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知名及特色医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599
颗粒名称: 株洲知名及特色医院
分类号: R197.3
页数: 9
页码: 316-324
摘要: 本文记录了2010年株洲市一医院、二医院、三医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株洲田心医院、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的规模及发展情况。
关键词: 卫生 医院 株洲市

内容

株洲市一医院
  【概况】 2010年,株洲市一医院以重塑医院良好形象为切入点,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大胆干事,拼搏进取,各项工作形势喜人。医院总资产达9.05亿元,在职职工1524人,拥有高级职称249名,医学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107名,中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6名。全年实现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22.93%;收治住院病人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完成手术10770台次,同比增长11.7%;门急诊接诊病人68.52万人次,同比增长7.1%;平均住院日11.4天,同比减少0.9天;日住院病人持续保持在1300人次左右,最高达1452人次,日门急诊病人最高达2769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在经济收入和病人增长的同时,住院病人人均费用、门诊病人费用与上年基本持平。(谢华丽)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010年,医院感染内科成功救治一名病死率接近100%的晚期暴发性肝炎患者,标志着医院肝病治疗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口腔科连续独立完成3台口腔癌根治并同期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大型手术;泌尿外科成功实施首例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肝胆外科顺利实施肝门部胆管癌Ⅳ型(Bismuth分型)根治术;脊柱外科成功为一例T12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病人实施“V”型截骨矫形手术;综合外科成功采用无柄髋关节置换术诊治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神经外科为一颅内出血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双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谢华丽)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2010年,医院加大科研教学工作力度,有2项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课题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9篇。成立肝病研究所,着力开展肝病研究。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韩国圆光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搭建了与国内外顶级医院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截至2010年底,医院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株洲市重点学科2个,特色专科8个,取得突破性进展。承办“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和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闻玉梅、姚开泰、曾益新、王红阳、付小兵5名院士,李桂源、陈国强、沈中阳、魏来、任红、郭卫、向阳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到医院指导工作,为医院学科发展、人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法国驻华使馆参赞艾维尔·罗妮卡女士、韩国圆光大学附属医院林正湜院长分别率团到医院进行友好访问,寻求合作机会。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等领导到医院进行考察,指导医院发展。
  (谢华丽)
  【医院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2010年,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对老年性白内障、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等8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成效显著。其中,老年性白内障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从9天下降为5.39天,平均费用从4045元下降为2721元。年内将病种扩大至41个,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6个病房试点实行分层管理,将护理服务模式从功能制护理改为“病人包干制”护理,实现护理服务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把时间让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病友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现了医院服务提质。设立“服务天使”。第一时间接待住院病友,解答病友咨询,进行健康宣教,做到:就诊有人引,检查有人陪,入院有人迎,出院有人送,问询有人答,困难有人帮,展示了医院良好的形象。实行科主任综合目标管理。与科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落实科主任“责、权、利”,按照经济增长、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医保费用、赔偿额度、病人满意、医疗指标、工作质量等指标进行考核,对工作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科室主任年终给予1~3万元的重奖。实行大输液集中配送。大输液供货公司由过去8家减少至2家,供货价格下降30%左右,为医院节约采购成本300万元,为病人让利100万元左右,既解决了病人看病贵问题,又压缩了供货公司的利润空间,有效遏制了临床促销不法行径。
  (谢华丽)
  【率先向社会公开承诺】
  在全国大型公立医院中率先向社会郑重承诺:一不接受患者“红包”,二不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回扣”,三不私自收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病人只要举报医生有收受红包、回扣的行为,医院对举报人该次住院的费用全免,切实打造“无红包、无回扣、无提成”医院。承诺公布以来,还没有接到相关举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院医务人员和党员干部拒退红包、回扣、礼金460人次,金额共计23.66万元,退红包的次数、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谢华丽)
  【中心医院建设进度加快】 2010年,中心医院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64亿元,4月通过主体工程验收,正在进行室内精装饰装修工程、室外外墙干挂工程,暖通、消防、电梯安装、污水处理等工程按进度在同步进行,医疗制氧系统、空调冷却塔系统的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医疗专业工程如手术室及ICU医疗洁净系统、医用物流传输系统、医用供气系统及锅炉设备安装等做好进场施工准备。(谢华丽)
  株洲市二医院
  【概况】 株洲市二医院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57亿元;在职职工621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9人,其中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163人。编制床位600张,开设18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拥有螺旋Cr、高能直线加速器、C臂机、数字胃肠机、彩超、腹腔镜、全自动生化仪、系列纤维内窥镜等大中型设备,其中放疗中心配备的瑞典医科达(ELEKTA)高能双光子6档电子线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株洲市设备最先进的肿瘤放疗设备。
  2010年,医院实现总收入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1%;共诊治门、急诊病人79536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收治住院病人12333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1.8%;病人综合满意度达98%。
  狠抓医疗质量。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切入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医疗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全国质量万里行检查,名列湖南省二级甲等医院第二名;株洲市卫生局年终目标考核,获一等奖;感染监测获全国先进单位;疫情报告获湖南省先进单位;肿瘤科、脊柱外科通过株洲市特色专科评审;肿瘤科承担卫生部定点的肺癌、食道癌、宫颈癌3种肿瘤规范化诊疗课题;全市病历书写竞赛,内二科获个人二等奖;全市“三基”知识竞赛,护理部获团体二等奖。传染病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全年诊治手足口病人1253例,其中住院治疗798例;诊治结核病1396人,其中住院治疗890例。承担国家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及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医防合作模式试点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加强医院管理。大胆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率先在株洲市卫生系统推行“执行院长制”;不断探索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绩效工资制,在年初制定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金流量、住院病人数、平均住院费、药品比例等多项指标对临床科室进行综合绩效考核;成立物质采购部,规范物资采购管理;强化医保管理,开通与荷塘区、株洲县、石峰区、云龙新区的新农合直补,同时强化与铁路医保、火电医保、老干医保的联系。
  科研教学成果显著。积极培养人才,2010年,医院引进各类人才31名;选送15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109人参加省内外各类专业培训,举办各类学习培训5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3000人次。强化对中层技术干部的培养。选送3名中层干部到香港培训学习、选送2人到德国培训学习,选送20多名中层干部到省内外参加各类培训。积极鼓励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打造各专业的技术品牌。全年共开展新项目36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检验科的论文荣获株洲市第十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加强临床教师的职业化培训,以教学促进学习,以教学提升质量。通过严格考核,医院有90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长沙医学院的授课老师,300名医护人员,担任南华大学、长沙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高等学校的实习带教老师,出色完成南华大学、长沙医学院等近400名在校大、中专学生的教学任务。
  提高医护质量。从转变服务意识入手,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鼓励科主任走进社区,实行点对点联系,架起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对医院药品实现集中配送,降低采购成本,实行惠民、利民的阳光政策,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活动;开辟“三无”病人绿色通道,为“三无”病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
  加快基础建设。总投资约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3层的门急诊大楼,6月30日完成监理单位的招标,7月28日完成施工单位的招标,8月27日正式开工。
  (李建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概况】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中西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4883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0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5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8个,临床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7个。有在职职工1151人,其中高级职称105人,中级职称584人,医学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6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西门子3.0T超高场磁共振、东芝64排128层螺旋CT、DR、平板大C、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大型血管造影机、全数字化胃肠机、大型直线加速器、氩氦刀、后装机、四维彩超等设备。
  2010年,医院门诊量32.9万人次,较上年增加28%;出院人数19911人次,较上年增加20.9%;完成手术4465例,较上年增加26.5%;总收入2.2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在2010年厅直单位考核中被评为“年度考核先进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株洲市2010年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第二名。
  加强信息化建设,投资400余万元,对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HIS、LIS、PACS、电子病历、物资管理、体检及病案管理系统运行顺利。完成对凤凰县、炎陵县、桂东县中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派出卫生技术人员50名,捐赠医疗设备价值10万余元。
  2010年,医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引进32名有工作经验、临床技能高、基础理论扎实、团队协作精神强的使用型人才,其中学科带头人9名;加强人才培养,选送7名科主任、15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医疗队伍实力逐年增强。重视专科建设,加强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肝病科,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皮肤科、鼻病科、糖尿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新的国家级重点专科。8月,综合住院楼投入使用;9月,顺利完成部分病区向综合楼的搬迁工作。年内新开设ICU、肝胆外科、心胸外科、新生儿科、产科、皮肤科等11个新的临床科室,建设了现代化的层流手术室,呼吸科、心血管科、血液肿瘤科、老干科、神经内科、肝病科一分为二扩容提质。
  科研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医院共有15项科研课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86篇;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培训班”2期;省重点项目“中医药肿瘤高级研修班”1期,株洲市乡镇卫生院医师培训班4期。
  (张秋云)
  株洲市三医院
  【概况】 株洲市三医院是一所以精神专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医院,系政府举办的归口于株洲市卫生局管理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截至2010年12月31日,医院占地面积37036.01平方米,建筑面积29308.3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669.76万元,净值2669.76万元;在职员工339人,其中在编在岗304人,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04人,初级职称125人;编制床位580张,开设有精神卫生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疼痛科、心身疾病科、血吸虫病科、自愿戒毒所、门诊部、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及功能、CT、放射、检验、病理、药剂科等辅助科室,其中精神卫生专科为株洲市医疗特色专科之一;拥有螺旋CT、500mA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形臂X光机、臭氧及射频微创治疗仪、脑电地形图仪等大中型医疗设施设备。
  2010年,医院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医院发展”的主题,通过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抓人才队伍和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水平;抓精神卫生特色专科建设,提升特色专科的品牌效应;抓民主化管理,维护职工的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抓政风行风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形象等工作举措,年度内未发生重大医疗过失和重大医疗纠纷;门诊及住院病人稳步上升,全年门诊诊疗人次较2009年增长14.5%,住院人次较2009年增长4.6%;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总收入3525.2万元,较2009年增长19%。医院被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及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授予“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称号;被株洲市纪委及监察局授予“2010年度株洲市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卫生局评为“2010年度卫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和“2010年度局直医疗卫生单位政风行风建设一等奖”;医院党委办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组织部门”称号。
  (刘美蓉)
  【“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启动】 2010年8月10日,“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医院在精神科住院部院内举行大型庆典仪式。省发改委副主任邓治平、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浩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该项目是国家2010年100所精神卫生规范化建设项目单位之一,在湖南各地州市项目备选排列前茅,且被列入株洲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2400万元,株洲市财政配套部分资金。目前,医院先期实施第一期工程项目,建筑内容为精神病第二住院楼和急性重症监护楼,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刘美蓉)
  【加强精神科特色专科建设】 一是抓住国家将精神卫生列入公共卫生行列的机遇,积极做好精神科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医院《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100家建设单位,8月份正式施工建设,主体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二是巩固精神卫生特色专科成果,努力将精神卫生专科提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医院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申报材料已上报至省卫生厅。三是加强精神科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每季度组织精神科医务人员参加“湖南省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成功主办了株洲市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学术年会;接受长沙医学院等医药院校的临床学习班学员到医院进行精神病学临床学习,通过授课和带教的途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四是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工作,提升特色专科科研水平。张必然等人通过近3年的努力,科研课题——“现症血吸虫病人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的对照研究”获株洲市201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认真做好株洲地区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8月份以来,排查重性精神病人共计12000余人。六是按照湖南省对慢性精神病人的管理要求,组织医务人员对桂花街道社区精神病人进行排查,建立健康档案65份,每月对建档精神病人上门回访,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服药、促进康复,减少精神病致残率。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区残联领导的好评。
  (刘美蓉)
  【加强疼痛科专科建设】 3月,通过招(投)标,医院投入50余万元为疼痛科添置“赫尔曼”臭氧微创治疗仪和“施络菲”射频微创治疗仪;5月,邀请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秘书长康妹娟等专家教授一行6人到医院考察指导工作;8月,邀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湖南分会主任委员黄东和秘书长廖琴到医院考察指导工作;10月份,邀请美国南加州大学疼痛治疗中心主任莫世湟院士到医院巡诊2天。通过上述举措,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疼痛科整体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刘美蓉)
  【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2010年,医院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及时成立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株洲市三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一是采取便民惠民措施,改善就医环境。在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和指示牌,做到“病人来院有人问、病人就医有人引导”,精神病人住院有专人专车护送至病房;实行分类诊疗、365天门诊、一站式服务。二是改革临床护理工作,确定并在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三是实施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不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负担。四是进一步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行为,严格实施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主任、上级医生对诊疗工作严格把关,每月在周会上通报经治医生所管病人用药比例情况,制订《株洲市三医院医保费用管理规定》并严格落实处罚措施。五是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保障如洗涤、保洁、安全保卫、消毒等工作。六是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落实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七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及株洲市公立医院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的政策精神。
  (刘美蓉)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概况】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全市妇女、儿童、婚姻保健、医疗、科研、教学、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并承担着全市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府职能的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全市唯一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医院。医院有在职职工397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1人次,设有临床、保健、医技及职能科室27个,开设妇科、产科、儿科、小儿外科、乳腺外科病房及体检中心和产后恢复治疗中心,开设病床200张,年门诊量20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万余人次。
  2010年,医院以“优结构、提质量、强基础、惠民生”为工作重点,以“保稳定、保增长、提质量、促发展”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搞活分配机制,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医院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医院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搞活分配机制,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医院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医院完成业务收入7314.09万元,同比增长19.27%;完成门诊203021人次;入院9768人次;大中型手术2894台;分娩2381人次。1~9月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9.1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93‰,妇幼卫生工作指标全面完成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医院患者综合满意率96.2%。医院获“全省妇幼卫生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湖南省基层红旗工会”、“株洲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刘炎)
  【承接株洲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为切实履行妇幼保健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全市妇幼保健中心的作用,医院主动承接湖南省政府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株洲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并将项目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由保健部牵头,儿童保健科具体承办落实。5月31日~10月26日,医院承担市残联分配的25名脑瘫致肢残儿童的康复训练任务,实际训练达100天。根据0~6岁残障儿童的身体、心理情况,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推拿按摩、物理治疗、针灸、户外活动、看图识字等课程,辅导帮助残障儿童并培养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经过康复训练,增加11分以上、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2例,占88%;增加5~10分的有3例,占12%,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100%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100%的改善,运动功能100%得到较大提高。
  (刘炎)
  【“举办妇科微创技术应用及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9月3~5日,为了广泛交流妇科微创技术,有力推动微创事业的发展,造福更多的患者,由株洲市妇科微创腔镜中心——市妇幼保健院与市女医师协会联合主办“妇科微创技术应用及新进展学术交流会”。交流会特邀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谢庆煌教授、省湘雅医院薜敏、张洪文、唐利立教授、市妇幼周春慧教授等省内外知名妇科专家到会指导,省内各地有关医院及协会会员单位派出专家出席交流会。
  (刘炎)
  【医院获批开展夫精人工授精(AIH)技术】 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术(AIH)是运用非性交的方法,以人工的方式优选精子,并将优选的精子送入女性宫腔内,增加生育精子的浓度,促进精子与卵结合,进而促成妊娠的一种治疗措施,主要适用于精液质量异常、生殖器解剖学缺陷、心理障碍、免疫性不育、原因不明性不育等。2月,省卫生厅正式批准医院生殖中心开展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技术,标志着医院在生殖技术领域又跨越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炎)
  【首例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获成功】 7月,医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骆柞兰成功为一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产妇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迅速有效地控制了大出血,避免了切除子宫。术后10天,母子3人平安出院。这次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成功开展属全市领先,是医院产科技术一次新的突破,该技术的开展推广对于提高孕产妇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产后出血所致的子宫切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刘炎)【医院小儿外科获评株洲市特色专科】12月,经省级评估专家团考核认定,医院小儿外科顺利通过株洲市特色专科评审。医院小儿外科创建于2006年元月,是株洲市目前唯一具有小儿外科专科特色的科室,也是全省地市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小儿外科之一,该科以微创腔镜为龙头,以治疗新生儿畸形、小儿常见病、开展小儿腹腔镜手术为特色。拥有小儿全套腹腔镜设备、电离子刀、微波、频谱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全面开展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阑尾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小儿兔唇、小儿血管瘤、淋巴管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近年来,由小儿外科陈小林主任主持的《腹腔镜下自制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1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推广应用》、《腹腔镜下自制缝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应用》3项科研项目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刘炎)
  株洲市人民医院
  【概况】 株洲市人民医院是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全院占地面积3.73公顷,绿化覆盖面65.67%。在职人员近500人,中级技术职称169人,高级技术职称37人,医学硕士10人。开放床位450张。下设职能科室15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8个。医院建有心血管介入中心、磁共振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震波碎石中心、创伤矫形中心、婴儿游泳中心、Cr放射中心、120急救中心、“一体化”体检中心,设有的法医门诊,荣获“2010年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先进集体”。骨科被株洲市卫生局授予“创伤与矫形特色专科”、“骨科微创中心特色专科”称号。医院拥有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东芝28排/16层螺旋CT、磁共振仪、钬激光、LEEP刀、电子腹腔镜、电子胃镜、多功能X光机、彩色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关节镜、椎间盘镜、体外碎石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年内,医院先后获省级“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等荣誉称号。
  (苏慧闻 钰婷)
  【医护工作】 一是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载体,不断落实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学习《侵权责任法》、加大医疗质量问题考核力度、坚持医疗工作例会制度、完善医疗报表和病案管理工作;坚持每月医师三基考试,在2010年株洲市三基理论竞赛中,医院获医疗团体“三等奖”,范燕舟获医疗组“三等奖”。二是率先在卫生系统推行无缝隙服务,安排经过培训的实习生轮换在全院各窗口导诊,优化引导服务,深获业内好评,并在其他兄弟医院得以推广;内一科推出管床医生送病人出院和“无铃声服务”;内二科开展“优质服务我先到”活动,倡导“一新、二馨、三勤、四个动、五个一、六个声”服务概念,把内二科定为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苏慧闻 钰婷)
  【基础建设】 2010年9月,ICU病房全面投入使用,增强了医院对危重病人救治的能力,在“质量万里行”年度检查中受到行业专家高度好评。为满足患者就医需要,提供更优质服务,医院对血透室进行改造,增加3台血透机;内四科老年病房扩大,新增30张病床;理疗康复室改造扩容,功能全面升级。
  (苏慧闻 钰婷)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概况】 2010年,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正式在编职工558人,其中正高23人,副高60人,中级职称216人,编制床位610张。全年医院门急诊量达14640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5079人,出院15035人,医院总收入1.44亿元,资产达1.95亿元。医院积极配合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创建三级医院为目标,以落实“三重管理”为抓手,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9月16日,顺利通过评审晋升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年内,医院获卫生部2010年度“改革创新医院”,“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临床用药监测先进单位”,株洲市卫生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红旗单位”、“科教工作先进单位”、“放射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院长肖远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株洲市医院优秀院长”及“株洲市学习型领导干部先进个人”,麻醉科主任彭俊敏被评为“全国卫生援藏先进个人”,张志勇被评为株洲市“十佳医生”,王小莉被评为株洲市“十佳护士”,张积青被评为株洲市“十佳药师”,蒋祁被评为株洲市“医德标兵”。(王小莉)
  【医疗工作】 2010年,医院医疗工作以“三重管理”为抓手,加强重点人员、重点部门的管理和重点环节的监控。顺利通过各项医疗工作检查,在市卫生局组织的“120”急救演练考核中获得第二名。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援藏援川工作,选派麻醉科主任彭俊敏援藏半年;选派陈坦、李珊援川3个月。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活动,选派放射科副主任贺中云、眼科胡正再、妇产科易江莲赴湘西泸溪县浦市镇支农。(王小莉)
  【科研教学工作】 张志勇的《补片三点固定法腹腔镜成人疝修补临床应用研究》获第八届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彭俊敏的《硬膜外深置管分节段连续注药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获2009年度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王国兴撰写的《2001~2005年医院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评为株洲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完成眼科的《中青年近视人群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定量分析的临床研究》的成果鉴定,并申报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完成检验科的《POCT血糖仪、氧化酶、己糖激酶法检测新生儿血糖的研究》、肛肠外科的《线锯锯刮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肛瘘》项目上报市科技成果立项工作。全年医院上报新技术、新项目共35项;实际开展30项,实际开展率为85%。完成长沙医学院248名学员的教学授课任务;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99名学生的临床见习任务及144名学生的阶段见习任务;接收南华大学等学校实习生202人。承办株洲市抗癌协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及株洲市呼吸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王小莉)
  【护理工作】 落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2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制订生活护士职责。全年无护理严差、无护理事故。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6%,一级、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6%以上。(王小莉)
  【感控工作】 全年医院无感染暴发;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及泄漏事件。年内,建立万级层流病房(重症医学科)、设备齐全的消毒供应中心及一流的内镜清洗消毒室;全面改造血液净化中心;引进先进的腔镜低温灭菌设备(等离子灭菌柜)。(王小莉)
  【基础建设工作】 5月8日,医院投资1500余万元的肿瘤放疗科开业。医院放疗科为株洲地区唯一能够进行三维适形精确放疗的肿瘤专业科室,引进的为全株洲市唯一的德国原装西门子6w医用直线加器及配套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新型加速器,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条龙的服务。投资200万元完成ICU的改造,建成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投资40万元完成血透室的改造和搬迁工作;投资45万元对旧住院楼进行改造,成立十八病区(消化内科、肾内科),扩充病床40多张。按三级医院要求完成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病理科、妇科、产科、呼吸内科、手术室、核医学科、新生儿病室等10多个重点科室(部门)的改造。完成大C臂的招标采购及介入中心的建设工作,肿瘤放疗中心投入使用。(王小莉)
  株洲田心医院
  【概况】 2010年,株洲田心医院有在册员工288人。编制病床210张,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五官科、口腔科、门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和影像、检验等辅助科室共18个,拥有数字化X光机(DR)、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全年医疗业务收入3641.9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1.68%,门急诊诊疗人数7491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数3640人次。2010年,医院以“精医厚德、精诚服务、团结守纪、共建和谐”为宗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和谐,为患者提供“诚信、优质、温馨、便捷”的服务,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评为“株洲市卫生系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胡靖)
  【完善医院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开展技能月活动,通过“三基”理论竞赛、电除颤操作考试、徒手心肺复苏考试等竞赛活动带动全院员工掀起比、学、赶、帮的热潮。参加株洲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医生、护士“三基”理论闭卷考试竞赛获“执业医师类”团体二等奖;副主任医师樊乔帆获“执业医师类40岁<年龄≤50岁组”一等奖。二是开展“规范医疗行为自查活动”,随机抽取2010年各科室的部分出院病历,重点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规范书写病历等方面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便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维护医疗秩序,达到外树形象、内增活力、构建和谐医院的局面。三是3月,率先与云龙示范区卫生局、农合办达成合作协议,与云龙示范区农合办签订《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补服务协议》,医院成为云龙示范区4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直补医疗机构之一。四是严格审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资质,建立规范药品使用环节、处方点评制度和药物咨询制度。加强对药品合理应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药品库存,出台了《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报告》,与院专家和骨干反复讨论、修改,历时3个月编制了《株洲田心医院药品处方集》,涵盖临床用药规章制度、临床基本用药范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指导和规范临床医师用药,努力达到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目的。(胡靖)
  【持续改进医疗技术水平】 5月,医院成功进行取足第二趾拇指再造救治罕见外伤患者;完成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最长者95岁)30例、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脊柱压缩性骨折开放复位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等在市内均居领先地位。为提高输血安全性、有效性,适应新的医疗形式《临床输血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为医疗事故《举证倒置》做好基础工作,5月,医院引进先进的输血相关技术检验(微柱法)用于临床(全市仅市一、二医院有)。输血相关检查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与鉴定、新生儿溶血病血清血检查、微柱法凝胶技术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特异性、离心沉降和生物化学凝胶过滤原理,集三大技术于一体。操作简单,易于标准化,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用血安全。(胡靖)
  【主动为职工防病保健】 在4~8月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按计划、分31批次安排职工、老干外出疗休期间,医院选派35名医疗技术骨干轮流陪同前往,在做好医疗保健工作的同时,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通俗、实用的防病保健知识讲座和咨询,传输加强防病的健康理念,让大家学到了许多健康常识,得到了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领导及员工的一致称赞。
  (胡靖)
  【全面防控“手足口病”】 根据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和防控工作总体要求,医院加大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力度。4月份重新修订《株洲田心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程序及预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手足口病救治原则》,下发至全院各科室。并先后派出业务副院长、医政科主任和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召开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卫生局举办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培训等。4月28日晚举办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手足口病”专题培训,医院儿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邓乃沙围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知识、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讲解,共有186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进一步加强环节管理,做好“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工作。开辟专门诊室,接诊手足口病、发热、疱疹病例和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力做好诊室、病房和公共场所、仪器物品的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每天及时上报疫情情况;加强对田心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共举办“手足口病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2次。
  (胡靖)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年社区接种一、二类疫苗30000余人次,为辖区内1500余名婴幼儿进行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1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免费乙肝疫苗补种,接种甲型HINI型流感疫苗402千支。卡介苗、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五种接种率达100%,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9.89%,无论是人数还是接种率均达全市之冠。
  二、从6月开始,为社区居民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2200余份,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约6000名职工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慢病基线调查,对35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受到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三、针对社区内不同的工伤职工,开展个性化的康复测评、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工作;开展工伤家庭病床,为工伤职工送医、送药上门,被省医保局工伤保险管理处定为省工伤保险社区康复服务站培训基地。其开展的工伤服务工作情况在首届海峡两岸和港澳颅脑损伤康复新进展高级研讨班暨首届工伤康复交流峰会作专题报告发言,其论文被“2010国际工伤预防与康复研讨会”录用作大会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认同和好评。
  四、全年在社区共举办健康讲座64次,开展义诊10次,制作宣传栏15期,宣传横幅10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8000余份。
  五、配合市、区疾控部门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病人由社区医生进行全程督导服药,每月定期家访。全年共管理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163人,随访710人次;随访糖尿病患者225人、冠心病患者551人、慢支患者138人、精神疾病患者54人、结核病患者76人、癌症患者72人次;系统管理孕产妇300余人。(胡靖)
  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开展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 2010年1~4月,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对全市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分布、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人群分布、市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布等情况的摸底调查。经初步统计:株洲市涉及职业病危害企业为1050家,覆盖煤炭、电力、冶金、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化工、医药、交通、建材、轻工、纺织和其他13个行业。株洲市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工总数为149875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为66398人,占职工总数的44.30%,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最多的是石峰区,其次是攸县。涉及职业病危害企业集中分布在醴陵市、攸县、石峰区。其中醴陵市487家,炎陵县分布最少为32家。(陈时植)【现场监测、评价】劳动卫生监测工作:全年完成91家企业5152个物理因素、粉尘、毒物作业点的测定,与上年同期本比分别增长37.2%、39.2%。
  放射卫生监测工作:完成对66家拥有射线装置的单位的监测工作,对超标单位的放射作业场所提出了整改意见;完成项目评价23份;并组织放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280余人,与前年同期相比,体检人数增加25%,评价增长64.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全年完成湖南明珠公司、同一公司、冶炼厂、千金药业、联诚、株洲电厂攸县项目、时代集团风电项目、株洲道岔项目、湘江电焊条厂等11个预、控评价项目,分别比前年增长46.5%。(陈时植)
  【开展职业病防治宣教培训活动】 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线,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一是以“工作、健康、和谐”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深入企业、社区,贴近劳动者进行宣传、义诊、咨询、免费体检等活动5次,布置展台3个,制作宣传展板12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二是与市工伤保险处联合编印《职业病防治与工伤保险》手册9000本,发放到各企业用人单位;三是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举办全市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分管职防工作领导和县(市)区疾控中心主任、职防科长参加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学习班,组织编印《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知识》手册5000册,培训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184人;四是《株洲职防通讯》复刊发行,按双月刊免费赠送到各用人单位,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五是投资2万多元在综合办公楼前坪制作8个固定宣传栏,宣传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陈时植)【职业病治疗诊断】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对诊断职业病的人员进行诊断前的医学观察,住院部共收治疗养病人272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职业病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做到无漏诊、误诊,有效保护职业病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共诊断职业病109人,其中尘肺103人,职业中毒与物理因素6人。新增职业病人比上年增长22.5%。
  (陈时植)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株洲年鉴 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10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华丽
责任者
李建辉
责任者
张秋云
责任者
刘美蓉
责任者
刘炎
责任者
苏慧
责任者
闻钰婷
责任者
王小莉
责任者
胡靖
责任者
陈时植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