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朱熹在株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283
颗粒名称:
朱熹在株洲
分类号:
K820.42
页数:
2
页码:
499-500
摘要:
本段记录了南宋著名的哲学、教育学朱熹二次到境内游历、讲学的经历。
关键词:
株洲市
古诗
朱熹
内容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哲学、教育学、理学之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周是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州(今道县)人,程颢、程颐是他的学生,二程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所以人们又称宋代理学为程朱理学。他们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
朱熹2次到境内游历、讲学。
第一次是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八月,朱熹从福建崇安启行,往潭州(今长沙)访问岳麓书院山长、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从江西经醴陵、株洲,九月八日抵长沙,受到张栻的热情接待。两位理学家围绕着一些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中讨论最激烈的是《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以致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切磋达两个月之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派和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的大汇合。
十一月六日,朱熹与张栻一起从长沙出发,同游南岳。大约是八日至九日间,两人曾在朱亭歇宿,讲学。传说朱熹进入古镇时,下榻于镇北临江蔡家码头附近的饭铺。江岸芦苇丛生,朱熹应学生之求,在岸边以芦苇结亭讲学。朱亭古为何名,尚存争议,自朱熹在此停留、讲学之后,后人为纪其事,遂将古镇更名“朱停”,并建了不少纪念建筑,镇中心有“朱子阁”,阁楼的匾额上大书“朱停”2字,说是一位姓朱的榜眼所题。后来,“朱停”写成了“朱亭”。在蔡家码头上方,港水汇入湘江处建了一座跨港石桥,题名“朱张桥”,以记朱熹、张栻朱亭之行。在蔡家码头旁,建了一座“一苇亭”,题有楹联:“车停朱子,榻下陈蕃”;“昔贤曾一宿,古镇历千秋”。
十日,朱张同登南岳衡山,十九日离开返回,二十三日,至株洲,停留一宿,二十四日,朱熹与张栻作别,“解袂槠州”,(朱熹:《祭张敬夫殿撰文》)朱熹带着学生范伯崇和林择之取道东归,“自槠州,历宜春,汛清江,泊豫章,涉饶信之境,缭绕数千百里,首尾二十八日,然后至于崇安。”(朱熹:《东归乱稿序》)张栻自株洲西还长沙。元代,谢鲁一在株洲建宁港南岸建亭,欧阳元题额,曰“分袂亭”。
民国7年兵祸,株洲正街被焚为平地,分袂亭亦未幸免。后镇民凌澍臣倡首重建。且比过去更为雄壮。亭分3层,盘旋而上,重檐飞角,琉璃屋面,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分袂亭”3字和门联均为清举人雷飞鹏所写。门联是:昔贤离别地,历代感萦怀。当时,分袂亭是株洲最高建筑。
抗日战争爆发后,株洲警报台设在亭的顶点。在亭顶敲击铁块,全镇可闻。抗战期间,1944年日机轰炸株洲,分袂亭再次罹难,被炸掉顶层,留下一层和二层。后来,一、二层亦被拆毁,亭址所在,被建成了居民住宅。
在途经醴陵时,朱熹应学生之请在醴陵学宫讲学。人们以此为荣,描摩朱熹坐像,刻于石碑之上,以为纪念。
绍熙四年(1193)冬十二月,宋光宗任命朱熹为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史。荆湖南路包括潭州、衡州、道州、永州、邵州、郴州、茶陵军、桂阳军、武冈军。安抚使的职权是“治民”。按宋制,“每路委文臣一员充安抚使以治民,武臣一人充都总管以治兵。”朱熹一再辞却,不允。朱熹又为画像题诗一首:“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益怅然,临深履薄量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篇。”后醴陵兴建朱子亭,将朱熹石刻画像诗碑嵌于内,后石刻毁于兵燹,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辰州司马宋吉金再刻其石像与题诗。今朱子石像犹存。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栻
相关人物
周敦颐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