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鼓坳 石人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162
颗粒名称: 响鼓坳 石人排
分类号: K21
页数: 2
页码: 69-70
摘要: 本故事讲述了由炎陵往南走30里就到了皮石,再由皮石南行30里便到了汤市,皮石有个响鼓坳,汤市有个石人排。
关键词: 传说人物 炎帝 酃县

内容

由炎陵往南走30里就到了皮石(酃县与资兴交界的一个地名。),再由皮石南行30里便到了汤市(资兴市汤市乡。)皮石有个响鼓坳,汤市有个石人排。响鼓坳有一个很大的怪石,样子像一面鼙鼓,每逢刮风下雨,人们就隐约可以听见山坳上有擂鼓的响声。石人排却又是另外一幅景象,一排排石头活像一排排人在肃穆地站着,低头垂手,好像在等待什么,又好像在怀念着什么。千百年来,它们一直这样木然地站着,经过了多少风霜雨雪,丝毫没改变它们的神情面貌。
  相传远古时候,炎帝神农氏种五谷、尝百草造福黎民,使人们的日子过得太太平平、安安乐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年炎帝神农氏不幸去世,人们悲痛万分,为了报答神农的恩德,大家决心要把神农安葬在最好的地方,让他老人家安息。于是人们找啊,找啊!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那地方叫做汤边,就是现在资兴的汤市。那里苍松翠竹,绿水环抱,鸟语花香,还有一个天生的汤湖,温泉汩汩流出,好似蓬莱仙境。人们就决定将神农安葬在那里。
  到了下葬那一天,黎民百姓举哀悲号,用世间最好的木材——沉香木做的棺木殓装着炎帝神农氏的遗体,用镶满夜明珠的龙船载着逆洣水而上。沿途迎殡送葬的人们数也数不清,分列在洣水两旁。
  如此隆重的葬礼,早已惊动了天庭,众位神仙星宿纷纷下凡观看,他们看到尘世间的人们对炎帝神农氏这样虔诚,这样衷心拥戴,所有的仙家神明也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为安葬神农助上一臂之力,他们擂起天鼓,发动神威,帮助人间安葬神农时逢山开路,遇水平涛。因此载着神农遗体的龙船所到之处,高山就往两边闪,江河险滩变深潭,真是一路顺风。
  龙船在洣水河里行了七天七夜,还没有到达汤边。
  一天正午,当龙船行至鹿原陂下的时候,皮石的人正在擂鼓,汤边的人正在张望,天空突然出现神奇的光彩,高山不再往两边躲闪,河水也更急湍,不管人们怎样用力,龙船前进不了半分,顿时,天慢慢昏暗,地也在颤动,电闪雷鸣中龙船放射出金光,慢慢沉入江中。一会儿,风停浪静,天空复明,河洲上的鹿原陂变成了一座龙形山。这时,大家才明白:炎帝神农氏已经葬入龙身。于是,人们三拜九叩首谢过天地,并在龙形山上建造了庄严肃穆的炎帝陵园,世代朝拜,永远铭记炎帝神农氏的恩德。
  然而,在皮石擂鼓和在汤边张望的人不知神农已经安葬,依然在那里擂鼓哟,张望哟!等啊,等啊!等过了多少个桃红柳绿,等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后来擂鼓的地方变成了响鼓坳,张望的人群变成了石人排。

附注

①酃县与资兴交界的一个地名。 ②资兴市汤市乡。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