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30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464
页数:
15
页码:
629-64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习俗的礼仪习俗的婚嫁、生育、寿诞、丧葬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风俗习惯
礼仪习俗
内容
第一节 婚嫁
议婚 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婚是经媒人说合,父母应允后,媒人领男方去女家“看亲”。看亲时,女方不露面,躲在房中,从门缝下露出一双脚,让男方看清是否“三寸金莲”。自己透过门缝窥视男方。民国时期起,男女双方在看亲时才可互相见面。女方若相中则留男方就餐,男方如同意则在女家就餐。数日后,媒人将男方生庚送往女家,放在神龛上的香炉下或罄内。三日内若无破损,家中无口舌之争,即将女方生庚送往男家。两家分别请算命先生算八字“合婚”。双方“八字”无相克,则可定婚。一些地方在“合婚”后,女家亲党还要去男方“查家”、“查屋场”,以调查其人品、家底。查家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查”得很认真,翻箱倒柜、开罈揭盖,样样都看,其中米桶必看。这天男方要款待“查家”的人,每人还要送一份礼物。
定庚 定庚就是正式填写庚书,表示订婚(定婚)。庚书左填男方生庚,右填女方生庚。天头分别有“乾造”、“坤造”字样。意思是天地相配、阴阳相谐。定庚这天,男方先将生庚填在“乾造”这一面,用庚匣装好,备猪肉、红烛、编炮、新笔墨等物送到女家。女家请一通晓文墨的长辈,将女方生庚填写在“坤造”一栏。庚书封面有男女双方互对的“乾坤定矣,钟鼓乐之”、“两人天合,三卜玉成”、“天作之合,文定厥祥”之类的联语。联语由男方出上联,女方对下联。如是改嫁再婚的,不准在室内填写庚书。即使在户外填写也往往受到刁难,认为会坏家风、败屋场。有的只好躲进路亭、厕所填写庚书。解放后,废止填庚书。定庚也叫做了定婚。这天,先照定婚照,俗称“照像”。讲究的还要搞一桌或几桌“定婚酒”。之后,女方回家,男方送衣物、鸡、猪肉、油饼、包子、饼干等去女家。油饼等副食分送女家亲友邻里。定庚后,男女双方可以互相往来。
纳彩 纳彩,称为“送彩礼”,又叫“起亲”,攸县称为“过礼”,茶陵称之为“过茶”。迎亲的先天,男方将事先议定的彩礼送往女家。彩礼一般是各种衣服、首饰,以及猪肉、鱼、鸡、鸭、鹅等。攸县讲究要送一边猪肉,要肝、肺、油全齐,还要对鸡、对鸭、对鱼。讲究的还要一对金丝鲤,大约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在茶陵火田、高陇一带,除上述物品外,还有豆子、盐腌萝卜、糖姜、茶叶等泡茶用品。猪肉、衣物等可以折钱,但鱼、鹅必不可少。鹅为必备彩礼,是古代“雁礼”的演变。相传雁丧偶,终生不再配;鹅孵卵,雌雄轮流坐窝,是爱情忠贞、夫妻和谐的象征。另在茶陵,方言称雁为“雁鹅”,故以鹅代雁,但在县城附近,多以鸡代鹅。
哭嫁 女方出嫁的先天晚上,家中长辈、叔伯、娘舅、七姑八姨聚在闺房。出嫁女依次跪地哭别。长辈们要给其“下跪钱”作为“压箱钱”(私房钱)。在茶陵、炎陵、攸县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哭嫁时要唱哭嫁歌。哭嫁歌一般有固定的唱词,内容因哭别对象而定。如《哭父母》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叮嘱父母保养身体;《哭兄弟》《哭姐妹》侧重叙述惜别之情,嘱咐他们孝敬父母;《哭媒人》实际上是骂媒人,骂媒人花言巧语,骗人撮合,骗吃骗喝。但媒人并不见怪。能即兴编词,又唱得情真意切的,被人认为有才华、有孝心。
迎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讲究轿舆迎亲,并有旗、锣、伞、铳相随。闺女出嫁一般用大花轿。茶陵的花轿称为“銮辂”,是按照皇家轿舆制造的。相传宋代谭斗南迎娶公主到茶陵,用的是銮辂,从此沿袭。这种花轿分三层,上层八角形,每只角上有“八仙”雕像,红绸绣花并缀以流苏作围帘,轿顶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木雕金莲花;中层是六角形轿身;下层为八角形底座,饰以花栏,轿门缀一对“金狮子”。流光溢彩,十分豪华。改嫁妇人只能乘坐简陋的小轿,而且不能用旗、锣、伞、铳。贫寒人家的闺女也没有乘坐銮辂的福份。
迎亲队伍由新郎、媒人、轿夫、捧“庚烛”的小孩和其他役夫组成。迎亲人数须逢双,忌8人迎亲。
花轿到达女方门口,女家掩门片刻,随即开门迎轿入堂屋。男方押轿者开轿门取出“饤轿肉”、红衣红盖头,女方以此更衣梳妆,并宣读十二封喜书。之后,对轿门联。轿门上联由男方事先贴好,女方对下联。一般用各自姓氏宗族堂、郡名相对,如“××郡亲迎,××堂于归”之类。也有的为显示本宗族的显赫,故意用奇联巧对为难对方,有以此炫耀本姓名望的,有以地名镶字联调侃对方的,甚至有互相挖苦的。
对完轿门联后,押轿者取出婚书匣,填写婚书互换。媒人再发催妆书,须连发三次。新娘由一位福寿双全的妇人搀扶到堂屋别祖后,再上轿。茶陵火田、高陇等地的一些地方,由兄长背负新娘出闺门,堂前“交亲”。桃坑、江口等客家人聚居地,新娘出闺门时,迎亲人将新娘往外拉,女方兄弟姐妹则往内扯。拉扯数次新娘才能出闺门上轿。据说这样拉扯,表示对新娘的依依惜别之情;有的认为这样,新娘不会忘记娘家,会经常走动。其实这是一种“抢婚”的遗迹。
如果新娘命相带有“反扫煞”,起轿时,往大门外撒米,然后将米往里扫。认为这样做,新娘不会将娘家的“财运”反扫到夫家去,否则会“扫败”娘家。
轿门须上锁。相传轿门本来不上锁,后因祝英台中途下轿祭拜梁山伯坟墓,入墓化蝶。所以后来要上锁,以防新娘逃婚。一路上,过桥、过沟、上坡,轿夫都要向新娘讨赏封钱。中途,如路遇另一迎亲队伍,双方新娘须互换裤带。这种裤带都是早已备好的,据说谁以短换了长,则占上风,大吉大利。因此,这种备用的裤带都有意做得很短。
迎亲队伍临近男家时,男家于大门外摆一甑饭,上面插满筷子,并置酒三杯、烧香燃烛。轿至檐下,屠夫将盐茶米谷撒向花轿,“打煞神”。特别讲究的还要宰猪。之后,花轿方可入堂。这叫杀“拦门猪”,意思是谢绝女方家鬼进男方家庙。有的还在大门上悬挂剪刀、镜子“断煞”。株洲一带则是杀一只鸡,认为凡神皆带煞,男家怕喜神带煞,便要杀鸡挡煞,并唱赞词,然后用剪碎的红纸和盐、茶、米,向花轿砸去。
茶陵秩堂、湘东、桃坑、江口等地有背亲的习俗。由新郎或新郎的兄长将新娘背回家。路上休息时,新娘须站在矮凳上,脚不落地。意思是不到夫家不能“落地生根”。至夫家大门外,换鞋后由新郎的兄长背进堂内才能“落地生根”。换掉的鞋由娘家人当即带回,寓意以后不忘娘家,常有互相往来。
拜堂 花轿到堂屋落轿。这时,由礼生唱“开轿的赞”后,才当堂打开轿门锁,由伴娘搀出盖着红绸巾的新娘,即与新郎举行结婚大礼,俗称“拜堂”。拜堂由礼生(即司仪者)唱赞词,一般有“五拜”:“一拜天地,天长地久;二拜祖宗,耀祖光宗;三拜高堂(即父母),百世其昌;四拜亲朋,喜气盈庭;夫妻对拜,永结同心,百年好合,万代兴隆。”拜堂之后,进入洞房。这时,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巾,双方方知对方容貌。礼生唱“花烛赞”,唱“交杯赞”,夫妻同饮交杯酒。茶陵有些地方,以吃“和合蛋”代替“交杯酒”,即新娘将贴身带来的煮鸡蛋与新郎共食。
婚礼之后,即是婚宴。又叫“吃喜酒”,“做酒”。婚宴中特别不能怠慢了的是“高亲”,就是女方送亲的客人,他们必须坐上席,要有身份的人陪他们。
婚礼之后,还有一个节目,那就是“新娘子下厨”。一是试新娘子的“刀功”,用菜刀切瓜果,要三刀切九片;二是在锅内放十个铜钱,要新娘子用“捞箕”(又称“撩箕”)一次全部捞上来,还要丈夫的哥哥(称“伯爷子”)或父亲(称“家爷”)烧火,要丈夫的弟弟(称“小叔子”)要米汤喝。
新婚这天,繁文缛礼和禁忌不少。如新娘陪嫁被褥挑到男家后,男家要请一位有崽有女的健康妇女铺床,意谓子女双全。被褥里面女家事先放一些小“包封”,好让铺床的人说“有了”不要让她说“没有”。如新娘进门,夫家合家回避,叫做“避热面”,以免日后不和;新娘这天不吃夫家食物,认为是吃呕气饭,日后会处处受气;送亲的“上亲”席桌要平稳、筷子要整齐、碗无破损、猪肉无骨,更不能用猪脚;还须“老亲”(男方娘舅)陪“新亲”(女方叔伯)等等。有的地方在次日,岳父带一满罐油去女婿家“逻油”,意思是“满满一罐油交给你——要当心!”希望对女儿多多关照。
闹房 也叫“吵房”,就是“闹新房”。新婚之夜,一些人备鞭炮前往闹房。闹房的名目繁多,叫做“三天无大小”。主要有念告文、审案、夫妻过桥、夫妻嗑瓜子、“弹花”、“扒灰”、装烟打茶、洗媒抬媒人等。
茶陵的闹房告文据传是清代状元萧锦忠的手笔,字面很文雅,但多影射性行为。念一句,新娘须说出其影射的内容。“审案”很荒唐,多是公爹扒灰,兄弟争妻之类的内容。“官”一发问,须按他的要求回答。否则,新郎要翻筋斗,或扯耳朵、打屁股。“扒灰”更加粗俗,将黄豆放进灰中,令公爹、新娘跪地将豆子扒出来。扒出一粒,公爹问:“扒到了没有?”新娘答:“扒到了。”新郎骂:“爹爹不要脸。”婆母则打公爹,否则重来。“洗媒”则是用锅末烟抹在媒婆脸上,让她们使劲去洗才洗得干净。最不近情理是“抬媒人”,将媒人擦黑脸,用箩筐抬着游垅。有恶作剧者,故意将媒人倒入水田。稍文雅的是装烟点火、打茶。但新娘点火时,闹房者故意将火熄灭,香烟点燃后,闹房者要即兴编几句押韵的赞词。闹房往往闹到深夜。
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同去女方娘家,称为“回门”。当天去当天回,不在娘家歇宿。乡间认为,女儿女婿在娘家同住是不吉利的,特别是不能同房。要一起居住,则要另外开门出入,表示是两家人,女儿嫁出去了,是不能再回娘家的。这天娘家要做酒席,称为“回门酒”。
婚后第一个春节,新婚夫妇必须去岳家拜年,叫做“做新客”,岳家要设酒席,请贵宾相陪。
再嫁 俗称改嫁。旧时女不二夫,妻子死,丈夫可以再娶,但夫死妻嫁,被视为不“节”,有辱家风。年轻寡妇只有通过媒人悄悄说合,乘坐小轿改嫁。如因儿女年幼,生计困难,不愿出嫁,在征得兄弟同意后,可招夫上门。
招赘 俗称招郎。有女无子的人家,征得兄弟或长辈同意后,常以一女招婿上门。女婿进门后,一般受女家支配,所生子女跟母姓,男子非特殊困难,多不入赘。现在上门女婿较多,提倡男到女家落户,女家所生子女,姓氏由双方协商。
童养媳 旧时穷人无力娶媳,常抱养一女婴或女童给儿子为妻,是为童养媳。童养媳往往早婚,且年龄悬殊较大,多受虐待。新中国成立后,童养媳已禁绝。
填房 弟死后弟媳转嫁给兄,或兄死后兄嫂转嫁给弟,俗称“填房”。或称“转房”。
指腹为婚 旧时亲朋戚友之间,关系特别密切的,为延续感情,双方妻室怀孕期间,父母双方先期约定,出生后如系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是为指腹为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已禁绝。
换亲 旧社会贫苦人家,家贫娶不起儿媳,就相互交换女儿为儿媳。
纳妾 俗称讨小老婆。旧社会官吏、豪绅、富商,或原配多年无子,便纳妾生育续嗣。更多的是为贪图淫乐,纳三妻四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已根绝。
第二节 生育
接生 旧时妇女临盆,一般请“接生婆”接生,接生婆就是乡间公认的有接生经验的妇女。设备简陋,一般就在产妇的住房生产。丈夫可以进去帮忙,俗称“提腰”,就是抱起产妇。婴儿出生后,脐带用剪刀剪断,留的长度为“一拳一指”长,即握拳后伸出大拇指,从小指到大拇指尖的长度即脐带留出的长度,不能留短了,留短了认为会使生殖器短小。脐带剪断后,扎成一个花捂在肚脐上,扎得好,“脐花”才好看。由于卫生条件差,也无什么设备,自然分娩还比较顺利,要是遇上难产,乡间叫“横生”、“倒养”,就危险很大了,往往两三天还生不出来,结果母子双亡。现在,城里人全部到医院生小孩,乡下妇女也多数到医院或卫生院生小孩了。
报喜 生了孩子,都要向外婆家报喜,并在外婆家堂屋放鞭炮。放鞭炮也有讲究,如果生的是男孩,鞭炮就由堂屋外面向里面放,表示将来还要娶个媳妇进来;如果生的是女孩,则由堂屋里面向外面放,表示女孩是要嫁出去的。外婆家的人一听到鞭炮响声,就知道是生男还是生女了。
外婆家这时就要送坐凳摇篮给小外孙,还要送衣服、虎头帽、虎头鞋,意思是祝福外孙长得虎头虎脑,无比健壮。
三朝 孩子生下来三天叫“三朝”,乡间有“打三朝”的习惯。这天,由孩子的祖母(娭毑)或接生的稳婆一手抱孩子,一手拿着“撩扫把”(将一根竹竿下部劈开成6—8片即成)在卧房、厨房、堂屋等到处敲打,然后到大门屋檐边,在孩子头上,打成雨伞,用瓢舀水从伞上淋下来,同时,口里唱着:“天大,地大,毛毛子胆大!呵嗬呵嗬!”“三朝”这天,一般都要请客吃饭表示庆贺,就叫“做三朝”,或者叫“吃三朝饭”。三朝饭上,红蛋是一定要有的,就是把鸡蛋煮熟,壳上搽红,谓之“红蛋”。桌上每人一个或两个,还要打发客人带些回去。所以庆贺生小孩,又叫“吃红蛋”。给小孩子吃的“红蛋”,大人则逗小孩说,蛋是在毛毛子的屁股上滚揉过的,叫做“捋屁股蛋”,吃了特别健壮。小孩则争吃“捋屁股蛋”。
“三朝”这天,有的还要给毛毛洗澡,叫做“洗三朝”,洗澡时,先用手蘸水在孩子的胸前、背上轻轻拍打,并念道:“前拍拍,后拍拍,毛毛子洗澡不怕吓。”攸县乡下给毛毛洗澡时,澡盆里要放狗毛、牛毛、猫毛等等,说是这样做小孩长大后有胆量。
“三朝”这天,要用红绳给小孩扎手。意思是小孩长大后不要多手多脚,特别是手脚干净,不乱动,不会做“三只手”,即不学坏,不偷扒别人的东西。
“三朝”这天,流行给小孩取乳名的习惯,如“狗伢子”、“猫仔”、“细牛”、“贱妹”等等,表示孩子生得贱,易长成人。茶陵乡下,许多小孩的乳名一直叫到成人,都没有起过“学名”,所以茶陵许多人的名字就叫什么什么“狗”。长大后,又觉得写作“狗”不好看,就写作“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大名鼎鼎的李立三,出生在醴陵阳三石的芋园,妈妈给他起的乳名就叫“狗妹子”。
坐月 产妇生下孩子后,要喝“洗胎茶”,也是为了清除胎毒,然后吃发奶的食品。发奶食品主要是雄鸡,鲜鱼,骨头炖汤等等。在给小孩喂第一次奶之前,要给小孩喝“开口莲”,即四味中药熬的汤,清热解毒,清除胎毒。此时,小孩尚不知世间东西为何味,苦也好,甜也好,给他吃,他就吃,要是喂了奶之后再喂“开口莲”,小孩子就不肯吃了。
产妇生孩子后,一个月内不能外出,叫做“坐月”。这一个月内,特别要注意保健,如不能下冷水,否则日后会得关节炎;不能同房,否则会得妇科病。满月后,就抱着小孩回娘家,叫做“走月”。
比较殷实的人家,小孩满月这天要做“满月酒”,以示庆贺。为庆贺小孩出生,有的还要在小孩满100天时做“百日酒”,在小孩满一岁时做“周岁酒”,酒席上尊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坐上席。乡间陋习,理发师受人歧视,做了外公也不能坐上席,大概是犯了“剃头”的忌。酒席上绝对不能打坏了碗,认为是不吉利的,要是把碗打个缺口,据说会使小孩长成“缺嘴巴”。
第三节 寿诞
规矩 男逢女满。做“整生”时,男满九进十,谓之“逢”,女满十,谓之“满”。就是说,男的做虚岁,女的做实岁。
生日不请。“做生”不发请贴,不通知,这大概是检验一下感情程度,看亲朋戚友记不记得他的生日。
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即男的不做三十岁的生日,女的不做四十岁的生日,认为做了这两个生日不吉利。
老不做八。在做“整生”中,一般以50岁、60岁、70岁寿诞较为隆重。50岁,是过半百之年;60岁,叫做过了一个“花甲”,因中国历代以天支地干纪年,又称“甲子”,60年正好是一个轮回;70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当然要庆祝了。但一般不做80岁,农村有“七生八死”之说,如说“做你的八十”,为不恭之词,骂人之语。
小孩生日一个蛋。农村不给小孩做生,为了表示纪念,就给小孩煮几个鸡蛋吃。乡间认为“小孩有吃在后”,年纪小小做生,是要折寿的。
不提前做生。生日酒,又称寿酒,是决不能提前做的,有“等不到生日了”之嫌,但是可以推后。生日也不能重做,认为会一年过了两个生日,就是多去了一年寿数。
寿礼 旧时富豪之家做寿时,亲友多送寿帐、寿屏、寿桃、寿面为礼物。寿屏上多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祝词;寿桃取王母娘娘蟠桃之意,吃了长生不老;寿面,也取其绵长之意,祝福长寿。一般人家就是送猪肉和面条。所以吃寿酒又有“吃寿面”之说。
百姓家一般并不计较东西送的多少,只要到了就是看得起,而送不起礼品的人呢,进门就讲一句“红日高照日光健,不送人情也吃面”,同样可以入席。
但地主豪绅则借祝寿勒索财礼,他们过大生日时,佃户要来祝寿送礼,不然,来年就要小心解佃。他们的子女满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等等,也要大庆一番。乡间说“财主三十为尊长,穷人六十也是闲。”拜寿旧 时拜寿,一般是满了50岁以上的老者才正式举行仪式的,人们称老者为“寿星”,请他坐在中央,然后儿孙晚辈行跪拜大礼。这时,“礼生”(司仪)唱拜寿赞词:“红日照华堂,一片喜洋洋,高亲贵戚齐登府,凤子龙孙到两旁。寿里老者扶鹤杖,红光满面坐中央。儿孙来拜寿,天长地久;郎女来拜寿,年高北斗;子侄来拜寿,天高地厚;男的来拜寿,东成西就;女的来拜寿,全家福禄。一对对,一双双,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流长。”老人的儿孙亲属就在司仪的引导下,依次给寿星拜寿。
第四节 丧葬
送终 民间习俗最讲究为父母送终。父母临终时,子女能守候在身旁是最大的孝道;死者临终时,子女均在身旁,是最有福气的。所以,当父母病危时,要尽量通知在外面的子女回来。本来,死是无法择日子的,但是,民间还是有禁忌。人们最禁忌死者在“重丧日”、“空亡时”断气,据说“重丧日”死人,还会有人死;“空亡时”死人则“空”六十年。为了避凶就吉,往往给病危者喂参汤,有的则在病危者脑后垫一本历书,频频呼唤将死者,记住好时日,千万别在“重丧日”、“空亡时”落气。万一死者在这日子或时辰断气,孝子就披麻衣,拄哭丧棍,对棺材呼唤一声:“爹(娘),儿讨米去了!”出门向四邻乞讨。据说这样做可以平安无事。
死者去世后,亲属要“披麻带孝”。就是在胸前纽扣上扎一节麻,穿上白布做的衣,腰上系一根稻草绳。也有从简的,就是胸前吊一点麻,头上扎上白布。白布较长,可以从头部一直拖到地上,所以又叫“拖头”。平时有扎起的,有拖着的。但出葬时一定要拖着。
殡殓 死者落气后,在其床前置一火盆,子孙环跪床前烧“倒头纸”。旧时的“倒头纸”都是剪成铜钱形、盖有铁戳记号的草纸,这是给死者去阴府的“路费”。烧完后,将纸灰装进小布袋,留作入殓时用。之后,将死者抬在门板上,同时将死者身上的衣物和床上的草垫、席子,搬到户外路旁焚烧,叫做烧“稿荐”。从死者卧室至大门的每道门坎上点上油灯,称为“打路灯”,为亡魂点灯照明。
儿孙头缠青绸,请人鸣锣引路去河滨或井边“请水”。儿孙们长幼有序,跪伏河边,长子朝水中抛掷铜钱一枚,这是给河神的买水钱。抛掷铜钱后,反手舀水一壶带回,加皂角、冬青叶煮沸,兑水沐尸。沐尸时不能触及“五心”,即手心、脚板心和心窝。但各地风俗不一,有的并不讲究这点。
沐尸后是殡殓。先给死者着寿衣。寿衣件数须逢单,五衣三裤、或七衣五裤,或九衣七裤。寿衣忌毛料,认为着毛料寿衣,死者下辈子或变畜、禽。寿衣先由孝子一一穿得温热后,再脱下给死者穿上。忌给死者穿深黑色衣裤,多用灰、兰、白色。裤子不用裤带用线,一般是七七四十九根,或按死者年岁计算,一岁一根线。着寿衣后将死者抬到厅堂,置棺盖上。移动时小心翼翼,唯恐触碰门框招来不祥。如果死者是女性,须经娘家人查视棺材、寿衣,认为满意后才能入棺。
入棺后,僧或道士执幡前导,率孝眷绕棺数周,向遗体告别。再就是“炒粮”:将盐、茶、米、谷、豆置锅内,孝眷围火环跪,用哭丧棍翻炒。炒熟后倒入“粮米坛”,由和尚或道士封好置于棺材中,称为“带粮”。同时将“倒头纸灰”倒入棺材,此时,孝子呼唤死者,钱粮在此。炎陵县则有“放桃条、米果”之俗。死者入棺之后,要让他一手握三小枝桃条,最好是留有些桃叶,一手握一串用桃条串的小米果七个,意即让死者去黄泉路上防恶鬼,喂恶狗,以免受到伤害。桃条、米果在封棺时要丢掉,由封棺人取出丢出门外。丢时,门前忌站人,若丢在人身上就不吉利。之后,填充石灰、窑灰,盖棺封梓钉棺材的钉子要准备八只,但只钉七只,意即不要钉绝了。炎陵县一些地方在封棺时还要杀猪,叫杀“封棺猪”,猪头对着灵堂,血盆上架着屠刀,屠刀上放红包,屠夫口含红包再杀猪。杀猪时,舞龙舞狮,锣鼓、鞭炮齐鸣。钉钉封口后,将斧子搁置棺盖上“压煞”。殡殓事毕,僧或道诵经,俗称“开咽喉”。有些地方在盖棺前“开咽喉”。认为“开咽喉”,可以使死者转世投胎后不会成哑巴。
祭奠 死者入棺后,即移至灵堂。灵堂,挽联用纸,规定死男用黄纸,死女用绿纸,死者超过了九十岁,可用红纸写对联。人们见到用纸颜色,便知死的是男是女了。在灵柩前设牌位,点油灯,日夜不能停火,一直到出殡。
如在死者死后七天之内安葬,可诸事不忌。七天之外安葬,则须请风水先生择定时日。若近期不宜下葬,就要将灵柩移靠墙壁,男左女右,俗称“寄壁”。并在灵柩前立香案,设木主牌位。牌位刻上“××之灵王”字样,然后用长子的血在“王”字上加一点,变成“主”字。象征血脉绵延。立牌位要念诵词:“以子之血,点父(母)之灵,精神贯注,佑启后人。”安葬前数日,要发布葬期讣告。讣告一般沿袭成例:“不孝男××等,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或妣)××,不幸于×年×月×时寿终正寝(女称内寝),距生年×年×月×日×时,享寿××岁,不孝等亲视含殓,停柩中堂……卜于×年×月×日×时下葬。”最后,孝子按长幼依次署名。如长子已故,则以长孙署前,称“承重孙”。有的在讣告上叙死者生平事迹。
下葬前数日,请僧道诵经超度,念经天数、僧或道人数,因贫富而异,但均须单数。富户有同时请僧、道、儒三教诵经超度的,念经天数最多的达49天。较讲究的人家一般做“招魂破狱”、“破血湖池”、“念血盆经”、“过奈何桥”、“转蓬还寿生”、“赈孤放焰”等法会。
僧或道诵经超度的第一天,行祭奠礼,称“开堂”。首先由代告生(由亲戚中德高望重者充任)代死者家属祷告天地神灵。接着司仪唱礼,代告生三跪九叩首,诵告文,念完后焚化。
安葬前一天设酒席招待亲戚朋友,乡间称为“吃烂肉”。就是在酒席上,一定有一大碗红烧肉,乡间谓之“烂肉砣子”,晚上举行“家祭”,将酒席置于灵柩前,在和尚或道士的主持下,亲属依亲疏尊长依次上祭文,宣读之后就焚化在灵前。
家祭后“炒外粮”。炒外粮时,将炒好的“粮”的一部分,分别倒入孝子们的怀里,以荫福后代。认为谁怀里倒的“粮”多,谁家就会富裕。因此往往兄弟“争粮”。另一部分装入“粮米坛”,下葬时置坟中棺材外。茶陵马江、浣溪一带,米粮须由孝子向七个不同姓氏的人家跪求一撮米谷同炒;虎踞一带则不炒内粮,家奠时由孝子将盐茶米谷连同米饭放入两只罐中,分别写上“左仓”、“右库”,下葬时置棺外两侧。
接着由法师或礼生前导,引孝眷、吊客绕棺,左三转、右三转。茶陵平水一带,此时要诵《诗经》中的《蓼莪》诗。
家祭后,要唱孝歌,乡间俗称唱“夜歌子”,又称“闹丧”,每每通宵达旦。
安葬 安葬前一天,墓穴就要挖好,叫做“开金井”,挖穴之前,要请风水先生看地,一是选择场地,二是选择朝向,认为风水好,朝向好,就可以发子孙。选择不好,就会使家道衰落。
家祭次日,按照风水先生所择时辰出殡。出殡前,大门外贴“古煞”,提醒生辰与出殡时辰相克的吊客回避,以避凶就吉。出殡时,僧或道士将压棺顶的斧头扔出,称“出煞”,手捧水碗,随灵柩含水而喷,出大门十余步,覆碗踩碎,扬长而去不回头。灵柩一出门,即撤灵堂,不留痕迹。茶陵高陇、秩堂等地,当灵柩抬起时,孝子骑棺盖上,称为“骑丧”。传说谭延闿的生母因为是妾,所以出殡时不能从大门抬出。年幼的谭延闿愤愤不平。“骑丧”时,因要从侧门出,谭延闿不肯下来,说:“是我死了,谁敢不从大门出去!”最后只好从大门抬出其生母的灵柩。炎陵县则有“骑棺过江”的习俗,送葬时遇上溪坝,不论有没有桥,都得涉水过江,过江时孝子长男要骑在棺木上头,说是有人骑棺,还减少了重量。
抬灵柩的用具称“龙杠”,抬灵柩的人,称“金刚”,一般8人,讲排场阔气的,也有16人,32人的。出殡时,灵柩两侧系长布条(称“拖丧布”),亲友排列其中,曰“执绋”,意思是帮助拉灵车,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孝子要拖“孝棍”,又称“哭丧棍”。一般是用一根木棍,上缠绕用白纸剪的牙花,走时要拖着走。孝棍是在死者去世后就做好,放在灵堂上,到出殡时才拖着走的。孝女和孝属不要拿孝棍。一路上,孝男孝女且行且拜,停柩息肩或“拦柩路祭”时则长跪不起。过祠庙、山川,甚至过沟、金刚换肩,亲友放鞭炮送葬,都要跪迎、跪谢。到达葬地,风水先生将罗盘置棺盖的米袋上定方位后,才能落葬。炎陵县有送“烟包”(又称送火把)、背“兆竹”的习俗。“送火把”是送葬时,走在最前边的是两个妇女,同抱一捆稻草把子。一般不少于六尺长,也用稻草扎成一节一节(一般是七节或九节、十二节),火把一端插上点燃的香或包些炭火,使稻草把子烧得有烟出为度,送火把是侄媳妇,始终走在送葬大队伍的前头,并保持一段距离,火把要先于棺木到坟地,放在墓地旁边,男放左,女放右,要形成青烟袅袅,意即为死者送来了火种。
“背兆竹”。送葬时背兆竹的人走在火把后面。背兆竹的人是大侄儿,叫“杖基侄”。兆竹是用一根完整的楠竹杆,除掉竹尾,留几枝竹叶,有的用兆竹挂孝球,多数是挂“铭旌”。实际上,这竹杆有个大用处。到坟地后,剖成两半,放在墓穴底里,好让棺材放在竹片上,起滑溜作用,稍用力棺木便进了墓穴。省时省力,兆竹一直沿用未省。
之后,长子擎灵牌回灵,回灵至家门口时,由长媳跪接灵牌。据说接灵有福,为免争执,所以规定长媳接灵。搁罗盘的米称“分针米”,做饭儿孙分食,认为吃了有福份。
下午,烧灵屋。也要诵经“开光”。
殡葬禁忌颇多,如抬柩出大门时,“金刚”忌碰门框;途中灵柩忌碰泥土;移棺落坑忌在午时等。
女姓死者的殡葬中,对其娘家须毕恭毕敬。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娘家所送祭幛等祭品须悉数退还或折价偿还,乐队、鼓堂班的佣金也由丧主付给。入席则上座。稍有不周,娘家往往以“娘大舅大”为由,兴师问罪,甚至寻衅闹事,不欢而散。所以,很多姑表兄弟,待姑母去世后,则无来往。
安葬后第三天,家属须再备香烛酒菜上坟,并修整修整坟墓,培上一点土,谓之“复土”。醴陵东乡一带,还有“检金”的习俗。就是在安葬后第三年,把坟墓挖开,如果尸体完好,即照原封闭掩埋,如尸体已腐烂,则将尸骨收入罈中,另行安埋。
守服 孝子在父母死后,四十九天内不许理发剃头,称为“蓄服脑”,又称“禁孝发”。
同时,孝子三年内不能离开家乡,名为“守服”。旧时即使是在朝廷做官的,也要请假回乡,为父母守服。有的甚至是在父母坟边结庐而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葬中的许多旧俗得到了革除。亲人去世后,亲属一般按“男左女右”的习惯在衣袖上套青布圈,即戴“黑纱”致孝。安葬前夕开追悼会。城市已普遍实行火葬,县城干部职工也倡导火葬。农村则沿袭旧俗,入棺土葬。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