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486
颗粒名称: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99.22
页数: 3
页码: 154-156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10年,株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年工作概况,分述了株洲市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奠基的情况。
关键词: 株洲市 经济管理 技术

内容

【概况】2010年,株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非税收入5473.4万元,完成进度113.9%。罚没任务完成483.38万元,同比增长198.6%。市质监局连续3年获全省质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行政执法拓新路。
  2010年,市质监局重点围绕民生,开展食品、特种设备、农资、液化气以及家电下乡产品等各种专项执法打假行动40余次,办理行政案件434起,其中立案查处316起,现场处罚118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起,申请强制执行案件7起,端掉制假售假黑窝点11个,没有一起被法院撤销或败诉案件。
  1.执法模式由粗放型向专业型转变。改变以前区域化执法模式,根据株洲产业特点和产品质量违法案件的特点,借助科、所的行政监管职能和技术手段,走高、精、深的专业化、技术型执法道路,并从多途径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技能培训。上半年,开展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执法技巧集中培训,输送7名执法人员到省局参训,组织全体执法人员深入学习《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自由处罚权实施办法(试行)》。下半年,举办全系统执法技能大比武,特邀著名的全国科技打假第一人——吕长富讲授科技打假技能。
  2.执法方式由单兵型向联动型转变。由业务科室、稽查支队、技术机构组成综合服务队对全市大型企业、“5115”工程企业、新办证企业、上市企业、名牌申报企业等开展集中上门服务,一次性为企业解决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等各种质量工作难题,既更好地履行了职责,又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更减轻了企业负担。稽查部门和特检所的联合行动,促使200多台特种设备纳入了正常监管。截至11月,共对114家企业开展综合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合。中秋期间,与公安、畜牧水产等部门联手捣毁一利用病死猪肉制造腊制品的黑窝点,收缴并销毁病死猪肉和成品近2吨,省、市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
  二、两大战略齐发力。
  2010年,市质监局以“质量提升”为重点,紧紧围绕质量兴市和标准化战略,在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技术检测、打假治劣等方面搞好服务,为富民强市搭建质量平台。质量兴县(市)工作全面铺开,组织企业申报湖南名牌产品14个,推荐1家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向市政府申请落实2009年度名牌产品奖励资金90万元,制定《株洲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规范了名牌产品的后续监督管理,帮助全市21家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对全市1500家生产企业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放产品标准实施证书1000余个、产品标准监督合格证500余个、企业标准审查备案53个,帮助南车株洲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截至2010年,株洲市企业承担39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并发布实施。帮助指导湖南华联瓷业制定了全国首个日用炻瓷地方标准——《日用炻瓷》湖南地方标准,通过专家评定,结束了炻瓷产品没有统一、专门产品标准的现状,为其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完成炎陵竹笋两用林、攸县麻鸭、株洲市云田花木基地3个第6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考核验收。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信息库,完成电子档案扫描12338家,新办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归档上报率达100%。稳步开展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全年共完成监督检验3780批次,受检产品159类,受检企业2412家,完成率为100%,其中合格3362批次,合格率88.9%,对不合格产品全部进行后处理。市质检所与全市200余家企业签订全年委托检验服务协议,完成委托检验1441批次。加大举报投诉和区域整治工作力度。全年共受理投诉电话240个,接待消费者来访670余人次,投诉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0余万元。彻底整治、规范省级区域整治重点——醴陵市的电力电瓷行业,对区域内近100家生产企业进行全面巡查,准确掌握了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产品质量、销售情况等动态信息,提高了企业质量意识、质保能力和检验水平,规范了企业生产行为。加强计量认证工作,成立认证科,完成4家证书到期实验室的复评审、1家新实验室的首次评审、20家实验室的监督评审;着手开展认证企业建档工作,完成36家认证企业建档工作。
  三、计量检定维民生。
  突出“民生、能源、服务”三大主题,深入扎实推进计量工作。全年检定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13381台(件),其中首检民用三表85453台(件),重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27928台(件),受检率为100%。对全市18家企业的118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进行复查考核,新建标1项,新发计量检定人员证书24人次50项,到期复查换证40人次85项,培训加油站计量操作人员70人。“计量六进”活动全面铺开,到全市各社区、农贸市场、医院、眼镜店、加油站、餐饮单位开展广泛的计量服务和计量校准工作,向市民免费发放公平交易保护器5500枚,为居民免费量血压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制定《株洲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做好2010年服务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方案》,将服务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纳入全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组织专家对全市能耗万吨以上标煤的企业实行“一对一”现场指导,对16家能耗万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进行《计量器具配备通则》的验收,其中合格6家,限期整改10家,逐步建立企业能源计量档案。强化对计量授权机构的监督管理,对电力局、新奥燃气、石油公司计量检定授权站进行省级监督检查。开展“国庆”、“中秋”两节和商品过度包装、定量包装专项检查,检查加油站24家、集贸市场16家、餐饮业20家、超市18家,检查加油机54台、电子计价秤140台、定量包装商品15批次。
  四、“三大安全”促和谐。
  1.食品安全监管有成果。一是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加强和改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回访、监督抽查、年度审查等日常监管措施,2010年共出动3300人次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巡查,完成食品定期监督抽查和安全监督抽查2382批次,其中不合格产品123批次。同时严格复查验收程序,加大后处理力度,查处违法案件36起,涉及金额290余万元,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二是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开展用乳企业、饮用水、蔬菜、化妆品、一次性塑料餐具、肉制品、米粉、茶油、糕点、月饼、面粉、大米等专项整治11次,重点检查企业356家,发现安全隐患27起并全部整改到位。8月,举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启动仪式,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022人次,对892家企业进行全面摸排,重点检查企业121家,查处滥用食品添加剂企业3家,对全市6家茶油生产企业实行驻厂监管。三是紧盯源头严格准入。继续加强食品生产许可的转发证和换证工作,做到不突击发证、不降低标准、不搞地方保护、不搞人情照顾,全年新办、换证企业200家,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条件。
  2.特种设备安全有保障。全年共完成检验各类特种设备9064台套,同比增长16.6%,检验压力管道26000米、气瓶33000只、安全阀检验2450只,从源头上保证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先后开展厂(场)内机动车、起重机械、电梯、压力管道元件、压力容器等专项整治,共召开专题会议6次,检查生产使用单位600多家,下发安全检查指令25份,督促企业整改隐患300多处。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日常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特设安全知识宣传和特设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做到责任明确、监管到位、处置有力。积极开展节能监管工作,成立专家库,对高能耗特种设备实施强力监管,全年共对120个锅炉房进行考核,达标67个,为株洲节能减排工作贡献了力量。
  3.烟花爆竹安全有力度。进一步强化对烟花爆竹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在生产主体责任、产品检验把关和安全监管体系方面加大力度。在保障国庆、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专供焰火品质量安全方面,继续推行驻厂监管和批批检验制度,确保了株洲产品没有出现一起重特大责任事故,有力保障了株洲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了株洲城市形象,维护了社会安定和谐。
  五、科技强检迈阔步。
  一是搞好规划,选好项目。对技术机构进行改革前期规划,按照资源整合、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投入集中、效益倍增的原则,制定改革长远目标。根据株洲产业特色筛选优质项目建立项目库,向上积极争取到了国家总局的信息化试点项目,株洲有望成为全省第一家金质工程试点单位。同时,与长沙、湘潭合力争取的国家风电项目进展顺利。二是保障投入,改善措施。2010年,全系统投入技术机构建设资金为历史之最,仅国检中心项目就投入达1100余万元,各技术机构、各县市局新购设备60余台件,价值100余万元,改造基础设施投入30余万元,有力确保了技术机构建设步伐不落伍、不掉队。三是突出重点、保证进度。经过近3年的努力,6月1日,株洲市首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即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奠基。该项目对于促进株洲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提高株洲经济地位和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株洲市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奠基】6月1日,全国唯一法定授权的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暨株洲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奠基。株洲市将拥有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新祺宣布奠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出席仪式并讲话,奠基仪式由副市长肖文伟主持。省质监局负责人及株洲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共400余人参加奠基仪式。该中心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集资筹建,位于天元区黄河北路。项目建设用地2.60公顷,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集7家国家级、省级、市级检验机构于一体,融产商品、计量、特种设备等多类检测项目于一处,将于2011年年底投入使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株洲市6大支柱产业之一。该中心建成后,不仅将全面提升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优势和竞争力,而且对推动全市产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和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11

《株洲年鉴 2011》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2010年度株洲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设有特载、重大事件纪要、大事记、综述、中国共产党株洲市委员会、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株洲市人民政府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袁鸿
责任者
肖文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