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茶陵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520020210001074
颗粒名称: 株洲茶陵县
分类号: K921
页数: 3
页码: 330-3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5年株洲茶陵县的经济发展概况,分述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名列全省前茅、兴建茶陵县进士长廊、茶陵发现清朝古民居群等工作开展情况。
关键词: 株洲市 茶陵县 概况

内容

中共茶陵县委书记 阳卫国
   副书记 余明刚 罗尔胜 陈志大 张友华 颜定良 蒋剑锋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桃珠
   副主任 李伟文 袁秋莲 陈晓雅 刘安民 邝有光 谭小华
   县人民政府县长 余明刚
   副县长 周德才 刘祖光 章文才 甘跃华 刘日炎 龙东华 龙志华
   政协茶陵县委员会主席 谭国元
   副主席 侯苏勤 李艳平 陈普辉 罗九保 谭外生
   县纪委书记 张友华
   县委组织部部长 彭新军
   县委政法委书记 段桃康
   县委办公室主任 姜衡湘
   县委宣传部部长 徐冬生
   县委常委谭红日 何兵军
   县总工会主席 刘池生
   县人民法院院长 陈铁军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展
  【概况】2005年,茶陵县下辖13个镇9个乡和2个办事处。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56千公顷,森林面积241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年末总人口57.15万人,城镇人口7.87万人,人口出生率12.24‰,人口自然增长率7.45‰,计划生育率97.28%。年内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3.4℃,年平均降水量1404.44毫米。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完成全县生产总值40.02亿元,增长12%,“十五”期间跨过30亿元、40亿元两个台阶。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3.2:27.6:29.2调整为30.6:35.7:33.7,二、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完成财政收入18411.1万元,增长2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520.2万元,增长25.8%。全县纳税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个,有3个乡镇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金融部门有效信贷投入增多,贷款余额12.66亿元,增长21.6%,高于存款增长速度。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项目72个,其中竣工投产项目34个;合同投资总额6.9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6亿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注册合同外资764万美元,到位外资403万美元。粤港针织、锴隆钢铁、金田锌业、东信织布等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建设来势较好。在湘洽会上,茶陵县与美国罗阿诺克市结为经济友好合作城市。全年共向上争取项目130余个,到位资金2.11亿元。
  (三)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9.1亿元,增长8.5%,粮食产量34.42万吨,油料产量1.17万吨,烤烟产量0.21万吨,水果产量2.03万吨。优质稻、烤烟、楠竹等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野猪、淡水珍珠等特色养殖快速发展。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大户不断涌现。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茶安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完成渠道防渗115公里,水利建设再夺“芙蓉杯”。林业生产健康发展,完成退耕还林0.87千公顷。土地管理规范有序,开发整理耕地186.67公顷,土地综合效益提高。
  (四)工商经济焕发活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9亿元,增长57%;实现销售收入6.66亿元,增长54.4%。工商企业发展到628家,新增固定资产1.8亿元。以矿产、冶炼、纺织、水电为主的工业投资增长50%,成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7亿元,增长18%。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3%;旅游总收入达575万元,增长118.6%。涌现了福得旺等一批规模较大和效益较好的商贸企业。群利化工等企业产品出口,实现了外经外贸出口“零”的突破。
  (五)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36亿元,增长30.5%。地税大楼、东阳大厦、洣水城市风光带一中段等工程相继竣工,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影视文化中心、商业步行城、一化潭住宅小区、检察大楼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改造、硬化了云阳宾馆至二中段老街和广场北路,城区道路、公共厕所、垃圾处理场以及乡镇卫生院、敬老院等公用设施得到改善。实施了火田镇政府整体搬迁。界首等集镇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潞水大台、平水峰仙等中心村庄建设已显雏形。
  (六)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洮水水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全面铺开。完成了洣水干流水电开发规划,7座电站建成投产,龙家山等4座电站正在抓紧施工。金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入园企业达到17家。东阳大道建设全面启动,拆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招商引资运作成功。犀城大道配套设施下水道工程已完成工程设计。云阳国家森林公园南岳宫等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环山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农兵政府旧址修复工程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完成了征地拆迁和工程招标。古城迎湘门城楼修复主体工程竣工。衡炎高速公路已进入正式建设阶段。烤烟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发展烤烟0.85千公顷,收获烟叶3.2万担。
  (七)民主法制建设加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切实清理了行政许可项目,行政执法行为日趋规范。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效能监察,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项目招投标管理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等制度。开展“平安茶陵”创建活动,建立专业治安联防队,组建保安服务公司,严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协调处理各类矛盾和纠纷,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切实加强了矿山开采、建筑工程、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作风有所改进。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夯实了科技工作基础,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改造中小学危房5.1万平方米,县直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提高,云阳中学谭金芳夺得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两枚金牌。健全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计生工作步入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行列。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新建腊园等3个社区办公楼。环保执法、档案史志、文化市场监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利用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旅游规划,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顺利完成基层武装部达标建设,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省市10件实事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一是企业粗放经营,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质量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二是集镇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有差距。三是农民增收、城镇居民就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渠道不广,社会保障救助与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差距。四是少数机关干部全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破坏和干扰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经济社会管理方式与法制政府的要求有差距。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名列全省前茅】为了全面贯彻规范性文件“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精神,茶陵县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备案审查股,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茶陵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范了制文主体,加强了规范性文件的前置性审查,明确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对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和秘书进行了培训,主动加强与县人大的联系,对前5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并进行了文件汇编,强化动态监管,严格责任追究,从源头上把好了文件质量关,确保报备率、审查率、纠正率100%。该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成效突出,2005年被定为全省3个示范点之一。
  【兴建茶陵县进士长廊】茶陵素有“进士县”之美誊,“自唐至清,中进士者一百廿七人,遥居湘各郡县之首”,其中状元2名、榜眼2名、会元2名、大学士4名。2005年,茶陵县提出了“弘扬茶乡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投资800余万元,结合城市防洪大堤建设,兴建了茶陵县进士长廊,长廊坐落在有500余年历史的洣江书院(现茶陵一中)南墙,全长500余米,廊内共镶有大理石碑97块,廊内既刻有自唐天复元年(901)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间茶陵县127位进士的生平、名录、诗文及其手迹,又有当代20多位全国著名书画家用正、草、隶、篆等多种书体挥洒而就的茶乡文化精品力作,其书法造诣之深厚、碑刻技法之精妙、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堪称湖南一绝。
  【茶陵发现清朝古民居群】陈家大屋位于茶陵县虎踞镇,古屋坐东南向西北,背靠马鞍型的高山,前面有池塘和一大片稻田,两边是茂盛的翠竹。古屋包括主房、书房、厨房、轿房、仓库等各式用房,占地共5000平方米,其中主房分3进6厢,共108间,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宅内有15个呈长方型的天井,正厅有一大两小共3个天井。整座古屋建筑以砖木构架为主,结构对称严谨、布局采光合理、造型古朴典雅,采用青砖砌筑,青瓦盖顶,青石铺底,没有饰檐,是典型的清代湖南民居。
  据陈氏族谱记载,这座古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距今已有141年的历史,是当时被诰授诰赠为“奉政大夫”(系文官阶正五品)的陈石城所建,也是迄今为止当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宅。这里既可看到古朴厚重的“湘派”建筑风格,又可看到雕刻细腻的“徽派”建筑风格。
  【茶陵县发现世界最大龟裂石】2005年5月,茶陵县旅游局组织资源考察时,在米江乡石良村丹霞地貌石梁桥风景区发现一块刻有“金龟”字迹的大岩石,长约9米,宽3.8∼4米,总面积约35平方米。据地质权威专家、湖南大学地质学博士李忠武考证,该石是5亿年前寒武纪形成的龟裂石。茶陵龟裂石的发现,一方面表明当地地质年代非常久远,另一方面,对于地质地貌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有关资料表明,龟裂石的特征像乌龟的甲壳,上面布满巴掌大小的椭圆型或方型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是红色的,边线则成绿色,它是闻名中外的金石极品,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不但是中国的一绝,也是世界的一绝。茶陵发现的龟裂石是大连龟裂石的3至4倍。
  【“村村通”工作稳步推进】茶陵县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共投融资近2000万元,架设光缆1209公里,新立电杆2500根,设立光标点420个。全县已有225个行政村接通了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62.6%,有线广播电视入户数达3.8万户,入户率达35.2%。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有线电视“一张网”、“一体化”格局。“村村通”工作经验在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得到典型推介,全市“村村通”工作现场会在茶陵县召开。
  【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斐然】为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茶陵县完成了第二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危房改造工作明确“五个统一”,即统一设计要求,统一项目管理、统一质量监管、统一工程报建、统一减免收费。共投入资金1640万元,涉及到73个项目,消除危房面积5.1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等校舍28栋。彻底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 【民营水利领域进一步拓展】2005年,茶陵县积极拓宽思路,在采取“四换”做法的基础上,把山塘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延伸到“盘活水利存量,激活水利增量,搞好除险保安,开发水电产业,兴建饮水工程”五个层面,大力推进民营水利事业的发展。全县投入民营资金2198万元,兴建小Ⅱ型水库9座,骨干山塘24口。同时,参照发展民营水利的办法,鼓励个人和企业兴建饮水工程,全县共吸引民间资本1558万元,在枣市、界首、严塘等10个乡镇兴建农村饮水工程17处,解决了3.4万农民饮水困难。民营水利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水利建设现场会在茶陵县召开。

知识出处

株洲年鉴 2006

《株洲年鉴 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6.8

本书注意工业城市特点、时代特点、年度特点,突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株洲的新情况。全书共设30个部类,依次是:特载、大事记、综述、政治、法制、国防、经济管理、工业、交通、邮电、农村经济、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旅游业、民营经济、财税审计、金融、保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区·县(市)、荣誉谱、理事会专栏。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宇奇
责任者
李小东
责任者
陈菲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株洲茶陵县
相关地名