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12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道教
分类号: B957
页数: 2
页码: 25-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7)、唐天宝七年(748)、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等年间道教修建、扩建教堂等活动的记事。
关键词: 道教 株洲 寺庙

内容

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7),茶陵饶道亨弃官居家设坛修道,死后其宅被门徒辟为洞真观。宋初扩建改造,更名青霞观。元延祐四年(1317)奉旨改为青霞万寿宫。元至顺二年(1331)该宫毁于火。元至元二年(1336)修复扩建,为全国新建5处宫观之一。明末更名为云阳仙。云阳仙素有“小南岳”之称,每年古历六、七、八月是南岳圣地避署佳地,日朝圣者达1000余人,现有住观道僧8人。
  唐天宝七年(748),唐玄宗因搜郡国图籍,发现在攸县凉江乡之洣水河流西向,一反“世间无水不东流”胜境,又闻张司空全家升举成仙的故事,便于天宝七年五月十三日下敕建观造宇。因此山当南岳朱陵洞之南,故赐标额为“朱阳观”。北宋政和三年(1113),“天子览国籍异其事,惜其迹废”,便命中奉大夫湖南路转运使程元佐主持修复,改“朱阳观”为“阳升观”,费用一出于上元赐。一时间,宫殿亭台,碧瓦朱楹,金碧辉煌,盛极三湘四水。光屋柱就达110根。同年7月15日和8月25日。徽宗又连下两敕加封张司空为“太素冲升真人”。后经各个朝代,又有加封、修复,该观东西宽29米、南北长83.50米,占地面积为2422平方米。阳升观自始至今1200余年历史,一直香火未断,其间亦曾出现过谭卿倍、唐一中、李子真等具有代表性的道士道徒。1984年10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已将阳升观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醴陵于唐代建金华观,清道光六年(1826)毁于水。道光二十五年改建祝融宫(火宫殿),现已改为市副食品加工厂厂房。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邑人陈胜清施地40余亩与道士刘有心在酃县城北建洞真观。明景泰元年(1450),邑人李珩緮建真武殿3间,明末废。清康熙九年(1670),七世孙李濒茂、李林茂、李琼等重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邑人永昌鼎建玉皇殿1座。洞真观是酃县旧时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此观民国16年被毁,迄今未有活动。
  明成化年间(1465~1487)道士姚安禅在醴陵县修建的丁仙观,清末倒塌。
  陆续修建的宫观还有:自明清至民国在今株洲县范围修建的道观有14座,即渌口镇的回龙观,洲坪乡的通真观、真人庙,古岳峰的云阳观、元坛观,三门镇的三泉观,堂市乡的真武宫,马家河的通灵观,黄龙乡的真人庙,龙凤乡的毛塘观,龙潭乡的龙岭观,八斗乡的通湘观、真武祠,长冲乡的灵应观。从唐代至民国在醴陵修建的道观有金华观,寿仙、登真、白云、永兴、作福地、丁仙观、清风、增加、颧真、通灵、佑圣、朝真、玄坛、杉仙、白鹤、章仙、青云、三元、玉虚、云泉山、钟灵、庆云、紫云、望仙、大极、玉清、会仙、上清、真元、太阳山等41处。从历朝至民国在攸县修建的有三元宫、洞灵观、北仙观、金仙观、洞仙观等17处;在茶陵修建的有奉先、小槎、长生、龙泉、露仙7处等。
  历经各朝至1949年8月前,境内曾有道观81处,道宫20处,道徒720余人。这些宫观有些坍塌,有些改作它用,所剩无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道教活动逐渐恢复,至1990年,全市共有道观5处,全真派住观道士32人,领有受篆书的正一派道士500余人。

知识出处

株洲市志

《株洲市志》

出版者:湖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包含婚姻家庭、株洲精神、歌谣、谚语、志书介绍、回忆录、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株洲记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株洲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