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春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29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春节
分类号: K892.464
页数: 9
页码: 607-61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株洲市的习俗的年节习俗的春节的过小年、拜年、开财门送财神赞土地耍狮子、舞狮、请“春饭”、闹元宵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风俗习惯 春节

内容

春节,从严格意义上讲,特指农历正月初一,它是一岁之首,四时之始。《汉书》称这一天为“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时之始”,谓之“四始”;“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谓之“三朝”。这一天正在立春前后,新春伊始,谓之春节。而民间习俗,春节期间则是从旧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开始,至新年正月十五日闹元宵结束,长达二十余天,统称之为“过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民间在全年所有节日中最看重的节日。
  过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小年。在外的人纷纷在它的前一天赶回家中,确实赶不回来的,至迟也要在年三十赶回家中,乡间将这天作为小孩子的“年节”,小年小年,小孩子的年。这天不及大年初一那样隆重热闹,主要是让小孩子们玩玩,一般要在晚餐多做几道菜,合家团聚。
  相传这天是灶王爷爷上天的日子,又称“灶王节”。晚上,各家各户纷纷准备几样简单的酒菜果品,送灶王上天庭,请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据说,灶王爷作为厨房司命,辛劳一年,他上天去,一是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二是上天休息休息,走亲访友。灶神在天上呆的时间是“一七”(7天),除夕晚上回来。
  旧时,乡间有向神灵许愿者,如没有言明到庙宇进香,则也是在过小年这天还愿。一般是晚上在堂屋里设立一个香案,点上香烛,摆上贡品,贡品一般是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米粑粑,一碗切成四四方方一砣的白蒸半肥半瘦的猪肉。东西虽然简朴,但态度十分虔诚,感谢神灵一年的保佑。
  送走灶神之后,就可以“扫堂灰”了,就是各家各户把屋上屋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准备过年。过小年之前,不能乱扫,特别是灶屋里,因为灶神没走,搞得烟灰冲天,会冲撞灶王爷。
  株洲地区多数地方是二十四日过小年,但茶陵县不同,茶陵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民间传说这是为了纪念起义英雄陈丹书的。陈丹书是茶陵岩口人,文武双全,他不满朝廷的黑暗统治和贪官污吏横行,决定起兵造反,议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趁官兵过小年的时候举事。为了让百姓安安宁宁过个小年,又不耽误造反,他传出话去,说是山神老爷托梦给他,今年要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否则大祸临头。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茶陵县,老百姓就都在二十三日这天过了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陈丹书起兵造反了,官兵正在过小年,毫无准备,陈丹书攻下了县城,后来打下了安仁、衡阳,声势越闹越大。陈丹书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老百姓十分佩服他,为了纪念他,茶陵从此就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小年了。
  除夕 除夕又称“年三十”、“大年夜”、“过年”。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晚上。
  旧时一般在除夕的晚餐,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团年饭,是全家团圆过年的饭,家家户户都尽丰盛的搞,最丰盛的是十个菜,与正月初一早上吃面条用九碟干菜果连起来,称作“九盘十碗”。正月初一早上吃面条,叫“长寿面”。团年饭上,在众多的菜中,有一道菜是不能少的,一条有头有尾的鱼,而且不能全部吃完,必须要剩余一些,取“吉庆有余”、“年年有余”之意。再讲究一些的,则必须上青菜,取“清清静静,不吵不闹”之意;芋头,取“百事遇头,万事如意”的兆头;红萝卜丝白萝卜丝炒在一起的“和菜”,一个意思是全家和合,二个意思是过金镶玉的日子。鸡肉必须与鸡爪一起炒,取“抓钱爪”之意。
  “三十晚上的火”,年三十晚要用大柴蔸(或者叫大柴脑)烧火,取“大财头”、“大财佬”的兆头,柴火一直要烧好多天,以示“财多火旺”。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炉向火,一起守岁,大家欢欢喜喜,说说笑笑。这时,长辈给晚辈分赠钱币,谓之“压岁钱”。穷苦人家孩子,一年到头是难得有零花钱的,这时小有进项,欢天喜地,殷富人家则图个吉利,岁尾进钱,发财到底。另外,“岁”与“祟”同音,“压岁”即是“压祟”。
  传说,除夕晚上子时,“老鼠嫁女”,所以,喂了猫的人家,除夕夜要将猫喂饱关起来,不要让它打扰老鼠办喜事;同时,还加一些偏僻角落里点上灯,或者放一点果品、炒米之类,为“老鼠嫁女”致贺。据说,这样来年老鼠就不会来为害了。大人常讲这样的故事给小孩听,让小孩子陪着守岁到深夜,看“老鼠嫁女”,现在,有了电视节目,则一家人拥着火炉,欣赏着春节电视晚会,城里年轻人还要去参加通宵舞会、电影晚会,比旧时守岁现代化多了。
  从十二月二十四日至除夕,是人们非常忙碌的一段日子,所有年货都必须在这几天置办齐全,春节期间宴请宾客的主要菜肴如扣肉、酥肉、鱼、鸡等也要在这几天做好备用,年三十日还必须将大年初一要食用的蔬菜准备好,大年初一这天不能进菜园采摘菜蔬,不然会使菜园起虫。
  在除夕晚上,要张贴好春联,并在堂屋张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猫儿开口,金银满斗”之类的红纸条。这主要是为了初一的禁忌作准备。因为小孩最容易出言不慎犯禁忌,贴了这个红纸条,就“讲破”了,不要紧了,即使小孩子讲了不吉利的话,神灵也不计较。同时,乡间还有俗语说,“来狗福,来猫哭”,大年初一屋里有猫叫是不吉利的,所以三十晚上要把猫喂饱,免得它叫唤,并且贴上“猫儿开口,金银满斗”的纸条。还有的则拿块纸片擦小孩子的嘴巴,边擦边说:“屎口尿口,百无禁忌”,意思是小孩子的口不过是屁眼,说了话等于放屁,说了不吉利的话是不能算数的。
  除夕,又称“年关”,是穷苦人家难过的一关。旧时风俗,自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各债主纷纷登门讨债,以二十四日过小年为第一期限,除夕夜为最后期限,直至正月初一天明方止。本是全家团圆的除夕,许多穷人被逼得躲债四方。不过,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就不能再讨债了。
  拜年 大年初一开始,给父母长辈、至爱亲朋、同事邻里祝贺新年,谓之“拜年”。规矩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拜年拜到初七、八,洗了坛子朗了塔。”即大年初一由儿孙晚辈给祖父母、父母长辈拜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叫“郎”)回娘家拜年。旧时,晚辈给长辈拜年,必须行跪拜大礼。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之后,当天要赶回去,不能让自家“空房”。初三以后,就是一般亲戚朋友、邻里乡亲间走家串户,登门拜年。到初七、初八,就差不多都拜到了,这时人们准备春节期间招待客人的果品也吃得差不多了,所以说“洗了坛子”、“朗(洗刷)了塔(一种大坛子)”。
  但是在茶陵江口、桃坑等客家人聚居地区,因为正月初三有“送穷”的习俗,即把几天的垃圾倒出去时,燃放鞭炮,点香火,以示“送穷”。所以他们初三、初四忌走亲访友,以免把“穷”带到亲友家,也怕带回“穷”。
  乡间招待拜年客的点心都是自家生产、制作的。一般有红薯片,有的用油炸,有的用砂炒。一般薯片是将红薯切成又大又薄的片子,煮成半熟晒干即成,讲究的是把红薯煮熟捣成糊,做成菱角形、方形等各种几何形块,蘸上芝麻晒干而成,又称薯糕。还有糯米粑粑切成片,晒干后用油炸,宛如现时城里吃的虾片,不及虾片鲜,但有虾片所没有的那份独特的米香。还有雪枣,是芋头捣成糊拌面粉加白糖做成团团油酥出来的,蘸上芝麻就叫“麻枣”,又香又甜,落口即融。
  大年初一出门拜年,叫做“出行”,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家要放爆竹迎接,一般是放一挂百子鞭,既热闹又节约。拜年活动事实上可持续到正月十五。只是过了初七、八之后,见面则说:“给您拜个晚年。”春节期间,人们都忌讳出远门,即使有急事非要外出不可,也要等过了正月初七之后。“七不出,八不归”,初七出远门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开财门送财神赞土地耍狮子 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习惯称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开财门。有的刚交子时(半夜三更)就大开堂屋大门,燃放鞭炮,有的是要到东方发白,天刚亮迎着第一线曙光开开大门,燃放鞭炮,这叫做大开财门,开门见喜。现在,有了春节电视晚会,人们则是等时钟指向正十二点,就开门燃放鞭炮,庆贺新的一年的到来,老习俗以现代精确计时为准。
  大年初一,只能开门纳财,不能向外倒财。因此,这天禁忌向外倒灰屑,灰屑必须全部堆放在家中,“肥水不外流”,往外倒了灰屑,就认为是倒掉了财气。有的地方还把大年初一定为“扫婆节”,禁止动用扫帚扫地,给扫帚放假休息一天。
  迎合人们盼望发财的心理,一些人便在春节期间,有的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后,有的则要等大年初一之后,到各家各户“送财神”。所谓“财神”,就是木刻一幅赵公元帅神像,加上“恭喜发财”四字,印在一张32开的红纸上。他们给每家每户送一张贴在门上,讨点吉利钱。这事实上是穷人谋生的一种办法。
  还有一些贫苦艺人则在春节期间搞点“赞土地”,舞狮子等文艺活动,讨点吉利钱。“赞土地”是单个的活动,艺人来到人们堂屋里,敲响竹板,口里高唱一些吉利的话,“赞土地”的人口才要很好,看到什么礼赞什么,虽然他们都有“老本子”,但必须改编成与眼前景物相适应的唱词,唱得人心喜孜孜的,得到一点赏钱。
  舞狮 乡间多数叫做“耍狮子”,就是舞狮玩耍玩耍、娱乐娱乐的意思。这是集体的活动,必须要有一班锣鼓,一只狮子,一个“笑和尚”,一个“孙猴子”。“笑和尚”戴着笑嗬嗬的和尚面具,手执一把半新半旧的蒲扇,胖乎乎的,乐嗬嗬的。“孙猴子”也戴个猴头面具,身材小巧,在地上翻筋头,爬到狮子身上作耍,十分顽皮、活泼、可爱。阵容大的还有两三只狮子一道。技艺高的狮子可以表演很多节目,如翻梯子、上高桌等等。上高桌通常是将三张以上的八仙桌垒起来,狮子在上面窜来滚去,煞是惊险。狮子一般在人家门前坪里表演,或在主人堂屋里表演,主人家则给他们打“包封”(给红包)。
  请“春饭” 从正月初三开始,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饭,谓之请“春饭”。请“春饭”一般延续至正月十五止。少数地方也有请到正月底的。
  春节期间请客,是比较讲究的。客人到来,特别客气的,要放爆竹迎接。入室之后,是先吃茶点,茶陵叫做“过杯”。茶点用红漆茶盘托出,一般是花生、薯片、糕点之类,旧时农村穷,能上花生、雪枣或麻枣,就是很客气的了,也表示家庭比较殷实。株洲一带吃茶点没什么特别讲究,客人愿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过一般大家都较客气,决不吃光。茶陵一带则在茶盘中间一格,摆上特制糕点或红枣,俗称“看碟”,是不能吃掉的,因为“糕”象征“高升”,红枣象征“红火兴旺”,怎么能吃掉呢?为防止不懂事的孩子要吃,往往糕点不蒸熟,红枣用线穿成串。
  正餐席,一般是8碗、10碗菜,谓之“八块碗”、“十块碗”。十碗菜中,如上了海参,则称“十碗海参席”,视为最豪华,最隆重的了。但在炎陵、茶陵一带,则一般是9碗、10碗、12碗菜,忌3碗、8碗。因为打发叫花子才用3碗菜,8碗菜是埋人饭,是不吉利的。
  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乃“上元节”,故称“元宵”。元宵之夜大放花灯,故又名“灯节”。
  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圆”,有的干脆就把“汤圆”叫做“元宵”或“元宵砣”。汤圆是用糯米粉做成一个小小的圆团,如在粉团中间放入桂花芝麻糖之类,就叫做“桂花汤圆”,那就“春秋同在”了。
  元宵节的晚上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一个晚上。旧时乡间玩龙灯,一直要玩到天亮。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主要是操练,或白天玩一玩。只有到了十五的晚上才进入高潮。龙灯由龙头、7个“节子”、龙尾合共九节组成,用竹蔑编织出灯笼骨架,糊上皮纸,内中点上用茶油浸透的纸绳(俗称“油绳子”,每根长约1尺),通红明亮。每条龙灯还有一个“珠子”,与九节灯合为十,十全大美,“龙”随“珠”转。“珠”一般是由一个小巧机伶的少年执掌。舞龙时由耍珠童子领舞,龙头跟着“珠”转,各节跟着龙头舞,可以玩出许多套“故事”,玩到精彩处,满地灯笼翻滚,鞭炮喧天,呵嗬喧天。
  乡间龙灯是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进行表演。并且凡是“接灯”的人家,龙灯都要到其堂屋里舞灯。舞灯时要不断放鞭炮,放得越多,舞灯的劲头越大,气氛也越热烈。鞭炮直接对舞龙队伍中丢,鞭炮火花与灯火一齐闪烁,翻滚,更加绚丽。舞过之后,龙灯从堂屋出大门之后,“耍脑”的(即舞龙头的)一个呵嗬,又领着龙返回这户人家再舞一圈,谓之“回龙”,是表示把财喜送回主家,不“回龙”,就是把财喜带走了,龙灯失了礼,主家大不喜欢。如果在舞龙时有“节子”被油绳子烧着了灯笼,主家便很高兴,“烧发烧发”,预示他家里今年有财发;如果有“节子”油绳子熄灭了,则认为不是好兆头,主家也会不高兴。一群群的小青年,小孩子跟着龙灯从一个屋场到另一个屋场,大壮了龙灯声威。小孩子除了看灯之外,最大的企盼是向玩灯的人要一点油绳子屁股,如能得到一两根整的,那第二天就很有一点在小伙伴中风光一通的资本了。
  城镇上玩龙灯更加气派。许多条龙灯聚会一堂,竞相献技。还有各种“故事”灯摆街游行,人们呼之为“抬故事”,每一盏灯都由身强力壮的汉子抬着,一盏灯就是一个传说故事,上面还有小孩子化妆表演,有点类似后来的“彩车”。龙灯后面,常常还有高跷队,蚌壳精、采莲船,地花鼓之类,热闹非凡。家家户户也是红灯高挂,所谓“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玩灯一直要玩到正月十六日天明。收灯前要举行收灯仪式,收灯仪式一般是在庙前或水边,有的是燃香鸣炮之后,把龙灯各节的灯光熄掉;有的是烧起一堆火,龙灯各节依次在火上燎一下,把糊在灯笼上的皮纸烧掉,只留下竹篾织的笼子以备来年使用。烧龙衣是表示把一年的病痛、灾星烧掉,将蛟龙送回水中,仪式之后,就将灯具收起来,一般存放在祠堂庙宇的公房内,个人家不收灯,据说要是八字不大,压不住,会带来灾祸。
  在攸县沿江一带的市镇,有在元宵夜“送船神”的习俗。他们在庙堂里悬挂纸画的彩船,叫做“船神”。白天大摆筵席,用仪仗和鼓乐迎“船神”出庙,游行于大街小巷和村庄之间,晚上请歌郎唱“插话”,虔诚供奉,通宵达旦。十六日早上,极其郑重地将彩船送至江边焚烧,即所谓“送船神”。送后,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禁放鞭炮,禁宰牲畜,禁高声说话,禁挑水,以示回避,让船神漂流而下,不再回来降灾作祟。到了晚上,人们都早早入睡,并告诉小孩,不要哭,不要说话,这一带传说,这天晚上是“老鼠嫁女”。
  茶陵边远山区的一些农村,在元宵夜则有舞火龙禳灾驱邪的习俗,“火龙”除龙头、龙尾是纸扎的外,龙身全用稻草扎成。入夜,火龙在锣鼓班、灯龙队的簇拥下,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先将龙头朝神龛三点头,表示降祥赐福,主家便在龙身上插些香火,舞了一番后又去另一家。到后来,“龙”身的香火越来越多,舞起来,火龙腾跃,流火溢彩,直至深夜,将龙送到河边焚烧。
  茶陵洣水沿岸农村,元宵这天家家要做“鸡婆饺”,鸡婆饺用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狗、鱼、鸡婆抱崽、狮子滚球、鳌鱼顶天、牛头、猪头及瓜果等造型,点染红、绿二色后,蒸熟而成,因为“鸡婆”居多,故称“鸡婆饺”。鸡婆饺造型拙朴、夸张,饶有兴味。蒸熟出笼,即由一家之长双手举起,高举过头,先在神龛前供奉祖宗,然后出门,朝供四方,奉祀天地。据传这是祭祀炎帝神农的“牺牲”代用品。开始,人们以猪、牛、羊及瓜果等实物祭祀炎帝,炎帝觉得这样太糟踏东西了,便托梦给人家不要这样做,人们便想了做鸡婆饺做祭品的方法,后来此俗代代相传。茶陵火田、八团、虎踞等地则不做鸡婆饺,而是做12个大糯粉饺在每个饺上按个凹坑,并依次标上月份。蒸熟后,看哪个饺凹坑中积水多,就认为这个月雨水足,这也是祈丰禳灾的供品。茶陵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元宵夜,青年人结伴去“偷”别人家的青菜、大蒜煮米粉饺、油粑、油豆腐,称之为“羹汤”,煮好后,一起吃,吃时嘻嘻哈哈,无所拘束,专等失主来骂,谓之“偷青”,“偷青”的目的是惹失主骂,骂得越狠越好,认为可以骂脱灾星,保吉祥平安。元宵节过了,龙灯收了,表示春节过完了,人们开始转入备耕生产了。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