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散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2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散文
分类号: I267.1
页数: 8
页码: 599-606
摘要: 本段摘录了散文:《楚游日记》、千里一家亲。
关键词: 株洲市 散文 徐霞客

内容

《楚游日记》(节录)
  徐霞客
  (崇祯十年正月)十七日……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大岭东转,束涧下流,夹峙如门,而当门一峰,耸石兀突,为将军岭;涧捣其西,而枣核之支,西至此尽。涧西有石崖南向,环如展翅,东瞰涧中,而大岭之支,亦东至此尽。回崖之下,亦开一隙,浅不能入。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经崖前入于大涧。循小溪至崖之西胁乱石间,水穷于下,窍启于上,即麻叶洞也。洞口南向,大仅如斗,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初觅炬倩导,亦俱以炬应,而无敢导者。曰:“此中有神龙。”或曰:“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摄服。”最后以重资觅一人,将脱衣入,问余乃儒者,非羽士,复惊而出曰:“予以为大师,故欲随入;若读书人,余岂能以身殉耶?”余乃过前村,寄行李于其家,与顾仆各持束炬入。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樵者腰镰,耕者荷锄,妇之炊者停爨,织者投杼,童子之牧者,行人之负载者,接踵而至,皆莫能从。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第一关。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其西北之峡,渐入渐束,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之峡,仍下一坳,其底沙石平铺,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峡之东南尽处,乱石轰驾,若楼台层叠,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层石之下,涧底南通,覆石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第不知昔何以涌流,今何以枯涧也,不可解矣。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其隘甚低,与外二关相似。稍从其西攀上一石隙,北转而东,若度鞍历峤。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东下一级,复值涧底,已转入隘关之内矣。于是辟成一弄,阔有二丈,高有丈五,覆石平如布幄,涧底坦若周行。北驰半里,下有一石,度出如榻,楞边匀整;其上则莲花下垂,连络成帏,结成宝盖,四围垂幔,大如榻并,中圆透盘空,上穹为顶;其后西壁,玉柱圆竖,或大或小,不一其形,而色皆莹白,纹皆刻镂,此弄中第一奇也。又直北半里,洞分上下两层,涧底由东北去,上洞由西北登。时余所赍火炬已去其七,恐归途莫辨,乃由前道数转而穿二隘关,抵透光处,炬恰尽矣。穿窍而出,恍若脱胎易世。洞外守视者,又增数十人,见余辈皆顶额称异,以为大法术人。且云:“前久候以为必堕异吻,故余辈欲入不敢,欲去不能。兹安然无恙,非神灵慑服,安得如此!”余各谢之,曰:“吾守吾常,吾探吾胜耳,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茶陵县志)
  千里一家亲
  曹敬庄 高雄飞
  在石榴花红的时候,我们往返访问了相隔千里之遥的湖南的株洲市和通道侗族自治县。我们在这一市一县,到工厂,看商店,访汉家,问侗家,深深地感到:“株洲汉族大哥”和“通道侗家兄弟”,他们之间的情谊,就象联结着两地之间的山山水水那样山高水长……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用品厂,我们见到了一位年轻英俊的侗族画工,他叫吴建设。我们进去时,他正在一块长约一米、宽约三四十公分的上了蜡的玻璃上,精心地雕刻着喜鹊红梅。他告诉我们,这是门匾,在他的身边,还摆着一块已经雕刻好图案的玻璃,大约有六七十公分长,四五十公分高,两条金龙盘绕在侧边的两根大柱上,龙头一起伸向镜子的中央,中央有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宝珠下面镌刻着“玉就栋梁”四个大字。他高兴地对我们说:这是离厂几十里地远的一个寨子里,一位侗家兄弟来定做的“二龙戏珠”镜屏,是准备新房子落成时悬挂的。他说:侗家最喜欢门匾、镜屏、条幅了,每逢婚寿喜庆,新屋落成,自己要买,亲友要送,屋里一片闪闪银光,非常好看。当他知道我们是刚从株洲来的,立即指着房子里一箱箱的玻璃说:“这些玻璃,都是株洲汉族大哥支援我们的呀!”话语中充满感激之情。我们问他,还准备设计一些什么新鲜图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画我们通道的著名风景‘独岩’,画我们侗家的风俗建筑‘花桥’!”
  啊,他说得太动人了!在“汉族大哥”送来的玻璃上,镌刻上侗家的风物人情。这些门匾,这些镜屏,只是一块块普通的绘画玻璃镜么?
  我们的思绪,一瞬间跳到了株洲市木器厂……
  那天,木器厂王厂长领着我们,从厂里的贮木场、加工车间,到油漆车间,指着一大堆一大堆的木材说:“这些都是从通道侗族自治县运来的。”来到油漆车间,指着那一排排油光闪亮、美观大方的家具,厂长竖起大拇指说:“通道运来的木材,材质非常好,做家具经久耐用!”……
  当时,我们的心情,正象面对着这些玻璃镜屏、门匾一样激动,想象着侗家兄弟在崇山峻岭之中,一斧头一斧头地把一棵棵松树砍下来,搬运下山,装上汽车、火车,运到株洲。千里迢迢,多少深情厚意!当这些优质木材变成式样新颖的大柜、书桌,伫立在汉族兄弟的家中时,它们,岂只是一件件木制家具!
  不,它们是来往于株洲、通道侗汉两家兄弟之间的友好“使者”。株洲市计委的同志十分感激地对我们说:“通道侗族自治县近两年来,支援了我们大量的木材。一九八一年,他们除按省计划调给我们非统配材一千六百多立方外,又紧缩本县的使用,节省三百立方正材给我们;一九八二年,除了按省计划调拨外,又把自己留成的一部分非规格材支援了我们。我们株洲市人民用上了家具,住上了宿舍,盖起了工厂,都有通道侗族人民的一份心血!”我们的耳边又一涌而来共鸣的话语。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负责同志满怀激情地对我们说:“株洲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单说玻璃这一项,近两年,他们是从自己的计划中压缩调给我们,不但民族用品厂全部生产用玻璃是株洲的,我们建设工厂、商店用的玻璃,农村山寨学校窗户用的玻璃,村镇居民房子用的玻璃,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株洲的。株洲的玻璃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啊,株洲玻璃,通道木材,两位特殊的“使者”!你们带来了汉族兄弟的“水晶般的心”,带来了侗家兄弟的“松树的风格”,你们还告诉了侗汉人民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兄弟民族之间,恰如融和无间的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
  通道侗族人民把闪光透明的玻璃,比做汉族兄弟“冰晶般的心”。他们意重情深,向我们叙述了一桩桩感人的事情。
  县造纸厂采购员小杨讲了一个“十二吨烧碱”的故事。通道县木材丰富,造纸资源充足,但是,造纸的重要辅助材料烧碱却是全国性的缺货。一九八二年,株洲市计委为了帮助通道纸厂解决这个问题,到省里申请超产分配指标,到生产烧碱的工厂联系安排供应计划,副市长亲自写信、打电话,计委副主任亲自几次到厂里联系,计委物资科长、轻化公司经理多次到供销部门协商,前前后后三个月的时间,十二次往返,终于在十二月二十九日拿到十二吨烧碱,解了通道纸厂燃眉之急。说到这里,小杨看了我们一眼,激动地说:“我真不好意思了,为了我们一个八十多人的小厂,株洲市副市长、计委主任、物资科长、轻化公司经理统统出动,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十二次!株洲人民对我们侗家真是关心哪!”
  通道县民族贸易局副食品加工厂的侗族机修工杨盛斌把我们带到厂里的糖果车间,指着一台酥心糖机说:“这是株洲食品厂的汉族师傅手把着手教我装配的……”
  原来,加工厂派杨师傅到株洲食品厂学机修,株洲的汉族师傅热情接待他,带他熟悉厂里的各种生产糖果糕点的机械。当知道他想搞一台酥心糖机带回通道时,立即到外面采购了电机、零配件,又和他一起加工零件,然后,用了几天几夜的时间,领着他一起进行整机装配。一个汉族老师傅对杨盛斌说:“你跟我们一起制作、组装,你对整机就清楚了。回去之后,有了毛病也好修理。”组装好以后,又和他一道,开动机器,试产了一些酥心糖,才放心地让他带着机器回去了。这台机器除收取外面采购的零配件资金外,加工制作等费用一概没要。杨盛斌不太爱说话,这里却连连对我们说:“我是从造机器、修机器到用机器,全学回来了!”
  在通道县松香厂,化验员小张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她们的化验室。台桌上,摆着一排排玻璃器皿,一架架分析天平,一瓶瓶药品试剂;墙壁上,贴着一张张操作规程,一组组数据要求。……雪白的墙壁,明亮的窗户,好一个秩序井然的地方!小张说:“这都是我们从株洲学来的。”
  一九八一年七月,她们全厂四个化验员,都到株洲林化厂去学习。化验是生产的眼睛,那时由于化验不过关,生产上的薄弱环节抓不到点子上,在全年一千多吨的松香产品中,特级松香只有三吨!株洲林化厂指派了有三十多年化验经验的化验组长成建华培训她们,白天,给她们讲课,做实验;晚上,给她们资料,让她们复习,提高。那是多么宝贵的资料啊。这四位来自侗乡的姑娘以前见也没见过。她们便突击抄了起来,后来,成师傅知道了,怕她们抄错、抄漏,临走时把自己仅存的一份资料送给了她们。回来后,她们在株洲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刻苦学习,认真实践,一九八二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怀化地区出口商品检验处的同志说:“你们的初检放得心了,要是还这样保持下去,我们可以给你们发免检证了。”化验这个生产的眼睛亮了,厂长指挥生产得心应手了,薄弱环节也很快找到了,质量问题迎刃而解了。这年,全厂生产一千一百多吨松香,优级品率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一,其中特级松香达到了四百二十六吨,产品质量由一九八一年的湖南省倒数第四跃居一九八二年全省第二。
  在株洲,人们却用一口一个“过意不去”来感激侗族兄弟的支援。“真正的松树风格”,他们这样比喻侗族兄弟的坚实可靠的品格是何等的贴切!我们从听到的许多事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一九八二年三月,株洲选矿药剂厂因为缺乏木炭,眼看就要停产了。他们跑省里,跑部里,批下来几十万斤指标。于是,他们急急忙忙和株洲市土产公司一道派出专人,到通道侗族自治县土产公司求援来了。县土产公司二话没说,破例地派出专人,一方面到县里、到地区、到省里有关部门办理木炭调运手续,一方面与铁路部门联系,安排车皮。同时,组织人员突击装袋,准备一旦手续办好,车皮调到,马上就可装车发运。他们就这样三管齐下,用最快的速度,把十二万斤木炭发往了株洲,保证了选矿药剂厂的正常生产。第一批十二万斤发出之后,他们又继续作战,陆续组织了一批木炭发往株洲。一九八三年,选矿药剂厂又计划在通道调运一批木炭,县土产公司急株洲所急,争取提前完成全年计划。株洲选矿药剂厂的同志十分感激地说:“要不是通道侗族人民的支援,我们的工厂一个主要产品就可能要停产了!”
  确实,通道侗族人民完全是把株洲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的。无论是派人来联系也好,还是不派人来联系也好,通道侗族人民办事都是一样的热情与真诚。
  株洲渌口造纸厂三位同志到通道纸厂协助工作三个多月后,通道纸厂党支部书记老曹送他们回厂。在厂里参观时,渌口纸厂的同志随便讲了一句:“我们这个月纸浆施胶少点松香,不知你们那里能不能搞几吨?”说的随便,听的却记在心里。不到十天,通道县松香厂就用专车给渌口纸厂送去了一车松香。原来,老曹在长沙汇报工作后匆匆赶回通道,就与松香厂联系,松香厂当即决定腾出本厂的汽车,组织装车、发运。一句口信,十天之内,就从千里之外运到了四吨松香,这不是一般的关系可比的啊!
  株洲林化厂为了多生产冰片,写了一封信给通道县松香厂,询问有没有松节油。松香厂立即回信,株洲林化厂迅即派出三辆车,运回松节油十二吨,一举而超产冰片三吨多,多增产六万多元。八分钱的邮票就解决一个大问题,这侗汉人民间的情谊是不能用价值计算出来的呀!
  株洲清水塘水泥厂急需包装纸,找哪家纸厂呢?他们拿起电话,接通了通道县纸厂。第一天下午发的电话,第二天通道纸厂就与县联运办联系,要车装货,第三天,清水塘水泥厂就收到了四吨纸袋纸,这该是怎样的热情,怎样的速度呢!
  通道侗族人民给予株洲汉族兄弟的支援是那么大,那么及时,相比之下,而要求于汉族兄弟的却是那么少!这真是“松树的风格”!
  一九八三年四月下旬,通道侗族人民的代表、副县长贺继安同志带着通道人民的委托,又来到了株洲。株洲市的负责同志亲自接待了他们。市计委的同志和他们一道,协商落实了一九八三年两个兄弟民族地区进一步携手合作的计划。当贺副县长提出希望株洲市能支援自治县一部分钢材、平板玻璃和烧碱时,株洲市计委的同志笑着说:“我们物资再紧张,也保证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自己没烧碱,但想方设法去打通物资渠道,为你们解决些困难!还有,我们过去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支援侗族人民很不够,今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加强。”
  贺副县长激动地站起身来,握住株洲市计委负责同志的手,高兴地说:“太感谢你们了,太感谢你们了!”
  两位兄弟民族地区的代表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附注

①本文获第一次全国民族团结征文二等奖。 ②曹敬庄,株洲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高雄飞,株洲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主任记者。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