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捧檄归来过株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330
颗粒名称: 七 捧檄归来过株洲
分类号: K296.43
页数: 3
页码: 745-74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杨第甫回忆记录他受伤归来经过株洲廖新雨同志接待他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株洲市 回忆录 政权

内容

我们在黄花市待了一天,第三天去株洲。我因为受伤了,不能走,坐的是滑杆。到了株洲,第一个以党员身份来与我们见面的是廖新雨同志。
  1949年8月3日黄昏时,我们进入株洲。
  株洲当时还只是一个六、七千人的集镇,属湘潭县,是乡公所所在地,也是粤汉铁路、浙赣铁路的交叉点。镇子不大,地当要冲,附近有渌口铁路桥,有田心车辆厂等。因此,省委要我们先进入株洲,做好大军南下衡阳的后方准备工作,并由长沙市军管会交通接管部部长袁福清(后任交通厅长)接管工厂和株洲车站。8月4日下午1时左右,廖新雨来找我,自我介绍是株洲地下党的负责人,带来了株洲田心车辆厂的资料。我要他找湘潭地下党负责同志来和我们共商接管问题,他接受这个任务后,急急忙忙走了。
  廖新雨是湘潭人,当时只有二十六、七岁。其伯父廖毅庚是王闿运的弟子,为一颇有名望的经史典籍教师。他在青年时受伯父熏陶,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基础。又经地下党的培养教育,对党的事业忠诚积极。1948年冬,他结识了进步人士叶镜吾(解放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及其堂弟叶炳吾(解放后任株洲市工商联主任,现为株洲市政协委员),他们都拥护共产党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主张。因此,湘潭县城市工委决定派他来株洲,利用叶氏兄弟的关系,以教小学作掩护,开展地下党工作,做好迎解准备。廖新雨在株洲不到半年时间,发展了党员,团结了一些进步人士,进行了社会调查,发动工人进行护厂斗争,并组织了一次武装保护白石港桥梁的战斗。他保存了株洲大小工厂的资料,都交给了袁福清。其中有日本赔偿我国的机器160多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我国的机器300多台。这500多台机器的技术资料,都是廖新雨完整地保存交出来的。
  廖新雨去湘潭后,当天晚上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陈明仁部队一个团,不愿随陈明仁起义,拖枪向衡阳逃跑,扬言要进攻株洲。当时袁福清代表军管会召开会议商量,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只有一个连,而且保护着百多干部队伍,敌人是一个团的正规部队,力量悬殊太大,不能打,只能撤离株洲,以避其锋。当时我因事迟到,等我到时,撤离的意见占了上风。袁福清已要大家整理行装。我走进门就大声喊:“走不得!”我说:“大家都是北方来的,南腔北调,人地生疏,一撤到乡下,老百姓还不了解我们,不会理睬我们的。另外,如果我们一心想撤走,人心涣散,敌人一个冲击,我们就会被冲垮。我们为什么要走呢?我们有一个连的兵力做防御准备,还有百多名有武装斗争经验的干部,敌人如来袭击,我们沉着应战,坚守待援,只要枪一打响,附近的解放军就会来支援我们。何况敌人不知我们虚实,他是惊弓之鸟,漏网之鱼,我们是得胜之师,不是我们怕他,而是他怕我们,只要我们沉着应战,敌人可能不敢惹我们而溜过去。”部队的连长和指导员都同意这个分析,认为还是不走为好,结果决定不走。那天晚上,我们没有睡觉,严阵以待。那支逃窜的国民党部队,由于不明虚实,绕过株洲,悄悄地溜过去了。如果我们当时撤离株洲,这个镇就会被乘虚而入的匪军抢劫一空;如果我们迟一天到株洲,这个镇也可能遭到逃兵的蹂躏。通过这一事件,我深深地感到,省委要我们先接管株洲是完全正确的。
  八月六日,廖新雨从湘潭带了张犀文(湘潭县城市工委书记)来株洲,带来了县工委的介绍信,要他向我们汇报湘潭县委和城市工委迎解准备工作情况。听了汇报,我们认为,应该尽快去接管湘潭,但先要请示省委。于是,就派县委委员、县公安局长徐多礼和张犀文一道去长沙,向省委请示汇报。
  我们就在株洲一方面组织成立株洲区的工作,一方面把县、市合并后的干部进行重新安排:原市委书记刘祥庆回地委另行安排,原市委组织部长马壮昆任湘潭城关区区委书记,参加县委。其他干部统一安排到湘潭县各部门工作。县委还作出决定:各区都要有一名地下党的同志担任区委副书记或区长、副区长。记得湘潭县接管后,杨恺(地下城市工委组织委员)任城关区副区长,李如春任易俗河区区长,欧阳耀荣任石潭区副区长等。我们还把株洲乡扩大建立为湘潭县第一区,区委书记是刘真志,区长是胡维新,李夫和廖新雨为副区长。第一区人民政府设在原乡公所里面,并接收了13条旧枪和几张桌椅板凳。对各保甲长都暂时不动,利用他们筹粮支前。
  省委听了徐多礼和张犀文的汇报,来电话通知我们去湘潭。我要廖新雨到车站找车。当时车站副站长知道廖是株洲地下党的负责人,廖告诉他,我们是南下大军派去接管湘潭的。这位副站长就给我们调了1个车头、2个车皮专程送我们去湘潭。同我们一道到株洲的那个连队派了一个加强排护送我们。火车到湘潭已是夜间了。我们从板塘铺坐划子过湘江,护送的部队在河岸上架起机关枪、迫击炮掩护。船到中流,我用手划着河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故乡啊,故乡!我离别你十年了。十年前被通缉出走,十年后捧檄归来。如今毛主席号召我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任务即将实现,怎不教人欢欣鼓舞呢!我情不自禁地掬一口清凉的河水润喉,叩舷而歌,吟成一首《清平乐》:
  我因肠热,踏遍关山月。心逐江涛天地阔,点点乡情泯灭。
  凭栏满目凄凉,涛声如诉衷肠。笑向迎来父老,河山正换新妆。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第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