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图书馆
株洲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株洲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乡情 乡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27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乡情 乡土
分类号:
I277.7
页数:
4
页码:
478-48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株洲市的谚语的乡情乡土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文学
谚语
株洲
内容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以狗窝极言自家再差也依恋之情)
穷家难舍,熟地难移。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家乡人最好,家乡水最甜。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神仙下界,先问土地。
倦鸟思林,人老思乡。
回乡嫌路长。
归心似箭。
小乱居城,大乱居乡。
穷来思亲,病来思娘。
在外做客不如在家作主。
穷奔口岸富奔乡。
出了湖南地,到处寻老乡。(湖南人家乡观念颇强。凡身在外地,不论生疏,只要是湘籍人士,皆以亲友般交往,均互称“老乡”。)
湖南人屙尿都齐得心。
乡音难改,乡情难忘。
兔子不吃窝边草,强盗不抢本乡人。
左邻右舍皆乡亲,三百年前共祖宗。
不顾族面,也要顾乡面。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
浮萍无根总是客。
不是好汉不离乡,不是肥土不栽姜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走三门,由渌口。(三门、渌口,湘江边上的两个码头,船从下水去三门,必从渌口经过。这句乡土谚在株洲县境内广泛流传,慢慢引伸为要到一个地方,或办一件事情,必须先经某地,先办某事的比喻之义了。)
五里一墩,十里一铺。(古代驿道上每隔十华里设一邮铺,专供过往官员和传递公文、邮件的人员歇宿饲马。在便道上,每隔五华里设有一亭或一墩,让过往行人歇脚。如株洲就有四铺,即白关铺,朱田铺,荷塘铺和龙头铺。离朱田铺五里处,有一沿习的古名为五里墩,现为五里墩乡政府所在地。)
北上京城,南下海口。(株洲自古为交通要通,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行客的必经之路。现在,京广、浙赣、湘黔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可称四通八达,株洲车站成了全国著名的中转站。海口,泛指南海沿岸。)
舍不得娇妻,做不得好汉;舍不得酃县,漂不了口岸。(酃县地处罗霄山脉西侧,崇山峻岭,交通闭塞,但这里山清水秀,胜似桃源,自古百姓多不愿出境离乡。)
对垅两种话,隔山听不懂。(株洲方言繁复,多达几十种。如株洲市区一带与附近的白关语音就有不同,渌口与栗塘相隔不过十余里,语言就有较大区别。)
走遍株洲城,几个株洲人?(解放前,株洲还是隶属湘潭县的一个小镇,仅两千余人口。一九五四年改为市制,迅猛发展重工业,建设者多来自四面八方,故有此说法。)醴陵的列(斜挎)皮带排排走,醴陵的兵油子手牵手。(解放前,醴陵男子多加入国民党部队,或是被抓壮丁。据说仅尉级以上军官就几乎每村都有。)
车到株洲转,人到株洲停。(株洲站是全国较大的中转站,京广、浙赣、湘黔铁路交汇于此,过往旅客多在株洲转车或停留,故有此说。)
鼓桑洲的水两头流。(鼓桑洲在马家河地段的湘江中间,每当发水时,湘江水在这里回流,好象向上下两头流去。)五里墩,地皮揭开就是水。(地处株洲南郊的五里墩乡地下水极为丰富,且水质优良,乡民都靠打井汲水饮用灌溉。据说,该乡的百井村就曾有井百余口,故名。)
冬天的火亲,夏天的水亲。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山有好高,水就有好高。
八斗冲的蛇挡大路。(八斗,位于株洲县南部,山深林密,历来以蛇乡闻名。这里的蛇不但品种多,而且数量多。屋前屋后,路旁溪边。甚至大路当中,经常有蛇溜过的。)
茶陵有三宝:生姜,大蒜,白芷脑。
村有村规,乡有乡俗。
离村十里远,别有一乡风。
入乡随俗。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拜年拜到初七八,空了坛子扫了塔。(塔也是一种瓦坛子,乡下人用来装年货)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指拜年的俗定日期)拜年不分崽和爷,进屋就要吃“换茶”。(换茶指茶点中的土特产)
过门是客,进屋泡茶。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起伏也算节,老姜炒叫鸡(公鸡)。
腊月二十四,细伢子过小年。
起屋难免缩垛酒。(乡下人建房,砌到缩垛上梁的时候要办酒席,以图吉利。)
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男逢女满。(男子做生日是做虚岁,女子做足岁。)
做寿的面,结婚的酒,死人的肉。(做寿请客叫呷面,结婚请客叫呷酒,死人后摆席叫呷肉。)
苦瓜炒麻蝈,吃了还想赖。(苦瓜炒田鸡是醴陵名菜,味道甚佳。)
腌大蒜,咽得酒。(攸县人家家爱腌大蒜球,腌出的蒜球五味皆全。)
六月早谷熟,狗呷三片肉。(每逢早谷收割时,要吃新米饭,叫做吃新。此谚意思是人吃新,狗也要开荤。)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