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598
颗粒名称: 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8
页码: 309-316
摘要: 本文记录了2010年株洲市卫生系统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卫生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关键词: 卫生 概况 株洲市

内容

【概况】 2010年,株洲市卫生系统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卫生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立医院改革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第五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市一医院、市三三一医院获“2010年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称号;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到株洲视察,对株洲市卫生工作及公立医院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网、新华网、《健康报》、《中国卫生》等媒体多次宣传推介株洲市医改典型经验。
  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59家。其中,医院6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3家,乡镇卫生院113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91个,采供血机构1家,妇幼保健院(所站)10家,专科疾病防治所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9个。全市卫生工作人员总数22835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8人、拥有执业医师2.0人、拥有执业护士1.8人、拥有病床数4.2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人群健康的三大指标明显改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75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8.17/10万和9.73‰,为全省最低水平。(欧阳浩)
  【城乡就医条件有新改善】 2010年,市直医院建设全面推进,投资近9亿元的市中心医院建设稳步推进,主体外装饰工程基本完成,设备安装、配套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市二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人民医院住院楼、市三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大楼开工建设。农村和社区卫生建设项目全面实施,2所县级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4所中心卫生院、23所村卫生室项目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设备配套全面覆盖,争取国家设备配套项目为全市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2所卫生院、1807个村卫生室配备价值2405万元的医疗设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设备条件明显改善。(欧阳浩)
  【市民基本医疗保障有新提高】 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2010年,在株洲县和城市4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145万人。新定市级基本药物88种,基本药物总品种达395种。与2009年相比,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次均门诊费用下降42%、次均住院费用下降31.5%。
  公卫服务项目全面落实。一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建立城镇人口健康档案80.87万份,建档率42%,农村人口健康档案62.4万份,建档率32.8%;大力规范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42.2%、48.8%、57.7%、97.5%、74.5%,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要求。二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2.38万人次,补助金额1262万元;为3.89万名农村孕妇孕期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为4048名农村妇女开展了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为8~15岁人群补种乙肝疫苗47.36万剂次;孕产妇HIV检测率达88.07%,开展4例艾滋病母婴阻断;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3600例,全面完成国家任务。
  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参合农民261.3万人,筹集新农合资金3.6亿元(人均筹资14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20元),参合率为95.34%,新农合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率达到63.2%,最高支付额度提高到6万元。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全面推广,住院费用在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即付即补”。
  (欧阳浩)
  【公立医院改革有新进展】 2010年,株洲市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一是设计改革政策框架。制订《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株洲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年行动计划》、《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三年攻坚计划》、《株洲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搭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框架。二是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出台三级医院对口支援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对口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政策,通过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和纵向联合,构建“首诊在社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三是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出台《株洲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成立由司法牵头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中心,实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四是优化医院内部运行。以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实施“351”人才行动计划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三三一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恺德微创心血管专科医院晋升为三级专科医院。积极推进门诊病历“一本通”、电子病历、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临床路径试点,41个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平均住院费用下降7.2%、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从46%下降至36.8%。(欧阳浩)
  【公共卫生安全有新加强】 重大疾病防控有力。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全年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7.2%,免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27.13万人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18.56万人次。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认真抓好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霍乱、甲型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抢救工作,全市连续8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妇幼卫生被评为全省先进。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
  执法监督更趋规范。以餐饮安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学校托幼机构及周边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和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全年公共场所没有发生健康危害事故,全市连续8年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执业准入、医疗技术准入审批和实施手术权限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医疗安全和临床用血管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卫生行政许可全面提速,实行“一个门受理,一条龙服务”,全年办理各类卫生许可2654件。认真执行行政处罚“三分离、两集中”制度,服务对象对卫生执法行为满意率达94.6%。
  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市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电话接警35691个,调度救援13526次,出警率100%。认真做好攸县大同桥倒塌、京珠高速重大车祸、清水水泥厂设备倒塌等9起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处置工作,圆满完成省市安排的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51起。(欧阳浩)
  【人才队伍建设有新成果】 2010年,株洲市卫生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55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000余名。承办“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卫生项目工作,顺利实现公立医院改革、肝病研究所、骨肿瘤、流行病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病毒检测等“四大项目”对接。选派8名医疗骨干赴德国培训,22名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及管理人员赴香港培训,10名科技特派员到炎陵、茶陵、攸县工作。申报省市科研立项27项、国家专利2项,推荐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2名。
  (欧阳浩)
  【政风行风建设有新面貌】 2010年,株洲市卫生局组织系统37名重点岗位人员参观醴陵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严厉查处收受回扣、乱检查、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年县以上非营利性医院100%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药品参加集中招标采购达100%,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成交总额4.1亿元,让利老百姓3000万元。建立健全行风建设分级负责工作机制,在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一比二看争三先”作风建设主题竞赛活动,以及“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纠纷、党员身边无投诉”的“三无”主题活动,表彰了卫生系统医生、护士、药师、医德标兵4个“十佳”,选树“党员示范窗口”46个,“党员示范岗”522个。认真开展民营医院规范执业行为和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大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组织“院长看病体验日”活动,建立卫生行风短信平台,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强窗口行业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实现了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和医疗费用下降的“三升一降”目标。
  (欧阳浩)
  爱国卫生工作
  【概况】 2010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在城区以全面巩固创卫成果为重点,在农村以改厕为突破口,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爱卫工作方式有新举措。严格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全年爱卫工作纳入到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及主要职能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根据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重新修订《株洲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委员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爱卫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爱国卫生工作联席会,及时研究分析、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力推进了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完善检查监督和考评机制。制定出台《株洲市城市爱国卫生工作考评方案》,采取“周暗访、月通报、季评比”的方式,坚持暗访与明检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对城区爱卫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加大了城市爱国卫生工作日常监管力度;全面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统筹城乡、协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攸县开展的“洁净攸州大行动”,多次得到省爱卫办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卫生创建活动有新突破。一是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围绕“目标提高、标准提升、发展提速”的总体要求,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下大力气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巩固提高工作。“四创四化”纵深推进,全年新增绿地面积481公顷,提质改造道路路面及人行道66条,亮化小街小巷33条,美化建筑物88栋,改造地下管网96处、老旧小区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6项创建指标,有21项达标。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一举成功。全市连续8年无重大甲、乙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城市提质战果显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二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得以彰显。全市卫生创建活动向县市农村不断延伸:炎陵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暗访和考核验收,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成为株洲市首个“国家卫生县城”;茶陵县积极准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醴陵市、攸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工作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考核验收。三是全年共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10个、市级文明卫生单位10个,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村8个。为确保创建质量,市爱卫办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监督,组织对全市2009年前命名的376家省市级文明卫生单位、26个省市级卫生村进行全面复查。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工作交流与学习。受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的委托,对上海、北京、云南及娄底、怀化等16个省内外地市的创卫活动进行暗访检查和业务指导,全年共接待鄂尔多斯市、贵阳市、三亚市等20多个省内外学习团队。
  农村改厕工作有新成效。2010年全市申报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任务11400户,争取资金456万元。为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项目县区加强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级级抓落实。在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上狠下工夫,共发放改厕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举办不同类型培训班24期,培训业务人员400多人次,对80个项目村进行500余人次的现场技术指导。年内全面完成改厕项目任务,所有工程符合标准,通过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组织的验收。
  除害达标成果有新发展。认真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统一除“四害”活动。积极推进除四害市场化运作,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市场化运作领域,继城市4区、攸县、炎陵县之后,醴陵市也将公共区域除四害工作纳入市场化管理,全市除四害工作正逐步走入科学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扎实、措施到位,城区“四害”密度基本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株洲市灭鼠达标工作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复查考核,继续保持“灭鼠先进市”的荣誉。
  健康教育工作有新起色。组织开展“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株洲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媒单位,均开设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专栏和专题节目。并在《株洲卫生》报开辟“爱卫工作园地”专栏,全年共编辑10期专版,撰写文章80余篇,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全市城区所有社区、医院、机关、企业、学校、公共场所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向广大群众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卫生防病知识教育;在卫生医疗单位全面开展禁烟工作。举办全省第一期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培训班,共创建无烟单位8个。5月,株洲市代表湖南省接受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2005~2010年》实施情况督导评估,评估组对株洲市近5年的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邱林)
  【株洲市获国家卫生城市授牌】 2月26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授牌暨“三大战役”动员会在市政府礼堂召开。受全国爱卫会委托,副省长郭开朗将“国家卫生城市”的牌匾授予市爱卫会主任、市长王群。会上,市委书记陈君文、市长王群就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爱卫会副主任、副市长李异建以“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努力推动株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题,对株洲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大会表彰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省卫生厅副厅长林安弟、省爱卫办副主任郑卿等领导出席会议。(张胜珠)
  【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会议】 2010年,3月11日,市爱卫会召开全市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市爱卫办主任刘续跃就2009年全市爱卫工作作全面总结,并对2010年全市爱卫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议对2009年度爱卫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先进集体和个人及省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卫生村进行了表彰授牌;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负责人向市政府递交了2010年爱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市爱卫会副主任、副市长李异建作题为“巩固创卫成果,服务三大战役,全力推动爱卫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段晓茅主持,市人大副主任盛佑生、市政府副市长李异建、市政协副主席段桂生、市委副秘书长朱振湘、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负责人、县(市)区政府分管爱卫工作的领导、爱卫办主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及受表彰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张胜珠)
  【世界卫生日活动】4月11日,株洲市举行世界卫生日大型宣传活动,就“在城市化进程中维护公众健康”这一主题进行大力宣传。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向世界卫生组织、全国爱卫会作出承诺,并亲笔签署倡议书。市爱卫办组织在城区4大广场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共展出健康教育板报200余块,设咨询、义诊台35处,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黄莉)
  【城区爱卫工作首次考评结果揭晓】 为了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创卫成果,4月21~22日,市爱卫办组织有关专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各区的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与二次供水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病媒生物防制的达标情况进行现场考评。通过专家现场考评,并结合每月爱卫工作督查综合排名,天元区获第一名。
  (易建芬)
  【株洲市举行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5月31日是第23个世界无烟日,市爱卫办、市健教所在城区开展大规模的世界无烟日专题宣传活动。城市4区围绕“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这一主题,选择医院、学校、社区及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等28个宣传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活动,共展出宣传板报79块,设控烟宣传咨询台和义诊台30处,发放控烟宣传资料12000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市民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杨胜苏)
  【株洲市通过“灭鼠先进城市”复查】 8月21日,株洲市顺利通过“灭鼠先进城市”复查,保留了“灭鼠先进城市”的称号。湖南省爱卫会灭鼠先进城市复查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在株洲检查,并对此进行了通报,对株洲市取得灭鼠先进城市后,继续狠抓巩固工作,将城区鼠密度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给予肯定。
  (易建芬)
  【省爱卫办对市农村改厕项目进行验收】 10月18~22日,省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株洲市农村改厕项目进行督查验收。此次督查验收抽查了炎陵县霞阳镇草坪村、茶陵县潞水镇庙坪村等11个项目村,每个村抽查改厕农户20家,并进行了逐一登记。通过督查验收,专家组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市县两级爱卫办能抓住重点,解决改厕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坚持统一原则,确保改厕质量,较好地完成了11400户的改厕项目任务。
  (张胜珠)
  【重大荣誉】 2010年,株洲市财政局等10家单位被授予“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称号;株洲市行业办公室等10家单位被授予“市级文明卫生单位”称号;茶陵县湖口镇小潭村、荷塘区仙庾镇仙庾村被授予“省级卫生村”称号;天元区群丰镇石塘村、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白马村、醴陵市孙家湾乡孙家湾村、醴陵市孙家湾乡龙虎湾村、攸县新市镇新中村、攸县菜花坪镇谭桥村、茶陵县枣市镇洞头村、茶陵县腰陂镇东山村等8个村被授予“株洲市卫生村”称号。(张胜珠)
  红十字会工作
  【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工作】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株洲市红十字会启动救灾应急预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倡议开展募捐救灾活动,全市共计募集现金4015472.74元;17日,由爱心企业代表、制水技术人员、红十字工作者及志愿者共13人组成的爱心小分队赴玉树灾区一线开展紧急救援:查找ERU制水的水源点和应急供水设备安装地,慰问伤亡严重的玉树县第三完小,平整应急供水基地及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在灾区极为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克服高海拔、低气压、沙尘暴带来的困难,连续工作32天,为灾民生产纯净用水800多吨,实现中国红十字会供水的三大突破。前线救援活动得到了玉树州委、国家红十字会、湖南省政府、省红十字会的高度赞誉;募捐资金工作通过省审计厅的审核,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市红十字会前往灾区了解灾情、开展救助,全市共募集资金57934.1元。
  (刘静)
  【四川汶川重建援助工作】 2010年,株洲市红十字会把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援建项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援建理县杂谷脑镇玛瑙村公共基础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全市31户爱心家庭对四川理县贫困家庭支付2000元/年/户爱心款连续2年发放到位;8月理县遭受特大暴雨,造成塔斯、日京村基础设施及农房损毁,市红十字会紧急募集10万元资金用于恢复基础设施的重建。11月24日,市红十字会爱心小分队在理县举行泥石流灾害捐款仪式和援建玛瑙村坎木官组基础设施竣工典礼。
  (刘静)
  【暴雨洪涝救灾工作】 5月上旬,株洲部分地区强降暴雨,市红十字会组队深入攸县、醴陵受灾地区,实地察看灾情,调配棉被、消毒药品等62000元救援物资发放;6月下旬,市红十字会执委会成员到炎陵、茶陵灾情较为严重的村镇,在炎陵县三河镇太和村举行物资发放仪式,共计发放物资20万余元。
  (刘静)
  【社会救助工作】 连续17年开展的博爱送万家活动,向炎陵县35位麻风病患者、株洲县太湖乡敬老院37位孤寡老人现场慰问,对5县4区贫困群众累计发放物资价值73953元,慰问资金82400元;救助大病患儿29人共计32400元;救助炎陵贫困学生50人计50000元;支援西南旱灾及全市爱心募集72108元;向炎陵县龙渣乡民族学校发放校服、表演服1215件,价值136100元;金秋助学16名高考学生50000元;向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争取到50万元的炎陵县中村长江博爱民族学校建设项目;开展“光明行动在株洲”免费救治贫困白内障患者活动,3年计划免费救治300例,年内已救治18人。
  (刘静)
  【红十字志愿者工作】 5月2~3日,为支持环保和公益,近800名志愿者进行为期2天的徒步行走,共募集到助学款3.3万元,用于萤火虫公益助学行动,资助株洲市及周边4县的贫困学童。年内,在芦淞区教育青少年绿色营地、市十六中、市妇联爱心屋、湖南工业大学举办逃生避险应急知识救护培训,向1718余名学生和居民详细讲解了溺水、触电、煤气中毒、食物中毒、地震防范等应急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广泛开展红十字医疗义诊、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深入社区、厂矿、乡镇发放《公众应急手册》、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2万余份,派发5000余元的家庭急救药品,社会服务369人次。
  (刘静)【重大荣誉】 2010年,株洲市红十字会获“全省2010年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市直机关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刘静)
  血站工作
  【概况】 2010年,全市招募无偿献血者31672人次,其中招募全血献血者30898人次,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774人次;采集血液总量52790.2单位,其中,采集全血51961.7单位,采集机采血小板828.5单位。全年临床供血总量115935.75单位,其中,供应全血12单位,供应红细胞制品48810单位,供应机采血小板816单位。医疗机构成分血使用率达99.99%。全市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连续12年实现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在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的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总结表彰大会上,株洲市获“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光荣称号,株洲日报社获“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光荣称号,全市109名无偿献血者获“2008~2009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血奖金奖”。这是株洲市第5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魏伟)
  【2008~2009年度株洲市无偿献血总结表彰举行】 12月30日,株洲市2008~2009年度无偿献血总结表彰暨首届十佳无偿献血志愿者颁奖典礼在环洲歌剧院举行。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阳卫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立彬,副市长张国浩,市政协副主席段桂生,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曾凡国,省卫生厅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田宗之,以及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献血办等领导出席典礼。在颁奖典礼上,表彰了24个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1个无偿献血先进县(炎陵县)、32个无偿献血先进单位、109名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个人)、75名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个人)、193名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个人)、1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蒋旭胜)及李森虎、肖力杨、周海、元国芳、刘俊杰、冯俭、李林辉、田颖、杨军、萧仲晟10名十佳无偿献血志愿者。
  (魏伟)
  【第三届“我为祖国献热血”活动】 10月1日,第三届“我为祖国献热血”暨无偿献血志愿者群英会在平和堂商场隆重举行。市卫生局领导、市献血办领导与500多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参加活动。同时,株洲市中心血站再次聘请湖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靓担任株洲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魏伟)
  卫生执法监督
  【概况】 2010年,株洲市卫生执法监督处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实现全市餐饮消费环节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公共场所无卫生危害性侵权事件、职业放射场所无卫生伤害性侵权事件发生。全年办理各类卫生许可702件,其中餐饮76件,公共场所6件,医疗执业562件,放射卫生58件;监督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462户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353份,实施行政处罚175起,处理投诉举报38起,满意率95%以上。12月,市卫生执法监督处获由方圆标志认证集团颁发的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全省首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卫生监督部门。(吴喜凤)
  【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试点】 2010年,市卫生执法监督处在全市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试点,对学校教学建筑、生活设施、教学卫生、卫生保健室配备、学生饮食、饮水以及公共场所传染病管理等多项卫生指标的监督监测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卫生保健的真实状态和总体达标程度。全年共对51家中小学校开展了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其中市本级9家,县区级42家。通过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制度,全市学校卫生的工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吴喜凤)
  【餐饮卫生保障有力】 一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执法行动,对市直管和城区范围的329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抽查,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二是组织开展全市餐饮经营单位食用油专项整治执法行动,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单位12718家次,未发现“地沟油”、“潲水油”流向餐桌。三是组织开展全市餐饮服务安全专项整顿行动,检查餐饮服务单位5975家,责令1293家“问题”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整改,取缔餐饮无证经营单位92家,立案处罚377家、罚款370900元,没收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415公斤,不合格的一次性筷子100包。四是组织开展全市“农家乐”餐饮服务安全专项整顿行动,整顿规范“农家乐”217家,监督覆盖率95%以上,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0余起,罚款50余家,累计金额18万元。五是组织开展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对城市4区15家在建项目的工地食堂进行抽查,责令3家5个工地食堂停止餐饮服务活动,对其他存在问题的食堂限期整改,并召集城区全部的工地食堂开会通报督查情况和部署落实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的各项措施。六是开展“水上餐饮”取缔行动。37次责令13条渔船停止餐饮服务活动,收缴其餐饮用具、餐桌餐椅,并责令立即驶离。七是圆满完成14个、234天人次的“两节”、“两会”和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交办的重大会议、重大接待活动、重大聚餐的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均未出现卫生问题。(吴喜凤)
  【传染病防治监督取得新突破】 一是开展疫情管理、传染病救治的预检分诊和转诊的监督,检查疾控机构和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等共计61家,对发现存有不规范行为的6家机构责令其整改。二是深入开展血液透析、消毒隔离和院感管理的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院和个体诊所674家,对存有违法行为的20家医疗机构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全面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的专项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94家,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存有违法违规现象的20家医疗机构进行立案查处。截至2010年底,全市签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的医疗机构达566家。
  (吴喜凤)
  【医疗监督成效显著】 对各县市区进行无证非法行医情况的暗访摸排,共取缔无证非法诊所57家。检查开设妇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130家,与计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查处1起鉴别胎儿性别并实施中期引产术的违法行为,罚款3.09万元。开展口腔医疗机构执法检查,共检查62家口腔诊所,对60家下达整改意见,对9家违规的诊所进行立案查处。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媒体广告的监测,共监测9家医院发布医疗广告56条,对6家发布违规广告同时涉及医疗执业违法行为的医院给予了行政处罚。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对市区10家生活美容店组织专项检查,对7家美容店下达责令整改的意见,对4家实施行政处罚。大力开展民营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对全市37家民营医院执业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对11家民营医院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予以立案查处,经过3个多月的治理,民营医院的执业行为得到较大转变。(吴喜凤)
  【职业卫生监督稳步推进】 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召开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各用人单位签订职业病防治责任状。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发放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先后对全市20余家企业的5000多名中层管理人员、一线劳动者分期分批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座。全面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掌握了全市1050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用人单位的本底情况。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专项整治和新、改、扩建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等专项行动,全年共监督检查用人单位223家,其中警告、责令改正65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3起。通过监督检查,有力地促进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吴喜凤)
  【全面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一是继续深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每年分2次复核评审分别公示的既定方法,对全市2454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量化分级,其中A级59家、B级361家、C级2034家。二是开展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共监督检查各类公共场所单位331家,其中住宿场所107家,美容美发场所114家,沐浴场所53家,文化娱乐休闲相关场所57家。三是开展游泳场所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15家人工游泳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市直管10家、县(区)5家,评出A级4家,B级6家,C级5家。抽样检测游泳池水和浸脚消毒池水样各65份,有12家游泳场所监测项目全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吴喜凤)
  【积极探索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深化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年全市有2454家各类公共场所,1025家医疗机构,125家生活饮用水单位,11家消毒服务机构,5078家餐饮服务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二是实施“五小”行业月度考评。根据《株洲市城市管理考核评比办法》,将“五小行业”考评纳入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月度考评,每月1次暗检和明检,对于综合排名第一的给予奖励。天元区获7次第一,荷塘区获3次第一,芦淞区获2次第一。通过实行“五小”行业考评,极大地激发了各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力地促进了五小行业卫生水平跨上新台阶。三是创建“五小”行业精品示范街。要求各县市区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五小”行业精品示范街,每年不少于2条。截至12月底,城区创建8条“五小”行业精品示范街。
  (吴喜凤)
  疾病预防控制
  【概况】 2010年,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一类疫苗、二类疫苗统筹管理,主渠道供应,巩固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成果,成功预防了各类疫苗针对性传染病;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助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顺利完成了乙肝查漏补种等国家重点专项工作;以“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为抓手,加强科研、培训及引智工作,成功对接国家疾控中心现场流行病学项目的人员培训,获得了国家级慢病综合示范区项目,并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合作开展业务培训项目;以强化免疫为手段,全面开展消除麻疹工作并保持无脊灰状态;以甲流防控为突破口,再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防控及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以防治一体化的思路,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以联防联控,多部门合作的办法,加强对性病、艾滋病、地方病的有效防控;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手段,推进慢病防治工作;在全省绩效考核中分数列居第一。
  (王群英)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召开】 4月2日,株洲市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在市卫生局隆重召开,来自全市百余名疾控工作者参加会议。市卫生局局长邓多福和分管局长姚智辉传达了国家、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10年疾控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湖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李树民参加会议并对免疫规划、绩效考核、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中心主任龙术国总结2009年全市疾控工作,并对2010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对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红旗单位、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王群英)
  【开展“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根据卫生部和卫生厅的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辖区内疾控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开展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据统计,共印制并下发宣传单50000份、制作宣传板报2块、宣传横幅3条,图文频道滚动播出宣传核心信息1周,联系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株洲法制频道、公共频道、交通频道、《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报共7家媒体记者召开专题信息通报会,市疾控中心主任龙术国就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预防接种重要性等核心信息发表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立彬、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浩、市政协副主席申玉华、市卫生局局长邓多福等领导亲临芦淞区儿童福利院为儿童喂服糖丸,并到城市4区各宣传点进行了视察。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报道,组织专业人员在城镇繁华地段,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开展宣传,使预防接种知识家喻户晓。据统计,全市共出动宣传车33台,下发宣传画(单)、健教读本、主题海报等89830份,展出宣传板报66块,悬挂宣传日主题横幅461条,悬挂标语164条,接待咨询人员近万余人,电视播报59场次,滚动图文16天,报纸1篇,网络报道1篇,查漏补种3000余人次,知识讲座1期。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的开展,为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群英)
  【“院士株洲行”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4月26~27日,应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府之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文华教授和北京大学于常海教授到株洲市进行为期2天的指导。
  4月26日下午,曾光教授一行到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业务科室进行考察,并听取了中心情况汇报。会上,各位专家肯定了中心的工作成绩,并就现场考察与汇报情况提出建议。
  4月27日上午,“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流行病、病毒检测和慢病项目学术讲座在华天大酒店举行,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和市政协副主席段桂生主持。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立冬、流行病学科科长胡世雄和慢病科科长李光春、市卫生局相关领导及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共计169人参加讲座。下午的总结大会上,曾光教授承诺免费接受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一名符合条件的优秀专业人员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赵教授代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于教授代表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于常海实验室分别与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订技术支持协议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于常海实验室将为株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平台,为株洲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慢病防控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群英)
  【加强全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 3月份以来,株洲市手足口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组织。3月11日,株洲市疾控中心下发(株疾控〔2010〕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提出了技术措施与工作要求。4月29日,株洲市卫生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成立株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救治专家组,设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家定点救治医院,制定手足口病诊疗流程和医疗机构采送样流程。同时,市疾控中心成立由二级以上医院分管院长和疾控中心一把手负责的2个领导小组。二是召开专题会议和开展知识培训。4月13日,召开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会议和培训,对全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强化培训,加大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要求医疗机构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托幼机构落实晨检制度。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组织对辖区社区、乡镇卫生防疫专干和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4月29日,市卫生局组织5县市区卫生局分管股长、疾控中心分管副主任和流病科科长及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科科长召开株洲市手足口病防控与医疗救治工作紧急会议,通报了全市手足口病疫情,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5月6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市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市卫生局医政科组织医疗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进行了多次培训。三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及灾后卫生防病常识。印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至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四是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工作。各县市区高度关注疫情监测、报告,始终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警觉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坚持日报告制和零报告制,加大疫情监测工作和疫情网络巡查力度,做到每小时1次,做到全天24小时不断网上巡查疫情,并定期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疫情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和处理疫情。五是加强监督与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月19~29日,市卫生局组织市疾控中心开展对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疾控机构专项督导并进行了通报。各县市区均按要求开展全面的督导工作,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六是及时处理暴发疫情,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指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并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儿园的晨检、消毒等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确保了全市无暴发疫情发生。(王群英)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正式启动】 根据201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湖南省卫生厅、质监局、食药局等6厅局联合发文通知精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落户株洲,市疾控中心作为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承担株洲监测工作。5月20日,株洲市卫生局召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议,株洲市正式启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内容包括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三大类,分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湖南省本次共10个监测点,包括5个地市和5个县,株洲市为10个监测点之一,涉及全市共39类食品、142个检测项目和黄酒加工过程。(王群英)
  【株洲首次开展大型男男同性恋艾滋病干预活动】 8月21日晚,在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举办“八月桂花香MSM人群联谊活动”,这是株洲市开展首次大型男男同性恋艾滋病干预活动,近100名男男同性恋者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株洲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干预平台的正式建立,为株洲市今后男男同性恋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奠定了基础。2010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市广泛招募男男同性恋干预工作志愿者,通过专业培训后,将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艾滋病防病意识,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王群英)
  【灾后防病工作】 5月以来,受连续降雨影响,株洲市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防病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部署防控工作。为组织开展好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城市4区政府、卫生局等相关人员58人在市疾控中心主任龙术国的带领下,于6月26日深入受灾较重的石峰区、云龙新区了解灾情,分析影响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因素,指导受灾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单位及时对受灾地区进行了评估、登记、消毒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确保此次灾后无大疫。
  (王群英)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培厚一行到株洲考察伤害预防工作】 7月6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培厚、慢病科科长李光春一行到株洲市芦淞区“全国伤害监测”城市点考察工作开展情况。
  自2006年伤害监测工作在株洲市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报告伤害监测卡44345张,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篇,依托项目平台成功引进医学硕士1名主要负责该项工作。在做好伤害监测工作的同时,积极成立青年科研小组,利用伤害监测数据申报并成功获批2008年芦淞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全省首次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伤害干预项目。采取“改善室内外环境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为手段、身心健康检查为重点、鼓励适当锻炼为导向”的综合干预手段,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株洲市主流媒体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工作经验公开发表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副主任陈培厚对芦淞区伤害预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提出在继续做好伤害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将伤害干预科研项目做成湖南慢病防控工作的特色品牌。(王群英)
  【顺利开展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9月11日,全市麻疹强化免疫全面启动。为保证8月龄至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安全,各县市区召开消除麻疹工作会议,制订强化免疫活动方案,本着科学布点,合理配备力量的原则,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托幼机构设置162个固定接种点和1738个临时接种点以及92个巡回接种点,市、县疾控中心对5159名接种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市卫生局与各县市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各县市区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层层签订麻疹强化免疫行动责任书,确保做到领导、投入、摸底、培训、异常反应处理、督查“六到位”。并实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进展日报告制度。积极完善疫情处置队伍,启动县级麻疹实验室,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有效接种、安全接种。9月11日安全接种22699人。截至9月20日,全市所有8月龄到4岁,即2005年10月1号~2009年12月31号出生的20万余儿童,凡是没有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都免费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并且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目标人群接种率达95%以上。9月13~14日,卫生部第七督导组一行4人到株洲市现场查看市疾控中心、天元区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荷塘区月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醴陵疾控中心、醴陵泗汾卫生院、醴陵南区艺术幼儿园6家单位,对全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王群英)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株洲年鉴 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10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浩
责任者
邱林
责任者
张胜珠
责任者
黄莉
责任者
易建芬
责任者
杨胜苏
责任者
易建芬
责任者
刘静
责任者
魏伟
责任者
吴喜凤
责任者
王群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