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华基督教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1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华基督教派
分类号: B977
页数: 3
页码: 28-30
摘要: 本节讲述了株洲市中华基督教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传入境内至民国20年期间内修建教堂发展规模等传教活动的记事。
关键词: 教堂 基督教 株洲

内容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美国基督教教师德慕登、邓维真与县人游云程、胡安桃从长沙来渌口传教,在渌口设立福音堂,中华基督教派正式传入境内。
  清光绪三十年,美国驻湖南总会总监督德慕登在茶陵城关四总街设立福音堂。发展教徒36人。民国3~31年先后在高陇彭家祠、辉山、栗陂等镇发展教徒,修建房屋,设立堂会和祈祷所,以扩大其组织。民国38年6月,该会合并到中华基督教会湖南大会湘东区会,1958年停止宗教事务活动。
  清光绪三十一年,德慕登和中国牧师游鹏久从长沙来株洲传道。在解放西街租佃一间民房为礼拜堂进行传教活动。发展何发祥三兄弟为教徒,何发祥后升为长老,主持临时福音堂宗教活动。基督教遵道会创始人游鹏久提升为职牧、长牧,后任区监牧。清光绪三十年总监督派游鹏久、彭兰荪、李湘山(后提为长牧)等职牧,在茶陵创办遵道会茶陵支会。民国6年总监督又派游鹏久、刘作霖等在攸县小集创办遵道会小集堂。游鹏久先后在株洲临时建礼拜堂主持教务。民国29年游鹏久上任醴、攸、茶、湘东区会监牧。湖南总会总监牧先后派职牧彭兰荪、李恩义、李湘山(醴陵人)来株洲办道。美籍牧师戴一真为纪念妻子文利加夫人在华去世,将其遗款600多银元,加上当时信徒捐献的300多元银元,利用旧屋的材料兴礼拜堂和住宅,民国29年建成交付使用。在此期间,常有美国驻湖南总监德慕登、戴一真、范礼门、向人道等来堂巡视讲道。民国35年,总监督派职牧罗永图来株洲堂主持工作,民国37年派职牧徐仲荫(江苏镇江人)来株办道。1957年省总会派职牧颜宝庭到株洲堂传道。1964年教堂房屋收为公有,由建宁街办事处五金厂和郊区红卫电机厂使用,宗教活动基本停止。1983年,落实宗教政策,房屋退还教会。1985年修复使用。以职牧罗永图等人主持宗教活动。1986年,株洲市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罗永图当选为主席,会址设在株洲堂。1989年,中南神学院龙省蛟来株洲市主持教务工作。株洲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1990年共计发展信徒800余人。
  民国6年,美国驻湖南总会总监戴一真、德慕登与中国牧师刘作霖等人在攸县城关设立“遵道会”、“福音堂”,民国10年改称“中华遵道会”,在城关建立“攸迎医院”和“励德学校”,民国10年停办。民国17年攸县堂会会址设在城关来宝巷5号,并陆续在新市、皇图岭、黄公庙、丫江桥、小集、宏市、草田设立堂会。民国34年,教堂被日机炸毁,仅剩破房3间。1950年信徒自发集资维修,修后由罗永图主持宗教活动。
  清宣统一年(1909),德慕登派刘作霖、周双到醴陵县传教,在城关镇胜利路筹设福音堂。清宣统二年(1910),刘作霖在醴陵县东门设遵道医院,租用黄氏祠开办一所遵道小学。后改为遵道中学,并在福音堂开办成德完全小学。胜利路福音堂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有信徒500余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活动减少。1983年陆续开展教活动,至1990年,有信徒51人。
  清宣统二年(1910),中国传教士刘怀清在攸县宏市设堂,发展信徒37人。由试牧祖耀斌、长老虞冬妹等主持宗教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止。
  清宣统三年,牧师周汉卿在攸县堂市设新市堂会,发展信徒19人。同期传教士赵月漆在攸县皇图岭设皇图岭堂。民国8年新建教堂1所,民国16年房危停办。
  民国6年,刘作霖、游鹏久在攸县小集设小集堂会,发展信徒41人。1958年停止活动。
  民国7年,传教士刘清怀在攸县三联村同湾设黄公庙,发展信徒48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停止活动。
  民国13年,美国牧师和中国传教士谭子明等人在朱亭镇办朱亭教堂,发展信徒6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宗教活动。
  民国20年,醴陵传教士易洪仁到渌口镇建国街建教堂,发展信徒17人,该堂后被日飞机炸毁,活动中止。从民国2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株洲县还先后设立了黄龙桥、淦田、谭家湾、马家河等基督教堂,发展信徒265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活动停止。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