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597
颗粒名称: 医疗卫生·体育
分类号: R199;G812.7
页数: 16
页码: 309-324
摘要: 本文记录了株洲市包括卫生、知名及特色医院、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医疗卫生 体育 株洲市

内容

卫生
  【概况】 2010年,株洲市卫生系统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卫生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立医院改革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第五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市一医院、市三三一医院获“2010年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称号;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到株洲视察,对株洲市卫生工作及公立医院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网、新华网、《健康报》、《中国卫生》等媒体多次宣传推介株洲市医改典型经验。
  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59家。其中,医院6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3家,乡镇卫生院113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91个,采供血机构1家,妇幼保健院(所站)10家,专科疾病防治所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9个。全市卫生工作人员总数22835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8人、拥有执业医师2.0人、拥有执业护士1.8人、拥有病床数4.2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人群健康的三大指标明显改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75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8.17/10万和9.73‰,为全省最低水平。(欧阳浩)
  【城乡就医条件有新改善】 2010年,市直医院建设全面推进,投资近9亿元的市中心医院建设稳步推进,主体外装饰工程基本完成,设备安装、配套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市二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人民医院住院楼、市三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大楼开工建设。农村和社区卫生建设项目全面实施,2所县级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4所中心卫生院、23所村卫生室项目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设备配套全面覆盖,争取国家设备配套项目为全市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2所卫生院、1807个村卫生室配备价值2405万元的医疗设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设备条件明显改善。(欧阳浩)
  【市民基本医疗保障有新提高】 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2010年,在株洲县和城市4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145万人。新定市级基本药物88种,基本药物总品种达395种。与2009年相比,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次均门诊费用下降42%、次均住院费用下降31.5%。
  公卫服务项目全面落实。一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建立城镇人口健康档案80.87万份,建档率42%,农村人口健康档案62.4万份,建档率32.8%;大力规范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42.2%、48.8%、57.7%、97.5%、74.5%,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要求。二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2.38万人次,补助金额1262万元;为3.89万名农村孕妇孕期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为4048名农村妇女开展了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为8~15岁人群补种乙肝疫苗47.36万剂次;孕产妇HIV检测率达88.07%,开展4例艾滋病母婴阻断;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3600例,全面完成国家任务。
  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参合农民261.3万人,筹集新农合资金3.6亿元(人均筹资14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20元),参合率为95.34%,新农合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率达到63.2%,最高支付额度提高到6万元。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全面推广,住院费用在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即付即补”。
  (欧阳浩)
  【公立医院改革有新进展】 2010年,株洲市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一是设计改革政策框架。制订《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株洲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年行动计划》、《株洲市公立医院改革三年攻坚计划》、《株洲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搭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框架。二是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出台三级医院对口支援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对口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政策,通过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和纵向联合,构建“首诊在社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三是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出台《株洲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成立由司法牵头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中心,实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四是优化医院内部运行。以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实施“351”人才行动计划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三三一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恺德微创心血管专科医院晋升为三级专科医院。积极推进门诊病历“一本通”、电子病历、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临床路径试点,41个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平均住院费用下降7.2%、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从46%下降至36.8%。(欧阳浩)
  【公共卫生安全有新加强】 重大疾病防控有力。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全年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7.2%,免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27.13万人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18.56万人次。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认真抓好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霍乱、甲型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抢救工作,全市连续8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妇幼卫生被评为全省先进。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
  执法监督更趋规范。以餐饮安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学校托幼机构及周边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和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全年公共场所没有发生健康危害事故,全市连续8年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执业准入、医疗技术准入审批和实施手术权限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医疗安全和临床用血管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卫生行政许可全面提速,实行“一个门受理,一条龙服务”,全年办理各类卫生许可2654件。认真执行行政处罚“三分离、两集中”制度,服务对象对卫生执法行为满意率达94.6%。
  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市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电话接警35691个,调度救援13526次,出警率100%。认真做好攸县大同桥倒塌、京珠高速重大车祸、清水水泥厂设备倒塌等9起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处置工作,圆满完成省市安排的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51起。(欧阳浩)
  【人才队伍建设有新成果】 2010年,株洲市卫生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55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000余名。承办“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卫生项目工作,顺利实现公立医院改革、肝病研究所、骨肿瘤、流行病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病毒检测等“四大项目”对接。选派8名医疗骨干赴德国培训,22名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及管理人员赴香港培训,10名科技特派员到炎陵、茶陵、攸县工作。申报省市科研立项27项、国家专利2项,推荐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2名。
  (欧阳浩)
  【政风行风建设有新面貌】 2010年,株洲市卫生局组织系统37名重点岗位人员参观醴陵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严厉查处收受回扣、乱检查、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年县以上非营利性医院100%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药品参加集中招标采购达100%,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成交总额4.1亿元,让利老百姓3000万元。建立健全行风建设分级负责工作机制,在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一比二看争三先”作风建设主题竞赛活动,以及“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纠纷、党员身边无投诉”的“三无”主题活动,表彰了卫生系统医生、护士、药师、医德标兵4个“十佳”,选树“党员示范窗口”46个,“党员示范岗”522个。认真开展民营医院规范执业行为和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大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组织“院长看病体验日”活动,建立卫生行风短信平台,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强窗口行业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实现了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和医疗费用下降的“三升一降”目标。
  (欧阳浩)
  爱国卫生工作
  【概况】 2010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在城区以全面巩固创卫成果为重点,在农村以改厕为突破口,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爱卫工作方式有新举措。严格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全年爱卫工作纳入到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及主要职能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根据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重新修订《株洲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委员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爱卫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爱国卫生工作联席会,及时研究分析、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力推进了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完善检查监督和考评机制。制定出台《株洲市城市爱国卫生工作考评方案》,采取“周暗访、月通报、季评比”的方式,坚持暗访与明检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对城区爱卫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加大了城市爱国卫生工作日常监管力度;全面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统筹城乡、协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攸县开展的“洁净攸州大行动”,多次得到省爱卫办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卫生创建活动有新突破。一是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围绕“目标提高、标准提升、发展提速”的总体要求,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下大力气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巩固提高工作。“四创四化”纵深推进,全年新增绿地面积481公顷,提质改造道路路面及人行道66条,亮化小街小巷33条,美化建筑物88栋,改造地下管网96处、老旧小区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6项创建指标,有21项达标。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一举成功。全市连续8年无重大甲、乙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城市提质战果显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二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得以彰显。全市卫生创建活动向县市农村不断延伸:炎陵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暗访和考核验收,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成为株洲市首个“国家卫生县城”;茶陵县积极准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醴陵市、攸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工作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考核验收。三是全年共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10个、市级文明卫生单位10个,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村8个。为确保创建质量,市爱卫办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监督,组织对全市2009年前命名的376家省市级文明卫生单位、26个省市级卫生村进行全面复查。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工作交流与学习。受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的委托,对上海、北京、云南及娄底、怀化等16个省内外地市的创卫活动进行暗访检查和业务指导,全年共接待鄂尔多斯市、贵阳市、三亚市等20多个省内外学习团队。
  农村改厕工作有新成效。2010年全市申报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任务11400户,争取资金456万元。为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项目县区加强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级级抓落实。在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上狠下工夫,共发放改厕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举办不同类型培训班24期,培训业务人员400多人次,对80个项目村进行500余人次的现场技术指导。年内全面完成改厕项目任务,所有工程符合标准,通过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组织的验收。
  除害达标成果有新发展。认真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统一除“四害”活动。积极推进除四害市场化运作,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市场化运作领域,继城市4区、攸县、炎陵县之后,醴陵市也将公共区域除四害工作纳入市场化管理,全市除四害工作正逐步走入科学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扎实、措施到位,城区“四害”密度基本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株洲市灭鼠达标工作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复查考核,继续保持“灭鼠先进市”的荣誉。
  健康教育工作有新起色。组织开展“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株洲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媒单位,均开设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专栏和专题节目。并在《株洲卫生》报开辟“爱卫工作园地”专栏,全年共编辑10期专版,撰写文章80余篇,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全市城区所有社区、医院、机关、企业、学校、公共场所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向广大群众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卫生防病知识教育;在卫生医疗单位全面开展禁烟工作。举办全省第一期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培训班,共创建无烟单位8个。5月,株洲市代表湖南省接受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2005~2010年》实施情况督导评估,评估组对株洲市近5年的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邱林)
  【株洲市获国家卫生城市授牌】 2月26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授牌暨“三大战役”动员会在市政府礼堂召开。受全国爱卫会委托,副省长郭开朗将“国家卫生城市”的牌匾授予市爱卫会主任、市长王群。会上,市委书记陈君文、市长王群就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爱卫会副主任、副市长李异建以“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努力推动株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题,对株洲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大会表彰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省卫生厅副厅长林安弟、省爱卫办副主任郑卿等领导出席会议。(张胜珠)
  【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会议】 2010年,3月11日,市爱卫会召开全市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市爱卫办主任刘续跃就2009年全市爱卫工作作全面总结,并对2010年全市爱卫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议对2009年度爱卫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先进集体和个人及省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卫生村进行了表彰授牌;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负责人向市政府递交了2010年爱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市爱卫会副主任、副市长李异建作题为“巩固创卫成果,服务三大战役,全力推动爱卫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段晓茅主持,市人大副主任盛佑生、市政府副市长李异建、市政协副主席段桂生、市委副秘书长朱振湘、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负责人、县(市)区政府分管爱卫工作的领导、爱卫办主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及受表彰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张胜珠)
  【世界卫生日活动】4月11日,株洲市举行世界卫生日大型宣传活动,就“在城市化进程中维护公众健康”这一主题进行大力宣传。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向世界卫生组织、全国爱卫会作出承诺,并亲笔签署倡议书。市爱卫办组织在城区4大广场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共展出健康教育板报200余块,设咨询、义诊台35处,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黄莉)
  【城区爱卫工作首次考评结果揭晓】 为了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创卫成果,4月21~22日,市爱卫办组织有关专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各区的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与二次供水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病媒生物防制的达标情况进行现场考评。通过专家现场考评,并结合每月爱卫工作督查综合排名,天元区获第一名。
  (易建芬)
  【株洲市举行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5月31日是第23个世界无烟日,市爱卫办、市健教所在城区开展大规模的世界无烟日专题宣传活动。城市4区围绕“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这一主题,选择医院、学校、社区及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等28个宣传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活动,共展出宣传板报79块,设控烟宣传咨询台和义诊台30处,发放控烟宣传资料12000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市民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杨胜苏)
  【株洲市通过“灭鼠先进城市”复查】 8月21日,株洲市顺利通过“灭鼠先进城市”复查,保留了“灭鼠先进城市”的称号。湖南省爱卫会灭鼠先进城市复查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在株洲检查,并对此进行了通报,对株洲市取得灭鼠先进城市后,继续狠抓巩固工作,将城区鼠密度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给予肯定。
  (易建芬)
  【省爱卫办对市农村改厕项目进行验收】 10月18~22日,省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株洲市农村改厕项目进行督查验收。此次督查验收抽查了炎陵县霞阳镇草坪村、茶陵县潞水镇庙坪村等11个项目村,每个村抽查改厕农户20家,并进行了逐一登记。通过督查验收,专家组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市县两级爱卫办能抓住重点,解决改厕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坚持统一原则,确保改厕质量,较好地完成了11400户的改厕项目任务。
  (张胜珠)
  【重大荣誉】 2010年,株洲市财政局等10家单位被授予“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称号;株洲市行业办公室等10家单位被授予“市级文明卫生单位”称号;茶陵县湖口镇小潭村、荷塘区仙庾镇仙庾村被授予“省级卫生村”称号;天元区群丰镇石塘村、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白马村、醴陵市孙家湾乡孙家湾村、醴陵市孙家湾乡龙虎湾村、攸县新市镇新中村、攸县菜花坪镇谭桥村、茶陵县枣市镇洞头村、茶陵县腰陂镇东山村等8个村被授予“株洲市卫生村”称号。(张胜珠)
  红十字会工作
  【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工作】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株洲市红十字会启动救灾应急预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倡议开展募捐救灾活动,全市共计募集现金4015472.74元;17日,由爱心企业代表、制水技术人员、红十字工作者及志愿者共13人组成的爱心小分队赴玉树灾区一线开展紧急救援:查找ERU制水的水源点和应急供水设备安装地,慰问伤亡严重的玉树县第三完小,平整应急供水基地及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在灾区极为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克服高海拔、低气压、沙尘暴带来的困难,连续工作32天,为灾民生产纯净用水800多吨,实现中国红十字会供水的三大突破。前线救援活动得到了玉树州委、国家红十字会、湖南省政府、省红十字会的高度赞誉;募捐资金工作通过省审计厅的审核,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市红十字会前往灾区了解灾情、开展救助,全市共募集资金57934.1元。
  (刘静)
  【四川汶川重建援助工作】 2010年,株洲市红十字会把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援建项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援建理县杂谷脑镇玛瑙村公共基础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全市31户爱心家庭对四川理县贫困家庭支付2000元/年/户爱心款连续2年发放到位;8月理县遭受特大暴雨,造成塔斯、日京村基础设施及农房损毁,市红十字会紧急募集10万元资金用于恢复基础设施的重建。11月24日,市红十字会爱心小分队在理县举行泥石流灾害捐款仪式和援建玛瑙村坎木官组基础设施竣工典礼。
  (刘静)
  【暴雨洪涝救灾工作】 5月上旬,株洲部分地区强降暴雨,市红十字会组队深入攸县、醴陵受灾地区,实地察看灾情,调配棉被、消毒药品等62000元救援物资发放;6月下旬,市红十字会执委会成员到炎陵、茶陵灾情较为严重的村镇,在炎陵县三河镇太和村举行物资发放仪式,共计发放物资20万余元。
  (刘静)
  【社会救助工作】 连续17年开展的博爱送万家活动,向炎陵县35位麻风病患者、株洲县太湖乡敬老院37位孤寡老人现场慰问,对5县4区贫困群众累计发放物资价值73953元,慰问资金82400元;救助大病患儿29人共计32400元;救助炎陵贫困学生50人计50000元;支援西南旱灾及全市爱心募集72108元;向炎陵县龙渣乡民族学校发放校服、表演服1215件,价值136100元;金秋助学16名高考学生50000元;向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争取到50万元的炎陵县中村长江博爱民族学校建设项目;开展“光明行动在株洲”免费救治贫困白内障患者活动,3年计划免费救治300例,年内已救治18人。
  (刘静)
  【红十字志愿者工作】 5月2~3日,为支持环保和公益,近800名志愿者进行为期2天的徒步行走,共募集到助学款3.3万元,用于萤火虫公益助学行动,资助株洲市及周边4县的贫困学童。年内,在芦淞区教育青少年绿色营地、市十六中、市妇联爱心屋、湖南工业大学举办逃生避险应急知识救护培训,向1718余名学生和居民详细讲解了溺水、触电、煤气中毒、食物中毒、地震防范等应急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广泛开展红十字医疗义诊、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深入社区、厂矿、乡镇发放《公众应急手册》、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2万余份,派发5000余元的家庭急救药品,社会服务369人次。
  (刘静)【重大荣誉】 2010年,株洲市红十字会获“全省2010年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市直机关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刘静)
  血站工作
  【概况】 2010年,全市招募无偿献血者31672人次,其中招募全血献血者30898人次,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774人次;采集血液总量52790.2单位,其中,采集全血51961.7单位,采集机采血小板828.5单位。全年临床供血总量115935.75单位,其中,供应全血12单位,供应红细胞制品48810单位,供应机采血小板816单位。医疗机构成分血使用率达99.99%。全市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连续12年实现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在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的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总结表彰大会上,株洲市获“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光荣称号,株洲日报社获“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光荣称号,全市109名无偿献血者获“2008~2009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血奖金奖”。这是株洲市第5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魏伟)
  【2008~2009年度株洲市无偿献血总结表彰举行】 12月30日,株洲市2008~2009年度无偿献血总结表彰暨首届十佳无偿献血志愿者颁奖典礼在环洲歌剧院举行。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阳卫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立彬,副市长张国浩,市政协副主席段桂生,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曾凡国,省卫生厅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田宗之,以及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献血办等领导出席典礼。在颁奖典礼上,表彰了24个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1个无偿献血先进县(炎陵县)、32个无偿献血先进单位、109名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个人)、75名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个人)、193名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个人)、1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蒋旭胜)及李森虎、肖力杨、周海、元国芳、刘俊杰、冯俭、李林辉、田颖、杨军、萧仲晟10名十佳无偿献血志愿者。
  (魏伟)
  【第三届“我为祖国献热血”活动】 10月1日,第三届“我为祖国献热血”暨无偿献血志愿者群英会在平和堂商场隆重举行。市卫生局领导、市献血办领导与500多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参加活动。同时,株洲市中心血站再次聘请湖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靓担任株洲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魏伟)
  卫生执法监督
  【概况】 2010年,株洲市卫生执法监督处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实现全市餐饮消费环节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公共场所无卫生危害性侵权事件、职业放射场所无卫生伤害性侵权事件发生。全年办理各类卫生许可702件,其中餐饮76件,公共场所6件,医疗执业562件,放射卫生58件;监督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462户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353份,实施行政处罚175起,处理投诉举报38起,满意率95%以上。12月,市卫生执法监督处获由方圆标志认证集团颁发的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全省首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卫生监督部门。(吴喜凤)
  【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试点】 2010年,市卫生执法监督处在全市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试点,对学校教学建筑、生活设施、教学卫生、卫生保健室配备、学生饮食、饮水以及公共场所传染病管理等多项卫生指标的监督监测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卫生保健的真实状态和总体达标程度。全年共对51家中小学校开展了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其中市本级9家,县区级42家。通过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制度,全市学校卫生的工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吴喜凤)
  【餐饮卫生保障有力】 一是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执法行动,对市直管和城区范围的329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抽查,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二是组织开展全市餐饮经营单位食用油专项整治执法行动,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单位12718家次,未发现“地沟油”、“潲水油”流向餐桌。三是组织开展全市餐饮服务安全专项整顿行动,检查餐饮服务单位5975家,责令1293家“问题”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整改,取缔餐饮无证经营单位92家,立案处罚377家、罚款370900元,没收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415公斤,不合格的一次性筷子100包。四是组织开展全市“农家乐”餐饮服务安全专项整顿行动,整顿规范“农家乐”217家,监督覆盖率95%以上,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0余起,罚款50余家,累计金额18万元。五是组织开展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对城市4区15家在建项目的工地食堂进行抽查,责令3家5个工地食堂停止餐饮服务活动,对其他存在问题的食堂限期整改,并召集城区全部的工地食堂开会通报督查情况和部署落实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的各项措施。六是开展“水上餐饮”取缔行动。37次责令13条渔船停止餐饮服务活动,收缴其餐饮用具、餐桌餐椅,并责令立即驶离。七是圆满完成14个、234天人次的“两节”、“两会”和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交办的重大会议、重大接待活动、重大聚餐的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均未出现卫生问题。(吴喜凤)
  【传染病防治监督取得新突破】 一是开展疫情管理、传染病救治的预检分诊和转诊的监督,检查疾控机构和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等共计61家,对发现存有不规范行为的6家机构责令其整改。二是深入开展血液透析、消毒隔离和院感管理的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院和个体诊所674家,对存有违法行为的20家医疗机构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全面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的专项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94家,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存有违法违规现象的20家医疗机构进行立案查处。截至2010年底,全市签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的医疗机构达566家。
  (吴喜凤)
  【医疗监督成效显著】 对各县市区进行无证非法行医情况的暗访摸排,共取缔无证非法诊所57家。检查开设妇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130家,与计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查处1起鉴别胎儿性别并实施中期引产术的违法行为,罚款3.09万元。开展口腔医疗机构执法检查,共检查62家口腔诊所,对60家下达整改意见,对9家违规的诊所进行立案查处。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媒体广告的监测,共监测9家医院发布医疗广告56条,对6家发布违规广告同时涉及医疗执业违法行为的医院给予了行政处罚。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对市区10家生活美容店组织专项检查,对7家美容店下达责令整改的意见,对4家实施行政处罚。大力开展民营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对全市37家民营医院执业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对11家民营医院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予以立案查处,经过3个多月的治理,民营医院的执业行为得到较大转变。(吴喜凤)
  【职业卫生监督稳步推进】 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召开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各用人单位签订职业病防治责任状。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发放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先后对全市20余家企业的5000多名中层管理人员、一线劳动者分期分批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座。全面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掌握了全市1050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用人单位的本底情况。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专项整治和新、改、扩建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等专项行动,全年共监督检查用人单位223家,其中警告、责令改正65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3起。通过监督检查,有力地促进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吴喜凤)
  【全面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一是继续深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每年分2次复核评审分别公示的既定方法,对全市2454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量化分级,其中A级59家、B级361家、C级2034家。二是开展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共监督检查各类公共场所单位331家,其中住宿场所107家,美容美发场所114家,沐浴场所53家,文化娱乐休闲相关场所57家。三是开展游泳场所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15家人工游泳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市直管10家、县(区)5家,评出A级4家,B级6家,C级5家。抽样检测游泳池水和浸脚消毒池水样各65份,有12家游泳场所监测项目全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吴喜凤)
  【积极探索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深化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年全市有2454家各类公共场所,1025家医疗机构,125家生活饮用水单位,11家消毒服务机构,5078家餐饮服务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二是实施“五小”行业月度考评。根据《株洲市城市管理考核评比办法》,将“五小行业”考评纳入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月度考评,每月1次暗检和明检,对于综合排名第一的给予奖励。天元区获7次第一,荷塘区获3次第一,芦淞区获2次第一。通过实行“五小”行业考评,极大地激发了各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力地促进了五小行业卫生水平跨上新台阶。三是创建“五小”行业精品示范街。要求各县市区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五小”行业精品示范街,每年不少于2条。截至12月底,城区创建8条“五小”行业精品示范街。
  (吴喜凤)
  疾病预防控制
  【概况】 2010年,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一类疫苗、二类疫苗统筹管理,主渠道供应,巩固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成果,成功预防了各类疫苗针对性传染病;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助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顺利完成了乙肝查漏补种等国家重点专项工作;以“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为抓手,加强科研、培训及引智工作,成功对接国家疾控中心现场流行病学项目的人员培训,获得了国家级慢病综合示范区项目,并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合作开展业务培训项目;以强化免疫为手段,全面开展消除麻疹工作并保持无脊灰状态;以甲流防控为突破口,再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防控及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以防治一体化的思路,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以联防联控,多部门合作的办法,加强对性病、艾滋病、地方病的有效防控;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手段,推进慢病防治工作;在全省绩效考核中分数列居第一。
  (王群英)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召开】 4月2日,株洲市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在市卫生局隆重召开,来自全市百余名疾控工作者参加会议。市卫生局局长邓多福和分管局长姚智辉传达了国家、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并对2010年疾控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湖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李树民参加会议并对免疫规划、绩效考核、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中心主任龙术国总结2009年全市疾控工作,并对2010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对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红旗单位、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王群英)
  【开展“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根据卫生部和卫生厅的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辖区内疾控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开展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据统计,共印制并下发宣传单50000份、制作宣传板报2块、宣传横幅3条,图文频道滚动播出宣传核心信息1周,联系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株洲法制频道、公共频道、交通频道、《株洲日报》、《株洲晚报》报共7家媒体记者召开专题信息通报会,市疾控中心主任龙术国就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预防接种重要性等核心信息发表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立彬、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浩、市政协副主席申玉华、市卫生局局长邓多福等领导亲临芦淞区儿童福利院为儿童喂服糖丸,并到城市4区各宣传点进行了视察。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报道,组织专业人员在城镇繁华地段,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开展宣传,使预防接种知识家喻户晓。据统计,全市共出动宣传车33台,下发宣传画(单)、健教读本、主题海报等89830份,展出宣传板报66块,悬挂宣传日主题横幅461条,悬挂标语164条,接待咨询人员近万余人,电视播报59场次,滚动图文16天,报纸1篇,网络报道1篇,查漏补种3000余人次,知识讲座1期。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的开展,为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群英)
  【“院士株洲行”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4月26~27日,应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府之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文华教授和北京大学于常海教授到株洲市进行为期2天的指导。
  4月26日下午,曾光教授一行到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业务科室进行考察,并听取了中心情况汇报。会上,各位专家肯定了中心的工作成绩,并就现场考察与汇报情况提出建议。
  4月27日上午,“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流行病、病毒检测和慢病项目学术讲座在华天大酒店举行,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和市政协副主席段桂生主持。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立冬、流行病学科科长胡世雄和慢病科科长李光春、市卫生局相关领导及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共计169人参加讲座。下午的总结大会上,曾光教授承诺免费接受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一名符合条件的优秀专业人员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赵教授代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于教授代表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于常海实验室分别与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订技术支持协议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于常海实验室将为株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平台,为株洲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慢病防控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群英)
  【加强全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 3月份以来,株洲市手足口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组织。3月11日,株洲市疾控中心下发(株疾控〔2010〕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手足口病监测与防控提出了技术措施与工作要求。4月29日,株洲市卫生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成立株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救治专家组,设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家定点救治医院,制定手足口病诊疗流程和医疗机构采送样流程。同时,市疾控中心成立由二级以上医院分管院长和疾控中心一把手负责的2个领导小组。二是召开专题会议和开展知识培训。4月13日,召开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会议和培训,对全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强化培训,加大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要求医疗机构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托幼机构落实晨检制度。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组织对辖区社区、乡镇卫生防疫专干和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4月29日,市卫生局组织5县市区卫生局分管股长、疾控中心分管副主任和流病科科长及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科科长召开株洲市手足口病防控与医疗救治工作紧急会议,通报了全市手足口病疫情,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5月6日,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市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市卫生局医政科组织医疗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进行了多次培训。三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及灾后卫生防病常识。印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至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四是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工作。各县市区高度关注疫情监测、报告,始终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警觉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坚持日报告制和零报告制,加大疫情监测工作和疫情网络巡查力度,做到每小时1次,做到全天24小时不断网上巡查疫情,并定期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疫情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和处理疫情。五是加强监督与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月19~29日,市卫生局组织市疾控中心开展对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疾控机构专项督导并进行了通报。各县市区均按要求开展全面的督导工作,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六是及时处理暴发疫情,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指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并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儿园的晨检、消毒等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确保了全市无暴发疫情发生。(王群英)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正式启动】 根据201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湖南省卫生厅、质监局、食药局等6厅局联合发文通知精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落户株洲,市疾控中心作为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承担株洲监测工作。5月20日,株洲市卫生局召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议,株洲市正式启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内容包括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三大类,分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湖南省本次共10个监测点,包括5个地市和5个县,株洲市为10个监测点之一,涉及全市共39类食品、142个检测项目和黄酒加工过程。(王群英)
  【株洲首次开展大型男男同性恋艾滋病干预活动】 8月21日晚,在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举办“八月桂花香MSM人群联谊活动”,这是株洲市开展首次大型男男同性恋艾滋病干预活动,近100名男男同性恋者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株洲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干预平台的正式建立,为株洲市今后男男同性恋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奠定了基础。2010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市广泛招募男男同性恋干预工作志愿者,通过专业培训后,将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艾滋病防病意识,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王群英)
  【灾后防病工作】 5月以来,受连续降雨影响,株洲市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防病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部署防控工作。为组织开展好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城市4区政府、卫生局等相关人员58人在市疾控中心主任龙术国的带领下,于6月26日深入受灾较重的石峰区、云龙新区了解灾情,分析影响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因素,指导受灾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单位及时对受灾地区进行了评估、登记、消毒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确保此次灾后无大疫。
  (王群英)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培厚一行到株洲考察伤害预防工作】 7月6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培厚、慢病科科长李光春一行到株洲市芦淞区“全国伤害监测”城市点考察工作开展情况。
  自2006年伤害监测工作在株洲市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报告伤害监测卡44345张,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篇,依托项目平台成功引进医学硕士1名主要负责该项工作。在做好伤害监测工作的同时,积极成立青年科研小组,利用伤害监测数据申报并成功获批2008年芦淞区科技计划项目,在全省首次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伤害干预项目。采取“改善室内外环境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为手段、身心健康检查为重点、鼓励适当锻炼为导向”的综合干预手段,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株洲市主流媒体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工作经验公开发表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副主任陈培厚对芦淞区伤害预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提出在继续做好伤害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将伤害干预科研项目做成湖南慢病防控工作的特色品牌。(王群英)
  【顺利开展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9月11日,全市麻疹强化免疫全面启动。为保证8月龄至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安全,各县市区召开消除麻疹工作会议,制订强化免疫活动方案,本着科学布点,合理配备力量的原则,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托幼机构设置162个固定接种点和1738个临时接种点以及92个巡回接种点,市、县疾控中心对5159名接种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市卫生局与各县市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各县市区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层层签订麻疹强化免疫行动责任书,确保做到领导、投入、摸底、培训、异常反应处理、督查“六到位”。并实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进展日报告制度。积极完善疫情处置队伍,启动县级麻疹实验室,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有效接种、安全接种。9月11日安全接种22699人。截至9月20日,全市所有8月龄到4岁,即2005年10月1号~2009年12月31号出生的20万余儿童,凡是没有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都免费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并且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目标人群接种率达95%以上。9月13~14日,卫生部第七督导组一行4人到株洲市现场查看市疾控中心、天元区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荷塘区月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醴陵疾控中心、醴陵泗汾卫生院、醴陵南区艺术幼儿园6家单位,对全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王群英)
  株洲知名及特色医院
  株洲市一医院
  【概况】 2010年,株洲市一医院以重塑医院良好形象为切入点,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大胆干事,拼搏进取,各项工作形势喜人。医院总资产达9.05亿元,在职职工1524人,拥有高级职称249名,医学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107名,中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6名。全年实现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22.93%;收治住院病人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完成手术10770台次,同比增长11.7%;门急诊接诊病人68.52万人次,同比增长7.1%;平均住院日11.4天,同比减少0.9天;日住院病人持续保持在1300人次左右,最高达1452人次,日门急诊病人最高达2769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在经济收入和病人增长的同时,住院病人人均费用、门诊病人费用与上年基本持平。(谢华丽)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010年,医院感染内科成功救治一名病死率接近100%的晚期暴发性肝炎患者,标志着医院肝病治疗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口腔科连续独立完成3台口腔癌根治并同期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大型手术;泌尿外科成功实施首例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肝胆外科顺利实施肝门部胆管癌Ⅳ型(Bismuth分型)根治术;脊柱外科成功为一例T12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病人实施“V”型截骨矫形手术;综合外科成功采用无柄髋关节置换术诊治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神经外科为一颅内出血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双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谢华丽)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2010年,医院加大科研教学工作力度,有2项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课题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9篇。成立肝病研究所,着力开展肝病研究。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韩国圆光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搭建了与国内外顶级医院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截至2010年底,医院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株洲市重点学科2个,特色专科8个,取得突破性进展。承办“院士专家株洲行”活动和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闻玉梅、姚开泰、曾益新、王红阳、付小兵5名院士,李桂源、陈国强、沈中阳、魏来、任红、郭卫、向阳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到医院指导工作,为医院学科发展、人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法国驻华使馆参赞艾维尔·罗妮卡女士、韩国圆光大学附属医院林正湜院长分别率团到医院进行友好访问,寻求合作机会。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等领导到医院进行考察,指导医院发展。
  (谢华丽)
  【医院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2010年,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对老年性白内障、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等8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成效显著。其中,老年性白内障实施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日从9天下降为5.39天,平均费用从4045元下降为2721元。年内将病种扩大至41个,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6个病房试点实行分层管理,将护理服务模式从功能制护理改为“病人包干制”护理,实现护理服务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把时间让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病友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现了医院服务提质。设立“服务天使”。第一时间接待住院病友,解答病友咨询,进行健康宣教,做到:就诊有人引,检查有人陪,入院有人迎,出院有人送,问询有人答,困难有人帮,展示了医院良好的形象。实行科主任综合目标管理。与科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落实科主任“责、权、利”,按照经济增长、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医保费用、赔偿额度、病人满意、医疗指标、工作质量等指标进行考核,对工作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科室主任年终给予1~3万元的重奖。实行大输液集中配送。大输液供货公司由过去8家减少至2家,供货价格下降30%左右,为医院节约采购成本300万元,为病人让利100万元左右,既解决了病人看病贵问题,又压缩了供货公司的利润空间,有效遏制了临床促销不法行径。
  (谢华丽)
  【率先向社会公开承诺】
  在全国大型公立医院中率先向社会郑重承诺:一不接受患者“红包”,二不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回扣”,三不私自收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病人只要举报医生有收受红包、回扣的行为,医院对举报人该次住院的费用全免,切实打造“无红包、无回扣、无提成”医院。承诺公布以来,还没有接到相关举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院医务人员和党员干部拒退红包、回扣、礼金460人次,金额共计23.66万元,退红包的次数、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谢华丽)
  【中心医院建设进度加快】 2010年,中心医院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64亿元,4月通过主体工程验收,正在进行室内精装饰装修工程、室外外墙干挂工程,暖通、消防、电梯安装、污水处理等工程按进度在同步进行,医疗制氧系统、空调冷却塔系统的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医疗专业工程如手术室及ICU医疗洁净系统、医用物流传输系统、医用供气系统及锅炉设备安装等做好进场施工准备。(谢华丽)
  株洲市二医院
  【概况】 株洲市二医院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57亿元;在职职工621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9人,其中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163人。编制床位600张,开设18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拥有螺旋Cr、高能直线加速器、C臂机、数字胃肠机、彩超、腹腔镜、全自动生化仪、系列纤维内窥镜等大中型设备,其中放疗中心配备的瑞典医科达(ELEKTA)高能双光子6档电子线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株洲市设备最先进的肿瘤放疗设备。
  2010年,医院实现总收入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1%;共诊治门、急诊病人79536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收治住院病人12333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1.8%;病人综合满意度达98%。
  狠抓医疗质量。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切入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医疗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全国质量万里行检查,名列湖南省二级甲等医院第二名;株洲市卫生局年终目标考核,获一等奖;感染监测获全国先进单位;疫情报告获湖南省先进单位;肿瘤科、脊柱外科通过株洲市特色专科评审;肿瘤科承担卫生部定点的肺癌、食道癌、宫颈癌3种肿瘤规范化诊疗课题;全市病历书写竞赛,内二科获个人二等奖;全市“三基”知识竞赛,护理部获团体二等奖。传染病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全年诊治手足口病人1253例,其中住院治疗798例;诊治结核病1396人,其中住院治疗890例。承担国家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及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医防合作模式试点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加强医院管理。大胆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率先在株洲市卫生系统推行“执行院长制”;不断探索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绩效工资制,在年初制定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金流量、住院病人数、平均住院费、药品比例等多项指标对临床科室进行综合绩效考核;成立物质采购部,规范物资采购管理;强化医保管理,开通与荷塘区、株洲县、石峰区、云龙新区的新农合直补,同时强化与铁路医保、火电医保、老干医保的联系。
  科研教学成果显著。积极培养人才,2010年,医院引进各类人才31名;选送15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109人参加省内外各类专业培训,举办各类学习培训5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3000人次。强化对中层技术干部的培养。选送3名中层干部到香港培训学习、选送2人到德国培训学习,选送20多名中层干部到省内外参加各类培训。积极鼓励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打造各专业的技术品牌。全年共开展新项目36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检验科的论文荣获株洲市第十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加强临床教师的职业化培训,以教学促进学习,以教学提升质量。通过严格考核,医院有90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长沙医学院的授课老师,300名医护人员,担任南华大学、长沙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高等学校的实习带教老师,出色完成南华大学、长沙医学院等近400名在校大、中专学生的教学任务。
  提高医护质量。从转变服务意识入手,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鼓励科主任走进社区,实行点对点联系,架起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对医院药品实现集中配送,降低采购成本,实行惠民、利民的阳光政策,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活动;开辟“三无”病人绿色通道,为“三无”病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
  加快基础建设。总投资约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3层的门急诊大楼,6月30日完成监理单位的招标,7月28日完成施工单位的招标,8月27日正式开工。
  (李建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概况】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中西医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4883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10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5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8个,临床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7个。有在职职工1151人,其中高级职称105人,中级职称584人,医学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6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西门子3.0T超高场磁共振、东芝64排128层螺旋CT、DR、平板大C、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大型血管造影机、全数字化胃肠机、大型直线加速器、氩氦刀、后装机、四维彩超等设备。
  2010年,医院门诊量32.9万人次,较上年增加28%;出院人数19911人次,较上年增加20.9%;完成手术4465例,较上年增加26.5%;总收入2.2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在2010年厅直单位考核中被评为“年度考核先进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株洲市2010年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第二名。
  加强信息化建设,投资400余万元,对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HIS、LIS、PACS、电子病历、物资管理、体检及病案管理系统运行顺利。完成对凤凰县、炎陵县、桂东县中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派出卫生技术人员50名,捐赠医疗设备价值10万余元。
  2010年,医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引进32名有工作经验、临床技能高、基础理论扎实、团队协作精神强的使用型人才,其中学科带头人9名;加强人才培养,选送7名科主任、15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医疗队伍实力逐年增强。重视专科建设,加强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肝病科,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皮肤科、鼻病科、糖尿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新的国家级重点专科。8月,综合住院楼投入使用;9月,顺利完成部分病区向综合楼的搬迁工作。年内新开设ICU、肝胆外科、心胸外科、新生儿科、产科、皮肤科等11个新的临床科室,建设了现代化的层流手术室,呼吸科、心血管科、血液肿瘤科、老干科、神经内科、肝病科一分为二扩容提质。
  科研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医院共有15项科研课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86篇;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培训班”2期;省重点项目“中医药肿瘤高级研修班”1期,株洲市乡镇卫生院医师培训班4期。
  (张秋云)
  株洲市三医院
  【概况】 株洲市三医院是一所以精神专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医院,系政府举办的归口于株洲市卫生局管理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截至2010年12月31日,医院占地面积37036.01平方米,建筑面积29308.3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669.76万元,净值2669.76万元;在职员工339人,其中在编在岗304人,专业技术人员252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04人,初级职称125人;编制床位580张,开设有精神卫生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疼痛科、心身疾病科、血吸虫病科、自愿戒毒所、门诊部、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及功能、CT、放射、检验、病理、药剂科等辅助科室,其中精神卫生专科为株洲市医疗特色专科之一;拥有螺旋CT、500mA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形臂X光机、臭氧及射频微创治疗仪、脑电地形图仪等大中型医疗设施设备。
  2010年,医院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医院发展”的主题,通过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抓人才队伍和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水平;抓精神卫生特色专科建设,提升特色专科的品牌效应;抓民主化管理,维护职工的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抓政风行风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形象等工作举措,年度内未发生重大医疗过失和重大医疗纠纷;门诊及住院病人稳步上升,全年门诊诊疗人次较2009年增长14.5%,住院人次较2009年增长4.6%;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总收入3525.2万元,较2009年增长19%。医院被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及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授予“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称号;被株洲市纪委及监察局授予“2010年度株洲市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卫生局评为“2010年度卫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和“2010年度局直医疗卫生单位政风行风建设一等奖”;医院党委办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组织部门”称号。
  (刘美蓉)
  【“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启动】 2010年8月10日,“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医院在精神科住院部院内举行大型庆典仪式。省发改委副主任邓治平、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浩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该项目是国家2010年100所精神卫生规范化建设项目单位之一,在湖南各地州市项目备选排列前茅,且被列入株洲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2400万元,株洲市财政配套部分资金。目前,医院先期实施第一期工程项目,建筑内容为精神病第二住院楼和急性重症监护楼,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刘美蓉)
  【加强精神科特色专科建设】 一是抓住国家将精神卫生列入公共卫生行列的机遇,积极做好精神科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医院《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100家建设单位,8月份正式施工建设,主体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二是巩固精神卫生特色专科成果,努力将精神卫生专科提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医院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申报材料已上报至省卫生厅。三是加强精神科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每季度组织精神科医务人员参加“湖南省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成功主办了株洲市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学术年会;接受长沙医学院等医药院校的临床学习班学员到医院进行精神病学临床学习,通过授课和带教的途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四是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工作,提升特色专科科研水平。张必然等人通过近3年的努力,科研课题——“现症血吸虫病人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的对照研究”获株洲市201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认真做好株洲地区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8月份以来,排查重性精神病人共计12000余人。六是按照湖南省对慢性精神病人的管理要求,组织医务人员对桂花街道社区精神病人进行排查,建立健康档案65份,每月对建档精神病人上门回访,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服药、促进康复,减少精神病致残率。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区残联领导的好评。
  (刘美蓉)
  【加强疼痛科专科建设】 3月,通过招(投)标,医院投入50余万元为疼痛科添置“赫尔曼”臭氧微创治疗仪和“施络菲”射频微创治疗仪;5月,邀请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秘书长康妹娟等专家教授一行6人到医院考察指导工作;8月,邀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湖南分会主任委员黄东和秘书长廖琴到医院考察指导工作;10月份,邀请美国南加州大学疼痛治疗中心主任莫世湟院士到医院巡诊2天。通过上述举措,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疼痛科整体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刘美蓉)
  【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2010年,医院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及时成立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株洲市三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一是采取便民惠民措施,改善就医环境。在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和指示牌,做到“病人来院有人问、病人就医有人引导”,精神病人住院有专人专车护送至病房;实行分类诊疗、365天门诊、一站式服务。二是改革临床护理工作,确定并在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三是实施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不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负担。四是进一步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行为,严格实施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主任、上级医生对诊疗工作严格把关,每月在周会上通报经治医生所管病人用药比例情况,制订《株洲市三医院医保费用管理规定》并严格落实处罚措施。五是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保障如洗涤、保洁、安全保卫、消毒等工作。六是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落实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七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及株洲市公立医院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的政策精神。
  (刘美蓉)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概况】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全市妇女、儿童、婚姻保健、医疗、科研、教学、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并承担着全市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府职能的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全市唯一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医院。医院有在职职工397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1人次,设有临床、保健、医技及职能科室27个,开设妇科、产科、儿科、小儿外科、乳腺外科病房及体检中心和产后恢复治疗中心,开设病床200张,年门诊量20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万余人次。
  2010年,医院以“优结构、提质量、强基础、惠民生”为工作重点,以“保稳定、保增长、提质量、促发展”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搞活分配机制,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医院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医院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搞活分配机制,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医院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医院完成业务收入7314.09万元,同比增长19.27%;完成门诊203021人次;入院9768人次;大中型手术2894台;分娩2381人次。1~9月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9.1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93‰,妇幼卫生工作指标全面完成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医院患者综合满意率96.2%。医院获“全省妇幼卫生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湖南省基层红旗工会”、“株洲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刘炎)
  【承接株洲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为切实履行妇幼保健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全市妇幼保健中心的作用,医院主动承接湖南省政府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株洲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并将项目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由保健部牵头,儿童保健科具体承办落实。5月31日~10月26日,医院承担市残联分配的25名脑瘫致肢残儿童的康复训练任务,实际训练达100天。根据0~6岁残障儿童的身体、心理情况,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推拿按摩、物理治疗、针灸、户外活动、看图识字等课程,辅导帮助残障儿童并培养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经过康复训练,增加11分以上、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2例,占88%;增加5~10分的有3例,占12%,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100%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100%的改善,运动功能100%得到较大提高。
  (刘炎)
  【“举办妇科微创技术应用及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9月3~5日,为了广泛交流妇科微创技术,有力推动微创事业的发展,造福更多的患者,由株洲市妇科微创腔镜中心——市妇幼保健院与市女医师协会联合主办“妇科微创技术应用及新进展学术交流会”。交流会特邀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谢庆煌教授、省湘雅医院薜敏、张洪文、唐利立教授、市妇幼周春慧教授等省内外知名妇科专家到会指导,省内各地有关医院及协会会员单位派出专家出席交流会。
  (刘炎)
  【医院获批开展夫精人工授精(AIH)技术】 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术(AIH)是运用非性交的方法,以人工的方式优选精子,并将优选的精子送入女性宫腔内,增加生育精子的浓度,促进精子与卵结合,进而促成妊娠的一种治疗措施,主要适用于精液质量异常、生殖器解剖学缺陷、心理障碍、免疫性不育、原因不明性不育等。2月,省卫生厅正式批准医院生殖中心开展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技术,标志着医院在生殖技术领域又跨越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炎)
  【首例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获成功】 7月,医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骆柞兰成功为一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产妇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迅速有效地控制了大出血,避免了切除子宫。术后10天,母子3人平安出院。这次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成功开展属全市领先,是医院产科技术一次新的突破,该技术的开展推广对于提高孕产妇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产后出血所致的子宫切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刘炎)【医院小儿外科获评株洲市特色专科】12月,经省级评估专家团考核认定,医院小儿外科顺利通过株洲市特色专科评审。医院小儿外科创建于2006年元月,是株洲市目前唯一具有小儿外科专科特色的科室,也是全省地市级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小儿外科之一,该科以微创腔镜为龙头,以治疗新生儿畸形、小儿常见病、开展小儿腹腔镜手术为特色。拥有小儿全套腹腔镜设备、电离子刀、微波、频谱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全面开展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阑尾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小儿兔唇、小儿血管瘤、淋巴管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近年来,由小儿外科陈小林主任主持的《腹腔镜下自制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1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推广应用》、《腹腔镜下自制缝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应用》3项科研项目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刘炎)
  株洲市人民医院
  【概况】 株洲市人民医院是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全院占地面积3.73公顷,绿化覆盖面65.67%。在职人员近500人,中级技术职称169人,高级技术职称37人,医学硕士10人。开放床位450张。下设职能科室15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8个。医院建有心血管介入中心、磁共振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震波碎石中心、创伤矫形中心、婴儿游泳中心、Cr放射中心、120急救中心、“一体化”体检中心,设有的法医门诊,荣获“2010年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先进集体”。骨科被株洲市卫生局授予“创伤与矫形特色专科”、“骨科微创中心特色专科”称号。医院拥有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东芝28排/16层螺旋CT、磁共振仪、钬激光、LEEP刀、电子腹腔镜、电子胃镜、多功能X光机、彩色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关节镜、椎间盘镜、体外碎石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年内,医院先后获省级“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等荣誉称号。
  (苏慧闻 钰婷)
  【医护工作】 一是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载体,不断落实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学习《侵权责任法》、加大医疗质量问题考核力度、坚持医疗工作例会制度、完善医疗报表和病案管理工作;坚持每月医师三基考试,在2010年株洲市三基理论竞赛中,医院获医疗团体“三等奖”,范燕舟获医疗组“三等奖”。二是率先在卫生系统推行无缝隙服务,安排经过培训的实习生轮换在全院各窗口导诊,优化引导服务,深获业内好评,并在其他兄弟医院得以推广;内一科推出管床医生送病人出院和“无铃声服务”;内二科开展“优质服务我先到”活动,倡导“一新、二馨、三勤、四个动、五个一、六个声”服务概念,把内二科定为医院“优质服务示范病房”。(苏慧闻 钰婷)
  【基础建设】 2010年9月,ICU病房全面投入使用,增强了医院对危重病人救治的能力,在“质量万里行”年度检查中受到行业专家高度好评。为满足患者就医需要,提供更优质服务,医院对血透室进行改造,增加3台血透机;内四科老年病房扩大,新增30张病床;理疗康复室改造扩容,功能全面升级。
  (苏慧闻 钰婷)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概况】 2010年,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正式在编职工558人,其中正高23人,副高60人,中级职称216人,编制床位610张。全年医院门急诊量达14640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5079人,出院15035人,医院总收入1.44亿元,资产达1.95亿元。医院积极配合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创建三级医院为目标,以落实“三重管理”为抓手,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9月16日,顺利通过评审晋升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年内,医院获卫生部2010年度“改革创新医院”,“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临床用药监测先进单位”,株洲市卫生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红旗单位”、“科教工作先进单位”、“放射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院长肖远红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株洲市医院优秀院长”及“株洲市学习型领导干部先进个人”,麻醉科主任彭俊敏被评为“全国卫生援藏先进个人”,张志勇被评为株洲市“十佳医生”,王小莉被评为株洲市“十佳护士”,张积青被评为株洲市“十佳药师”,蒋祁被评为株洲市“医德标兵”。(王小莉)
  【医疗工作】 2010年,医院医疗工作以“三重管理”为抓手,加强重点人员、重点部门的管理和重点环节的监控。顺利通过各项医疗工作检查,在市卫生局组织的“120”急救演练考核中获得第二名。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援藏援川工作,选派麻醉科主任彭俊敏援藏半年;选派陈坦、李珊援川3个月。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活动,选派放射科副主任贺中云、眼科胡正再、妇产科易江莲赴湘西泸溪县浦市镇支农。(王小莉)
  【科研教学工作】 张志勇的《补片三点固定法腹腔镜成人疝修补临床应用研究》获第八届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彭俊敏的《硬膜外深置管分节段连续注药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获2009年度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王国兴撰写的《2001~2005年医院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评为株洲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完成眼科的《中青年近视人群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定量分析的临床研究》的成果鉴定,并申报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完成检验科的《POCT血糖仪、氧化酶、己糖激酶法检测新生儿血糖的研究》、肛肠外科的《线锯锯刮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肛瘘》项目上报市科技成果立项工作。全年医院上报新技术、新项目共35项;实际开展30项,实际开展率为85%。完成长沙医学院248名学员的教学授课任务;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99名学生的临床见习任务及144名学生的阶段见习任务;接收南华大学等学校实习生202人。承办株洲市抗癌协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及株洲市呼吸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王小莉)
  【护理工作】 落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2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制订生活护士职责。全年无护理严差、无护理事故。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6%,一级、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6%以上。(王小莉)
  【感控工作】 全年医院无感染暴发;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及泄漏事件。年内,建立万级层流病房(重症医学科)、设备齐全的消毒供应中心及一流的内镜清洗消毒室;全面改造血液净化中心;引进先进的腔镜低温灭菌设备(等离子灭菌柜)。(王小莉)
  【基础建设工作】 5月8日,医院投资1500余万元的肿瘤放疗科开业。医院放疗科为株洲地区唯一能够进行三维适形精确放疗的肿瘤专业科室,引进的为全株洲市唯一的德国原装西门子6w医用直线加器及配套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新型加速器,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条龙的服务。投资200万元完成ICU的改造,建成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投资40万元完成血透室的改造和搬迁工作;投资45万元对旧住院楼进行改造,成立十八病区(消化内科、肾内科),扩充病床40多张。按三级医院要求完成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病理科、妇科、产科、呼吸内科、手术室、核医学科、新生儿病室等10多个重点科室(部门)的改造。完成大C臂的招标采购及介入中心的建设工作,肿瘤放疗中心投入使用。(王小莉)
  株洲田心医院
  【概况】 2010年,株洲田心医院有在册员工288人。编制病床210张,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五官科、口腔科、门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和影像、检验等辅助科室共18个,拥有数字化X光机(DR)、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全年医疗业务收入3641.9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1.68%,门急诊诊疗人数7491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数3640人次。2010年,医院以“精医厚德、精诚服务、团结守纪、共建和谐”为宗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和谐,为患者提供“诚信、优质、温馨、便捷”的服务,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评为“株洲市卫生系统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胡靖)
  【完善医院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开展技能月活动,通过“三基”理论竞赛、电除颤操作考试、徒手心肺复苏考试等竞赛活动带动全院员工掀起比、学、赶、帮的热潮。参加株洲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医生、护士“三基”理论闭卷考试竞赛获“执业医师类”团体二等奖;副主任医师樊乔帆获“执业医师类40岁<年龄≤50岁组”一等奖。二是开展“规范医疗行为自查活动”,随机抽取2010年各科室的部分出院病历,重点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规范书写病历等方面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便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维护医疗秩序,达到外树形象、内增活力、构建和谐医院的局面。三是3月,率先与云龙示范区卫生局、农合办达成合作协议,与云龙示范区农合办签订《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补服务协议》,医院成为云龙示范区4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直补医疗机构之一。四是严格审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资质,建立规范药品使用环节、处方点评制度和药物咨询制度。加强对药品合理应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药品库存,出台了《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报告》,与院专家和骨干反复讨论、修改,历时3个月编制了《株洲田心医院药品处方集》,涵盖临床用药规章制度、临床基本用药范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指导和规范临床医师用药,努力达到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目的。(胡靖)
  【持续改进医疗技术水平】 5月,医院成功进行取足第二趾拇指再造救治罕见外伤患者;完成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最长者95岁)30例、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脊柱压缩性骨折开放复位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等在市内均居领先地位。为提高输血安全性、有效性,适应新的医疗形式《临床输血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为医疗事故《举证倒置》做好基础工作,5月,医院引进先进的输血相关技术检验(微柱法)用于临床(全市仅市一、二医院有)。输血相关检查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与鉴定、新生儿溶血病血清血检查、微柱法凝胶技术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特异性、离心沉降和生物化学凝胶过滤原理,集三大技术于一体。操作简单,易于标准化,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医疗用血安全。(胡靖)
  【主动为职工防病保健】 在4~8月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按计划、分31批次安排职工、老干外出疗休期间,医院选派35名医疗技术骨干轮流陪同前往,在做好医疗保健工作的同时,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通俗、实用的防病保健知识讲座和咨询,传输加强防病的健康理念,让大家学到了许多健康常识,得到了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领导及员工的一致称赞。
  (胡靖)
  【全面防控“手足口病”】 根据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和防控工作总体要求,医院加大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力度。4月份重新修订《株洲田心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程序及预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手足口病救治原则》,下发至全院各科室。并先后派出业务副院长、医政科主任和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召开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卫生局举办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培训等。4月28日晚举办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手足口病”专题培训,医院儿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邓乃沙围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知识、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讲解,共有186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进一步加强环节管理,做好“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工作。开辟专门诊室,接诊手足口病、发热、疱疹病例和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力做好诊室、病房和公共场所、仪器物品的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每天及时上报疫情情况;加强对田心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共举办“手足口病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2次。
  (胡靖)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年社区接种一、二类疫苗30000余人次,为辖区内1500余名婴幼儿进行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1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免费乙肝疫苗补种,接种甲型HINI型流感疫苗402千支。卡介苗、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五种接种率达100%,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9.89%,无论是人数还是接种率均达全市之冠。
  二、从6月开始,为社区居民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2200余份,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约6000名职工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慢病基线调查,对35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受到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三、针对社区内不同的工伤职工,开展个性化的康复测评、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工作;开展工伤家庭病床,为工伤职工送医、送药上门,被省医保局工伤保险管理处定为省工伤保险社区康复服务站培训基地。其开展的工伤服务工作情况在首届海峡两岸和港澳颅脑损伤康复新进展高级研讨班暨首届工伤康复交流峰会作专题报告发言,其论文被“2010国际工伤预防与康复研讨会”录用作大会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认同和好评。
  四、全年在社区共举办健康讲座64次,开展义诊10次,制作宣传栏15期,宣传横幅10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8000余份。
  五、配合市、区疾控部门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病人由社区医生进行全程督导服药,每月定期家访。全年共管理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163人,随访710人次;随访糖尿病患者225人、冠心病患者551人、慢支患者138人、精神疾病患者54人、结核病患者76人、癌症患者72人次;系统管理孕产妇300余人。(胡靖)
  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开展职业病危害摸底调查】 2010年1~4月,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对全市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分布、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人群分布、市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布等情况的摸底调查。经初步统计:株洲市涉及职业病危害企业为1050家,覆盖煤炭、电力、冶金、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化工、医药、交通、建材、轻工、纺织和其他13个行业。株洲市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工总数为149875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为66398人,占职工总数的44.30%,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最多的是石峰区,其次是攸县。涉及职业病危害企业集中分布在醴陵市、攸县、石峰区。其中醴陵市487家,炎陵县分布最少为32家。(陈时植)【现场监测、评价】劳动卫生监测工作:全年完成91家企业5152个物理因素、粉尘、毒物作业点的测定,与上年同期本比分别增长37.2%、39.2%。
  放射卫生监测工作:完成对66家拥有射线装置的单位的监测工作,对超标单位的放射作业场所提出了整改意见;完成项目评价23份;并组织放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280余人,与前年同期相比,体检人数增加25%,评价增长64.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全年完成湖南明珠公司、同一公司、冶炼厂、千金药业、联诚、株洲电厂攸县项目、时代集团风电项目、株洲道岔项目、湘江电焊条厂等11个预、控评价项目,分别比前年增长46.5%。(陈时植)
  【开展职业病防治宣教培训活动】 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线,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一是以“工作、健康、和谐”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深入企业、社区,贴近劳动者进行宣传、义诊、咨询、免费体检等活动5次,布置展台3个,制作宣传展板12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二是与市工伤保险处联合编印《职业病防治与工伤保险》手册9000本,发放到各企业用人单位;三是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举办全市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分管职防工作领导和县(市)区疾控中心主任、职防科长参加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学习班,组织编印《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知识》手册5000册,培训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184人;四是《株洲职防通讯》复刊发行,按双月刊免费赠送到各用人单位,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五是投资2万多元在综合办公楼前坪制作8个固定宣传栏,宣传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陈时植)【职业病治疗诊断】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对诊断职业病的人员进行诊断前的医学观察,住院部共收治疗养病人272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职业病诊断程序进行诊断,做到无漏诊、误诊,有效保护职业病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共诊断职业病109人,其中尘肺103人,职业中毒与物理因素6人。新增职业病人比上年增长22.5%。
  (陈时植)
  体育
  【概况】 2010年,株洲市体育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加快发展,取得显著实绩。
  一、体育产业先行先试、率先发展,承办多个高水平体育赛事。2010年,市体育局全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品牌,先后成功承办2009~2010年全国排球联赛株洲赛区(八一男排主场)比赛、全国体操锦标赛、亚洲及大洋洲荷球锦标赛、中澳篮球对抗赛等多个高水平体育赛事,央视体育频道现场直播4场比赛,为服务“三大战役”、宣传推荐株洲、提升株洲城市品位、丰富市民文体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株洲市是2010年全省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场次最多的城市,成功入选2010年度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
  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二,运动成绩斐然。2010年,株洲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省第二。8月,郑波获世锦赛羽毛球混双冠军,实现湖南省羽毛球项目在世锦赛上的历史性突破。11月,株洲籍运动员眭禄、李玄旭、胡亚丹代表中国参赛广州亚运会勇夺6金1银,创造株洲籍运动员在亚运会上的历史最好成绩。9月,株洲市体育代表团参赛省十一运会,取得成年组团体总分第二,代表团团体总分、奖牌总数和青少年组团体总分、综合金牌总数、赛会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三的优异成绩。
  三、群众体育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民健身事业深入推进。2010年,市体育局先后组织开展全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湘江风光带开园自行车道启动仪式、“云田”杯自行车·钓鱼长株潭联谊赛、首届万人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为服务“三大战役”作出积极贡献。株洲市作为湖南省3个国家样本量城市之一,市体育局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共对城市4区、农村9个乡镇48点进行监测,完成9600个样本量。
  四、创建工作提前达标。2010年,市体育局安排体彩公益金投入460多万元,新安装(建设)10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3套全民健身路径,2个全民健身广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2个体育指标提前达标。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1769平方米,参加文体活动人数比例达69.36%。全年免费培训合格社会体育指导员669人(其中国家级4人,一级35人,二级180人,三级450人),进一步夯实了群众体育基层组织网络。
  五、体育彩票健康发展,销售额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城乡体育彩票销售网点增加到336个,安排就业人员700余人,全年体彩销售额首次实现过亿元的目标。(周谭清)
  【承办第八届亚洲及大洋洲荷球锦标赛】 4月3~8日,第八届亚洲及大洋洲荷式篮球锦标赛在株洲市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该项赛事。此届锦标赛由亚洲及大洋洲荷式篮球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荷式篮球协会、市政府承办。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与中华台北、中国香港地区参赛。亚洲·大洋洲荷式篮球联合会主席郑伟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党委书记栾开封,市领导鲁立彬、张国浩等出席开幕式。(周谭清)
  【成功承办2010年全国体操锦标赛】 8月26~30日,全国体操锦标赛暨第16届广州亚运会、第42届荷兰世界体操锦标赛选拔赛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此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湖南体育局和株洲市政府承办,湖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株洲市体育局协办,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队的400多名运动员参加角逐。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副主任黄玉斌、陆善真,湖南省体育局局长李舜、副局长熊倪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比赛。株洲妹子眭禄包揽了团体、全能、女子平衡木、自由体操4块金牌。(周谭清)
  【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 9月19日,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湘潭市东方红广场闭幕。株洲市体育代表团共派出571名运动员参加除青少年组排球项目比赛外,成年组和青少年组所有大项的比赛,共获金牌123.5枚、银牌77枚、铜牌75.5枚,奖牌总数达276枚,取得成年组团体总分全省第二,团体总分及青少年组金牌、总分、赛会总分均列全省第三的优异成绩。同时,市体育代表团还获运动会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周谭清)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株洲年鉴 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10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