集股金1.2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2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仅为2.4%,资本充足率达19.2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389.56%,从业人员220人。
  【炎陵县开通全省首条电动汽车旅游示范线】7月4日,“湖南省首条电动汽车旅游示范线开通仪式”在炎陵县隆重举行,14辆崭新的节能、环保新型电动公交车“亮相”炎陵县城。副市长张国浩出席启动仪式。该县此次投入电动汽车旅游示范线的车辆共14台。其中,电混汽车4台,额定载客67人,单程8公里,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模式,汽车的节油率可达20%以上,废气排放可减少30%以上,主要用于开通县城至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炎帝陵牌坊运营线路;电动汽车10台,每台14座,用于开通炎陵县城区2条运营线路。炎陵电动公交旅游线路的开通运行,对于提升炎帝陵景区形象、促进旅游升温、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炎陵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8月,炎陵县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株洲江钨博大硬面材料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认定为湖南省2010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这是炎陵县首次成功申报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近年来,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从配套实施、管理体制、招商引资上攻坚克难,促推园区竞争力提升。大力发展符合低碳经济、“两型”社会要求的环保型工业,鼓励引导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园区初步形成纺织、材料、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先后夺得“湖南省棉纺织产业基地”、“湖南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湖南省第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纺织行业特色基地”、“株洲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进单位”等4块牌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有效增加企业科研经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炎陵县再获“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9月25日,炎陵县顺利通过国家考评,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这是炎陵县继1991年首获该项荣誉之后再次获此殊荣,也是株洲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近年来,炎陵县紧紧围绕市“文化提升”战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全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保护县域内的“古、红、绿”文化资源。“炎帝陵祭典”、“炎陵三人龙”、“炎陵客家山歌”、“苏区歌谣”、“炎帝传说”等分别入选国家级、省、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此同时,通过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环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措施,着力夯实文化产业基础。炎陵县还相继被评为湖南省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示范县和先进县、湖南省“县域文化建设基地”、湖南省“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第二批计划项目定点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试点县、“湖南省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株洲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炎陵开通株洲首条县长热线】9月29日,炎陵县正式开通县长热线,着力构建便民服务“绿色通道”,成为株洲市首个开通“县长热线”的县。该热线利用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整合全县各部门的特服号码,开通政府便民服务新平台,群众有咨询、建议、意见和投诉,只需拨打“26312345”,就可以与该县政府相连接。县长热线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安排专人接听,依据“集中受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限时办结”的原则,予以当即答复、电话转办、网络交办和书面批办等形式进行办理,力求交办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100%,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努力建成政府的生命线、群众的感情线、招商的联络线、旅游的服务线。
  【炎陵县跻身全国林改百强县】10月10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炎陵县被授予“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强县”称号。炎陵县林业用地面积155.19公顷,森林覆盖率83.5%,居全省第一。2008年,炎陵县启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提出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国家的惠林政策深入千家万户,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林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林改的同时,谋划“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做到“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到位;宣传培训、责任落实到位;民主决策、程序规范到位;依法林改、权属落实到位”。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组的高度肯定,农民群众称之为最彻底、最让人放心的改革运动。截至10月底,炎陵县林地现场核实率为100%,发证率为95%,输机打证14.2多万公顷,发放新证9万多本。
  【炎陵县获省“双拥模范县”三连冠】11月30日,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炎陵县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县”,是株洲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成功实现创建省“双拥模范县”三连冠。此前,2003年、2006年炎陵县2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近年来,炎陵县为切实加强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工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将双拥工作列入县“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内容。大力宣传营造双拥工作良好氛围,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优抚政策,提高军人立功、家属受奖标准,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实现连续35年37次无责任退兵。
  【全国劳动模范兰才干优秀事迹在全省推广】12月13日,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兰才干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省委礼堂举行。报告会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向兰才干学习活动。兰才干担任炎陵县梅岗村村支部书记一职以来,17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无私奉献,虽然身患胃癌仍坚守岗位,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兰才干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村支书兰才干同志无私奉献赢得群众拥护的事迹很感人,请注意总结、宣传。”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强调,要在全省广泛宣传兰才干的先进事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创先争优作表率。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2月21日,炎陵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成为株洲市首个国家级卫生县城。自2008年全面铺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来,炎陵县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整治县城面貌,改善居住环境。投入3亿元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县城下水道管网等卫生项目建设,提质改造47条小街小巷。改造建设神农、东区、坎坪等农贸市场;投入2000万元建成湘山滨水、接龙桥休闲广场、草坪河风光带等绿色休闲景观6处,县城景观面积达8.5公顷;开通全省首条电动汽车旅游示范线。先后获得“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绿色名县”2张名片。在创卫过程中,炎陵县结合创卫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集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等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县城面貌。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背巷实行12小时保洁,城市垃圾密闭式运输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0%。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群众参与率大幅提升。经调查,居民对县城卫生状况满意度达96%,形成了全民创卫的良好氛围。
  【在全省率先探索新农合单病种管理模式】2010年,为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炎陵县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合单病种管理模式,将59个病种列入管理范围,可报费用达100%,实际补助比例县、乡分别达60%、70%以上,人民群众受益明显。炎陵县新农合始于2006年,近年来,炎陵县积极探索新农合管理方式并取得突破,对单病种实行“病种确定、费用评估、协议管理、定额补助、超支自负、审核监督”的管理办法。同时,积极促成了省人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协作办院,引进人才与设备,开设特色专科,使单病种管理得到有效实施。2010年炎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首创“银行代缴筹资模式”,基本实现新农合全覆盖,参合率98.58%,住院费用实际补偿率64.45%,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单病种次均住院费用较一般住院病种费用人均降低了456元,年度节约基金70.47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株洲年鉴 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10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廖俊敏
责任者
刘文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