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株洲地方工业发展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338
颗粒名称: 十五 株洲地方工业发展回顾
分类号: K296.43
页数: 4
页码: 780-7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张小辉回忆记录株洲地方工业发展回顾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株洲市 回忆录 工业发展

内容

我是1956年12月由省工业办调到株洲市的,当时担任常务副市长,专管地方工业生产。1974年,我又多了一个衔头——市委副书记,仍旧负责工业生产。
  株洲,解放时只有7000多人口的小镇。那时的工业,大一点的厂,就是几百人的田心机车修理厂和三三一兵工厂。小的厂是10几个人私办的石灰、纽扣、陶瓷、酱菜和两座红炉的铁工厂。工业职工人数只有200多,工业总产值58万元。
  1953年,我国经济建设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株洲是京广、湘赣铁路的交汇地,是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因而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一个地方。首先确定兴建的,有苏联支援我国156项重点项目中的三三一厂、六〇一厂。接着,电厂、化工厂、玻璃厂、桥梁厂、麻纺厂、四三〇厂的筹建组织也纷纷来株洲选址建厂。这些大厂是国家的基础工业,作为地方领导机关的株洲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应尽可能给予帮助解决。也只有保证大厂的顺利施工、投产,才能壮大地方工业,充实地方的财政经济。因为财政收入菲薄,就难于兴办公共事业。那时,接待专家或送病号进医院,用的是旧汽车;市委、市政府领导外出工作,经常骑单车或徒步。没有钱盖好一点的职工宿舍,只好搞干打垒。就这样,我们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支援大厂兴建。在支援大厂的同时,还要兴办地方工业,没有钱盖厂房,利用祠堂庙宇作厂房,利用大厂基建后的工棚作车间,没有设备,利用大厂的旧设备,经过擦洗修理改造后使用。缺少资金,用集资的办法,或者集体办工厂,现在的轮胎厂就是当年由3个老太婆,靠一口铁锅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市已具有冶金、机械、电子、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纺织、造纸、制革、建材、煤炭等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到1982年有大小地方工业企业400多个,年产值7亿多元,年利润6634万元。
  株洲市地方工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回顾起来,主要作法是:
  首先,抓地方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自来水厂的兴建。自来水厂上马与建材生产,市政府采取了“三就”的原则,即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当时大厂需要大批建筑材料,我们便火速组织人力,很快生产出红砖、石灰、平瓦等建筑材料。到1973年,我市砖、瓦的产量,已达到1亿万块以上。自来水厂的兴建,一方面是自筹资金,另一方面,请求省里和国家建委的适当支持,终于建了3个水厂,日产量达120吨以上。自1978年开始,自来水公司的利润年均1000万元以上。
  二、利用厂子下马、迁移厂房的工棚办地方工业。地方工业开始是一支游击队,没有厂房,又缺乏资金,只能见缝插针,就地取材。如白马垅砂轮厂停办后,我们便利用旧厂房办起了电炉厂。解放军雷达部队搬走后,利用他们的工棚在杨柳冲办起了纺织厂。利用湖南橡胶厂迁移后的宿舍和工棚,办起了焊接材料厂、汽车修理厂、内燃机配件厂。
  三、大抓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大工厂投产之初,需要加工配套;而大厂又有大量的边角余料和排放的废渣废气。充分利用这些废料、废渣、废气,可以搞活地方工业。为处理电厂大量煤灰,我们办起了煤灰砖厂,利用选煤厂的煤矸石,办起了矸石制品厂,利用湘江氮肥厂热电站的炉渣,办起了灰渣砖厂。
  1977年,市里还搞过“母鸡下蛋”的百厂运动。市委、市政府发动各区、市直机关、工厂、学校,与知青点挂勾,协助县、郊办起了一批乡、镇企业。如株洲县洲坪的碳酸钙厂、郊区荷塘铺的水玻璃厂、白马垅的日用瓷厂、郊区的养鱼工厂,等等。
  四、采用“派出去”学习技术,“请进来”传授技术的办法办厂。焊条厂、碳酸钙厂、橡胶厂、塑料厂、搪瓷厂、钨钼丝厂、玛钢厂等,都多次派人到先进地区学习,同时请进一批技术员和老工人来株洲建厂。记得开始办焊条厂时,有人认为造焊条无真配方,如搞出来的焊条不合标准,焊接重要铁塔、大型桥梁,出了事故要判刑。我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从战略上藐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生产上一丝不苟。后来,先进地区的同志来到我市,同我们一起研究解决焊条的质量关,成为“江南一枝花”。
  五、以工支农,以农促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就谈不上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生产。我市除了大工厂支援外,地方工业还兴建了小氮肥、小磷肥、小骨粉、小农药、小农具、小拖拉机等厂。兴建这一批厂子,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同时,也为发展地方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
  为了解决农业的水利,我们还利用湘氮日排放10万吨水的资源,兴建了主干渠、支渠共100多华里的灌溉工程,灌溉马鞍山一带7万多亩农田,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
  六、抓科学技术,壮大地方工业。我市地方工业底子薄,产品少,要迈上新台阶,必须狠抓科学技术,试制新产品,用科技促地方工业。当时,各厂、县、区、局纷纷试制了新产品,填补了我市工业空白。如电炉金红石、转炉金红石、亚孤焊机、氢化松香、杀草丹、中密度纤维板、红宝石、单晶硅、碳刷、土霉素、环氧树脂、旦尼电容、马林西瓜等等,都是先试制成功,而后建厂的。这些产品试制成功,不但培养和发展了科技队伍,而且使我市的地方工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当前,我们面临一个经济竞争剧烈的新时期。如何搞活我市的地方工业,我有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要有一种“打出去”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大军长期在解放区内吃、住,这给解放区的人民增加了负担。后来,有的领导提出“打出去”的方针,到敌占区去吃住。敌人吓得关城门闭据点,不敢出来。军事上的收获且不说,在政治上、经济上收获也不小。办地方工业也是如此,不能死守本地,应当发动群众到外省、外地去办厂,或者搞联营办厂,扩大我们的经营范围,增强我市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建设项目要速战速决。现在建设一个项目,需要大批贷款。而贷款利息较高,如果项目迟迟上不去,时间拉得长,要被利息压垮。应采用毛主席的“速战速决”的战术办工业,集中精力打歼灭仗,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过去,我们因受“左”的影响,对知识分子尊重不够,对人才启用不够。就我市来说,有很多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同工人、农民一道,为我市建设,主动献出了智慧和心血,我这个70多岁的老人,永远怀念和感激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希望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一技之长,为振兴株洲贡献他们的力量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小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