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篇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293
颗粒名称:
第九篇 习俗
分类号:
K892.464
页数:
43
页码:
607-649
摘要:
本篇记述了株洲市的习俗的年节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行业习俗、职业习俗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株洲
风俗习惯
习俗
内容
第一章 年节习俗
第一节 春节
春节,从严格意义上讲,特指农历正月初一,它是一岁之首,四时之始。《汉书》称这一天为“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时之始”,谓之“四始”;“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谓之“三朝”。这一天正在立春前后,新春伊始,谓之春节。而民间习俗,春节期间则是从旧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开始,至新年正月十五日闹元宵结束,长达二十余天,统称之为“过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民间在全年所有节日中最看重的节日。
过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小年。在外的人纷纷在它的前一天赶回家中,确实赶不回来的,至迟也要在年三十赶回家中,乡间将这天作为小孩子的“年节”,小年小年,小孩子的年。这天不及大年初一那样隆重热闹,主要是让小孩子们玩玩,一般要在晚餐多做几道菜,合家团聚。
相传这天是灶王爷爷上天的日子,又称“灶王节”。晚上,各家各户纷纷准备几样简单的酒菜果品,送灶王上天庭,请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据说,灶王爷作为厨房司命,辛劳一年,他上天去,一是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二是上天休息休息,走亲访友。灶神在天上呆的时间是“一七”(7天),除夕晚上回来。
旧时,乡间有向神灵许愿者,如没有言明到庙宇进香,则也是在过小年这天还愿。一般是晚上在堂屋里设立一个香案,点上香烛,摆上贡品,贡品一般是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米粑粑,一碗切成四四方方一砣的白蒸半肥半瘦的猪肉。东西虽然简朴,但态度十分虔诚,感谢神灵一年的保佑。
送走灶神之后,就可以“扫堂灰”了,就是各家各户把屋上屋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准备过年。过小年之前,不能乱扫,特别是灶屋里,因为灶神没走,搞得烟灰冲天,会冲撞灶王爷。
株洲地区多数地方是二十四日过小年,但茶陵县不同,茶陵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民间传说这是为了纪念起义英雄陈丹书的。陈丹书是茶陵岩口人,文武双全,他不满朝廷的黑暗统治和贪官污吏横行,决定起兵造反,议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趁官兵过小年的时候举事。为了让百姓安安宁宁过个小年,又不耽误造反,他传出话去,说是山神老爷托梦给他,今年要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否则大祸临头。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茶陵县,老百姓就都在二十三日这天过了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陈丹书起兵造反了,官兵正在过小年,毫无准备,陈丹书攻下了县城,后来打下了安仁、衡阳,声势越闹越大。陈丹书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老百姓十分佩服他,为了纪念他,茶陵从此就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过小年了。
除夕 除夕又称“年三十”、“大年夜”、“过年”。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晚上。
旧时一般在除夕的晚餐,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团年饭,是全家团圆过年的饭,家家户户都尽丰盛的搞,最丰盛的是十个菜,与正月初一早上吃面条用九碟干菜果连起来,称作“九盘十碗”。正月初一早上吃面条,叫“长寿面”。团年饭上,在众多的菜中,有一道菜是不能少的,一条有头有尾的鱼,而且不能全部吃完,必须要剩余一些,取“吉庆有余”、“年年有余”之意。再讲究一些的,则必须上青菜,取“清清静静,不吵不闹”之意;芋头,取“百事遇头,万事如意”的兆头;红萝卜丝白萝卜丝炒在一起的“和菜”,一个意思是全家和合,二个意思是过金镶玉的日子。鸡肉必须与鸡爪一起炒,取“抓钱爪”之意。
“三十晚上的火”,年三十晚要用大柴蔸(或者叫大柴脑)烧火,取“大财头”、“大财佬”的兆头,柴火一直要烧好多天,以示“财多火旺”。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炉向火,一起守岁,大家欢欢喜喜,说说笑笑。这时,长辈给晚辈分赠钱币,谓之“压岁钱”。穷苦人家孩子,一年到头是难得有零花钱的,这时小有进项,欢天喜地,殷富人家则图个吉利,岁尾进钱,发财到底。另外,“岁”与“祟”同音,“压岁”即是“压祟”。
传说,除夕晚上子时,“老鼠嫁女”,所以,喂了猫的人家,除夕夜要将猫喂饱关起来,不要让它打扰老鼠办喜事;同时,还加一些偏僻角落里点上灯,或者放一点果品、炒米之类,为“老鼠嫁女”致贺。据说,这样来年老鼠就不会来为害了。大人常讲这样的故事给小孩听,让小孩子陪着守岁到深夜,看“老鼠嫁女”,现在,有了电视节目,则一家人拥着火炉,欣赏着春节电视晚会,城里年轻人还要去参加通宵舞会、电影晚会,比旧时守岁现代化多了。
从十二月二十四日至除夕,是人们非常忙碌的一段日子,所有年货都必须在这几天置办齐全,春节期间宴请宾客的主要菜肴如扣肉、酥肉、鱼、鸡等也要在这几天做好备用,年三十日还必须将大年初一要食用的蔬菜准备好,大年初一这天不能进菜园采摘菜蔬,不然会使菜园起虫。
在除夕晚上,要张贴好春联,并在堂屋张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猫儿开口,金银满斗”之类的红纸条。这主要是为了初一的禁忌作准备。因为小孩最容易出言不慎犯禁忌,贴了这个红纸条,就“讲破”了,不要紧了,即使小孩子讲了不吉利的话,神灵也不计较。同时,乡间还有俗语说,“来狗福,来猫哭”,大年初一屋里有猫叫是不吉利的,所以三十晚上要把猫喂饱,免得它叫唤,并且贴上“猫儿开口,金银满斗”的纸条。还有的则拿块纸片擦小孩子的嘴巴,边擦边说:“屎口尿口,百无禁忌”,意思是小孩子的口不过是屁眼,说了话等于放屁,说了不吉利的话是不能算数的。
除夕,又称“年关”,是穷苦人家难过的一关。旧时风俗,自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各债主纷纷登门讨债,以二十四日过小年为第一期限,除夕夜为最后期限,直至正月初一天明方止。本是全家团圆的除夕,许多穷人被逼得躲债四方。不过,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就不能再讨债了。
拜年 大年初一开始,给父母长辈、至爱亲朋、同事邻里祝贺新年,谓之“拜年”。规矩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拜年拜到初七、八,洗了坛子朗了塔。”即大年初一由儿孙晚辈给祖父母、父母长辈拜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叫“郎”)回娘家拜年。旧时,晚辈给长辈拜年,必须行跪拜大礼。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之后,当天要赶回去,不能让自家“空房”。初三以后,就是一般亲戚朋友、邻里乡亲间走家串户,登门拜年。到初七、初八,就差不多都拜到了,这时人们准备春节期间招待客人的果品也吃得差不多了,所以说“洗了坛子”、“朗(洗刷)了塔(一种大坛子)”。
但是在茶陵江口、桃坑等客家人聚居地区,因为正月初三有“送穷”的习俗,即把几天的垃圾倒出去时,燃放鞭炮,点香火,以示“送穷”。所以他们初三、初四忌走亲访友,以免把“穷”带到亲友家,也怕带回“穷”。
乡间招待拜年客的点心都是自家生产、制作的。一般有红薯片,有的用油炸,有的用砂炒。一般薯片是将红薯切成又大又薄的片子,煮成半熟晒干即成,讲究的是把红薯煮熟捣成糊,做成菱角形、方形等各种几何形块,蘸上芝麻晒干而成,又称薯糕。还有糯米粑粑切成片,晒干后用油炸,宛如现时城里吃的虾片,不及虾片鲜,但有虾片所没有的那份独特的米香。还有雪枣,是芋头捣成糊拌面粉加白糖做成团团油酥出来的,蘸上芝麻就叫“麻枣”,又香又甜,落口即融。
大年初一出门拜年,叫做“出行”,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家要放爆竹迎接,一般是放一挂百子鞭,既热闹又节约。拜年活动事实上可持续到正月十五。只是过了初七、八之后,见面则说:“给您拜个晚年。”春节期间,人们都忌讳出远门,即使有急事非要外出不可,也要等过了正月初七之后。“七不出,八不归”,初七出远门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开财门送财神赞土地耍狮子 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习惯称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开财门。有的刚交子时(半夜三更)就大开堂屋大门,燃放鞭炮,有的是要到东方发白,天刚亮迎着第一线曙光开开大门,燃放鞭炮,这叫做大开财门,开门见喜。现在,有了春节电视晚会,人们则是等时钟指向正十二点,就开门燃放鞭炮,庆贺新的一年的到来,老习俗以现代精确计时为准。
大年初一,只能开门纳财,不能向外倒财。因此,这天禁忌向外倒灰屑,灰屑必须全部堆放在家中,“肥水不外流”,往外倒了灰屑,就认为是倒掉了财气。有的地方还把大年初一定为“扫婆节”,禁止动用扫帚扫地,给扫帚放假休息一天。
迎合人们盼望发财的心理,一些人便在春节期间,有的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后,有的则要等大年初一之后,到各家各户“送财神”。所谓“财神”,就是木刻一幅赵公元帅神像,加上“恭喜发财”四字,印在一张32开的红纸上。他们给每家每户送一张贴在门上,讨点吉利钱。这事实上是穷人谋生的一种办法。
还有一些贫苦艺人则在春节期间搞点“赞土地”,舞狮子等文艺活动,讨点吉利钱。“赞土地”是单个的活动,艺人来到人们堂屋里,敲响竹板,口里高唱一些吉利的话,“赞土地”的人口才要很好,看到什么礼赞什么,虽然他们都有“老本子”,但必须改编成与眼前景物相适应的唱词,唱得人心喜孜孜的,得到一点赏钱。
舞狮 乡间多数叫做“耍狮子”,就是舞狮玩耍玩耍、娱乐娱乐的意思。这是集体的活动,必须要有一班锣鼓,一只狮子,一个“笑和尚”,一个“孙猴子”。“笑和尚”戴着笑嗬嗬的和尚面具,手执一把半新半旧的蒲扇,胖乎乎的,乐嗬嗬的。“孙猴子”也戴个猴头面具,身材小巧,在地上翻筋头,爬到狮子身上作耍,十分顽皮、活泼、可爱。阵容大的还有两三只狮子一道。技艺高的狮子可以表演很多节目,如翻梯子、上高桌等等。上高桌通常是将三张以上的八仙桌垒起来,狮子在上面窜来滚去,煞是惊险。狮子一般在人家门前坪里表演,或在主人堂屋里表演,主人家则给他们打“包封”(给红包)。
请“春饭” 从正月初三开始,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饭,谓之请“春饭”。请“春饭”一般延续至正月十五止。少数地方也有请到正月底的。
春节期间请客,是比较讲究的。客人到来,特别客气的,要放爆竹迎接。入室之后,是先吃茶点,茶陵叫做“过杯”。茶点用红漆茶盘托出,一般是花生、薯片、糕点之类,旧时农村穷,能上花生、雪枣或麻枣,就是很客气的了,也表示家庭比较殷实。株洲一带吃茶点没什么特别讲究,客人愿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过一般大家都较客气,决不吃光。茶陵一带则在茶盘中间一格,摆上特制糕点或红枣,俗称“看碟”,是不能吃掉的,因为“糕”象征“高升”,红枣象征“红火兴旺”,怎么能吃掉呢?为防止不懂事的孩子要吃,往往糕点不蒸熟,红枣用线穿成串。
正餐席,一般是8碗、10碗菜,谓之“八块碗”、“十块碗”。十碗菜中,如上了海参,则称“十碗海参席”,视为最豪华,最隆重的了。但在炎陵、茶陵一带,则一般是9碗、10碗、12碗菜,忌3碗、8碗。因为打发叫花子才用3碗菜,8碗菜是埋人饭,是不吉利的。
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乃“上元节”,故称“元宵”。元宵之夜大放花灯,故又名“灯节”。
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圆”,有的干脆就把“汤圆”叫做“元宵”或“元宵砣”。汤圆是用糯米粉做成一个小小的圆团,如在粉团中间放入桂花芝麻糖之类,就叫做“桂花汤圆”,那就“春秋同在”了。
元宵节的晚上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一个晚上。旧时乡间玩龙灯,一直要玩到天亮。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主要是操练,或白天玩一玩。只有到了十五的晚上才进入高潮。龙灯由龙头、7个“节子”、龙尾合共九节组成,用竹蔑编织出灯笼骨架,糊上皮纸,内中点上用茶油浸透的纸绳(俗称“油绳子”,每根长约1尺),通红明亮。每条龙灯还有一个“珠子”,与九节灯合为十,十全大美,“龙”随“珠”转。“珠”一般是由一个小巧机伶的少年执掌。舞龙时由耍珠童子领舞,龙头跟着“珠”转,各节跟着龙头舞,可以玩出许多套“故事”,玩到精彩处,满地灯笼翻滚,鞭炮喧天,呵嗬喧天。
乡间龙灯是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进行表演。并且凡是“接灯”的人家,龙灯都要到其堂屋里舞灯。舞灯时要不断放鞭炮,放得越多,舞灯的劲头越大,气氛也越热烈。鞭炮直接对舞龙队伍中丢,鞭炮火花与灯火一齐闪烁,翻滚,更加绚丽。舞过之后,龙灯从堂屋出大门之后,“耍脑”的(即舞龙头的)一个呵嗬,又领着龙返回这户人家再舞一圈,谓之“回龙”,是表示把财喜送回主家,不“回龙”,就是把财喜带走了,龙灯失了礼,主家大不喜欢。如果在舞龙时有“节子”被油绳子烧着了灯笼,主家便很高兴,“烧发烧发”,预示他家里今年有财发;如果有“节子”油绳子熄灭了,则认为不是好兆头,主家也会不高兴。一群群的小青年,小孩子跟着龙灯从一个屋场到另一个屋场,大壮了龙灯声威。小孩子除了看灯之外,最大的企盼是向玩灯的人要一点油绳子屁股,如能得到一两根整的,那第二天就很有一点在小伙伴中风光一通的资本了。
城镇上玩龙灯更加气派。许多条龙灯聚会一堂,竞相献技。还有各种“故事”灯摆街游行,人们呼之为“抬故事”,每一盏灯都由身强力壮的汉子抬着,一盏灯就是一个传说故事,上面还有小孩子化妆表演,有点类似后来的“彩车”。龙灯后面,常常还有高跷队,蚌壳精、采莲船,地花鼓之类,热闹非凡。家家户户也是红灯高挂,所谓“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玩灯一直要玩到正月十六日天明。收灯前要举行收灯仪式,收灯仪式一般是在庙前或水边,有的是燃香鸣炮之后,把龙灯各节的灯光熄掉;有的是烧起一堆火,龙灯各节依次在火上燎一下,把糊在灯笼上的皮纸烧掉,只留下竹篾织的笼子以备来年使用。烧龙衣是表示把一年的病痛、灾星烧掉,将蛟龙送回水中,仪式之后,就将灯具收起来,一般存放在祠堂庙宇的公房内,个人家不收灯,据说要是八字不大,压不住,会带来灾祸。
在攸县沿江一带的市镇,有在元宵夜“送船神”的习俗。他们在庙堂里悬挂纸画的彩船,叫做“船神”。白天大摆筵席,用仪仗和鼓乐迎“船神”出庙,游行于大街小巷和村庄之间,晚上请歌郎唱“插话”,虔诚供奉,通宵达旦。十六日早上,极其郑重地将彩船送至江边焚烧,即所谓“送船神”。送后,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禁放鞭炮,禁宰牲畜,禁高声说话,禁挑水,以示回避,让船神漂流而下,不再回来降灾作祟。到了晚上,人们都早早入睡,并告诉小孩,不要哭,不要说话,这一带传说,这天晚上是“老鼠嫁女”。
茶陵边远山区的一些农村,在元宵夜则有舞火龙禳灾驱邪的习俗,“火龙”除龙头、龙尾是纸扎的外,龙身全用稻草扎成。入夜,火龙在锣鼓班、灯龙队的簇拥下,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先将龙头朝神龛三点头,表示降祥赐福,主家便在龙身上插些香火,舞了一番后又去另一家。到后来,“龙”身的香火越来越多,舞起来,火龙腾跃,流火溢彩,直至深夜,将龙送到河边焚烧。
茶陵洣水沿岸农村,元宵这天家家要做“鸡婆饺”,鸡婆饺用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狗、鱼、鸡婆抱崽、狮子滚球、鳌鱼顶天、牛头、猪头及瓜果等造型,点染红、绿二色后,蒸熟而成,因为“鸡婆”居多,故称“鸡婆饺”。鸡婆饺造型拙朴、夸张,饶有兴味。蒸熟出笼,即由一家之长双手举起,高举过头,先在神龛前供奉祖宗,然后出门,朝供四方,奉祀天地。据传这是祭祀炎帝神农的“牺牲”代用品。开始,人们以猪、牛、羊及瓜果等实物祭祀炎帝,炎帝觉得这样太糟踏东西了,便托梦给人家不要这样做,人们便想了做鸡婆饺做祭品的方法,后来此俗代代相传。茶陵火田、八团、虎踞等地则不做鸡婆饺,而是做12个大糯粉饺在每个饺上按个凹坑,并依次标上月份。蒸熟后,看哪个饺凹坑中积水多,就认为这个月雨水足,这也是祈丰禳灾的供品。茶陵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元宵夜,青年人结伴去“偷”别人家的青菜、大蒜煮米粉饺、油粑、油豆腐,称之为“羹汤”,煮好后,一起吃,吃时嘻嘻哈哈,无所拘束,专等失主来骂,谓之“偷青”,“偷青”的目的是惹失主骂,骂得越狠越好,认为可以骂脱灾星,保吉祥平安。元宵节过了,龙灯收了,表示春节过完了,人们开始转入备耕生产了。
第二节 端阳和中秋
民间的节日,除了春节之外,普天同庆的就是端阳节和中秋节了。春节、端阳、中秋,谓之“三大节”。考究中国民间的节日,有两个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与月份数字相同的第一个日子,多带有节日色彩:正月(一月)初一是春节;二月二,谓之龙抬头;三月三,上巳,地菜煮鸡蛋;五月初五,端阳节;六月六,翻仓节;七月七,乞巧节,鹊桥会;九月九,重阳节;等等。二是逢十五也节日不少:正月十五元宵节,又谓之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又谓之“烧包节”“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小阳春;等等。
端阳节 端阳节,又叫“端午节”。端者,开端,开始也。农历五月初五,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的日子,故此谓之“端五”。古代“五”、“午”相通,故又称“端午”。“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
端阳节这天,家家户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叶,缕缕清香若有若无在门前飘逸。小孩子们穿上新衣裳,大清早就赶到河边街镇上去看划龙船比赛。
龙舟赛是端阳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四月下旬,人们就把收藏了一年的船取出来,油刷修理一新,五月初一正式下水练习。到五月初五,才安上龙头。龙头在去年龙舟赛结束后,放在庙里或大屋场保管着,取出来时,要举行仪式,杀鸡祭龙,敲锣打鼓送到龙船上。船的两边是清一色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作“划手”,船尾是颇富经验的“梢公”,船头是鼓手,他是整条船的指挥。划手们“听鼓下桡”,通常以地域为单位派船参赛。比赛开始,河中鼓声大作,龙船快迅如飞。河岸人山人海,岸边码头摆着奖品,船快靠岸时,只见鼓手纵身一跃,犹如雄鹰扑食,一把把奖品夺在手中。奖品其实是一些包子、粽子、黄瓜,搬到船上,全船人大吃起来,以示胜利。同时还丢一些到河水里,也丢一点给后到的船上,既是友谊的表示,也是胜利者的姿态。故此乡间有俗语说“赢了吃包子,输了吃黄瓜蒂子。”黄瓜蒂子是苦的,赢家吃糖包子,心里当然甜甜的,输了的则只能吃苦的了,赏罚是十分鲜明的。
据考证,划龙船比赛,最早起于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忠于吴国,却被吴王赐死,死后化为潮神,乘龙舟拥海潮,因而早在屈原诞生之前,吴越一带即有划龙舟活动。然而在楚地,则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为报效楚国,含恨自沉汩罗江,百姓们划着船儿去抢救他,寻找他。为了不让鱼鳖吃掉他的躯体,就向江中投下了大量包子、粽子。
端午节,人们要喝雄黄酒。能喝的喝一盅,不能喝的也要抿上一口,小孩子则搽一点在额头上,据说是为了避邪,因为雄黄酒可以使鬼怪现原形。这种风俗来源于“白蛇传”那个美丽的神话。人们对化成美女的白娘子自然有几分怜爱,但也有几分害怕,更怕别的化成美女的蛇,所以年年提防一下,其实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雄黄是有毒的,所以现在端午喝雄黄酒的不多了。
端午节在门口插菖蒲艾叶,也来自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是有一年有一代的端午节这天,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小孩走兵逃难,不巧正碰上了化了装的统帅。统帅见妇人背上背着大的,手里牵着小的,好生奇怪,上前一问,才知道牵着走的小伢子是妇人亲生的,背上背的大伢子是男人前妻生的。男人在早两天在外头被杀了,她只好带上两个孩子逃命。统帅一听,十分感动,就对妇人说:“你不要逃了,回家去插几片艾叶在大门上,保准兵马不进你的家。”妇人回家又把这个法子告诉了穷乡亲,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插上艾叶。当晚三更,兵马杀来了果然见门口插有艾叶的,都不进门,只冲进那些平日欺压百姓,作威作福,门口没有艾叶的富豪人家,把他们都杀了。插艾叶保平安的习俗就这样传下来了,那个品德高尚的后妈的故事也一代代传下来了。
节前,小辈人一般要给长辈家送节礼。女婿则一定是要给岳家送节礼的。节礼一般是猪肉、酒,尤其盐蛋、包子、粽子不可少,还有送扇子的,因为“吃了端阳粽,寒衣远远送”,天气热起来了,送扇子是送清凉。
节日这天,家道殷实一点的人家要吃“十子”:包子、粽子、鸡子(盐蛋)、蒜子、李子、桃子、梅子、枣子、瓜子,取其“十全十美”之意。中餐后,用“端阳水”洗澡。所谓端阳水,是用菖蒲、艾叶煮的水,有更隆重的,还要加上荆叶、首乌藤、柚树叶、兔丝草、花椒叶、瓜篓藤等一些中草药一起煮汤,有的在烧端阳水时,还要放些鸡蛋同煮。民谚云,“担钱难买端阳水”,人们多要用端阳水洗澡。给小孩洗澡时,还要用在端阳水中煮熟的鸡蛋在小孩身上滚动一遍,洗过澡之后,用雄黄给小孩点额、涂肚脐,并为之佩戴长命锁、香囊、子袋(装上熟鸡蛋的小网袋),以祛病、镇邪、压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正中,谓之“中秋”。这时,秋高气爽,当一轮满月升上天空的时候,显得格外明亮,故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旧时农村多种一季中稻,中秋时节,稻子收割了,家家庆丰收。在这丰收的喜悦里,中秋月一团银光又大又圆,取这圆圆满满的意义。中秋又被赋予了“团圆”的内容。因而,中秋节是庆丰收的节日,是大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晚上,一家人早早吃了晚饭,便高高兴兴坐到楼台上或草地上赏月,小桌上摆着一盘盘一碟碟的食品,主要是月饼、莲藕和药糖。小孩子依偎在大人的怀里,听大人讲故事。大人们最常讲的故事,就是为什么要吃月饼。大人们总是绘声绘色对小孩子讲:元朝末年,人们不堪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民族压迫,暗地里联合起来,约定八月十五日中秋这天晚上举行起义,通知就藏在月饼里发送出去了。当大家吃月饼的时候,就看到了起义的通知。于是,中秋之夜,趁敌人还在花天酒地的时候,四乡一齐举事了!后来,就打跑了元兵。中秋吃月饼就成了庆祝胜利的纪念。慢慢就成了风俗。到了后来,吃月饼又有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由一家之长主刀,将月饼切成几等分,全家老小每人一块,取全家人共享团圆的喜悦的意思。吃藕是取其淡淡的清香淡淡的甜,吃糖亦是取其甜,一般药糖上还要粘满芝麻,也是又香又甜,寓意日子香香甜甜。
中秋时节,芦笋刚刚上市,是这段时间里最时鲜的蔬菜,炒上鲜嫩牛肉,便是中秋节最美味的菜肴。所以,乡里俗语说:“八月十五夜(方言‘夜’读作‘呀’),牛肉炒茭瓜(芦笋的别称)。”茶陵民间在中秋节除吃月饼,赏月外,更看重的是晚上的“火”游艺活动,主要有“烧塔”、“抛铁花”、放“孔明灯”、舞“游仙”,游“瓜灯”、“桂花灯”等。
傍晚,小孩们用瓦片架垒中空的“塔”。入夜,各家主妇携柴火置“塔”内,燃火烧塔,瓦片隙间火苗喷吐,直至瓦片烧红时,置油锅于“塔”上。油烧沸后,青年人往热油中喷冷水,使之油花四溅,火苗腾空。以此驱赶猪瘟,保六畜兴旺。有的则玩抛铁花。抛铁花,先融化铁水,然后舀铁水泼向空中,当铁水下落时,用木板抛击,使之火花溅射。有的还用手掌抛击铁水。认为铁花可以震慑邪魔。最后是放孔明灯,孔明灯腾空后,人们争先恐后,吆喝着追赶孔明灯,以此驱赶邪魔。谁抢到落地的孔明灯,谁就会大吉大利。如果孔明灯落到谁家屋顶,认为这家不吉利。
小孩们去玩舞游仙、游灯。“游仙”用杉树皮捆绑而成,系一根长绳。点燃后,持绳抡舞,以抡舞的火圈大而圆为最佳,犹似火龙腾空。年龄稍小的孩子捧着插满香火的柚子或联结成串的油桐,有的提着用掏空的西瓜壳做成的灯笼,为舞游仙的促阵。这就叫“桂花灯”、“瓜灯”。游仙一直舞到与邻村交界处,意思是把邪魔赶出村外。因此往往村与村之间互相抢游仙、抢桂花灯,争吵。但第二天就和好如初。
第三节 新“三大节”
春节、端阳、中秋是三大传统节日,民间已形成了一整套习俗,元旦、“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正在成为三大新节日,新的民俗正在形成。
元旦 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元旦为国家法定假日,放假一天。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元旦前后,人们互相寄赠贺年卡、贺年信,或寄赠挂历,表示新年的问候。各部门、各单位纷纷进行总结表彰,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表彰先进,布置新一年的工作。地方和军队纷纷开展拥军爱民、拥政爱民活动。
“五一”劳动节 公历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假日,放假一天。此时,正值深春、初夏时节,万物蓬蓬勃勃,无限生机,气候温和,人们在假日期间,多出外踏青,或作短途旅游,或友人聚会,特别是邀约毕业多年的老同学聚会。“五一”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是劳动者休息的日子,在节日期间,有关部门还表彰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
“十一”国庆节 公历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为国庆节,为国家法定假日,放假2天。国庆节期间,正值金秋时节,天高气爽,一般城市都要搞游园活动,举行报告会,庆祝祖国的伟大成就,祝愿国家繁荣富强。要是逢“五”特别是逢“十”的大庆,城市里都要举行焰火晚会,张灯结彩,华灯齐放,万人空巷。
这三大新节日的节日气氛主要体现在城市、在职工中,在广大农村、农民中,节日气氛不浓。
第二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岁时习俗
立春 在民间,把立春称为“头春日子”,看得比较重要。这天,家家大门、神龛上要贴上“迎春春到,接福福来”之类的小对联,俗称贴春条。立春时辰,在门口置一方桌,摆上米、谷、豆、茶、果、蔬之类,焚香点烛,燃放鞭炮,迎春接福,祈祷丰年,之后,往耕地、菜园送火把或“烟包”(用稻草捆扎的把子),以驱除病虫害。立春这天,不能打坏东西,否则就认为是不吉利。
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称春社,这一天,农民歇工不动土,家中禁用碓臼,以免惊扰、得罪土地神。富有的地方一般还要唱戏,谓之“社戏”,大概一是崇敬土地神,二是农民在家不能干活,就去看戏。
茶陵洣水沿岸农村,这天中餐要吃米粉糊煮米粉饺,有的还在米粉中拌些野艾蒿,据说是因为土地公公年迈,喜欢吃米粉糊和米粉饺。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相传为百花生日,民谣中“二月有个花朝节”,就是指的这一天。特别是攸县城关郊区,自明朝开始就有花农,他们以种花为业。逢花朝节,花农就立上花神牌位,上书“唐朝敕封旺花尊神”,点烛焚香,擂鼓放鞭炮,备三牲供品,向花神致祭行礼,祈求保佑。供品必须是树上摘下来的果子,否则,花神是不肯尝的。
上巳 上巳,就是农历三月初三日。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民间俗称三月三。古时三月三,系洗濯、踏青之日,在民间,则是“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地菜,就是荠菜,就是辛弃疾在他的两首《鹧鸪天》词中写的“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入平原荠菜花”的荠菜。据说这天吃了荠菜煮鸡蛋,可以祛湿、明目。有的还加上“路边荆”或其他中草药一起煮的。农家还在窗台、墙脚放些荠菜,以驱虫蚁。旧时,还有农家姑娘在头发上插些荠菜花,既有美观作用,还有健康作用。
清明节 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夏历三月间,公历4月5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之命名大概是取的这层意思。
清明这天,为民间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人们成群结伴,或一家一户,去为祖先扫墓,仿佛过节一般,故此又称“清明节”。乡间称之为“挂坟”,过去一般用篮子提一份“牙盘供饭”,即一坨煮熟的猪肉,一盘时鲜果品,一碗米饭,一瓶酒,还有香烛钱纸爆竹等。到墓前,点燃香烛,摆好“牙盘供饭”,焚化钱纸,放爆竹,斟上三杯酒,然后一家大小依次给祖先磕头,大人庄严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小孩子则嘻嘻哈哈磕个头。
中元节 乡间祭祖除清明节外,还有一个“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烧包节”,有的干脆就喊作“七月半”。民间传说,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地府鬼门关大开,各路“孤魂野鬼”纷纷回家。当然,各家各户的祖先魂灵也回来了,所以就烧纸钱财包给先人带回去。传说到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关,鬼魂必须统统回地府。回了地府管束就严了,血食、纸钱都享祭不到了,故此,各家各户抓紧在七月初一至十五这半个月里祭祖,祭奠亡人。旧时中元节搞得很隆重,名门望族从七月初一开始,一般宗族从七月初十开始,先是“接祖”,即在正堂屋摆上香案,八仙桌,“请”出祖宗牌位,多数是以宗族祠堂为单位供奉,各房各家轮流值日。七月十五日晚“祭祖”,堂屋内八仙桌是祭奉祖宗的席位,门外另摆小桌,是给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准备的水饭。祭祖之后,就是“烧包”,所谓“包”,又叫“财包”,是用一叠叠的钱纸包扎而成,这是烧给阴间的祖先和亲人用的。祭祖完毕之后,所有男丁便聚集祠堂吃饭,不准女人入席。
在茶陵,还有一个“十月钊”,就是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祭扫祖坟,与清明节扫坟相似,并为坟茔培土,称为“盖被子”,压在坟顶上的钱纸也要多一点,为先人“送寒衣”。修葺坟墓只能在“十月钊”前后三天完成。在高陇、秩堂等地,米粉饺、糍粑等祭品不拿回来。传说小孩吃了这些祭品,可以避邪祛病,所以孩子们常常去抢着吃。秩堂、小田和一些客家人聚居地还有“跳黄河”祭祖的习俗,用草绳圈成迷宫之类的阵式,歌唱舞蹈,以祭奠祖先,歌颂祖先创业的艰难和恩德。
大寒节 农历“大寒”前后修葺祖坟,所以,乡下又将这天叫“大寒节”。吃过早饭,人们就荷锄挑箢,来到先人坟墓,铲除杂草,用黄土将墓冢堆高一点,搞得圆圆整整,“灿烂一新”,殷实人家的先人坟墓如果未在下葬之时将地面建筑搞得比较好的话,在大寒至清明这段时间里将先人坟墓进行较高规格的修整,乡间谓“墓坟”。即用麻石或红砖水泥砌“罗围”,竖碑刻,修墓冢。不是在这段时间修坟,即认为是惊动祖先,是不吉利的。
立夏 立夏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乡间素有“立夏吃荤”之说,就是在立夏这天,一定要搞点荤腥吃吃,又叫“过夏”。民谚说:“立夏吃了腥,一身飘飘轻”,攸茶一带时兴这天吃蛋,说“立夏吃了蛋,麻石踩得烂”,“立夏吃了子(蛋),芒槌打不死”。茶陵八团,火田一带更比较讲究,家家置办酒菜。家里喂了马的,这一天要让马歇息,有“人歇端午马歇夏”之说,过了这天,繁忙的夏季开始了。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叫“翻仓节”,醴陵、攸县一带叫“婆官节”,因此时已进入梅雨季节,空气潮湿,谷物、衣服、书籍等容易发霉受潮。人们认为六月六这天太阳最好,最能晒掉霉气、晦气。于是在这天,仓里有谷的把谷担出来翻晒,谓之“翻仓”;各家各户也都把冬装拿出来翻晒,叫做“六月六,晒红绿”;宗族则在这天翻晒家谱,检查族谱是否霉坏、被虫蠹蚀坏。旧时,有的人家借晒物之机,炫耀富有,民间称为“晒(赛)富”,农民在这天到田边杀鸡,并剪婆官纸衣涂上鸡血,插于稻田中祈求早禾丰收;客家人有“六月六,插花竹”的习俗,即用竹条夹上洒了鸡血的三角红纸插在田头,据说可以赶走病虫,确保丰收。
吃新 “吃新”又叫“尝新节”,一般是早稻收割下来,新谷登场,即用新米煮饭,供奉天地、祖宗,然后装上新米饭,夹上鱼肉喂狗。传说稻种是神农的神犬从天上偷给人间的,所以尝新要让狗先尝,然后才合家用餐。在茶陵还有一些地方,是在早稻收割前,择定农历中一个逢“辛”的日子,摘稻穗搓米做饭。“吃新”一般是自家庆贺,表示表示,但在茶陵桃坑、江口等地,则搞得酒菜比较丰盛,亲友互相宴请。
重阳 在中国阴阳说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是阳数中最高的,九月九日,日月并应,谓之重阳,取其高远、长久之意,故有“重阳节”。
重阳节时已届深秋,满山红叶,菊花盛开,正是登高好时节,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菊花节”。民间传说,东汉时桓景拜仙人为师,仙人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有大灾,必须带领全家人缝囊袋盛茱萸系于手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方可消灾。桓景如言照办,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到了晚上回到家里,只见家里鸡狗牛羊统统死了。于是,重阳登高一时蔚为风俗。农家则在这天晒坛子,汲清泉,用糯米酿甜酒,谓之“重阳酒”,可以久藏甘香,不少人家还准备酒肴、午餐过节。
现在,重阳日又定为“敬老节”,这天,单位慰问老人,家庭敬重老人,尊敬老人的美德在我们这个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更加发扬光大。
冬至 冬至,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旧时,宗族一般都要进本宗祠堂举行“冬至祭”。节后,乡间开始宰“年猪”,将猪肉放瓮内腌制后风干或熏干,使成“腊肉”,以备过年食用。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旧时,人们喜用大米、杂粮、豆类和干果(枣、栗)等混合煮成稀粥,用作午餐,名为“腊八粥”,据说是意在纪念如来佛,教育家人节约用粮。还有的人家在这天泡制黄豆,叫做“腊八豆”。旧俗以“腊八”为黄道吉日,喜在这天举行婚礼。
第二节 宴请习俗
吃茶 客人到了之后,先是延至侧室待茶,因为,正堂屋要开席。待茶并不是只喝茶,而是摆出各种各样的点心、果子,当然每人一杯茶水,边吃边聊,一则增进感情,二则不至等饭吃等得烦躁。
入席 乡间宴请,对入席排座是比较讲究的。乡间请客,一般是用八仙桌,即一张方桌,每方坐二人,四方坐八人。如果是一桌,则进门的右边为大边,左边为小边,八仙桌面一般是三块木板镶成,两条缝要竖摆,而不能横摆对着大边。贵客要坐大边。主家要入席,坐在小边下首。如请了人陪客,陪客则坐在上首或下首座位上。如果有很多桌,则进门最上边中间的一席为上席,贵宾、高亲是必须坐上席的,否则便是不恭。
出菜 出菜就是上菜。以8个碗、10个碗为多,炎陵、茶陵忌“八”,只有“埋人饭”才是八个碗,其他宴请多是10个碗。菜谱各不相同,炎陵以十碗全部是荤菜而著称的“炎陵十碗荤”。出菜的顺序大致是:第一碗酥肉十样锦,所谓酥肉,实际是油炸面粉团,有的面粉团内掺了肉一起剁成,有的干脆就是面粉,上面盖面子,面子由肉丝、菜丝等混合炒成,故称十样锦;第二碗精肉炒南粉,精肉,就是瘦肉,南粉,就是粉丝;第三碗,小炒鸡;第四碗,肚片之类;第五碗,笋丝;第六碗,扣肉;第七碗,三鲜汤;第八碗,鲜鱼;第九碗,和菜,就是炒三丝:红萝卜丝、白萝卜丝、肉丝;第十碗,冰莲汤。“埋人饭”除8个碗之外(株洲一带现在也有上10个碗的),其显著特点就是要有一碗“烂肉砣子”,实际上是一碗“红烧肉”。
安席 出菜出到第三碗时,就要“安席”,放鞭炮,由喊礼先生(乡间称为礼生),也就是仪式主持人讲讲宴请的缘由,婚宴则要请新郎新娘出来感谢来宾,由主持人代主家说一些客气话。致祝酒辞,敬酒。出菜出到第八碗鱼时,这时酒已过三巡,就不再劝酒了,叫做鱼到酒止。这时,各位宾客可以吃饭了。所以,乡间宴请,大师傅(厨师)绝对不可以出乱了菜,出乱了顺序,主要是出鱼出早了的话,人们就要笑话:“出鱼了!”意思是出笑话了。厨师没有出错菜,菜的味道又好,当出到鱼时,主持人就要代表主家到厨房放爆竹,给厨师打“包封”,叫做“挂厨”。
吃过饭之后,客气的人家还在堂前备有热水、脸盆、毛巾,供客人擦嘴洗手。对于贵宾、主宾,主家还有继续留餐,留宿的,大众客人就各自回家了。
酃县“十碗荤” 酃县的“十碗荤”在县内十分盛行。海外的游子归来了,家乡亲人招待他的是“十碗荤”。红白喜事,做寿做酒,最隆重的酒席是“十碗荤”。大年三十除夕夜,最丰盛的团年饭是“十碗荤”。
“十碗荤”者,席面上十大碗荤菜也。第一碗荤菜名就叫“头碗”,一个大海碗,堆得冒了尖。笋子鸡杂盖面,里面是一个圆圆的和椭圆形的油炸糯米团。
第二碗是蒸蛋。比起油腻的扎扎实实的头碗来,这个菜就是清淡而轻松了。
接着是鸡,是鱼。
第五碗上的是一条条的东坡肉,第六碗又上了一个“围肉”,酃县人又叫它“喜事肉”。四周全是用一寸见方的方块肉一层层围垒而成。这碗肉是定量供应:每人三块,一块肥的,一块半肥半瘦的,一块瘦的,每桌八人,共是二十四块。吃不完的用油纸把它们包了起来,可以带回去的。
连着出了两碗肉后,第七碗又是鸡,第八碗又是鱼!酃县“十碗荤”,原是双肉双鸡双鱼。最后两碗,是豆皮炒肉、海带炖肉。这是酃县西乡的“十碗荤”,城东的“十碗荤”,就不是双肉双鱼双鸡,而且比这更丰盛,更讲究。
灵龟寺里的斋宴 攸县灵龟寺观音堂的斋宴,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吃斋席。首先端上桌的是四碟:两碟瓜子,两碟辣酱。
接着上热菜。
第一道菜是“肉丝”。肉丝者,油豆腐丝也。佐以冬笋丝,红萝卜丝、黄花菜,碎细均匀。吃到口里,只觉得比平日的肉丝更爽口。
接着上来的是“肚片”。宽宽的片儿,白里透红的色儿,是菜头和油豆腐切成。
“肉丸子”是用面粉皮包糯米团油炸而成,确与我们平日的油酥肉丸子差不多。
接着一连上两道“鸡”。鸡者,油炸面粉团也,佐以云耳、姜片,鲜美可口。二道“鸡”是改板栗为削了皮的荸荠,白嫩嫩的,又甜又脆,又是一番风味。
桌上一连上12道菜。白豆腐、冰莲汤、“羊尾”(拨丝苹果)、干笋丝、炒青菜、一应俱全。斋宴仿荤宴的色香味型的造诣,是厨师们的高超手艺和想象力。用素菜,做成荤菜的样子,想象成荤菜的风味,且呼之以荤菜的名称。
茶陵茶俗 茶陵古称“茶乡”,“以陵谷间多生茶茗”,故曰茶乡,因炎帝“葬于茶乡之尾”,故名茶陵。茶陵盛产茶,待客以“煮茶”为主。
煮茶,烧开水时,将茶叶放入水中煮沸,同时放入炒芝麻、炒豆子、盐等。称为煮茶,加入芝麻豆子的称芝麻豆子茶,加入桂子桂皮的叫桂子茶,还有茴香肉桂茶、胡椒姜茶等。严塘、尧水、潞水等地对煮茶的色香味颇为讲究,有专用的煮茶瓦罐、炒芝麻豆子的专用小铲、捣姜的擂缽。客进门,即煮茶款待。这种茶既是饮料,又是食品,又可开胃。有的人家还同时油煎糯米饺作为待客的佐食。严塘、尧水一带,每遇闲冬腊月,妇女们常轮流为东,相聚品尝煮茶。吃煮茶时,每人一根竹签,用于拣茶中的芝麻豆子。边喝茶,边拉家常,相互调侃。此时,男人一般不介入。
潞水、严塘等近山地区还有“藤饼茶”。藤饼茶的制法是将野薄荷、金银花、花椒、山苍子等捣碎搅拌,配以香料,制饼晒干。食用时,与煮茶方法一样。一般作为夏天消暑防病的饮料。
还有“泡茶”。泡茶有两种。客家泡茶,用的是野山茶泡开水,一般泡得很浓。客进门,泡茶一杯相待。用餐后,为客人打洗脸水。待洗脸后,再泡一杯茶,边泡茶边闲聊。高陇、秩堂等地的泡茶,除泡入茶叶外,还加入盐萝卜条、糖姜片、香干片(用柚子嫩果加工的果脯)等。
第三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嫁
议婚 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婚是经媒人说合,父母应允后,媒人领男方去女家“看亲”。看亲时,女方不露面,躲在房中,从门缝下露出一双脚,让男方看清是否“三寸金莲”。自己透过门缝窥视男方。民国时期起,男女双方在看亲时才可互相见面。女方若相中则留男方就餐,男方如同意则在女家就餐。数日后,媒人将男方生庚送往女家,放在神龛上的香炉下或罄内。三日内若无破损,家中无口舌之争,即将女方生庚送往男家。两家分别请算命先生算八字“合婚”。双方“八字”无相克,则可定婚。一些地方在“合婚”后,女家亲党还要去男方“查家”、“查屋场”,以调查其人品、家底。查家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查”得很认真,翻箱倒柜、开罈揭盖,样样都看,其中米桶必看。这天男方要款待“查家”的人,每人还要送一份礼物。
定庚 定庚就是正式填写庚书,表示订婚(定婚)。庚书左填男方生庚,右填女方生庚。天头分别有“乾造”、“坤造”字样。意思是天地相配、阴阳相谐。定庚这天,男方先将生庚填在“乾造”这一面,用庚匣装好,备猪肉、红烛、编炮、新笔墨等物送到女家。女家请一通晓文墨的长辈,将女方生庚填写在“坤造”一栏。庚书封面有男女双方互对的“乾坤定矣,钟鼓乐之”、“两人天合,三卜玉成”、“天作之合,文定厥祥”之类的联语。联语由男方出上联,女方对下联。如是改嫁再婚的,不准在室内填写庚书。即使在户外填写也往往受到刁难,认为会坏家风、败屋场。有的只好躲进路亭、厕所填写庚书。解放后,废止填庚书。定庚也叫做了定婚。这天,先照定婚照,俗称“照像”。讲究的还要搞一桌或几桌“定婚酒”。之后,女方回家,男方送衣物、鸡、猪肉、油饼、包子、饼干等去女家。油饼等副食分送女家亲友邻里。定庚后,男女双方可以互相往来。
纳彩 纳彩,称为“送彩礼”,又叫“起亲”,攸县称为“过礼”,茶陵称之为“过茶”。迎亲的先天,男方将事先议定的彩礼送往女家。彩礼一般是各种衣服、首饰,以及猪肉、鱼、鸡、鸭、鹅等。攸县讲究要送一边猪肉,要肝、肺、油全齐,还要对鸡、对鸭、对鱼。讲究的还要一对金丝鲤,大约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在茶陵火田、高陇一带,除上述物品外,还有豆子、盐腌萝卜、糖姜、茶叶等泡茶用品。猪肉、衣物等可以折钱,但鱼、鹅必不可少。鹅为必备彩礼,是古代“雁礼”的演变。相传雁丧偶,终生不再配;鹅孵卵,雌雄轮流坐窝,是爱情忠贞、夫妻和谐的象征。另在茶陵,方言称雁为“雁鹅”,故以鹅代雁,但在县城附近,多以鸡代鹅。
哭嫁 女方出嫁的先天晚上,家中长辈、叔伯、娘舅、七姑八姨聚在闺房。出嫁女依次跪地哭别。长辈们要给其“下跪钱”作为“压箱钱”(私房钱)。在茶陵、炎陵、攸县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哭嫁时要唱哭嫁歌。哭嫁歌一般有固定的唱词,内容因哭别对象而定。如《哭父母》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叮嘱父母保养身体;《哭兄弟》《哭姐妹》侧重叙述惜别之情,嘱咐他们孝敬父母;《哭媒人》实际上是骂媒人,骂媒人花言巧语,骗人撮合,骗吃骗喝。但媒人并不见怪。能即兴编词,又唱得情真意切的,被人认为有才华、有孝心。
迎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讲究轿舆迎亲,并有旗、锣、伞、铳相随。闺女出嫁一般用大花轿。茶陵的花轿称为“銮辂”,是按照皇家轿舆制造的。相传宋代谭斗南迎娶公主到茶陵,用的是銮辂,从此沿袭。这种花轿分三层,上层八角形,每只角上有“八仙”雕像,红绸绣花并缀以流苏作围帘,轿顶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木雕金莲花;中层是六角形轿身;下层为八角形底座,饰以花栏,轿门缀一对“金狮子”。流光溢彩,十分豪华。改嫁妇人只能乘坐简陋的小轿,而且不能用旗、锣、伞、铳。贫寒人家的闺女也没有乘坐銮辂的福份。
迎亲队伍由新郎、媒人、轿夫、捧“庚烛”的小孩和其他役夫组成。迎亲人数须逢双,忌8人迎亲。
花轿到达女方门口,女家掩门片刻,随即开门迎轿入堂屋。男方押轿者开轿门取出“饤轿肉”、红衣红盖头,女方以此更衣梳妆,并宣读十二封喜书。之后,对轿门联。轿门上联由男方事先贴好,女方对下联。一般用各自姓氏宗族堂、郡名相对,如“××郡亲迎,××堂于归”之类。也有的为显示本宗族的显赫,故意用奇联巧对为难对方,有以此炫耀本姓名望的,有以地名镶字联调侃对方的,甚至有互相挖苦的。
对完轿门联后,押轿者取出婚书匣,填写婚书互换。媒人再发催妆书,须连发三次。新娘由一位福寿双全的妇人搀扶到堂屋别祖后,再上轿。茶陵火田、高陇等地的一些地方,由兄长背负新娘出闺门,堂前“交亲”。桃坑、江口等客家人聚居地,新娘出闺门时,迎亲人将新娘往外拉,女方兄弟姐妹则往内扯。拉扯数次新娘才能出闺门上轿。据说这样拉扯,表示对新娘的依依惜别之情;有的认为这样,新娘不会忘记娘家,会经常走动。其实这是一种“抢婚”的遗迹。
如果新娘命相带有“反扫煞”,起轿时,往大门外撒米,然后将米往里扫。认为这样做,新娘不会将娘家的“财运”反扫到夫家去,否则会“扫败”娘家。
轿门须上锁。相传轿门本来不上锁,后因祝英台中途下轿祭拜梁山伯坟墓,入墓化蝶。所以后来要上锁,以防新娘逃婚。一路上,过桥、过沟、上坡,轿夫都要向新娘讨赏封钱。中途,如路遇另一迎亲队伍,双方新娘须互换裤带。这种裤带都是早已备好的,据说谁以短换了长,则占上风,大吉大利。因此,这种备用的裤带都有意做得很短。
迎亲队伍临近男家时,男家于大门外摆一甑饭,上面插满筷子,并置酒三杯、烧香燃烛。轿至檐下,屠夫将盐茶米谷撒向花轿,“打煞神”。特别讲究的还要宰猪。之后,花轿方可入堂。这叫杀“拦门猪”,意思是谢绝女方家鬼进男方家庙。有的还在大门上悬挂剪刀、镜子“断煞”。株洲一带则是杀一只鸡,认为凡神皆带煞,男家怕喜神带煞,便要杀鸡挡煞,并唱赞词,然后用剪碎的红纸和盐、茶、米,向花轿砸去。
茶陵秩堂、湘东、桃坑、江口等地有背亲的习俗。由新郎或新郎的兄长将新娘背回家。路上休息时,新娘须站在矮凳上,脚不落地。意思是不到夫家不能“落地生根”。至夫家大门外,换鞋后由新郎的兄长背进堂内才能“落地生根”。换掉的鞋由娘家人当即带回,寓意以后不忘娘家,常有互相往来。
拜堂 花轿到堂屋落轿。这时,由礼生唱“开轿的赞”后,才当堂打开轿门锁,由伴娘搀出盖着红绸巾的新娘,即与新郎举行结婚大礼,俗称“拜堂”。拜堂由礼生(即司仪者)唱赞词,一般有“五拜”:“一拜天地,天长地久;二拜祖宗,耀祖光宗;三拜高堂(即父母),百世其昌;四拜亲朋,喜气盈庭;夫妻对拜,永结同心,百年好合,万代兴隆。”拜堂之后,进入洞房。这时,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巾,双方方知对方容貌。礼生唱“花烛赞”,唱“交杯赞”,夫妻同饮交杯酒。茶陵有些地方,以吃“和合蛋”代替“交杯酒”,即新娘将贴身带来的煮鸡蛋与新郎共食。
婚礼之后,即是婚宴。又叫“吃喜酒”,“做酒”。婚宴中特别不能怠慢了的是“高亲”,就是女方送亲的客人,他们必须坐上席,要有身份的人陪他们。
婚礼之后,还有一个节目,那就是“新娘子下厨”。一是试新娘子的“刀功”,用菜刀切瓜果,要三刀切九片;二是在锅内放十个铜钱,要新娘子用“捞箕”(又称“撩箕”)一次全部捞上来,还要丈夫的哥哥(称“伯爷子”)或父亲(称“家爷”)烧火,要丈夫的弟弟(称“小叔子”)要米汤喝。
新婚这天,繁文缛礼和禁忌不少。如新娘陪嫁被褥挑到男家后,男家要请一位有崽有女的健康妇女铺床,意谓子女双全。被褥里面女家事先放一些小“包封”,好让铺床的人说“有了”不要让她说“没有”。如新娘进门,夫家合家回避,叫做“避热面”,以免日后不和;新娘这天不吃夫家食物,认为是吃呕气饭,日后会处处受气;送亲的“上亲”席桌要平稳、筷子要整齐、碗无破损、猪肉无骨,更不能用猪脚;还须“老亲”(男方娘舅)陪“新亲”(女方叔伯)等等。有的地方在次日,岳父带一满罐油去女婿家“逻油”,意思是“满满一罐油交给你——要当心!”希望对女儿多多关照。
闹房 也叫“吵房”,就是“闹新房”。新婚之夜,一些人备鞭炮前往闹房。闹房的名目繁多,叫做“三天无大小”。主要有念告文、审案、夫妻过桥、夫妻嗑瓜子、“弹花”、“扒灰”、装烟打茶、洗媒抬媒人等。
茶陵的闹房告文据传是清代状元萧锦忠的手笔,字面很文雅,但多影射性行为。念一句,新娘须说出其影射的内容。“审案”很荒唐,多是公爹扒灰,兄弟争妻之类的内容。“官”一发问,须按他的要求回答。否则,新郎要翻筋斗,或扯耳朵、打屁股。“扒灰”更加粗俗,将黄豆放进灰中,令公爹、新娘跪地将豆子扒出来。扒出一粒,公爹问:“扒到了没有?”新娘答:“扒到了。”新郎骂:“爹爹不要脸。”婆母则打公爹,否则重来。“洗媒”则是用锅末烟抹在媒婆脸上,让她们使劲去洗才洗得干净。最不近情理是“抬媒人”,将媒人擦黑脸,用箩筐抬着游垅。有恶作剧者,故意将媒人倒入水田。稍文雅的是装烟点火、打茶。但新娘点火时,闹房者故意将火熄灭,香烟点燃后,闹房者要即兴编几句押韵的赞词。闹房往往闹到深夜。
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同去女方娘家,称为“回门”。当天去当天回,不在娘家歇宿。乡间认为,女儿女婿在娘家同住是不吉利的,特别是不能同房。要一起居住,则要另外开门出入,表示是两家人,女儿嫁出去了,是不能再回娘家的。这天娘家要做酒席,称为“回门酒”。
婚后第一个春节,新婚夫妇必须去岳家拜年,叫做“做新客”,岳家要设酒席,请贵宾相陪。
再嫁 俗称改嫁。旧时女不二夫,妻子死,丈夫可以再娶,但夫死妻嫁,被视为不“节”,有辱家风。年轻寡妇只有通过媒人悄悄说合,乘坐小轿改嫁。如因儿女年幼,生计困难,不愿出嫁,在征得兄弟同意后,可招夫上门。
招赘 俗称招郎。有女无子的人家,征得兄弟或长辈同意后,常以一女招婿上门。女婿进门后,一般受女家支配,所生子女跟母姓,男子非特殊困难,多不入赘。现在上门女婿较多,提倡男到女家落户,女家所生子女,姓氏由双方协商。
童养媳 旧时穷人无力娶媳,常抱养一女婴或女童给儿子为妻,是为童养媳。童养媳往往早婚,且年龄悬殊较大,多受虐待。新中国成立后,童养媳已禁绝。
填房 弟死后弟媳转嫁给兄,或兄死后兄嫂转嫁给弟,俗称“填房”。或称“转房”。
指腹为婚 旧时亲朋戚友之间,关系特别密切的,为延续感情,双方妻室怀孕期间,父母双方先期约定,出生后如系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是为指腹为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已禁绝。
换亲 旧社会贫苦人家,家贫娶不起儿媳,就相互交换女儿为儿媳。
纳妾 俗称讨小老婆。旧社会官吏、豪绅、富商,或原配多年无子,便纳妾生育续嗣。更多的是为贪图淫乐,纳三妻四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已根绝。
第二节 生育
接生 旧时妇女临盆,一般请“接生婆”接生,接生婆就是乡间公认的有接生经验的妇女。设备简陋,一般就在产妇的住房生产。丈夫可以进去帮忙,俗称“提腰”,就是抱起产妇。婴儿出生后,脐带用剪刀剪断,留的长度为“一拳一指”长,即握拳后伸出大拇指,从小指到大拇指尖的长度即脐带留出的长度,不能留短了,留短了认为会使生殖器短小。脐带剪断后,扎成一个花捂在肚脐上,扎得好,“脐花”才好看。由于卫生条件差,也无什么设备,自然分娩还比较顺利,要是遇上难产,乡间叫“横生”、“倒养”,就危险很大了,往往两三天还生不出来,结果母子双亡。现在,城里人全部到医院生小孩,乡下妇女也多数到医院或卫生院生小孩了。
报喜 生了孩子,都要向外婆家报喜,并在外婆家堂屋放鞭炮。放鞭炮也有讲究,如果生的是男孩,鞭炮就由堂屋外面向里面放,表示将来还要娶个媳妇进来;如果生的是女孩,则由堂屋里面向外面放,表示女孩是要嫁出去的。外婆家的人一听到鞭炮响声,就知道是生男还是生女了。
外婆家这时就要送坐凳摇篮给小外孙,还要送衣服、虎头帽、虎头鞋,意思是祝福外孙长得虎头虎脑,无比健壮。
三朝 孩子生下来三天叫“三朝”,乡间有“打三朝”的习惯。这天,由孩子的祖母(娭毑)或接生的稳婆一手抱孩子,一手拿着“撩扫把”(将一根竹竿下部劈开成6—8片即成)在卧房、厨房、堂屋等到处敲打,然后到大门屋檐边,在孩子头上,打成雨伞,用瓢舀水从伞上淋下来,同时,口里唱着:“天大,地大,毛毛子胆大!呵嗬呵嗬!”“三朝”这天,一般都要请客吃饭表示庆贺,就叫“做三朝”,或者叫“吃三朝饭”。三朝饭上,红蛋是一定要有的,就是把鸡蛋煮熟,壳上搽红,谓之“红蛋”。桌上每人一个或两个,还要打发客人带些回去。所以庆贺生小孩,又叫“吃红蛋”。给小孩子吃的“红蛋”,大人则逗小孩说,蛋是在毛毛子的屁股上滚揉过的,叫做“捋屁股蛋”,吃了特别健壮。小孩则争吃“捋屁股蛋”。
“三朝”这天,有的还要给毛毛洗澡,叫做“洗三朝”,洗澡时,先用手蘸水在孩子的胸前、背上轻轻拍打,并念道:“前拍拍,后拍拍,毛毛子洗澡不怕吓。”攸县乡下给毛毛洗澡时,澡盆里要放狗毛、牛毛、猫毛等等,说是这样做小孩长大后有胆量。
“三朝”这天,要用红绳给小孩扎手。意思是小孩长大后不要多手多脚,特别是手脚干净,不乱动,不会做“三只手”,即不学坏,不偷扒别人的东西。
“三朝”这天,流行给小孩取乳名的习惯,如“狗伢子”、“猫仔”、“细牛”、“贱妹”等等,表示孩子生得贱,易长成人。茶陵乡下,许多小孩的乳名一直叫到成人,都没有起过“学名”,所以茶陵许多人的名字就叫什么什么“狗”。长大后,又觉得写作“狗”不好看,就写作“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大名鼎鼎的李立三,出生在醴陵阳三石的芋园,妈妈给他起的乳名就叫“狗妹子”。
坐月 产妇生下孩子后,要喝“洗胎茶”,也是为了清除胎毒,然后吃发奶的食品。发奶食品主要是雄鸡,鲜鱼,骨头炖汤等等。在给小孩喂第一次奶之前,要给小孩喝“开口莲”,即四味中药熬的汤,清热解毒,清除胎毒。此时,小孩尚不知世间东西为何味,苦也好,甜也好,给他吃,他就吃,要是喂了奶之后再喂“开口莲”,小孩子就不肯吃了。
产妇生孩子后,一个月内不能外出,叫做“坐月”。这一个月内,特别要注意保健,如不能下冷水,否则日后会得关节炎;不能同房,否则会得妇科病。满月后,就抱着小孩回娘家,叫做“走月”。
比较殷实的人家,小孩满月这天要做“满月酒”,以示庆贺。为庆贺小孩出生,有的还要在小孩满100天时做“百日酒”,在小孩满一岁时做“周岁酒”,酒席上尊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坐上席。乡间陋习,理发师受人歧视,做了外公也不能坐上席,大概是犯了“剃头”的忌。酒席上绝对不能打坏了碗,认为是不吉利的,要是把碗打个缺口,据说会使小孩长成“缺嘴巴”。
第三节 寿诞
规矩 男逢女满。做“整生”时,男满九进十,谓之“逢”,女满十,谓之“满”。就是说,男的做虚岁,女的做实岁。
生日不请。“做生”不发请贴,不通知,这大概是检验一下感情程度,看亲朋戚友记不记得他的生日。
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即男的不做三十岁的生日,女的不做四十岁的生日,认为做了这两个生日不吉利。
老不做八。在做“整生”中,一般以50岁、60岁、70岁寿诞较为隆重。50岁,是过半百之年;60岁,叫做过了一个“花甲”,因中国历代以天支地干纪年,又称“甲子”,60年正好是一个轮回;70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当然要庆祝了。但一般不做80岁,农村有“七生八死”之说,如说“做你的八十”,为不恭之词,骂人之语。
小孩生日一个蛋。农村不给小孩做生,为了表示纪念,就给小孩煮几个鸡蛋吃。乡间认为“小孩有吃在后”,年纪小小做生,是要折寿的。
不提前做生。生日酒,又称寿酒,是决不能提前做的,有“等不到生日了”之嫌,但是可以推后。生日也不能重做,认为会一年过了两个生日,就是多去了一年寿数。
寿礼 旧时富豪之家做寿时,亲友多送寿帐、寿屏、寿桃、寿面为礼物。寿屏上多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祝词;寿桃取王母娘娘蟠桃之意,吃了长生不老;寿面,也取其绵长之意,祝福长寿。一般人家就是送猪肉和面条。所以吃寿酒又有“吃寿面”之说。
百姓家一般并不计较东西送的多少,只要到了就是看得起,而送不起礼品的人呢,进门就讲一句“红日高照日光健,不送人情也吃面”,同样可以入席。
但地主豪绅则借祝寿勒索财礼,他们过大生日时,佃户要来祝寿送礼,不然,来年就要小心解佃。他们的子女满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等等,也要大庆一番。乡间说“财主三十为尊长,穷人六十也是闲。”拜寿旧 时拜寿,一般是满了50岁以上的老者才正式举行仪式的,人们称老者为“寿星”,请他坐在中央,然后儿孙晚辈行跪拜大礼。这时,“礼生”(司仪)唱拜寿赞词:“红日照华堂,一片喜洋洋,高亲贵戚齐登府,凤子龙孙到两旁。寿里老者扶鹤杖,红光满面坐中央。儿孙来拜寿,天长地久;郎女来拜寿,年高北斗;子侄来拜寿,天高地厚;男的来拜寿,东成西就;女的来拜寿,全家福禄。一对对,一双双,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流长。”老人的儿孙亲属就在司仪的引导下,依次给寿星拜寿。
第四节 丧葬
送终 民间习俗最讲究为父母送终。父母临终时,子女能守候在身旁是最大的孝道;死者临终时,子女均在身旁,是最有福气的。所以,当父母病危时,要尽量通知在外面的子女回来。本来,死是无法择日子的,但是,民间还是有禁忌。人们最禁忌死者在“重丧日”、“空亡时”断气,据说“重丧日”死人,还会有人死;“空亡时”死人则“空”六十年。为了避凶就吉,往往给病危者喂参汤,有的则在病危者脑后垫一本历书,频频呼唤将死者,记住好时日,千万别在“重丧日”、“空亡时”落气。万一死者在这日子或时辰断气,孝子就披麻衣,拄哭丧棍,对棺材呼唤一声:“爹(娘),儿讨米去了!”出门向四邻乞讨。据说这样做可以平安无事。
死者去世后,亲属要“披麻带孝”。就是在胸前纽扣上扎一节麻,穿上白布做的衣,腰上系一根稻草绳。也有从简的,就是胸前吊一点麻,头上扎上白布。白布较长,可以从头部一直拖到地上,所以又叫“拖头”。平时有扎起的,有拖着的。但出葬时一定要拖着。
殡殓 死者落气后,在其床前置一火盆,子孙环跪床前烧“倒头纸”。旧时的“倒头纸”都是剪成铜钱形、盖有铁戳记号的草纸,这是给死者去阴府的“路费”。烧完后,将纸灰装进小布袋,留作入殓时用。之后,将死者抬在门板上,同时将死者身上的衣物和床上的草垫、席子,搬到户外路旁焚烧,叫做烧“稿荐”。从死者卧室至大门的每道门坎上点上油灯,称为“打路灯”,为亡魂点灯照明。
儿孙头缠青绸,请人鸣锣引路去河滨或井边“请水”。儿孙们长幼有序,跪伏河边,长子朝水中抛掷铜钱一枚,这是给河神的买水钱。抛掷铜钱后,反手舀水一壶带回,加皂角、冬青叶煮沸,兑水沐尸。沐尸时不能触及“五心”,即手心、脚板心和心窝。但各地风俗不一,有的并不讲究这点。
沐尸后是殡殓。先给死者着寿衣。寿衣件数须逢单,五衣三裤、或七衣五裤,或九衣七裤。寿衣忌毛料,认为着毛料寿衣,死者下辈子或变畜、禽。寿衣先由孝子一一穿得温热后,再脱下给死者穿上。忌给死者穿深黑色衣裤,多用灰、兰、白色。裤子不用裤带用线,一般是七七四十九根,或按死者年岁计算,一岁一根线。着寿衣后将死者抬到厅堂,置棺盖上。移动时小心翼翼,唯恐触碰门框招来不祥。如果死者是女性,须经娘家人查视棺材、寿衣,认为满意后才能入棺。
入棺后,僧或道士执幡前导,率孝眷绕棺数周,向遗体告别。再就是“炒粮”:将盐、茶、米、谷、豆置锅内,孝眷围火环跪,用哭丧棍翻炒。炒熟后倒入“粮米坛”,由和尚或道士封好置于棺材中,称为“带粮”。同时将“倒头纸灰”倒入棺材,此时,孝子呼唤死者,钱粮在此。炎陵县则有“放桃条、米果”之俗。死者入棺之后,要让他一手握三小枝桃条,最好是留有些桃叶,一手握一串用桃条串的小米果七个,意即让死者去黄泉路上防恶鬼,喂恶狗,以免受到伤害。桃条、米果在封棺时要丢掉,由封棺人取出丢出门外。丢时,门前忌站人,若丢在人身上就不吉利。之后,填充石灰、窑灰,盖棺封梓钉棺材的钉子要准备八只,但只钉七只,意即不要钉绝了。炎陵县一些地方在封棺时还要杀猪,叫杀“封棺猪”,猪头对着灵堂,血盆上架着屠刀,屠刀上放红包,屠夫口含红包再杀猪。杀猪时,舞龙舞狮,锣鼓、鞭炮齐鸣。钉钉封口后,将斧子搁置棺盖上“压煞”。殡殓事毕,僧或道诵经,俗称“开咽喉”。有些地方在盖棺前“开咽喉”。认为“开咽喉”,可以使死者转世投胎后不会成哑巴。
祭奠 死者入棺后,即移至灵堂。灵堂,挽联用纸,规定死男用黄纸,死女用绿纸,死者超过了九十岁,可用红纸写对联。人们见到用纸颜色,便知死的是男是女了。在灵柩前设牌位,点油灯,日夜不能停火,一直到出殡。
如在死者死后七天之内安葬,可诸事不忌。七天之外安葬,则须请风水先生择定时日。若近期不宜下葬,就要将灵柩移靠墙壁,男左女右,俗称“寄壁”。并在灵柩前立香案,设木主牌位。牌位刻上“××之灵王”字样,然后用长子的血在“王”字上加一点,变成“主”字。象征血脉绵延。立牌位要念诵词:“以子之血,点父(母)之灵,精神贯注,佑启后人。”安葬前数日,要发布葬期讣告。讣告一般沿袭成例:“不孝男××等,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或妣)××,不幸于×年×月×时寿终正寝(女称内寝),距生年×年×月×日×时,享寿××岁,不孝等亲视含殓,停柩中堂……卜于×年×月×日×时下葬。”最后,孝子按长幼依次署名。如长子已故,则以长孙署前,称“承重孙”。有的在讣告上叙死者生平事迹。
下葬前数日,请僧道诵经超度,念经天数、僧或道人数,因贫富而异,但均须单数。富户有同时请僧、道、儒三教诵经超度的,念经天数最多的达49天。较讲究的人家一般做“招魂破狱”、“破血湖池”、“念血盆经”、“过奈何桥”、“转蓬还寿生”、“赈孤放焰”等法会。
僧或道诵经超度的第一天,行祭奠礼,称“开堂”。首先由代告生(由亲戚中德高望重者充任)代死者家属祷告天地神灵。接着司仪唱礼,代告生三跪九叩首,诵告文,念完后焚化。
安葬前一天设酒席招待亲戚朋友,乡间称为“吃烂肉”。就是在酒席上,一定有一大碗红烧肉,乡间谓之“烂肉砣子”,晚上举行“家祭”,将酒席置于灵柩前,在和尚或道士的主持下,亲属依亲疏尊长依次上祭文,宣读之后就焚化在灵前。
家祭后“炒外粮”。炒外粮时,将炒好的“粮”的一部分,分别倒入孝子们的怀里,以荫福后代。认为谁怀里倒的“粮”多,谁家就会富裕。因此往往兄弟“争粮”。另一部分装入“粮米坛”,下葬时置坟中棺材外。茶陵马江、浣溪一带,米粮须由孝子向七个不同姓氏的人家跪求一撮米谷同炒;虎踞一带则不炒内粮,家奠时由孝子将盐茶米谷连同米饭放入两只罐中,分别写上“左仓”、“右库”,下葬时置棺外两侧。
接着由法师或礼生前导,引孝眷、吊客绕棺,左三转、右三转。茶陵平水一带,此时要诵《诗经》中的《蓼莪》诗。
家祭后,要唱孝歌,乡间俗称唱“夜歌子”,又称“闹丧”,每每通宵达旦。
安葬 安葬前一天,墓穴就要挖好,叫做“开金井”,挖穴之前,要请风水先生看地,一是选择场地,二是选择朝向,认为风水好,朝向好,就可以发子孙。选择不好,就会使家道衰落。
家祭次日,按照风水先生所择时辰出殡。出殡前,大门外贴“古煞”,提醒生辰与出殡时辰相克的吊客回避,以避凶就吉。出殡时,僧或道士将压棺顶的斧头扔出,称“出煞”,手捧水碗,随灵柩含水而喷,出大门十余步,覆碗踩碎,扬长而去不回头。灵柩一出门,即撤灵堂,不留痕迹。茶陵高陇、秩堂等地,当灵柩抬起时,孝子骑棺盖上,称为“骑丧”。传说谭延闿的生母因为是妾,所以出殡时不能从大门抬出。年幼的谭延闿愤愤不平。“骑丧”时,因要从侧门出,谭延闿不肯下来,说:“是我死了,谁敢不从大门出去!”最后只好从大门抬出其生母的灵柩。炎陵县则有“骑棺过江”的习俗,送葬时遇上溪坝,不论有没有桥,都得涉水过江,过江时孝子长男要骑在棺木上头,说是有人骑棺,还减少了重量。
抬灵柩的用具称“龙杠”,抬灵柩的人,称“金刚”,一般8人,讲排场阔气的,也有16人,32人的。出殡时,灵柩两侧系长布条(称“拖丧布”),亲友排列其中,曰“执绋”,意思是帮助拉灵车,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孝子要拖“孝棍”,又称“哭丧棍”。一般是用一根木棍,上缠绕用白纸剪的牙花,走时要拖着走。孝棍是在死者去世后就做好,放在灵堂上,到出殡时才拖着走的。孝女和孝属不要拿孝棍。一路上,孝男孝女且行且拜,停柩息肩或“拦柩路祭”时则长跪不起。过祠庙、山川,甚至过沟、金刚换肩,亲友放鞭炮送葬,都要跪迎、跪谢。到达葬地,风水先生将罗盘置棺盖的米袋上定方位后,才能落葬。炎陵县有送“烟包”(又称送火把)、背“兆竹”的习俗。“送火把”是送葬时,走在最前边的是两个妇女,同抱一捆稻草把子。一般不少于六尺长,也用稻草扎成一节一节(一般是七节或九节、十二节),火把一端插上点燃的香或包些炭火,使稻草把子烧得有烟出为度,送火把是侄媳妇,始终走在送葬大队伍的前头,并保持一段距离,火把要先于棺木到坟地,放在墓地旁边,男放左,女放右,要形成青烟袅袅,意即为死者送来了火种。
“背兆竹”。送葬时背兆竹的人走在火把后面。背兆竹的人是大侄儿,叫“杖基侄”。兆竹是用一根完整的楠竹杆,除掉竹尾,留几枝竹叶,有的用兆竹挂孝球,多数是挂“铭旌”。实际上,这竹杆有个大用处。到坟地后,剖成两半,放在墓穴底里,好让棺材放在竹片上,起滑溜作用,稍用力棺木便进了墓穴。省时省力,兆竹一直沿用未省。
之后,长子擎灵牌回灵,回灵至家门口时,由长媳跪接灵牌。据说接灵有福,为免争执,所以规定长媳接灵。搁罗盘的米称“分针米”,做饭儿孙分食,认为吃了有福份。
下午,烧灵屋。也要诵经“开光”。
殡葬禁忌颇多,如抬柩出大门时,“金刚”忌碰门框;途中灵柩忌碰泥土;移棺落坑忌在午时等。
女姓死者的殡葬中,对其娘家须毕恭毕敬。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娘家所送祭幛等祭品须悉数退还或折价偿还,乐队、鼓堂班的佣金也由丧主付给。入席则上座。稍有不周,娘家往往以“娘大舅大”为由,兴师问罪,甚至寻衅闹事,不欢而散。所以,很多姑表兄弟,待姑母去世后,则无来往。
安葬后第三天,家属须再备香烛酒菜上坟,并修整修整坟墓,培上一点土,谓之“复土”。醴陵东乡一带,还有“检金”的习俗。就是在安葬后第三年,把坟墓挖开,如果尸体完好,即照原封闭掩埋,如尸体已腐烂,则将尸骨收入罈中,另行安埋。
守服 孝子在父母死后,四十九天内不许理发剃头,称为“蓄服脑”,又称“禁孝发”。
同时,孝子三年内不能离开家乡,名为“守服”。旧时即使是在朝廷做官的,也要请假回乡,为父母守服。有的甚至是在父母坟边结庐而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葬中的许多旧俗得到了革除。亲人去世后,亲属一般按“男左女右”的习惯在衣袖上套青布圈,即戴“黑纱”致孝。安葬前夕开追悼会。城市已普遍实行火葬,县城干部职工也倡导火葬。农村则沿袭旧俗,入棺土葬。
第四章 行业 职业习俗
第一节 农业习俗
立春送火把 在立春这一天,家家往田头、地边、菜园送火把。认为火能祛鬼邪,送了火把可以驱除病虫害。另一层含意是表示此地已有人耕种。对佃耕地尤其重要,承佃人送了火把,则可佃耕。如有争议,以送火把先后来认定。
播种不语 播种时,闭口不语,不跟别人答话。并在田埂上插一面三角形红纸小旗,称为“红婆老爷”,也称“婆公菩萨”以祈求风调雨顺,种子免遭鼠、雀危害。相传播种时讲话,会招致鼠、雀危害。
插秧开秧门 插秧时,先烧香、放鞭炮,拜过“红婆老爷”才能下田扯秧,称为“开秧门”。插秧时节,亲友之间互帮互助,一般谢工的酒菜比较丰盛,谓之“插田酒”,要吃腊肉,醴、攸、茶一带粉蒸肉是主菜,醴陵的米粉肉要二市两重一块,并吃盐鸭蛋,预示当年生产“圆满丰收”。由“牵边手”(插头行秧定好行距标准的能手)上坐,乡间有“插田师傅扮禾客,〓田叫化惹不得”之说。插秧过程中,忌直接从手中接秧,尤忌摔秧击中人体,因为“秧”“殃”谐音。
火龙驱除病虫害 庄稼遭病虫害,认为是妖祟所致,火龙可驱妖祟。村里便各家各户“凑份子”举行舞火龙活动。火龙与元宵节的香火龙一样。舞火龙时,锣鼓队相随,游垅过丘,走遍各家的田头地边。然后送到河边焚烧。洣河流域则以“草龙”(用稻扎制而成)代之。传说,古代的一年,农田遍遭病虫害,炎帝神农氏以手杖化为火龙,驱逐了病虫害。从此火龙驱病虫的习俗相因成俗。但是,有时舞火龙无效,人们认为是由于春节时,有人忘记祭祀神农,得罪了他,所以舞火龙也不起作用。于是,人们便在这时再过“春节”,并舞火龙,以求神农宽恕。但这种情况极少,近代只有茶陵界首一带曾在民国时期的一年中过了两个“春节”。
送烟包 每年旧历除夕或正月十五清晨,各农家点燃稻草编结的草把,让其生烟而不出明火,故称之“烟包”,置于稻田一角,以祈减少虫灾,获得丰收。
养猪 买猪崽回家,先让猪崽喝一瓢水,意思是让猪崽早些上槽进食。遇猪瘟流行,便在猪栏门上插樟树枝以避邪气。同时,在猪栏门上贴“姜太公在此”的红纸条。传说姜子牙封神时,其夫人姗姗来迟,也来“讨封”。但诸神位已定,只好封她一个“瘟猪神”。“姜太公在此”,夫人自然不敢造次。杀猪要放鞭炮为之送终,并将猪毛撒在路上,引猪魂上路。还要烧“血神衣”(洒上猪血的纸箔)敬“血神老爷”,蒸全猪头,猪尾敬祀灶神。
养猫、狗 新买小猫、狗崽回家,要坐定片刻,再抱新买的小猫、小狗跟家里原有的猫狗作揖,意思是行见面礼使它们和睦相处,这样才养得稳,不会走掉。
语言禁忌 早上忌讲“蛇、鬼、虎、死”之类的字眼,讲了叫做“放快”,认为不吉利。平时也忌讲“穷”及上面那些字眼。所以,农家把芹菜称为“富菜”,因为“芹”、“穷”谐音;把虎称为猫,叫老虎为“山猫”,连霉豆腐制成的“腐乳”也叫做“猫乳”,因为“腐”、“虎”谐音;把“蛇”叫做“溜子”、“长虫”;把“死”说成“老”,“死了人”说成“老了人”。等等。
出门办事不打转身 出去办事只要走出了大门,就禁忌打转身回来,否则就认为预示事情办不成了,要走二回。
封龙节不挑粪桶 每年临近夏至的辰日为封龙节,这天,农民不挑粪桶,以免臭气冲天得罪龙王而降灾。
第二节 工匠习俗
排工 木排开航时,要祀水神,排主要请排工“打牙祭”,称为“吃神浮”。木排启动时,亲友祝贺排主“早早倒灶归家”。“倒灶”本是常人的“忌语”,因为“倒灶”意味着家败人亡。而木排上架的是临时灶,灶倒得快,说明销售得快。木排途经各处险滩或神庙,均应祭祀,如经湘江的昭陵滩要敬“滩神”,经渌口的伏波庙要敬“伏波将军”,经洣水险滩洪山庙时,要请“滩师”祀洪山老爷等等。在船、排上,碗筷各自洗涮,即使是客人也一样。俗谚云:“船上有理,各吃各洗。”船、排工忌讲“沉、翻、滚、烂、散”及其谐音字。所以,把姓陈的称为姓“浮”,称“伞”为“遮子”,饭瓢、调羹不得覆放甑中、桌上,筷子不得交叉或倒放。并忌食冬瓜、南瓜、萝卜等圆状瓜菜,若有人犯忌则歇工一天,由犯忌者负担当日伙食费。
泥木工 乡间称泥工为砌匠,又称砖匠,称木工为木匠。砌匠、木匠都奉鲁班为先师。木匠做工,主家的款待可以随便一些,四五个菜就可以。砌匠上门,则须讲究,席上有八、九个菜,而且每天“五酒三饭”,即除三个正餐外,还要“过早”、“过午”,招待茶点。隔三、五天的晚上要“犒匠”,称“三日一小匠,五日一大匠”。建房主体工程完成,上梁时须唱赞梁歌,唱赞梁歌时,则由木匠先唱,而且必提及鲁班先师,砌匠的赞词中却不提鲁班先师。传说木匠是鲁班的儿子,砌匠是鲁班的女婿。木匠是主,砌匠是客,对客人的款待应当热情一些。木匠禁忌把斧头叫斧头,因为“斧、虎”谐音,而叫做“猫头”或“开山子”。
造船工 茶陵、攸县、炎陵的造船工都是胡姓相传。宋淳熙前,茶陵等地的漕粮船均在湘潭制造,但因船底窄,在滩险水急的洣水容易翻船。淳熙年间,获准茶陵就地造船,因沿袭湘江航船的形制,所以常常翻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茶陵造船使倪涛(字巨济)悬赏招能工巧匠。一胡姓工匠应招,将船底加宽,使之在洣水行驶平稳。倪涛于是命胡姓工匠造船,不准其他各姓工匠造船。胡姓也规定造船技艺不传外姓,传子不传女。后来,一些胡姓造船工匠定居衡山、攸县等地,也恪守祖训。造船过程中,开工、装舵、船底成型、上船弦,都要祭祀鲁班、打牙祭,还要象建房上梁一样唱赞词。
商店 旧时商店行规颇严,有诸多守则。如南货店不能经营百货,药店不能与棺材店对门,各类商店对门都忌开肉店。商店门口不准停放棺材,但倒了大粪则认为是“屎财”。大年初一日、十五日不讨帐,成为各行业共同守则。民国时期,商店货物都不明码标价,多使用暗号,由店员自己掌握。在公开场合买卖可以讲价钱,但批发货物时,双方均用算盘拨子或捏手指表示价目,以便保密。解放后此习渐废。同时,商店开门时禁忌说“冒得”和“背时”。
旧历十二月十六日,商店老板备酒肴同雇请的店员一起过节,称为“倒牙”。对来年不再留用的店员,老板推他坐首席,意在通知他饭后结帐回家。所以,坐了首席的店员心里很不是味道,其他店员心里也不好过,故谓之“倒牙”。这天后,商户收帐,不再赊出。
第三节 演艺习俗
一 湘剧
宗师 湘剧艺班奉老郎菩萨为宗师。老郎菩萨即唐明皇。据传,唐明皇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亲自订正声误。后人因此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戏曲艺人所以奉唐明皇为祖师爷。传说唐明皇曾在梨园演出时充任过鼓师,又曾替补“塌场”的演员演过丑角。所以在戏班中鼓师的地位最显赫,演职人员都得听从他的指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坐在鼓上,但是丑角演员可以任意坐在鼓上。湘剧艺班的同业会组织是老郎庙,巡回演出时,要带老郎菩萨神像。
过班 农历六月廿四日是老郎菩萨的生日。这天,本家(戏班老板)奉祀老郎菩萨,召集戏班全体人员,公布去留人员决定,调整戏班人员结构。这种形式叫做“过班”。人员确定后,本家根据继续留班人员的行当、艺术水平,分别给以相应的定金。如不愿继续留班,则谢绝接受。
泡茶 收了定金,一年之内不得离班。否则,本家请“公堂先生”(老郎庙的会首),召集全班人员“泡茶”评理,依照“泡茶”会的决定给予处理。戏班内发生纠纷,也由公堂先生主持“泡茶”,进行调处。
按爪分红 湘剧戏班根据行当分排,按“爪”分红。全部演出收入,本家分二成、外管班一成,余下的七成由艺人按爪分红。“十家头”(指各行当的演员共10人)、“六场面”人员最高的为“十爪”,最低的为“六爪”,其他人员四至五爪。艺徒三爪,归师傅所得。
二 花鼓戏
宗师 花鼓戏,茶陵又叫采茶戏,乃民间地花鼓,草台班子一类。艺人奉关帝为祖师爷,以“桃园三结义”为信条。而鼓堂班(围鼓)却奉“八仙”为宗师。因鼓堂班演奏,演唱者七人,加上厨师,合称“八仙”。鼓手的宗师是曹国舅,在“八仙”中地位最显赫。因此乐手按“鼓为君,余为臣”的规矩,围鼓而坐。其他演艺人员各以“八仙”中的“一仙”为宗师。
花鼓戏班每到一处,先免费演出一个小时左右的“送戏”以拜码头,当地头面人物首肯后,方可正式开锣演“正戏”。戏班的酬金很低,往往靠“跳加官”、“打彩”、“讨钱”的形式,讨点赏钱以资弥补。
跳加官 先将当地稍有身份的人和外村前来探亲访友的人的名字用红纸条写好,贴在戏台上。演出中途停演,念红纸条的名字:“某某加官高升!”念到名字的人给了赏钱后,才将其名条撕下来。名条一直悬挂在舞台上是不光彩的,所以人们总要给点钱。“跳加官”后继续演出。
打彩 观众喝彩时,有的往演员身上扔钱。这些钱由博得喝彩的演员处理,一般与司鼓分成。有时也有喝倒彩的,则往演员身上扔草鞋。
讨钱 在《云南找夫》、《兰继子扳砖》等戏中,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演到讨米情节,声泪俱下,博得观众同情时,向观众讨钱。这实际上是对演员演艺的考验。讨来的钱由讨钱演员分六成,其余人员得四成。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