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少奇同志在湘江机器厂的日日夜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340
颗粒名称: 十七 少奇同志在湘江机器厂的日日夜夜
分类号: K296.43
页数: 9
页码: 787-795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在到湘江机器厂视察情况的具体内容。分别记深入工人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倡议“自建公助”解决住房难问题、提倡“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正确对待工人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住房“自建公助”结硕果等。
关键词: 株洲市 回忆录 刘少奇

内容

1957年3月25日,早春的江南,风和日丽,国营湘江机器厂(亦名三三一厂,现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的职工们,正在为超额完成一季度的生产任务而紧张地劳动着。
  下午1点多钟,厂里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电话通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今天下午3时到厂里视察,他乘坐的专列将停在工厂的铁路专线上;工厂要认真做好保卫、接待工作。根据省委的指示,厂长郭固邦、党委书记王正即速召集有关人员作好准备,迎接委员长的到来。
  深入工人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下午3时,一列火车徐徐驶进五里墩进厂的支线上,列车停稳后,少奇同志出现在车门口。早已在这里等候的郭固邦、王正、罗正坤和党委成员,热烈鼓掌欢迎。少奇身材颀长,年近花甲,精神矍铄,身着藏青色的旧呢料中山装,脚穿一双布鞋含笑向大家挥手,健步下车,同郭固邦等同志一一亲切握手。
  少奇同志的随行人员,有中央各部委办的负责人、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和《人民日报》记者及夫人王光美,陪同他来厂视察的还有省、市委负责人于明涛、马壮昆同志。
  郭厂长正准备请委员长先到会议室小憩,少奇同志却开口道:“不必休息了,争取时间多看看车间的工人同志们,看看厂里的生产情况,还要看看职工的住宿情况。”
  遵委员长的吩咐,大家一起乘汽车驶向工厂的主干道。郭厂长向委员长介绍:“这里原是国民党的一个兵工厂,人民解放军接管时,已残破不堪,经过恢复改造,制造八二炮弹。1951年10月,改建为航空工厂,搞发动机修理。1954年,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很快,车队到了四号厂房前。
  四号厂房是发动机的机械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一年时间建成,投产于1955年。车间四周有绿草花木陪衬,室内地面洁净,机床排列整齐,生产秩序井然。与机械加工车间一墙之隔的是装配车间,这里工人头上的帽、脚上的鞋、身上的工作服,全是白色,他们正在紧张而有秩序地操作着。
  少奇同志慢行细看,时而专注地听郭厂长介绍,时而驻步同工人握手,看操作,询问技术、生产方面的情况。郭厂长一一作答,并详细介绍了M—11型(国内型号为五〇号)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试制情况。它是全厂职工在全国的支援和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以四个多月的时间,于1954年8月25日试制成功的,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少奇同志满意地赞扬道:“我们中国的工人是聪明能干的!”
  委员长一行,看罢发动机的装配,又步入工具车间——二号厂房。它是厂里的第一栋现代建筑物,也是最大的车间,有600多名职工,200余台设备。这里与装配车间静谧的气氛迥异,呈现一派热烈、紧张、繁忙的景象。委员长仔细观看了滚齿刀、剃齿刀等精密工具的制造,询问了工艺流程。他以嘉许的口吻对工人说:“你们干的都是精密程度很高的细活,很不简单啊!”工人们满面堆笑,深情地望着少奇同志,感谢他的赞赏。
  这个时候,少奇同志在厂里视察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厂,大家奔走相告:“刘少奇委员长来了!”“刘副主席在三车间(工具车间)视察!”职工们象潮水般地从四张门涌进二号厂房。顷刻,整个车间挤得水泄不通,连窗台上、工具箱上都站满了来看望委员长的群众。少奇同志和工人们心心相印,连忙同围拢来的同志亲切握手,向站得远的同志招手致意,点头问好。整个车间,充满着领袖和群众水乳交融的动人景象。
  车间的走道,平时可以畅通消防车,这时,被密密麻麻的人群阻塞了。警卫人员费了很大功夫才疏出条通道,让刘副主席从人墙中缓步走出车间。
  在汽车从生产区驶向宿舍区的途中,委员长“将”了郭固邦一军,提出“先到你厂长家里看看”。郭厂长这时的心情,既高兴又紧张,因为来不及将家里收拾准备一下,怕怠慢副主席。
  在郭固邦家里,委员长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地同大家交谈。大家拘谨的心情随之消失了。少奇同志还察看了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和一位副厂长的家,询问他们的工资收入、生活负担和平均住房面积等情况。
  接着,刘少奇同志由郭厂长陪同,察看职工的居住情况。在俱乐部后面的单身职工宿舍楼,少奇同志相继走进五间住室观看,同一些干晚班的工人亲切交谈。在二楼的一间房里,他摸了摸两张床上的被褥,看工人们盖的好不好。一个小伙子激动地说:“谢谢副主席的关怀,我们睡得很舒适!”委员长满意地点点头。下到一楼,遇到两名朝楼上走的女青年,少奇同志驻步与她们交谈。他询问了一些情况后,风趣地说:“你们都很年轻,家庭负担也不重,要节约用钱,准备将来成家生孩子用!”说得姑娘们笑得合不拢嘴。
  少奇同志一行走出这栋3层楼房时,就进入了人的海洋。刚下班的职工和家属,从四面八方跑来看望刘副主席。高墈、平地、楼上、楼下,近边、远处,男女老少万头攒动,双双眼睛,张张笑脸,朝向委员长。少奇同志频频向大家含笑点头,挥手致意,好久才走出这人的海洋。
  小包车载着春风,一下就驶到了南华村。委员长由郭固邦等厂领导陪同,从楼上到楼下察看了几户职工家庭。他对大家说:“你们生活还算不错,只是住房拥挤一点。今天的工人都是国家的主人,要艰苦奋斗把国家建设好。那时,你们的生活就更好了!”
  在新婚不久的曹义洲家里,少奇同志笑容满面地同他们亲切握手交谈,问他们的姓名、年龄、籍贯和工资收入情况。勉励新婚夫妇趁现在年轻,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又问他们对工作、生活方面有什么意见。曹义洲同志激动地回答:“刘主席,我感谢您的关怀,我有得意见!”在曹义洲家里的阳台上,王光美同志向聚集在楼下的一大群职工和儿童们高声问候:“同志们好,小朋友好!”
  看罢南华村,已近掌灯时分。车队穿过工厂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行程6华里,送少奇、光美同志返茅屋街回专列,沿途仍是人山人海,大家聚候在马路两旁,等候看望我们的委员长。
  倡议“自建公助”解决住房难问题
  晚上7点半钟,少奇同志在专列上听取株洲市委书记马壮昆、六〇一厂、麻纺厂的党委书记和郭固邦厂长的工作汇报。他对大家反映的职工住房紧张问题极为重视。十点过后,他要其他同志回去休息,留下于明涛、马壮昆,继续听取郭固邦汇报这方面的情况,他要郭固邦“先谈谈你们厂职工住房的基本情况,造成住房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办,然后商量一下。”
  郭厂长将全厂职工总人数、住房的总面积、单身职工人数和单身宿舍面积、家属总人数和家属住宅总面积一一作了汇报;分析“住宅年年盖,房荒年年紧”的原因是:一、家属人口增长太快;二、基建跟不上。解决的办法是,工厂今年向国家申请再建宿舍3万平方米。
  委员长凝神听着,黑色烟嘴上的香烟,已燃出了一截白灰。等汇报者讲完,他沉思了片刻。然后,以探询的口气说:“情况清楚了,原因也找到了,但解决的办法有问题。”他说:“我们国家底子薄,人口多,基建投资大,对职工住房问题,国家只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接着,少奇同志问郭固邦同志“读过这两首唐诗吗?”随即吟起贺知章的《回乡偶感》和王昌龄的《闺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吟罢,少奇同志说:“从诗中看到,古人外出谋事,也不是都能带家眷的。旧社会,只有当了县长以上的才带家眷。现在,进了城,都要求接家属来,住房就自然成了大问题。”他继续说:“我们与旧社会不同,我们是搞社会主义,住房问题也要解决,问题是怎么解决法。”
  “我看你们厂里工人的生活水平不算低,能不能搞艰苦创业,采取自建公助的办法,发动群众自己拿点钱,国家向你们贷点款,帮助他们自己动手盖住房,产权归职工所有。这样,群策群力,问题会解决得快些、好些,对住房管理也好些。”少奇同志还谈到:“我看,今后凡是要结婚的青年人,能否组织他们自己盖房子,或者组织起房屋合作社。有些地方还可以搞自己建房;公家帮助,叫‘自建公助’嘛!”“设计的房子,外面要有走廓。要按湖南的习惯设计,能在房前面围个小院子就更好。这样,住户就更方便了。”他认为:“如果工人自己盖房子了,现在的公房房租应该提高才行。”委员长又以商量的口气对郭固邦同志说:“我想把你这里作为依靠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试点,看行不行?搞好了,取得了经验,将来可以推广。”“你回去研究一下,同意就搞,如果有困难,不同意也不要紧。”
  听委员长这么一说,郭厂长感到茅塞顿开,坚信依靠群众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表示完全赞成委员长的意见。少奇同志笑着说:“你的思想很通啊!”郭说:“不这样,矛盾就很难解决。”少奇同志听了,感到很满意,他要郭固邦同志在这个方案实现以后,写个报告寄给他。同时嘱咐于明涛、马壮昆同志:“‘自建公助’这个办法,能不能先在这个厂搞试点,省市委要帮助做工作,要督促。”
  这时,已近二十六日凌晨,少奇同志才结束一天的工作。他在厂期间,每天食宿在专列上。开会、接待、视察都安排在下午。
  提倡“合同制”打破“铁饭碗”
  28日下午,少奇同志在厂里专家文娱室,亲切地会见了在厂的苏联专家和他们的夫人。湘江机器厂是我国“一五”计划中由苏联援建的一百五十六个重点项目之一。从勘测建厂到航空发动机的修理、试制,都得到斯大林同志派来的专家的忠诚援助。前一批专家指导工厂试制成功爱姆十一型航空发动机后已回国了。这些同志是应我国政府聘请来厂的第二批专家,以克里文秋克为首,共15人。他们是来厂帮助搞好发动机成批生产的。少奇同志热情地同他们一一握手。他说:“我看了这个厂,建设得很不错,谢谢你们的帮助。”
  这天,少奇同志还到工人文娱室,观看了厂里举办的阶级教育展览会。关于职工教育问题,少奇同志指示:“对工人的教育,不能光讲猴子变人。现在,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有个分配问题,分配得公平合理,大家就努力干,劳动热情就高,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他说:“新工人要多学几门技术,多懂几门,钱就多些。多学几门技术对他们有好处。工人有一门手艺,也要有第二门、第三门手艺。工资要按这标准处理。只会一门手艺的,工资要低点。会几门的,工资要高一点。现在工资政策上有这个毛病。工人没有奖金是不会高兴的。”他还谈到“什么是青年人的理想呢?我看青年的理想,决不是单纯为钱而干,他们的理想应该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还应该向考博士学位、向科学进军。”
  少奇同志还谈到:“现在我们对工人提解雇的办法,目的是要大家活动一点,双方都有自由。工人吸收后,不管好坏不辞退,好处是‘铁饭碗’打不破。但这办法只有中国有,全世界都没有。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解雇工人。苏联和东欧国家都是合同制,可以解雇。在苏联,工人解雇后由劳动部门介绍职业,在未找到工作之前,给予一定的补助,搞救济。”
  委员长在听取汇报中得知,工程处有的人闹事,不出工。他说:“你们有什么主意和办法?要直接和群众见面,同大家讲。不要怕群众。”
  少奇同志又对参加汇报的干部们说:“你们钱要少拿点,多做点工作,人民就会信任。人民的信任不是空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物质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如果你丧失了人民的信任,结果是会弄得没饭吃。”“你们要关心工人的生活。比方说,看工人从什么地方来的,愿吃什么饭菜,就做什么饭菜。愿吃什么饭,就开什么馆。可以开东北馆、广东馆。我听到有个工程处的职工要求开上海饭菜馆,还要求演越剧。我看这是正当的要求。”
  正确对待工人思想意识上的问题
  25日下午,少奇同志看过集体宿舍出来,正要乘车去南华村的时候,忽然有个人趁拥挤,挤到少奇同志车旁,向汽车扔东西。霎时,机警的保卫人员找到了这个人。他是本厂的工人,他说跟少奇同志在安源搞过革命,要求委员长接见他,才丢了个纸坨子。
  少奇同志知道这一情况后,同意接见他。
  26日晚上,这个老工人由党委书记王正和副厂长罗正坤领着来到委员长的专列。少奇同志问起当年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领袖人物的一些情况,老工人都答不上来。少奇同志没有因此而表示不悦,只是耐心地指出他的缺点,鼓励他发扬老工人的好思想、好作风,不要摆老资格,在厂党委领导下好好地工作。
  事后,少奇同志对郭厂长说,“要不要我对他再进行帮助教育”。郭不愿再麻烦委员长了,说“由我们来做他的思想工作。”
  少奇同志接着对郭固邦说:“共产党是不怕群众的,要敢于接近群众,敢于向群众讲话。你们作领导工作的,要做到两个实事求是:一是实事求是向上级汇报;二是实事求是处理下面的问题。不然的话,党的事业就会受损失。”
  在视察过湘江机器厂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少奇同志是第一位,也是视察时间最长、察看范围最广和接触群众最多的一位。
  少奇同志在湘江机器厂的5天中,又前往六〇一厂和正在基建中的麻纺厂进行视察。
  3月29日,刘少奇委员长一行结束在株洲的视察,乘专列离开湘江机器厂。
  住房“自建公助”结硕果
  为了尽快贯彻少奇同志既解决职工“住房难”的实际困难,又不完全依靠国家投资的指示精神,在少奇同志离厂后的第二天,工厂党委就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了具体办法。紧接着,厂务会日以继夜地作计划,研究方案。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职工代表会等五次大型会议。职工自建住宅委员会也相应成立。
  从管理方面,严格了宿舍管理制度,合理调整住房。在解决“住房难”的矛盾中,干部积极带头,腾出宽余的住房。厂里的《工人导报》6月29日有篇《厂级领导同志主动让出住房》的报导:我厂很多领导干部主动让出住房,以解决目前房子少的一些困难。厂工会黄忠祥副主席,全家五口原住两间房,现在自己宁愿挤住,让出一间给缺房的同志。
  罗正坤、朱普天、王平、黄少华等五位副厂长,刘鹤云、孙天彪两位党委副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士旭、七车间党支书顾锋,都将宽余的房子让出来了。八车间王忠清、一车间叶仲轩、保卫处邓福明等同志,也让出了多余的房子交公家分配。
  在这篇不足两百字的短文中,纯正的党风,干部的表率,“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跃然于字里行间。
  干部率先相让,一些职工也纷纷腾出房子,交公家分配。全厂上下,大家都为国家分担困难。有的将家属迁回农村,有的申请自己建房。那些准备将家属从乡里接来的职工,也放弃这一要求。
  工厂取消了年初已向国家申请新建宿舍三万平方米的计划。又经过半年努力,采取自建公助办法,兴建了六十户家属住宅。每户三十平方米,造价四百五十六元,公家贷款包建。住户按七年归还。大家很满意。
  福利科炊事员何宗权,一家七口,每月工资四十四元五角,他自建了两间房子。郭厂长、孙主席等领导干部到他新居道喜,赞扬他勤俭精神好,表扬为自建户带了好头,走自建的道路。
  11月23日,湘江机器厂将贯彻刘少奇副主席指示的情况,向他作出书面汇报。
  12月6日,少奇同志回信鼓励:
  郭固邦、王正两同志:
  你们十一月二十三日的来信和关于宿舍问题的报告等都已收到。这些材料我看了一遍,大体还好,已交有关部门研究。特告。致
  敬礼!
  刘少奇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六日
  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请看湘江机器厂的好经验》,并配发题为《一个解决职工宿舍问题的好办法》的社论。次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第一机械工会全国委员会在株洲召开现场会,介绍推广湘江机器厂的“住房自建公助”经验。后来,毛主席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也肯定了这一经验。
  少奇同志带着全国范围普遍存在的“房荒”问题,在湘江机器厂深入调查,解剖麻雀,取得了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成功经验。他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我们作出了光辉榜样。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文代明
责任者
刘少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